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构·颠覆:文化产业变革中的互联网精神
- 范周
- 11926字
- 2021-04-02 23:40:45
第二章 “互联网+”是什么
2013年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今年向人大提出的三个建议中,有《关于实施互联网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关于将互联网企业“走出去”提升为国家战略的建议》。马化腾解释说,“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第一节 已有认识
一、官方解释
(一)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首次获得国家层面正式认可
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该报告全文近1.8万字,有多个部分均涉及了与互联网相关的表述。譬如,在回顾2014年的总体工作部分,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国家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支持发展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业态快速成长,众多‘创客’脱颖而出,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又如,在第三部分“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中,报告认为:“在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方面,要壮大信息消费,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建设光纤网络,大幅提升宽带网络速率,发展物流快递,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同时,李克强指出:“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国家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这是“互联网+”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标志着“互联网+”首次得到国家层面正式认可。
结合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状态的表述,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服务业对传统产业的拉动作用观之,“互联网+”将极有可能在经济调整中发挥排头兵的作用。随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既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又要调整结构,夯实稳增长的基础,就必须不断促进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优化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近年来,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已经表现出强大的活力,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引擎。同时,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颠覆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传统经济形态的结构性改革,发挥了先进技术、先进模式、先进思想等创新性要素在产业发展中的驱动作用。这与报告中提到的“当前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的要求高度一致。
(二)国务院:确定未来十年融合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继“互联网+”在国家层面得到认可,国务院于2015年5月印发《中国制造2025》,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这是继中央提出“互联网+”指导思想之后,首个与互联网融合、有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的产业门类,也代表了未来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的首要领域和突破方向。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规划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一次明确了“互联网+”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互联网+”的阶段性目标。《意见》指出:“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互联网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互联网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25年,‘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值得注意的是,《意见》就互联网与各个产业融合的方向做了更进一步的阐述,从11个方面提出具体行动,涉及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物流、电子商务、交通、生态和人工智能。这不仅标志着互联网行业首次被正式纳入国家战略发展轨道,更预示着互联网将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被赋予更多权利,并承担起更大责任。
综观国家层面就“互联网+”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从《政府工作报告》到《中国制造2025》,再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从正式认可到重点领域的专门规划,再到多个领域的全面引导,这其中既有在工业制造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又有涉及11个方面的广度推进,二者在时间上相互印证。以2025年为界,未来十年将是互联网与我国经济融合的第一个浪潮。从各类文件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我国所提的“互联网+”,既不同于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和德国的“工业4.0”,也不同于简单的“互联网+零售”“互联网+社交”“互联网+媒体”“互联网+银行”等。我国所倡导的“互联网+”,旨在发挥互联网在提高生产效率、创新生产方式、培育消费热点等方面的动力,其内涵更为丰富,外延也更为广泛,是与中国当前经济现状紧密相关、具有中国自身发展特色的一次互联网革命。这种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能过剩成为普遍困境,制造业面临着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挑战,而互联网恰恰在提升制造业活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带动作用。其次,信息社会的网络就如同工业社会的电力,它不仅仅对经济生活产生了影响,更重要的是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生存必需品,势必会更大范围地对政治、文化、社会治理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并由此倒逼体制机制的创新,促进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因此,《意见》中所涉及的11个方面,既包含了目前网络渗透率较高的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领域,也将一些与互联网融合度不足、市场化程度低、体制壁垒较高的领域涵盖其中,如能源和交通等。
