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波斯帝国后继无人

冈比西斯的暴政

居鲁士虽然死了,可是他有个儿子叫冈比西斯。父亲死后,冈比西斯顺利地接了班,当上了新一任国王。

同样在欲望与仇恨的驱动下,冈比西斯二世在一次复仇战中打败了马萨格特人,寻回了先父的尸首,并将其安葬在伊朗故都帕萨尔加德。冈比西斯此后又征服了埃及,统一了整个中东,建立起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大帝国。

这个冈比西斯虽然跟爷爷冈比西斯同名,可是却没有爷爷的老实巴交,相反,他是个大大的暴脾气。

其实,冈比西斯是个有病的男人,他有羊角风,也就是癫痫。再加上冈比西斯的暴脾气,受他的统治,国民们都遭了大殃,连连叫苦。

公元前525年,冈比西斯完成了父亲的愿望,把埃及的首都孟菲斯占领了。冈比西斯是个爱显摆的人,为了向战败的埃及王室展示他国王的风采,就让埃及法老和大臣的儿女们都穿上奴隶的衣服干苦力。冈比西斯看着这场面越来越觉得好笑,一旁的埃及法老和大臣都鼻涕眼泪一把抓。

后来,冈比西斯又去打埃塞俄比亚,没想到反被人家打得惨败。这次失败让冈比西斯病情加剧,羊角风经常发作。

冈比西斯有个亲兄弟,名叫巴尔迪亚,这兄弟住在波斯。冈比西斯害怕这兄弟起来造反,于是就让人去波斯把他给杀掉。这时候冈比西斯的老婆急了,说冈比西斯不能杀亲兄弟,冈比西斯来了气,一刀就把老婆砍死了。

冈比西斯是个心理扭曲的男人,本来自己没什么本事,可是那暴脾气却让他极度地想要表现出强大的一面。其实这男人内心里是很空虚的,再加上脑子弱智,干出一些让常人瞠目结舌的事情也就不在话下了。

在冈比西斯手底下做事的大臣们也都被主子搞得神经兮兮的,生怕哪一天主子犯病把自己杀了,一个叫普列克撒斯佩斯的大臣就遭了殃。一天,冈比西斯把普列克撒斯佩斯叫到跟前问话,说:“你觉得我这人怎么样啊?大家都觉得我是个怎样的国王?” 普列克撒斯佩斯在一旁直哆嗦,生怕自己说错了话,他赶紧从肚里面挖出来一堆赞美的词说给冈比西斯听。可是普列克撒斯佩斯犯了个错,他不知道,对于这样一个脑神经错乱的冈比西斯,就算他再小心也没有用。

果然,冈比西斯说:“这样吧,我也不知道那些夸我的人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我倒要试验试验。你把你儿子叫来,要是我一箭射中了他的心脏,那就证明大家伙儿是真心夸我,要是没有射中,那就说明他们欺骗我!”

没辙,普列克撒斯佩斯只好把自己的儿子带来了。冈比西斯一箭射中了他儿子的心脏,这回冈比西斯满意了。

大家对冈比西斯这个神经错乱的国王越来越不满,愤怒的情绪燃烧着。于是,国内产生了叛乱。

高墨达暴动

在大家都对冈比西斯越来越不满意的时候,一个叫高墨达(又译为“高马达”)的人假扮成被冈比西斯干掉的王子巴尔迪亚发动了叛乱。

公元前522年,冈比西斯终于下了台,波斯王国从此有了新皇帝高墨达。高墨达比冈比西斯强多了,他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给了人民很多优抚政策,大家对这个新国王十分称赞。

被赶下王位的冈比西斯很是烦恼,他还想着要重新把宝座抢回来,冈比西斯急忙返回波斯平息事变,但却在半路上神秘死去。

关于暴君冈比西斯的死因,历史上流传着诸多版本,有人认为他是得知政变后绝望自杀,有人认为是自然死亡,有人认为是因果报应的惩罚,有人认为是被人谋杀,还有人认为是冈比西斯在返回波斯的途中,不小心自己给了自己大腿一刀。由于受伤不能行动,他便派自己手下的人前去刺杀高墨达,可是这群人在过沙漠的时候被突然的沙尘暴给埋了。神经的冈比西斯也因伤口感染而送了命。

