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枝
- (英)詹姆斯·乔治·弗雷泽
- 5827字
- 2020-06-25 12:16:50
第一章 森林之王
第01节 狄安娜与威尔比厄斯
人们都知道英国著名画家特纳创作的那幅《金枝》的画作。画上的林中有一个犹如梦幻般美丽的小湖泊,它就是内米湖。整个画面体现着画家超凡的想象力,也浸透着他的心灵,连美妙的自然景色都被他神化了。
内米湖曾被称为“狄安娜的明镜”,任何人只要见过它一次,就再也不可能忘记它了。在这幅画中,尽管湖边屹立着具有意大利风情的村庄和宫殿(宫殿陡峭的阶梯式花园一直伸延到了湖边),但整个画面依然显得寂静而荒凉。至今,狄安娜大概仍然徘徊在幽静的湖边,或是经常出没在荒凉的林中吧。
内米湖一带曾经是一个反复上演着各种奇特悲剧的地方。在北岸那块峭壁(内米村就坐落在这里)的正下方,曾有一片圣林,还有纳莫仁西斯的圣殿。距此大约三英里的地方,有一个名叫阿里基亚的镇子,因此,内米湖和这圣林又被叫做阿里基亚湖和阿里基亚丛林。在阿尔巴山脚下,内米湖这个小火山口似的小湖,被一个陡峭的山坡所阻隔,远远地与阿尔巴山对望着。
在内米湖畔的圣林里,有一棵大树,在这棵大树的周围,总有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身影在那里独自徘徊,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人们随时都能看见他。据说,这个人拥有双重身份——既是一个祭司,又是一个谋杀者。根据狄安娜圣殿的规定,祭司职位的候补者必须杀死现任祭司,才有机会继任为祭司,直到被另一个更强大或更狡诈的候补者杀死为止。因为这个原因,作为祭司的他,既犯下过杀死前任祭司的罪行,又要随时保持警惕,把那些时刻准备杀死他的候补者找出来,以便巩固自己的地位。因此,他总是手握已经出鞘的宝剑,不断在大树周围来回巡视,就像一位巡逻的士兵一样,提防着敌人的突然袭击。
尽管祭司这个职位是极不稳定的和充满风险的,但他依然被人们尊称为“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然而,他比其他任何一位王者都感到坐卧不安,甚至还被噩梦所纠缠。为了保住职位,也为了自身安全,他总是年复一年不停地独自巡视,不管是盛夏还是严冬,也不管是晴天还是阴天。事实上,他确实随时随地都身处危险之中,哪怕只是忧心忡忡地稍微休息了片刻工夫,或者只是在体力和警惕性上稍微松懈了一丁点儿,都有丧生的可能。对他而言,因年老而生出白发,可能就意味着在给他的死刑判决书上盖上印章。
在那些来狄安娜圣殿朝拜的斯文而虔诚的香客们看来,祭司那一成不变的、苍老严肃的形象,就好像是一片遮住了太阳的乌云,使周围美丽的风景都黯然失色了。的确,如果不是因为祭司凶神恶煞的相貌,意大利明媚的蓝天,人影斑驳的夏日小道,以及阳光照耀下的粼粼碧波,会是多么协调而美好啊!如今,我们只能想象,在一个落叶满地、西风呼啸的凄凉秋夜,一位迷路的游客将面对一幅充满了忧伤情调的阴暗灰冷情景:在以树林为背景的画面上,有一圈黑色的锯齿形轮廓,西风在稀疏的枝杈间哀号,落叶也被冷风翻卷着,在脚下沙沙作响;冰冷的湖水不断涌向岸边,天空中充满了阴霾,似乎暴风雨即将来临;月光掠过云际,又透过层层树枝,紧盯着地上一个犹如幽灵般的黑影,他手里的兵器反射出的光亮,正忽明忽暗地在林间游荡。
狄安娜圣殿的这种祭司承袭制度令人感到奇怪,这在古希腊罗马时代也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很难找到合理的解释。要揭开它的形成之谜,就要追根溯源,从源头说起。众所周知,这种一直残存到罗马帝国时代的带有野蛮时期特点的习俗,在今天的文明社会里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它就像一块裸露在平整的草地上的远古石崖。这种显而易见的粗鲁和野蛮,让人们产生了解释它的冲动。
