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史2000问(超值白金版)
- 文征明
- 438字
- 2022-09-02 06:42:30
历史传承——五彩缤纷的中国古代瑰宝
汉字起源于何时?
以安阳甲骨文为代表的殷墟的发现,曾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殷墟甲骨文也被认为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并且使中国与以纸草、泥板、石板为文字载体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并列为世界文明古国。那么,甲骨文真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在甲骨文以前,我国还有没有文字?
从史书记载来看,《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世本》都记载有仓颉造字的传说。许慎的《说文》序把《系辞传》的说法和仓颉的传说结合起来,说:“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从考古材料来看,在甲骨文以前,我国境内已有很多尚未成熟的文字符号出现。
在中国山东省昌乐县发现的一种神秘骨刻图案引起考古界的关注,经过有关专家研究表明,这种文字可能要比殷墟甲骨文早1000年左右。虽然目前尚不能破译“昌乐骨刻文”,但这足以证明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作为文明标志的文字,把现有认知的中华民族文字史提早了1000年左右,对于中国文明史有重大意义。同时,“昌乐骨刻文”将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形式之一。所以说,甲骨文只能说是我国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文字,不能说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多少汉字?
汉字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承载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也是从古到今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从古代的象形文字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汉字经过多次变化和改革,但是历代的改革几乎都是兼收并蓄的,以致使汉字越积越多。
关于汉字的数量,根据古代的字书和词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其发展情况。
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晋宋以后,文字又日渐增繁。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梁顾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到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00多字了。1915年欧阳博存等的《中华大字典》,有48000多字。1959年日本诸桥辙次的《大汉和辞典》,收字49964个。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有49888字。
随着时代的推移,字典中所收的字数越来越多。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收字数为54678个。1994年出版的《中华字海》有87019个汉字(其中重复字320个)。近来,根据北京国安资讯设备公司汉字库公布,共收入有出处的汉字91251个。尚不包括杂书野史和各地地方志、名人笔记等自造汉字,还有正、草、隶、篆不同写法的异体字、同义字等。单据《说文解字》中就有别体字147个。有人估计实际汉字约在10万个以上,也有人估计在12万个以上。我国究竟有多少汉字至今尚没有定论。
唯一“活”着的古文字是什么字?
我国的纳西族先民模仿人、兽、花、鸟和山川河流等形状创造的象形文字至今仍有人在使用,因而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古文字。这种文字创始于何时至今仍无定论。
纳西族地区至今仍保留着约1.4万卷《东巴经》。翻开古老的《东巴经》,土黄色书写纸上的象形文字生动可鉴。这些文字均是用一头削尖的细竹子蘸墨或带有色彩的矿物粉末写成的。纳西族称纳西象形文字为“司究司鲁”,意思为“留在石片木片上的记号”或“见木画木,见石画石”。不过,现在刻于木、石上的纳西象形文字早已不复使用。
迄今收集的纳西象形文字单字有2000多个,因兼有表音、表意和假借的成分,使人感到看《东巴经》犹如看“天书”。这种文字被视为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
中国古代帝王有哪些称谓?
中国古代历史中君主的称谓在不同时期各有不同。在古代文献中,原始氏族部落的首领有“三皇五帝”的叫法。“皇”的本义是君主,“帝”则指天神。伟大的中华文明就发端于神秘朦胧的“三皇五帝”时期。
王,“三皇五帝”之后的夏、商、周三朝君主在位时皆称“王”。
皇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天下,自此王的称呼也改变了。《资治通鉴·秦记》中记述:第一,秦始皇自以为功德高于三皇五帝,所以从此君主称之为皇帝。第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对百官的命令,今后称之为“制”。对百姓万民的命令,今后称之为“诏”,皇帝自称为“朕”。“朕”本义原为“我”、“我的”,并无贵贱之分,自此为皇帝专用。第三,为维护皇权的延续,秦始皇称“始皇帝”,以后继承者按顺序称“二世”、“三世”,幻想至于“万世”。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都被称为皇帝。
万岁,皇帝被专称为“万岁”始于西汉。西汉初年,礼制未备,无君臣礼。大臣叔孙通为此制定了一套礼仪制度,以维护天子的尊严。从此“自诸侯王以下莫不震恐、肃静”, “山呼万岁”。从此“万岁”也专指皇帝。
陛下,我国古代人们的观念中,皇帝的身份被神圣化,认为君主是天帝的代表,所以也称之为“天子”。另外,“上”、“圣上”、“皇上”、“今上”等,也是对皇帝的尊称。其中,“陛下”一说的“陛”,指的是宫殿的台阶,陛下指的是阶下的近臣、侍卫。这一称呼与皇帝的关系,东汉蔡邕有一个解释:“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陛下者而言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上书也如之。”也就是说,臣子有事不能直呼君主,必须让阶下的近侍传达。这种“因卑达尊”的吁请,后来演化成了对君主的一种尊称。
皇帝自称除了“朕”以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有“孤”、“寡人”、“余一人”等说法。
什么是谥号、庙号、年号、徽号?
谥号、庙号、年号、徽号皆为皇帝所用,现分别详细介绍如下:
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褒贬善恶的一种称号。谥号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按性质分三类:
第一,表扬性的。
经天纬地曰文,威强睿德曰武,圣闻周达曰昭,行义悦民曰元,温柔好乐曰康,布义行刚曰景,柔质慈民曰惠,圣善闻周曰宣,安民宣政曰成,照临四方曰明,聪明睿智曰献,布德执义曰穆。
第二,批判性的。
乱而不损曰灵,杀戮无辜的曰后,好内远礼曰炀。
第三,表同情的。
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
庙号:庙号是指皇帝去世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起的名号,专用于皇帝。例:高祖、太宗等。
年号: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亦是皇帝用的。这种纪年方法,始于汉武帝。
尊号、徽号:“尊”为尊敬,“徽”为美好。尊号和徽号都是对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号起于唐代。往往在皇帝和皇后生前就有尊号。例: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
中国封建王朝后宫制度如何形成?
