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美旅行:厦门完全自游宝典
- 玩美一族
- 442字
- 2021-04-05 15:47:14
1.1 自游厦门:特色大放送
厦门有着“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地理特色,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之首”。这里有被誉为“海上花园”的鼓浪屿,岛上保留着许多具有中外风格的建筑;有最美的和平大道“环岛路”,走在环岛路上,听听海的声音,令人心旷神怡。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厦门周边的海域散发着清晨的雾气;五颜六色的集装箱整齐地排放在码头上;货船行驶在平静的海面上;海鸥偶尔会从船舷飞过;阳光洒在海面上,有一种温暖、慵懒的感觉。安静、祥和、安逸是厦门的城市基调。厦门有太多太多让你爱上它的理由。
01 鹭岛文化
厦门是个海水环绕、沙滩广阔、山林滴翠、阳光和煦的城市。优美的生态环境,到处弥漫着清新的空气,在那里栖息着成千上万的白鹭,形成了厦门独特的自然景观;又因为厦门的地形看上去像是一只白鹭,因此它也被人们称为“鹭岛”。
白鹭属鸟纲鹭科,为世界珍稀鸟类,是和平、祥和的象征,也象征一种精神的超脱。厦门不仅自然风光优美,城市环境也非常整洁,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
02 地方语言
厦门的地方语言为闽南方言,即闽南话,也叫做厦门话。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话使用范围很广,包括厦门、漳州和泉州三市及其所辖的县市和台湾地区,共有3200多万人说闽南话。多年来我国大力推行的普通话的普及,以及厦门地区外来非闽南民系人口的大量涌入,使普通话在厦门地方语言中已占有重要地位。但厦门人意识的崛起,使厦门话与普通话发生语言战争,如今厦门话仍然占据厦门语言的第一位,普通话为厦门的第二大语言。在厦门市区,厦门话、普通话与其他语言的比值为58%∶37%∶5%。
厦门话跟汉族的共同语普通话(国语)差别很大,相互之间无法沟通。厦门话与普通话的差异大多表现在语音和词汇方面,语法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别。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而厦门话有七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和阳入。厦门话字音的连续变调现象比普通话复杂,其语音的许多现象反映着古汉语语音的一些特点,这在汉语诸方言中是相当突出的。厦门话有相当多的本地方言特有词汇,这在普通话或其他方言中是非常罕见甚至没有的。
03 民俗风情
在厦门,结婚、寿辰和生儿育女等喜事统称为“红事”,而丧葬则称为“白事”。
成年男女结婚,以往的礼节会很繁琐,而现在已大大简化了。一般市民仍会照旧俗择定一个好的日子(佳期),由双方长辈主办婚事。佳期前一天,女方会将嫁妆送到男方家,布置好洞房;佳期当天的凌晨,新郎到新娘家迎娶,晚上再设宴请客。席散之后,宾客朋友不论辈分大小,都可前往新房闹洞房。结婚后三天,新郎要陪同新娘回娘家,娘家则会备酒筵接待男方亲友,女方亲友会应邀作陪,以示庆贺。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结婚已不按这一套进行了,而是充满现代生活色彩的旅游结婚或举办新婚舞会。
厦门人做生日以少年16岁、老人50岁和60岁大寿为重。少年男女年满16岁被看做长大成人,族人亲戚要送活鸡、线面和衣料等礼物去庆贺,当事人父母则会设筵回礼。老人寿辰,尤其是母亲50岁寿辰、父亲60岁花甲,已成家的儿女要备好猪腿、寿面、美酒和鸡蛋等四种礼物送给父母,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有的人家还会设筵款待亲友。
生儿育女在民间一直都被视为一大喜事。儿女出生满三日,叫“三朝”,夫家要备好油饭派人送到娘家报喜。满一个月,再以油饭分送亲友和邻居,称为“弥月”。随后的4个月、周岁,也都要热闹一番。
厦门人忌讳说自己亲人的死亡是“死”,而称为“老了”或“过身”。人死而不言死,意味深长地表达了厦门人对死亡传统观念的留恋。自古以来,厦门的火葬就和土葬并行。行火葬者大多为虔诚的佛教信徒和出家人,其余大多为土葬。自20世纪60年代起,普遍实行火葬。火葬后的骨灰直接由殡仪馆送往公墓存放,诸事皆由殡葬管理所料理,丧家称便。每年清明时分,亲人纷纷前往祭祀。
04 侨乡
侨乡,主要是指国内某些华侨较多而且侨眷较集中的地方,一般不以省级地区来划分。广东和福建有很多地方历史上旅居海外的华侨较多,所以被称为“侨乡”。
厦门是福建籍华侨出入境的主要门户,也是福建的主要侨乡。厦门最早的远洋航运,最早的铁路,最早至闽南各县的内河航运和水陆联运,大多是华侨投资创办的;华侨对厦门近代资本主义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改革开放以后,华侨在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促进对外交流等方面,又为厦门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据1995年统计,移居东南亚和欧美等73个国家的厦门籍华侨、华人共有38万人,居住在厦门的归侨、华侨以及华人眷属高达15万人。
05 闽南工夫茶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唐朝茶便已成为宫廷饮品,后来随着茶叶种植和贸易的发展,茶文化孕育而生并且不断发展,神州大地出现了各具地方特色的饮茶文化,福建闽南工夫茶便是其中一朵瑰丽的奇葩。
厦门是工夫茶的起源地之一,有着浓郁的茶文化氛围。厦门人大多爱喝乌龙茶,饮茶的方式也相当独特,极有工夫,称“工夫茶”。无论是在古朴幽深的小巷,还是在装饰典雅的宾馆,男女老少都能沏一手地道的工夫茶。工夫茶是闽南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以茶会友、以茶交心、以茶叙事、以茶论道,工夫茶所构成的茶风艺术和文化精神在闽南源远流长。闽南工夫茶讲究“纯、礼、雅、和”的茶道精神,重视构建礼仪、优雅、文明的人际关系,讲究人与茶、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处。
