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吃就是不好吃

我的好朋友爱总结先生,做派很西方,你甚至可以把他看成是美剧式生活的怪人。他的总结大多来自于这些,这让他的生活理念时常产生变更,比如,有段时间他很少接电话,而是选择随后回电话过来,我暴怒地问他原因,他说:我不想做那种一个电话就能找到的人。我说我要是在家遭遇攻击或被歹徒劫持,怎么办呢?他总结说:这样的小概率事件,基本上发生的机会很小,而且,你一定不会打给我。

我当时就抽了他,他又总结说:一个人必须要有承受找不到别人的能力。我没有再抽他,固然觉得他教条,可这似乎也是对的。

他的总结还包括,一个人对待性的态度要像吃饭一样。他说:“爱情就是一份盖饭,看起来满满的都是菜,其实薄薄的一层菜下边都是米,有的是烧茄子,有的是宫保鸡丁,看起来不一样,但其实大家都在吃米。”

所以,米最重要了。

 

这和我所持“每个人都是完全不同的个体”的理论完全相悖,堪称是一个致命打击。且随着年龄增长我也发现,人和人之间因为动物性有接近百分之八十的趋同,各种社会表现虽然不一样,感情部分却大致相似,无怪乎情歌难敌,于是诸如“谁没有爱过几个人渣”这样的金句可以时时刻刻击中人心。

倘若把人渣们晒出来,却真是千差万别,有的甚至丑爆了,但不妨碍人们用同样的爱去爱着不同的人。

外边是什么看起来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米,而所谓的米,大概是爱情里最实际的部分,比如生活,比如性。

性冲动是爱情的开始——我要大声喊给那些痴男怨女听,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必须再次强调这一点。那天深夜,十万个是什么小姐提问爱情是什么?我的答案是:爱情就是荷尔蒙鼓动下非常欣喜地见到对方,自然产生与之亲近的冲动,并想扑倒甚至在扑倒之后仍想扑倒的行为。

对,就是这么自然、生理、动态和化学反应,所以注定了它的不受控制,也注定了那么多“你爱着的不爱你,爱着你的你不爱”。这更像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蓝牙配对,你终身会对一种人产生兴趣,对一种长相或者体态感到莫名兴奋,从初恋开始到你不再恋爱为止,我们将此解释为性冲动。

这真是人生的大不自由啊,我们长到这么大,原来竟然连自己喜欢什么人都无法控制,这真让人绝望。

 

可这是爱情的残酷原动力,就像我想吃掉的那些饱满的有咬劲儿的米粒一样自然,而扒掉上面覆盖着职业信息、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的那层菜,这件事儿就是米的口感、味觉,就是生活中的性,就是常常伴随着你的真相。

可很多人的真相并不美满,只好不停地拿上面的菜来佐味,直到把菜吃完,干嚼米的时候,才发现难以下咽。我见过一些感情的不幸,并非那种习见的爱情失败,而是在表面的和美之下,米都是夹生的或者熟过了的。他们常常因为彼此倾慕而走到一起,又因性问题无法解决而渐生嫌隙,继而分道扬镳,这真令人扼腕,原来,房事是这么重要的。

是的,房事就是这样重要的,决定了我们会不会愿意回到自己的房子,会不会持续“爱”一个人,用彼此喜欢和舒服的方式。当然,如果你用纯粹的爱情反驳我,并用柏拉图和异地恋的例子来证明,我也只能说,那是想象力的问题,可对太多人而言,感受比想象强多了。

而当我们用爱情的方式包装了爱,却把最根基的部分剔除出来以显示它的纯粹,我认为这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就像是为了吃掉米我们买了盖饭,最后我们只享用了菜而丢掉了米,大概,是菜太美或者米太难吃吧。

爱总结先生对情事秘而不宣,大概是哪个美剧的人物也是这样做的。他又常跟人说,在性上要有下流一些的情趣,这样才能更放松,毕竟不是谈判和交战,是交欢啊。

爱总结先生又有一句,他说:不好吃就是不好吃,再难得、再贵也可以说不好吃,别的事儿,也一样。

我深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