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处处有美景,生活处处有智慧
在人生的旅途上,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处处都有美景;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细心体味,处处都有智慧。很多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一句很简单的话,一个很小巧的故事,就能够揭示很深的人生哲理。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无为者帝,为而无以为者王。
——《管子·乘马》
【释义】能做到无为而治的,可成帝业;为政而不为政务所累,显得无可操劳的,可成王业。
人生苦短,世事茫茫,能成大事者,贵在目标与行为的选择。如果事必躬亲,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为碌碌无为的人。所以,一定要舍弃一些事不做,然后才能成就大事,有所作为。子夏说:“虽小道,必有可现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道家崇尚天道的自然无为,不仅合乎自然的本来面貌,而且在理论上也有着反对神学目的论的重要意义,这已为历史所肯定。道家强调人与自然应当和谐一体的思想,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关心地球生态环境的有识之士所认同。然而,关于道家提倡人道自然的思想,则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评价。荀子在评论道家思想时说“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伸)”(《天论篇》)、“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解蔽篇》),即批评他们不注重人的能动作用,在自然界面前陷于消极被动。这也是历史上对道家人道自然无为思想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评价。
《淮南子·原道训》说:“所谓无为者,不为物先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也。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由此可见,这样的“无为”,比之于那种盲目、违背物性事理的、不顾后果的、唯人类私意为求的“有为”,具有更多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
今天,人类改造和控制自然界的力量,可以说强大到了在某种程度上的“随人意志”的地步。然而,许多有识之士很快就发现,这种“随人意志”地去改造自然界,不仅遭到了自然界日益严重的反抗和报复,使人类生存的环境急剧恶化,而且人类也越来越受到自己创造的“人工自然环境”的制约,成了它的奴隶。因此,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自由意志”究竟有多大,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今天,人类似乎很有必要重新学会更好地去尊重自然。在这方面,道家自然无为思想中的上述合理内容是很有启发的。
【感悟】
当今世界上许多有识之士,都在为人类日益被迫地成为物质的奴隶而忧心忡忡。经济和物质的强大压力,几乎使现代人的自我丧失殆尽。人们陷于严重的失落和迷惘的痛苦之中,力求人性的“返璞归真”。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或许能帮助人类解决这个问题。
【道家百科】
道家代表人物——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647——735年),字子微,法号道隐,河内温县人(今河南温县),唐代著名道士,道教理论家。司马承祯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少笃学好道,无心仕官之途,而喜好外游。曾师事嵩山道士潘师正,勤学苦读,深得潘师正赏识,得受上清经法及导引,服饵诸术。后遍游天下名山,隐居在天台山玉霄峰,自号天台白云子。
司马承祯善书篆、隶,自为一体,号“金剪刀书”。玄宗令他以三种字体书写老子《道德经》,刊正文句,刻为石经。定著五千三百八十言为真本以奏上之飞。于王屋山飞升,飞升后,唐玄宗追赠银青光禄大夫,谥称“贞一先生”。司马承祯与当时达官雅士陈子昂、李白、宋之问、孟浩然、贺知章等九人交往甚密,时人称为“仙宗十友”。
