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历史资源热点聚集

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60年的建都史,拥有丰厚的历史遗产和文化积淀。历史资源无疑是北京最为重要的旅游资源类型,其布局特点对城市旅游空间整体格局具有主导作用。北京历史旅游资源主要包括遗产型和文化型两类,二者的城市分布均呈现热点区域聚集的特点,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北京旅游空间整体要素结构的失衡。

1. 遗产型“一核一带”

北京的遗产型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和市域的北部及西部。其中,中心城区遗产分布密集,类型多样;其次为北部的延庆、昌平、怀柔等区县,以长城及长城遗址为主;西部门头沟、房山等区县的遗产资源数量不多、比较分散,而且内容上相对缺少关联。综合数量、规模和吸引力差距等各方面因素,北京遗产型旅游资源的总体布局可归纳为“一核一带”的空间形态(图3-4)。

图3-4 北京主要遗产型旅游资源布局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一核”为“遗产核心区”。它以东城区和西城区为基础,并向中心城区西部和北部扩展。这一核心区域承载了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和历史名城的众多重要历史象征性遗产,包括皇家宫殿、皇家园林、坛庙等多种类型。规模达62平方千米的明清北京城被梁思成先生称为“世界建城史上的无比杰作”,是北京城市空间的第一秩序朱文一,赵建彤. 08北京奥运城[J]. 时代建筑,2008(4): 18-29.。在很多城门和城墙被拆、北京旧城的肌理有所改变之后,原有城市空间形态变得模糊。但是,由众多历史遗产构成的旧城核心和骨架依然存在。前门大街的整修、永定门和五牌楼的复建补齐了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南段。“第一秩序”的整体空间格局依然保持,构成了北京旅游空间历史资源的核心。

“一带”为“长城遗产带”。它横跨昌平、延庆、怀柔、密云等区县,绵延北京整个市域北部。尽管各个开放的长城景区为点式分布,而且目前游客多集中在八达岭和慕田峪两大区域,但是北京以明长城为主的长城景区整体保存完好,其空间形态和展示内容的联系非常紧密,“长城遗产带”的空间格局比较清晰。同时,北京各长城景区城墙、敌楼形制丰富,与山水环境相结合的形态多样,具备了整体多样性展示的基础潘谷西. 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4卷,元、明建筑[M]. 2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78-88.。此外,明十三陵区域也是“长城遗产带”上的重要历史遗产资源,与八达岭长城、居庸关长城等共同构成了北京市域西北部最为突出的旅游热点区域。

遗产型旅游资源“一核一带”的空间结构与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空间布局是局部相似的。这很大程度上再次证明了遗产型旅游资源在北京旅游空间整体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在实际旅游活动中,“遗产核心区”中的故宫和“长城遗产带”中的八达岭长城正是北京旅游的两大“金字招牌”。需要注意,作为北京旅游代表性资源的“一核”和“一带”,是北京旅游产品设计的重要基础,在众多团队游产品中不可或缺。同时,“一核”与“一带”的交通连接主要依托于两条高速公路,即京藏高速和京承高速。这使得旅游高峰时游客出行路线集中、交通拥堵状况严重。资源布局对于旅游空间其他环节的决定意义非常明显。

2. 文化型“一心四区”

积淀深厚的文化传统及其依托的区域和场所是北京又一重要历史类旅游资源。作为一种典型的异地交往活动,旅游是外来人群认知北京古都文化的重要媒介。同时,作为国家首都和历史名城,北京旅游更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国际展示平台。

空间分布上,北京文化型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近郊区域呈现分散的点状形态。其中,中心城区文化资源的规模和类型比较多样,既有历史街区、名校校园、艺术区等较大尺度城市空间,也有博物馆、教堂等单体建筑;散落在外围郊区的文化型资源主要为部分寺庙建筑、纪念馆和展览馆,整体分布特征并不明显。北京文化型旅游资源的城市布局可归纳为两层尺度的“一心四区”形态。

“一心”是指在整个市域范围内,中心城区中部及北部是北京文化型旅游资源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即文化资源的布局核心(图3-5(a))。这一区域统领了整个市域的文化型旅游资源布局。在中心城区,绝大多数文化资源集中分布在中部偏北的区域,包括东城区、西城区以及海淀区和朝阳区的一部分。资源重心向西倾斜,尤其在旧城南部,绝大多数文化型旅游资源都分布在中轴线以西。这种规律无疑和北京的传统民居分布、较成规模的宣南文化、当代展览和教育设施分布是直接相关的。

图3-5 北京主要文化型旅游资源布局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四区”是指在中心城区的文化资源核心中,形成的四个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内容关联相对紧密的主要区域:内城民居区、外城综合区、海淀教育区和朝阳艺术区(图3-5(b))。内城民居区是北京的胡同和传统民居整体保存最为完好的区域,是北京居住文化观光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当中有很多曾经是历史名人居住和工作过的地方,这一区域的名人故居以及在其基础上建设的名人纪念馆也是最为密集的。外城综合区内涉及的文化资源内容比较多样,包括胡同、博物馆、宗教建筑、少数民族聚居区等多种类型,多数分布在原宣武区内2010年,北京市政府对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西城区和宣武区合并设立新的西城区,东城区和崇文区合并设立新的东城区。。海淀教育区是北京著名高校最为集中的区域,名校校园的观光活动和以教育为主题的观光线路多数都分布在这里。朝阳艺术区总体上文化型旅游资源的数量并不多,但当中很多都具有“艺术”文化主题特征,如798、草场地等艺术区,还包括中央艺术学院这样的艺术高等学府。这四个区域的主要旅游吸引物涉及风土人情、艺术展示、名人纪念、宗教传统、名校氛围等多项内容,整体上反映了北京文化型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特征。

东城区、西城区和海淀区是北京遗产型旅游资源与文化型旅游资源重合度最高的区域。从当代北京旅游实际状况来看,尤其在入境游和其他省市来京游市场中,这些区域的游客是最为密集的。历史类资源在北京旅游资源中的核心地位十分清晰,其布局对于北京旅游空间整体结构影响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