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妈妈最想要的月子书:月子就要这样坐
- 顾勇
- 10636字
- 2020-08-27 09:48:09
月子护理全方位
◎重视产后首次大小便
产后第一次排尿
孕妈妈在怀孕期间,体内囤积了大量的水分,需要在产后通过汗液和尿液的形式排出。新妈妈一般在产后一周为多尿期,及时排尿能将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排出体外。新妈妈由于分娩后,膀胱的敏感度降低,排尿能力减弱,所以新妈妈第一次排尿要比正常状态时困难。如果新妈妈产后排尿不顺畅很容易引起产后尿潴留,从而影响子宫正常的收缩,导致产后出血。因此,新妈妈应勤排尿,最好产后4小时后主动进行第一次排尿。
这时的新妈妈需要完全卧床休息,需要在床上解小便,有的新妈妈不习惯在床上排尿,会出现精神紧张,反而造成排尿更加困难。新妈妈排尿时应尽量放松,用手轻微按摩腹部,或用温水袋敷小腹能促使产生尿意,使第一次排尿更加顺利。
产后第一次排便
产后的新妈妈胃肠肌张力较小,活动减少,影响胃肠蠕动,产后新妈妈身体虚弱,腹肌和盆底肌肉松弛,腹压减弱,因此很容易造成产后排便困难。但是如果新妈妈不及时排便,会使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造成粪便干硬,更不利于粪便排出,还容易引起肛裂、痔疮、出血等现象。因此,新妈妈要重视产后排便,特别是第一次排便。
新妈妈产后排便不像常人那样容易,尤其是实施了会阴侧切手术的新妈妈,如果出现便秘,不仅排便时十分痛苦,还会影响伤口愈合。新妈妈产后多喝水、吃稀饭,少吃火气大的食物,可防止出现便秘。一旦发生便秘,新妈妈也不要过于紧张,可以多吃一些水果蔬菜,软滑粪便,或者睡前饮用蜂蜜水来润肠通便。便秘严重时,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果导片或使用甘油栓、开塞露。
◎科学合理处理恶露
恶露是产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指的是产后子宫创面出血、妊娠子宫内膜、黏液等物质通过阴道排出,一般持续4~6周。产后的6~8周,是新妈妈重要的生理恢复期,新妈妈体质虚弱很容易受到恶露的侵袭,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处理恶露呢?
恶露的阶段变化
恶露分为三种,即红色恶露、浆性恶露及白色恶露。
●红色恶露
产后第一周,恶露颜色鲜红、量大,被称为红色恶露,其中含有大量的血液、小血块及坏死蜕膜组织。红色恶露一般持续3~4天,子宫的出血量开始减少。
●浆性恶露
一般产后1~2周,恶露中的血液量减少,坏死蜕膜、宫颈黏液、阴道分泌物及细菌增加,恶露呈浅红色的浆液,被称为浆性恶露。
●白色恶露
一般产后2~3周,恶露中不再含有血液,恶露呈白色的黏稠状,被称为白色恶露,其中含有大量白细胞、退化蜕膜、表皮细胞及细菌。
恶露的异常情况
●发生感染
正常的恶露有血腥味,但是不臭。如果发现恶露有腐臭味,或呈土褐色,则很可能存在感染,容易引起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
●恶露不尽
一般情况下,恶露在产后3周左右就干净了,如果产后2~3周还有红色恶露,子宫复旧不良,很可能是子宫内有残留组织,应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
●恶露量大
喂奶和用力容易增加恶露的排出量,如果新妈妈发现半个小时就浸满2个卫生巾,恶露量过多、血块过大等情况,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以免发生危险。
