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父母怎么说,孩子才听话(5)
- 让爱更智慧:合格父母九型角色修炼
- 赵雨林
- 3255字
- 2017-07-18 15:19:33
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区分警告与恐惧的差别。警告是与安全相关的基本规则,也是一种提前预防。比如骑自行车需要戴安全帽,过马路需要看红绿灯等。警告的目的是让孩子在生活中养成注意安全的习惯。如果将“不”“别”等尖锐的词语加入到警告中,无疑会加重孩子担惊受怕的程度,让他感到恐惧,而这种恐惧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常有父母告诉我:“赵老师,我的孩子胆子很小,很怕生。”我会直接问父母:“你是不是经常对孩子说‘不’?”摔跤很疼,但并不意味着孩子因此就不能去学自行车或者玩滑板了,与“别跑,会摔跤的”相比,更好的说法无疑是“出去玩之前一定记得要把鞋带系好”或“记得要把安全帽戴好”这样具体的提前指导。
欺骗式:“我只是逗你玩儿”
有不少父母喜欢和孩子开玩笑,特别喜欢利用孩子对事物的无所知和对什么事都当真的态度来开玩笑。其实,真正无知的是这些父母,而且父母的无知还会一点一点地蚕食孩子幼小的心灵,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父母或许认为,和孩子开个玩笑没什么大不了的,还可以培养他的幽默感,父母想不到的是,孩子可不会认为父母在开玩笑,他很可能真的相信父母的话,并因此感到心灵受创。
比如,成长中的孩子总爱问爸爸妈妈:“我是怎么来的?”对于这样的问题,大多数父母都是含糊其词,随便说一句应付过去,“你是从大街上捡来的”“你是从垃圾桶里抱回来的”这样的话可能是比例最高的回答。父母当然是在开玩笑,但是孩子却会把这样的答案当真,幼小的心灵就会在这种不经意的玩笑中受到伤害。
CASE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案例,父母因为工作太忙,让女儿从小学开始就借住在舅舅家,一直到高中。孩子上小学时,听别人开玩笑说她是被父母抱养来的所以才住在舅舅家,就把这句玩笑话记在了心里,但从来没有向父母求证过。父母不知道的是,这一句玩笑话影响了孩子几十年。不论是在上学时节假日回家,还是毕业工作后,她都和父母很生分,很少主动去亲近父母,因为她的内心真的以为自己是被抱养的,甚至觉得父母对她好也是出于怜悯。直到她自己结婚,有了孩子,有一天看到父亲和自己的合影,与自己和儿子的合影对比,三代人非常相像,终于忍不住和父母说起自己多年的困惑,才得知,那不过是当年邻居的一句玩笑话,心结才终于得以解开。
可见,虽然适当的玩笑对成年人来说不失为寻找快乐的一种方式,但是对不会说假话的孩子来说,玩笑带来的更多是困惑和伤害。孩子的心理还不成熟,能够理解的只是简单的直线型因果关系,有些玩笑极易使他们产生不确定的认知,这对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极其不利,容易使他们养成出尔反尔、说谎、任性等毛病。
因此,对孩子讲话,不要用那些看似幽默实际上带有伤害或侮辱性的话来表现有趣,如果不是认真的,有的话父母最好不要说。
比较式:“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那样呢?”
“别人家的孩子”几乎是中国所有孩子的宿敌:小时候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相貌好,身体好,长大后他们工作好,对象好,家庭好……自己家的孩子真是被虐得死去活来。中国父母的一个通病是不论什么事,都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家的孩子作比较:孩子的个子高矮、做事快慢、才艺水平、成绩好坏……父母生怕自己家的孩子落在别人家孩子的后面。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比较过后,父母的批评也就随之而来了,一开口就是:“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那样呢?”父母们,说这话之前先看看自己吧,自己哪里又像比尔·盖茨,像李嘉诚,像爱因斯坦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父母责备孩子前,请先认清自己。毫不客气地说,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而盲目提要求的父母纯粹是虚荣心在作怪。父母们不妨都回想一下自己的“想当年”,是不是还不如自己的孩子呢?既然你当年都不如现在的孩子,又凭什么要求孩子必须得比自己厉害,比“别人家的孩子”做得好呢?这实在没有道理。
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笼罩下,很多孩子常常自惭形秽,丧失自信,有的甚至会破罐子破摔。父母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他们把每个人的优点都提炼出来说给孩子听,希望孩子能够通过比较,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努力改变,做得更好。可惜的是,大多数时候,这往往是父母的一厢情愿。我们看到的结果大多是,孩子对自己的评价越来越低,或者质疑父母对自己的爱,甚至会反抗父母的一切安排。
印度思想大师奥修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父母必须明白一个事实:孩子天生就有差别,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父母应该宽容地接受孩子的长处与不足,然后鼓励他们向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快乐地成长。与“别人家的孩子”比,不如让孩子自己与自己比,比自己的现在和过去。父母应给孩子树立这样的信念:只要真的努力了,他们就是最棒的!