司马承祯著作很多,最主要者有《修真秘旨》十二篇,《修真秘旨事目历》一卷,《坐忘论》一卷,《修身养气诀》一卷,《服气精义论》一卷,《采服松叶等法》一卷,《洞玄灵宝五岳名山朝仪经》一卷,《上清天地宫府图经》二卷,《天隐子》八篇,《太上升玄经注》,《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一卷,《上清侍帝晨桐柏真人真图赞》一卷,《素琴传》一卷,《茅山贞白先生碑阴记》等。其中《坐忘论》和《天隐子》,是其修道思想的代表著作。
积功累德,慈心于物
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道德经》
【释义】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
道教素来以善道教化为己任。一方面,积极地用自己的理论、观点向社会做宣传,引导人们学善明善,期望整个社会能够风俗淳美,道德高尚,是为劝善;另一方面则更加提倡修道者身体力行,主动去做好事,是为行善。行善的目的,并非为了赢取别人的赞扬,而是为了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积累功德,以作宗教解脱的基础。做了好事不求人知,不让人知,称之为积阴功。广积阴功,是道教徒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道教提倡广积阴功,要求“积功累德,慈心于物”(《太上感应篇》)。相对应的,便是反对放纵自己,干各种不妥当的甚至于缺德的事。有人干一点好事,生怕人家不知道,而一旦无人监督,便偷偷干一点坏事,自以为瞒过人耳目,不会得到惩罚。道教对此态度完全不同。因为,善恶的行为,终究逃避不了果报的法则,阴功阴恶,人或不能知,天地神明却不会不知。《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正是基于对神明监察每一个人思想与言行的观念。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做了好事不求人报答也不难,难的是一个人做好事,谁也不让知道。因为如果他告诉任何人,心里总有那么一点遗憾,好像若有所失似的。鲁穆公问子思:“听说你做好事,不要别人称赞你,真是这样吗?”子思回答:“并非如此。我做好事总希望有人知道,这样便会有人称赞我,我也可以从中得到勉励。这只是我的希望,并非都能实现。雄鸡报晓是一件好事,若说雄鸡不倦地报晓不想让人知道,以免别人夸奖自己,说这话的人,不是虚妄便是愚蠢。”子思做好事是希望得到别人报答的。没有报答的勉励,子思做好事的劲头就会受到影响。可见子思的境界并不高。子思以为他做好事是为了别人,但不知道他为别人做好事的同时也是为自己。他为别人做好事当然方便了别人,但同时,他为自己积累了善行,修炼了德操。为了自己的事唯恐天下不知,这不是涵养太浅薄了吗?
【感悟】
人能知善,但知不一定去做。知与行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分裂。只有能知善又能行善,才算真知实行,真正有德。所以,道教说的积功累德,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修德主要靠实践,通过实践种行善的准则,逐步体悟其中的真谛,慢慢积累,才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建德者修道藏形,行道匿迹,但行好事,不求人知。这是有道者的不争之德。
福祸相依,物极必反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
【释义】福可以转化为祸,祸也可变化成福。
《道德经》中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叙明世事无常的道理,因为事物富于变化,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庄子外篇》里头有个故事:一个木匠带着几个徒弟到齐国去。师徒一行走到山路的一个拐弯处,看见一座土地庙,旁边有一棵高大无比的栎树。它的树阴可以容纳几千头牛在树下休息;树干又粗又直,在几丈高之后才能见到分枝,而这些树枝粗到可以用来做造船材料的就有好几十枝。许多路人都在围观,连声称奇,只有这个木匠瞄了一眼,扭头就走。
徒弟们看到后,追上师父,问道:“生平从未见过这么高大华美的树木,师父怎么看都不看就走了呢?”木匠说:“这棵树没什么用。用来造船,船会沉;做棺材,棺材会腐烂;做器具,器具会破裂;做门窗,门窗会流出汁液;做柱子,柱子会被虫蛀。正是因为它没有用,才会这么长寿,这么高大。”没想到徒弟眼中的奇树神木,在师父眼里竟然只是一文不值的朽木!晚上,木匠梦见这棵大树对他说:“你怎么能说我没用呢?你想想看,那些所谓有用的橘树、梨树和柚树,在果实成熟时,就会被人拉扯攀折,树很快就会死掉。一切有用的东西无不如此。你眼中的无用,对我来说,正是大用。假如我像你所说的那样有用,岂不早就被砍了吗?”木匠醒来,若有所悟。他把这个梦告诉了徒弟。徒弟问道:“它既然向往无用,为什么要长在土地庙旁边,引人注意呢?”木匠答道:“如果它不是长在庙旁边,而是长在路中央,不也早就被人砍掉当柴烧了吗?”