日常护理要点
●采用正确睡姿
在产后3~7天,恶露排出量最多,如果新妈妈经常采用仰卧的睡姿,不利于恶露排出,并且容易出现子宫移位,还会引发腰疼、白带增多。因此,这时候最好采取侧卧睡姿。
●注意休息
产后新妈妈的体质虚弱,休息应该放在首位。新妈妈只要在排大小便时观察一下恶露情况即可,不必过于频繁地查看,以免影响休息。
●保持阴部清洁
新妈妈要保持阴部清洁,避免恶露渗入伤口处,发生感染,影响伤口愈合。新妈妈每次大小便后,要用消毒纸或药棉由前向后擦拭,每次更换新纸擦拭第二次。大小便后,要及时洗手,并用温水冲洗外阴,用纸擦干。新妈妈要勤换卫生巾和内衣,避免发生感染。新妈妈也要按医嘱服用子宫收缩剂和进行盆浴,促进子宫的恢复和保持阴部清洁。
●适量饮用红糖水
红糖水具有补血、利尿、恢复体力、促进子宫收缩和排出恶露、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非常适合新妈妈产后补虚。但是新妈妈不宜过量饮用红糖水,否则容易增加恶露量,导致新妈妈出现贫血。当恶露变为黄色或白色后应停饮,否则红糖的活血作用会延长恶露时间,不利于新妈妈身体恢复,一般不宜超过10天。
●产后按摩子宫
子宫收缩的同时,也会促进恶露排出体外,因此新妈妈可以适当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恢复。新妈妈把手放在肚脐周围,触摸寻找子宫的位置,如果腹部子宫变硬,则表示子宫收缩良好;如果感觉不到腹部有圆形硬块,就需要进行子宫环形按摩,促进子宫恢复。自然分娩的新妈妈在产后24小时后,就可以按摩子宫了。
◎警惕可能出现的感染类型
经过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卸完货的新妈妈倍感轻松,但这时也是身体最需要关爱的时候,新妈妈不可以掉以轻心。尤其是新妈妈产后体质虚弱,病毒细菌很容易入侵体内,新妈妈要警惕可能出现的感染类型。
●产褥感染
感染类型
产褥感染指的是产后生殖道的创面受到细菌侵袭,引起生殖道局部的或全身的炎症变化。产褥感染主要发生在产后10天内,常见疾病包括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血栓性静脉炎,脓毒血症及败血症。
●呼吸系统感染
产后呼吸系统感染常发生在剖宫产术后,通常在产后24小时内出现发热。常见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不张、吸入性肺炎及细菌性肺炎。
●泌尿系统感染
产后泌尿系统感染是指各种病原体入侵泌尿系统而引起的疾病,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常见的疾病包括尿道炎、膀胱炎及肾盂肾炎等。患者会出现尿急、尿频、尿痛、血尿及腰痛,严重感染者还会出现高热、寒战等症状。
●产褥期乳腺炎
产褥期乳腺炎在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有可能发生,通常发生在产后3~4周,指的是乳腺管内和周围结缔组织炎症。由乳腺炎导致的发热体温常超过39℃,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
常见的产后感染
●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主要发生在产后2周左右,发生率为3.8%,是产褥期最常见的发热原因。导致子宫内膜炎的五大原因有实施剖宫产手术、产程和破水时间过长、生产过程中的伤害、产妇贫血、个人清洁卫生,容易引发子宫肌肉层炎症、输卵管炎症、盆腔脓疡等。如果新妈妈发现自己出现子宫内膜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生素。患者会出现发热、发冷、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有异味等症状。
