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乳腺和乳房健康常识

一、乳腺的位置、结构和生理功能

乳房是由乳房体、乳头和乳晕三部分组成的,乳房体包含由腺泡、腺管所组成的乳腺、脂肪和纤维结缔组织组成的间质。乳腺位于皮下浅筋膜的浅层与深层之间。浅筋膜伸向乳腺组织内形成条索状的小叶间隔,一端连于胸肌筋膜,另一端连于皮肤,将乳腺腺体固定在胸部的皮下组织之中。

乳腺被结缔组织分隔为15~25个叶,每个腺叶分成若干腺小叶,每1个腺小叶又由10~100个腺泡细胞组成。这些腺泡紧密地排列在小乳管周围,腺泡的开口与小乳管相连。多个小乳管汇集成小叶间乳管,多个小叶间乳管再进一步汇集成一根整个腺叶的乳腺导管,又名输乳管,有输送和储存乳汁的作用。输乳管共15~20根,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汇集于乳晕,开口于乳头,如图1所示。

图1 乳房的解剖结构示意图

乳腺组织比体内任何器官受到的内分泌影响都多,是许多内分泌腺的靶器官,其生理功能受垂体前叶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等的影响,呈周期性改变。其中雌激素可促进乳腺导管发育;孕激素促进腺泡发育;催乳素促进乳汁生成及分泌,催产素促进乳汁排出。生长发育、月经周期、妊娠及哺乳等生理活动都将使乳腺发生变化。

(1)静止期乳腺是指未孕女性的乳腺,腺体不发达,仅见少量导管和小的腺泡,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丰富。在排卵后,腺泡和导管略有增生。

(2)妊娠期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乳腺腺体迅速增生,腺泡增大、上皮为单层柱状或立方细胞,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相应减少。至妊娠后期,在垂体分泌的催乳素的影响下,腺泡开始分泌。乳腺为顶浆分泌腺,分泌物中含有脂滴、乳蛋白、乳糖和抗体等,称为初乳。初乳内还有吞噬脂肪的巨噬细胞,称为初乳小体。

(3)哺乳期乳腺结构与妊娠期乳腺相似,但腺体发育更好,腺泡腔增大。腺泡处于不同的分泌时期,有的腺泡呈分泌前期,腺泡细胞呈高柱状;有的腺泡处于分泌后期,腺泡细胞呈立方形或扁平形,腺腔充满乳汁。腺泡细胞内富含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等,呈分泌状态的腺泡细胞内有许多分泌颗粒和脂滴。

(4)断乳后,催乳激素水平下降,乳腺停止分泌,腺组织逐渐萎缩,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增多,乳腺又转入静止期。绝经后,体内雌激素及孕激素水平下降,乳腺组织萎缩退化,脂肪也减少。

二、中医对乳腺的认识

“乳腺”一词在古代医籍里并无记载,而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已有对乳房的认识,后世医家也多有论述,如“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指出了乳房的经络归属;“妇人乳有十二穰”,指出了乳房的解剖结构;“冲任为气血之海,上行则为乳,下行则为经”,指出了乳汁的生成来源。这样看来西医所说的乳腺和中医的乳房结构、功能相似。

中医认为,肝、肾、脾胃功能是否正常以及肝胃两经、冲任二脉是否通调对乳腺的生理、病理影响最大。在脏腑气血津液中,以肾的先天精气、脾胃的后天水谷之气、肝的藏血与疏调气机功能对乳腺的生理病理影响最大。

三、初识乳腺疾病

人体内有个内分泌轴,最高中枢在脑垂体,其生成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通过血液循环来支配女性的卵巢,促使卵巢分泌性腺激素,也就是雌激素、孕激素。

雌激素和孕激素支配两个靶器官,其中一个是乳腺,另一个是子宫,它们可使乳腺随着月经周期性的变化而形成增生、复旧,又增生、复旧的过程,如果调节紊乱,就会引起乳腺疾病。

近年来,由于妇女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乳房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女性的健康,除上述原因外,还与遗传、内分泌、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据临床统计,女性易患的乳房病多达10余种,最常见的有乳腺炎(急性、慢性)、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乳腺癌五大类。

中医认为,本病属祖国医学“乳癖”、“乳痈”及“乳核”等范围。情志内伤,肝郁气滞;肝肾不足,冲任失调;痰瘀凝结,乳络受阻;阳明胃热,热伤血络是本病的病机特点。

四、饮食与乳腺疾病

1.动物性脂肪

有学者对确诊为乳腺癌的666名女患者进行研究,调查她们在确诊前一年的脂肪摄入量。结果发现,摄入动物类的饱和脂肪酸越多,越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而摄入植物类的不饱和脂肪酸则无此现象。摄入饱和脂肪酸最多的一组有51%发生淋巴结转移,最少的一组仅41%有淋巴结转移。这样看来,中老年妇女少吃动物性脂肪,适当代之以植物油,对防治乳腺病和冠心病都有好处。

2.高热量饮食

油炸食品、巧克力、冰激凌等高热量的美食不但让人发胖,还会伤害乳房,导致乳房脂肪瘤,甚至诱发乳腺癌等,发病年龄以30~50岁居多。

3.吸烟、喝酒

再没什么比尼古丁、酒精更伤害女性身体的了!如果女性常在香烟、酒精中寻找快感,就应随时警惕乳腺癌的发生。有资料显示,吸烟史超过10年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是其他女性的3倍以上;每日饮酒1杯或1杯以上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很少饮酒者增加45%以上。