由此,可以这样理解,总理提出的“互联网+”既是对其先进生产力的肯定,又将其延伸至包括资源配置方式在内的生产关系的范畴,超出了传统意义上互联网仅作为工具性的用途。在新一轮的信息革命中,这代表了我国不遗余力地推动互联网经济的决心和勇气。
(三)发改委:“互联网+”是一种新经济形态
2015年3月,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查《关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这是政府部门针对“互联网+”首次提出较为完整和规范的阐释。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认为,当今时代,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创新正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互联网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添加新动能。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异军突起,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探路者、先行军和主战场,很多互联网应用领域与主要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国务院关于“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的出台,将带动新一轮的互联网发展浪潮,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助力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认为,互联网经济具有后发优势,通过互联网经济,中国追赶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有了弯道超车的可能。目前,中国经济处在转型升级的过程当中,从制造投资为主转向消费拉动为主。互联网经济下,消费规模超常规增长,既扩大了消费的范围,又提升了消费的效率,这正说明了互联网经济的生命力。
(四)工信部:“互联网+”与“两化融合”方向一致
长期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一直致力于推动工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高工业领域的信息化水平。就自身的业务范围而言,工信部对“互联网+”的认识主要着眼于“互联网+制造业”。所谓“两化融合”,指的是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信息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不是相互独立进行,也非一方面带动和促进另一方面的关系,而是两者在技术、产品、管理等各个层面相互交融,不可分割,并由此催生工业电子、工业软件、工业信息服务业等新产业。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思想,十七大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这一思想,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科学发展的观念,两化融合的概念就此形成。
工信部部长苗圩认为,工业互联网是顺应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一个重点发展领域,也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互联网+”最早实现的行业之一。据估算,在未来20年中,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至少可带来3万亿美元左右GDP增量。实际上,在传统制造业领域推动互联网工具的应用和此前工信部推进的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方向是一致的。《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都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针对制造业发展提出的战略举措,两者重点都是要把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通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让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在当下,随着我国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智能制造将会是“互联网+制造业”的突破口。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认为,全球产业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深刻改革的新时期,对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紧迫要求。从产业形态看,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新常态;从创新模式看,创新载体由单个企业向跨领域多主体的创新网络转变;从生产方式看,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不断深化,智能制造加快发展;从组织形态看,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特征日益突出。
二、学界研究
(一)互联网学术研究概述
互联网从1994年正式进入我国,其研究的方向和热点也随着网络应用的逐渐深入而呈现出变化。纵观20多年来互联网研究的论文,我国关于互联网的学术研究经历了探寻“互联网是什么—如何使用互联网—互联网作用的机制是什么—如何规避互联网存在的风险”的轨迹,学术研究关键点的变化也与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反映出研究者对业界动态的敏锐把握。
从时间来看,自1994年我国成功实现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我国学术界对互联网的研究才逐渐起步。根据中国知网(CNKI)的统计,“互联网”一词的学术关注度呈平稳上升的趋势,学术领域关于互联网的研究大约开始于互联网进入中国的第三个年头。前文提到,1997年前后,一批互联网领域的早期创业者开始尝试向民间提供网络服务,电子公告牌系统(BBS,以下用BBS表述)的风靡、网络咖啡屋的出现、电子报刊的兴起都在这个时候开始。随着互联网从科研院所走向寻常百姓,学术领域对互联网的研究也随之增多。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研究者针对互联网盛行对国家法律、社会伦理等方面的担忧和思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互联网态度的谨慎;其二是互联网与会计、结算等银行业务的结合,反映了当时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早期融合的方向主要在金融领域;其三是研究者对域名、架构、算法等技术问题的辨析,反映了互联网发展初期学界从工具到内涵的认识变化。