●伤口发炎
不论是实施外阴侧切手术,还是剖宫产,在手术或伤口愈合的过程中,都容易发生伤口感染,影响伤口恢复。如果伤口处发红、发热、肿大、漏液或疼痛感增加,很有可能伤口已经发生感染,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生素。
●乳腺炎
产后新妈妈免疫力下降,当乳头开裂或出现病变时,病菌很容易侵入、生长、繁殖,从而影响泌乳系统。患有乳腺炎的新妈妈会感觉乳房胀痛、发硬、发红,并伴有发热、寒战、头痛及肌肉疼痛等症状。
预防产后感染
月子期是预防产后感染的关键时期,新妈妈要积极做好以下的预防工作。
●保证充足休息
新妈妈产后体质虚弱,身体抵抗力下降,细菌很容易入侵、繁殖。因此,新妈妈首要的工作就是安心调养,恢复体力。
●均衡营养
产后新妈妈营养均衡、摄取适度,有助于迅速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减少可能出现的感染。但如果新妈妈已经发生感染,应避免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感染。
●补充充足水分
补充充足的水分,不仅可以避免新妈妈脱水,还能促进新妈妈排尿,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尤其对于已经发生产褥热或是排尿不畅的新妈妈而言,保证体内水分充足非常重要。新妈妈最好每天饮用2000毫升的水。
●保证清洁卫生
新妈妈要注意如厕后对会阴部的护理,勤换卫生巾和内衣,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的发生。
●保持伤口干燥
新妈妈要注意保持乳房裂口、会阴伤口或腹部伤口的清洁干燥,避免滋生细菌,减少伤口发炎的可能。同时还要注意避免牵拉、撕扯伤口,造成伤口二次开裂,发生感染。
●避免性生活
新妈妈在产后6周内,不宜进行性生活,要在产后42天复查后,根据医生的诊断来确定是否可以恢复性生活。否则,在月子期间,新妈妈的生殖器官还未完全恢复,很容易发生感染。
◎产后宫缩痛怎么办
产后宫缩痛发生在产褥早期,由于子宫收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多见于经产妇和多产妇,一般在产后1~2天出现,持续2~3天后自然消失。而新妈妈哺乳时,吸吮刺激会促进反射性催乳素分泌增多,从而加重疼痛感。
产后子宫需要不断收缩来恢复到孕前的状态,而经产妇和多产妇需要加强收缩才会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和大小,因此她们的疼痛感更加强烈。那么新妈妈如何缓解产后宫缩疼痛呢?
调整姿势
新妈妈可采用侧卧的睡姿来减少会阴部和伤口处疼痛,也要避免长时间坐立和站立,影响子宫恢复。新妈妈呈坐姿时,可在臀部垫一个坐垫来减少疼痛。
按摩小腹
新妈妈可在月子初期,用手掌以环形轻微按摩小腹,这样不仅可缓解宫缩时的疼痛感,还能促进宫腔内有害物质排出,促进子宫恢复。
热敷小腹
用毛巾热敷腹部,有利于放松腹部肌肉,减少宫缩时的疼痛感,还能促进腹部的血液循环,利于子宫恢复。一般,新妈妈每次热敷半小时即可,热敷时应注意保暖,剖宫产的新妈妈应避免敷在伤口处。
服用药物
