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eed2

寿文化的起源

“寿”字是如何产生的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最初的“寿”字也是以象形的字态出现在汉字的宝库中的。因为象形文字是演化自实物,而“寿”是一种没有实体的意象词语,所以“寿”字的象形只能从上古传说中演变。

最初的“寿”只是以一个吉祥图案的形式出现。从商代开始,人们便从甲骨文中借来“畴”字代替“寿”。因为“畴”是田垄的意思,因为田垄弯弯曲曲,延伸很长,有“长久长生”之意,所以大家便将“畴”作为“寿”字。“畴”一字两意,用起来毕竟不是特别方便,于是,人们便去掉“田”字,借来一个“老”字会意。“老”字,从字形上看像是一个手扶拐杖的老人。因为老人意味着长寿,于是人们便取“老”字头,再覆盖在“寿”字之上。上边形意“老”,下面形声“畴”组成了一个形声字。周代之后,“寿”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战国时期,诸侯各自为政,百里不同风,文字亦是如此。但是“寿”字的写法大同小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寿”字才有了统一固定的写法。因为“寿”寓意美好,而且比较常用,所以后世演化出很多有趣的“寿”字形象,尤其是在“百寿图”“千寿图”等“寿”字图中。比如,画一圆圈,长四爪,长一头一尾,组成一个龟的样子,以此代指代“寿”,再比如,以“千”“ 秋”组合成一个“寿”字⋯⋯龟是长寿的象征,千秋本身就是指代的长寿,所以这些幻化出来的形似、意近的“寿”字很容易理解,也很有讲究和美感。所以,在汉字的历史中,“寿”虽然不是最早出现的,却是应用最广、变体最多的一个字。

“寿”字有哪些含义

《说文》言,寿,久也。“寿”字本身的含义是持久,例如,“情深不寿”中的“寿”就是这个意思。中国文化中有一个核心概念,叫“中庸”。“中庸”是一个万能的词汇,它告诉我们待人处事要“淡如水”,生活起居要循常态,饮食房事要有节制。其实,中庸的目的无非就是长久,长久的友谊,长久的健康,长久的生命,中国向来是一个渴求永恒的民族,我们期待永恒的权力,永久的幸福,甚至永久的生命。于是,“寿”便成了一个很受欢迎的词。在中国文化中,秦皇汉武无不汲汲而求长生不老,虽他们为曾有“寿”,却让“寿”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追求。于是,便有了“祝寿”“庆寿”“祈寿”的礼俗,我们在老人的“寿辰”之日,为老人送上寿桃,为老人煮一碗长寿面,为老人送上一幅百寿图,说上一些吉利的庆寿语,表达对老人的敬意和感恩,祈愿老人能够长命百岁。

“寿”从诞生伊始就是成为一种美好的祝愿和一种美好的期待。但是,也有一种我们不愿意去面对的 “寿”,例如,“寿木”“寿穴”“寿材”“寿衣”。当然,不管是寿木还是寿衣说白了就是丧俗中的棺材和殓服。有人就要问了,活着的时候可能对“健康长寿”还有些期待,为什么死了还要给老人穿“寿衣”呢?寿衣的确是老人死后穿的殓服,但是,却是在老人生前就做好了的。也就是说虽然我们明知道没有人可以长生不死,但是我们在做好“死”的准备的同时,还是期待着能够长生长寿。在庆阳,老人过了六十岁以后,儿子会及早为父母做寿衣,寿衣也是寓意健康长寿,形式有点类似于民间所谓的“冲喜”。过去做寿衣有很多讲究:外衣里子必须用红布做,这样子孙后辈的生活才会红火。帽子上边缀红顶子,也是象征后辈儿孙红火。寿衣无论内外衣,一律不用纽扣,只用小条布带。以带子代替纽扣,暗喻会带来儿子,家中后继有人。

“寿”是一种祝愿,其实也是一种态度,一种文化,其中蕴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以及尊老、敬老的一种人文情怀。