互联网研究的低潮出现在2003年左右,恰逢互联网产业的第一次寒冬。其后随着阿里巴巴等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表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学界的研究重点逐渐聚焦在对互联网本质的探讨,展望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的学术研究相对较多。随着学界的不断摸索,此后的学术研究逐渐纵深发展,着眼于在某一具体的领域展开研究。学术界的研究主要围绕“互联网的本质特点是什么”展开,思考“互联网对大众生活、企业运营、社会治理有何影响”。与此同时,学界关注的重点也从单一化趋向多元化,且研究探讨日趋本土化。这也与当时中国互联网行业自身发展的现实有关,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从最初对美国的亦步亦趋到独立自主发展,互联网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日益深入,学术研究开始转向对互联网的深层思考,即: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生活的作用机制究竟是怎样的,研究领域逐步拓展,研究成果更加丰富。
自2013以后,关于互联网的研究成果成倍增加,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国互联网如何发展”等问题上,诸如网络伦理与法规政策、网络传播规律、对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影响、网络媒介及其与传统大众传媒的关系、新兴网络文化、网络与具体产业的结合等多个领域的探索。然而,尽管多学科角度探讨互联网的论文逐渐增多,但对互联网的研究仍在微观层面较多,宏观层面相对很少,直接对互联网产业发展具有决策力的成果稀少。这一阶段,互联网对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问题,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在这一轮的互联网大潮中,都感受到了其潜藏着的巨大威力,但在认识上仍然是迷雾重重,有待厘清。反映到学界的研究上,在这一阶段,立足于中宏观层面诸如互联网如何与实体经济融合、互联网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互联网在传统产业领域如何发挥其影响力、互联网与政府治理手段的革新、互联网对大众文化的转变等方面的研究开始出现。
1997~2015年互联网领域学术研究热点1
1根据中国知网学术研究趋势分析得出。
(二)学界对“互联网+”的认识
目前,关于“互联网与其他产业融合”的研究,在2009年前后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随着近年来互联网融合的各种商业并购案例、政策文件频频见诸报端,学界对该主题的研究的热度再次升温,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互联网融合学术关注度
第一,网络文化产业研究。随着社交软件、视听媒体、智能终端的迅猛发展,相较于农业、制造业等其他产业形态,互联网在文化领域的普及度和渗透率远高于其他领域,并产生了一批文化形态,如数字出版、网络游戏、网络文学、数字音乐、视频网站等等,“网络文化产业”一词由此而来。李文明、吕福玉在《网络文化产业》一书中提出“网络文化产业指的是以互联网络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网络文化内容和网络文化体验为核心价值,以网络知识产权或网络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网民提供虚拟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互联网行业集群”。持续扩张的网络文化消费催生了一批新型产业,促使网络文化产业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关于文化产业领域如何更好地融合互联网、电影电视如何运用互联网做精准营销、传统出版如何向数字出版转型、三网融合等的研究数不胜数。此外,政府大力推动优秀民族文化的网络化传播,实施了一系列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初步构建起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信息资源库群,关于网络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第二,互联网金融研究。近几年,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衍生出很多传统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所不具备的功能,如第三方支付、众筹、P2P、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小额贷款等新生产品,这既满足了小微企业、中低收入阶层投融资需求,同时也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开了大门。但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风险隐患。因此,学界对互联网金融的探讨也大多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探讨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原因及实现路径。综合学界的研究,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火爆主要基于以下七个方面:经济发展驱动传统金融变革;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奠定用户基础;网络渠道的拓展降低成本并增加用户量;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刺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技术革命改变传统融资模式;利率管制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套利空间;融资来源及经营地域限制倒逼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学者探究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冲击、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转型和对策、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监管、互联网金融的国际经验和趋势预测。
第三,互联网影响的其他研究。目前针对互联网的研究,以上两个方面是较为集中的专门领域,其他关于互联网的研究角度多是从其对个人生活、企业管理、社会运行的影响出发。如基于社会学和伦理学视角下网络对人际关系、媒介环境、文化传播、营销推广、隐私保护等的影响,基于管理学视角下网络对政府服务、政策管制、机构设置、国家信息安全的影响,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网络对宏观经济运行、商业模式创新、企业组织优化等的影响。
综合来看,目前,学界关于“互联网+”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观点。
第一,“互联网+”作为一个新词,对该理论的认识,部分学者沿用并深化此前提出的“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说法,站在“两化”融合的角度来理解。譬如,北京大学博士、超图软件先进技术实验室主任黄骞认为:“‘互联网+’提出的背景与思路,类似于美国的‘工业互联网’理念,其意义在于借助用国内相对优质与国际领先的互联网力量加速国内相对落后的制造业的效率、品质、创新、合作与营销能力的升级,以信息流带动物质流。”又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孟庆国教授认为:“在工业发展领域,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德国提出工业4.0。创新2.0时代的新工业革命会同生态革命、创客浪潮,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绿色生态、智能制造、开源创造等趋势。我国十八大后推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以及习总书记提出的‘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命题,需在创新2.0指导下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实行颠覆性创新,变‘全球制造大国’为‘全球智造强国’。”