五、警惕药物引起的乳腺疾病

1.避孕药

女性乳腺癌发生与口服避孕药有一定关系,服药时间愈长患癌危险性愈高。初潮早、绝经晚的妇女有较高的乳腺癌发病率;卵巢不发育者发生乳腺癌机会较少。早年妊娠对乳腺癌有防护作用。双侧卵巢切除,乳腺癌发病率低。

2.利福平

有少数肝病、肺癌患者长时间服用利福平后出现双侧乳房胀痛、增大、结节,可能与利福平影响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有关。

3.雌激素与孕激素

为了治疗前列腺肥大或者乳腺癌而应用雌激素,以及长期应用异烟肼、奋乃静等药物的男性要提防乳腺疾病。孕激素过高与过少、乳腺组织对孕激素过分敏感均可导致乳腺疾病。

六、女性对乳腺疾病的认识误区

乳腺病的早期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乳腺病患者至关重要,但由于许多女性对乳房的保健认识不足,往往存在以下几大误区。

(1)乳房偶尔肿胀、疼痛,忍一忍就好 多数人认为乳房偶尔肿胀、疼痛并无大碍,其实这可能就是患乳腺病的隐患,应该去专业医疗机构检查。

(2)忽视乳房定期检查 定期的乳房检查对预防乳腺疾病极其重要,不少女性却自认为年轻、身体好而忽视检查。

(3)忽视无痛性乳房肿块 有些女性认为无痛性肿块不可怕,等到肿块引起了疼痛时,就有可能发展为严重的乳腺疾病,甚至是乳腺癌。

(4)乳房不痛不痒,就一定健康 健康的乳房是不痛不痒的,但只不痛不痒并不代表一定健康。要定期对乳房进行自我检查或到医院进行检查,以防患于未然。

(5)只有中年女性才得乳腺疾病 很多年轻女性认为只有30岁以上的女性才会得乳腺病,即使乳房偶尔肿胀疼痛也认为正常。乳腺疾病的发生日趋年轻化,年轻女性更要学会爱护自己的乳房,定期进行检查。

(6)乳腺增生可通过长期口服药物治愈 事实上,乳腺增生是慢性的、与内分泌失调有关的一组疾病或疾病过程。一般只对增生的肿块及疼痛进行治疗,上述症状好转后无需长期治疗,但一种药连续服用最好不要超过2个月。

七、如何自查乳房疾病

每次月经后7~10天是进行乳房自我检查的最佳时期,因为此时乳房结节和触痛最不明显,有利于明确诊断。女性在30~35岁以后应每1~3个月进行一次自我检查,每半年由医生检查一次。

1.自我观察

可站在镜子前面观察双侧乳房是否等大。一般情况下,往往左侧大于右侧,右侧下垂多于左侧。但其外形和位置基本对称,如不对称,或有局限性隆起、凹陷等改变应考虑有病变的可能性。还应注意双侧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有无高低不一致,乳头有无凹陷、破裂、溢液,乳晕皮肤有无发红,有无橘皮样改变。

2.自我触诊

触诊的内容包括乳房有无肿块,肿块的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边界是否清楚,有无触痛,同侧腋窝有无小肿块等。触诊时,可平卧在床上,一侧手指并拢,平放于乳房上,依次轻柔地触摸,沿着顺时针方向(也可沿着逆时针方向)进行,先由内侧到外侧,最后于腋窝处触摸乳腺尾部,然后再检查另一侧。触诊时注意切勿重按,更不能用手抓捏乳房,否则会把正常乳腺尤其是乳腺尾部疑诊为肿块。

八、乳房疾病早知道

如果您已有下列症状中的1~2项,说明您的乳房健康出现了问题;如果已有其中3~4项,请您到正规医院接受科学规范的检查确诊,做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

九、乳房疾病偏爱谁

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女性或男性,属于乳房疾病的高危人群,平时要注意观察乳房。

(1)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未生育,未哺乳等。

(2)有乳腺癌家族史,特别是母系家族史。

(3)有乳房病史及其他相关病史,如一侧乳腺癌、良性乳腺病、隆胸术后、生殖系肿瘤。

(4)长期服用雌激素。

(5)有紧张工作、高脂肪饮食等生活习惯。

(6)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及化学制品等。

十、乳房检查的时间间隔

(1)18岁以上开始进行乳房检查,每月进行自查。

(2)20~35岁每3年做1次临床检查。必要时做乳房B超及钼靶检查。

(3)大于40岁每年做1次临床检查,并做B超、摄X射线片。

(4)高危人群如有乳腺癌家族史以及乳腺病史,每4~6个月做1次检查。

(5)每次乳房检查最佳时间为月经来潮后的7~10天。

十一、乳房疾病的相关检查

(1)乳房B超 被中华医学会推荐为首选检查方法。可以了解乳房肿物的有无、大小、囊实性、血液供应情况,有助于对肿瘤性质的判断。属于非创性检查,可以动态观察肿物大小变化。

(2)乳房钼靶片 国外先进国家40岁以上女性的常规普查项目,对早期无肿块的导管瘤和小的钙化灶的诊断优于B超。因属放射检查,一般每年复查一次。

(3)肿物穿刺 是否引起转移意见不一,微创穿刺技术诊断价值较大。

(4)乳房红外线检查 用于常规乳腺普查。

(5)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 对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一般连续检查3次,以提高阳性率,可以发现癌细胞、炎性细胞等,有助于鉴别乳头溢液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