产后头几天,新妈妈最重要的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以恢复体力,如果宫缩剧烈疼痛,影响新妈妈睡眠时,可通知医护人员,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温和的镇痛剂来止痛。
心理护理
新妈妈宫缩疼痛时,可以逗逗宝宝、和家人聊天或设想以后的美好生活等,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新妈妈还可以用听听音乐、深呼吸、按摩等方式来消除紧张心理、放松腹部肌肉来减轻疼痛感。
◎产后手脚疼痛怎么办
产后手脚疼痛的原因
很多新妈妈在产后经常会出现手腕、手指关节和脚跟部疼痛,这是由于新妈妈产后体内的内分泌激素变化,使肌肉、肌腱的弹性和力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关节囊和关节附近韧带的张力也会下降,使关节处发生松弛。如果新妈妈在产后过早或过重地从事家务活动,很容易使本来脆弱的肌肉、关节和韧带等负担过重,引起手腕部和关节处出现疼痛。新妈妈在坐月子期间,经常卧床休息,容易使脚跟处的脂肪垫出现退化现象。如果新妈妈这时下地行走,脚跟处的脂肪垫难以支撑体重和运动的震动,就容易使脂肪垫产生水肿、充血等现象,从而导致新妈妈足跟部产生疼痛。
产后预防手脚疼痛
产后手脚疼痛是困扰许多产后女性的问题,做好产后预防十分关键。
●注意休息
新妈妈产后应保证充分的休息,月子期间不宜做过多、过重的体力劳动,避免沾凉水,尤其是避免使手腕和手指过于劳累。
●适量活动
新妈妈在产后注意调养身体的时候,也要适量进行活动,既可避免脚跟处脂肪退化产生脚跟痛,还能避免新妈妈脂肪囤积。
◎产后虚汗多怎么办
孕妈妈在怀孕期间要为胎儿提供丰富的营养,因此新妈妈产后体内有大量的体液需要排出。新妈妈产后大量出汗就是一种排出水分的方法,一般会持续一周左右,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如果产后出虚汗的现象持续时间较长,很可能是由于产妇生产时损失了大量的血液和精气,而导致产后体质过于虚弱,处于气血两亏的状态。这样的产后虚汗属于病理性盗汗,需要进行科学调养。
产后虚汗多的两大原因
●气虚
如果新妈妈白天出汗较多、畏风畏凉,并且出虚汗后容易感冒,经常出现头晕、乏力、气短、舌质淡胖等症状,那么新妈妈出虚汗多是由于气虚引起的。
●阴虚
如果新妈妈在夜里睡着后出汗,畏风畏热,常感觉身上发热、手脚心发热、口干舌燥、心烦易怒、舌面有裂纹,则新妈妈出虚汗多是由阴虚导致。
细心调养
●注意保暖
新妈妈产后虚汗多,很可能是气血两亏,更要注意保暖,否则寒气更容易进入体内,甚至侵入骨髓,不仅会影响身体恢复,还容易留下病根。
●饮食注意
气虚的新妈妈产后可适量补充一些红枣、糯米、山药、蜂蜜、羊肉、鲫鱼等健脾温中、益气养血的食物,不宜食用性寒凉的食物。阴虚的新妈妈可食用一些豆腐、银耳、莲子、枸杞子等滋阴清热、生津养血的食物,少食辛辣易上火的食物。
●适量运动
出虚汗多的新妈妈虽然体质虚弱,但是也要适量运动。轻微的慢运动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恢复气血。新妈妈要注意运动出汗后,要及时擦干,避免风吹,换上干净的衣物。
●补充水分
出虚汗多的新妈妈更要注意补充水分,汗液带走体内大量的水分和盐分,如果没有及时补充很容易导致机体缺水,引起脱水。
●生活规律
有规律的生活,有助于恢复植物神经功能,减轻大量出虚汗。新妈妈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有助于促进身体恢复正常。
◎牙齿松动是怎么回事
