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高分作文写作方法解析:15年高考作文200题精选精练
- 吕丽
- 8336字
- 2020-08-27 13:28:03
第一节 高分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不管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首先要整体把握。材料作文所提供材料是写作的依据,包孕着文章的主旨,写作者必须把握住材料的中心。它是文章的灵魂。在分析时,考生要先在材料中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归纳出一个鲜明的结论。若关键词语不明显,还可以通过因果、辨证关系来推主旨,最后要联系现实。审题时还要把握材料中作者的情感,是褒是贬。高分作文常用的审题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题眼审视法
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关键词语往往是“题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会在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中有所表现,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例1】2015高考新课标Ⅱ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巨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第一则材料的关键词是“创新”。如果选择第一位,可以抓住矢志创新的角度切入。第二则材料的关键词是“敬业”。如果选择第二位,可以从爱岗敬业、普通人平凡岗位上也能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的角度切入。第三则材料的关键词是“跋山涉水”。如果选择摄影师,可以从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用美的作品感染更多人的角度切入。作文旨在考查学生的价值观,不论什么职业,只要对社会作出贡献,就值得赞扬。
【例2】2013高考新课标Ⅰ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材料中的关键句是“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两个重要人物是老切割师和徒弟。从老切割师的角度分析,是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并指导徒弟去切割价值连城的钻石;从徒弟的角度分析,他在老切割师的指导下,敢于做事,不去想价值的事情。由此可以得出主要的立意:①经验与勇气是成功的保证;②有勇气才能成功;③有勇有谋才能创造美。
【例3】2010高考海南、宁夏、陕西、黑龙江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三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结语句中有关键句“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第二则材料中有一个能涵盖三则材料中心的关键词“环境”。第一、二则材料含意非常简单,通过动物在环境改变时如何生长、生存,揭示环境对它们的影响。第三则材料看似是“信心与成功”的关系,但稍加分析便不难得知正是老师给这些学生提供了另类的“环境”,才使他们具有了成功的信心。因此三则材料都揭示了人的成功和环境的关系。因此,既可以从“成功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改变人”的角度阐释“人的成功与环境的关系”,又可以从“面对环境,人应该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与环境如何和谐相处”等方面入手。
【例4】2009高考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都说是红色,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他感到自己色觉有问题。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发表论文《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疾病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着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个时,实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仅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材料的关键词是“感到”、“发明”、“发现”,说明善于发现问题并且能够坚持才能成功;也可立意为:危机之中有转机。
【例5】有个教授做过一个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审题指导】本材料的关键词是“爱坐前排”、“成功”,抓住这两个词语的逻辑关系组织成句,就会有如下立意:积极的态度决定成功的高度;要有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精神;勇于坐在生活的前排。
【例6】很多人千里迢迢寻找隐居的武大师,期望能从武大师那里学到绝招。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在挑水,他挑得不多,两桶水都没有挑满。按照人们的想象,他应该挑得满满的。有人不解,问大师,大师回答说:“挑水之道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适中。”
【审题指导】“适中”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大师的回答,其实就道出了这段文字的核心内容:挑水之道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适中。“适中”就是“过犹不及”,就是不能超过“度”。
【例7】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德得出的结论。天经地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年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审题指导】这则材料体现主旨的词语“好奇”——材料两次用到这个词语,“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年的谬误……”,抓住关键词语很容易就明白了本材料的主旨:好奇,往往是发明和创新的原动力。