自从有了君主,便有了后妃。君主的后妃有不同的等级序位。
据《礼记》所言,周朝后妃的序位是:天子有后、夫人、世妇、嫔、妻、妾。天子内廷后妃的等级建置与天子外廷的官僚机构是相对应的。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子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达到外和而国治的目的。天子后也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使天下内和而家理。
王莽新政以恢复周礼相标榜,故他的后宫之制完全采纳了《礼记》和《周礼》的说法。
秦朝灭亡六国,秦皇嫡妻称皇后,妾称夫人,夫人之下,还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
西汉继秦之后,除嫡妻皇后为女主外,掖庭嫔妃增至十四等。昭仪一,婕妤二,娥三,容华四,美人五,八子六,充依七,七子八,良人九,长使十,少使十一,五官十二,顺常十三,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等十四。东汉认为前朝妇制莫理,故尽行旧制,后宫称号唯皇后、贵人。另外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但无爵秩。
魏晋南北朝的后宫名号序位屡有增减。隋炀帝即位后,“后妃嫔御无嫠妇职,唯端容丽饰,陪从宴游而已”。而且,炀帝参详典故,别出心裁,给贵妃、九嫔、世妇、御女各取名号,各有品秩。贵妃有贵妃、淑妃、德妃,是为三夫人,第一品;九嫔有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第二品;世妇有婕妤十二人,第三品;美人、才人十五人,第四品;此外御女有宝林、御女、采女等。
唐承隋制而略有改动。至唐开元时,皇后之下设惠、丽、华三妃,六仪、美人、才人等。
宋朝建立后,后妃名位序号始因五代之制,后渐于隋唐。明朝除皇后外,还有皇贵妃、贵妃、嫔、贵人、才人、选侍、淑女等级别。元清二朝各以周边民族入主中原,故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来的习俗。清自康熙以后,逐步建立了等级分明的后妃序位,除皇贵妃、贵妃、嫔、贵人外,还有常在和答应。
中国哪个朝代的人口最多?有多少?
清朝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一个朝代。
清朝到乾隆年间,丁赋(人头税)并入地税,以后滋生人丁不再课税,人口隐瞒少了,人口增加甚快。乾隆六年(1741年)在籍人口总数为143,411,559人(《清实录·高宗实录》卷157),这在中国历史上全国总人口数第一次达到一亿以上。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人口总数为204,209,828人(《清实录·高家实录》卷701)。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人口总数为313,281,795人(《清实录·高宗实录》卷1467)。从乾隆六年到乾隆五十九年,经历53年,人口由1.43亿增加到3.13亿。乾隆时期是清朝极盛时期,五十年内人口翻一番是完全可能的。道光十四年(1834年)人口总数为401,008,574人(《清实录·宣宗实录》卷261),全国人口第一次增加到4亿以上。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哪些鼎盛时期?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封建历史长河中,先后出现过一些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史称“盛世”。其中著名的盛世有:
第一,文景之治。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都是一片荒凉的景象。汉高祖及其后的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灭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文景时期,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第二,光武中兴。刘秀,东汉的开国皇帝,谥号“光武”。他领导舂陵等义军,扫灭新莽,绍续汉业,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第三,开皇之治。开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位20多年时开创,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隋文帝杨坚倡导节俭,节省政府内不少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
第四,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
第五,开元之治。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治国初期,以开元作为年号,那时玄宗励精图治,并且任用贤能,发展经济,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共29年。
第六,永乐盛世。1421年,明成祖正式将明朝的首都迁到了北京。从那时起,北京就一直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了。明成祖执政的22年被称为“永乐盛世”。
第七,康乾盛世。从康熙中叶起,清朝出现了相对繁荣的局面,到雍正、乾隆年间,清朝国力达于鼎盛。这段时期,其时间跨度130多年,是清朝统治的高峰,故中国部分历史学者将康、雍、乾时期称为“康乾盛世”。
礼仪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礼仪的起源,是伴随着原始宗教的产生而产生的。荀子说过:“礼有三本”, “天地者生之本”, “先祖者类之本”, “君师者治之本”。(《荀子·礼论》)礼仪制度正是为着处理人与神、人与鬼、人与人的三大关系而制定出来的。郭沫若说:“大概礼之起源于祀神,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而为对人,更其后扩展而为吉、凶、军、宾、嘉的各种仪制。”(《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
从考古资料来看,在辽宁喀左发现的距今五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中,有大型的祭坛、神庙、积石冢等,是举行大规模祭祀活动的场所;有裸体怀孕的妇女陶塑像,可能是受先民膜拜的生育女神。更早的仰韶文化彩陶上的人面虫身图像,墓葬中死者头颅西向而卧,也都透露出远古时代礼仪制度的若干信息。在古代文献方面,有“自伏羲以来,五礼始彰;尧舜之时,五礼咸备”的说法。实际上,礼仪制度的演变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历程,真正比较完备、系统的是西周的礼制。
“五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吉礼: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一是祀天神:祀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师。二是祭地祇: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即诸小神。三是祭人鬼:祭先王、先祖;褅祭先王、先祖;春祠、秋尝,享祭先王、先祖。
嘉礼:嘉礼是和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嘉礼主要内容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之礼;贺庆之礼。
宾礼: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
军礼: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
凶礼: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凶礼的内容有: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什么是封禅?
封禅是古代祭祀天地的仪式。
封禅,封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即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封禅,最早出现于《管子·封禅篇》,后太史公在《史记·封禅书》中曾引用《管子·封禅篇》中的内容,并对其内容加以演释,唐代张守节解释《史记》时曾对“封禅”进行了释义,并指出了封禅的目的,大意是说,在泰山顶上筑圆坛以报天之功,在泰山脚下的小丘之上筑方坛以报地之功。
战国时齐鲁有些儒士认为五岳中泰山为最高,帝王应到泰山祭祀。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所以封禅活动实质上是强调君权神授的手段。
封禅仪式在中岳嵩山和东岳泰山中都曾举行过,但以泰山的次数多且影响大而出名,自秦皇开始,至宋真宗止,共有六帝十次封禅泰山。虽然到宋朝之后不再进行封禅,但崇拜活动却进一步扩大,黎民百姓无不知神山泰山。
天坛祭天是怎么进行的?
