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自己的生活全凭自己来创造

那么,到底什么是“此在”? “此在”有没有来龙去脉?如果有的话,它又从何而来,往何而去?“此在”有没有本质?如果有的话,这个本质是什么?如果没有的话,它又以何特征与他物相区别?

“此在”一词的原文“Dasein”,在德语里,是同“存在”(Sein)相区别的。Dasein,直译的话,意即“在此时此地”。如果直译成英语的话,就是,“being-there”。但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在此时此地”的,只能是个人,具体的人。换句话说,“在此时此地”,就是“我的存在”, “你的存在”, “他的存在”,即个人的具体的存在的代名词。所以,英文译者往往把它意译为“Person”,即“个人”。[19] 参见Fernando Molina, Existentialism As Philosophy.

海德格尔自己在解释“Dasein”的时候说,“此在”(Dasein)并不是一般哲学家所说的那种从一切人当中抽象出来的个人,不是以往哲学家常说的“纯粹的我”。而是“某一个人”的存在。

上述概念上的分析,绝不是单纯的文字游戏,也不是语法上的“捉迷藏”。在哲学上,它包含着极其深刻的意义,甚至可以说,上述概念是唯一准确地表达存在主义的新观点的手段。

在哲学史上,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每当出现新的哲学体系,往往要创造一种新的词汇作为表达新概念的语言外壳。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存在主义所创造的这个新概念“此在”,是表达某个“个人”的“存在”的观念。有人很形象地把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在”说成是“在此时此地”的“存在者”,或者是“某个存在先生”。

在理解“此在”概念的时候,还必须回想前面第一节已经说过的:存在主义所强调的“存在”——人生,是具体的。所以,理解“此在”这一概念的时候,与其是把它理解为“个人”或“某人”的抽象化,倒不如理解为“个人”或“某人”的具体化。

海德格尔等人曾说,要理解人的存在,最好从日常生活中的存在(Alltäglichkeit)开始;也就是说,从最平凡的存在开始。

存在主义者说,“存在”就意味着存在于这个世界中,并同他人一起存在。“此在”始终是“在此时此地”,即始终“在这儿”(德文Dasein的Da就是“在这里”的意思),始终都在一定的处境中、一定的状态中。

但是,作为存在主义者,这只是开端;而且,这一开端是未进入“存在”之前的第一步罢了。存在主义不满足于平凡的“个人”的存在,而是要进一步探索这个“个人的存在”是什么。于是,“此在”这个概念就应运而生。换句话说,要理解“此在”,可以从平凡的个人存在开始。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就要摆脱来给两个方面的传统的、习惯的思考方法的束缚:一方面,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理解“存在”。存在主义认为,一般人所说的“存在”,是指同“不存在”、“非存在”相对立的那种存在。也就是把“存在”理解为同“没有”相对立的那个“有”。大凡存在主义所说的存在则与此不同。为了区别一般人所说的“存在”、“有”与存在主义所说的“存在”,海德格尔把前一种“存在”用拉丁字“存在”(existentia)来表示,后一种“存在”,即存在主义所说的那种与“此在”息息相关的“存在”,用德文“存在”(Existenz)来表示。

另一方面,又不能像以往哲学家们所做的那样,用“抽象法”把“存在”从具体性中升华为普遍性和一般性。

存在主义认为,“此在”的“存在”是一种趋势,是一种不断由自身提出的发问,是向自己不断进行冲击的意向。它是积极主动的,而非像一般人所说的“有”那样消极、被动。一般人所说的“存在”、“有”是死气沉沉的,是任外界摆布的。用形象的话来说,“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叫我有,我就有;叫我没有,我就没有”, “我有没有,任你摆布”。如果把这种“存在”拟人化的话,可以用“没有上进心”来形容它的特点。

存在主义所说的“存在”,或者说,“此在”的“存在”是一种趋势,是不满足于现状,或者说,不甘心于沉落(Verfallen)的意向。说到这里,我仍然要强调,这一切说法,也都是比喻性的。因为,用“趋势”、“意向”等词来说明“此在”的“存在”也不能完全准确地表达存在主义所说的那个原义,关于这一点,将在下一节中谈到。