美丑相对而生,善恶相较而彰。已有的事物可以逐渐消失,即“有”可转化为“无”;还没有的事物可以演化诞生,即“无”可转化为“有”。同样,“难”、“易”也是相比较而存在,相交替而出现的。长短、高低、前后都是既相反又相即不离的。做事做人都要适可而止,避免极端化。
祸福都不是由人定的,人世间是变化无常的。好的事情也会变坏,有的时候坏的事情也会出现好的方面。一件事情发生了,它有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不好的。正像老子说的那样,祸福可以互相转化。
东汉班固的《通幽赋》,有一句“北叟颇知其倚伏”的话,即提示了它的寓意。靠近边塞的地方,住着一位老翁。老翁精通术数,善于算卜过去未来。有一次,老翁家的一匹马无缘无故(大概是雌马发情)挣脱羁绊,跑入胡人居住的地方去了。邻居都来安慰他。他心中有数,平静地说:“这件事难道不是福吗?”几个月后,那匹丢失的马突然又跑回家来了,还领着一匹胡人的骏马一起回来。邻居们得知,都前来向他表示祝贺。老翁无动于衷,坦然道:“这样的事,难道不是祸吗?”老翁的儿子生性好武,喜欢骑术。有一天,他儿子骑着烈马到野外练习骑射,烈马脱缰,把他儿子重重地甩了个仰面朝天,摔断了大腿,成了终身残疾。邻居们听说后,纷纷前来慰问。老翁不动声色,淡然道:“这件事难道不是福吗?”又过了一年,胡人侵犯边境,大举入塞。四乡八邻的精壮男子都被征召入伍,拿起武器去参战,死伤不可胜计。靠近边塞的居民,十室九空,在战争中丧生。唯独老翁的儿子因跛脚残疾,没有去打仗。因而父子得以保全性命,安度残年余生。所以福可以转化为祸,祸也可变化成福。这种变化深不可测,谁都难以预料。
事情发生了,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不得而知,各占百分之五十的几率。无论是尚处逆境,还是正春风得意,未来成功的几率都是均等的,都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成功并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也不只是某些人的幸运。
【感悟】
祸与福、正与奇、善与妖之间都是互蕴互换,祸极福反,福极祸反,物极必反。事物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到了一定界限就会转到反面。本来要损坏某物,但结果却可能帮助了某物的发展;本来要帮助某物,结果却损害了它。懂得了这个道理,也就能坦然面对困难挫折了。
【道家百科】
道家代表人物——杜光庭
杜光庭(850——933年),唐末五代著名道教人物。字宾圣(一说宾至),号东瀛子,外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一说长安(今西安)人。杜光庭学识渊博,尝谓:“余初学于上库,书笈皆备,一月之内,分日而习,一日诵经书,二日览子史,三日学为文,四日记故事,五日燕闲养志,一月率五日始,不五七年经籍备熟。”是唐末五代道教学术集大成者。时人盛赞其为“词林万叶,学海千寻,扶宗立教,天下第一”。
杜光庭主张“仙道合一”,不拘束于一途。他精通儒道典籍,对于道教教义、经典、教史、法术等多有研究,归纳道教科范仪轨,对金、黄、玉等斋醮法以及设坛立仪等规则颇有建树。
杜光庭尤喜编撰神话故事,阐扬道教,存世的有《灵异记》、《神仙感遇记》、《墉城集仙记》等;对道教仪则、应验方面的著录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等。《宋史·艺文志》记载,杜光庭曾撰《髯客传》。他的著作极丰,是唐末五代道教学术集大成者,对道教的建设、传播与发展有多方面的贡献。
事物的发展变化,都逃不过固有的规律
今之于古也,犹古之于后世也;今之于后世,亦犹今之于古也。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古今前后一也。
——《吕氏春秋·长见》
【释义】今天跟过去的关系,就像是过去跟未来的关系一样;今天跟未来的关系,也就像今天跟过去的关系一样。所以,清楚地了解今天,就可以知道过去,知道过去就可以知道未来。古今前后是同一回事。
哲学上讲,规律是客观的,指的是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规律是客观的,意味着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客观的,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违抗性。人类违背客观规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所以,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
《庄子》所论证的大自然一切事物中,都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一切事物都是依其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即道或规律)自发地、必然地而又是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没有强制,没有主宰等等自然现象,这正是《庄子》作者所渴望的自由,也是其自由学说的理论基础。他们向往只按自然规律去生活,要把自然规律运用于社会人生,使人们都享受着自然人(理想化的)的自由,从而希望人类的社会生活同自然界一样,服从于自然规律(当然也是理想化的)。他们并非看不到人类社会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与自然界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也并非抹杀和混淆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界限,他们的设想纯然是理想主义的,他们的目的在于否定不合理的黑暗现实人生和追求一种美好的自由理想的境界。