最近人类早期历史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古至今,不管人类的文明怎样发展,思想一直都是基本相似的,只在表面上存有不少差异。这个结论阐述了人类最初的朴素的人生哲学。因此,如果能够证明在别的地区也流传着这种野蛮的祭司承袭制度;或者能够找到产生这种制度的原因,并证明在人类的活动中,这种动机已经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下形成了许多大体相同的制度;或者能够证明,在古希腊罗马时代确实还存在着那些原因和制度,那么我们才能够完全断定,在更加古老的时代,这些原因和动机形成了这种奇怪的制度。然而,由于缺少直接证据,关于祭司职位是怎样产生的,可能永远也得不到完全证实了。在将来,随着我所提出的上述条件的逐渐完善,这些推断也许会或多或少地变得可信。我写作此书的目的,就是希望完善和满足这些条件,希望对内米祭司承袭制度提出一个比较可信的解释。
关于这一主题有不少事例和传说,因此首先我将介绍这些材料。据传说,是奥雷斯特创立了内米对狄安娜的崇拜。他和姐姐替父报仇杀死托里克半岛(克里米亚)国王托亚斯之后,把托里克的狄安娜神像藏在一捆柴中,逃往意大利。在他死后,尸体从阿里基亚运往罗马,就葬在位于卡彼托山的萨图恩庙之前。古典文学的读者对传说中所描绘的托里克血腥祭祀狄安娜的仪式已非常熟悉——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外乡人都会被宰杀,献祭在她的祭坛之上。但是当这个仪式传到意大利后就变得较为温和。在内米,圣殿内有一棵特殊的树,一般人不许砍它的树枝,除了逃亡的奴隶。倘若奴隶能砍下它的枝条,就会得到与祭司决斗的机会,一旦他杀死祭司,就可以继任这个职位并获得“森林之王”的称号。古代公众把这根决定命运的树枝称为“金枝”。传说埃涅阿斯在太阳神阿波罗的女祭司西比尔的指点下,到阴间去寻访他父亲安喀塞斯的阴魂,而在他出发前就折过它。关于这个传说的解释是,逃亡的奴隶象征的是逃亡的奥雷斯特,而奴隶和祭司决斗则是复演托里克时代活人献祭狄安娜。
直到帝国时代,这种通过决斗杀戮来继承王位的规则一直被遵行。曾做过许多荒谬事情的暴君凯里古拉,就曾雇一个恶棍去杀内米的祭司,原因只是他认为祭司任期太长了;一位希腊旅行者曾在安东尼皇帝当政时访问过意大利,据他观察,那时的祭司一职仍是决斗获胜者的奖品。
至今,在内米仍能看到许多崇拜狄安娜的重要遗址。在遗址上,我们还能看到一些为感谢庇佑而奉献的祭品。从那些奉献品可以看出,在古代,她的形象是一个女猎人,人们信奉她能够赐福、保佑信徒多子多孙、庇佑孕妇顺利分娩。人们从她的圣殿院子中找到了一些青铜小像,铜像显示的女神形象是右手高高举起一支火炬;而在她的祭典仪式中,最重要的部分似乎是点燃火炬。每年8月13日,这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人们会为她举行一年一度的祭典:在整个意大利国土上,所有家庭都要在炉边举行神圣的礼拜;那些坚信女神听到自己祝祷的妇女们会来到圣殿还愿,她们头戴花冠,手执点燃的火炬,那时圣林被众多的火炬照亮,湖水倒映着火炬耀眼的红色光芒。
不知道是谁,为了祈求罗马克劳迪皇帝及其家庭平安,在内米的一个神龛里奉献了一盏长明灯;而在林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陶瓦灯,可能是为某些地位较低的人们求福而奉献的。如果我们对奉献这些灯的目的猜测无误,那么罗马天主教现在所实行的教堂内奉献圣烛的传统,显然与上述风俗是极为相似的。
