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真题及详解

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

(第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1.关于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

B.道德是一种理想化的、难以落到实处的行为规范

C.道德是一种人人能够认同,但人人又不愿意身体力行的行为规范

D.道德是一个缺乏共同评价标准的行为规范

【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

2.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蕴含的道德要求是( )。

A.团结协作

B.艰苦奋斗

C.科技为本

D.代际公平

【答案】D

【解析】代际公平指当代人和后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均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3.建设节约型社会,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求从业人员树立强烈的( )。

A.改革创新观念

B.节能减排意识

C.团结协作意识

D.求真务实精神

【答案】B

【解析】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从业人员求真务实,居安思危,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和全局观念;做到建设节约型社会从今天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从节水、节电、节煤、节油、节粮、节地、节材等具体工作做起,让节约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4.古人所谓“慎独”的意思是( )。

A.人是合群的社会性动物,要加强合作和谐,不能搞单打独斗

B.人的心灵需要慰藉,要防止出现曲高和寡的状况

C.人在独处时,要谨防发生违背道德要求的意念和行为

D.要树立独立人格意识,防止发生侵犯独立人格的现象

【答案】C

【解析】“慎独”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所以C项为正确答案。

5.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

A.集体主义

B.合理利己主义

C.社会主义

D.温和功利主义

【答案】A

【解析】集体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6.企业文化的自律功能是指( )。

A.不断强化从业人员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

B.严格按照法律矫正员工的动机和行为

C.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推动企业行为规范化

D.开展职业纪律教育,增强从业人员的纪律意识

【答案】D

【解析】企业文化的自律功能是指通过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来规范其成员的行为。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

7.某公司奉行“不惜一切为顾客服务”的理念,正确理解的是( )。

A.要不计成本地满足顾客的要求

B.无条件地满足顾客提出的任何要求

C.一切都是顾客说了算

D.顾客的满意程度决定企业的命运

【答案】D

【解析】“不惜一切为顾客服务”体现的是以顾客需求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认为顾客的满意程度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企业的根本目的仍是为了盈利,因此ABC三项有所偏颇。

8.关于打造品牌,正确的说法是( )。

A.只要掌握了高新技术,就能打造品牌

B.打造品牌,核心任务是加强广告等媒体宣传工作的力度

C.员工具有敬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打造企业品牌的内在力量

D.质优价高才能打造品牌

【答案】C

【解析】品牌很大程度上受企业形象的影响,企业信誉是树立企业形象的关键,员工具有敬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健康的企业形象,这是打造企业品牌的内在力量。

(二)多项选择题(第9~16题)

9.企业文化的功能包括( )。

A.休闲功能

B.导向功能

C.整合功能

D.健身功能

【答案】BC

【解析】企业文化具有自律功能、导向功能、整合功能、激励功能。

10.关于职业活动,正确的看法是( )。

A.职业活动与社会分工密切相关

B.职业活动当中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

C.职业活动包含着高尚的内涵,它绝不能作为人谋生的手段

D.职业活动限制了人的自由与发展

【答案】AB

【解析】职业,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生活需要,所从事的承担特定社会责任的具有某种专门业务活动的、相对稳定的工作。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演变而得到丰富和发展。职业活动也是一种谋生手段,并未限制人的自由和发展。

1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的职业道德规范包括( )。

A.爱岗敬业

B.服务群众

C.开拓创新

D.艰苦奋斗

【答案】AB

【解析】《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从业人员提出的要求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

12.下列说法中,属于职业禁语的是( )。

A.“问别人去”

B.“不知道”

C.“我有什么办法,又不是我让它坏的”

D.“后边等着去”

【答案】ABCD

【解析】员工在工作中应时刻注重礼貌用语、尊重他人,以上四选项都对提问者缺乏尊重,因此均为职业禁语。

13.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是( )。

A.仪表堂堂

B.语言规范

C.举止优雅

D.待人热情

【答案】BD

【解析】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有:仪表端庄、语言规范、举止得体、待人热情。

14.符合爱岗敬业要求的是( )。

A.慎重选择职业,一旦选择了某种职业就要踏踏实实干一辈子

B.强化职业责任,严格履行职业责任的规定,不管成文与否

C.提高职业技能,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业务能力

D.加强职业责任修养,不断锤炼自己的职业意志

【答案】BCD

【解析】敬业意味着尊重、尊崇自己的职业和岗位,以恭敬和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到工作专心,严肃认真,精益求精,尽职尽责,要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义务感。爱岗敬业要求员工强化职业责任、坚守工作岗位、提高职业技能。

15.下列做法中,违背诚实守信要求的是( )。

A.甲与乙签订供货合同,后来原料涨价,甲要求提价没有得到同意便中断供货

B.张某答应李某“摆平”赵某,后来张某意识到问题的错误,便借故不干了

C.X厂发货到Y厂,不知何故Y厂迟迟没有收到货物,X厂依合同进行赔偿

D.某女结识某男,后该女发现该男不诚实,于是她采取多种方式愚弄对方

【答案】AD

【解析】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美德和做人规范之一,也是职业活动的主要准则。诚信就是真实无欺,遵守约定和践行承诺的行为,它要求尊重事实、真诚不欺、讲求信用、信誉至上。AD两项均违背了诚实守信的要求。

16.下列做法中,符合团结互助要求的是( )。

A.工作中相互取长补短

B.互助即互相帮助,是否要帮助同事要以对方能否帮助自己为前提

C.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标准,要求他人向自己看齐

D.做事情多从善良、积极的角度思考问题,树立团队意识

【答案】AD

【解析】团结互助中不应该有等价交换的意识,也不应该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标准,要求别人向自己看齐,而是向榜样看齐。

二、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第17~25题)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您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选择其中一个选项作为您的答案。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择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17.你和某同事同住一室,这天,你回寝室时发现同事的家人来了,你会( )。

A.说明自己只是偶尔回来,借口自己忙,便匆匆离开寝室

B.问候同事的家人,早早离开寝室

C.和同事的家人聊聊天,简短介绍自己和同事相处的情况

D.把同事拉到一边,询问有什么需要自己做的事情

18.你在上班赶路,遇到一位外地游客向你问路。你解释了半天,对方还是不清楚怎么走,这时你会( )。

A.画个图纸给游客

B.建议他坐出租车

C.让他去找警察帮助

D.说声对不起,告诉对方,自己再耽误时间就会上班迟到了

19.同事们在议论领导的缺点,你会( )。

A.不参与议论

B.劝阻同事不要背后议论

C.向领导委婉转达建议

D.参与议论

20.如果你的某个同事“十一”要结婚,给你发来了请柬,但这位同事与你平日里很少有交往,你会( )。

A.不送任何礼物

B.主动表示祝贺,并且送上自己的礼物

C.说自己假日早就预定回家,发送手机短信向他祝贺

D.仿照别人,送他一份礼物

21.自己五音不全,一次,单位搞联欢,几个同事起哄拉你唱歌,你会( )。

A.为了不使自己出丑,赶紧离开现场

B.反复说明自己不会唱歌,劝大家不要使自己难堪

C.横下心,反正唱不好,就尽情地唱吧

D.事先说明情况,请大家将就着听

22.天气预报说“明天白天,晴,风力一、二级”。几位朋友邀你第二天合家外出游览,当大家正兴致勃勃地玩耍时,突然天降大雨。你会( )。

A.谴责天气预报不准确

B.诅咒天公捉弄人

C.责怪自己决策错误

D.觉得雨中游历别有情趣

23.你刚刚来到某个新单位上班,听某同事讲,这个单位的一把手本事不大,但脾气不小,大家都不服他。你会( )。

A.感到有点沮丧

B.觉得这个同事挺关心自己,告诉了自己很重要的信息

C.问问同事,为什么这位领导还不下台呢

D.只听,但并不发表看法

24.某同事爱搞恶作剧,虽然没有出格的事情,但也时常令人感到不自在。假如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一般会( )。