《孟子·公孙丑》中有一则“揠苗助长”的故事。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每天他到稻田时,发觉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他等得不耐烦,心想:怎么样才能使稻苗长得高长得快呢?想了又想,他终了想到一个“最佳方法”,就是将稻苗拔高几分。经过一番辛劳后,他满意地扛着锄头回家休息去了。回家后他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庄稼苗长高一大截呢!”他儿子赶快跑到地里去一看,结果禾苗全都枯死了。只按自己的意愿办事,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结果只能把事情办糟,与自己的愿望相反。做事要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才能把事情做好。
【感悟】
通常情况下,世间万物,包括人,都有其自身生长的规律和特性。就是说,是骡子绝对变不了马,是小草也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要成为可用之材,须十年光阴。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
——《淮南子·汜论训》
【释义】事情有可以实行而不能说的,有可以说而不能实行的。有容易做而难以成功的,有难以成功而又容易失败的。
东施效颦的故事传为千古笑谈,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可是笑过之后,想一想东施究竟犯了什么错误呢?她抹杀了矛盾的特殊性,没有看到自己与西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盲目模仿、生搬硬套西施的捧心皱眉,结果丑上加丑,成为永远的笑料。而我们在笑话东施的同时,更要引以为鉴,汲取教训。我们必须遵循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要正确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需要注意两点:首先,必须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也就是说要承认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那就意味着世界是一个没有矛盾的世界,因而也就谈不上去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了。所以,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应在承认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其次,我们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最终目的是要找到正确、合适的方法,从而解决矛盾。仅仅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哲学理论必须在实际运用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在认识事物矛盾特殊性的基础上真正解决矛盾。
唐太宗李世民为广罗人才,令封德彝推举贤人。可是过了很久,封德彝也未推荐过一个。唐太宗责问他。他说:“不是我不尽心去找,实在是因为现在没有什么杰出人才。”唐太宗严正批驳:“君子用人如同使用器具一样,应当各取所长。自古以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都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应该担心自己不能识别人才,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啊!”封德彝听后无言以对。
《水浒传》里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才打了败仗。后来他改变方法,从调查入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于是熟悉了盘陀路,拆散了李家庄、扈家庄和祝家庄的联盟,并且布置了藏在敌人营盘里的伏兵,用和外国故事中所说木马计相似的方法,第三次就打了胜仗。
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给李延、倪寻二人治病。他们症状基本相同,都是头疼发烧。可是,华佗给李延开的药方是发散剂,给倪寻开的却是通导剂。原来,华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从李延的病情看出他的病是由外部感染引起的,而从倪寻的病情看出是由内部积食引起的,所以用不同的处方治好了两人的病。
【感悟】
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它们各有其特殊矛盾,这种特殊矛盾就决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只有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有可能区分事物,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分开来,从而正确地认识事物。
【道家百科】
道家代表人物——成玄英