在庙的东北角,有个三级台阶,上面建起了一个不小的环状地基,地面有镶铺过的痕迹,可能上面曾是狄安娜的圣殿。这一建筑如同古罗马城大广场上圆形的女灶神庙宇一样,都可能是根据狄安娜的“维斯太”,即灶神称号建起来的。此外这一身份,还体现在她的圣殿里总是圣火长明。一般照料圣火的是守护女神的修女们,因为,在地基上发现了一个侍女陶像的头部。远古至近代,在拉丁姆地区一直普遍崇拜的长明灯,也都是由圣女细心照管的。
此外,每年在庆祝这个节日的时候,人们会停止狩猎活动,在猎犬的头上戴花环,年轻人举行洁身仪式向女神表示敬意;节日宴会极其盛大,四周果树结满果实,景象美轮美奂,美酒佳肴极为丰盛,新酿出的美酒,搭配一整只小羊羔作为主菜,旁边摆放着滚烫的烙饼。
内米的树林并不是专属于狄安娜,还有两位较小的神祇与她共享,他们分别是清泉女神伊吉利娅和森林之神威尔比厄斯。伊吉利娅神和狄安娜一样被奉为能赐福妇女并保佑孕妇顺利分娩的女神,因此,孕妇们常去膜拜她。从玄武岩石中涌出的泉水在这里形成美丽的瀑布,注入勒·莫尔的湖中;这地方之所以被叫做勒·莫尔,是源自现代内米村建立的水磨坊。罗马伟大的诗人奥维德曾描写过这里流水潺潺,洗刷鹅卵石的美景,他还经常喝那儿的溪水。在圣殿院内发现了浴室以及许多陶瓦制的人身模型碎片,这说明人们曾用伊吉利娅圣水治病。因为,求医者通过向女神奉献病人的替身塑像,来表达治病的心愿或治愈的感激——至今在欧洲许多地方仍沿用这种习俗。直到今天,人们似乎仍然相信泉水有治病的功效。
传说伊吉利娅曾是古罗马的第二个皇帝纽曼的妻子或情妇,二人常在圣林里幽会。这位贤明的君主正是通过与女神的神交,得以为古罗马人写出那部罗马法典。神人相恋的故事在神话中并不少见,众神之母库珀拉钟爱英俊青年安迪斯,月亮女神塞勒涅爱慕俊美牧羊人恩底弥翁等。史学家普鲁塔克将这类故事进行比较,发现情人们幽会的地点并非内米的圣林,而是罗马卡底纳城门外的树林,在那儿还有一个伊吉利娅圣泉。泉水从一个黑洞中涌出,而每天侍奉古罗马女灶神的侍女们会头顶陶质水壶步行到这里取水,再返回清洗女灶神的庙宇。在诗人朱文诺时代,泉眼的天然石头是镶在大理石中的。一群贫穷的犹太人亵渎了这一圣地,这群亵渎神灵的罪人也因此受到了惩罚,像吉卜赛人那样跪在林中。我们根据台伯河西岸的第一批定居者是从阿尔巴山迁来的结论,推断他们可能随身带来了清泉女神,并将她安放在城外的树林里,所以,流入内米湖中的泉水是原先真正的伊吉利娅泉水。
另一位小神威尔比厄斯,传说是希腊年轻的英雄希波吕托斯,纯洁而正直的他从以医术、音乐、体操、狩猎和预言之术而闻名的喀戎那里学会了狩猎,然后与月亮和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作伴,终日在森林里狩猎。能够与阿尔忒弥斯有不平凡的交往,希波吕托斯感到非常自豪,从而拒绝了其他女性,也包括阿芙洛狄特。阿芙洛狄特被他的嘲笑刺伤,心中十分不快,便唆使威尔比厄斯的父亲忒修斯的第二任妻子惠德勒,也就是希波吕托斯的继母去追求他。惠德勒在希波吕托斯的身上,看到了他父亲形体、风度和美德等方面的影子,对他产生了狂热的爱。但希波吕托斯鄙视继母的这一要求,拒绝了她,于是惠德勒陷于痛苦的单恋之中,最后自杀而死,但留下遗言诬陷希波吕托斯污辱了她。虽然希波吕托斯为自己的无辜提出抗辩,但忒修斯拒不相信,先是将他放逐,后又恳求其父海神波塞冬惩罚自己的儿子。所以当驾驶马车的希波吕托斯经过萨兰尼克海湾时,波塞冬发挥神力,从波浪中放出一头凶猛的公牛。马受到惊吓跳了起来,希波吕托斯摔下马车身亡。钟爱着希波吕托斯的狄安娜(也就是阿尔忒弥斯)说服了药神阿斯科拉庇厄斯,救回了她貌美的青年。但这件事惹恼了朱庇特,他对凡人逃过死亡一事愤愤不平,势必要惩罚他们,于是药神被下放到地府。希波吕托斯多亏狄安娜将他藏在一团厚厚的云雾中才得以避难;狄安娜还增加他的年龄,以改变他的容貌;她一路背着他来到遥远的内米,将他托付给丛林中的清泉仙女伊吉利娅,并为其改名威尔比厄斯,从此,再也没有人知道希波吕托斯的下落了。希波吕托斯隐居在意大利这片密林中,执政为王,并把这里作为敬献给狄安娜的圣地。传说他后来有了一个儿子,同样英俊貌美,小威尔比厄斯对父亲遭受到的不公厄运愤懑不平,于是赶着几匹烈马,追随拉丁人参加了埃涅阿斯和特洛伊人的战争。