A.不理睬对方

B.向对方发出警告

C.一笑了之

D.也拿对方搞点恶作剧

25.秋天,虽然阳光依然充足,但爸爸种在院子里的花却有些枯黄了,只有在花茎上长得的几粒果实在微风中瑟瑟抖动。爸爸凝视了许久,说:“天凉了,冬天不远了。”你要对爸爸说的是( )。

A.“是呀,爸爸,天凉了,冬天不远了”

B.“天凉了,爸爸。你要注意换衣服保暖,保重身体”

C.“季节变换,很正常。把那些枯萎的花拔掉了吧,爸爸”

D.“爸爸,你看,花茎上结了许多果实,明年可以多种一些”

第二部分 理论知识

(第26~125题,共100道题,满分为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6~85题,每题1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26.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叫( )。

A.树突

B.轴突

C.细胞体

D.突触

【答案】D

【解析】一个神经元与另一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称为突触。A项,细胞突起是由细胞体延伸出来的细长部分,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是指细胞体的伸延部分产生的分枝,是接受从其他神经元传入信息的入口。B项,轴突是指神经元传导神经冲动离开细胞体的细而长的突起。C项,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是神经元中的一部分,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构成神经中枢。

27.网状结构是( )。

A.呼吸与心跳的中枢

B.调节睡眠与觉醒的中枢

C.调节运动平衡的中枢

D.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答案】B

【解析】脑干网状结构由许多散在于纵横交错的神经网中的大小不等、类型不同的神经元构成,贯穿于脑干的大部分区域。其神经纤维弥散性的投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28.心理噪音是指( )。

A.由不同频率的声波组成的无周期性的声音

B.人耳的非适宜刺激

C.比1000Hz低,比4000Hz高的声音

D.人们不愿听的声音

【答案】B

【解析】有的感觉器官可以反映几种刺激,但是,一种感觉器官只对一种刺激最敏感,某种感觉器官感觉最敏锐的那种刺激,就是这种感觉器官的适宜刺激,其他的刺激对这种感觉器官来说是非适宜刺激。因此噪音是指人耳的非适宜刺激。

29.在用双耳听觉来判断方位的时候,最容易判断的方位是( )。

A.上下

B.左右

C.正前

D.正后

【答案】B

【解析】从不同方位来的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和强度都会发生变化,特别是来自左右的声音,这种差别更大。差别越大判断越准确,因此,左右的声音最容易判断,来自正前、正后方的声音的方位判断的准确性就比较差。

30.威尔尼克中枢受到损伤会造成( )。

A.失写症

B.接受性失语症

C.失读症

D.表达性失语症

【答案】B

【解析】1874年德国学者威尔尼克发现,位于顶、枕、颞叶交会处的颞上回受到损伤,患者能听到声音,他的听觉器官还是正常的,却不能分辨语音,对字句也失去了理解的能力。这一中枢即言语听觉中枢,因是威尔尼克发现的,也称威尔尼克中枢。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所发生的失语症称为接受性失语症。

31.从入睡至醒来的过程中,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时间( )。

A.呈U型变化

B.越来越长

C.呈倒U型变化

D.越来越短

【答案】B

【解析】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4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大约要经过90分钟左右。此后便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一阶段大约持续5~10分钟。此后又会重复上述睡眠的四个阶段,第四个睡眠阶段结束之后,又会出现一次快速眼动的睡眠阶段,而且时间会比第一次长。大多数的快速眼动睡眠发生于睡眠的后期,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第一次快速眼动睡眠大约持续10分钟,而最后一次则长达1小时。

32.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境界是( )。

A.每个人都能达到的

B.大多数人都能达到的

C.少数人能够达到的

D.没有人能够达到的

【答案】C

【解析】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需要的这五个层次,是一个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逐级得以满足的。当所有较低层次的需要都得到持续不断地满足时,人才受到自我实现需要的支配。一个人可以有自我实现的愿望,但要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办到的,这种人只能是少数。

33.胆汁质气质类型的高级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是( )。

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答案】B

【解析】A项,多血质的高级神经过程的特征是强、平衡且灵活。B项,胆汁质的高级神经过程的特征是强但不平衡。C项,黏液质的高级神经过程的特征是强、平衡但不灵活。D项,抑郁质的高级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弱,而且兴奋过程更弱。

34.“自我是社会的产物”,这是( )的观点。

A.社会交换论

B.精神分析论

C.社会学习论

D.符号互动论

【答案】D

【解析】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学者詹姆斯和米德,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符号互动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是“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主我是主动行动者,客我是通过角色获得形成的在他人心目中的我,即社会我。行动由主我引起,受客我控制,前者是行为动力,后者是行为方向。

35.影响行为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是个体的( )。

A.唤起水平

B.自我概念

C.自尊水平

D.自我抱负

【答案】B

【解析】自我概念的功能有:①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是个体怎样认识自己。通过维持内在一致性,自我概念实际引导着个体行为。②解释经验:某种经验对个体的意义是由其自我概念决定的。不同个体对相同的经验有不同的解释,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自我概念不同。③决定期待:在不同情境中个体对事物的期待,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与内我期待均取决于个体的自我概念。

36.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自尊属于( )。

A.归属需要

B.安全需要

C.低级需要

D.高级需要

【答案】D

【解析】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1968)中,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自尊需要包括两方面:①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②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37.关于刻板印象,正确的说法是( )。

A.其作用是消极的

B.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

C.其作用是积极的

D.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

【答案】D

【解析】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称为刻板印象。人们会基于性别、种族、外貌等特征对人进行归类,认为一类人具有比较相似的人格特质、态度和行为方式等。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歧视。

38.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 )。

A.内归因

B.准确的预测

C.外归因

D.变化的预测

【答案】D

【解析】行为原因可分为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有些原因个体能够控制,有些原因是不可控的。如果是可控的,表明个体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行为及其后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因为个体努力了,结果就会好,个体不努力,结果就不理想;如果行为原因是不可控的,如智力因素、工作难度等,表明个体通过努力也有可能无能为力。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作出准确的预测。

39.在态度的ABC模型中,B指态度的( )。

A.外显度

B.行为倾向性

C.向中度

D.卷入水平

【答案】B

【解析】态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三个成分:①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即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②情感成分: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③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三种成分的英文单词首字母分别为C(cognition,认知)、A(affection,情感)、B(behavior,行为倾向),因而有人把态度的三种成分说称为态度的ABC模型。

40.关于态度转变,正确的说法是( )。

A.持自我服务立场的传递者说服力强

B.信息唤起的畏惧情绪越强烈,说服效果越好

C.自尊水平高的人不容易被说服

D.沟通信息的重复频率和说服效果之间呈“U型”关系

【答案】C

【解析】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受说服;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A项,传递者的立场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说服效果。如果传递者站在自我服务的立场上,则他所提供的信息影响力小,因为人们会怀疑其沟通的动机。B项,畏惧与念度转变的关系不是正的线性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效果。但是,如果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的心理防御以致否定畏惧本身,结果会使态度转变较少。D项,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效果均不好。

