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史2000问(超值白金版)
- 文征明
- 536字
- 2024-12-21 20:25:24
第一篇 泱泱中华,悠悠历史——中国历史概览
民俗传统——丰富多彩的魅力中国
“龙”之传说是怎样的?
中华儿女被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那么历史上真的有龙吗?可以说,龙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谜。
经过许多专家和学者多年来的研究和考证,得到了一种比较一致的结论:龙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是古老的炎黄子孙的“图腾”。1982年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的挖掘中,考古人员发现的一条长约20米,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被看做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龙形图案。事实证明,龙的崇拜在我国至少有8000年的历史。《左传》说龙是一种水物,《韩非子》则说龙是虫,当它温柔欢狎时,人们可以骑它,但一旦触动它喉下的逆鳞,它就会杀人。汉代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
现代考古学家对龙的起源持有不同观点:有人说最早的龙有角,它是一种对爬行动物的原始宗教崇拜的延续和发展;有人说龙身来源于蛇,龙头则来自马头和牛头;还有人说,除了龙身和蛇有关外,“龙”形象的形成可能与人类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有关。
关于龙的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时至今日,学术界对“龙究竟来自于何处”这个话题依然争论不休。而鉴于“龙”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这种争论在考古学上能有决定性的发现之前想必是不会停止的。
中华民族为什么叫做“华夏”?
“华夏”是中华民族的称号,对于其由来,有以下三种说法:
第一,华夏是民族的名称。
“华”指的是居住在华山,以玫瑰花(音同“华”)为图腾的“华族”; “夏”指的是居住在夏水(即汉水)旁边的“夏族”。随着人们的交往日益加深,最后两个民族合二为一,统称华夏民族。
第二,以文化标准来定名华夏。
远古时代,人们将文化发展较早的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发展水平高的民族称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相反,生活在华夏族四周的人,由于文化相对落后,所以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随着华夏不断融合壮大,其他民族逐渐纳入华夏文化的领域。渐渐地,华夏就成为中华民族的称号了。
第三,华夏是“诸侯国”之一。
远古时期,中华民族可分为华夏、东夷、南蛮三大“诸侯国”。华夏代表人物有黄帝、炎帝,东夷代表人物有太昊、少昊和蚩尤,南蛮代表人物有伏羲、女娲。5000年前,黄帝与蚩尤大战,黄帝取胜。之后黄帝又打败炎帝,合并为炎黄部落。从此,黄帝成了中原地区最受拥戴的部落首领。在长期斗争中,炎黄部落兼并南蛮部落,又统一其他各部,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祭奠的祖先。
三种说法,至于哪种最可靠有赖于考古的进一步发现。但不管怎样,“华夏子孙”将永远是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自豪的称呼。
为什么称中国为九州?
相传大禹治水成功之后,声望一时无两,于公元前2070年在阳城继承舜的王位。为了使各部落进一步融合,禹又去位于今安徽怀远境内的涂山巡视,召集天下诸侯拜会,场面宏大。经过两次大会,禹的权威遍及四海。为了便于控制诸侯和巩固夏朝的统治,夏禹把天下分为九个区域,供后人居住,于是就有了“九州”之名。这就是《左传》中所说的“芒芒禹迹,划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后来,《尚书·禹贡》、《周礼·职方》、《吕氏春秋》、《尔雅·释地》中均有“九州”的记载。以《尚书·禹贡》为例,“九州”的划分情况是这样的:
冀州,今山西、河北、辽宁。山有壶口(山西吉县西北、陕西宜川县东北)、梁山(陕西韩城)、岐山(陕西岐山县东北);川有漳河、恒河(唐河)、卫河。
兖州,今河北、河南、山东交界部分,济水、黄河之间。川有九河、沮水等。
青州,今山东东部,渤海与泰山之间。川有潍水、淄水、汶水。
徐州,今山东南部,江苏、安徽北部,黄海、泰山、淮河之间。山有蒙山、羽山;川有淮水、沂水。
扬州,今江苏、安徽南部,江西东部,淮河以南东至海。川有彭蠡(鄱阳湖)、震泽(太湖)。
荆州,今两湖及江西西部。山有荆山、衡阳,川有江汉(嘉陵江)、沱水、潜水(汉水支流)。
豫州,今河南、湖北北部,荆山(湖北南漳县)与黄河之间。川有伊、洛、湛涧等。
梁州,今陕西南部和四川,华阳与黑水之间。山有岷山、山番山、西倾山、蔡山、蒙山;川有沱水、潜水。
雍州,今陕西北部、中部和甘肃及其以西的地方,秦岭以北,东至黄河,西达甘肃以西。山有岐山、荆山、终南山、鸟鼠山、三危山;川有弱水、泾水、渭水、漆水、沮水、沣水。
财神有着怎样的传说?
财神,顾名思义是掌管财富的神祇。在中国神话当中,财神的出现比较晚,职司财富的神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这与宋代以后商业的繁荣有关。在各尊正财神之中,以文武财神较为人所熟知。武财神通常是指赵公明、关羽,文财神则多为比干和范蠡。其中又以武财神赵公明最常见。
武财神的由来:赵公明这个名号现存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在故事中他本是一个专替上帝勾取人命的鬼将。到了元代,他又以瘟神形象出现,但逐渐转变为一个可以除瘟禳灾、伸冤和解的正派神祇。在明代的通俗小说《封神演义》中,赵公明是商朝大将,协助闻太师抵抗周军的进攻,被姜子牙用厌胜之术杀死。在封神台上受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下辖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神。其中陈九公、姚少司是赵公明的徒弟,萧升、曹宝却是帮助姜子牙收取赵公明宝物的死对头。由于手下的四神都富有浓厚的财神意味,赵公明财神之尊的形象也就深入人心了。
关公是什么神?