第二,随着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的热度不断提高,更多的研究跳出了互联网与制造业结合的范畴,将目光投向在金融、民生、文化、创业等诸多领域,展望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更为广阔的融合空间。譬如,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黄璜认为:“‘互联网+’不仅包括制造业,也包括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以及创客创新。‘互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不仅仅是工业化,而是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全面融合。这种融合不是简单叠加,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主任付志勇关注互联网与民生服务的结合,他认为:“智慧民生更加强调利用‘互联网+’促进市民真正参与到服务创新中来,以CityCare这一项目为例,该项目基于创新2.0的理念,通过市民移动端的应用收集对社区的意见和建议,发动其他社区成员点赞支持,推动管理部门做出改善,改进的结果又可以反馈给市民。”
第三,也有不少研究者从技术经济的角度试图阐述“互联网+”的内在动力。北京邮电大学金永生教授认为:“互联网+”指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与引用,并不断释放出数据流动性的过程,其“+”的本质是传统产业在线化、数据化。最早发源于互联网的民间环保机构“绿色北京”的负责人宋欣洲的认为:“驱动当今世界变革的,不仅仅是无所不在的网络(泛在网络),还有无所不在的计算(普适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和知识,这些因素共同形成和推进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创新2.0,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认为:“近两年,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更快融入传统产业以及金融理财、打车等民生领域,而PC互联网时代升级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后,互联网技术与两化融合相结合会有更多看点,并推动以工业4.0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
第四,有研究者站在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待“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将其看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更注重其背后对传统发展理念的挑战性和颠覆力,这一认识无疑是对信息经济重要性的极大肯定。譬如,北京大学移动政务实验室主任宋刚将“互联网+”概括为信息通信技术高度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知识社会创新2.0的互动与演进,“互联网+”中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也是思维、理念、模式上的“+”,其中以人为本推动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与创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曾润喜认为:“应当清楚地意识到互联网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仅是互联网作为信息化的核心与工业化交融,而且将其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概念。过去的互联网只是作为一个外在工具,今天的互联网已经成为核心引擎推动社会创新。也就是说,以前大家把互联网当作‘轮胎’,但其实它是‘发动机’。”前国务院信息办常务副主任陆首群认为:“后互联网时代将全面发展信息经济,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知识社会创新2.0模式是创新驱动的最佳选择。创新2.0是推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强大引擎,要在中国大地正在掀起的创新创业大潮中引导创客使用互联网及创新2.0模式这两个利器,以期完成中国当前新常态的经济转型和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也为‘互联网+’时代全面发展信息经济做好开局。”
三、业界探讨
(一)首提者于扬:无处不在的效率提升器
2012年11月,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易观国际首席执行官于扬提出移动互联网的本质,离不开“互联网+”。他认为,“互联网+”是目前行业的产品和服务与未来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一种化学反应,并举例阐释道:“传统的广告加互联网成就了百度,传统集市加互联网成就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加互联网成就了京东,传统银行加互联网成就了支付宝,传统的安保服务加互联网成就了360,传统的红娘加互联网成就了世纪佳缘。”这一论述是国内关于“互联网+”发表时间最早的观点。
其后,在腾讯出版的《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的序言中,于扬写道:互联网只是工具,如电力一般的基础设施,是一个无处不在的效率提升器,各行各业运用互联网的本质就是要找到行业的低效点,帮助企业实现增效转型升级。
(二)腾讯研究院:连接是“互联网+”的主要特征
2013年11月,马化腾在一场互联网金融论坛上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他认为,互联网结合传统行业,意味着对原行业的提升,两者不是对立关系。此后,在腾讯WE大会上,马化腾发表演讲《通往互联网未来的七个路标》,系统阐述了自己对“互联网+”的七个维度的理解。在这七点当中,马化腾用超过一半的篇幅阐释了互联网在与传统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首先,他认为“互联网+”意味着连接一切的理念,不仅是人与人的连接,更包括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甚至人与服务的直接关联。其次,针对“+”的对象,他认为传统行业每一个细分领域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各行各业均可以成为或主动或被动的融合对象,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仍然发挥的是工具的作用。由于产业的融合要通过微观企业的具体运作来完成,因此,马化腾认为未来社会各大组织机构会走向分散合作的模式。而在消费者方面,未来也将参与决策,进一步发挥互联网精神中的极致和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的过程中,马化腾认为其核心是对数据的占有,这是决定竞争力的重要资源。与此同时,他也承认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在网络经济盛行的今天,如何避免由此带来的社交冷漠、网络暴力等也是需要全社会深思的问题。
2015年,在《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中,马化腾针对“互联网+”给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他认为,“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作出新产品、新业务和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马化腾认为,“互联网+”时代,各个行业的孤岛信息被互联网连接起来,行业间信息交互融合形成新的行业生态。互联网通过打破信息不对称,为用户提供精准、个性化的服务,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产业的新机遇、新生命。