41.根据沙赫特的理论,决定情绪的关键因素是( )。

A.环境刺激

B.认知标签

C.生理唤起

D.动机水平

【答案】B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提出“情绪二因素理论”,情绪=生理唤起×认知标签。不同情绪的生理的反应可以非常相似,比如恐惧、焦虑、开心的时候,人们的心跳都会加快、手会颤抖。但由于人们对这些反应的解释不同,就可能会体验到完全不同的情感。因此认知标签是决定情绪的关键因素。

42.关于爱情,正确的说法是( )。

A.幼儿也有爱情

B.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占有

C.爱情有生理基础

D.异性之间喜欢到极致就是爱情

【答案】C

【解析】A项,爱情是在个体身心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幼儿没有爱情体验。B项,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衡量一个人对异性有无爱情、强度如何,可以通过“是否发自内心,帮助所爱的人做其期待的所有事情”这个指标来衡量。C项,爱情有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精神上的依恋。D项,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43.关于老年人的工作记忆,可以肯定的说法是( )。

A.不随年龄而变化

B.随着年龄增长提高

C.与营养关系密切

D.随着年龄增长下降

【答案】D

【解析】老年人记忆变化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但是记忆衰退的速度和程度也因记忆过程和个体因素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

44.中年期的完美人格是指( )。

A.女人更加“女性化”,男性更加“男性化”

B.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

C.男女性都“中性化”

D.男女性不再有性别差异

【答案】B

【解析】中年期的人格变化之一是性别角色日趋整合。中年男性在原先男性人格的基础上逐渐表现出温柔、敏感、体贴等女性特点,而中年女性则逐渐表现出果断、大度、主动等男性特点。这种“男女同化”的人格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完美人格”。

45.女性更年期年龄一般在( )岁左右。

A.45

B.40

C.55

D.50

【答案】D

【解析】在发展心理学上所说的更年期是指个体由中年向老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更年期的年龄在50岁左右,有女性更年期和男性更年期之分,女性更年期的年龄早于男性。女性更年期是指从妇女性腺功能开始衰退到完全消失的时期,即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多数妇女的更年期发生在45~55岁之间,一般延续8~12年。

46.“好孩子”取向,是柯尔伯格所说的道德发展第( )阶段的特点。

A.2

B.3

C.4

D.5

【答案】B

【解析】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把人的道德发展分为3种水平,6个阶段:①前习俗水平:a.第一阶段,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b.第二阶段,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②习俗水平:a.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b.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③后习俗水平:a.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b.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47.“假想观众”,可以用来表征( )的自我中心性特点。

A.幼儿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年期

【答案】B

【解析】青春期(青少年期)对自我的认识还表现在对自己的人格特征与自我情绪情感的过分关注上。他们把自己想象为“独特的自我”,把周围人视为“假想的观众”,似乎这些假想的观众随时随地都在关注、观察着自己这一独特的自我。常常主观地把自己的自我欣赏、自感不足等都投射到周围人身上。这种过分夸大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现象是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自我中心倾向。

48.童年期思维的本质特征是( )。

A.辩证逻辑思维

B.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

C.形式逻辑思维

D.依赖具体内容的形象思维

【答案】D

【解析】按照皮亚杰的理论,童年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童年期的思维获得飞跃发展,其基本特征在于: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童年期的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思维具体形象性的束缚,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或三年级以下,他们的逻辑推理需要依靠具体形象的支持,甚至要借助直观来理解抽象概念。

49.心理异常最根本的表现是“存在焦虑”,这是( )的观点。

A.弗洛伊德

B.马斯洛

C.巴甫洛夫

D.罗杰斯

【答案】B

【解析】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在焦虑”。这种“存在焦虑”就是“存在”和“责任”的冲突。由于人的根本意义是人的“存在”,是个体的自由、独立性,所以他们有选择生存方式与道路的自由。可是,人们又不能离开群体而孤立地生存,所以,他们有义务维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群体——人类社会,为此,他们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责任”总是与“自由选择”同在。这两者的对立会跟随人的一生,人本主义心理学,便将这种对立造成的焦虑称为“存在焦虑”或人的“基本焦虑”。

50.精神病患者说闭上眼睛能看到东西、人像,不用耳朵而是用脑子也能听到声音,这属于( )。

A.感觉过敏

B.非真实感

C.真性幻觉

D.假性幻觉

【答案】D

【解析】假性幻觉是指不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幻觉,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它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牙齿内),如患者说闭上眼睛能看到东西、人像,不用耳朵,脑子也能听到声音。A项,感觉过敏是指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应,多见于神经症或感染后虚弱状态患者。B项,“非真实感”又称现实解体,是一种感知综合障碍,指患者感觉周围事物和环境变得不真实,常见于抑郁症、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C项,真性幻觉值得是患者的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客观事物一样,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反应。

51.患者在意识障碍情况下出现“语词杂拌”,这种症状是( )。

A.思维松弛

B.思维不连贯

C.语词新作

D.破裂性思维

【答案】B

【解析】语词杂拌是指说话或书写时,不但内容主题之间、语句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而且在个别词句之间也缺乏应有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言语更加支离破碎,语句片断,毫无主题可言。语词杂拌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出现时,属于严重的破裂性思维;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属于思维不连贯。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52.自知力障碍是( )被破坏的表现。

A.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性

B.心理活动内在协调性

C.知情意统一性

D.人格的相对稳定性

【答案】A

【解析】确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依据原则之一为主观世界与客现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在精神科临床上,常把“有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是患者对自身状态的错误反映,或者说是“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

53.遭受强大自然灾害后,个体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症状,这表明个体处于“灾难征候群”的( )。

A.警觉期

B.惊吓期

C.恢复期

D.康复期

【答案】C

【解析】“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①惊吓期:这一阶段里,受害者对创伤和灾难丧失知觉,就像通常所说的“失魂落魄”的状态,事情过后,往往对事件不能回忆。②恢复期:在恢复期中,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这与通常所说的“后怕”相仿。在此期间,受害者常常逢人便诉说自己的遭遇。③康复期:在康复之后,心理重新达到平衡。

54.将目标总体按某种变量分类后再随机抽取样本的方法是( )。

A.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组抽样

D.分层抽样

【答案】D

【解析】分层抽样是在确定常模时最常用的方法。它是先将目标总体按某种变量(如年龄、文化程度)分成若干层次,再从各层次中随机抽取若干被试,最后把各层的被试组合成常模样本。A项,简单随机抽样史按照随机表顺序选择被试构成样本,或者将抽样范围内的每个人或者每个抽样单位编号,再随机选择,可以避免由于标记、姓名、性别或其他社会赞许性偏见而造成抽样误差。B项,系统抽样是在总体数目为N的情况下,若要选择K分之一的被试作为样本。C项,分组抽样是指在总体数目较大,无法进行编号,而且群体又有多样性时,可以先将群体进行分组,再在组内进行随机取样。

55.用于比较和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分数标准是( )。

A.常模

B.标准分数

C.原始分

D.常模分数

【答案】D

【解析】常模分数是指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者的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导出分数具有一定的参照点和单位,它实际上是一个有意义的测验量表,它与原始分数等值,可以进行比较。A项,常模分数构成的分布即常模,它是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基础。B项,标准分常模是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因为它的基本单位是标准差,所以称为标准分数。C项,通过将被试者的反应与标准答案相比较而获得的测验分数称为原始分数。