成玄英,字子实,唐初道士,杰出的道教学者,道教理论家,陕州(今河南陕县)人,曾隐居东海。贞观五年(631年),唐太宗召其至京师,加号“西华法师”。唐高宗永徽年间,被流放到郁州(今江苏连云港市云台山)。成玄英精研《老子》、《庄子》之学,著有《老子道德经注》、《开题序诀义疏》和《南华真经疏》。他在注疏中着重阐发“重玄”思想,是重玄学派的代表人物,使“重玄之学”成为唐朝初年道教哲学的一大主流。
成玄英阐明、发挥“重玄之道”,深化、扩大了道教的哲理性。他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玄”是“不滞”(类似于不执着)的名称,不滞于有,也不滞于无,是谓“玄”。
二、一切有形之物的名字都是假名,而无形之物(如“道”、“自然”等)不能视为假名。道是自然之理,使万物自然而然地生成。人的主观心识与客观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
三、“道”本性静,众生皆可修道,只是得返本归根,静心养道,方能证得正果。
另外,“重玄之学”对儒家的心性学说之形成亦有不小的启迪。成玄英的著作《老子道德经注》、《开题序诀义疏》,原文已失。近世学者蒙文通辑成《道德经义疏》六卷,多认为能大致恢复如旧,另有《南华真经疏》传世。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道德经》
【释义】要想克服困难,就应当在它还容易的时候着手;要想实现远大的目标,就应当从细微处做起。
往往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每天重复着所谓平凡的小事。老子用一句话说明了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揭示了“细中见精”、“小中见大”、“寓伟大于平凡”的道理。我们周围的一部分人不注重细节,幻想着成大事、发大财,殊不知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在做一些烦琐、简单、平凡的小事。假如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做大事的,对细节不屑一顾,那整个社会就会越来越浮躁,整个社会的效率也会越来越低下。只有以认真的态度做好岗位上的每一件小事,以强烈的责任心对待每一个细节,才能为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家大公司招聘新人,已经淘汰了好几批参加面试的人选。这时无论是面试者还是被面试者都感到了几分紧张。对面试者来说,如果今天再不能选出合格的人选,那公司的许多工作就要受到影响。对被面试者来说,如果能进入这家全国知名企业工作,那自己今后的事业发展将不可估量。这时一位年轻人走进了面试办公室。他在门口看到一张小纸片,出于习惯,他弯下腰捡起纸片并顺手把它扔到了垃圾筒。面试过后,主持面试的该公司总裁叫这位年轻人留下来。他告诉年轻人可以马上到公司参加培训,等培训合格后就可以正式上班了。年轻人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因为他知道在这次招聘过程中进入面试这一关的都是精英,而且据他观察,其中有不少人的能力水平都在他之上。总裁听到年轻人提出的疑惑,笑着答道:“这正是我找你谈话的原因。你的能力水平确实不是所有应聘者中最好的,但是,只有你在面试时通过了一项最关键的考验——门口的那张小纸片是我故意叫人放在那里的。”
那些与年轻人一同去参加应聘的人,并非没有看到门口那张虽然不大但却明显的纸片。对于他们来说捡起地上的小纸片同样只是弯一下腰那么简单,但是他们却认为如此琐碎的事情不值得一做,也因此错过了进入那家大公司的机会,实际上他们因此而错过的重要机会绝不仅仅是这一次。那年轻人就是美国汽车工业之父——亨利·福特,后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当初那位总裁的独到眼光。
【感悟】
解决困难要从容易处着手,干大事要从细微处做起。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处开始;天下的大事,必定从细微处开始。所以,聪明的人不会等到问题大了的时候再去解决。故韩非子说:“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缝之隙焚。故白圭之行堤也。”
无,是天地混沌未开之际;
有,是万物产生之本原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德经》
【释义】天下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物质,看得见的有形物质产生于看不见的无形物质。
老子所谓的“无”并不是绝对的空无,而是指事物未显现为有形有象具体之物前的状态,是一个由未显现之物至显现之物的演化过程,是一个由旧形态至新形态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由旧事物至新事物的发展过程。天地万物,始于无而后生,始于微而后成。
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而且物种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产生变异。进化与演化,自古固存,生生不息。人类进化就是在客观环境中遗传变异的结果。
哲学家黑格尔说:“在道家以及中国的佛教徒看来,绝对的原则、一切事物的起源、最后者、最高者乃是‘无’。这种‘无’并不是人们通常说的无或无物,而是被认作远离一切观念、一切对象,也就是单纯的、自身同一的、无规定的、抽象的统一。因此这‘无’同时也是肯定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本质。”
“哲商”张瑞敏无疑是海尔的“灵魂人物”。他特别推崇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思想。他认为充分发挥人的自觉性与创造性是极其重要的。