中国寿文化是如何发展的

中国原始寿文化起源于神灵崇拜,在其萌芽阶段,寿文化以巫师、巫术为依托,带有浓厚的非理性特征和神秘主义色彩。春秋中叶这种迷信色彩浓重的祈寿、祝寿形式达到高潮。战国时期以后诸子百家勃兴,寿文化也开始出现分流。这时,寿文化突出表现为帝王对长寿的渴望、对寿者的仰慕、对上天和神灵的敬畏、对不死药的痴迷,以及对据说可以在上天、神灵与人之间自由沟通的巫者的迷信。秦始皇、汉武帝求长生药就是这个时期寿文化的典型代表。

诸子百家勃兴之后,孔孟之学盛行,中庸之道衍生出“节制”之学,教授人们开始科学养生,而且孔孟之学中尊老敬老的内容后来成为寿文化的核心内容;老庄之道广受推崇,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衍生出一种遵循自然的科学养生态度,庄子鼓盆而歌的典故也向大家传达了一种理性对待生死的态度。诸子百家对待“寿”的人文态度,使得寿文化开始从迷信的泥潭逐步步入科学的正轨。直到后来,从统治阶级到平民百姓等社会各阶层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等医学养生著述的推崇,寿文化终于从原始的神灵崇拜走向科学养生的轨道。后来出现的气功养生学、药物养生学、膳食养生学、宫廷养生学等都是寿文化中比较科学的内容。

中国寿文化的另一个阶段主要依附于宗教。魏晋时期宗教盛行,道家结合儒家的养生理念和中医养生的技巧开始通过炼制丹药、气功调息延寿。传说,刘安就是服食了自己炼制的丹药才得以长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佛家养生讲究静心明志,尤其以禅定除虑的佛教禅宗一脉最为典型。直到后来,不管是养寿,还是养生,其关键都落脚于养心。

寿文化不仅与中国的人文学、中医学结合,还涉及到宗教学和心理学的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重阳节中蕴含了哪些寿文化

中国的节日文化丰富多彩,重阳节是其中唯一一个以敬老和祈寿为内容的节日。重阳节约起源于先秦时期,《易经》有云:“阳爻为九。”所以,九九就被定义为重阳。因“九”谐音“久”,所以,重阳节便有了尊老、祈寿的名头。

重阳节有登高野游、赏菊饮酒、佩戴茱萸、食蓬饵、放风筝、蒸花糕等习俗,据说这些习俗都是带着可以延年益寿的名头来的。说起这些习俗的讲法,还要从东汉末年说起。相传,有一年重阳节,曹丕给朋友送去了菊花酒和茱萸,并附一信说明:“岁往月来,忽复九月初九。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易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曹丕这段话说明了人们之所以重视重阳节是因为“九九”谐音“久久”,故“嘉其名”。而登高和食糕则和“高寿”“高龄”联系起来了。

其实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民间还有一个说法。据《续齐谐记》记载,东汉时期汝南人桓景拜仙人修道。有一日,仙人对桓景说:“九月初九那天,汝南将有大祸降临。你只要让家人缝制一个布袋,里面装上茱萸,然后将布袋拴在手臂上,带着布袋到山上饮菊花酒,就可以避免这场灾祸。”桓景赶回家后如言照办,果然避过一场灾祸。从此以后,每到九月初九,人们就登高、野宴、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避祸延寿。后来,茱萸就成了“辟邪翁”,菊花则成了“延寿客”。虽说饮菊花酒和佩戴茱萸同是重阳节的习俗,但是饮菊花酒的由来却比佩戴茱萸要早得多。屈原在《离骚》中就曾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瑛。”菊花不同于其他的花木,它开于九月,恰逢寒霜将至,在整个秋季里,菊花可谓是愈寒愈艳。古人见菊花如此抗霜傲寒,便觉得吃食了菊花制成的食物也可以像菊花那般健壮强劲,久而久之,菊花酒就被传为一种可以延年益寿的药酒了。

古时的重阳节和寿文化的联系主要是延年益寿,后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重阳节被正式定义为老人节。至此,重阳节正式成为一个尊老、敬老的节日,重阳节中寿文化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和深刻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当然,如果能够在重阳看到儿孙团聚,和乐融融,这何尝不是对老人的一种安慰和关怀。