宝宝出生后,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钙质,而宝宝需要的钙质都会从母乳中获得。但是处于哺乳期的新妈妈产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泌乳素含量增加,因此新妈妈在月经未来前,自身更新钙的能力较差。如果新妈妈不能从饮食中获得充足的钙,母体就会动用自身骨骼和牙齿中的成分来保证乳汁中钙含量的稳定。因此,如果产后的新妈妈体内储存的钙不足,饮食中也没有补充充足的钙质,则很容易使新妈妈出现缺钙症状,不仅牙齿容易松动,还容易患腰酸背痛、腿脚抽筋、骨质疏松等疾病,严重的还可能影响宝宝骨骼的发育。
摄入足量钙质
现在大多数孕妈妈都很重视孕期补钙,其实产后补钙也是非常重要的。新妈妈为保证哺乳过程中不动用自身的钙,就应该增加在饮食中增加钙的摄入量,多食用一些富含钙元素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海带、虾皮、动物骨头、小白菜、油菜等。如果新妈妈体内钙元素严重缺乏,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
多晒太阳
新妈妈坐月子期间虽然需要卧床静养,尽量避免外出,但是最好在天气晴朗、光线充足时,要拉开窗帘,晒晒太阳,能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促进新妈妈对钙的吸收。月子期过后,宝宝对母乳中钙的需求量也会增加,新妈妈需要保证饮食中钙量的充足,到户外进行适量活动,晒晒太阳。
◎新妈妈上火了怎么办
月子期的新妈妈如果进食大量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滋补过度,容易导致体质虚弱的新妈妈体内积热,出现上火症状。此外,宝宝的到来为新妈妈生活带来惊喜的同时,也打乱了新妈妈的生活规律,使新妈妈不能很好地适应,也容易着急上火。
区分上火症状
新妈妈上火后,要先区分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上火症状,然后方可“对症下药”。新妈妈上火主要是虚火,分为心火、肝火、脾火和胃火。心有火的新妈妈常会烦闷口渴、心烦意乱,并伴有舌面发红、失眠多梦、小便热痛带黄的症状。而有的新妈妈上火后脾气暴躁、易冲动、爱发脾气,并出现眼干眼痒、眼屎分泌多、乳房胀痛等症状,这通常表明新妈妈肝有火。有的新妈妈上火后出现口苦发干、舌苔发黄、口腔生疮,常大量饮水,这多是脾上火的症状。如果新妈妈上火后出现口臭、牙痛、牙龈红肿、大便干燥,这通常是胃火的表现。
●适度滋补
上火的饮食对策
月子期间新妈妈需要补充一些营养来恢复身体,但是过度进补容易导致体内积热,使新妈妈出现上火症状。这不仅使本来体质虚弱的新妈妈更加难受,也会影响乳汁分泌,影响宝宝健康。因此,新妈妈饮食要宜均衡营养、适度进补为原则。
●饮食注意
有的新妈妈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但是在月子期间新妈妈不能放任自己的饮食习惯,辣椒、花椒、茴香等辛辣、热性作料容易引起新妈妈出现上火症状。如果新妈妈上火后,下奶汤中葱姜也不宜多放。给宝宝喂奶的新妈妈,最好不要服用清火药物,性寒凉的食物也不宜多吃。
●对症饮食
白菜可清热除烦,茭白清热解毒,适宜心有火的新妈妈食用。肝有火的新妈妈要保持愉悦的心情,多食一些芹菜,有助于去肝火。小米粥最养胃、能去胃火,最适宜胃有火的新妈妈食用。此外,莴笋可清热顺气,莲藕可清热生津,百合可缓解咽喉肿痛,都比较适合上火的新妈妈食用。
◎产后溃疡怎么回事?
产后口腔溃疡,不仅口腔疼痛难忍,还会影响食欲。那么口腔溃疡为何容易找上产后新妈妈?
新妈妈产后身体虚弱、自身免疫功能降低、体内维生素流失加快、内分泌功能紊乱、精神过度紧张,这些原因都容易使新妈妈患上口腔溃疡。那么新妈妈如何预防口腔溃疡呢?
