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效率、门槛效应与地方金融发展研究
- 周丹
- 1327字
- 2024-12-21 05:35:25
2 技术创新与金融发展门槛效应的理论模型
经济增长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技术进步的差异(Easterly & Levine,2001),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以重化工业为经济结构的重要支撑,近20年来还在不断从东南沿海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那为什么中西部却并未能发挥出自身的技术和后发优势,逐渐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实现发展收敛的均衡呢?
本章构建理论模型力图解释除了技术进步的适应性问题外,经济体面临的金融约束、经济体的金融发展水平同样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趋势变化。并且,金融发展约束还会形成对技术进步、技术升级的制度障碍,阻碍新技术的传播和使用。具体可以将其机制归纳为三条理论假设:
第一,在经济创新升级的过程中,即使是技术引进,也都要为其应用构建适宜、相匹配的经济技术环境,这需要投入金融资源,并给予金融发展支持。
第二,随着技术前沿的进步,与之匹配的投资规模成比例提高,技术掌握和技术转化的难度加大,这也提出了金融发展给予支持的要求。
第三,由于存在企业创新的代理人问题,即创新者会隐瞒创新活动所取得的成果而将其据为己有,造成了金融机构的利益受损,进而就会加深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门槛效应的形成。这其中的演变逻辑是自我实现的,且程度是逐渐增强的:代理人的隐瞒成本与金融发展水平正相关,金融发展越不发达,企业创新代理人问题就越严重,技术、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障碍也越难以克服。
2.1 金融发展门槛效应形成的理论模型框架
本书参照Acemoglu, Aghion & Zilibotti(2002)的方法,将熊彼特增长理论应用于一个简单的经济模型,并设定其时间维度变化是离散的。
假设有m个国家(或经济体),它们彼此会利用对方的技术或创新思想,每个国家的人口则被标准化为1。个人拥有两个生命期,在第一个生命期被赋予了2单位的劳动力,关于消费的效用函数为线性函数形式:U=c1+βc2,0<β<1。而经济的增长机制如下文所述。
2.1.1 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机制
经济体的一般产品是Zt,利用劳动和中间产品进行生产,其生产函数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CCCEF/7055081104391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8_0001.jpg?sign=1738942392-iHONhBL3I91DI6OBs5LuQ6xztvX3CzLQ-0-b727b538af49466ac4e9e51324bedee4)
其中0<α<1, xt(i)是最新的中间投入品,At(i)代表了生产率参数。一般产品Zt既可以用于消费,也可以用于对研发和中间产品生产的一种投入(要素)。
一般产品的生产是完全竞争的,其价格为P=1,令其为计价单位。中间产品的价格则等于其边际产品: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CCCEF/7055081104391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8_0002.jpg?sign=1738942392-kMgH48YT7jCvE4TC3AUqEa90nMVgqkHc-0-0ddc764a5dd7146a1d7bcb7dbf338646)
1)中间部门的生产
每个中间产品i的生产总有人可能会在t-1时期实现成功的产品“创新”,从而在t时期成长为行业的领导者。创新成功的概率为μt(i),产品i 在t时期的生产率参数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CCCEF/7055081104391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8_0003.jpg?sign=1738942392-lVwO8smmo9yRN2QA19ACZpMyRt3BQGWV-0-f75537d3d09969ed6d1deea2e75b654d)
A-t为领先的技术水平,其增长率为固定值g>0。如前所述,创新者进行产品“创新”是利用他人的创新思想,实现技术转移进而实现产品“创新”的。
创新者生产中间产品的成本是1,即每生产1单位中间产品仅需要投入1单位一般产品即可。而跟随者(即技术相对落后者)模仿复制生产的成本则要大于1,即单位成本χ>1。当创新刚发生时,只有创新者能够生产,是唯一的生产者,其售价为竞争者的生产成本χ。而当最新一期的创新没有发生时,这一中间产品的生产属于完全竞争,销售价格等于其边际产品,也等于χ。根据公式(2-2),可以反推出此时,产品的需求数量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CCCEF/7055081104391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8_0004.jpg?sign=1738942392-MAzNK8NohVMyL5XK07s3Qeq3dHValbVS-0-182f9c54102227aa5a3ee25a51538fda)
同时,跟随者只能赚取零利润,创新者的利润根据(2-4)可得πt(i)=πA-t, π=(χ-1)(α/χ)1/(1-α)。
2)总生产与经济增长
设一个经济体的总生产率为At,其由下式决定: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CCCEF/7055081104391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9_0001.jpg?sign=1738942392-N5eEkgMWvNA0AbZ1RgoDGauUMTT7Qp6R-0-d8046ed6614368774c243dc5fad24610)
将公式(2-4)带入公式(2-1),可得一般产品的总产出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CCCEF/7055081104391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9_0002.jpg?sign=1738942392-HGbRxLOs8gvfKJ5JKHxOFYz8ML770o0O-0-e66f4de03b3bcffd2c30b47331f51cc6)