据史料记载,明清两朝每年冬至日的圜丘祭天,是古代郊祀最主要的形式之一,礼仪极其隆重与繁复。
祭典程序简介如下:
迎帝神。皇帝从昭享门(南门)外东南侧具服台更换祭服后,便从左门进入圜丘坛,至中层平台拜位。此时燔柴炉,迎帝神,乐奏“始平之章”。皇帝至上层皇天上帝神牌主位前跪拜,上香,然后到列祖列宗配位前上香,叩拜。回拜位,对诸神行三跪九拜礼。
奠玉帛。皇帝到主位、配位前奠玉帛,乐奏“景平之章”,回拜位。
进俎。皇帝到主位、配位前进俎,乐奏“咸平之章”,回拜位。
行初献礼。皇帝到主位前跪献爵,回拜位,乐奏“奉平之章”,舞“干戚之舞”。然后司祝跪读祝文,乐暂止。读毕乐起,皇帝行三跪九拜礼,并到配位前献爵。
行亚献礼。皇帝为诸神位献爵,奏“嘉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回拜位。
行终献礼。皇帝为诸神位依次献爵,奏“永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光禄寺卿奉福胙,进至上帝位前拱举。皇帝至饮福受祚拜位,跪受福、受祚、三拜、回拜位,行三跪九拜礼。
撤馔。奏“熙平之章”。
送帝神。皇帝行三跪九拜礼,奏“清平之章”。祭品送燎炉焚烧,皇帝至望燎位,奏“太平之章”。
望燎。皇帝观看焚烧祭品,奏“佑平之章”,起驾返宫,大典结束。
古人类是如何处置遗体的?
古人认为人死后,魂气升于天,而形魄归于地。死不过是生命的又一个轮回,因而古人尤其重视尸体的防腐工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们绞尽脑汁,想出了尸体防腐的八大秘籍。
1.死后即时沐浴消毒。马王堆女尸用此法炮制千年不腐。
为了保持尸体的完好,古人死后入殓之前首先要进行沐浴,先要用香汤沐浴尸体,再用酒擦洗。这种习俗起源很早,早在东周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2.使用多层纺品缠裹。刘胜用金缕玉衣裹尸致尸骨无存。
尸体的腐败,细菌的分解是主要原因。而细菌又分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抑制需氧菌的活动除了要实现杀菌消毒外,必须严密密封尸体以防止空气进入。里三层、外三层,严严实实地将尸体包裹起来,最大限度地避免尸体暴露于充满细菌的空气之中。
3.运用冰块降低温度。阿尔卑斯山发现5300年前的古尸。
尸体的保存,除了上面两种方式之外,用冰块冷冻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冰的防腐作用,主要表现在降温方面,这对于降低腐败菌的活跃程度,延缓尸体腐败有积极作用。
4.尸体摘脏脱水风干。古埃及木乃伊缘此历经千年不腐。
人死后尸体会很快腐烂,主要是由内脏及软器官腐烂并引起其他部位腐烂所致。如果将内脏及软器官及时摘除并辅助以其他措施,能够相对容易地较长时间保存尸体。
5.利用葬玉保存尸体。蝉形玉琀保证不了尸骨千年不腐。
在今天看来,这种方式应该属于最无效的一种,但是却被古人相当看重,大概跟他们的信念有关系。
6.棺内放置花椒香料。刘表子琮尸体香气十里之外可闻。
香料可以保持空气清新,也可以使人体散发迷人香气。同时,由于它本身还具有防腐杀菌的性能,早在几千年前就被涂抹在尸体上用来防腐了。
7.优质材料制作棺椁。西汉“黄肠题凑”用木15880根。
8.选择高地进行埋葬。
防腐技术有多种,除了上面的几种形式外,对于墓地的选择也有很深的学问。千年悬棺“飞”上千仞绝壁。高地埋葬其原因在于,一是对“形胜吉地”的选择,二是它能够比较有效地防止尸体腐烂。
古代丧礼的过程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古代葬礼是非常隆重的,尤其是皇室贵族的葬礼,现简单叙述一下古代葬礼的过程:
初终,病危之人一定要居于适寝,亦即正寝、正室。
复,这是为死者招魂的仪式。招魂时由复者拿着死者的衣服,一手执领,一手执腰,面向幽冥世界所在的北方,拉长声音高呼死者的名字,叫他的灵魂回来。
殓,复后把死者遗体安放在正寝南窗下的床上,用角柶插入死者上下齿之间,把口撑开,以便日后饭含,叫做楔齿。
命赴,派人向死者的上级、亲属和朋友报丧。
吊唁,致襚亲友接到讣告后即来吊丧,并慰问死者家属,叫做唁。
铭旌,在堂前西阶用竹竿挑起明旌,上书“某某之柩”。
沐浴,先在堂前西阶西面的墙下掘坎为灶,把洗米水烧热,为死者洁身,又要为死者栉发,修剪指甲、趾甲,栉下的乱发,剪下的指甲、趾甲和楔齿用的角柶等也埋在坎中。沐浴,以示洁净反本。浴罢把水倒在坎中。
饭含、袭、设冒,饭含是把珠、玉、米、贝等物放在死者口中。
设重、设燎重,是一块木牌,置于堂前庭中,大小也以死者身份而分等级,其作用是暂时代替神主牌位,以象征死者的亡灵。
以上各项仪节一般都要在初终后一天之内完成。
小殓一般在人死亡后第二天,要正式穿着入棺的寿衣,称小殓。
大殓,又过一天,举行入棺仪式,称大殓。
成服,既殡之后,死者家属分别按血缘关系的远近穿着不同等级的丧服,叫成服。
朝夕哭、奠,成服后到下葬前,每天一早一晚要在殡所哭奠,称朝夕哭、朝夕奠。遇宾客来吊唁致奠,主人也要答拜迎送,哭踊如仪。
筮宅、卜日,即请人占卦选择墓地葬所和下葬日期。
既夕哭,在下葬前两天的晚上,在殡所对灵柩作葬前最后一次哭奠,称既夕哭。
迁柩下葬前一天,先把灵柩(或有椁,或无椁)用灵车迁入祖庙停放。
发引,即下葬之日柩车启行,前往墓地。
下葬,在墓地上先已掘好墓圹,并铺垫石灰、木炭,树碑圹前。如有墓室,亦已先成。灵车到达墓地,抬下灵柩,又有祭奠。
我国古代对天文有着怎样的记载?