合理膳食
新妈妈的饮食应尽量丰富、多样化,适当补充一些蔬菜和水果,做到膳食合适、平衡。产后身体的恢复和乳汁的分泌都需要维生素,而体内维生素缺乏不仅容易导致口腔溃疡,不利于身体恢复,还容易导致产后便秘。新妈妈不妨饮用一些酸奶,其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乳酸菌,能有效缓解口腔溃疡。
心情舒畅
新妈妈产后由于体内激素和角色的变化,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而新妈妈焦虑和抑郁情绪容易出现心火和肝火的症候,从而引起口腔溃疡。因此,新妈妈产后宜保持心情舒畅,才有利于身体尽快恢复。
规律作息
新妈妈产后睡眠不足也是引起口腔溃疡的原因之一,因此,新妈妈产后初期应抓紧一切时间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新妈妈也要根据身体的恢复情况,做一些产后康复运动,促进身体尽快康复,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清洁口腔
新妈妈在月子里需要进食大量的糖类、高蛋白等食物,如果不及时清洁口腔,很容易引起口腔溃疡、龋齿和口臭。因此,新妈妈产后更应格外注意清洁口腔,并用手指按摩牙龈黏膜,能促进口腔中的血液循环。
预防便秘
便秘会加重新妈妈消化系统的火热积聚,容易引发口腔溃疡。新妈妈产后可多补充一些水果和蔬菜,增加饮水量,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加强新陈代谢,清理肠胃,预防便秘。
◎产后如何预防子宫脱垂
如果支持子宫的组织发生损伤或过度松弛,无法支撑子宫颈在坐骨棘水平以上,子宫就会沿阴道下降,甚至脱于阴道口外,称为子宫脱垂。
导致子宫脱垂的原因
●急产、滞产
急产指的是从感觉有规律的宫缩到娩出宝宝持续时间未超过3小时。由于急产时间过短,产妇盆底组织和阴道肌肉还没完全扩张,胎儿头部就突然、强烈地压破并撕裂盆底和阴道组织,如果没有及时进行修补,盆底支持子宫的组织未能恢复孕前状态,就容易发生子宫脱垂。而滞产是分娩过程时间过长,胎儿头部对产妇盆底和阴道组织压迫时间过久,从而使盆底组织出现损伤,造成子宫脱垂。
●产后用力不当
由于分娩过程,盆底组织会出现扩张或损伤,一般需要经过3个月才能恢复。新妈妈在产后过早或过重从事体力劳动、久蹲、提拉重物等都不利于新妈妈盆底组织恢复。此外,产后新妈妈体质较弱,如果经常剧烈咳嗽或严重便秘,容易增加腹压,引起子宫脱垂。
●使用束腹带
每个女人都想产后能让身材变得更好,因此一些新妈妈就通过使用束腹带来恢复身材。实施剖宫产手术的新妈妈会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几天束腹带,但如果在月子期间使用,很容易使腹压增加,将未复原的盆底肌肉向下推,反而容易引起子宫脱垂。
积极预防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通常发生于产后,大部分新妈妈是轻度的子宫脱垂,只要产后积极预防护理就能恢复正常。
●注意休息
新妈妈产后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早参加体力劳动,产后3个月内要尽量避免久蹲动作,否则不利于支持子宫的组织恢复。新妈妈要多喝水,防止便秘和咳嗽。
●性生活忌早
在产后42天以前,不宜开始性生活,最好等到2个月以后,阴道组织完全恢复后再开始性生活。产后2个月,阴道组织也很薄弱,动作不宜过重,避免损伤阴道。
●刺激乳房
适当刺激乳头能让新妈妈体内产生促进子宫的子宫收缩素,所以进行母乳喂养,有助于促进新妈妈盆腔各韧带的复原。如果没有进行母乳喂养的新妈妈可以每天热敷或按摩乳房,能帮助子宫收缩。
●产后适量运动
产后42天后,新妈妈可以进行提肛肌运动,使盆底肌肉得到锻炼,促进组织恢复弹性和张力,能防止子宫脱垂。新妈妈还可以做一些骨盆运动、胸膝卧位运动、子宫修复操、腹直肌运动,有助于恢复身体。
◎产后失眠如何应对
产后新妈妈体内的激素迅速发生变化,容易导致新妈妈情绪不稳定,影响睡眠质量。宝宝出生后给新妈妈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新妈妈心里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因此很多新妈妈在产后都会出现失眠现象。也有一些新妈妈产后会感觉小宝宝出生后,自己被家人忽视,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烦闷等不良情绪也会导致新妈妈失眠。此外,照顾宝宝负担过重、晚餐过饱、睡前思考等都是导致产后失眠的原因。