祝寿礼起源于什么时候

祝寿的礼俗根源于我国敬老文化。说到祝寿,就不能不提诞辰或是生日。其实,生日的概念从殷商时期就有了,生日的观念产生之后,庆祝生日的礼俗活动也就随之产生了。“老”在商周金文和甲骨文中“像老者倚杖之形”,而“寿”字则像器皿中盛肉羹或手持盛着肉羹的器皿的形象,这个形象恰好是《礼记》中记载的特定日子像老人献羹的形象写照,所以,这种形象后来就成为了典型的“祝寿礼”。关于祝寿礼的来源,还要从古时尊老敬老的风气说起。

战国古籍《礼记》记载:“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饷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也就是说敬老文化不仅是一种民风民俗,更是被统治者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和保护。

据史籍记载,在秦汉时期,每年三月都要举行三老五更之礼:事先选好德高年长的三老五更,让他们穿戴整齐。在选定的日子,三老手持皇帝赐予的王杖,由皇帝派来的使者驾车把他们接到太学中,皇帝亲自在太学门口迎接、行礼,然后宴席款待。席间,大臣们为三老摆桌提鞋,皇帝亲自从供奉神明的牺牲上割肉、倒酒,然后拿着肉和酒依次向三老敬酒劝食。仿照宫中的习俗,地方上也会在每年的春、秋祭祀之时举行名为“乡饮酒”的敬老之礼。

不仅如此,朝廷还颁布法令,强制规定民间必须养老敬老。汉武帝就曾发布命令,要求老百姓养老敬老,命令中还提到:“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鬻法。”显然,在汉武帝颁布“养老敬老”这条法令之前,朝廷已经颁布过奉养九十岁以上老人的官方法令。甘肃武威出土的《王杖诏书令》也曾明确规定了老人的权利,朝廷会赐给年满七十岁的老人一种特制的王杖,持有王杖的老人可以享有特殊的权力。政府给予老人的这些优待是十分人性化的,例如,老人的社会地位相当于年俸六百石的官吏;侮辱或殴打老人要以忤逆罪问斩;家有八十岁老人的独子可以免除所有徭役和兵役;官府要负责给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准备好养老送终服。这些优待当然带有理想化的成分,但是大部分内容还是得以实施,而且不管怎样,这种制度间接地推动社会形成了一种尊老养老的风气。正是因为这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的影响,才使得民间兴起了为老人祝寿的习俗,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祝寿的仪式也越来越完备。

寿与生日有什么区别

不管寿辰还是生日其实都是庆生,之所以叫法不同,当然是因为二者有一定区别。平时,年轻人庆生都是说过生日,没有人听哪个年轻人说给自己做寿的。而给老年人庆生的时候,仪式不仅比年轻人隆重,而且庆生也有了“做寿”的名号,听起来也更加的正式起来。这在平时看起来稀松平常,可是里面的学问知道的人就很少了。按照传统的习俗,只有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才有资格做寿,不满六十岁的人庆生充其量就是过生日,如果你不满六十岁就说要给自己做寿,那就不是做寿,而是“折寿”了。

“寿”与生日的界限为什么要定在六十岁呢?原来,天干地支六十年一个轮回,在民间看来,一个人过了六十岁就意味着他已经度过了一个完整的宇宙周期。所以,满六十岁的老人就和普通人不一样了,他们开始享受和死者即祖宗一样的礼遇。所以,每逢他们生日的时候,就要接受子孙的祝拜,仪式隆重的好似先人的亡灵接受儿孙的祭拜一样。或许还可以这样认为,当一个人开始享受“寿”的权利,那就意味着死亡已经渐渐逼近。正因如此,中国民间的丧葬用品才一概冠以“寿”字:棺材被叫作“寿材”,殓服被叫作“寿衣”,灵堂被叫作“寿堂”。

寿,是一种长久,寓意着生命延续,我们从“寿”中祈求中永生,但是谁都知道没有永生,当你到了祈“寿”的年龄,也就意味着生命即将结束,所以,祝寿礼不仅仅是一种祈寿祝寿的礼俗,同时也是一种丧葬礼俗的预演。