56.测验只有用于与测验目标一致的目的才会有效,是指效度的( )。

A.连续性

B.相对性

C.有效性

D.绝对性

【答案】B

【解析】在心理测验中,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即一个心理测验的准确性。效度的性质有:①效度具有相对性:任何测验的效度是对一定的目标来说的,或者说测验只有用于与测验目标一致的目的和场合才会有效。②效度具有连续性:测验效度通常用相关系数表示,它只有程度上的不同,而没有“全有”或“全无”的含义。因此评价一个测验时,不应该说“有效”或“无效”,而应该用效度较高或较低来评价。

57.对于测验项目,要想获得较高的区分度,则P值应越接近( )越好。

A.0.30

B.0.50

C.0.70

D.0.35

【答案】B

【解析】难度是指项目的难易程度。难度的指标通常以通过率P表示,P代表项目的难度,P值越接近于0或接近于1,越无法区分被试间能力的差异。相反,P值越接近于0.50,区别力越高。为了使测验具有更大的区别力,应选择难度在0.50左右的试题比较合适。

58.编制心理测验的过程中进行预测时应注意( )。

A.预测对象应随机抽取

B.题意不清的项目可以忽略

C.预测时限可稍微放宽

D.施测过程可以灵活掌握

【答案】C

【解析】预测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预测对象应取自将来正式测验准备应用的群体;②预测的实施过程与情境应力求与将来正式测验时的情况相近似;③预测的时限可稍宽一些,最好使每个被试都能将题目做完;④在预测过程中,应对被试的反应情形随时加以记录,如在不同时限内一般被试所完成的题数、题意不清之处及其他有关问题。

59.在报告测验分数时应注意( )。

A.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B.当事人不可参与测验分数的解释

C.应告知测验分数的解释

D.当事人无需知道该测验的目的

【答案】C

【解析】在报告测验分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不应把测验分数直接告诉被试本人或家长、学校班主任等有关人员,应告诉的是测验分数的解释和建议;②避免使用专业术语;③要保证当事人知道这个测验测量或预测什么;④要使当事人知道他是和什么团体在进行比较;⑤要使当事人知道如何运用他的分数;⑥要考虑测验分数将给当事人带来什么心理影响;⑦要让当事人积极参与测验分数的解释。

60.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要以有助于求助者的成长为最终目的,不能借机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好奇心,这是心理咨询工作限制性观点中规定的( )。

A.职责限制

B.关系上的限制

C.感情限制

D.咨询目标限制

【答案】C

【解析】咨询关系是有限制的。关系限制是指咨询结束,咨询关系也就终止,不能以“朋友”关系的名义继续进行往来。感情限制是指咨询师的工作要以有助于求助者的成长为最终目的,不能借机满足自身的欲望和好奇心,不能与求助者建立除咨访关系之外的其他关系。因此C项正确。

61.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观点”是其( )的延伸。

A.分区观点

B.动力学观点

C.结构观点

D.适应观点

【答案】B

【解析】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观点是动力学观点的延伸。弗洛伊德认为,“本我”中的“无意识”冲动和性欲,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总要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或区域得到满足并获取快感。而在不同部位获取快感的过程,就构成了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他把性心理的个体发展分为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潜伏期、生殖期几个阶段。

62.咨询师对一位企图自杀的求助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推断出该求助者的行为是一种“感性反应”,即对外部事物的情绪化应对。咨询师这种给临床资料赋予意义的方法是( )。

A.就事论事

B.分析迹象

C.相关分析

D.早期印象

【答案】B

【解析】当人们赋予某种资料以具体意义时,一般采用三种方法或三个思路:①“就事论事”:就事论事的办法并不能揭示事件的全部含义;②“寻找相关”:根据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去分析问题的方法是可取的,但它总带有猜测性质;③进行“迹象分析”:把事实作为一种结果,作为一种症状,而进一步去寻找原因。题中所述“感性反应”是对原因的分析,属于“分析迹象”的做法。

63.以下属于凯利所说的责备性问题的是( )。

A.你为什么要和你的丈夫吵架呢

B.您只谈学生学习不好,可当今的教师水平和学校纪律又是个什么情况呢

C.你不认为夫妻应当相敬如宾吗

D.现在你后悔了,当初你干什么来着

【答案】D

【解析】凯利曾经把临床交谈提问的性质做过归类,其中之一为责备性问题。这是以反问形式责备求助者。如:“现在这样,当初你干什么来着?”“这件事你凭什么能肯定?”这种问题,对求助者能产生很大的威胁感,所以会立即引起防卫。这对推动交谈没任何好的作用,所以在咨询中应严加杜绝。

64.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病性障碍患者进行的会谈属于( )。

A.治疗性会谈

B.咨询性会谈

C.危机性会谈

D.鉴别性会谈

【答案】D

【解析】鉴别性会谈即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措施。题中所述的会谈即鉴别性会谈。A项,“治疗性会谈”是指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所进行的会谈,这类会谈往往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它除了要注意会谈法的原则,还要遵循心理治疗的原则。B项,咨询性会谈:这类会谈涉及的往往不是病人而是健康人的某些问题,如职业选择、人员的任用和解雇、家庭关系问题等。C项,危机性会谈:这是一种特殊情况,当求助者发生意外时,如遭到强奸、想自杀、突然遭受精神创伤的时候,心理咨询师用会谈法给予帮助的情况。

65.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即使通过多次反复的医学检查都不能纠正其歪曲的信念,这是( )的表现。

A.内脏性幻觉

B.疑病妄想

C.疑病神经症

D.抑郁神经症

【答案】B

【解析】疑病妄想是指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因而到处求医,即使通过一系列详细检查和多次反复的医学验证都不能纠正其歪曲的信念。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更年期和老年期精神障碍,常伴有焦虑和抑郁,因此C项错误。题干中未说明是否。

66.某人自诉整夜不眠,而他的配偶却听见他打鼾,这种情况叫作( )。

A.入睡困难

B.睡眠感丧失

C.嗜睡症

D.回顾性失眠

【答案】B

【解析】难于入睡、多梦和醒后不解乏,可能使病人对睡眠的时间估计偏少。有些病人诉述整夜不眠,而他们的配偶却听见病人打鼾,这称为睡眠感丧失。D项,回顾性失眠是指病人估计的睡眠时间和实际睡眠时间之差。

67.确诊抑郁神经症,病程至少需持续( )。

A.两周

B.两月

C.一年

D.两年

【答案】D

【解析】抑郁神经症的临床表现为:①兴趣减退甚至丧失;②对前途悲观;③无助感;④感到精神疲惫;⑤自我评价低;⑥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以上症状至少持续两年,且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抑郁状态。

68.“扭曲的体像”是( )患者的表现。

A.疑病神经症

B.神经性厌食

C.抑郁神经症

D.神经性贪食

【答案】B

【解析】进食障碍诊断常见的要点有:不可理喻地害怕长胖或体重增加;过分努力控制体重(严格地节食,呕吐,使用泻药,过多的锻炼);否认体重或饮食习惯是问题所在。①神经性厌食患者通常表现为:体重很低仍严格节食;扭曲的体像(如无端地认为自己体重过重);停经。②神经性贪食患者通常表现为:暴食(在短时间内吃进大量食物);诱导排出(自己诱导的呕吐,服用利尿剂或泻剂)。

69.严重的精神发育迟滞通常可在( )发现。

A.0~1岁

B.2周岁前

C.3~5岁

D.学龄期

【答案】B

【解析】精神发育迟滞的严重程度方面可分为:①严重的迟滞:通常在2周岁前发现,日常自理需要帮助,仅会说简单话语;②中度迟滞:通常在3~5岁时发现,能在监护下做简单工作,日常活动需要指导或监护;③轻度迟滞:通常在学龄期发现,学业差,但能够独立生活并胜任简单工作。