1280年,郭守敬编订《授时历》,这是我国古人对天文研究成就的重要运用。除此之外,古人对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彗星、太阳黑子、流星雨等天文学现象或元素,都有着令今人难以置信的研究成就。
彗星:1973年,在我国的考古发现中,湖南长沙马王堆的一座汉朝古墓出土了一幅精致的彗星图,其上除绘有彗星,还绘有云、气、月掩星和恒星,天文史学家称这幅古图为《天文气象杂占》,并且认为这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为古老的彗星图。公元前240年,我国便有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我国被世界天文史学界公认为是对哈雷彗星观测记录最为久远和详尽的国家。
太阳黑子:除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便有了关于太阳黑子的记载外,一直到明朝末年,我国共有百次以上翔实可靠的太阳黑子记录,不仅有关于黑子活动的确切日期,而且对于其形状、大小、位置,以至其分裂、变化等,都有非常详细的描述。
仰仪(元代)
现存河南登封观星台。外形似平放的锅,又称碗晷,郭守敬利用针孔成像原理发明制造。用以测定日蚀发生的时刻、方位角、蚀分多少和日蚀全过程,还能测定月球的位置和月蚀。
流星雨:我国古代对著名的流星雨也有明确的记录,如天琴座、英仙座、狮子座10次,英仙座的至少也有12次。从公元前7世纪算起,我国古代至少有180次以上的这类流星雨记录。
中国的天文历法理论几千年前后相继,充分显示出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历法是如何产生的?都有哪些年节?
历法,简单说来,就是人们为了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而创立的长时间的纪时系统。具体说,就是年月日时的安排。时间的计量单位也和长度、重量等计量单位一样,是人为规定的。但是,实践告诉我们,利用和生产实践密切有关的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作为天然计量时间的尺度,这对人们计量时间的工作,将带来极大方便。于是,反映季节变化规律的“归年”、反映月貌变化规律的“朔望月”和反映昼夜变化规律的“太阳日”,便组成三个大小合适的时间计量单位。这三种计量单位并用的历法,人们称做阴阳历(例如农历);只考虑回归年变化的称做阳历(例如现行的公历);固定十二个朔望月作为一年的称做阴历。
我国古代历法的起源是很早的。有原始的农牧业就应该有原始的历法。成文的历法从周末到汉初的《古四分历》开始,经过多次的历法改革,在改革和斗争中不断进步和完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的独创,从这点也可看出我国古代的生产和科学的发展水平是很高的。世界上也有很多国家使用过阴阳历,但是他们最多也只知道有二分二至。这是我国古代历法优越的地方。我国古代的历法所使用的数据都是很精密的,太阳月和阳历年之间关系的调节也达到了比较好的程度,我国古代的历法成就是巨大的,是值得进行总结和发扬的。
中国历代服饰各有什么特点?
中国历代王朝的服饰各有不同,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
夏商周前服饰:左衽交领长衫。
夏商周与春秋战国服饰特色:深衣,式样为上衣下裳连属在一起,右衽,上衣长二尺二寸,长不至拖地,短不至露肤,腰部的裁制保暖性强,又不妨碍移步。袍和裘,直裾,曲裾袍在领、袖下齐处均以沿边装饰。履,男革履,护足防刺伤、磨擦,形似船,用皮制成。
秦汉服饰特点:腰系带钩,宽二寸,用以系蔽膝,侧面系绶,宽度四寸,用以束腰,之下垂者曰绅。禅衣,即用单层布帛制作的长衣,又曰单衣,头戴斗笠,衣短襦,短衣为襦,自膝以上,式样属深衣制,前裾覆足,后裾拖地形如狐尾。
魏晋南北朝服饰特点:着小冠,褒衣博带,右衽长袍,足著高齿屐;大口裤,双髻甜美衣。
隋唐五代服饰特点:簪花帔帛,下着裙,足着如意履。
袖衫,头戴软角巾头,身穿圆领长袍。头戴乌纱帽,黄袍,窄袖,革靴。此为隋唐五代时期,皇帝与太子特定的服装。头戴软角巾头,身穿翻领的胡服。唐代的胡服包括西域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和印度、波斯等外国服饰。隋唐盛行的女子服装:窄袖衫襦,长裙,肩披帔帛,背子无袖,领口宽大,胸有结带者。唐代女子的背子为宫中礼服。
宋代服饰特点:头戴卷梁通天冠,宋式方心曲领,长袍和裹巾头,圆领缺胯袍侍从。上着窄衫襦,花裙,肩披帔肩。宋代衫多半以刺绣为饰。高髻,金花细饰,上襦,下裙披帛,结玉环绶宫女。
辽金元时期:士庶男子穿交领,圆领袍,侍女头戴宋式巾,左衽袄,下着长裙,辽、金女子,汉族女子都穿裙。
明代服饰特点:头戴乌纱帽,盘领袍,背有补子装饰,旁有插摆,即袍上挂全幅缯角,唐时谓之燕尾,明代则曰插摆,戴臣兔儿,领饰扣,穿比甲妇女,领饰扣,披云肩,长裙腰系大带,此为明代贵族妇女,地主家中奴婢们所穿便服,以履前头饰,福字装饰命名的履式从式样上看,肥阔端正,古朴吉样。
清代服饰特点:夏朝服,披领及袖俱用石青色加片金沿,两肩前后正龙各一,腰帷行龙四,中有襞,裳行龙爪,披领行龙二,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宝平水,头戴翎冠,颈饰朝珠,内着蟒袍,外加衫服,开衩内露的是衬衫,镶滚边长袄,低领袄衫多为圆领,右对襟,琵琶襟、衽大襟,扣襻系结,高髻,花钗,身穿对襟外衣,或水田衣,长裙的上层妇女。
总之,朝代不同,装束也不同。服饰的演变也体现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古代鞋有哪些种类?