式中的ζ=(α/χ)α/(1-α)。
在均衡的情况下,各部门产品“创新”的概率应该一致,这样就有μt(i)=μt,从而一个经济体平均的生产率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CCCEF/7055081104391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9_0003.jpg?sign=1738942392-NQ7ikRz6r62LPJkQvX5ESa92FT1urszj-0-623a34666288a1f7420e7759bbb8db9c)
由于创新的可能性在经济体各部门间是随机分布的,所以公式(2-7)意味着生产率At在μt的可能性下等于领先的技术A-t,在1-μt的可能性下等于t-1时期各部分的平均生产率水平At-1。
定义at为经济体标准化的生产率,公式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CCCEF/7055081104391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9_0004.jpg?sign=1738942392-GhIe4UMsnIMAj189XVuHZ8sV8it8sKwR-0-c0585404647e414481f78bcc2eaec7e9)
标准化生产率at衡量了经济体与领先者相比较的技术差距,at值越大,意味着相比较的技术差距越大。根据前文的设定,我们已知At的增长率为固定值g,所以可推得[根据公式(2-7)变形可得]at的动态演进公式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CCCEF/7055081104391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9_0005.jpg?sign=1738942392-FGWufLmND8dlSCuGcMJau2nMAOHg3Ets-0-f6f1c9fa78b5aa093ddc0e0e61a0d02b)
由于一般产品是完全竞争,所以工资率wt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出,根据公式(2-1)有: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CCCEF/7055081104391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9_0006.jpg?sign=1738942392-9IBI9EUwMgo6boeaN0NVZliQIIKZoXee-0-ee5a8397d0b5bee80fafcc69c16dd52e)
公式(2-10)说明,一个经济体的技术投资会受到信用约束,因为其与一般产品Zt的生产成比例;同时技术投资还严格地和生产率At成比例(或者说一般产品Zt的生产与At成比例)。
一般产品部门的经济增加值是工资收入,而中间产品部分的经济增加值是利润收入,二者加总,可得经济体人均GDP的计算公式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CCCEF/7055081104391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9_0007.jpg?sign=1738942392-IIticGWQaf2q4BFqgBEqdkJLTJmlDYLw-0-59f21ddf7e2e593f179d49d86a9d843d)
2.1.2 创新、创新投资与信用约束
1)创新与创新投资
各部门在t-1时期所需要的研发投资额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CCCEF/7055081104391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0_0001.jpg?sign=1738942392-70ue5Ju4FCCdE9zyySvfTBy97bpnVUvK-0-5f4dcedc911404fd55d207846bd26f5f)
其中η, δ>0。可见,当技术进步越快,要实现技术的追赶难度就越大,涉及的研发投资越多。
进一步地,根据公式(2-12)可以推导~的反函数,即可以计算得到当创新投资为nA-t 时,创新成功的概率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CCCEF/7055081104391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0_0003.jpg?sign=1738942392-0rMvbtv05DlwNFhC7scqIlCLFpSmUaqo-0-e2b24f5e9cb9fbdc2be54c4bab9936cf)
我们假定η<βπ<η+δ,这个条件可以保证在均衡状况下,μt可以保证位于0~1之间。均衡的μt 值可以被用以最大化中间部门的预期净收益: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CCCEF/7055081104391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0_0004.jpg?sign=1738942392-3GvwxWX5HCLKxaaqIX7ViBodA4PZPebz-0-1fb0c0e07ec13ab8b10cbc77b1d26996)
而这也受到了信用约束的限制。
2)创新与信用市场相结合(未受信用约束时)
当创新主体可获得金融市场资金支持,且不受信用约束时,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可能会趋于增长收敛。由于具体的技术性参数存在差异,如β、χ等,各经济体的增长水平可能仍存在差距,但从长期来看,它们长期的增长速率会趋于一致。
现假设创新者的借贷利率为r=β-1-1,承诺创新成功会按照此利率进行偿还。在没有信用约束的条件下最大化公式(2-14),令此时的μt=μ∗,而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CCCEF/7055081104391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0_0005.jpg?sign=1738942392-6Bv0KLnXFMrlFWGQ1aPgqEBDDVRr1gjD-0-4701bb9663a1a6e88da47cf00ef7d2de)