70.如果丧亲2个月后仍然表现抑郁的全部症状,应考虑( )的诊断。

A.居丧障碍

B.抑郁神经症

C.抑郁发作

D.双相情感障碍

【答案】C

【解析】居丧障碍伴随着类似抑郁发作的症状。如果丧亲2个月之后仍然表现抑郁的全部症状,应考虑抑郁发作的诊断。

71.在咨询过程中,求助者为了证明自己没问题而一味地谈论别人的不是。这种多话类型最可能是( )。

A.掩饰型

B.表现型

C.表白型

D.反抗型

【答案】C

【解析】表白型多话是指求助者知道自己正面临某方面的问题,然而,面谈时,他们一味地谈论别人的不足,他们来咨询,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没问题,有问题也是别人的问题。A项,掩饰型多话是指求助者不停地讲话只是为了掩盖他们被人真正了解的恐惧,他们的健谈是内心焦虑的反映。B项,表现型多话是指求助者滔滔不绝地发表意见,乃至对心理咨询及心理咨询师评头论足,很少谈论自己。D项,反抗型是求助者沉默的类型之一。求助者不想讲,主要指被动求助者,他们本人不愿意或不很愿意接受咨询,是别人要他们来的,故用沉默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72.对求助者影响力最明显的咨询技术是( )。

A.释义

B.解释

C.指导

D.面质

【答案】C

【解析】指导即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件事、说某些话或以某种方式行动,对求助者的影响最为明显。A项,内容反应,也称释义或说明,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求助者。B项,解释是指运用某一种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实质等。D项,面质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

73.求助者对咨询师信奉的某种理论方法持不信任态度,这种咨询师与求助者不相适宜的类型属于( )。

A.欠缺型

B.冲突型

C.忌讳型

D.怀疑型

【答案】B

【解析】ABC三项是咨询师与求助者不相宜的三种类型。A项,欠缺型:由于咨询师的训练重点不一,擅长内容不一,因而,对某些类型的咨询内容很可能不懂、不擅长。B项,冲突型:咨询师与求助者可能在个性等方面存在着某种不协调,或是有些求助者对咨询师信奉的某种理论方法持不信任态度,那么就不能使用该方法咨询。C项,忌讳型:忌讳型是指有些咨询师在价值观念上、情感方式上很可能对某些人、某些咨询内容,持有某种程度的敏感、偏见、忌讳,如果这样的话,就很容易走入误区。

74.生物反馈法的基本原理是( )。

A.经典条件反射

B.交互性抑制

C.操作条件反射

D.消退性抑制

【答案】D

【解析】生物反馈疗法是指通过现代电子仪器,将个体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意识到的体内生理功能予以描记,并转换为数据、图形或声、光等反馈信号,让求助者根据反馈信号的变化了解并学习调节自己体内不随意的内脏机能及其他躯体机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生物反馈法的基本原理是消退性抑制。

75.在系统脱敏过程中,当一开始焦虑分数超过( ),表明焦虑等级设计得不够合理,应当将焦虑等级再划分得细一些。

A.15分

B.25分

C.50分

D.75分

【答案】C

【解析】系统脱敏疗法的注意事项为:①如果引发求助者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不止一种,可以针对不同情境建立几个不同的焦虑等级表,然后对每个焦虑等级表实施脱敏训练;②系统脱敏时求助者想象的次数多少,依个体不同和情境不同而不同;③在系统脱敏过程中,当一开始焦虑分数超过50,仅靠重复放松就很难降低了,应当将焦虑等级划分得细一些,使每个等级之间跨度不要太大;④有的求助者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降低焦虑水平,可考虑改用其他方法。

76.“内隐致敏法”指的是( )。

A.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B.厌恶疗法的想象刺激

C.想象冲击疗法

D.系统脱敏法的脱敏过程

【答案】B

【解析】厌恶疗法常用的厌恶刺激为想象刺激。最先报告使用想象刺激进行厌恶治疗的是Gold和Neufeld(1965),后来Cautela将之命名为内隐致敏法。他用语言提示使求助者进入想象,在想象中将不适行为和厌恶反应联系起来。想象刺激有许多优点:安全,不会伤害求助者,而且不拘条件,随时随地可行。

77.语义分析技术是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中用于( )的方法。

A.检验表层错误观念

B.巩固新观念

C.纠正核心错误观念

D.识别自动性思维

【答案】C

【解析】深层错误观念往往表现为一些抽象的与自我概念有关的命题,比如“我毫无价值”等等,它们并不对应具体的事件和行为,也难以通过具体的情境加以检验,这就需要用一些逻辑水平更高、更抽象的技术进行纠正。术语,这些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更为严密和抽象的逻辑分析技术,而这些技术的运用离不开对句子的语义分析。

78.“个体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将一些外部事件与自己联系起来的倾向”是贝克所称歪曲认知中的( )。

A.主观推断

B.夸大和缩小

C.过度概括

D.个性化

【答案】D

【解析】A项,主观推断是指没有支持性的或相关的根据就做出结论,包括“灾难化”或在大部分情境中都想到最糟糕的情况和结果。B项,夸大和缩小是指用一种比实际上大或小的意义来感知一个事件或情境。C项,过度概括是指由一个偶然事件而得出一种极端信念并将之不适当地应用于不相似的事件或情境中。D项,个性化是指个体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将一些外部事件与自己联系起来的倾向。

79.团体心理咨询中,异质团体一般适用于( )。

A.成长团体

B.学习团体

C.任务团体

D.专业人员训练

【答案】C

【解析】团体的性质分类之一为同质团体与异质团体。①同质团体由于成员在人格特质、教育程度、成长背景、个人经验等方面推荐相近和相似,沟通起来比较容易,有助于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彼此的相容性,一般适合应用在学习团体、成长团体和专业人员训练团体。②异质团体成员的经验、背景、特质、条件不同,呈现出多样性,通过成员丰富的多样性及宽阔不同的人格特质,可以互相刺激,彼此观摩学习,让团体的发展更具多样性。一般适用于治疗团体、任务团体和创意性思考团体。

80.某求助者的中国比内测验结果IQ为130,其智力等级是( )。

A.优秀

B.超常

C.极优

D.极超常

【答案】D

【解析】智力等级分布情况为:①极超常:IQ≧130; ②超常:IQ为120~129; ③高于平常:IQ为110~119; ④平常:IQ为90~109; ⑤低于平常:IQ为80~89; ⑥边界:IQ为70~79; ⑦智力缺陷:IQ≦69。

81.由龚耀先1984年主持修订的EPQ中文版共有( )个条目。

A.62

B.85

C.88

D.90

【答案】C

【解析】艾森克人格问卷英文原版的成人问卷中有101个项目,儿童问卷中有97个项目。我国修订的EPQ有多种版本,北方地区有陈仲庚等人的修订本,南方地区有龚耀先、刘协和等人的修订本,其中龚耀先教授主持修订的儿童问卷和成人问卷各由88个项目组成。

82.施测应对方式问卷(CSQ),可以( )。

A.了解受测者人格特质

B.了解受测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C.评定受测者健康水平

D.了解受测者心理发展的成熟程度

【答案】B

【解析】应对方式问卷包括62个条目,共分为6个分量表,分别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它可解释个体或群体的应对方式类型和应对行为特点,比较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应对行为差异,并且不同类型的应对方式还可以反映人的心理发展成熟的程度。因此它可以了解受测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83.韦氏儿童智力测验的适用对象年龄范围是( )。