传说关公,即关羽是武曲星下界转世,也有人说关公是青龙转世。关公死后,被一高僧超度,于是为了感恩便率领天兵天将用了七天七夜劈开大山,给高僧造庙。后被封为护法神。
关公亦称“关圣帝君”,简称“关帝”,本为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如今道教主要将他作为财神来供奉。其职能除了“治病除灾,驱耶辟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还有“司命禄,庇护商贾,招财进宝”。究其原因,商人认为有三:一是说关公生前十分善于理财,长于会计业务,曾设笔记法,发明日清簿,这种计算方法设有原、收、出、存四项,非常详明清楚,被后世商人公认为会计专才,所以奉为商业神;二因商人谈生意做买卖,最重义气和信用,关公信义俱全,故尊奉之;三因传说关公逝后真神常回助战,取得胜利,商人就是希望有朝一日生意受挫,能像关公一样,来日东山再起,争取最后成功。
当代,关公在台湾地区还有一个封号——玄灵高上帝。另外,部分斋教或道教信徒称关羽为“第十八代玉皇大帝”,也就是第十八代天公,此说又以闽南一带为最盛,而台湾地区也承袭此说法。
门神有着怎样的传说?
门神是中国民间流传较为广泛的信仰,每逢过年过节,人们便会在门上贴门神像,认为这样可以辟邪除灾,保佑平安。门神的信仰源自原始自然崇拜。
相传,在上古的时候,度朔山上住着名叫神荼和郁垒的两兄弟,山上有一棵树荫如盖的大桃树,每天鸡叫时分,他们便在桃树下检阅夜出游荡的百鬼,一旦发现有鬼作恶人间,便会用芦苇做的绳索将其捆绑起来,扔下山去喂老虎,因此鬼怪都惧怕神荼、郁垒。于是人们把二人的形象刻在有“五木之精,能制百鬼”之称的桃木板上,放在自家宅门前来驱邪避祸。
到了唐朝,门神的形象被换成了秦叔宝和尉迟恭。《西游记》中记载:东海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命先生打赌,触犯天条,被玉帝处以斩首之罪,唐朝大臣魏徵是监斩官,龙王托梦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他在处斩的时候想办法不让魏徵前去。第二天,太宗叫魏徵陪他下棋,下着下着,魏徵打了一个盹儿,竟然在梦中将龙王斩了。龙王痛恨唐太宗失言,鬼魂日夜在宫外游荡,向太宗索命。武将秦叔宝和尉迟恭便全副武装,手拿兵器彻夜守候在唐太宗的房门外,那夜相安无事,太宗大喜,但两人守门又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命人把二人的像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个做法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秦叔宝和尉迟恭便成了家家户户祭祀的门神。
之后门神的形象越来越多,但多为武将,人们认为武将经历过生死战场,立下过赫赫战功,更能够镇住宅门,驱逐鬼怪。今天贴门神不仅仅是驱魔辟邪的意思,更是一种节日的点缀,洋溢着喜庆的气息。
春节是怎么来的?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
传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古代过“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腊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春节”,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村东头一位老婆婆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赶走。”老婆婆不相信那位老人的话,撇下他逃到山上去了。
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它看到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又听到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不禁十分惊奇。老婆婆才恍然大悟,告诉乡民原因,并想感谢那位老人,却发现老人已不知所踪。后来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对联文化何时产生?
对联也叫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春联源于“桃符”,桃符即在桃木板上刻字,古时的人们挂在门上用来辟邪驱鬼。《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清代《燕京时岁记》上写着:“春联者,即桃符也。”
直到五代时期,书写神名的桃符有了春联的雏形。史书中记载,公元964年的除夕之夜,后蜀的君主孟昶在桃木板上题写“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宋朝时春联仍然叫做桃符,著名诗人王安石就有诗作“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此后,写春联渐渐地被人们看做是文雅之事,逐渐在文人当中流传开来,春联甚至被当做一种礼品来相赠,而此时人们也开始从桃木板上写春联演变为在纸上书写,即“春联纸”。因为桃木是红色的,红色是一种吉祥的象征,能够避邪,因此过年时的春联大多写在红色的纸上。
春联真正在民间盛行起来是在明朝,桃符在此时才被称为“春联”。明太祖朱元璋十分喜爱春联,他在位时,大力提倡春联,使得贴春联逐渐成为一种习俗。到了清朝,春联已经成为一种文学艺术的形式。春联还随着对外文化的交流,逐渐流传到国外,一些国家也像中国一样,有了贴对联的习俗。
“福”字为何要倒贴?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由来已久的风俗。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喜欢把“福”字倒贴呢?有人说,倒贴“福”字意味着“福到”,是谐音的祝福法。这个说法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该说法也有一个有趣的来源。
一次朱元璋在京城街头微服私访,正逢过节,他来到城南一处集市上,见不少人在围观一幅年画,年画上画着一个赤着大脚的女子,怀抱西瓜。该图本来是表示农民丰收的喜悦年画,但朱元璋却暗道这不是百姓耻笑自己的皇后大脚吗?因为马皇后是淮西人,淮西与“怀西”谐音。
朱元璋十分生气,回宫之后叫人打听是谁画的这幅年画,并将围观的人一一纠察。而至于那些没去围观的民众,朱元璋命人在他们的门上贴一个“福”字,然后命令军士就到没贴“福”字的人家去抓人。马皇后听闻此事,偷偷下令叫全城家家户户都贴上“福”字,这样士兵就无从着手了。但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把“福”字倒贴。皇帝大怒,下令要把这家人满门抄斩。马皇后急中生智,说:“这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朱元璋一听乐了,知道马皇后是在为那家人开脱,不过取义不错,便免了那家人的死罪。
有关清明节的来历有何说法?