【例8】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审题指导】关键句是“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走熟悉的路也会摔倒,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别摔在熟悉的路上”告诉我们,要敢于走新路、敢于创新。
【例9】最近,“金庸茶馆”网站上出现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位笔名为“步非烟”的北大女研究生,在一次武侠作品的颁奖活动中放言“要革金庸们的命”,写出新时代的武侠小说。
尽管这位获奖的女作家后来作了解释,称“革命”不是打倒,不是背叛,只是希望超越的意思,但这句话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批评步非烟“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也有人认为她勇气可嘉,狂妄得可爱。
【审题指导】从肯定步非烟的角度立意:关键词是“超越”。赞扬她有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敢于超越前人等。
从否定角度立意:批判她不够脚踏实地、过于狂妄等。
【例10】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种鸟叫荆棘鸟,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需要用最沉痛的巨创来换取……它的歌唱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歌唱,是世间最凄美的绝唱。这不仅仅是一种生的态度,更是一种感天动地的爱的方式。
【审题指导】关键句是“最美好的东西需要用最沉痛的巨创来换取”。主旨是赞美荆棘鸟以顽强的精神唱出最美的生命之歌。可立意为:超脱出自身的痛苦,生命之花才美丽;以生命作为代价,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这是对生命的真爱。
二、因果分析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分析因果的过程,就是把握材料中心的过程。因此,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1】2014新课标卷Ⅱ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他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为什么“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他们丧失觅食能力”?原因是喂食会使野生动物产生依赖,进而慢慢丧失觅食能力。正如人类如果失去自立的能力,就难以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可以写“不要将爱变成伤害”,要把善意、喜爱放到适当的位置上,人与动物、自然之间固然需要爱心和帮助,但不意味着需要过多的帮助,有时不恰当的帮助反而会阻碍其生存和发展等。
【例2】2010高考辽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3岁的托尼把手伸进瓶子,满满地抓了一大把糖果,他想抽出手时,瓶口太小,拿不出来。他一颗糖都不想放弃,手又抽不出来,“哇”地一声哭了。
农场主规定每个雇工除了工钱之外,还可以自选一筐水果带走。20岁的托尼看中一个装得最满的大筐,费了半天劲也没搬动。他喘了喘气,重选了一小筐,高高兴兴地走出了果园。
老板宣布,谁能追回一笔30万英镑的货款,就把其中的10万奖给他。员工纷纷出马,却都无功而返。58岁的托尼也申请试试,两天后就将追回的20万货款交给了老板。原来他告诉对方只需交21万就算结清,对方终于还款,他也得到了1万英镑的奖金。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分析为什么别人无功而返,而托尼却能讨债成功?为什么他能高高兴兴走出果园?
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每天都会遇到选择,每一次看似不经意的小选择,累计起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本材料凸现的主题就是“舍得”,即有“舍”才会有“得”,不“舍”则不会有“得”,要学会放弃。
【例3】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审题指导】仔细分析海龟家族遭受灭顶之灾的结果,是什么原因?
主要是由于人的“帮助”。寓言告诉我们:人的动机和结果有时可能不一致。有时好心去帮助别人,结果却适得其反。要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考虑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例4】试看这则材料《盲子过涸溪》: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认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无怖,第(只要)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长号。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
【审题指导】本文的主角是盲子,作者对他的态度是讽刺,盲子“久自苦”的原因是不信忠告,兢兢握固,死不放手。在这样理解的基础就可以得出“第放下即实地”、“学会‘放手’”、“不要闭目塞听”等主旨。
【例5】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
【审题指导】主要原因是在井里捞鱼。井里空间不宽,水域狭窄,藏鱼不多。井里捞鱼由两条大鲤鱼、三条鲫鱼到几只米虾,最后一无所获。这则材料告诉我们: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才能有丰硕的收获。
【例6】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审题指导】分析人们讨厌枭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因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立意为: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治标不如治本;找到不足,完善自我等。
【例7】2010高考全国Ⅰ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王铎作品改动)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漫画是一种讽刺性、批评性或幽默性的图画,关键是要参透其寓意。为什么三只猫在吃鱼,而仅有一只猫在捉老鼠?什么原因造成的?