A.2~18岁

B.4~16岁

C.5~15岁

D.6~16岁

【答案】D

【解析】1939年编制成的韦克斯勒-贝勒维量表(W-B)可用于成人及儿童。随后又编制出平行本,称W-BⅡ,因此称前者为W-BⅠ。1949年将W-BⅡ发展和修改成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适用于6~16岁儿童,成为继比内测验之后又一个应用最广的儿童智力量表。1955年将W-BⅠ修订成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年人,使之与WISC相衔接。1967年又编制了韦氏学龄前及幼儿智力量表(WPPSI),至此一套从4岁幼儿到成人(74岁)的三个著名智力量表编制成功。

84.在CBCL中与爱好体育运动项目有关的问题主要是考察( )情况。

A.活动

B.社交

C.生活

D.学习

【答案】A

【解析】CBCL的内容可分为一般项目、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三个部分:①一般项目:如姓名、性别、年龄、种族、年级、父母职业和填表人等。②社会能力:包括参加体育运动、课余爱好、参加团体、课余职业或劳动、交友情况、与家人及其他小孩相处和在校学习情况,共7大项。社会能力归纳成3个因子,即活动情况(包括Ⅰ、Ⅱ、Ⅳ条)、社交情况(包括Ⅲ、V、Ⅵ条)及学习情况(Ⅶ),得分越高表明社会能力越强。③行为问题:包括113条,其中第56条包括8小项,第113条为“其他”。

85.对SCL-90的因子分和廓图进行分析时,可以得到的结果是( )。

A.完全不能反映咨询效果

B.反映受测者的具体症状群特点

C.以总分反映症状严重程度

D.以总分的变化反映症状的演变

【答案】B

【解析】SCL-90量表的编制者们针对单项分分析法的缺点,提出了量表的因子分析法:①用因子分和廓图反映具体病人的症状群特点;②以因子分和廓图反映靶症状群的治疗效果。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第86~125题,每题1分,共40分)

86.神经系统各部位的颜色是不一样的,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 )。

A.红色部位是神经中枢所在的部位

B.灰色部位是神经元的树突和细胞体集中的地方

C.蓝色部位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所在的部位

D.白色部位是神经元的轴突经过的地方

【答案】BD

【解析】神经元的细胞体(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和树突是灰色的;在整个脑干上分布着一个灰色的、像渔网一样的组织,即脑干网状结构,它由许多散布于纵横交错的神经网中的,大小不等、类型不同的神经元构成。轴突外部有一层白色的薄膜包围着,这层薄膜称为髓鞘。

87.桑代克和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叫( )。

A.经典条件反射

B.防御条件反射

C.操作条件反射

D.工具条件反射

【答案】CD

【解析】巴甫洛夫通过对动物和人的反射活动的实验研究,发现了许多神经系统高级部位机能活动规律,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和斯金纳也进行了条件反射的实验研究。为了区别起见,人们把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把桑代克和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

88.感觉后像的特点包括( )。

A.感觉后像可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B.彩色的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

C.感觉后像的感受性更高

D.正后像和负后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答案】ABD

【解析】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称为感觉后象。感觉后象有时和刺激物的性质相同,这种后象称为正后象;后象的性质与刺激物的性质相反,这种后象称为负后象。彩色的负后象是刺激色的补色,正后象和负后象可以相互转换,后象持续的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89.下列属于迁移作用的例子包括( )。

A.会骑自行车的人容易学骑摩托车

B.会骑自行车的人刚骑三轮车时不如不会骑自行车的人顺利

C.学了普通心理学再学心理学的其他分支会觉得容易

D.鲁班被带齿的丝毛草划破了皮肤而发明了锯子

【答案】ABC

【解析】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迁移有两类,即正迁移和负迁移。AC两项,属于正迁移。B项,属于负迁移的作用。D项,该项属于原型启发的作用,即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

90.幻想的特点包括( )。

A.其内容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

B.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

C.其内容指向未来

D.科学幻想和理想都是积极的幻想

【答案】ACD

【解析】幻想属于有意想象,是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科学幻想推动着人们去进行科学探索,发现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对于一个人来说他对未来的憧憬反映了他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是他的理想。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对一个人来说也是一种动力。幻想并不是坏事,问题在于只有对未来的憧憬而没有实现这种愿望的努力,愿望没有实现的可能,幻想就成了空想。B项是无意想象的特点。

91.艾森克提出的人格维度包括( )。

A.内外倾

B.稳定性

C.神经质

D.精神质

【答案】ACD

【解析】艾森克把许多人格特质归结到几个基本的维度或类型上。最初发现的是两个主要的人格维度,即内外倾和神经质,后来又找到第三个人格维度,即精神质。用艾森克的这三个人格基本维度的首写字母E(extraversion,内外倾)、N(neuroticism,神经质)和P(psychoticism,精神质),缩写为PEN,表示艾森克的人格三维度模型。

92.属于新精神分析学家的学者包括( )。

A.荣格

B.弗洛姆

C.米德

D.霍妮

【答案】BD

【解析】20世纪30年代,一批德国精神病专家移居美国,如沙利文、霍妮、弗洛姆、埃里克森等。他们在精神病成因的解释中,强调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尽管他们的理论侧重点各不相同,但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均既有继承,又有修正和发展,故被称为新精神分析论。

93.道德社会化是指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道德的内容主要包括( )。

A.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

B.道德情感

C.道德需要与道德动机

D.道德行为

【答案】ABD

【解析】道德社会化是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它有三个方面:①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这是道德中的认知成分。皮亚杰认为,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②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的内容包括正义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爱国情感等。③道德行为:个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高水平的道德行为来自道德习惯的养成。

94.角色扮演包括( )。

A.角色期待

B.角色领悟

C.角色冲突

D.角色实践

【答案】ABD

【解析】角色扮演过程含有三个要素:①角色期待,指的是个体承担某一角色,首先遇到的是他人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如果个体偏离角色期待可能招致他人的异议或反对。②角色领悟,即个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个体往往根据他人的期待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塑造自己。③角色实践,指的是在角色期待与角色领悟的基础上,个体实际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其社会角色的过程。

95.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认知者的( )。

A.经验

B.动机

C.兴趣

D.情绪

【答案】ABCD

【解析】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主要有:①认知者的经验:个体过去的经验不同,对相同的对象的认知也会有不同的结果。②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由于动机和兴趣不同,个体选择认知对象会有所不同。个体往往忽略他不感兴趣的事情,集中于他感兴趣的事情。③认知者的情绪: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于给他人赋予积极品质,用积极的“眼光”知觉他人;反之则用消极“眼光”去知觉他人。

96.身体语言包括( )。

A.身体的运动

B.姿势

C.抑扬顿挫的声音

D.微表情

【答案】ABD

【解析】体语即身体语言。体语是非语词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外貌(妆饰)、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等。人们可以通过身体语言表达丰富的意义。

97.鲁宾认为爱情和喜欢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等方面。

A.依恋

B.承诺

C.利他

D.亲密

【答案】ACD

【解析】社会心理学家鲁宾对爱情和喜欢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发现爱情不是喜欢的一种特殊形式,爱情与喜欢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情感。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主要在三个方面:①依恋:卷入爱情的双方在感到孤独时,会高度特异性地去寻找对方来伴同和宽慰,而喜欢的对象不会有同样的作用。②利他:恋爱中的人之间会高度关怀对方的情感状态,觉得让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③亲密:恋爱的双方,不仅对对方有高度的情感依赖,而且会有身体接触的需求。性是爱情的基础,是爱情的核心成分。