古代,鞋被称为“足衣”。上古时常以兽皮制鞋,因此鞋的称呼多以革字为部首。古代的鞋有许多名称,如履、屐、靴、屣、屦等字均为鞋的别称。
周朝末期靴的使用来自北方胡人的鞋式,多穿有筒之靴。汉代做鞋的材料与款式都大大丰富了。南朝时期盛行木屐,上至天子,下至文人、士庶都可穿着,草鞋是一般士人或百姓所着之鞋。唐代靴制袭北朝魏、周时的六合靴,后改长靿靴为短靿靴,并加以毡。宋代的鞋式初期沿袭前代制度,在朝会时穿靴,后改成履。一般人士所穿的鞋有草鞋、布鞋等,按所用的材料取名。南方人多着木屐。明代的服制中,对鞋式的规定很严格,无论官职大小,都必须遵守服制。在何种场合得穿着何种鞋式,如儒士生员等准许穿靴;校尉力士在上值时准许穿靴,外出时不许穿;其他人如庶民、商贾等都不许穿靴。清朝鞋制沿明代制式,文武各官及士庶可着靴,而平民、伶人、仆从等不能穿靴。清代的靴多为尖头式。靴底均厚,因嫌底重,采用通草做底。后改为薄底,成为“军机跑”。百姓有草鞋、棕鞋、芦花鞋等,拖鞋也在各等人士中流行开来。南方雨天穿着钉鞋,北方冬天则出现冰鞋。
书籍是怎样演进变化的?
书籍的历史和文字、语言、文学、艺术、技术和科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最早可追溯于石、木、陶器、青铜、棕榈树叶、骨、白桦树皮等物上的铭刻。将纸莎草用于写字,对书籍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纸草书卷的出现,是最早的埃及书籍雏形。
中国最早的正式书籍,是约在公元前8世纪前后出现的简策。西晋杜预在《春秋经传集解序》中说:“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这种用竹木做书写材料的“简策”或“简牍”,在纸发明以前,是中国书籍的主要形式。将竹木削制成狭长的竹片或木片,统称为简,稍宽长方形木片叫“方”。若干简编缀在一起叫“策”(册)又称为“简策”。编缀用的皮条或绳子叫“编”。后来,人们用缣帛来书写,称之为帛书。《墨子》有“书于帛,镂于金石”的记载。帛书是用特制的丝织品,叫“缯”或“缣”,故“帛书”又称“缣书”。
公元前2世纪,中国已出现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如1957年在西安出土的灞桥纸。东汉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加以改进制成蔡侯纸(105年)之后,纸张便成为书籍的主要材料,纸的卷轴逐渐代替了竹木书、帛书(缣书)。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中国书籍的形式主要是卷轴。公元10世纪,中国出现册叶形式的书籍,并且逐步代替卷轴,成为目前世界各国书籍的共同形式。
封建王朝的职官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当部落结为联盟,逐渐形成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时,国家就从原始社会中脱胎而出了。至商代,在中央的职官大概有四类:一是国家政务官员,二是宗教事务官,三是事务官,四是王家服务官员,并且逐渐形成一定的体制和分工,从“两寮”、“六大”到文武分职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西周早期是由“卿事寮”和“太史寮”执掌国家各项政务,分辖司土(徒)、司马、司工(空)、太史、太祝、太卜等“六大”,以管理各项具体政务。但这种分工是很不明确的,职事划分也还没有严格规定。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文武分职才逐渐明朗,国家管理制度趋于系统严密化。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秦汉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九卿是奉常、郎中令等中央各行政机关。
公省监台卿卫行政管理体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以二相、八公、诸省、诸监、诸台、诸卿、诸卫等为顺序的中央行政组织。这个时期的禁省官、宫中官、外廷官的区分更为明晰,并因此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侍中)省对峙和三省交互辅政的局面,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唐代行政法典——《唐六典》以三师三公为首,以下按省、台、寺、监、卫、东宫官为序,但在实际上是以三省(尚书、中书、门下)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为中央行政管理的核心。
古代“高考”是怎样进行的?
隋文帝时期,正式废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公元605年,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创立。隋朝的时候,科举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最初的时候,国家并没有统一的法度,但是读书、应考和做官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起来。
唐朝时,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唐代科举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考试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武则天时期还开设了武举,由兵部主考。唐朝还诞生了一位文武双科状元:公元823年,郑冠高中文科状元,公元828年,郑冠又中武举状元。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进士科的重要性则更为突出。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这时的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防止徇私舞弊。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科举考试的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科举主要考八股文。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最终消亡。
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多少状元?
据史籍记载,唐代共有状元139人,五代十国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沿唐制,有状元11人。宋代有状元118人。元代的蒙古、汉状元共32人。明朝有状元90人。清代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制时,其间有状元114人。总计由唐初到清末,共有状元504人。太平天国开创科举女科,中国才有了女状元,傅善祥是第一个也是中国科举史上唯一的女状元。
历史上都有谁连中“三元”?