与国家层面对“互联网+”的认识相比,其内涵有共性,两者同样强调要发挥互联网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二者也有细微的差别。官方表述的“新经济形态”更强调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着眼于产业层面,而马化腾提出的“连接一切的新生态”更为基础,也因此更加宏观,强调大局,既涵盖经济领域,也包含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等上层建筑领域。
(三)阿里研究院:“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更是融合
阿里研究院在其发布的《“互联网+”研究报告》中指出:“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配套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并不断释放出数据流动性的过程。“互联网+”,对应的应为“internet plus”,即不是加法(加号),而是“化”,代表一个由浅及深的融合过程。互联网+各个产业部门,不是简单的连接,而是通过连接,产生反馈、互动,最终出现化学反应式的创新和融合。阿里认为,“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并与传统意义的“信息化”有根本区别。互联网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看到的信息处理成本最低的基础设施,天然具备全球开放、平等、透明的特性,使得数据在工业社会中被压抑的巨大潜力爆发出来,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并进一步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新源泉。
在这份报告中,阿里研究院认为“互联网+”的动力体系来源有三:即以云网端等技术为代表的新基础设施,以数据资源为代表的新生产要素,以大规模社会化协同为代表的新分工体系。尤其在阿里最为擅长的大数据应用领域,阿里研究院认为:信息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其本质都是在松绑数据的依附,最大程度释放数据的流动和使用,并最终提升经济社会运行的效率。这一观点可以说是将大数据在生产过程中如何克服信息不对称、提高生产效率进行了更为微观的解释,也将数据或信息在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此后,阿里研究院著作的《互联网+:从IT到DT》一书中更为深入地解析了“互联网+”的内涵及其与云计算、大数据、新分工网络的关系。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认为,对互联网的理解不同,决定了“互联网+”的不同“变现”形式:“+”在旁边是把互联网当作工具,“+”在前面是把互联网当作渠道,最好的做法是将“+”放在脚底下,把互联网当作基础设施,这样才能实现整个经济形态的转型。
(四)百度李彦宏:“+”的主体决定未来中国经济的两种可能性
李彦宏认为,所谓“互联网+”,就是任何一个垂直行业跟互联网进行结合,效率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尤其对当下的中国而言,市场经济还有待完善,传统产业和主流产业的运营效率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互联网的思维和方法运用到传统产业中去,将有可能超越其他的国家。
然而,李彦宏对“互联网+”的理解不只停留在“是什么”这一层面,而是站在“怎么做”“谁来做”这一操作层面思考,即“谁是加的主体”,由此引申出未来有可能出现的两种经济形态。他认为,无论是中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最主流的产业不是互联网产业,而是教育、医疗、金融、汽车、房产等代表经济支柱的产业。目前,传统产业在拥抱互联网的过程当中,仍然处在一个比较迷茫的阶段。但是,产业的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单纯依靠互联网的力量很难实现,这种融合必须以对传统行业深刻的了解和深厚的积累为基础,加上互联网的理念和技术,才能真正地提升效率,让整个行业向前走一步。互联网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的发展,互联网的最终呈现形态代表着中国未来经济的形态。因此,在互联网与各行各业融合的过程中,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主体地位的确定将预示着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向。
(五)奇虎周鸿祎:“互联网+”是万物互联基础上的商业再造
奇虎360创始人周鸿祎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桌面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万物互联。“互联网+”不是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的简单结合,而是在万物互联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对所有行业的再造,其结果可能是建立新的连接关系,或者加强原来连接的效果,抑或压缩原来连接的层次,产生新的商业模式。完成对旧有体系的商业再造后,网络安全问题将会是未来互联网经济社会最大的挑战。由于万物互联的特性,设备一旦受到攻击将不仅仅是损失文件、泄露隐私的问题,而是有可能带来巨大的物理伤害或者人身伤害,这也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
(六)姜奇平:“互联网+”是一场增量改革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认为,“互联网+”实际上是“互联网+X”, “X”指的是各行各业,尤其指工业化下的各行各业。“互联网+X”的实际结果就是,“X”的绝对值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上升,只是“X”占全局的比例在不断下降。以工业革命为例,蒸汽机的普及并没有使农业的产值和产量有所减少,反而由于机械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其生产的效率,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提升。简言之,互联网让“X”的“蛋糕”比现在更大,实质上是一场增量的变革。
(七)吕本富:“互联网+”是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产业链重组
网络经济与知识管理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吕本富站在产业链的角度解读“互联网+”的内涵。他认为,中国的“互联网+”必须从消费者出发,把消费者的行为规律重新挖掘。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的人口红利发挥在互联网领域,即以大量用户行为的集中得到“定价权”,进而反向重组产业链。
这一观点与阿里巴巴商学院副教授王淑翠的观点颇为相近。她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不纯粹是被动接受产品和服务的顾客角色,而是越来越多地转变为企业行为的参与者。随着消费者参与生产的程度不同,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也从之前各自边界清晰的交换关系转换为市场边界模糊的交往关系。消费者参与设计生产对传统产业进行了改造升级,而消费者之间的价值共创也产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全新服务业,是未来互联网背景下更值得探讨的价值共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