98.青春期记忆的特点包括( )。

A.开始使用系统化记忆策略

B.记忆广度达到一生的顶峰

C.短时记忆效果好,长时记忆效果差

D.对各种材料的记忆成绩都达到高值

【答案】ABD

【解析】初中学生的记忆容量不仅明显高于小学高年级,也高于大学生的成绩,达到11.04±0.4,超出成人短时记忆容量。该时期记忆的主要特点有:①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②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③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99.一般来说,青春期自我意识的特点包括( )。

A.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

B.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C.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

D.自我评价处于一生中最好的时期

【答案】ABC

【解析】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青春期自我认识的兴趣首先表现在关注自己身体形象上,强烈地渴望了解自己的体貌,并喜欢在镜中研究自己相貌、体态,注意服装仪表风度,注意别人对自己打扮的反应,因为某些不甚令人满意的外貌特点产生极度焦虑;②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中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一直影响着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在群体中社会地位以及自尊等情感的认识,并逐渐影响着自我的评价;③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青春期对自我的认识还表现在对自己的人格特征与自我情绪情感的过分关注上。

100.帕瑞认为青年期思维发展的阶段包括( )。

A.二元论阶段

B.相对性阶段

C.逻辑性阶段

D.约定性阶段

【答案】ABD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帕瑞对青年期的思维进行了研究,发现青年期的思维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二元论阶段:青年初期的个体对问题的看法非此即彼,要么对,要么就错,没有“灰色区”,易将知识视为固定不变的真理。②相对性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不再毫无区分地把知识当作不变的真理,而是通过比较不同的理论、方法,进而找到有效的理论和方法。③约定性阶段:个体在分析问题时已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能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到两个相反的观点都可能是正确的,因为每个观点的出发点不同。

101.老年人记忆衰退的特点包括( )。

A.机械记忆比意义记忆消退慢

B.再认比回忆效果好

C.识记和回忆“姓氏”最难

D.记忆减退程度和受教育程度有关

【答案】BCD

【解析】就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其记忆变化的总的趋势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减退,主要表现为:机械记忆减退,记忆广度变小,规定时间内的速度记忆成绩下降,再认能力较差,回忆能力显著减退等。记忆老化的特点包括:①再认成绩好于回忆成绩;②内容有关联的和有意义的记忆成绩好于无意义的机械记忆成绩;③日常生活记忆成绩好于实验室记忆成绩,且受文化因素的影响;④识记和回忆“姓氏”最难。

102.关于巴甫洛夫对人的心理异常现象的研究与阐述,正确的包括( )。

A.巴甫洛夫通过对病人的实验研究,用高级神经系统的病理机制解释人的异常心理现象

B.神经症的产生是由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

C.神经衰弱的特征是兴奋过程的优势和抑制过程的薄弱

D.癔病的特征是抑制过程的优势和兴奋过程的薄弱

【答案】ABCD

【解析】A项,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并且通过“实验神经症”的模型说明“心理冲突”的神经机制。B项,对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巴甫洛夫认为是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CD两项,巴甫洛夫认为,神经衰弱与癔病这两类疾病有不同的神经机制,前者的特征是兴奋过程的优势和意志过程的薄弱,而后者则相反,是抑制过程的优势和兴奋过程的薄弱。

103.易激惹可见于( )的患者。

A.神经衰弱

B.脑动脉硬化

C.躁狂发作

D.冲动型人格障碍

【答案】BC

【解析】易激惹患者很容易因为一些细小的事情而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例如,生气、激动、愤怒,甚至大发雷霆,持续时间一般比较短暂。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例如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也可见于躁狂状态等功能性精神疾病。

104.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包括( )。

A.过度警觉、失眠

B.意识障碍、定向力障碍

C.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

D.对创伤性经历的逆行性遗忘

【答案】CD

【解析】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如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面临类似灾难境遇可感到痛苦和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105.以下属于社会环境性压力源的包括( )。

A.社会交往不良

B.离婚或失恋

C.噪音、气温变化

D.道德冲突

【答案】AB

【解析】社会环境性压力源分为两大类:①纯社会性的,如重大社会变革、重要人际关系破裂(失恋、离婚)、家庭长期冲突、战争、被监禁等;②由自身状况(如个人心理障碍、传染病等)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如恐人盛性、社会交往不良)等。AB两项是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求的事件,属于社会环境性压力源。C项属于生物性压力源,D项属于精神性压力源。

106.在测量的定义中,被测量的“事物”是指( )。

A.要测量的对象

B.测量所依据的规则

C.测量包括的元素

D.要测量的事物的属性或特征

【答案】AD

【解析】测量有三个主要的元素:①事物:事物是指人们要测量的对象,更准确地说,是引起人们兴趣的事物的属性或特征;②数字:是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属性的量;③法则:法则是指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

107.MMPI测验是属于( )测验。

A.客观

B.典型行为

C.人格

D.特殊能力

【答案】ABC

【解析】A项,MMPI属于客观测验:在此类测验中,所呈现的刺激词句、图形等意义明确,只需被试者直接理解,无需发挥想象力来猜测和遐想,故称客观测验。绝大多数心理测验都属这类测验。B项,MMPI属于典型行为测验,此类测验要求被试者按通常的习惯方式做出反应,没有正确答案。一般来说,各种人格测验均属典型行为测验。C项,MMPI属于人格测验,这类测验主要用于测量性格、气质、兴趣、态度、品德、情绪、动机、信念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亦即个性中除能力以外的部分。

108.信度在解释个人分数方面的意义,包括( )。

A.估计真实分数的范围

B.解释真实分数与实得分数的相关

C.比较不同测验分数的差异

D.了解实得分数再测时可能的变化情形

【答案】AD

【解析】从信度可以解释个人分数的意义,这就是测量标准误的应用。它有两个作用:①估计真实分数的范围;②了解实得分数再测时可能的变化情形。

109.编制心理测验进行目标分析时可以做的工作包括( )。

A.进行工作分析

B.对特定概念下定义

C.编制双向细目表

D.确定测验的具体内容

【答案】ABD

【解析】心理测验的目标是指编制的测验是测什么的,即用来测量什么样的心理变量或行为特征。目标分析以测验不同而异,一般可分为三种情况:①工作分析:对于选拔和预测功用的预测性测验,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所预测的行为活动作具体分析,称之为任务分析或工作分析;②对特定概念下定义:如果测验是为了测量某种特殊的心理品质或特点,那么测验编制者就必须给所要测量的心理或行为特质下定义,然后必须发现该特质所包含的维量将通过什么行为表现出来或怎样进行测量;③确定测验的具体内容:如果测验是描述性的显示测验,它的目标分析的主要任务则是确定显示的内容和技能,从中取样。

110.咨询性会谈针对的人群的心理特点包括( )。

A.心理正常

B.心理不正常

C.心理健康

D.心理不健康

【答案】AC

【解析】咨询性会谈涉及的往往不是病人而是健康人的某些问题,如职业选择、人员的任用和解雇、家庭关系问题等。因此,这类会谈针对的人群心理正常且心理健康。

111.进行摄入性会谈时,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包括( )。

A.求助者可接受

B.有效

C.可以量化评估

D.积极

【答案】ABD

【解析】会谈内容的选择是极重要的,特别是把会谈作为治疗手段时,会谈的内容必须认真选择。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可有以下几条:①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②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③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④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⑤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⑥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⑦会谈法的有效性。