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的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是唐建中二年(781年)辛酉科状元崔元翰。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头(解元)、进士状头(状元)、博学鸿词科敕头、制科三等敕头。历代科举考试中,考中“三元”人数最多的是北宋,共有孙何、王曾、宋寘、杨庠、冯京、王岩叟等6人。
现存唯一的状元试卷又是谁的?
现存唯一的状元试卷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状元、山东青州人赵秉忠的试卷。册页纸本,底面装绫,卷首为其姓名和上三代简历,正文前有万历皇帝朱批“第一甲第一名”,并钤“礼部之印”、“弥封关防之印”各一方。正文共15折,每折6行,小楷文章计2460字。正文之后有读卷官9人的职衔姓名。状元卷在赵家收藏了十四代三百余年,后其家族将此卷献给国家,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份状元试卷,属国家一级文物。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巨大的科技成就?
秦汉以来,我国科学技术逐步发展,在各个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成就,比如,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医药学,等等。有的成就超过西方一千年,所有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勤劳勇敢、机智奋斗的结果,这些巨大的科技成就显示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之光。
第一,天文学:
1.中国古代的天象记录;
2.中国古代在天体测量方面的成就;
3.浑仪和简仪——中国古代测天仪器的最高成就;
4.中国古代的历法成就;
5.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
第二,数学:
1.十进位制、筹算和珠算;
2.出入相补原理;
3.割圆术和圆周率;
4.刘徽割圆术;
5.中国剩余定理;
6.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和天元术;
7.内插法和垛积术;
8.中国古代的无穷小分割思想。
第三,物理学:
1.中国古代的力学知识;
2.中国古代的声学知识;
3.指南针和中国古代的磁学知识;
4.中国古代光学成就;
5.化学和化工;
6.造纸术的发明和发展;
7.火药和火药武器;
8.驰名世界的中国瓷器;
9.中国古代的油漆技术和漆器;
10.古代炼丹术中的化学成就。
第四,地理学:
1.中国古代对天气现象的观测和理论;
2.中国古代的物候历和物候知识;
3.中国古代的旅行考察事业;
4.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和水文知识;
5.马王堆出土的地图和裴秀制图六体;
6.中国古代的矿物学和采矿技术;
7.中国古代对海陆变迁的认识;
8.中国古代的地震测报和防震抗震。
第五,生物学:
1.中国现存的几部古代动植物志;
2.中国古代的动植物分类;
3.中国古代关于遗传育种的研究;
4.中国古代认识和利用微生物的成就。
第六,农学:
1.中国古代几部重要农书;
2.精耕细作是中国农业技术的优良传统;
3.历史悠久的中国园艺技术;
4.茶;
5.中国古代养蚕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
6.中国古代畜牧兽医方面的成就。
第七,医药学:
1.从两部古典的中医名著《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看中国医学的早期成就;
2.中药学的突出成就;
3.中国医学独特的针灸疗法;
4.中国古代医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脉诊;
5.中国古代的外科学成就;
6.免疫法的先驱;
7.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
第八,印刷术。
第九,纺织:
1.中国古代的纺车和织机;
2.中国古代的丝绸和丝织技术;
3.中国古代的葛、麻纺织;
4.中国古代的染色技术。
第十,冶金铸造:
1.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成就;
2.炼钢技术;
3.湿法冶金的起源——胆铜法;
4.中国古代三大铸造技术。
第十一,机械:
1.中国古代的农业机械;
2.中国古代原动力的利用——人力的进一步发挥和自然力的有效利用;
3.中国古代各种运输工具、指南车和记里鼓车;
4.水运仪象台。
第十二,建筑:
1.雄伟的万里长城;
2.中国古桥成就;
3.世界历史名城——唐代的长安城;
4.辉煌灿烂的故宫建筑;
5.颐和园——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珍贵遗产;
6.中国古代高层砖石建筑——嵩岳寺塔和其他;
7.世界上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山西应县木塔。
第十三,造船和航海:
1.中国古代造船工程技术成就;
2.中国古代航海技术上的成就。
什么是中国的三大铸造技术?
在我国古代金属加工工艺中,铸造占着突出的地位,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像“模范”、“陶冶”、“熔铸”、“就范”等习语,就是沿用了铸造业的术语。劳动人民通过世代相传的长期生产实践,创造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传统铸造工艺。其中特别是泥范、铁范和熔模铸造最重要,称古代三大铸造技术。
泥范铸造:从近年考古发掘来看,夏代已经能熔铸青铜。最初的铸型是使用石范。由于石料不容易加工,又不耐高温,在制陶术发达的基础上,很快就改用泥范,并且在长达三千多年的时间里,随着近代机器制造业的兴起采用砂型铸造以前,它一直是最主要的铸造方法。
金属型铸造:铸型材料从石和泥、砂改用金属,从一次型经多次型又改进成为耐用性更高的所谓“永久”型(就是金属型),在铸造技术的历史发展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熔模铸造:传统的熔模铸造一般称失蜡、出蜡或捏蜡、拨蜡。它和用来制造汽轮机叶片、铣刀等精密铸件的现代熔模铸造,无论在所用蜡料、制模、造型材料、工艺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但是,它们的工艺原理是一致的,并且,现代的熔模铸造是从传统的熔模铸造发展而来的。
古代在医学上有何重大成就?
战国时期我国医学就有很高成就,有了医学分科;扁鹊提出了四诊法;《内经》提出了病理学说。秦汉时期医学有重大发展,“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华佗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全麻”法。唐朝分科较细的医学校刊《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是著名的医学专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古代医学之大成,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实的药物学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本草纲目》记载了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千金方》书影
中国古代有哪些文学体裁?
中国是伟大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我们的先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丰富多样的文学形式不能不成为其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我国古代的文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上古时代的结绳记事,到文字的产生,再到最早的文学样式——原始诗歌的出现,及至后来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产生与爆炸式的发展,形成中国古代文学林林总总、汪洋澎湃的景象,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史也是一部文学形式的演变史。
文学形式不断地创造和融合、更新与超越,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演变的主要原因和线索之一。所以,研究古代文学体裁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哪些?
