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许多人很想读经典,但苦于读不懂,又缺乏好的方法。作者在第一篇中不仅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还提倡快乐学习,书画怡情。《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仰之弥高,钻之弥深。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今人云:一句《论语》治天下;其实不用一句,一“孝”字做真,即可遍行天下,亦可大治天下。
尊敬的各位同仁、各位同胞: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高考。可以说,从国家到个人,所有的家庭都会受到波及。即使没有高考年龄段孩子的家庭也会为亲人、为朋友的孩子操心着。首先,我们祝学子们能够取得好成绩,祝他们能有一个享有人生出彩机会的未来,祝福他们!第二点,在这样一个雨天,各位同胞、各位同仁还能够冒雨前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有一个很强劲的力量,很强劲的势头。
传统文化 重在落实
学习传统文化,以我个人浅薄的经验来讲,重要的是落实,就是千经万论如果不能够落实到自己的身上,那白学了,没有用。清朝末年传统文化变成了胡适所批评的“故纸堆文化”,国民把它当作已经过时的、腐朽的、落寞的、老古董式的文化,以为它不能够拯救我们国家的颓势。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我经常拿现代智能手机来作比方,不是手机的功能不强大,而是用户不会用;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好用,而是现在很少有人能够把传统文化经典的精义、真意落实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因为我自己体会到,当我们真的入门之后,那种感动、那种谦卑难以言表。
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以来,整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复兴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无论是学习、宣传,还是培育、践行,都呈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本次讲坛,非常感谢大连市委学习办,作为主办方能够开始在大连市创造这样好的环境,让我们共同去温习祖先留下来的优秀文化,大家真是非常有福气!大连市这几年老百姓对时事有一些议论,我跟大家说:没有没有问题的国家,没有没有问题的城市,也没有没有问题的家庭。老夫子的学习方法就是告诉我们:学习的时候取人家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不要盯着问题,盯着缺点去批评,而要看到长处去发扬、去落实,这样对我们自己才会有一个良性的帮助。
我很孤陋寡闻,在接触大连市学习办之前,不知道我们国家的政府序列里有“学习办”这个职能部门。知道了以后我就不断地品味,天下还能有这样美妙的职能部门吗?叫“学习办”哪!要知道走出校园的人,一个最大的梦想就是怀念校园生活,后悔自己在念书的时候没有尽心尽力地学习!可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如果能有人,有福德、有机会进入“学习办”工作的话,那太美妙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我们天天说学习,成为父母、祖父母之后可能天天叮嘱自己的儿孙要学习、要成才,中国父母拳拳之心可能天下第一。
可是知不知道“学习”这两个字从哪里来?就是从今天要开始讲的《论语》当中第一篇第一章第一句话来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边学、一边落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叫“学习”。所以我觉得“学习办”的设置,本身就含着现代对传统的继承。
这次讲《论语》,我最大的一个心愿就是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得到的一个结论、一个体会,就是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华民族是这个星球上唯一还有连续的远古文明传承的民族,全世界没有第二家。什么原因造成了我们是独一无二的?追到根上就是因为祖宗留下来的文化。读过《论语》的人都熟知这样一句话,老夫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什么意思?没有创作,只是传承,他是古代文化集大成者。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圣人分四种,有四个代表:“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章句下》)。而孔子是集大成者,为“圣之时者也”,是一个时代文化精华的代表。
我自己体会是,春秋战国时期号称有“诸子百家”,可是当我读《论语》、《大学》和《孟子》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翻开其他家的经典,发现触类旁通。我就知道为什么大家在过去将近两千五百年间承认“孔子是圣人”。明白这一点以后,在我这里就没有“家”的区分,儒家、道家、释家、医家、武家、墨家、法家所有这些家的精华都在儒家当中有所体现。我讲《道德经》的时候也是这样一个感觉,把《道德经》读通了,再读儒家的经典一样可以理解。这是我个人的体会,可能以前有先辈老师也说过,这些经典当中您读通一本,其他的经典都可以明白。如果您说我把《论语》读通了,我不理解《大学》,那我告诉您,您一定读错了、理解错了,还没有通。之所以我们现在这个讲座叫“《论语》通解”,不是说我通达,而是说这个经典本身通达,是强调所有这些家全部都是“人”家。人做不好,学任何家的经典,都白学,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