总之,关于冈比西斯的死亡原因各有说法,莫衷一是。但这位建树不多,却十分残暴的君主,死亡对他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

冈比西斯死了,高墨达的优抚政策又让民众很是舒心,这样,高墨达心情愉快地当着国王,脸上乐得跟开花似的。

高墨达在公元前522年称王,称王后宣布免除3年的赋税和兵役,通过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办法,取得平民大众和各被征服民族的支持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一举措大得民心,整个帝国,波斯、米底、巴比伦,乃至其他各地人民都背离了冈比西斯,拥护高墨达。只有奴隶主贵族们感到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才反对他,因为高墨达剥夺了他们的“牧场、畜群、奴隶和邸宅”。

虽然高墨达很认真地履行着当皇帝的职责,可是这高墨达国王很是奇怪,他都当了八个多月的国王了,可却从来没有跟大臣们开过会,这在以往还没出现过。

大臣们心里都寻思着这事,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也不知道是谁说的,就把高墨达不是巴尔迪亚的消息传了出去。一开始,大家伙儿都还十分怀疑这消息的准确程度,后来真的相信了,还是因为冈比西斯的一个小老婆。

其实,关于这段历史,关于那位叛乱僧侣的真实身份,历史上也没有定论。正史中说这位以变乱上台的新君主并非居鲁士的儿子巴尔迪亚,而只是一位容貌与巴尔迪亚相似、受过居鲁士惩罚的僧侣。

据传,新君上台后的某一天,冈比西斯过去的一个王妃发现新皇帝没有耳朵,她把这件事透露给了她的父亲,欧塔涅斯。

那女人说她看到高墨达是个没耳朵的人,她的父亲欧塔涅斯是当朝的大臣,听了女儿的话后,于是就开始回忆。

他记得冈比西斯的父亲居鲁士曾经把一个叫高墨达的僧侣割了耳朵,难道就是这家伙?一番调查之后,欧塔涅斯断定新皇帝就是僧侣高墨达,欧塔涅斯遂将真相告诉了另外六名波斯贵族,后来经过大家的一致商量,他们认定高墨达是假冒的,于是就决定把他除掉。

他们决定发动一次政变,处死高墨达,去夺回属于他们的政权。

大流士马鸣得天下

这“志同道合”的七人集团先是派人在都城四处散播新皇帝的身份谜团,瞬时,假巴尔迪亚的消息便一传十,十传百,传遍整个帝国。

在这伙人的折腾下,高墨达的好日子终于到了头,他得知自己的身份败露以后赶紧躲了起来。可是,命运终究是没有放过他,他在躲的地方,被几个波斯贵族逮了个正着。

同年9月,“七人集团”在奴隶主贵族的支持下,在米底的西迦耶胡瓦提堡杀死了高墨达,并杀尽支持高墨达的所有追随者。

此时,波斯已经是群龙无首,波斯国内分崩离析。世界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像中国的乱世一样,自封为王者不计其数,居鲁士二世拼搏一生打下的江山处于解体的风口浪尖。

高墨达死了,接下来谁当国王却是个大问题。那几个把高墨达杀死的波斯贵族个个都想当国王,可是国王的宝座只有一个,怎么办呢?

希罗多德在《历史》(即《希腊波斯战争史》)中记述,当七位起义的贵族平定局势之后,在讨论波斯的统治权的时候,欧塔涅斯认为应该停止一个人的独裁统治,基于暴君冈比西斯的所作所为,他认为面对可以随心所欲的无上权力,任何一个人即便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也会脱离平常心,国家的权力应该交给臣民。此时,另一个核心人物则提出了相反的看法,他坚决主张独裁,认为如果权力掌握在一个最优秀的人手中,那么帝国便可以稳如泰山。无论是民主或是寡头,派系之间的相互争斗最终还是会把权力集中到一个人手中。

持有这一观点的人,便是后来的“铁血大帝”大流士。

或许是出于对至高权力的渴望,大流士的观点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每个人都希望能够登上帝国的宝座。