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究竟从何而来呢?民俗研究者们持有不同看法。
第一,“清明”因节气而起。清明,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西汉刘安所著《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己,为清明。”每年阳历四月五日(农历三月)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开始的一天为清明节。
第二,“清明”是节气的俗演。清明节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二是指节日。节气是时序的标志,节日则包含某种风俗和纪念的意义。清明能演变成节日主要缘于春秋时代的介子推。《荆楚岁时记》记载:“晋文公与介子推俱亡,子推割股以啖文公。文公复国,子推独无得,子推作龙蛇之歌而隐。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燔左右木,子推抱木而死。文公哀之,令人五月五日,不得举火。”从此就有了“寒食节”。到了清朝,寒食节与清明节相近,就统一称为清明节,寒食节渐渐被人忽视了。
第三,清明,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演变后才形成了清明节。相传大禹治水后,就用“清明”庆贺天下太平。周朝在制定历律,确定二十四节气时,将三月节命名为“清明”,以标志天地清朗明净。秦汉两代每逢初一、十五以及二十四节气等日子都要去陵墓祭奠。到了唐朝,开元二十年唐明皇公布了一道命令,《旧唐书》说:“寒食上墓,礼无经文。近代相传,寝以成俗。”因寒食与清明相近,所以寒食、清明统一称为清明节。“清明”从古至今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才正式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在我国民间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关于它的来历,学术界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有关端午节来历的说法有哪些?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的端午节。有关端午节的来历说法很多。
第一,源于纪念屈原。相传战国时期,楚怀王不采纳屈原的忠言,反而继续宠信奸佞,将屈原流放,而楚国被秦国灭亡。忠贞的屈原看到这一切,心如刀割,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渔夫们纷纷将食物倒入江中,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不再伤害屈原的尸身。
第二,龙的节日。近代著名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在《端午的历史教育》一文中,对端午节作了详细而精辟的考证。他认为,“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近些年出土的大量文物和考古研究证明,闻一多先生的说法是比较科学的。现在学术界大都沿用此说法。
放逐图 明 朱约佶
该图描写屈原遭谗被长期流放时的悲愤情景。
第三,源于恶日。《风俗通义》、《论衡》、《后汉书》上均有“不举五月子”的记载,即不能将五月里出生的孩子抚养成人。战国时的孟尝君田文五月初五日生,其父田婴不让家人养之,说明那时五月初五日已成为俗忌。
第四,源于夏至。这是近来学术界提出的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一种新说法。其依据是在《后汉书·礼仪志》中所记载的汉代五月五日用“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的做法,是兼用夏、商、周三代有关夏至的一些习俗。
四种说法中,在民间流传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它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我国古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爱戴和怀念。
中秋节是怎么形成的?
中秋佳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是怎么形成的,研究者们说法不一。
第一,“时令节气”说。“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春昼,鼓击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据欧阳詹《长安玩月诗序)说:“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故曰中秋”。意思说,农历八月十五,是秋季的中间,所以称为中秋。
第二,“唐明皇游月宫”说。《唐逸史》记载有“唐明皇游月宫”的有趣故事。唐《开元遗事》也载有:“中秋夕,上与贵妃临太液池望月。”官民仿效,形成了中秋赏月的习俗。
第三,“嫦娥奔月”说。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后,娶了嫦娥做妻子。有一天,一个道士送与后羿一包仙药,吃后可成仙升天。后羿舍不得贤妻和众乡亲,就让嫦娥将此药藏了起来。这一年八月十五,后羿有个叫逢蒙的徒弟,趁后羿不在,想抢那包仙药。嫦娥不得已,将仙药吞下,立刻身轻如燕,直上云天,嫦娥因一心恋着丈夫,就飞到离地面最近的月亮上安了身。后羿无奈,只得同乡亲们在院中摆上供桌,供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水果,遥祭嫦娥。
“唐明皇游月宫”和“嫦娥奔月”,虽然只是两个美丽的神话,但千百年来却给人们的节日增添了无穷的趣味。
重阳簪菊花的习俗如何演变的?
重阳节,即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两阳相重之时。又叫老人节,因九九同久久重音,重阳节便含有对健康长寿、生命持久的寄寓。一到重阳,人们便会登高、赏菊、插茱萸等,而簪菊花也是其重要的习俗之一。菊花又名“延寿客”,重阳簪菊,是人们对长生和延寿的一种希冀。唐朝杜牧有一首诗《九日齐山登高》中写道“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可见簪菊花这一风俗的盛行。
重阳节簪菊花在唐朝时就有,其后每代相传,实为普及。到宋朝时,人们甚至将彩缯剪成茱萸和菊花的形状相互赠送戴于头上。此时,不仅仅是女子簪花,有些地方男子也可以戴花,而重阳时分,男女老少都可以簪菊。人们认为菊花不仅可以增寿,还能够辟邪除灾,同重阳插茱萸这一习俗有异曲同工之妙。据传到了清代,在京城的重阳节,人们常常把菊花的枝叶贴在门窗上,这意味着消灾招祥,而它便是簪菊花这一习俗的演变。
重阳登高的习俗是怎样来的?