对应均衡的研发费用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CCCEF/7055081104391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0_0006.jpg?sign=1738942392-RAoojAseokXcwQCAFdhKyDPFFCb3umw5-0-4d3b4f0efbb9cad69b6b11899cbecaed)
根据公式(2-9),能类似地得到生产率参数的动态关系式: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CCCEF/7055081104391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0_0007.jpg?sign=1738942392-oOIrR4XTS1RKOK8isx2NIdOTJgmw6l5N-0-df0d5b72c4146f2de83a68b2f9762b2a)
根据这一公式可以推算出at会在长期收敛到一个稳定的均衡值,该值可表示为:其增长速率和技术前沿A-t的增长速率g 相同。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CCCEF/7055081104391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0_0008.jpg?sign=1738942392-9ieRq3O051Bmai7Ry2wNYqe6T7OUPRql-0-327c6d2c7fcd602e247d1fc1ecb827f5)
其中0<a∗<1。同理,每个经济体的人均GDP的稳态均衡值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CCCEF/7055081104391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0_0009.jpg?sign=1738942392-5I6wKYHbwLLJxwaKxpWvrTkG0katsgzk-0-d6fb816231d859db097da30e9171c05c)
3)受到信用约束时
如果信贷市场并不完美,那么将会存在信贷支持的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在时期t的期末,创新者拥有的自有资金是其工资收入wt,研发投入为Nt,不足的部分为Nt-wt,创新者必须向外拆解。假设它隐瞒自身创新活动所需支付的成本为cNt,那么这意味着在均衡的状况下,创新者所能融得的资金不会超过其工资收入的一定倍数(Bernanke & Gertler,1989),这个上限值为:vw t, v∈[1, ∞),并与隐瞒成本c 成正比。
当n∗A-t+1>vwt时,说明信用约束存在并起作用,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A-t+1可得等价的条件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CCCEF/7055081104391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1_0001.jpg?sign=1738942392-7mhYdfPpFBTgzjSibmSoREhv5nHQuZkY-0-886499d5f0995c7a159fa8927e9d79e4)
其中的ω≡v(1-α)ζ/(1+g)。我们可以用成本参数c,或信用参数v、ω等来代表金融发展,理由是金融发展越发达,对债权人的保护力度就会越强、越有力,参数c、v、ω的值就越大。
我们从公式(2-20)可以看到并推断:①在给定技术发展水平at 的条件下,金融发展水平ω越低,一个经济体的企业受到信用约束的可能性就越大;②而在金融发展水平ω给定的条件下,技术发展水平at越落后(at值越小),受信贷约束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可以看到,信用约束的存在会给经济增长带来“后发劣势”,在某些情况下,“后发劣势”可能比“后发优势”的影响会更加深远,明显制约和抑制了“后发优势”的发挥。
对公式(2-20)稍作变形,我们还可以看到,发达经济体其生产率水平at满足: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CCCEF/7055081104391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1_0002.jpg?sign=1738942392-pxdDDQSXCtKe6wkk6jsyZbENyN9etRqQ-0-99ada79b8fa61466971be287d00356ba)
在此条件下,更发达的经济体能够投资足额的资金n∗At+1(创新所需),可以按照μ∗的概率获得创新的可能。相对比,经济较落后的经济体其生产率at满足: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CCCEF/7055081104391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1_0003.jpg?sign=1738942392-uPO2Gq9FcsuSm1AJoI3qSWOqlzApoYvB-0-b54df566962a5400daafe79a531d5823)
只能为创新投资不足额的资金vwt=atωA-t+1,创新成功的概率
的计算公式由公式(2-13)给出。在这种情况下,生产率at 的动态公式也相应地变化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CCCEF/7055081104391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1_0006.jpg?sign=1738942392-Y2v1QBsx7oCkDsVSCZNAGkPBzRVgX5oP-0-1e4862939288417b310f3725224cb259)
4)技术增长率g
在创新增长的理论模型中,我们假定技术(或生产率)增长率g 是由技术领先的经济体的创新发展速度所决定,即掌握了技术At的经济体,并且其不受信用约束的束缚。不失一般性,假定技术领先的经济体是经济体1,则技术增长率g 可以表示如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CCCEF/7055081104391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2_0001.jpg?sign=1738942392-qzDDm81ijg5On91hDX9HxsV3KV8KiWRd-0-de0d6c20dd2b49a027d648fcba288452)
式中的σ>0表示溢出系数,下标1即表示经济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