太学和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历代太学、国子监都注重考试,但考试形式和方法不尽相同。汉初定岁试,后实行二岁一试。考试分口试、策试和设科射策。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年),更定课试之法,每两年考一次,不限录取名额,以通经多寡授以不同的官职。这种注重课试、以试取士的做法,打破了世卿世禄、任人唯亲的制度,对于选拔封建贤德之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太学和国子监是封建王朝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在办学育人、繁荣学术、发展科举取士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宗人府的作用是什么?
宗人府是古代封建社会的管理皇室宗族的谱牒、爵禄、赏罚、祭祀等项事务的机构,职掌收发文件,管理宗室内部诸事,登记黄册和红册,圈禁及教育宗室子弟。
中国古代有贵族学校吗?
东汉的四姓小候学,唐朝的弘文馆,宋朝的宗学、诸王宫学及内小学,明朝的宗学,清朝的旗学、宗学,等等,都属于以贵族子弟为教育对象的贵族学校。学校明确规定只有某一类贵族子弟才可以入学。
古代的“短期学校”是指哪类学校?
在封建社会中央官学系统中,有少数学校,既不是高等学府,又不属于专科学校,更不是贵族学校,而是君王或执政大臣暂时开设时间短促无制度系统的学校,故称为短期学校。如宋代的外学(又名辟雍)、广文馆、四门学等都属这类短期学校。
“中央官学教育”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中央官学的产生、发展和衰落,是同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虽有西周“学在官府”之说,但由朝廷设立中央官学正式创始于汉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纷乱,官学时兴时废。及至唐朝,中央官学繁盛,制度完备,发展到顶峰。另外宋朝中央政府在京都设立的普通国立小学,也属于中央官学教育的范围之内。南宋以后官学逐渐走下坡路。封建社会后期,中央官学逐渐衰败,实际上成了科举制的附庸,名存实亡。清末,中国古代官学完全被西方的学堂和学校教育所取代。
“地方官学”始于何时?
中国古代的地方官学自西汉景帝时文翁在蜀郡设学宫开始。汉武帝对文翁设学宫甚为赞许,并诏令天下郡国皆设学宫。从此以后,有些郡开设学宫,至汉平帝元年(3年)始建立了地方学制度。按制度规定,郡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乡曰庠,聚曰序。学校名称由此而来。东汉出现了“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的局面。魏晋南北朝地方官学衰废,“空有建学之名,而无弘道之实”。
古代各朝名称是怎么来的?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首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朝代的名称是由什么决定呢?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封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所在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具体来说:
夏: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而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商: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
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附近,另说是陇西谷名)。
汉: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
魏: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
蜀:刘备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其政权称“蜀”。
吴: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晋:司马昭逼魏帝封他为“晋公”,灭蜀后晋爵为晋王。
隋: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封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唐: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
辽:辽原称“契丹”,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宋: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故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
元: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朱元璋不仅曾经信仰白莲教,而且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
清:满洲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洲”,把“金”改为“清”。
古代历代官衔职称有哪些?
中国古代官衔名目繁多,各朝代不同,官衔名称也有变化,即使名称相同,权力也有区别,现分别介绍如下:
1.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2.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
3.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
4.太傅: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
5.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6.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7.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
8.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9.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
10.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其设官为军机大臣,被视为宰相。
11.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12.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13.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14.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上大夫。
15.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16.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17.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18.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19.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
20.郎中:旧中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21.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
22.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23.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
24.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25.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
26.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27.太守: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28.都督: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
29.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
30.抚军:又称做“抚臣”。
31.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32.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
33.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34.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35.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
36.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37.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38.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39.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40.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中国历史上进行了哪些重要的改革?
虽然中国自古就有祖宗之法不可改的传统,但仍然出现了一大批改革家。依照他们改革的力度而不论其成败,排列如下:
第一,秦始皇。改革成果: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大一统的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和统一度量衡等。
第二,王莽。托古改制,将一切制度推倒,导致天下大乱。
第三,王安石。因主张变法而名扬天下。他的改革太理想主义,只从立法角度考虑,忽略了行政执法的可行性,改革半途而废。
第四,光绪。一百零三天的改革,光绪有维新之志而无维新之力。
第五,隋炀帝。隋炀帝发明了一个伟大的制度:科举制度。
第六,汉武帝。汉武帝在思想上独尊儒术,影响深远。
第七,宋太祖。宋太祖改革了兵制,废除府兵制,建立了禁军和以文官为主压制武官的行政制度。
第八,商鞅。商鞅变法成效最显著,很快就使秦国成为战国中最强的国家。
第九,朱元璋。建立了有史以来最庞大的特务组织,永远地废除了宰相一职。
第十,北魏孝文帝。他是第一个全面推行汉化政策的少数民族皇帝。
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多少种钱币?
我国钱币的历史渊源已久,从一开始夏商时期的贝类货币,发展到晚清纸币,大概有以下几种:
天然海贝: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主要使用于中原地区,后逐步被金属货币取代,单位为“朋”,每拾枚币为“一朋”。
人工贝类(石贝):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商周时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货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为弥补自然货币流通不足而仿制的玉贝、骨贝、陶贝、石贝等,被统称为人工贝类货币。
包金贝:公元前11世纪,商代中晚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掌握了冶炼技术,于是便出现了金属贝类货币,形仿天然海贝。用青铜浇铸的无文铜贝,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金属铸币。
先秦货币:平肩弧足空首布、尖足平首布、三孔布、锐锋刀、截首刀、直刀、圆孔圜钱、方孔圜钱。
秦汉货币:秦半两,公元前336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后,以秦币为全国货币,秦半两成为与上币黄金对称的下币,铸行全国。
两汉货币:榆荚半两、三铢、武帝五铢、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东汉前期五铢、剪边五铢、董卓五铢。
晚清纸币:清代晚期,交通畅达,商业繁荣,民间资本活跃。除官钱局发行钱票投入流通外,民间各大钱庄和商号也纷纷发行钞票,当时称之为“花票”。
布币 战国 魏(韩、赵)
郢爰战国 楚
刀币 战国 齐
半两钱及钱范 秦
铜贝币 战国 楚
宋子三孔布 战国 赵
布币 春秋 晋
中国历史上赋税制度是如何演变的?