铁观音号称茶中极品,有诗盛赞:珠泉隽味和胸臆,玉液新香沁齿牙,两腋清风瓯泛绿,一壶春雪笔生花。厦门的茶艺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茶具、火候和环境。茶叶以新为贵,乌龙茶经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汤色黄红,口味醇厚。泡茶要用软水,即每公升中钙、镁的含量不到8毫克的水,那样泡出来的茶才能口味醇厚,色泽纯正。水的火候与汤候要适度,既要烧沸,又不能过火,这样茶汤才能鲜美。厦门人饮乌龙茶,爱选用有盖的陶器茶具,因其会“保香”和“保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厦门人喜欢在厅里放置茶具摆设,配以花瓶古玩,燃香播乐,增添雅致,使品茶成了一种高尚精神追求和高品位的休闲方式。
06 南音
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谱”和“曲”三大类组成,是我国古代音乐保存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南音原称弦管,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乐种,是我国弥足珍贵的民族音乐瑰宝,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中国民族音乐的根”。南音典雅优美,独具魅力,千年来广泛流传于泉州一带闽南语系地区,并远播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和东南亚等地,成为联系世界各地闽南人的精神纽带。
南音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来又吸取了元曲、戈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为一体,成为一种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尤其长于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由于南音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曲调优美、易学易唱的特点,因而在闽南和海外拥有众多的知音。
厦门的南音活动,相传始于明末清初。厦门系闽南对外通商口岸,为华侨进出必经之地,故南音又随华侨传入南洋各地。20世纪20年代,厦门南乐界所灌制的南音唱片,传至英国,被《大英百科全书》誉为“东方明珠”。音乐理论家周传豹引证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结论,称“南音可以说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传统音乐”。音乐家赵沨称南音为“音乐的一块活化石”,海外侨胞称南音是“中国音乐之根”、“东方音乐之花”。作为中华艺术瑰宝的南音,千百年来得以流传至今,是因为有许多艺术家为之呕心沥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使南音艺术得以薪传不息,发扬光大。
07 歌仔戏
歌仔戏诞生于我国台湾宜兰地区,是唯一发源于台湾本土的传统戏曲,也是福建闽南地区的主要剧种之一。歌仔戏的形成与闽南人民开发和曲艺锦歌等民间伎艺的传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歌仔戏的音乐曲调十分丰富,既有悠扬高亢的七字调、大调和背思调,又有民谣诉说式的台湾杂念调,更有忧郁哀伤的各种哭调。
300多年前,郑成功收复台湾,大批官兵眷属屯居台湾,他们从闽南地区带去了锦歌车鼓等民间乐曲,丰富了台湾的地方音乐。台湾民间逢年过节迎神赛会,时常组织民歌民谣、锦歌车鼓、列队游行表演,俗称“歌仔阵”。19世纪末,闽南地区受乱弹、四平、京戏传入的影响,根据故事情节,装扮角色演唱,并经常在广场拉个圈子表演,被称为“落地帚”。20世纪初,宜兰县欧来助创作“七字调”,传播演出,很受欢迎,遂以七字调为主要乐曲,组织剧团表演,定名为“歌仔戏”。20世纪20年代,歌仔戏进入厦门。1926年,原在厦门的梨园戏班“双珠凤”,改唱歌仔戏,成为闽南第一个歌仔戏班。
歌仔戏诞生后不久就屡遭摧残。在台湾,日本侵略者始为扼杀,继则妄图将其同化;在闽南,又被当局诬为“亡国调”,横遭禁演。后来漳州艺人邵江海等创造了“杂碎调”,并采用一些闽南民间小调,统称为“改良调”,代替了原来的歌仔调,歌仔戏也改称为“改良戏”,才得以继续生存。新中国成立后,对歌仔戏进行了体制和艺术改革。1954年,厦门与漳州联合组队参加华东首届戏曲观摩会演,定名为“芗剧代表队”。1980年,厦门芗剧团恢复原歌仔戏名称,改名为“厦门市歌仔戏剧团”。
08 高甲戏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鼓班,为闽南主要剧种之一。最初是明末清初在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发展起来的剧种,也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大约150年前传入厦门。
高甲戏最初是一种化装游行的演出。闽南沿海农村,每逢迎神赛会或喜庆节日,人们喜欢扮成梁山好汉,排列成队,在节奏强烈的民间乐曲的伴奏下,作即兴表演,节目没有固定的脚本,没有一定的台位,演出时间可长可短,当时叫做“宋江阵”,后来发展成为专业戏班。因为演宋江的戏最多,就被称为“宋江戏”。
宋江戏表演偏重武打,剧情内容也比较简单,后来吸收梨园戏和木偶戏的剧目和表演艺术,逐渐发展成为有文有武的“合兴戏”。到了清末,又吸收了徽剧、江西弋阳腔和京戏等的表演艺术,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风格、丰富多彩的传统地方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