重阳节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重阳登高,最早见于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一书。书中记载,东汉时,汝南汝河一带瘟魔危害一方,疫病流行,百姓深受其苦。有一个叫桓景的人历经艰辛,到山中拜费长房为师,以求消灾救人之法。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你的父老乡亲们吧。”并告诉他:“那天登高,要用红布袋装上茱萸,扎在胳膊上,同时要喝菊花酒,如此便能消灭瘟魔,免除灾害。”
桓景回去后,遍告乡亲。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云雾弥漫,瘟魔来到山前,因菊花酒气味刺鼻,茱萸异香熏呛,被桓景杀死于山下。
从此,重阳登高避难的风俗,就世代流传了下来。
关于腊八节的传说有哪些?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就开始在腊八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腊八节的由来有四种说法。
传说一: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其名曰腊八粥。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二: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的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传说三: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可以祛疫迎祥。
传说四: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腊月初八。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古代门前为何用狮子把门?
东汉年间,狮子被作为礼物送给中国的皇帝。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被佛教推崇的狮子在人们心目中变得高贵,和麒麟一起成为中国的灵兽。狮子随之开始出现在重要建筑物的正门两侧。按照传统习俗,成对的狮子是左雄右雌,还可以从狮子所踩之物来辨别,蹄下为球,象征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力,必为雄狮;脚下踩着幼狮,象征子孙绵延,是雌狮。
十二生肖的由来有着怎样的说法?
十二生肖,就是指人们的所生年份对应的十二属相,它由十二种动物同十二地支相互搭配,作为一种纪年方法,十二生肖如何创立?何时开始?为什么用十二生肖与地支配合呢?纵观古籍文献与考古发现,就生肖起源问题历史学家持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华夏民族在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影响下,以部分动物名称配合抽象的十二地支,创造出了十二属相。
第二种说法:汉代以前我国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仅有十二地支纪年法,而北部、西部从事游牧的少数民族则长期使用动物纪年。到了匈奴单于呼韩邪(即昭君出塞时的匈奴首领)归汉后,民族文化融合,产生了十二属相。
第三种说法:中国的十二属相是从印度传来的。在现行属相中,只有第三个和第十个两者有所不同:第三个属相,印度是狮,中国是虎;第十个属相,印度是金翅鸟,中国是鸡。其余的都相同,而且排序也一样。
究竟哪种说法正确,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虽然我们一直使用这种纪年方法,但是十二生肖之谜还未被破译。
凤凰起源于何时?
凤凰的起源约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彩陶上的很多鸟纹是凤凰的雏形,距今约67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出土的象牙骨器上就有双鸟纹的雕刻形象,这双鸟纹应是古代凤凰的最早记载。
根据神话传说,凤是从东方殷族的鸟图腾演化而成。《山海经·大荒西经》提到有一种五彩鸟,有三种名称,叫皇鸟、鸾鸟及凤鸟。《山海经·南次三经》记载一种鸟,样子像鸡,有五彩的花纹,叫凤凰,说明凤凰的形象一开始便是很美丽的。《诗·大雅·卷阿》说它非梧桐不栖息,非竹实不吃。以后,它也跟龙的形象一样,愈往后愈复杂,有了鸿头、麟臀、蛇颈、鱼尾、龙纹、龟躯、燕子的下巴、鸡的嘴。后来凤凰就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姓名”从何而来?
在我国古代,并非一开始就存在“姓名”,而是先有姓与氏,后有名、字。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它们才发展成今天人们所惯用的“姓名”。
第一,“姓”的由来。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点标志符号。据考古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30个,但大多都从女旁。
第二,“氏”的由来。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某个氏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分解。于是,由“姓”衍生出一系列分支,这就是“氏”。到了汉代,姓和氏完全没有区别。
第三,“名”的由来。
《礼记·檀弓》中记载:“幼名,冠字。”
第四,“字”的由来。
古代时期,人们在祭祀神灵和祖先时,为了表示恭敬,不敢直接称呼祖先的名,于是,“字”产生了。可以说,“字”具有双重作用:一出于避讳,二出于尊敬长辈。
为什么《百家姓》以赵姓开头?
赵姓为什么能成为《百家姓》中的第一姓呢?对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有两种说法。
第一,因为《百家姓》是宋朝初年编订的,而宋朝是宋太祖赵匡胤创立的,既然“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赵姓居《百家姓》中的首位也就是理所当然的。
第二,根据《姓纂》记载,赵姓的由来是这样的:“帝颛顼伯益嬴姓之后,益十三代至造父,善御,事周穆王,受封赵城,因以为氏。”由此可见,最初以赵为姓的人,是颛顼帝的子孙造父,他善于驾御,在周穆王的时候,得到了赵城这个地方为封地,就以封地的名称作为自己家族之姓,而世代相传下来。这是赵姓的由来。而这个家族,从一开始便十分显赫,在春秋时代,自从赵衰辅佐晋文公定霸,赵氏子孙就世代为晋国的大夫,权倾当朝。到了春秋末期,也就是周威烈王的时候,赵家的权势更大,进一步与同为大夫的韩家和魏家瓜分了晋国,而分别自立为一个诸侯,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三家分晋”。后来,赵国的国势越来越强,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其都城设在晋阳,也就是现在山西省太原市的北面。由此可见,现在所有姓赵的人,最早都是山西人,后来才逐渐移居他处,在历史上,姓赵的人也是名人辈出。
由此看来,赵姓成为《百家姓》中的第一姓,是跟赵姓家族在历史上的显赫地位分不开的。
中国古代典当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中国典当业源远流长,在世界典当业发展史中起源最早。有些人认为我国典当业始于汉代,另一种观点认为典当业发源于南朝,这是大多数学者的意见,而且也是有史可证的。
《后汉书》卷七十三《刘虞传》记载:公孙瓒奉命讨伐乌桓,受幽州刺史刘虞节度,在一次战斗中,刘虞把朝廷赏赐之物“典当胡夷”,被公孙瓒夺回。但“典当”一词出现在后世,不可能在后汉就已经使用。写《后汉书》的范晔是南朝时期的人,他是否用当时的词语表述东汉的事情,但仔细查询南朝也没有“典当”一词,而普遍称典当为“质”。
另外,《西京杂记》中有“以衣裘贳酒”的记载,即用衣服为抵押,赊账买酒,属于私人之间的一种抵押行为。这些蛛丝马迹,既不能否定东汉有典当行为,也不足以断定中国的典当业发源于东汉。因为东汉即使有此类事情也属个别现象,没有普遍意义,况且当时也没有典当机构,没法称为典当业。由此可知,我国典当业的源头不是西周,也不是春秋战国时期,东汉时期也只能说是古代典当业的萌芽阶段。这表明我国典当行为的萌芽在东汉已经出现,距今约1800多年。
图腾崇拜是怎么回事?