漫画中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这往往是漫画的主旨所在。“都什么年代了”,告诉我们环境变了,“有鱼吃还捉老鼠!”猫忘记了捉老鼠是自己的职责。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些懒猫,主人把它们喂得饱饱的,而它们却尸位素餐,不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在生活富裕的情况下忘记了自己的使命,那些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不就是那三只猫的化身吗?贪图享受者、沉沦诱惑者必将被人唾弃,被社会抛弃。
通过分析,可以把中心确定为不要因为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忘记自己的职责。不管诱惑多大,也不能迷失自我,要坚持干好本职工作。时代在变革,生活水平在提高,可是优良的传统不能丢,不能忘了本真。猫天生要捉老鼠,猫的立身之本也在于捉鼠,而非吃鱼。
三、辨证关系法
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从不同角度出发会有不同的答案。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坚持与变通)、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和角度,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例1】2015高考上海卷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审题指导】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着生活、经济市场化向纵深发展,我们之中有多少人正在迷失“自我”,这里可能失去的是心中的信念、理性、顽强等“坚硬”的东西,也可能失去的是心中的情感、宽容、爱心等“柔软”的东西,在这样的年代我们找回支撑人类实现今日辉煌成就的两个精神内核尤为重要。
【例2】2010高考北京
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审题指导】“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是一个关系型命题作文,要揭示二者的相互依存关系。“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不是孤立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只有胸怀远大,才能找到人生中为之奋斗的事业;而只有在脚踏实地中,我们才能一步一步接近理想。材料要求考生对理想和实干进行深入思考。一位哲人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例3】萤火虫是肉食小甲虫,它的食物是蜗牛。蜗牛一旦有什么危险,就把头缩进硬壳里,很多天敌拿它无可奈何。小巧、柔弱和笨拙的萤火虫如何对付它呢?萤火虫的头顶有一对颚,那东西细得像头发,很尖利。萤火虫捉蜗牛时,先用颚在蜗牛身上轻轻敲打,而蜗牛根本不把萤火虫放在眼里,甚至觉得被敲打几下如同按摩一样很舒服。萤火虫的敲打,是向它注射一种毒液。蜗牛在毫无警觉中被麻痹,直到失去知觉。当蜗牛被毒倒后,萤火虫再注射另一种液体,使蜗牛的肉变成流质,然后用管状的嘴喝掉。
【审题指导】从蜗牛角度:祸患常积于忽微;麻痹大意必酿成苦果;越是看似不堪一击的对手,越是不可掉以轻心。从萤火虫角度:某些短处,有时恰是成功的利器。
【例4】《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审题指导】诗中强调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可立意为:世界有了我们而更美丽;相互欣赏;相映成趣的美丽(共同的风景)等。
【例5】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1)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只要耕耘,一定有收获;
(2)没有收益、方向错误的苦劳,只是徒劳无功。做事有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材料二:(1)懂得愈多,找工作愈容易;
(2)好工作有许多人竞相应征,学而专精的人才会得到。
材料三:(1)美梦不要想,因为不可能成真;
(2)美梦要去追寻,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收获。
以上三组材料,每一组都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请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审题指导】每组材料都是两个相对立的观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从正反两个方向去思考,全面辩证地去看问题,这样才能获得比较清醒的认识。
在生活中,许多人只会用单一的思考方法,要么热情高涨,轰轰烈烈,大有咄咄逼人的气势,遇事则盲目乐观;要么心灰意冷,消极颓废,悲观绝望,对生活失去信心。两种极端的思考方法都将给人生带来危害。人们常常习惯于惯性思维,其实换个角度思维,世界就变了,生活就不一样了。
【例6】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
【审题指导】从整体材料看,反映的是一分为二、客观全面的哲理,可提炼出话题“怎样看待事物”“要看到别人的长处”等;从教授的言行上看,反映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从青蛙的言行看,反映了相对与绝对、共性与特殊的哲理,可以提炼出话题“勇于质疑”、“敢于挑战”等;从其他动物的角度可以立意为:“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等。
【例7】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又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审题指导】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由此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还有中心立意法、联系实际法等多种多样的手法,上面的几种方法在审题立意时,也不应孤立运用,而应相互联系、综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