争夺权力是需要智慧博弈的,一旦决定了主宰者只有一个人,那么其他人必须面对竞争失败后的种种变数。

当夺权胜负后的利益分配做好了备案,七人便开始了不流血的权力角逐。

因此,七人“约法三章”:第一,欧塔涅斯明确表示未来的国王不能支配他及他的后代,相反,每年都要给予其奖赏;第二,七人均可不经通报进入皇宫,当然,国王正在和他的女人温存时除外;第三,国王必须在七人集团的家族里挑选妻子。

他们约定,第二天日出之时,七人骑马在市郊相会,耀眼的阳光下谁的马最先嘶鸣,谁就是上天注定的国王。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回到府第的大流士首先想到的便是手下一个聪明的马夫欧伊巴雷斯,当他把难题告诉欧伊巴雷斯之后,欧伊巴雷斯表现得胸有成竹,他是养马的人,自然十分熟悉马的习性。当天夜里,欧伊巴雷斯从马厩中牵了一头大流士的坐骑——一匹母马,拴在次日比赛的地方,天明之际又将马牵回。清晨,大流士骑马赶赴郊外,日出的那一刻,大流士用手轻轻抚弄马鼻,马儿仰天嘶鸣,原来大流士临行前曾将手放在母马的阴部沾染了母马的气味,使得自己的坐骑兴奋不已。

马鸣得天下,其他六人不知就里,还以为真的是上天的旨意,于是俯身跪拜,大流士凭借一个小小的手腕登上了王位,成了新一任国家领导人。

大流士改革与《贝希斯敦铭文》

虽然当上了国王,可是大流士的国家并不太平,因为高墨达死后有很多人起来造反。大流士凭着自己的本事,一个个地干掉了要造反的集团,最后,他的权力终于稳定了下来。

为了避免以后再出现造反的情况,大流士就把全国分成了几个军区,每个军区都有一个负责人,这个负责人都必须听大流士的话,而且每个军区的负责人都不能相互交流。

这样一来,大流士的皇权就高度集中了,他也开始高枕无忧地过起了国王的奢华生活。大流士很享受这种生活,经常让人四处为自己宣扬。

除了给自己宣扬,大流士这个国王在生活上,还很讲究。就拿喝水来说,本来有什么水你就喝什么得了,可他偏偏要喝自己老家的水,还折腾着人每天给他送水。除了喝水讲究以外,大流士吃鱼也不消停。他人住在巴比伦,可是却爱吃爱琴海的鱼,于是就专门开辟出一条送鱼的快道。原先十天才能送来的鱼,有了这“高速路”以后,三天就能送到。大流士嘴里的鱼也越来越新鲜,这可把他美坏了。不过大流士开辟的这条快道也让当地的交通发达了起来,也不是没有好处。

后来,大流士又下令开通了尼罗河与红海之间的运河,也是现在苏伊士运河的前身。波斯王国随着水陆交通的发达也变得越来越富有,商业搞得红红火火,特别是国际贸易,更是蒸蒸日上。此外,大流士还统一了度量衡。

大流士折腾了一系列规矩出来,上面所提到的也是他的大作为,后来大家都管这些叫“大流士改革”。

大流士觉得自己挺厉害的,也确实,比起之前冈比西斯他是厉害多了,于是他决定要把自己的功绩吹捧一番。

他经常巡行各地,一天,在从巴比伦到哈马丹的途中,经过贝希斯敦,见悬崖高陡峭,绝难攀登,决定在此处刻铭记功。于是,《贝希斯敦铭文》流芳百世。

铭文中所说“俘九王”中的八个王,长索鱼贯系颈,背缚双手,面向大流士;叛乱僧侣高墨达则被大流士践踏于脚下。然而,现代学者普遍认为,《贝希斯敦铭文》中关于伪巴尔迪亚(即高墨达)的记载,完全是精心编造的谎言,目的是为大流士一世弑君篡位辩护。

与摩崖石刻相反的版本是:冈比西斯二世继位后力图加强王权,引起了贵族们的嫉恨,必欲除之而后快。在一场阴谋政变中,冈比西斯二世身亡,其弟巴尔迪亚夺取王位,继承先兄未竟之业,继续走上加强王权之路,但结局同样悲惨。最后,以大流士一世为首的阴谋集团发动政变,弑君篡位。

