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登遐 【“登遐”为何是死亡的讳称】
- 这个词,竟然是这个意思Ⅲ
- 许晖
- 1261字
- 2017-11-08 15:08:28
西晋文学家陆云作有《登遐颂》,开篇就写道:“夫死生存亡,二理之已然者也,而世有神仙登遐之言,千岁不死之寿,其详固难得而精矣。”“登遐”与神仙联系在一起,如同说登仙而去,用到人的身上,显然就作为死亡的讳称。这个词今天的日常口语中早已不再使用,但书面语或者关于死者的挽联、悼辞中常常还可以见到。
“登”的意思是升,“遐”的意思是远,“登遐”即意为向上升而远去。那么,这样的义项为什么可以婉称死亡呢?有趣的是,“登遐”本来是西戎之国特有的丧葬形式,经过中原地区文人的改造,竟然成为专称帝王之死的代名词,但是离原意已经十万八千里了。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子和列子都曾经记载过“登遐”这一丧葬形式,《墨子·节葬下》篇中的记载更完整。墨子反对中原地区的厚葬久丧习俗,并举周边三国以为参照:“昔者越之东有輆沭之国者,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其大父死,负其大母而弃之,曰‘鬼妻不可与局处’。此上以为政,下以为俗,为而不已,操而不择,则此岂实仁义之道哉?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
越东輆(kǎi)(氵术)国的习俗是:长子生下之后,肢解而食,称作“宜弟”,宜于生养弟弟;祖父死后,将祖母背走扔掉,称不能和鬼妻相处。统治者以之为规则,百姓以之为习俗,坚持而不废除,这难道确实是仁义之道吗?这就是便于习惯、安于风俗的缘故。
“楚之南有炎人国者,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此上以为政,下以为俗,为而不已,操而不择,则此岂实仁义之道哉?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
楚国南部炎人国的习俗是:父母死后,把肉剐净扔掉,然后埋葬骨头,这才能成为孝子。秦国西部西戎仪渠国的习俗是:父母死后,把他们的尸体架在柴薪上烧掉,烟气上升,称作“登遐”,然后才能成为孝子。这也都是便于习惯、安于风俗的缘故。
墨子的意思是说,所谓薄葬、厚葬,关键在于所在国家的习俗,因此他提出了中原地区的“葬埋之法”:“棺三寸,足以朽骨;衣三领,足以朽肉;掘地之深,下无菹漏,气无发泄于上,垄足以期其所,则止矣。哭往哭来,反,从事乎衣食之财,佴乎祭祀,以致孝于亲。”
棺厚三寸,衣被三件,足以使尸体朽烂;墓坑的深浅,以下面不湿不漏,尸体的气味不泄出地面为度;坟堆足以让人辨识,这就够了。哭着送去,哭着回来,回来之后就从事谋求衣食之事,以供祭祀,以尽孝道于双亲。
墨子的记载很清楚,仪渠国实行的是火葬,因此才能称作“登遐”,烟气上升,灵魂远去,如同升天成仙一样。但中原地区实行的是土葬,如何能够“登遐”?
《诗经·大雅·下武》是一首歌颂周代先祖的诗篇,其中有“三后在天,王配于京”的诗句,意思是周武王之前的三位先王神灵在天,周武王又能够在镐京配合施行他们的正道。郑玄注解说:“此三后既没登遐,精气在天矣。”这是首次将“登遐”一词用到帝王身上,而把由火葬而来的“登遐”抽象化为“精气在天”,精气上升,直达天宇。从此之后,“登遐”就成为帝王之死的讳称,再扩而及于常人,人死也都可称“登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