新妈妈产后经常失眠,不仅会影响休息,不利于身体恢复,而且还会影响体内激素分泌,使乳汁分泌减少,影响宝宝健康。产后失眠的新妈妈应积极改善自己的睡眠质量,以精神饱满的状态来享受和宝宝的幸福生活。
轻松应对产后失眠
●保持心情愉悦
精神紧张是引起新妈妈失眠的主要原因,新妈妈应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情,适应产后的新生活,多与家人沟通交流,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新妈妈也要多和宝宝交流,与宝宝建立亲密的关系也有助于调节新妈妈的情绪。此外,新妈妈要放宽心,月子期间矛盾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适应宝宝的睡眠时间
新妈妈的睡眠时间尽量调整与宝宝同步,宝宝睡的时候,新妈妈也尽量休息。这样不仅改善睡眠质量,保持充沛的精力,还能培养对宝宝一举一动的感知力。
●调整饮食习惯
新妈妈睡前应避免食用甜食,因为甜食容易使人情绪激动、兴奋,睡前可喝杯牛奶,平时吃一些桂圆、莲子、小米等助眠的食物。
●睡前放松心情
睡前半小时内新妈妈就不要再忙活了,可以把事情交给家人打理,听一些节奏舒缓的音乐,放松好心情。
◎产后妊娠纹怎么办
孕妈妈在怀孕期间受体内激素的影响,腹部的不断膨胀容易使皮肤的纤维因牵拉而发生损伤或断裂,从而使本来光滑的腹部皮肤出现许多疤痕线纹,称为妊娠纹。妊娠纹虽然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同时也影响着腹部的美观。产后3个月是修复妊娠纹的最佳时机,如果新妈妈注重产后保养,就可以淡化妊娠纹,甚至消除妊娠纹。
饮食调节
通过饮食来去除妊娠纹是最安全、简便的方法,新妈妈在产后宜多食用一些富含胶原蛋白和维生素C的食物,这两类食物有助于肌肤重建胶原纤维。新妈妈可食用猪蹄、羊蹄,不仅可补充胶原蛋白,还能滋补身体,平时也要多吃蔬菜、水果,保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C。
产后按摩
新妈妈产后可以对腹部、大腿内侧、胸部等容易产生妊娠纹的地方进行轻微地按摩,能消除水肿,并促进皮肤进行血液循环,从而淡化妊娠纹。新妈妈还可以使用橄榄油等对肌肤没有伤害的产品进行按摩,有助于增强肌肤弹性。
◎产后脱发怎么办
产后脱发一般发生在产后4~12周,会在产后6~12个月停止。很多新妈妈发现看到自己大把地掉头发心理未免会出现担忧,其实产后脱发属于正常的现象,只要新妈妈在月子期间细心保养,就能减少脱发的数量,令秀发尽快恢复正常状态。
产后脱发原因
●产后激素变化
孕期新妈妈体内雌激素增多,头发更新缓慢,而产后体内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因此一些孕期应正常脱落的头发,会在产后大量脱落,造成产后脱发。
●情绪不稳定
新妈妈产后生活会出现很大变化,情绪也会变得不稳定,影响大脑皮层和自主神经的功能,使控制头皮血管的神经出现失调,头发缺乏营养,而造成脱落。
●营养不均衡
如果女性在孕期和产后饮食单一,不能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来保证头发的生长。
●护理不当
新妈妈因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产后不洗头、不梳头,杂质容易在头皮处堆积,影响头皮进行血液循环,增加脱发的概率。
产后防治脱发
新妈妈首先要保持充足的睡眠,能促进头皮新陈代谢。其次,新妈妈要保持积极情绪状态,心情愉悦有助于调节气血,促进头发生长。新妈妈要注意营养均衡,为头发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新妈妈用手指轻轻地按摩头皮,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减少脱发。
◎子宫复旧不全如何应对
一般在产后6周后,子宫恢复到未孕时的状态,但如果新妈妈体内仍有部分胎盘、胎膜残留或子宫发生感染,影响子宫正常恢复,称为子宫复旧不全。子宫后倾、多胎妊娠、子宫肌瘤、产后尿潴留等都可能引起子宫复旧不全。那么如何护理并应对子宫复旧不全呢?