嘲讽式:“我刚才是怎么跟你说的?”
在每次讲座和报告中,我几乎都会向孩子的父母们提一个这样的问题:“在和孩子所说的话里,什么词或什么话的使用次数、重复频率最高?请大家写出来。”
下列词语或句子很快映入眼帘:快、认真点、细心点、做作业去、去问你爸、你小心点、你真笨……
我又问这些父母:“你们看到自己写的内容,有什么感觉?”父母们大都会保持沉默。
CASE
有一次在做这样的现场问答时,一位父亲带着儿子来了。我把这几个词写到黑板上以后,问孩子:“这位小朋友,爸爸是不是常常和你说‘认真点’?”
孩子说:“是。”
我又问道:“是什么时候说得更多呢?”
孩子说:“我写作业的时候,早晨去上学的时候,还有去考试的时候。”
CASE
我说:“噢,是这样啊。那你是不是真的明白你爸爸说的‘认真点’是什么意思呢?”
孩子想了想:“就是让我做作业认真点吧。”
我又问道:“那你知道怎么做算‘认真点’吗?”
这时,讲座现场的所有父母脸上带着一丝期待,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我和孩子的对话上,希望这个孩子能回答出一个让全体父母满意的答案,可惜,父母们失望了,孩子一脸茫然,很坦率地说:“我不知道。”
几秒的安静后,父母们开始窃窃私语,我从中可以听到很多诧异的啧啧声,而更多的父母则是脸上浮现出了深思的表情,可见,父母们在一味提要求的时候,根本不了解孩子到底懂不懂“认真点”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孩子对父母的话能明白几分。父母只是一味地向孩子提要求,却不知道,孩子其实不懂父母在要求什么!既然不懂,沟通就是无效的。
当父母面对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犯错时,经常用“我刚才是怎么跟你说的”这种带有嘲讽的语气来指责孩子,但这种指责太隐晦了,并不能使孩子真正明白,会导致孩子的错误一直无法被纠正。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与其宣泄自己的情绪,对孩子一再指责,不如冷静下来,找一下孩子犯错背后的原因,再对症下药。就像我上面提到的,到底怎么做才会让孩子明白“认真”这个词呢?其实很简单,举例来说,孩子做错了道数学题,父母只需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错了:如果是知识性的错误,就给孩子讲解,然后让孩子去巩固知识;如果是熟练度不够,就让孩子找些相似的题目多加练习;对于那些非知识性的错误,比如由于粗心、马虎犯错了,就告诉孩子要仔细阅读题目,做完认真检查等,这样会有效得多。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如果有人问我,我是否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我的教育经验的本质,我就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而中国父母的表现却是:超标完成前半句话,几乎做不到后半句话。
当孩子不听话时,有多少父母反思过其实责任并不在孩子,而在于自己?为什么孩子不听话?为什么父母一说话孩子就出现逆反、抵触心理?又是什么导致了孩子面对父母时沉默、抗拒?原因就在于父母既不了解孩子心理的发展特点和规律,也没有掌握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更不清楚和孩子交流不可碰触的雷区,而仅仅是以父母的身份去压制孩子。请记住:言语比暴力更加伤害人!
奉劝各位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时耐心一点,冷静下来,换个角度找原因。你会发现,并不是孩子故意要和你作对,而是他们需要帮助和指导。很多事情并不复杂,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的恰恰是父母。此外,父母还要屏蔽负面情绪,让批评更加细化,更具有建设性。父母做得合格,家庭教育自然会水到渠成,孩子自然会乖乖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