现在,我们集中谈谈存在主义所说的这个“存在”的这种特点。

存在主义认为,“此在”之所以“存在”乃基于这样的事实:人生在本质上是一种存在的趋向(a being towards)。因此,要把握“存在”的含义,就要明确:所谓存在,始终都是从其“存在”中“崛起”(as a standing out from its being)。词源分析法大概会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意思。“存在”(Existenz)来自拉丁文“existere”,而后者的意思就是“升起”的意思。[20] Werner Brock, Existence and Being, London, Vision Press, Ltd.,1956, p.396.

存在主义者在说明“此在”的含义时,反复强调:“此在”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它能超出自己、越过自己。这就是说,它包含“升起”的意思。

关于这一点,海德格尔解释说:在“存在”这一词中,包含有一种“有意”、“意向”的意思。海德格尔在《回到形而上学的基础的方法》一文中直截了当地说,“存在”中包含有“意向”(intentionality)。[21] Existentialism from Dostoevsky to Sartre, Ed.by Walter A.Kaufmann.

但是,这种意向不是人类的(即集体的人)的意向,也不是理性的(如唯心主义所说的)意向,而是从个人的现实存在中“冒出的”、或“崛起的”意向,这种意向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存在趋向于完美,最后超出个人的有限性,达到绝对自由。

因此,“此在”的存在,不能靠外界的物质的或心理的力量,不能靠他人的力量,不能靠社会,而是靠“此在”的存在本身。只要“此在”存在,就会有一种超越自己的意向,就有希望达到绝对的自由。换句话说,存在之所以存在,就在于它有发自存在自身的一股力量,有一种不断向外突破个人范围的要求;就像那遥远的宇宙间存在着一种不断向外扩展、向外膨胀的“超新星”那样,什么都无法阻挡它。如果有一天这种意向不存在,那就说明“存在”本身已经不存在了。

前面已经讲过,所谓“意向”,是表示存在本身具有某种趋势,某种势头,某种推力。有了这种推力和趋势,存在本身——“此在”,就不安分,不平静,不消极。

关于这一点,萨特如此说道:


我所说的存在先于本质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指的是,人首先存在,然后就自己对抗自己,涌上这个世界——同时又限制自己。……人是很简单的。我们说简单并不是说他是靠自己意识到自己而存在,而是说,他想成为什么就成为什么。但是,正如他是在存在之后才意识到自己那样,他也是在存在之后才有意想成为一定的状态。人不是别的,乃是这样的东西,即他创造他自身。这就是存在主义的首要原则。[22] 参见Jean-Paul Sartre, Existentialism and Humanism.引文中的着重点是本书作者加的。


萨特的这几句简略的概括,是在存在主义的现有文献中,关于“什么是人”这个问题的最简略、最明确的回答。

根据萨特的这个说明,所谓“此在”,以及“此在”的那种“意向”,无非就是人自己的自我创作,自我塑造,自我建设,自我奋斗。人自己创造自己。在创造自己的过程中,首先要从“个人”的具体的存在出发,也就是说,人要创造自己,首先必须使自己存在;有了自己的存在——“此在”,就具备了创造自己的一切的必要条件。有了“此在”,不必诉诸外界,不必借助于外力,单凭自己的存在所固有的“趋势”, “意向”,就可以“涌上”这个世界!

但是,一旦具备了“此在”这个基本条件之后,能否以自己的存在为后盾创造自己,就要看自己是不是真正地掌握自己的存在的意义。存在主义认为,要使每个人深信自己的存在是自己创造自己的前提,就要遵循他们所提出的原则:自己体验一下自己的存在。因为存在本来是具体的,任何存在都是不可代替的。存在的自我创造能力要靠自己去发掘,自己去发挥。在自己的存在中,蕴藏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就让你自己去探索和引发这发能源吧。你自己的命运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