历史的真相已无法还原,但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成王败寇。无论石刻是真实的记录,还是虚伪的装饰,它始终是后人了解波斯帝国的一个神秘窗口。

作为阿契美尼德家族的旁支,原波斯安息省省长的儿子大流士终于将帝国的权杖牢牢抓在了手中。

不管大流士是用何种手段夺得的权位,但如果没有大流士的话,波斯帝国的历史或许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波斯帝国走向巅峰

波斯王国在大流士的领导下发展得十分迅猛,大流士一世统治波斯期间,对内镇压了米底、埃及、巴比伦和亚述等地的叛乱;对外将印度河流域、黑海海峡、欧洲色雷斯地区纳入波斯版图,剑锋直指希腊诸城邦。

他也成为第一个向欧洲扩张的东方君主,当时,波斯帝国的疆域西至埃及,东至印度,南达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北到里海及黑海一带。

这个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征服了世界五大文明发源地的其中三个,逼近了第四个,面积达500余万平方公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如果将其西方的诸希腊小邦合在一起论,同时也将其东方的诸华夏小邦合在一起论,与波斯帝国相比,也都要小得多。

当时,东方的东周王朝,其较强的诸侯国郑国,也不过1万余平方公里,其他小邦,就更小了。强大的波斯帝国,在它东西两侧的两群小邦中间,实在是太庞大了。

当风格迥异的文明火石共同碰撞于一个君主的统治之下,擦出的火花耀眼而带着火星,波斯原本简单的统治制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拜火教也迎来了它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

拜火教的神话中,善神(光明之神)阿胡拉·玛兹达和恶神(黑暗之神)安哥拉·曼纽长期对立和斗争,最终善良战胜了邪恶。

所以,火是善神的标志,是光明和生命的象征,因此信徒必须坚持对火的崇拜,且要坚持“三善原则”,即善思、善言和善行,死后灵魂才能获得拯救升入天堂。大流士时代之前,拜火教已在波斯和米底得到广泛的传播。

作为一个坚定的拜火教信徒,大流士对教义的倡导使得光明之神随着波斯疆域的扩大而不断向更远的地区传播。但是大流士的教法并没有排斥异教徒,在波斯广袤的土地上,各地区所信奉的神依然安详地在各自的领域传播福音。

比起血色亚述,波斯人的征服战争显然文明得多。波斯人在征服地行使主权时,就算得不到当地人的信服,也要使人们感到他们的存在。

他们给现存地方政权以行政自由权,而波斯省督只是监督地方政权工作。不仅如此,波斯人还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开明的宗教政策使波斯统治得到广泛的认可。

不过,就算波斯帝国的所有臣民都像腓尼基人和犹太人一样对它忠心耿耿,对波斯帝国政府来讲,它辽阔的领土仍使交通、通讯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大流士还修建了贯通全国主要地区的“御道”,据说最初是大流士为满足其尽快吃到爱琴海鲜鱼的愿望而设立的。西方的希腊人不无羡慕地说:“安坐都城中,爱琴鲜鱼入宫廷。”

其实是为了更加方便地管理他的国土。不管是出于一己私欲,还是政治远见,大流士利用四通八达的驿道网,把国内最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连接了起来。通了御道之后,从小亚细亚海岸到首都只需要3天时间。在张骞通西域之后,这条大道便成了丝绸之路的西段。

在修筑驿道的同时,大流士为了探索富源和到埃及的海路,派舰队由印度河顺流而下,入印度洋,过波斯湾,环绕阿拉伯半岛,抵达埃及的苏伊士港,还开通了从尼罗河到红海的运河,成为第一个将印度洋和大西洋两大水系联为一体的君主。

在大流士的统治下,波斯帝国的光荣达到了极致。在政治版图风云多变的中东地区,大流士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记,他的波斯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更多地在于它的制度而非疆域。那些摸索中制定的前无古人的制度为后来者如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大帝国提供了宝贵的治国经验。

不过,大流士不肯好好地过日子,他还是一直在扩张地盘。公元前500年,大流士又开始攻打希腊。不过希腊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打了五十年,波斯还是败了,国力也越来越不如从前,走起了下坡路。