图腾一词系美洲印第安语,其最早的写法是ototemam,意思是“他的亲族”。1791年,一位英国商人将“ototeman”译为“Totem”(图腾),后又派生出“totemism”(图腾崇拜),成为国际间通用的术语。图腾是标志或象征某一群体或个人的一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件。在原始社会,人们对自身及自然界的认识十分有限,不了解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他们认为每个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有着神秘的亲缘和其他特殊关系,并相信这些“神物”就是他们的祖先、保护神,他们这个氏族就是由这种神物衍生出来的。因此,每个氏族都以某一种崇拜物作为本氏族供奉的神物与标志,此即“图腾”。
关于图腾崇拜,《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是:“相信人与某一图腾有亲缘关系;或相信一群体或个人与某一图腾有神秘关系的信仰,称为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有如下特点:第一,认为图腾是伴侣、亲人、保护者、祖先或帮手,有超人的能力,人们尊敬、崇拜乃至畏惧图腾;第二,用特殊的名称和徽号代表图腾;第三,崇拜者在一定程度上与图腾合而为一,或者用象征的方法表示与图腾同化;第四,规定不得屠宰、食用或接触图腾甚至还规定回避图腾;第五,举行图腾崇拜的特殊仪式。
和氏璧终归何处?
关于和氏璧的由来,《韩非子·和氏》中记载:一个叫做卞和的楚国人,他某日在荆山中找到一块未经加工的玉石,欣喜若狂。于是捧着宝贝向厉王献上,并说这是一块宝玉。楚厉王叫鉴定玉石的人观察以后,鉴宝人说这只是一块石头。厉王于是大发雷霆,让人将卞和的左脚砍去,以罚其欺君之罪。后来武王继位之后,卞和又跛着脚去把玉石献给楚武王。武王的玉工看后也说这是石头,于是卞和的右脚也被砍掉。等到文王继位之后,卞和仍旧不甘心一块传世之玉就此被埋没。他抱着玉石在山下哭了整整三天三夜,甚至眼泪都流成了血。楚文王听到后便派人去问缘由,以为卞和是因为失去双脚而哭泣。后来卞和说他是因为无人识玉而痛苦万分。楚文王听后万分感动,于是命令鉴定玉石的专家仔细检测,终于得出结论:这是一块宝玉。因卞和所发掘,于是便命名此玉为和氏璧。
和氏璧是怎样失踪的呢?楚威王将和氏璧作为奖赏赐予昭阳丞相。后来丞相府失窃,致使和氏璧不知去向。后来和氏璧归了赵惠文王。秦王听说后也想得到和氏璧,便派人拿十五座城池与赵王交换。虽然也有蔺相如完璧归赵之说,但是秦王借着自己国家强大的势力,最终还是将宝物据为已有。
传国玉玺历经千年为何神秘失踪?
秦王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改定制度。选用和氏壁,命廷尉李斯制作皇帝御玺,玺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由李斯篆书。秦始皇想让这块玉玺也代代相传,因此称为“传国玺”。然而,它在流传1000多年后,却神秘地失踪了。
自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兵入咸阳,传国玺落入刘邦手中,一直到公元589年,为隋朝所有。隋朝灭亡后,传国玺为唐朝所得。朱温灭唐,玺为后梁所有。后梁灭亡后,传国玺落入唐庄宗李存勖之手,经后唐明宗李嗣源、闵帝李从厚,归于明宗养子后唐废帝李从珂。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举兵叛乱,进围洛阳,后唐兵败,李从珂与其家人登楼纵火自焚,后唐灭亡。令人可惜的是,传国玺自此突然失踪。
自五代时期传国玉玺失踪,这块国宝真假难辨。真正的传国玺到底在哪里?无人能回答。也许有朝一日能够重见天日。
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穿衣的?
