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育德

本章共十节,讲述了教育和学习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培养孩子成为有用之才,同时强调孩子从小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些教育次第的问题解决了,孩子的学习才会更加顺畅。在本章中,还阐述了为人子女要有高尚的道德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一生才会有所作为。

知识要点

1.阐述教育的重要性。

2.理解教育的几个重要因素。

3.掌握教育的次第。

能力要点

学习古人对于童蒙养正教育的重视,对于人生次第的精准把握,理解教育的重要因素和教育的内容。本章内容值得炎黄子孙细细推敲。

课堂训练

学前小测试

1.教给古代孩子启蒙养正,树立规矩,并兼容中华文明史的书是( )。

A.《三字经》

B.《弟子规》

C.《诗经》

D.《论语》

2.《三字经》最早成于哪个朝代( )。

A.汉朝

B.宋朝

C.唐朝

D.明朝

3.关于学习,您认为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人是( )。

A.老师

B.同学

C.家长

D.领导

4.关于学习,您认为以下比较重要的因素是( )。

A.读书

B.实践

C.思考

D.做人

5.“至善莫若教子,至乐莫如读书”,对于这句话,您如何理解?

通过学前小测试可以看出,古人非常注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修养的培养,特别是一些儒家大哲,他们认为,通过教育和学习,可以完善人性本身具有的善良品德,并提升境界,而且只有通过这种人格的不断完善,才能够扬名天下,获得社会大众的尊重和认可。反之,如果不学习,不能主动提升自己,就会变得粗陋浅薄,甚至会被鄙视。

1.1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译文】

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每个人的天性都差不多。但是由于后天所处的环境各不相同,本性受到环境的影响熏染,会渐渐发生变化,随着影响和熏染的程度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离自己的本性也会越来越远。

【注释】

性:人或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或性能特点等。这里指人与生俱来的禀性。

善:心地仁爱,品质淳厚。

近:接近。与“远”相对。

习:“习”,在甲骨文中是会意字,由“羽”和“日”组成,表示鸟儿在阳光下练习飞翔,引申为学习、复习、练习等,又引申为一种结果,即长期反复地做而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或风气,即习惯。这里表示经常做后的结果。

拓展故事

曹操的儿子

史书上记载,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后来成为魏文帝的曹丕、七步成诗的曹植、六岁称象的曹冲、膂膂:读lǚ。力过人的曹彰、救父献身的曹昂。

长子曹昂,字子修。在一次战役中,曹操的马被射伤,为了救父亲,曹昂将自己的马让给了曹操,自己则被乱箭射死。死得极其悲壮。

曹植,字子建。为人敦厚,品性温良,才华横溢,东晋时有一个人叫谢灵运,曾说天下之才如果有一石,子建独占八斗,自己占一斗,剩下的一斗天下人分。这也是成语“才高八斗”的由来。曹子建自恃文采颇高,并认为自己是否能继承王位是天注定,所以不太专心于权势和利益的争夺。

魏文帝曹丕,字子桓,是曹操的二儿子。文采很好,有他流传下来的诗为证,特别是他写的《燕歌行》开创了文人写七言诗之首。但他的文采和他弟弟曹植相比要逊色得多。曹丕也擅长舞枪弄棒,特别是箭术非常出众,据史书记载,可以左右并射。他善于玩弄权术,在与弟弟争夺继承人的斗争中成为胜者,逼弟弟曹植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否则将治罪于曹植。曹植七步之内吟诵了一首诗。曹丕又要求曹植出口成章,曹植见哥哥如此相逼,立即脱口而出,吟诵一首五言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就是传诵千古的《七步诗》《七步诗》:据传还有一个版本是: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尽管历史上很多人对曹丕颇有微词,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位魏文帝在位的七年,还是做了很多好事的,例如,继续发展屯田制,减轻税赋和徭役,开立太学,大兴儒学,提倡节俭,减轻刑罚等,使北方地区重现安定繁荣的局面。当然,魏文帝对藩王削夺政权和兵权,也为日后无力阻止外臣夺权埋下隐患。曹丕在位七年兢兢业业,死前诏令后宫淑媛、昭仪以下的妃嫔都各自回家,死后按其生前的文告,不树碑坟,为后人树立了节俭丧葬的榜样。