波斯帝国成为世界性帝国

作为一个文治武功都十分卓越的帝王,大流士不是历史上第一位所向无敌的征服者,但他是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统治者。在原始工具文明下的交往向奴隶制文明交往的演进过程中,大流士的大规模扩张扩大了各古代文明区域的交往范围,对各被征服文明的同化是渐进而有力的,而其全部政策的着力点也是为了将广大土地上风采各异的广博文化纳入一个有效运转的系统统治下。

埃及的粮食、印度的象牙、吕底亚的黄金、巴比伦的白银、亚美尼亚的骏马、阿拉伯的香料、外高加索的美女,人世间能想象到的一切东西,都从四面八方涌入国库。波斯帝国的财富,超过了以往任何帝王的想象。

波斯帝国的地大物博一直是大流士引以为豪的。在文学艺术上,帝国也成就斐然,《贝希斯敦铭文》和《纳克希鲁斯坦铭文》等,都是用具有节奏性的诗歌语言写成的文书,结构严谨,风格典雅,为古波斯文学和后世文学树立了典范。

波斯人建立了这个世界性的大帝国之后,又建造了三座宏伟的都城——帕萨加第、波斯波利斯和苏萨。波斯的建筑融合埃及、巴比伦、希腊各民族的艺术成就,构成自己雄伟壮丽的独特的风格。

这些都城被建造得富丽堂皇,其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来自帝国各地。例如,苏萨的王宫是由巴比伦和米提亚建筑师设计的,其建筑材料来自印度和黎巴嫩,黄金来自吕底亚和巴索特利亚,象牙来自非洲,而白银、绿松石和宝石则来自更遥远的国度。

波斯波利斯豪华宫殿的建造前后共花费了60年的时间,历经大流士等三个朝代才得以完成。根据波斯波利斯王宫正门上的铭文,大流士一世时代只完成了都城的宫殿、宝库、觐见大殿、三宫门等建筑。

这座象征着阿契美尼德帝国辉煌文明的伟大城邦不仅是波斯帝国的心脏,而且成为存储波斯帝国财富的巨大仓库,以高傲的姿态庄严地耸立在波斯平原上。

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后,士兵们在城中住了三个月之久,一日,酒醉的亚历山大疯狂冲进王宫纵火。当宫廷燃起熊熊烈火之时,亚历山大突然清醒,下令士兵救火,但为时已晚,一代名都就这样毁于火海。

历史就是一部征服与被征服的史诗,充满着血与火、文明的胶着与发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能够辉煌一时,却无法长久。帝国的维系如同人生,如果征服陷入欲望的深壑中,便会永无休止,最终陷入被征服的轮回之中。

拥有如此广袤的国土,波斯帝国的扩张欲望越发强烈,而他们的附近就只剩下海边的希腊,只要得到那里,波斯就与大海相接,真正实现“宇宙大国”的愿望。

大流士统治波斯帝国37年,晚年依旧执著于对希腊的征讨。当波斯控制黑海通道后,希腊人黑海北岸的粮食补给线不再通畅,而臣服于波斯的腓尼基人开始肆无忌惮地与希腊城邦争夺海上商业控制权。

随着大流士步步向欧洲挺进,为了自身的生存和海上贸易的利益,希腊城邦被迫反戈一击,一场利益之争在所难免。

希波战争与波斯帝国的衰落

公元前500年,以米利都为首的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爆发了反对波斯统治的大起义,雅典、埃雷特里亚作为欧洲的希腊母邦派战船助战,成为这场前后延续数十年之久的希波战争的导火索。

大流士的女婿,希波战争的主角之一,年轻气盛的玛尔多纽斯率领一支庞大的海陆军来到了沿海地带,渡过海峡向希腊城邦进发,他们征服了以前未被他们征服的民族。

当大军征服了马其顿人后,幸运再也不眷念波斯人了。波斯海军航行在阿托斯山附近的时候突然遭遇强烈的北风,但就这次偶然的原因竟左右了波希此战的局面。

波斯舰队损失了300余艘战船,失踪2万多人,基本失去了战斗力。然而灾难还远不止于此。驻扎在马其顿的波斯陆军同样遭受了色雷斯的布律戈依人偷袭,军队死伤惨重,最高统帅玛尔多纽斯也负了伤。