人类何时穿衣这个问题在研究者中一直存在着争议。
许多人认为衣服的出现是为了御寒。在人类从猿进化到人之后,身上的绒毛逐渐脱落,皮肤也日益细嫩,人必须要借助外部的物质力量来改善生存条件。于是人类在狩猎时,发现兽皮可以御寒,就把兽皮披在身上,兽皮便成了人类最早的衣服。此观点在《礼记·礼运篇》中已有明确的记载:“昔者,先王……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治其麻丝,以为布帛”。
但也有研究者不赞同上面的观点,他们认为衣服最初的产生是为了保护和遮羞。人类从开始直立行走以后逐渐脱离了动物的习性,逐渐产生了两性之间的差别意识,有了羞耻感。于是就用一些树叶或者兽皮缠在腰间。持此看法者还将《风俗通义》“衣,所以蔽形”和《广雅·释器》“衣,隐也”作为观点的佐证。
另有第三种看法,认为衣服的产生是源于人类对美的追求。爱美是人类的共性,为了能够造成美的感觉,引起异性对自己的爱慕,最初人们只是在头上插一些美丽的羽毛、花束、树叶作为修饰打扮。后来审美观念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衣服的形式。《左传·闵公二年》中有“衣,身之章也”的记载,意思是人体通过穿衣服能够更加美丽。
以上三种观点,大多数人比较赞同御寒说,因为它比较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而后两种观点也言之有理,并且持之有据。
缠足始于何时?
缠足,是我国封建社会残害妇女的一种恶俗。那么缠足究竟始于什么时代,说者各持已见。
一说始于汉。持此看法者的根据是《丹铅总录》引《杂事秘辛》汉保林吴姁奏言:“乘氏忠侯梁商女足长八寸,胫跗丰妍,底平趾敛,约嫌迫袜,收束微如禁中。”
二说始于六朝。据《南史》载,齐东昏侯为潘贵妃凿金为莲花以贴地,令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六朝乐府双行缠说:“新罗绣行缠,足趺如春研;他人不言好,独我知可怜!”所以,持此说法者认为六朝时期是缠足的开始。
三说始于唐。《群谈采余》中有咏杨贵妃罗袜诗一首:“仙子凌波去不还,独留尘袜马嵬山;可怜一掬无三寸,踏尽中原万里翻。”在唐代文人笔下,也有对女人小脚的描写,如白居易《上阳人》中的“小头鞋履窄衣裳,……天宝末年时世妆”。
四说始于五代。据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南唐李后主有一宫嫔叫窈娘,身段纤小,能歌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令窈娘以帛缠足,屈上为新月状,穿着白袜在莲花中翩翩起舞,回旋飞转,就像凌云踏雾般。张邦基《墨庄漫录》也称弓足起于南唐李后主,是为缠足之始,出现后时人效之,以纤小为妙,自此缠足之风泛起。
妇女缠足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受到过封建统治者的认可和文人墨客的欣赏。然而,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在历代正史中却很少见到。因此,要弄清古代女子缠足的起始时间,看来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历代帝王追求的甘露是什么?
甘露是一种植物,学名甘露子,多年生草本,可供药用。后来演变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神物,“神灵之精,仁瑞之泽”,并且把它和龙、凤、龟、麟等瑞征并列,“天下升平则甘露降”。另外甘露还是延年益寿的圣药,“其凝如脂,其甘如饴”,吃了这种天酒、神浆,可使人“长寿者800岁”。
汉宣帝刘询、吴国归命侯孙皓、西晋前秦苻坚等,都直接以甘露为年号。东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在镇江北固山所建的甘露寺,更因为刘备曾在此招亲而闻名遐迩。梦想吃到甘露的皇帝就更多了,汉武帝曾在建章宫内建造了一座高达七米的铜仙承露盘,乾隆也一心要求得甘露,也曾在北海公园琼岛西北半山之上建有同样的铜仙承露盘。
其实,甘露确是有的,就是一种蚜虫的排泄物。这蚜虫也并不是太有名,而是游蚁、地蚤、母虱、油虫,等等,总之是一类毫不起眼的小东西随机走过而排泄的尿,或者说,是很多种这种小虫集体排泄的尿。甘露的秘密早在明代就被学者杜镐揭穿了:“此多虫之所,叶下必多露,味甘,及是虫之尿也。”
汗血宝马之名由何而来?
《史记》中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归来说:“西域多善马,马汗血。”故在中国,两千年来这种马一直被神秘地称为“汗血宝马”。
外国专家曾对汗血马的“汗血”现象进行过考察,认为“汗血”现象是受到寄生虫的影响。“汗血宝马”,本名阿哈尔捷金马,此马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阿哈尔捷金马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目前,汗血宝马的最快速度记录为84天跑完4300公里。德、俄、英等国的名马大都有阿哈尔捷金马的血统。中国对“汗血马”的最早记录是在2100年前的西汉,汉初白登之战时,汉高祖刘邦率30万大军被匈奴骑兵所困,凶悍勇猛的匈奴骑兵给汉高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而当时,汗血宝马正是匈奴骑兵的重要坐骑。
张骞出使西域图 初唐
此为敦煌壁画图,表现的是汉武帝群臣到长安城外,为出使西域的张骞送行的情景。
血滴子是何物?
