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蛱蝶

蛱蝶科中多是中等身材,常在花间往来,有时集在树枝上,有时在河边砂砾间徘徊的蝶。这科有一种应该特别说明的特征,就是:前肢退化,爪缺如。属于蛱蝶科的,现在已经知道的,全世界共有五千多种。现在把这科内有特性的两三种蝶,简略地介绍一下:

小紫蛱蝶(Apatura ilia f.substituta)是两翅张开达68毫米左右,中型的美丽蝴蝶。雌有橙黄色的翅,雄的翅是黑褐色、中室是橙褐色,此外再加黑色、橙色及黑褐色的斑纹。有时静止在柳叶上,夸耀似地将两翅开合不停。这好像要将美色来引诱雌蝶。若鸟及其他动物近去,立刻竖起翅膀,作准备飞翔的姿势。它们翅上的黑褐色,能因太阳光线的方向,变成各种紫色闪光,直到颇远处都能看到。虽没有人看见这种蝶吸食过花蜜,但知道它们也要舔食糖汁的。因为曾有某采集家用糖汁诱捕蛾类,而连这种蝶也捉得了。那么究竟吃什么度日呢?答案是:好像是吸收树干的液汁,但最喜欢的还是动物的腐肉,猫、狗、鼬鼠等尸体的肉汁,是常食的佳肴。据哈蒙斯博士说:用臭气熏天的牛酪,可将这种小紫蛱蝶诱来。它们有时集在牛粪、马粪和别的兽粪上。若炎熟的夏天,也有在森林中小河水边喝水的。有时,静静地停在高高的树梢头,等待同类飞近来。若雌雄相遇,就立刻飞起跟了去。我们若利用它们这种特性,将网引诱,倒可捕获许多。现在大都会附近,这种蝶逐渐减少。像伦敦、柏林、巴黎等地方,只能在博物馆看它们的标本,野生的很难遇到。它们的幼虫,绿色、头部有两只长角,要吃柳树的叶子。

小紫蛱蝶

赤紫蛱蝶(Hypolimnus missppus)是热带和半热带地区的蝶。我国南部一带,常能看到。它们虽从东洋一直分布到阿非利加,但不论哪处,数目总不多。这蝶有趣的地方,就是雌雄异形:雄蝶两翅张开,只60毫米,但雌蝶却大得多,有90毫米左右。雄蝶呈橙色的翅,上面散着白色的斑点,雌蝶是紫蓝色,前翅前缘及翅端的大半是黑色,斑纹是白色及黑色,脉和外缘也是黑色。雄蝶的色彩和斑纹,大概相同。但雌蝶呢,即使是一母所生,色彩和斑纹,也大大不同。这事却苦了采集家,有时竟错误加上各异的学名。它们色彩斑纹要这样变化,的确好像另外有某种理由。就是:这种雌蝶和一种桦纹斑蝶很相像,在野外看到,简直难以分别。若制成标本,容易辨别,桦纹斑蝶的雄蝶后翅有臭腺,而它们只有黑纹。桦纹斑蝶也是我国闽广一带最普通的蝶,能渗出一种毒液,从各种动物的追击中逃出。而赤紫蛱蝶的雌蝶,就模仿它们,也想同样逃出食肉性动物的虎口,这就是赤紫蛱蝶的色彩斑纹有种种变化的原因。它们的幼虫,专吃一种杂草马齿苋的叶,所以倒是一种益虫呢!

赤紫蛱蝶(雌)

赤蛱斑蝶(Aroschnia leveana)是当春雪融净后,就在森林道上,或飞或止的小蛱蝶。所以它们是蛱蝶中最早出来的一种。两翅张开有三四十毫米左右。翅黑色,分布在我国北部一带。这种蛱蝶的特别点就是:它们的色彩斑纹,因生长时的温度高低而变化。这种蝶每年发生两回,四、五月里出现的,翅黑色,上面有橙色斑点散布着,这叫作春型(forma levana),七、八月里出现的,翅全部黑色,上有八字型的白条,这叫夏型(forma prorsa),像这样变换色彩的,叫作气候的二型。第一回蝶是由越冬的蛹所羽化,而这种蛹,便是夏蝶所产的幼虫所化的。当初被它们的换形术瞒过,连采集家都认为是两种蝶,替它们各各取了一个学名。最初揭破这种黑幕,发现春型、夏型原来是同一种的人,是德国道尔夫马矣斯台尔氏。那位有名华斯蒙教授,是这样说明的:春型是祖先形,而夏型是因气候变化而来的后得形。大概当冰河时代,这种蝶全是春型,后来,冬季缩短,气候渐渐暖起来,夏型方才发生。所以有一个有趣的实验:我们如其把应该成夏型的蛹捉来,放在冰箱里,那么它就化成春型了。反之,要将春型改成夏型,虽不是不可能,但手续比较麻烦。而且,还可由增减温度,人工地造成种种中间型的赤斑蛱蝶来。可见自然界是有种种变化的,现在还不断地进行。

赤斑蛱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