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孟德花孟德花,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社会法律工作系主任,教授。

自古以来,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冲突和纠纷。在当代,冲突和纠纷存在于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尤甚。从社会学视角看,冲突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只要有互动,就可能产生冲突和纠纷。因此,社会冲突和纠纷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化解这些冲突和纠纷,并从纠纷及其化解中实现更加有效的社会整合,实现更加紧密的社会团结。于是,化解冲突与纠纷,归于社会和谐,已成为一个亘古恒新的话题,也是一个被普遍追求的理想。

当今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利益关系趋于复杂,社会矛盾亦显紧张,阶层冲突也在加剧,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彼此冲撞,各类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各级政府积极处理,忙于“救火”,但总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效果欠佳。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要求“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面对现阶段人民群众的纠纷,我们要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等手段,以及协商、疏导、调解等办法,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调解就是在第三方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当事人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平等协商、互谅互让,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活动。调解作为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机制,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纠纷解决制度中的“东方经验”或“东方之花”。它在化解纠纷,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为调解可以减少诉讼带来的对抗性,促进当事人双方互谅互让和友好合作,还可以快速、简便、经济地解决纠纷,缓解当事人的讼累,降低纠纷解决成本,达到化解纠纷目的,具有很好的社会效果。调解制度符合中华民族“和为贵”的优良传统、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是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对抗、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有效途径。多年来,调解在解决民事纠纷、防止矛盾激化、维护城乡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纠纷调解与基层法律服务》一书,是有关民间纠纷解决的基本原理和基层法律服务的教材,内容涉及纠纷调解制度基本原理、纠纷调解实务和基层法律服务等方面的法律实务。旨在为已在基层工作或未来将在基层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个学习与借鉴的平台,丰富调解经验和调解技巧,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本书具有以下3个特点。

1.体例统一,风格独特

全书章节基本遵循统一的体例,具有独特的风格。本书在每章节开始列出了本章节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让读者目标明确;然后用典型情境引入本章节主题,阐述本章节的理论知识和调解的方法技巧,接着对典型情境材料进行操作指引,最后给出本章节的“思考与练习”,易于为读者所接受和掌握。

2.理实结合,颇具特色

本书既有对纠纷调解制度和基本原理的阐述,在理论阐述中也有实例的指引;既有纠纷调解实务,也讲述每一类纠纷调解的相关知识,展示该类纠纷调解要点与技巧方法;每章节由典型情境引入,并对典型情境纠纷进行操作指引,让读者能更好地掌握该类纠纷调解方法与技巧。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特色鲜明。

3.案例典型,实用性强

本书选取了大量来自实践中的纠纷调解案例,这些形象、生动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调解实例,展示了实践中调解员在调解纠纷时所运用的调解技巧、调解要点,能够使读者获得直观和深刻的印象,将他人的成功经验转化为自己的体会,从而领悟和掌握民间纠纷调解的要领和精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春风化雨止纷争,润物无声促和谐”,这是对调解工作很好的写照。通过调解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既是一条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项符合国际司法潮流、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重要法律制度。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群体、组织,了解和学习冲突与纠纷化解技巧,对于提升互动的效果,推动关系的和谐,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