第1章 序:路过你的美好
- 如若不知前方,就守心自暖
- 简宽
- 1758字
- 2017-11-29 11:39:37
-1-
那一天,漫步在金三角的海滨夕阳下,看见在草叶泌出的清香里,一位年轻的母亲和孩子,他们依偎在春天的黄昏里。孩子突然离开母亲,向旁边跑去。他兴奋得手舞足蹈,然后惊叫,花。我遥望他蹲下的身影。那里有一片开得正好的小花。他伸出小指头一朵一朵地数着,然后发出赞叹的声音,轻而细密,在花丛旁边一直持续。他继而踮起脚,身子往里倾斜。但他没有往前跨步,或者做出其他的动作。
我慢慢走过他的身旁,看见花丛四周围了一圈鹅卵石。弯弯曲曲,光滑的石子大大小小,齐整排列。猜想那是谁家孩子栽种的可爱花园。我如同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秘密,原来在他的脚跟下横着一条线,这是他之所以踮起脚的原因。
不知哪家孩子竟有如此细腻之心。但可以想象他在做这事的时候,是有怎样的动作、神情、语言,以及心思。那些都是极其美妙的。他的内心没有自私和偏见,只有一个秘密的花园,但又允许芬芳流泻,与路人分享。
-2-
美且珍贵的事物,自然使人产生怜与爱惜。这样的事物,一定不仅仅局限于孩子。那些花朵似乎是漂浮在夕阳里的气体,它们自然流动、漫溢,让人心里滋生暖和满足。那一刻我呆立在夕阳下,望着眼前的情境一动不动。
人若不知道回去哪里,心就如同漂游的浮萍。概念与数字组合的时代,常使人忘却真实所在。年华似水,却使人对别样的声音更加需索,并因此去寻找、召唤更多的心灵和声音。自然、灵性、朴质、沉静、细腻、真挚、自我明晰、理解、宽慰、圆融、爱与哀怜,种种组合让人摒弃世俗杂念,突破浅薄的技术主义分割禁锢,最终向往诗意地栖息。
-3-
那一刻仿佛回到从前。转过身后面朝大海。如同黑夜梦境醒来,往事斑斑落下。记得小时候,会跟母亲去宅院后山庙内烧香。后山并不是山,旁边也是宅院人家。那里有座小山,皆是低矮灌木丛林。林里偶尔会有布谷鸟砉然飞起,景象十分好看。那时常常流连丛林之中,寻找它们的踪迹。常在沉醉时听见母亲叫喊,只好放弃欲念,跑下坡来。母亲让我进入庙堂。殿堂内立着一尊观音像,白瓷塑身,手持净瓶,里面插着一支莲花。莲花盛开,洁白瓷实,纤尘不染。
母亲点起香火。在观音像前,我默默立在母亲身后。那个时候,方才山上玩弄泥沙、撩拨青草的紧张心情,就顿然消逝,沉静无比。一切仿佛全被白色净瓶收束。
-4-
三毛在《随想》中写道:“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雨,冬雪。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5-
这是一本关于随谈的书。时间飞逝,这样的念头埋在心里已经许多年,只是我常常觉得许多话无从说起。
就像与阔别多年的朋友相见,他问,近来安好?然后不知道如何作答。如同在《短信》《谢谢你尊重我》《心心相印》里的那些话一样:彼此就那样端坐着,品茗、看画,直至握手告别。氛围近乎静默。可又觉得那一整个黄昏,说了许多话,听了许多故事,内心无限充盈丰沛。
人与人之间,彼此若具备和谐与默契,常常就能穿透语言、动作、神情,传达相互内心的情感,心与心交换,最后也就心心相印了。
-6-
这一本书,大都是这样的文字。它们历经了一个春天。有时半夜从灯下站起,持久站在起风的窗口,一个人静静地寂寞、孤独,然后看见窗外山后的烟花骤然升起,内心美好升腾,然后思想、怀念、激动和幻想。因为还能拥有这些而感到无比谦卑,心生敬畏,心怀感恩。
每一次写完一个篇幅,都会细致地读几遍,逐字逐句地轻轻念。这些文字,看似故事又像哲理,又像散文风格,种种皆是为了表达趋向内心的某种层面的意义,不可说,但又如此明晰。
-7-
每个人都路过最美的年华。走过千山万水回望与告别,青春岁月如同一行白鹭的影子,如同《莫道春岛说别离》里的话:多年以后,是谁让你守住青春的箴言,站在原地?谁在岛内,谁在岛外?
这是本书开工的第一段文字。那一天回到岛上,十九岁学画时的岛屿。青春是不老的传说。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因缘际会,猝不及防。而结尾却常常是相忘于江湖,各自安好。此后种种心境在不同的时空和广度里,各自幽会,相互交织,如同被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的心事牵挂着,走向很远。于是,想起那些事、那些人、那些景。咀嚼生活,过滤时光。循环往复。
-8-
是的,其实我们都一直在等待,然后都不知道自己该去何方。但当我想起幼时的那座宅院,那位国文老师,一个岛屿……
那些美好,都记在心里的美好。
-9-
待到春风吹起,我扛花去看你。
说尽千般不是,有意总在心里。
……
简宽
2016年冬,在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