112.抑郁发作的主要症状包括( )。

A.心境低落或悲伤

B.激越或运动、言语迟缓

C.兴趣或快感缺失

D.注意力集中困难

【答案】ABCD

【解析】抑郁症的诊断要点为心境低落或悲伤、兴趣或快感缺失,常伴有下列相关症状:①睡眠紊乱;②自罪或丧失自信;③疲乏、精力减退或性欲减退;④激越或运动、言语迟缓;⑤食欲紊乱;⑥自杀观念或行为;⑦注意集中困难;⑧焦虑或精神紧张症状也经常出现。

113.神经衰弱病人的疲劳特点包括( )。

A.具有弥散性

B.与精神兴奋相结合

C.具有情绪性

D.伴有欲望和动机的减退

【答案】ABD

【解析】神经衰弱病人的疲劳特点为:①具有弥散性:健康人看书看累了听听音乐可以消除疲劳,神经衰弱病人却不然,他们几乎干什么都觉得累;②带有明显的情绪性;③不伴有欲望和动机的减退,相反,病人苦于“力不从心”或“心有余而力不足”。当然,短暂的灰心丧气是难免的。但最典型的神经衰弱症状是疲劳与精神兴奋二者相结合,病人在感到疲劳的同时心里想得却很多,欲念十分活跃。

114.许又新教授提出的神经症分类中,典型的神经症包括( )。

A.焦虑神经症

B.抑郁神经症

C.恐惧神经症

D.神经衰弱

【答案】ACD

【解析】ACD三项,神经衰弱、焦虑神经症、恐惧神经症都属于典型的神经症。B项,抑郁神经症属于不典型的神经症。其症状为:①兴趣减退甚至丧失;②对前途悲观;③无助感;④感到精神疲惫;⑤自我评价低;⑥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以上症状至少持续两年,且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抑郁状态。

115.引发心理问题的社会性因素包括( )。

A.生活事件

B.家庭教养

C.风俗习惯

D.认知方式

【答案】ABC

【解析】ABC三项,属于引发心理问题的社会性因素,这类因素主要有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及所处的生存环境,另外还有社会文化(如道德、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D项属于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心理原因,即一些与心理行为问题发生有关的认知因素。

116.以下属于内容表达技术的包括( )。

A.释义

B.面质

C.解释

D.反馈

【答案】BCD

【解析】内容表达技术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解释和反馈,以影响求助者,促使求助者实现咨询目标。咨询过程中,各项影响技术都属于内容表达。广而言之,指导、解释、自我开放、影响性概述等都是一种内容表达。A项,释义属于内容反应技术。

117.“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包括( )。

A.情绪发泄

B.假提问题

C.最终暴露

D.控制话题

【答案】CD

【解析】CD两项属于讲话方式上的阻抗。最终暴露是指求助者故意在咨询会谈的最后时刻才讲出某些重要事件,以使咨询师感到措手不及,借以表达他对心理咨询的某种抵抗。控制话题是指求助者在会谈中,一味要求咨询师讲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回避自己不愿谈论的话题。AB两项属于讲话内容上的阻抗。

118.实施冲击疗法时如果出现( )时,均应停止治疗。

A.咨询师认为必须停止

B.求助者家属执意要求停止

C.求助者晕厥或休克

D.求助者出现强烈回避行为

【答案】BC

【解析】在冲击疗法实施过程中,如果求助者反复要求退出治疗,或者是家属提出取消治疗,经咨询师劝说无效时,治疗应立即停止。治疗中求助者若出现以下情况时,也应停止治疗,并对症处理:①通气过度综合症;②晕厥或休克。

119.模仿法中的示范方式包括( )。

A.生活示范

B.参与示范

C.角色扮演

D.内隐示范

【答案】ABCD

【解析】模仿法又称示范法,是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他们的行为得到了什么样的后果,以引起他从事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该疗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具体方式:①生活示范:是指让求助者在生活中观察示范者演示适当的行为;②象征性的示范:常用的象征性示范是记录适当行为的电影和录像带,还有图画书和游戏;③角色扮演:该方法是由咨询师和求助者一起扮演一个确定的情境,咨询师扮演求助者生活中遇到的人;④参与示范:是由咨询师为求助者示范行为,然后引导求助者使用这个行为;⑤内隐示范:有时示范的行为是不可观察的,可以通过咨询师的描述,让求助者想象示范行为。

120.求助者中心疗法中促进设身处地的理解的技术包括( )。

A.关注

B.移情

C.沉默

D.热情

【答案】AC

【解析】设身处地的理解意味着从求助者的角度去知觉他们的世界,并把这种知觉向求助者交流出来。促进这种设身处地的理解的技术包括:①关注;②用言语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③非言语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④沉默作为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的一种方式。

121.团体心理咨询中,领导者有效处理团体成员防卫或抗拒的做法包括( )。

A.带头示范自己的感受

B.责备成员不投入团体

C.将重点放在他人而少谈自己

D.直接而温婉地面质成员

【答案】AD

【解析】团体初期成员自然会有些防卫或抗拒的行为,如将重点放在他人而少谈自己、问别人问题、用概括性语言“大家都”“我们”“你们”或不参与、沉默等,领导者需敏锐地觉察并尊重成员的此类行为,提供成员表达此类行为的内在情感的机会,主动带头示范自己的感受,但不责备成员,另外也可以引导成员用适合的行为方式或直接而委婉地面质成员。

122.对于联合型瑞文测验,正确的说法包括( )。

A.属于文字智力测验

B.可用于不同民族的跨文化研究

C.限时40分钟内交卷

D.可用于有言语障碍的智力测量

【答案】BCD

【解析】A项,联合型瑞文测验属于非文字智力测验。BD两项,联合型瑞文测验可用于有言语障碍的智力测量,亦可为不同民族、不同语种间的跨文化研究工具。C项,联合型瑞文测验的测验时间为40分钟。

123.关于16PF,正确说法包括( )。

A.测验没有时间限制

B.要求尽量不选择中性答案

C.允许有无法回答项

D.测量有关个人兴趣和态度问题

【答案】ABD

【解析】ABC三项,16PF没有时间限制,但被试者应以直觉性的反应,依次作答,无须迟疑不决,拖延时间。应当记住的是:①每一测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②不可漏掉任何测题;③尽量不选择中性答案;④有些题目被试者可能从未思考过,或者感到不大容易回答。对于这样的题目,同样要求被试者做出一种倾向性的选择。D项,本测验共有187个问题,都是有关个人的兴趣和态度等问题。

12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可以用于( )。

A.抑郁症的评定

B.双相障碍的评定

C.神经症的评定

D.鉴别抑郁症与焦虑症

【答案】ABC

【解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适用范围为:适用于有抑郁症状的成年病人。可用于抑郁症、躁郁症、神经症等多种疾病的抑郁症状之评定,尤其适用于抑郁症。然而,本量表对于抑郁症与焦虑症,却不能较好地进行鉴别,因为两者都有类似的项目。

125.对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正确的说法包括( )。

A.采用5级评分法

B.有具体的工作用评分标准

C.评定时间为最近一周

D.若再次评定需间隔2~6周

【答案】BCD

【解析】A项,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所有项目采用1~7分的7级评分法。B项,为了取得较好的评定者间一致性,有人对BPRS的评分制定了评分用工作标准,使每一条目在评定者间的Kappa值有很大提高。在引入我国时也做了BPRS中文版的信度、效度检验,并制定了工作用评定标准。CD两项,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定的时间范围:在干预入组时,评定入组前一周的情况。以后一般相隔2~6周评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