海尔企业的OEC管理法(Overall Ever Control Clear,即:总账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激活休克鱼等理念使得其在市场上赢得了很高的美誉度,这使得海尔产品能更快地赢得国内消费者,包括国外消费者的好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就是海尔的文化价值观,而对其文化价值观的其中一点的解释就是无形的东西往往比有形的东西更重要。中国很多企业领导的误区在于太过看重有形的东西,而较少看重无形的东西,一般总是问产量多少、利润多少,而没有看到文化观念、企业氛围的重要性。因为海尔有这样良好的哲学理念,所以它取得了成功一点也不奇怪。
【感悟】
《道德经》中的“道”是宇宙的本原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有”与“无”则是“道”的两种表现形式(“无”,是天地混沌未开之际的命名;“有”是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可谓一脉相承),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初始的一对基本概念和矛盾统一体。二者互为前提和条件,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共同推动万物的运动与发展。
【道家百科】
道家代表人物——王文卿
王文卿(1093——1153年),北宋末南宋初著名道士,神霄派创始人,字予道(一说述道),号冲和子,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自幼慕道,能诗善文,有山水之志,及长,遇异人传道法,得风雷术。宋高宗二十三年(1153年)八月二十三日,飞升于南丰县许旌阳曾炼丹之堂。宋徽宗先后敕号为“冲虚妙道先生”、“冲虚通妙先生”。元代,加号为“冲虚通妙真人”,元至顺三年夏,加赐为“冲虚通妙灵惠真人”。
王文卿传神霄五雷法,为神霄派创始人。擅长雷法。有弟子朱智卿,熊山人,平敬宗,袁庭植等,又有萨守坚,见之于青城山,尽得其秘。其在乡,得其传者则有新城高子羽。甥上官氏亦传其法。此外,尚有别传弟子多人。王文卿著有《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一卷,采用问答形式,专论雷法,强调召雷役神,必须内修为要,至于奏章、符诀等,只不过是符术之末。
世上没有绝对无用的东西,
只是利用的方式不同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内篇·人间世》
【释义】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有一位旅行者,走到了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在那里,他发现了一大片兰草。经仔细辨认后,他确定那是兰花中的珍品:佛兰。旅行者惊喜至极,决定把这些花带回城里出售。旅行者找到一户农户,想借一把锄头。当憨厚的男主人明白了旅行者的来意后,很爽快地把锄头递给他,只是提出一个要求:跟着他去看一看是怎样的一种花儿,竟让旅行者如此着迷。
看过之后,农民很是失望:“原来是这种自生自灭的小草。我们这里的人谁都不要。这草是没用的。我们曾割回去喂牛,可是它嗅也没嗅一下呢。”说完,农民遗憾地走了。几天以后,旅行者回到了城里,带回去的几十株佛兰,很快使他成为富翁。
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垃圾,其实所谓的垃圾不过就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美国有一个叫罗伯特的人,用几年时间收集了七万多件“失败产品”,然后创办了一个“失败产品陈列室”,并一一配上了言简意赅的说明。由于这一展览给人以真实深切的警示,开展后观者如潮,给罗伯特带来了滚滚财源。生活中的很多事也是如此。既然放错了地方,就不妨给它换个位置。谁找准了这个“地方”,谁就能让那些“垃圾”大放光彩!
庄子还有一种“无用之用”的思想则完全是以与众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得以体现。惠施曾用一个比喻来讥讽庄子的言行“大而无用”,反被庄子大大奚落了一番。惠施说,他曾从魏王那儿获得一颗“大瓠之种”,种出来的葫芦有“五石”之重,但葫芦太大了,用来装东西则无法控制,剖开做瓢用来舀水又抬不动。这种“大”就如同庄子那不着边际的“大言”一样,同属“无用”之列!听了惠施的话,庄子回答说,那你为什么偏要用它来装东西或舀水呢?何不把它剖开当成船,自己躺在里边逍遥自在地在大海上漂泊?庄子还专门针对惠施的“有用主义”举过一个例子。有一个商人,看到在本国卖草帽能赚大钱,便一厢情愿地认为草帽对所有的人都应该有用,就运了很多草帽到越国出售。到了越国才傻了眼——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感悟】
人生就如一场棋局。这世上本没有天生无用、天生失败或者天生成功的人,关键是你处在什么位置,或者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不要说自己一无所有,一无所能,也许你就像那株后来价值倍增的佛兰一样,还没有被发现而已。那么,何不换一个角度看自己,试着走出去,充分展现自己的长处,在“平庸”中挖掘亮色,从“无用”中寻找价值呢?其实,世上本没有绝对无用的东西,只是利用的方式不同罢了。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人眼里,或者在不同的环境里,往往会有不同的价值。说不定看起来无用的东西,在他人眼里却是最有用的。