在民间小说中,雍正经常被刻画成精通武艺、神通广大的阴谋家,他豢养了一批侠客力士,操持着一种名曰“血滴子”的杀人利器,能取敌人的首级于千里之外。
传说“血滴子”是雍正皇帝特务系统所使用的一种武器,这种武器杀人的方式,是专门把人的首级从脖子上取下来。可以使人头和脖子分开的武器很多,大刀砍、利斧挥都可以达到目的。而这个血滴子却不是寻常的武器,它在使用的时候,是“放出去”的。它会把目标的头罩住,然后割下目标的头,再收回来。虽然传说“血滴子”的使用过程是如此,可是它的具体形状如何,又如何一下子把人脑袋割下来,还是没人知道。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雍正秘制的“血滴子”其实是一种毒药。传说雍正为皇子时,就准备要夺取王位。而雍正用来诛锄异己的暗器中,就有一种名为“血滴子”的毒药。其物是一革囊,将活人放到里面,很快人就化成一滩血水。这种毒药是用毒蛇的毒液混合一种毒树的汁液炼成,一滴就可以使人通身溃烂而死,故称“血滴子”。还说雍正曾密谕广西巡抚,要他暗中寻访这种毒药,并研究熬炼和解毒的秘方,所以说雍正炼制血滴子,是有相当根据的。
“血滴子”最早出自何处,已经难以考证。而“血滴子”究竟是何物,我们也难以判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与雍正的血腥特务式统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屈肢葬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屈肢葬是我国古代丧葬形式之一。其特征主要是把遗体肢骨屈折,使下肢呈蜷曲形状,然后葬入墓坑。据专家测定屈肢葬在中原地区主要流行于新石器时代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到解放前夕还很盛行,台湾高山族的一些支系以及西南的独龙、珞巴民族至今还采用屈肢葬式。
屈肢葬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学术界解释多种多样。
第一,葬式姿势是由死者生前的身份决定的。有学者以为直肢葬者为宗室贵族,而屈肢葬者为殉葬的奴隶。
第二,屈肢葬是按人们日常生活、休息或睡眠的自然姿态来安排死者的,这样可使其舒适地长眠。这种说法在云南永宁纳西族,四川的一些藏族和普米族及广西壮族先祖中较为流行。
第三,是出于某种灵魂托转的宗教信仰(戴春阳《秦墓屈肢葬管窥》)。认为屈肢葬的姿态像胎儿在胎胞内的样子,象征着人死后又回到他们所出生的胎胞里面去。
第四,将死者用绳索捆绑成弯曲状,是为阻止灵魂出走,向活人作祟。日本平凡社编著的《世界大百科全书》卷八“屈葬”就赞成这种说法。
除此以外,还有学者认为采用屈肢葬是为了在墓地节省地方和节省人力。
中国民族众多,丧葬习俗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与特点。同为屈肢葬,因地区、民族不同,也各有自己的理解方式。
船悬棺有着怎样的奥秘?
船棺悬葬是我国古代一种非常奇特的葬俗,其葬法是在悬崖上插入木桩,把棺木放在木桩上,有的将棺木放在天然或人工凿成的岩洞中。葬地都在面临江河的绝壁悬崖上。船棺形体像一只小船。据考古学者测定,此葬俗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武夷山西北侧的江西贵溪是船棺的发源地。
有研究者认为,船棺是死者生前生活方式的再现。我国古代的东南地区,曾住着一个叫百越的民族,百越人以打渔作为主要生活来源,船是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所以,人死后死者的灵魂需要生存,当然也离不开船,于是船便成为了死者的棺柩。还有的研究者认为,船棺是为让死者的灵魂返回故乡。灵魂要返回故乡,就必然离不开船,船可以帮助死者找到灵魂的归宿。船棺放进崖壁的山洞,有学者说是出于对先辈的崇拜和尊敬。将死者安葬在绝壁之间,不仅可以防止人兽的侵扰和破坏,而且希望死者的灵魂保佑、降福于他们。
那么,古代百越人是采用什么方式将重达数百斤的棺木安放在崖壁上的呢?研究者们认为有几种可能。第一,垂降式,在山顶就地打造船棺,将死者放于其中,然后从崖顶架设辘轳,把船棺吊悬垂下,放到葬位。第二,栈升式,在崖壁上架设栈道或云梯,借助它们在悬崖上凿洞架木,然后把船棺放到葬位。第三,提升式,在崖底或其他地方,采用绞车或用人力,借助于滑轮装置向上提升船棺,再由人在崖壁上配合,将船棺安放到位。
船棺悬葬由于文献史料记载不多,加上出土的随葬品不丰富,葬品也无文字可考,所以对船棺悬葬的研究一直比较艰难,以上说法是否站得住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金缕玉衣是何物?
玉衣也称“玉匣”、“玉押”,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1968年满城汉墓出土的两套金缕玉衣,保存完整,形状如人体,各由两千多玉片并用金丝编缀而成,每块玉片的大小和形状都经过严密设计和精细加工,可见当时高超的手工艺水平。
金缕玉衣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玉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周时的“缀玉面幕”、“缀玉衣服”,到三国时曹丕下诏禁用玉衣,共流行了四百年。到目前为止,全国共发现玉衣二十余件,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中出土的两件金缕玉衣是其中年代最早、做工最精美的。
为什么马王堆古尸千年不腐?
马王堆辛追1号墓的女尸经病理解剖表明,虽然经历了2100年,其身体各部位和内脏器官的外形仍相当完整,并且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软骨等细微结构也保存较好,这在世界尸体保存记录中是十分罕见的。
女尸身着丝绵袍和麻布单衣,足登青丝履,面盖酱色锦帕,并且用丝带将两臂和两脚系缚起来。然后包裹18层丝、麻衣衾,捆扎9道组带,又覆盖两件丝绵袍。女尸出土时,浸泡在约80公升的无色透明棺液之中(出土不久变成棕黄色)。这种棺液经多种科学分析判明不是防腐剂,而是土壤中的水分通过白膏泥和木炭层渗入墓室,经长时间的凝结而积聚棺内,具有微弱的抑菌、杀菌作用,但不是尸体得以保存的根本原因。
根据科学判断,棺内有40公升液体,并不是从棺外渗入,是女尸的尸水,因为六层柜都没有水渗入情况。并且六层棺外有五千公斤的木炭和白膏泥包裹导致水不能渗入,这也是尸体在无菌无氧的情况下得以保存的原因。
为何立春不处决犯人?
