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争事典024:黄金家族的血腥内斗
- 指文烽火工作室
- 1952字
- 2020-06-25 00:03:19
浴血的双头鹰
哈布斯堡王朝的近代兴衰与七年战争
分道扬镳:哈布斯堡王朝一分为二
哈布斯堡王朝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020年,这一年法国阿尔萨斯公爵的后裔于瑞士北部的阿尔高州修筑要塞,该要塞名为“哈布斯堡”,并以之为据点逐渐向外扩张。1273年,哈布斯堡公爵鲁道夫一世当选德意志国王,随后又夺取了奥地利与施蒂利希公国,自此开启了这个日后以双头鹰为帝国徽章的哈布斯堡王朝对奥地利长达600余年的统治。
哈布斯堡王朝的双头鹰徽章
虽然在瑞士联邦的独立运动之中,哈布斯堡王朝丢失了龙兴之地。但其在奥地利的多年经营,还是在1437年结出了硕果。这一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匈牙利及波希米亚国王西吉斯蒙德病逝,身为其女婿的哈布斯堡王朝掌门人——奥地利公爵阿尔布雷希特随即继承了其政治遗产。从此以后,哈布斯堡王朝始终把持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直至帝国覆亡。
此后,通过一系列的王室联姻,哈布斯堡王朝的版图得以进一步扩张。1477年,哈布斯堡王朝掌权人马西米连一世迎娶勃艮地公爵独女玛利,将属于勃艮第公国的法国南部至荷兰的领地通通并入哈布斯堡王朝。1496年,马西米连一世的儿子“英俊王”腓力迎娶西班牙女王储胡安娜,从此开创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1521年,马西米连一世的孙子斐迪南一世迎娶波希米亚郡主安妮,次年斐迪南一世的妹妹玛利亚郡主嫁与匈牙利兼波希米亚国王路易二世,这两段婚姻为日后奥地利吞并波希米亚、奥匈合组二元帝国埋下了伏线。
马西米连一世精心安排的这一系列政治婚姻,最终使他的孙子查理五世成为欧洲霸主。1516年,查理的外祖父,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病逝,查理因此成为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自此,西班牙全国、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萨丁岛、那不勒斯王国以及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都成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管治领域。但就在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面积冠领全欧之时,一系列围绕着宗教的纷争却将帝国逐步拖入了深渊。一方面,王朝需要在东欧和地中海对抗以奥斯曼帝国为首的伊斯兰世界的进攻。另一方面,英国、德意志等地的宗教改革也令笃信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王朝与新教贵族势同水火。
1556年9月12日,查理五世正式将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禅让给自己的弟弟斐迪南一世。而早在一年之前,这位欧洲昔日的霸主便将尼德兰、西班牙以及意大利的王冠与爵位交由自己的儿子菲利普二世继承。至此,拥有欧洲最大版图的哈布斯堡王朝正式分为奥地利和西班牙两支。
身为查理五世的长子,菲利普二世在好大喜功和狂热激进方面不输乃父。1554年,他迎娶了英格兰一度失势的公主玛丽,并帮助其以女王的身份完成了天主教势力在英国的复辟。三年之后,统帅英国、西班牙联军的菲利普二世在圣康坦重创法国军队,逼迫亨利二世割地求和,至此正式终结了绵延半个世纪之久的意大利战争。1571年,他以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唐·胡安为帅,集中基督教世界的海军精锐于西西里岛,一举在希腊勒班陀近海大败奥斯曼帝国海军,从而终结了普雷韦扎海战以来穆斯林在地中海的霸权。1580年,菲利普二世率军强行吞并葡萄牙。可以说,在与自己的小姨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正式翻脸,导致西班牙“无敌舰队”远征失败之前,菲利普二世已经成功地将西班牙帝国推上了巅峰。
好大喜功的菲利普二世最终将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分支带向了末路
与自己侄子的大开大阖相比,继承神圣罗马帝国皇冠的斐迪南一世则显得谨小慎微得多。这倒并非是由于这位皇帝天性低调,而是手握一把烂牌谁都牛不起来。斐迪南出生于马德里,自幼在西班牙接受教育,直到18岁才受命统治奥地利。奥地利地处中欧腹部,斐迪南也着实过了几年太平日子。可惜的是,1526年,奥斯曼帝国杀入邻国匈牙利,斐迪南的大舅子——波兰国王拉约什二世战死沙场。面对“异教徒”们咄咄逼人的兵锋,于公于私斐迪南都必须挺身而出。
勒班陀海战
好不容易以匈牙利及波希米亚国王的身份击退了奥斯曼帝国的攻势,查理五世又授意斐迪南引军西进,帮助他对抗新教势力。上阵亲兄弟的古训虽然没错,可惜的是匈牙利山河残破,波希米亚人则同情新教不听调遣。于是斐迪南只能在自己兄长和新教诸侯之间长期扮演调停人的角色。也正因如此,新教诸侯一致拥戴斐迪南继承帝位,而将菲利普二世排除在外。
1555年,在斐迪南的推动之下,德意志诸侯签署了著名的《奥格斯堡和约》。斐迪南深知查理五世那些独尊天主教、帝国中央集权的计划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帝国的运转实际上已经无法与诸侯们的意愿背道而驰。因此和约规定教随邦定,即各邦当局可以规定邦内居民信仰何派宗教,而邦内信仰其他宗教者皆有权迁往别的宗教信仰区域,当地官员也有强迫其他信教者改宗,转而信奉本邦宗教之权。这样不仅各邦新教教会的形成得到了保证,而且各邦的世俗权力和教会权力都归统诸侯一身的事实也被确定下来。帝国变成了各种领地的政治联盟,而不再是近似联邦制度的国家。但即便如此,天主教与新教势力在德意志地区的长期对立最终还是于1618年引发了名为“三十年战争”的漫长内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