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文萃》的舆论宣传渠道

期刊的舆论传播渠道是指期刊在舆论信息制造完成后采用一定技巧,通过一定途径,将舆论信息传播出去的传播路径,其实质是期刊的发行。具体到《文萃》周刊,《文萃》的发行主要由文萃社经理部负责。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想尽办法利用国民党制度与管理上的漏洞,通过报贩把杂志发行到读者手里。

一、间接发行与直接发行相结合

《文萃》周刊最初委托福州路国际书报社总发行,以后又增加了望平街五洲书报社,由他们批发给本市其他书报社、书店、报摊和外埠书报社、书店。由于是间接发行,因此《文萃》周刊只按定价五五折计算,每期结算时还拿不到现款。

当时,上海的书报摊遍及上海市区的各条马路,有的地方还有报童流动贩售。这使得上海的读者可以非常方便地买到《文萃》周刊。同时,因为书报摊一般拥有一群固定的订报客户,所以报贩们对常客的阅读偏好也十分清楚。读者需要什么书刊、报纸都可提前向报贩提出代办,相互之间关系密切。因此,把报贩争取过来,由文萃社直接把《文萃》周刊批发给他们,既可使他们摆脱中间剥削,又可使刊物迅速、顺利地送到读者手中居鸿源.《文萃》的发行工作[A].见: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文萃琐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67.。为此,文萃社经理吴承德想方设法创造条件由文萃社直接发行,并争取读者直接向文萃社订阅。每期刊物出版后,除五洲书报社、国际书报社两家大户由装订所直接送去外,其余均送到社里,再由文萃社直接送往本市生活、华夏、黄河、作家、立达、学林等十多家书店的客户手里。此外,还有些订阅户,由文萃社直接寄发。从销售情况看,当时上海的零售读者占相当比重,其中很大一部分从马路书报摊购买《文萃》周刊。

二、直订户采用邮局投递方式

文萃社对于直订读者,一般送至邮局投递。因当时国民党当局经常检查邮包邮件,查禁扣押进步书刊,文萃社对此十分重视,因为这既关系到刊物能否按期送达读者手中,又关系到读者的安全。原先通过一位邮递员李光耀(中共地下党员)的协助,由他带去邮局交寄。后来李光耀调动投送地段,不便再协助文萃社交寄邮件,就由居鸿源自己送邮局付邮。由于国民党加紧对进步刊物的迫害,《文萃》及航空版的纸型交寄更加困难。为此,文萃社找到当时邮局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周清泉同志,由他介绍邮局刷印间应金发(中共地下党员)帮助解决困难蒋云骋.《文萃》周刊事件的前前后后[A].见: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文萃琐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73.

三、发行《文萃》合订本

1946年6月,黎澍加入文萃社后,把以“集纳性、文摘性”为主的刊物逐步改变为以撰写稿为主的时事政治性刊物。当时正值国民党当局悍然撕毁政协决议和停战协定,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中国的前途之问正是广大读者所十分关注的。公孙求之的政治文章和丁静的军事、战局分析文章,深得广大读者的欢迎。由于刊物的立场鲜明,内容充实,销路大增。为了满足广大读者收藏《文萃》的需要,方便读者集全,《文萃》出版了合订本和文萃丛书《烽火十城》。

四、发行《文萃》北平航空版

为拓宽《文萃》的舆论宣传范围,1945年10月经孟秋江、计惜英、黄立文3人商量决定发行北平航空版。因为当时铁路破坏,无法邮寄,就先将纸型以航空件形式寄至北平印刷,故称为北平航空版。在北平负责此事的是抗战期间桂林中共“国新社”支部的负责人唐勋。当《文萃》出到第3期时,孟秋江和黄立文便在北平将3期的纸型交由唐勋负责印刷出版《文萃》北平版,前后共出了20多期。当时,军事调处执行部的中共代表团正在北平,唐勋向李克农同志汇报了《文萃》的情况得到李克农同志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文萃》北平航空版从发行初始就比较顺利。其主要原因在于《文萃》刊载的文章能够传达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传达各民主党派各方面的政治主张,而且编排得体,内容丰富。因此很能吸引读者。1946年5月,唐勋以“无意”的笔名为上海《文萃》写了揭露国民党反动派迫害进步人士的几篇“北平通讯”。1946年9月平沪铁路交通线恢复后,北平中外出版社开始作为上海《文萃》在北平的经销基地发售《文萃》周刊,至此结束了《文萃》北平航空版的发行。唐勋由徐冰同志安排编辑《民主》半月刊。应当说,在北平没有发行基地的情况下制作的《文萃》周刊航空版,拓展了刊物的发行空间,有效地扩大了刊物的影响力。

五、推出优惠订阅办法

为扩大《文萃》的影响力,增加《文萃》的销量,文萃社采取了活期订户优惠订阅的促销手段,鼓励广大读者订阅。1945年12月18日,《文萃》出版到第11期时,文萃社推出了活期订户享受八折优惠的订阅促销手段,其《本刊征求活期订户五千户启事》中规定:“活期订户概照定价八折计算,如欲购买文萃社其他出版物,亦可享受八折优待,书款须另惠,或在定费内扣除”。1946年10月10日《文萃》周刊出到第51期,正好是一周年。为了鼓励读者订阅《文萃》,增加订阅量,扩大《文萃》的舆论宣传效应,文萃社在第51期上刊登了“文萃创刊一周年纪念,征求周年纪念订户一万户”的优惠订阅办法,规定“一次收订费半年或一年,其间涨价或出版特大号篇幅增加都不受影响,平寄免收邮费,如介绍10个订阅户者赠阅一份”。这个订阅办法对读者十分优惠,吸引了大量外地读者汇款订阅。但是刚好此时物价飞速上涨,由于对物价上涨的程度的估计不足,实际上这类订户越多,文萃社亏损越大。不得不在10月31日出版的《文萃》周刊第54期刊登“征求周年纪念订户的截期提前到11月10日为止”(原定截止期为11月20日)。此后,又在第2年新年号第2页中刊登了活期订阅办法,重申了活期订阅读者一律八折优待的优惠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文萃》发行过程中,文萃社十分重视读者的订阅情况,建立了“读者订户卡片”。以黄白两种颜色区别外埠订户和本市订户,用“月、日、期”,“收、付、存”的栏目按期发出后逐项记载。这样既有利于及时结算读者余款,期满前可及时发出续订通知单,避免读者脱期漏订,而且方便经常统计、分析,及时了解读者的订阅情况。之后凡直接发行的本外埠书店、书报社等客户以及赠阅户都先后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卡片。这些卡片的建立,实际上不仅起到分类账的作用,还能按期准确地统计出刊物的出版、销售、赠送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出版、发行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