学会示弱,才能更好地保全自己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庄子·山水》
【释义】挺拔的树木容易被伐木者看中,甘甜的井水最容易被喝光。
在现在的生活中,处处会遇到纠纷和竞争。然而在事业和竞争中为了取胜,当然不可以弱示人。但在特定情况下公开承认自己的短处,有意暴露某些方面的弱点,往往是一种有益的处世之道呢!示弱可以减少乃至消除不满或嫉妒。事业上的成功者,生活中的幸运儿,被人嫉妒是在所难免的。在一时还无法消除这种社会心理之前,用适当的示弱方式可以将其消极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
庄子说:“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修理房屋,一般多选择挺直的树木来砍伐;水井也是涌出甘甜井水者先干涸。有一些才华横溢、锋芒太露的人,虽然容易受到重用提拔,可是也容易遭人暗算。所以聪明的人都懂得如何来自我保护。
上古有一种很会鼓动翅膀的鸟,与别的鸟毫无出众之处。别的鸟飞,它也跟着飞。傍晚归巢,它也跟着归巢。队伍前进时它从不争先,后退时它也从不落后。吃东西时不抢食、不脱队,因此,很少受到威胁。它所奉行的就是明哲保身。这种生存方式显得有些保守,但是仔细想想,这样做也许是最可取的。凡事预先留条退路,不过分炫耀自己的才能,才不会犯大错。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县新到任了一位县长,血气方刚,上任之初就宣布要让这个县在两年之内脱贫致富。于是这位上任的新官把三把火烧成燎原之势,大刀阔斧,撤换班底,推行改革。这位县长颇具才华,但因年轻气盛,因而遭到县委书记等人的抵制,整个蓝图成了他的独角戏。别人非但没有发挥的余地(包括那位县委书记),反而被他视为障碍。最终戏越唱越难,只好挂印走人。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这样一种自视颇高的人,他们锐气旺盛,处世不留余地,办事咄咄逼人。他们虽然也有充沛的精力,高涨的热情,也有一定的才能,但这种人却往往在人生旅途上屡遭挫折,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太锋芒毕露了,不懂得隐藏自己的才华。
据说蜥蜴是恐龙的同类,恐龙灭亡了,蜥蜴却存活下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恐龙体积过于庞大,不便保护自己。蜥蜴小巧灵活,虽然纤弱,却便于隐藏自己,从而得以生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世上万物均有此共性。作为人,也不例外。生活中向人示弱,可以小忍而不乱大谋;工作中向人示弱,可以收敛触角并蓄势待发。强者示弱,可以展示你的博大胸襟;弱者示弱,可以让你在未强大之前,不致四面受敌、伤痕累累。
【感悟】
才华横溢、锋芒毕露的人最容易受到伤害。示弱是一种经营人生的策略,需要一定的智慧和技巧。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生策略往往被许多人忽略。我们都喜欢逞强而不甘示弱。但冷静下来,不难发现,在强手如林的社会竞争中,我们常因为忽略了示弱,无形中拉长了抵达成功彼岸的直线距离。
【道家百科】
道家代表人物——张继先
张继先(1092——1127年),北宋末年著名道士,字遵正(或说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然子”。道教正一(天师)派第三十代天师。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武宗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九岁时继承教位,为人沉默寡言;徽宗崇宁以后,四次被召至东京,建醮内廷,赐号“虚靖先生”,并赐昆玉所刻“阳平治都功印”等。
张继先提出“心”为万法之宗,论述心神、无恶与符法的关系。认为人身有“精气、元气、元神”三宝,称只要把握自身的元神即可通天,摒弃他法,是谓“破妄”。他认为人之所以轮回于三界,出入于生死,乃是由于“一念萌动于内,六识流转于外”,故须“斋戒以神明其德”,应“慎言语,节饮食,除垢止念,静心守一,虚无恬淡,寂寞无为,收视返听,和光同尘”,使“一直澄湛,万祸消灭”。认为“道不远,在身中”,“神驭气,气留形,不须杂术自长生”,劝来拜受天师秘者脱去世网,反求诸己,“俱登道岸”。
有著作《大道歌》(即《明真破妄章讼》)、《心说》等传世。后代天师明张宇初辑有《虚静真君语录》七卷,多叙述张继先的理论与方法,其中的《心说》谓心与神,道异名而同义,守一虚无,即离尘绝世。一念萌动,即堕轮回之苦。
生命如朝露般易逝,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阮籍《咏怀诗》
【释义】人生在世,生命如同尘土朝露一般的短暂,而天之道义却是悠长久远、永恒不灭的。
人生短暂,让人来不及享受童年;人生短暂,让人来不及挥霍青春;人生短暂,让人来不及从头再来。人生之短,就好像早晨的露水,太阳出来,朝露便被蒸干了。把人生比作朝露,寄托了个体生命对于存在状态的无限眷顾。
有人说:“生命如朝露,生命迅速短暂。”有人说:“生命像鲜花一样,今天开花,明天凋谢。”还有人说:“生命犹如一盏油灯,风一吹就有熄灭的可能。”生命的确是脆弱的。佛经里也有“生命在呼吸间”一说。人一口气上不来,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所以说生命无常,人生短暂。因此,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紧迫感,不要觉得自己还年轻,日子还长。古人云:人到七十古来稀。又云:黄泉路上无老少,孤魂大多是青年。充满活力、精神焕发的年轻人,他们往往在没有一丝准备之下遇到了不幸,但又有谁能够对此真正思考过呢?
