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行千里母担忧

上周四,我陪二班的徐子寒在医院挂号、等床位,初冬的上海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我们坐在走廊上等他妈妈,前一天晚上已经向家里告知了情况,需要手术,但不是很严重。子寒说母亲晚上肯定没睡好,因为以前只要他有一点点事妈妈就会很担心。徐妈妈买了最早的车票,一大早就从老家河南赶过来了,1000公里的路,8小时的车程,下午3点,我们在医院大门口终于见到了长途跋涉的徐妈妈,头发已经被雨淋湿,一脸的倦意,但看到孩子还是满心的温暖,突然间,我很感动。

从初中时候,老师就离开爸妈到异地读书,高中、大学、研究生直至工作,但家永远是那个心灵的港湾,这周在易班发起了一个小投票,是关于每周打多少次电话回家,大多数同学选了2至3次。我每周打电话回家的次数似乎有点多,有时候甚至母亲都会觉得“心烦”,但我仍然固执己见,因为我害怕那个残忍的数学题:如果我的妈妈能够活到100岁,那么我的妈妈还可以活48年,如果我一年回家看她3次,我这一生,就只有144次和妈妈见面的机会了。

或许是因为一份学业,或许是因为一个工作,或许因为一段感情,我们离开了家人,去了一座别的城市。老师是因为工作,同学们是因为学业,我们的同学有来自祖国最东北部的黑龙江,最西北的新疆,最西南的云南,还有最南的海南,因为一份学业,因为美好的将来,同学从天南地北汇聚到了上海,孩行千里母担忧,但无论多远,在父母、在家人眼中,你永远是最深的牵挂。

上个月和同学们一起去看话剧,大巴回到学校时已经是晚上10点了,灯光中的校园格外的宁静,我站在车门旁,看着你们一个个下车,大家步履欢快,轻松地从大巴上蹦下,那时候我脑海里浮现了小熊的样子,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小熊了,不满一周岁的他还在步履蹒跚的学走路,第一次微笑、第一次翻身、第一次爬行,对于他来讲都是莫大的进步,幼儿园、小学、初中……在他的面前还有很多很多的第一次,将来的某一天,小熊也会告别家人,去上大学,那时的他也会交到一些好朋友,认识一些老师,或许还会有一个女朋友,喜欢打打篮球,偶尔参加几个社团,期末时也会忙碌地准备考试,更多时候喜欢宅在寝室上网。那时候的他是开心于可以解脱于父母的管束还是会不经意地想念父母呢?

多年以前,看到台湾作家龙应台的散文《目送》,有一段话感触很深,却不理解,直至今年8月份需离开家,母亲固执地搬着凳子坐在马路边给我送别,我逐渐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才渐渐地明白:“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周末打个电话回家吧,如果没事就和家人唠唠嗑吧!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徐子寒班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