衡山为什么被称为“寿岳”

衡山,又名南岳、南山、寿岳,是我国的五岳之一。说到衡山的“寿岳之名,最广为人知的恐怕就是“寿比南山”了。当然,这寿比南山也是有来头的,所以,寿岳之名还要从南山文化说起。

衡山是中国五岳之寿山,历来为祈福、求寿之圣地,福寿文化源远流长。关于南岳为寿岳的历史记载颇丰,《春秋元命苞》《开元占经》《春秋感精符》《费直周易》《唐书天文志》等许多古代典籍,都有南岳称为寿岳的记载。据《星经》记载,南岳衡山对应星宿二十八宿之轸星,轸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南岳故名寿岳。也有传说,人类人文始祖、南岳主神祝融氏生息于南岳衡山,因为祝融氏主管人间福、禄、寿之神,所以南岳才有了寿岳之称。

衡山被称为南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建在山上的道观和寺庙良多,宗教文化、儒家文化、民俗文化。在这里交互生长,使衡山成为一座兼具众家之长的文化名山。但是,不管是宗教、民俗还是传统的儒家文化,其中都包含有浓重的康寿、长生等色彩,而不管是长生、福寿还是民俗中的养老敬老都是中华寿文化的内容。所以,衡山就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福寿仙山,每年节日来这里祈福求寿的人络绎不绝,常年不熄的香火和虔诚的人群无形中成就了“寿岳”的传奇。

“五福寿为先”是怎么回事

商周时期,中国已经形成了以长寿为人间诸种幸福之首的认识,《尚书》中就已经有“五福寿为先”的说法。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唐人孔颖达也曾有云:“一曰寿,年得长;二曰富,家丰财货也;三曰康宁,无疾病也;四曰修好德,性所好者美德也;五曰考终命,成终长短之命,不横夭也。”也就是说古人把长寿看得比财富、精神、道德之类的都重要得多。这也难怪,如果没有可以永生的生命,财富、官爵、地位、荣誉一切都是空谈。

“万福寿为先”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最极致的体现就表现在臣民对皇帝的称呼上。“万岁”是历朝皇帝的期望,他们为此不惜花费重金求仙问药,其实“万岁”的称呼不过是一种类似于祈愿的呼声罢了。不管你是流芳百世的贤君明主,还是遗臭万年的昏君慵帝,即便你拥有天下的财富、最高的地位、无上的权力,即便你能令万民齐呼“万岁”,你还是要在百年之后化为一抔黄土。一旦寿尽,生命消失,其他一切都化为乌有。所以,五福寿为先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共识,不仅是因为上古神怪文化影响,更是因为人们懂得生命的重要性。

吕洞宾“九转炼丹”和寿有什么渊源

众所周知,吕洞宾是八仙之一,据记载,历史上确有吕洞宾其人。据《宋氏》记载:“关西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说百里,世以为神仙,皆数来抟斋中,人咸异之。”据《授墨堂记》记载,吕洞宾在游历庐山时遇见汉钟离,然后,汉钟离传授给吕洞宾丹诀,两人一起修炼成仙。其实,在吕洞宾修炼成仙之前,他曾在九江浔阳做过一段时间县令,为九江人办过不少好事。

相传,其时庐山有两个善使剑的妖怪,他们的剑锋指向浔阳城,浔阳因此瘟疫肆虐,民不聊生。为了救民于水火,吕洞宾前往庐山收服了这两个妖怪,并将妖怪的宝剑收藏在一个宝匣中。妖孽既除,民可安生。吕洞宾便亲手写了一个三尺多高的“寿”字赠给九江人民,祈愿九江百姓多福多寿。

据传,纯阳殿后的一块“寿”字碑,便是吕洞宾那时候写的。斗大的“寿”字,字体苍古,一笔九转。此字初看是个“寿”字,细看则为“丹”字,寓意“九转炼丹”,寄托着吕洞宾对九江百姓人寿年丰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