秦嘉作《赠妇诗》问候在娘家卧病的妻子徐淑,憧憬夫妻俩久别重逢的欢愉:“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汉乐府歌辞中有一首《长歌行》,也以朝露作比,劝勉人们惜时努力,不要老大徒伤悲:“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曹操尝做《短歌行》两首,以抒发对岁月流逝、壮志未酬的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身为“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也在悠远无期的天道自然面前,认识到生命一如尘土朝露短暂易逝,其《咏怀》诗云:“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人的生命只有这一次,对于每个人都是宝贵的。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呢?既然我们能够幸运地来到这个世上,就应当珍惜生命的珍贵。从某种意义上说,生要比死更难。死,只需一时的勇气,生,却需一世的胆识。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不要在乎它有多长久,而是要注意活得是否充实。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所以我们遇到坎坷时,不该对生命有什么抱怨,而应充满希望,充满向往,充满憧憬,让生命变得辉煌。应该把每一个黎明看作是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作是生命的小结。不要忘记,在小结的后面不是都挂着一个丰满充实的果子吗?
【感悟】
如果我们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就会活得很茫然。我们要抱着正确的人生观去对待生命,要以积极的心态去创造美好的未来,要学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道的真正意义,需要亲自去体验
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
【释义】道是可以说出来的,但说出来的却不是道了。
这是《道德经》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非常深奥,很难理解,因此也有好几种解释。“道”为什么说不出呢?
第一个原因:“道”是一种体验。体验是无法传达的。文字可以被传达,但文字只是一种容器。如果你没有体验,你拿到的就只是一个空洞的容器。当你看到它、或者听到它,你会用你的体验去理解它。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爱过,他们一辈子也不能理解“爱”这个字的意义。因此当他们听到有人为爱献身的时候,就会觉得那个人很傻。尽管字典里也在解释这个“爱”字的意义,但他们理解不了,他们只能姑妄听之。但如果你真的爱过什么人,你就会明白什么是“爱”。意义来自于体验,当你有了体验,它就会变得真实了,否则它就是空洞的。“道”就是一种体验,你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理解它,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就像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吃饭和恋爱一样。
第二个原因:“道”是在宁静中被感悟的。尽管你也和别人一样吃饭、穿衣、睡觉,但别人能够从吃饭、穿衣、睡觉的过程中体验出活着的意义,然而如果你只知道活着就要吃饭、穿衣、睡觉,你不过也只是在经历一种形式,你并不理解什么是生活,哪怕你拥有更丰富的食物、更漂亮的衣着、更豪华的床榻。如果没有体验,你就没有真实的生活。你只有透过生活的喧嚣才能找到那种体验,才能找到那种被感悟的东西。同样,你只有透过文字的喧嚣才能理解老子,理解他所说的“道”。
【感悟】
有人揭开了老子的谜底:“梨子的味道(道),你们让我吐出来(可道),就不是原来的味道了(非常道)。”大道至简至易,原来老子所说的,就是我们每天挂在嘴边的、谁都知道的一句真理: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道是什么?是自然而然的存在,不因人认识到了而存在,也不因人没有认识到而消失。可以说得出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