增强体质
新妈妈应增强自身体质,注意保证充足的休息和摄入充足的营养,有利于促进子宫和身体的恢复,也能避免新妈妈因体质虚弱造成的子宫后倾。
宜早下床活动
新妈妈长时间仰卧位,容易造成子宫后倾后屈位,应宜早下床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可促进子宫恢复。如果发现新妈妈子宫后倾时,可采取膝胸卧位,以恢复子宫位置。
避免尿潴留
新妈妈产后体内有大量的水分,需要月子期间排出,产妇在胎盘娩出后4小时内应及时排尿,如果产后6个小时后仍不能排尿,则很容易导致尿潴留,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否则形成尿潴留会影响子宫复旧。
促进子宫收缩
新妈妈在产后可适量饮用红糖水促进子宫收缩,以排出体内恶露。但如果发现子宫有残留时,应立即就医,医生经诊断后会立即清理宫腔,并给予子宫收缩剂来促进子宫收缩。
◎产后健康检查不容忽视
经过了6周的调养,新妈妈的身体器官恢复得如何,需要到医院进行产后健康检查才能确定。通过产后全面的检查,能及时发现新妈妈的产后未完全康复的器官和产后疾病,并帮助新妈妈及时调理和预防。
产后检查的项目包括体重、血压、血常规、尿常规、盆腔器官检查、乳房检查、腹部检查、避孕指导等。
体重
体重是非常方便新妈妈自己观察身体恢复的一个指标,一般恢复良好的新妈妈能基本恢复到孕前的体重,但是如果新妈妈发现自己的体重增长过快或严重降低,应及时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
血压
孕妈妈的血压会与未孕前不同,但产后新妈妈身体逐渐恢复,血压也会慢慢恢复正常。但是如果新妈妈发现自己血压仍未恢复正常,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注意调养。
血常规
产后进行血常规检查能及时发现新妈妈是否有贫血、炎症等情况,并及时治疗。血常规检查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新妈妈遵循平时的生活规律即可,检查时避免穿过紧的衣物。
尿常规
一般如果新妈妈患妊娠中毒或小便不适,需要进行尿常规检查。进行尿常规检查的新妈妈可以提前多喝一点水,促进排尿。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了解泌尿系统疾病,比如查看妊娠中毒是否恢复正常,出现尿路不适的新妈妈是否患有尿路感染。
盆腔器官检查
盆腔器官检查是判断新妈妈产后恢复情况最重要的指标,检查包括子宫复旧情况,观察子宫有无脱垂、功能是否恢复正常;检查子宫有无糜烂发生;检查会阴和阴道裂伤的愈合情况;检查盆底组织的恢复情况;观察恶露是否属于正常情况;检查输卵管和卵巢的情况;检查附件及周围组织有无炎症、包块的情况。进行盆腔检查前,新妈妈应排空膀胱中的尿液,以免干扰检查结果。
乳房检查
虽然产后检查时乳房还未完全恢复,医生会通过新妈妈乳汁分泌的情况、乳房是否红肿、是否有奶块、乳房是否疼痛等来查看乳房恢复的情况,并指导新妈妈预防乳腺炎。乳房检查前,新妈妈要保持乳房的清洁,用温水清洗乳房。
腹部检查
通过腹部检查来查看子宫和腹部器官的恢复情况,实施剖宫产手术的新妈妈还要检查刀口的恢复情况。腹部检查前要避免胃部过于膨胀影响检查,宜适量进食饮水。
避孕指导
新妈妈在检查中可以向医生询问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避孕方式,一般进行哺乳的新妈妈不宜服用避孕药,以免影响新妈妈和宝宝的健康。如果顺产的新妈妈恢复得好,在产后3个月就可以上环,剖宫产的新妈妈在产后6个月以后可以上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