不只是内米,其他地方也会敬奉威尔比厄斯神,比如意大利南部的坎帕尼亚地区,那里有专门的祭司侍奉他。马不允许进入阿里基亚的丛林和神殿,因为它曾害死过希波吕托斯;触摸神的形象也被视作违法行为。
有人认为威尔比厄斯就是太阳神。但塞尔维厄斯不同意这种说法,在他看来,威尔比厄斯“是陪伴狄安娜的神,他们相互为伴,关系之密切,就如同安迪斯与众神之母、厄里克托尼俄斯与智慧女神密涅瓦、阿多尼斯与爱之女神维纳斯一样”。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关系,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探讨一番。这个神话人物坎坷而亘长的生命彰显了一股非比寻常的顽强力量。在古罗马某个季节的活动上,也就是8月13日,这天恰好也就是狄安娜的祭日,曾有一位名叫希波吕托斯的圣徒被马拖死。同样的日子,同样的名字,同样是被马害死,这使我们不得不相信这位圣徒就是那位希腊英雄,这位英雄经过了两次死亡,却幸运地以一个异教徒——基督圣徒的身份而复活。
关于“奥雷斯特带狄安娜来到内米,受人崇奉”的故事,无须费力即可驳斥其在历史上的真实性;这是众多被用来解释某种崇拜仪式起源的神话中的一个。这类解释有许多共同点,即找出这些或真实或假想的仪式和国外仪式的相似;不可否认的是内米神话存在许多的不一致——对仪式特点的解释不同,最早崇奉狄安娜的是奥雷斯特,还是希波吕托斯,也无定论。其实这些神话故事的真正价值,在于它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用来说明崇拜性质的可比较标准,也在于间接地证明了这种崇拜存在的年代是非常久远的——因为已说不清楚真正的起源。关于起源的问题,可能内米民间流传的说法比将提到的所谓的正史更可信。
古罗马的政治家加图将军曾断言,圣树林是古罗马塔斯库兰的地方执政官代表许多地区奉献给女神狄安娜的,这位执政官可能叫伊吉利埃斯·贝比埃斯或伊吉利埃斯·莱维埃斯。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495年,也就是古罗马人洗劫波米迪亚的时间,此后波米迪亚便不复存在;这个传说因为提到了时间,所以似乎告知了圣殿的年龄。但我们无法想象,在当时——古罗马社会已经相当文明的时候,怎么还会有意设立野蛮的阿里基亚祭司承袭制度。这种制度肯定遗留自史前时期,理由是那时的意大利还处于比任何阶段都野蛮的状态。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一个名叫曼尼埃斯·伊吉利埃斯的人建立了圣殿。这一说法源自这样一个谚语——阿里基亚有许多曼尼埃斯。有人解释“曼尼埃斯·伊吉利埃斯”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大家族的祖先;而另一些人则解释为,在阿里基亚曾有过很多丑陋畸形的人,其理由是“曼尼埃斯”一词演变自“mania”(用来吓唬孩子的妖怪或魔鬼的意思),此外因为阿里基亚山坡上那些等待香客施舍的乞丐,也曾被古罗马一位讽刺派诗人称为“曼尼埃斯”。
上述介绍引起了我们对传说可信性的质疑,因为解释并不一致。阿里基亚的曼尼埃斯·伊吉利埃斯与塔斯库兰的伊吉利埃斯·莱维埃斯虽有差别,但这两个名字又与神话中的伊吉利娅这个名字极为相似;但是,加图本人极富盛名,其撰写的传说又非常详细,这些似乎说明这不是一个无根无据、虚构出来的情节,所以我们不能轻易舍弃。从另一个角度看,加图的这个传说告诉我们,古代确实有城邦联盟修葺或重建过这座圣殿,它似乎证实了在历史早期,圣林就是这个古老国家众多城市共同膜拜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