曹冲,字仓舒。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理解力很强,六岁才智就能达到成人的水平,深受曹操的宠爱,他仁心敦厚,经常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劝解父亲,并为下人解决疾苦,深得父亲信任和下人们的爱戴。但英年早逝,年仅十三岁就染重病不治而亡。

曹彰,非常勇猛彪悍,武艺精湛,力大无比,是难得的虎将。他射箭也非常准,能百步穿杨。

笔者按:以上五位,虽然都是曹操的儿子,从小所处的生长环境相同,但品性却大不相同。这也说明了人性的复杂,它不仅受外界环境的熏染,还受自身所带的遗传因素影响,另外,后天所处经历也会深深影响其性格的发展。

周处改过的故事

西晋时,义兴阳羡(今宜兴)有一个叫周处的人,年少时,身材高大魁梧,膂力过人,武艺高强,喜欢驰骋田猎,不拘小节,纵情肆欲,横行乡里。周处所到之处,乡里人都避之不及,把他和山中猛虎、水中蛟龙并称“三横”,也叫“三害”。周处小时也是很有羞耻和孝敬之心的,自觉乡人都避让他不太好,就励志改过,便问乡里长者,丰收之年,也不见大家高兴,为什么大家不寻乐而自求苦呢?老人告诉他:“三害不除,何乐之有?”周处似有所悟,于是他进山射杀了猛虎,又下到河里,跟踪蛟龙三天三夜,终于杀死蛟龙,为百姓除了两害。等到周处上岸后,发现老百姓在争相庆贺,终于除了三害。周处这才明白,原来自己这一害更让百姓心惊肉跳,身受其苦。于是周处到吴越之地跟从文学大家陆机、陆云学习,并改邪归正,认真学文练武,立下大志,言必忠信克己,终于成为很有成就的人。后来,周处当了官,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评析】

人性本来是善还是恶,这个话题,就像是蛋生鸡还是鸡生蛋一样,自古以来就争论不休。搅入这场争论之中的不乏先贤大哲。

本书中提到的“人之初,性本善”是秉承孟子的“人性向善”的观点。大思想家孟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向善的。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就有这样一段话:“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认为,人要有同心情,即恻隐之心;要有知道反省的羞耻心,即羞恶之心;也要有彼此谦让的辞让之心;更要有坚定的价值取向,即是非之心。人应该具备这四个方面的品德,也就是人应该有向善的意识理念和行为。在《三字经》中,将这种向善之心之行演化为人本有的性格,显然又对人提出了高一层次的要求,《三字经》认为,人本身的个性就是善良的,没有经过教育本身就善良,都有很高的道德标准。当代社会也不乏这种观点,例如,小孩子是不懂得去坑害别人的,也不知道防御和进攻,亦或是竞争,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同情弱者,等等。顺着这一观点,人们发现提升人的自觉意识比建立完善的制度更为重要。所以有了小孩子天性纯良的观点,要因势利导,正确培养,人人皆可为圣贤。

当然,也有很多人持相反的意见,比如儒家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荀子。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他的观点和西方文化中的某些观点相似,比如,西方观点认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只有上帝是无罪的。我们来到世上就是要救赎自己,求得上帝的宽恕。顺着这一观点,人们发现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四大宗教的基本方向都是道德教育,都是唤起人们向善之心,启发人们向善之行。

从这里,我们能够得到的启示就是,人性是复杂的。圣人的观点,殊途同归,至少让后世的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芒和人性的丑恶,我们朝着这样的一个理论走下去,就印证了下一句“性相近,习相远”。

人的本性都是相近的,由于所处的外界环境的熏染,行为习惯上有各种差异,才最后长成了不同思想、不同个性、不同行为、不同喜好的人。

【思考】

各位读者,您觉得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呢?人的一生又应该如何发展,才能成长为人格健全、身心强大的有德之人呢?

名言欣赏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

2.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

——《论衡·本性》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