中国赋税制度起源甚早,公元前216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颁布“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令地主和有地农民自报占有土地数,按定制缴纳赋税。秦田律规定“顷入刍三石,稿二石”,即每顷土地应向国家缴纳饲草三石,禾秆二石。此外,秦王朝还征收“户赋”和“口赋”(即人头税)。
汉王朝建立后,承袭秦制,“既收田租,又出口赋”(《汉书·食货志》)。
魏武帝初兴,实行计亩而税、计户而征的赋税法令:每亩粟四升,户绢二匹、绵二斤,余皆不得擅兴。
晋武帝(265~290年)统一后,于公元280年颁布《占田令》,但这个《占田令》并没有得到长久实施。北魏实行均田制。
唐初颁布的均田令规定:丁男(21岁为丁男)和18岁以上的中男,各受田一百亩,其中八十亩为口分田,二十亩为永业田。受田丁男,承担交纳赋税和服徭役的义务。武德七年(624年)颁布“租庸调法”。
宋朝王安石变法。其中,与赋税制度有关的法令,有方田均税法、募役法。
明代行一条鞭法,清初继续施行,部分丁银摊入田亩征收,部分丁银按人丁征收。
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即摊丁入亩,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始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后世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此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
历史上的三次民族大融合发生在何时?
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三次民族大融合。
第一,自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巨大动荡的旋涡之中。与此同时,由于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杂居,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不论南方还是北方,民族之间双向或多向的迁徙、对流,是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即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的少数民族往内地来。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产生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第二,辽宋夏金元时期。自五代十国以后,历史又进入一个大分裂、大混乱之后的大统一的辽宋夏金元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有两个主要的特点:首先是民族融合先在各民族政权统治区域内进行,亦即主要在边疆进行。其次是在北宋——辽——西夏、南宋——金——西夏对峙、纷争、冲突与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中,由于民族大迁徙而再次改变民族分裂格局,从而促进了一次新的民族大融合,为元的空前统一奠定了基础。
第三,清代民族融合。清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一个重要时期。
首先,实现了满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之间大融合。其次,边疆地区各民族的融合较前代有所加强。再次,各族人民在共同的反清统治和抗击列强入侵中,增强了彼此间的凝聚、交往和融合。
哪些事件影响了中国朝代更迭?
中国的朝代有个特点,总是先西后东,先北后南,这个变迁过程,实质上是朝廷受欺负后的无奈退让过程。
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日益成为“国治而兵强,地广而主尊”的强大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率领起义军进入咸阳,秦帝国灭亡,“西汉”建立,又称“前汉”。汉初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到公元8年灭亡,共传12帝,统治了214年。公元8年,王莽(他姑母王政君被汉元帝立为皇后)维持“新”朝统治,称了15年帝。以赤眉绿林为主的农民大起义,导致新朝灭亡。
公元25年刘秀建东汉(又称后汉),到公元220年灭亡,共传13帝,立国196年。接着“赤壁之战”在“合久必分”的预言中三分天下,进入吴、魏、蜀三国时代。公元265年,司马炎夺取魏政权,建立晋朝。三国之后为西晋、东晋。期间同存有五胡十六国。然后天下更加混乱,进入南北朝时代,南朝有宋、齐、梁、陈,北朝则是孝文帝大显神威的北魏,北魏从公元386年到公元534年延续了149年,传12帝。
公元581年,原北周大臣杨坚(隋文帝,其女儿是周宣帝的女儿)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公元618元,李渊建立唐帝国,定都长安,到公元624年大体统一了全国。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宋帝国,定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北宋历时167年,共传9帝。1127年,宋徽宗第九个儿子赵构建立南宋帝国。1206年,铁木真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把政治中心迁到燕京,改国号为元。元朝后年,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脱颖而出。1368年,明军攻下大都,朱元璋称帝,建立了明帝国。1644年5月28日,吴三桂引领清兵入关,在中国开始了长达268年的清王朝统治。
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第二年建立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六大古都指哪几座城市?
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上的古都不胜枚举。在这众多的名城中,最有名气的当属人们常说的“六大古都”——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
北京,战国时期的燕、五代时期的前燕和辽、金、元、明、清各朝都先后定都于此,历时达七八百年之久。由于我国历史上最后的三个封建王朝元、明、清都在这里建都,所以北京保留着许多文物古迹,其中故宫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
南京,公元229年,孙吴从武昌迁都南京(时称建业),南京建都自此开始。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以及南唐均以南京为全国统一的政治中心。南京也有许多著名的文化古迹,如明故宫、夫子庙、灵骨塔等。
西安在元代以前称长安,是六大古都中建都朝代最多、帝都历史最长的古都。在我国历史上,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在西安地区建都,前后历时一千多年,其中统一的周、秦、汉、唐诸朝,在西安的城市历史中影响最大,文化遗存最多。西安著名的文化古迹有秦始皇兵马俑、汉长安城遗址、阿房宫遗址、华清池等。
洛阳,先后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武周、后梁、后唐、后晋九个王朝建都于此,素有“九朝古都”之称,历时一千多年,仅次于西安。著名的文化古迹有龙门石窟、仰韶遗址、白马寺等。
开封,古称汴梁,为七朝古都,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的梁、晋、汉、周都曾在这里建都。开封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有大雄宝殿、铁塔、龙亭、岳飞庙等。
杭州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吴越、南宋曾定都于此,史称临安。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有灵隐寺、雷峰塔、孙权故里、西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