玛尔多纽斯本欲重整旗鼓,却再次被布律戈依人击垮。考虑到陆军和海军的情况,征讨希腊显然成了泡影,玛尔多纽斯只好率领残部灰头土脸地回到亚细亚。

第一次远征失败后,波斯人在短短几年内就再次重整旗鼓,集结了大军准备向希腊进发。公元前490年,大流士一世又派老将达提斯和阿塔非尼斯率军2万余人横渡爱琴海,攻占并破坏埃雷特里亚城。

波斯大军休整了几天,便上船向雅典进发,在雅典政治家庇西特拉图之子希庇亚斯的指引下,全军在距雅典城东北40多千米的马拉松平原登陆。马拉松其名源自腓尼基语“多茴香”,因此地生长众多茴香树而得名。

马拉松一役,雅典将军米太亚得率军一举击溃了兵力占优的波斯军队。为了把胜利的消息迅速告诉雅典人,他派遣长跑优胜者斐力庇第斯从马拉松跑至雅典中央广场,在极速完成40多千米的路程并传达胜利的消息后,斐力庇第斯因体力透支倒地而亡,这一奇迹的举措使其成为希腊的民族英雄。

马拉松之战后,波斯与希腊双方积极扩军备战。公元前486年,正当大流士策划再度出兵希腊时,埃及爆发大规模起义,大流士亲自前往镇压,未等到完成就身染绝症,命赴黄泉。继任君主阿尔塔·薛西斯继续了对希腊城邦的战争,但同样无功而返,徒然损耗了波斯的国力,此后,帝国再无力西侵。

大流士一生近乎完美的霸业因其晚年的两次失利留下了一点瑕疵。不过,希波战争使得希腊各城邦进入了战争状态,备战从此成为各城邦的主要职能,在没有波斯人入侵的时候,希腊城邦之间也难免混战,最终导致了古希腊文明的衰落。

侵希战争的失败是波斯帝国历史的转折点,此后波斯国势渐趋衰落,大流士的子孙阿尔塔·薛西斯一世、薛西斯二世、大流士二世在位期间,宫廷阴谋和各地叛乱纷至沓来。丧失了军事优势的帝国只好利用希腊内部雅典与斯巴达争霸的矛盾,以金钱和外交手段保持对小亚细亚的控制。

波斯帝国末代帝王大流士三世虽非庸懦君王,但此时马其顿已以狂飙之势崛起。公元前333年秋,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以马其顿人为骨干的希腊联军远征亚洲,经过伊苏斯和高加米拉两场战役,亚历山大击败大流士三世,并很快占领了波斯全境。

公元前330年,帝国都城波斯波利斯被攻陷,大流士三世在逃亡中被巴克特里亚总督拜苏斯杀害,维持了两百多年的波斯帝国遂告崩溃,从此古代文明进入希腊化的时代。

亚历山大的胜利并不表示波斯帝国从此消失。他死后,他的一位将军塞琉古控制了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和伊朗,建立了塞琉古帝国。

但是他对伊朗高原的控制没有持续很久,在公元前3世纪中期,当地发生了反塞琉古的起义。领导者阿萨西斯自称居鲁士王朝的后裔,他在阿萨西斯创建了帕提亚帝国(即安息),最终取代塞琉古控制了伊朗和美索不达米亚。

然而阿萨西斯的帝国梦也很快破灭了,公元前224年,安息帝国的统治者们被一个新王朝萨珊王朝取而代之,萨珊的统治者们竟也自称为居鲁士王朝的后裔,统治了这片土地长达4个世纪之久。在这期间和以后的几百年,伊朗再也没有出现像居鲁士和大流士一样伟大的人物。

有人说,波斯文明几乎是依靠着两个伟大的君主,即居鲁士二世与大流士一世的个人魅力才巍然立世,然而,就因为这是天才们的私人霸业,因此很难继承和延续。此说或许有些偏颇,但也有一定道理,当才能卓绝的天才君主离世,后继者便难逃历史的轮回,帝国辉煌也被雨打风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