在我国古代讲究“秋冬行刑,立春时不处决犯人”,即凡被判有死罪的人,除谋反大逆等“决不待时”以外,其他的都必须等到秋后才能处决。
秋冬行刑制度最早起源于周朝。《周礼·秋官》中记载刑杀必须选择适合的日期。而《礼记·月令》中就确定了最理想的刑杀时间:孟秋、仲秋、季秋三月。这三个月即是农历的七、八、九月,是秋天的三个阶段。
古时候,由于科学文化水平的落后,人们还不能够正确合理地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某些联系,于是人们便认为在人类和自然界万事万物之外存在着一个能支配万物的造世主。灾害、瘟疫、祥瑞、丰年都是上天赐予的,所以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天意。设官、立制不仅要与天意相和谐,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四季之中,春夏是万物滋育生长的季节,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这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因此人间的司法也应当适应天意,顺乎四时。同时,秋季对应五行中的“金”,金的本性冰冷,从五行中讲这时生命沉寂,生命力最低,而且金代表用于砍伐的工具,是破坏的代表。还有就是秋冬断狱、行刑,不会耽误农时。
汉代的时候,儒学大师董仲舒发明了一套“天人感应”理论,他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以此,他认为帝王应该在春夏季节行赏,在秋冬季节行刑。如果违反天意,会招致灾祸,受到上天惩罚。所以,“秋冬行刑”这一习俗就被载入典籍,成为一项法令而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灭亡。“秋冬行刑”的政治实质是统治者用来巩固其统治的一种手段。他们借天意之名,让百姓深信他们的这种刑杀手段是上天所赋予的,不能违背天意,进而也不能违背天子的旨意。因此,统治者就可以以天之名,来行使他们的刑杀权力,巩固统治。
为何要在午时三刻行刑?
古人迷信,认为杀人是“阴事”,即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以及和他被处死有关联的人员。而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抑制鬼魂的出现。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古人文身有着怎样的秘密?
从现存的古文献看,文身起源很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是一种影响广泛的风俗习惯。
一些学者认为:吴越人的“断发文身”习俗是成人礼的标志。既然文身被古人作为成人的标志,那他们文刻的图案有否涵义呢?《说文解字》称闵越人为蛇种,《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说哀牢夷为“龙种”,而这两个地方的古人在自己身体上文刻的正是龙蛇图案,显然他们是受了图腾崇拜心理的影响,此为古人纹身之“图腾崇拜说”。
对古人纹身动机还有两种比较流行的说法。其一为“求荣说”,它的依据为《淮南子·泰族训》中所记:越人文身时“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为之,以求荣也”。其二为“避害说”,《淮南子》载:吴越人“文身刻画其体,纳墨其中,为蛟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能害也。”
对于古人文身还有“婚姻说”和“美饰说”等其他论点。“婚姻说”与“成人说”有些关联,“美饰说”与“求荣说”和“图腾崇拜说”又有可以融合的地方,这取决于各个部落和民族对美的认识,而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原始社会,人们对美的认识不可能来自美的本身,很可能是基于对某种事物的崇拜和欣赏才产生了美。由此看来,“婚姻说”和“美饰说”可能是从古人文身的演变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不能看成是古人文身的最早动机。
古人文身之谜或许还有许多答案等待着我们去发掘。
十恶不赦包括哪十恶?
人们在形容一个人罪大恶极、不可饶恕时经常使用“十恶不赦”这个词。
我国古代的封建刑法制度中的“十恶”之名是在西汉的“大逆不道不敬”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齐河清三年(564年),尚书令、赵郡王等奏上《齐律》十二篇,“列重罪十条: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
到了隋开皇初年,随着佛教的兴盛,封建统治者遂将佛教之中的“十恶”之名引入律法,以之代替了《齐律》中的“重罪十条”, “十恶”之罪名遂正式出现。那么“十恶”罪的具体指什么呢?
第一,谋反:企图推翻朝政。这历来都被视为十恶之首。
第二,谋大逆:毁坏皇室的宗庙、陵墓和宫殿。
第三,谋叛:背叛朝廷。
第四,恶逆:殴打和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等尊长。
第五,不道:杀戮无辜。
第六,大不敬:冒犯帝室尊严。
第七,不孝:不孝敬祖父母、父母,或在守孝期间结婚、作乐等。
第八,不睦:即谋杀某些亲属,或女子殴打、控告丈夫等。
第九,不义:官吏之间互相杀害,士卒杀长官,学生杀老师,女子闻丈夫死而不举哀或立即改嫁等。
第十,内乱,亲属之间通奸或强奸等。
由于“十恶”之罪直接危害了封建专制制度的核心——君权、父权、神权和夫权,所以自隋代在《开皇律》中首次确立“十恶”之罪以后,经历宋、元、明、清各代,都规定犯了“十恶”罪不能赦免。
“谣言”的原意是什么?
“谣言”,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多为贬义。但在传统文学领域,谣言的本意却并非如此。《辞源》的解释是:“民间流传评议时政的歌谣、谚语。”是的,这就是谣言的本意,全然没有今天的贬义,更像是一种民间文学作品。谣言从形式上讲必须是“谣”,这是因为在远古没有发明纸笔之前,传播消息靠的就是口耳相传,如果要想使信息得到较好的传播必须对信息进行加工,使之简短、押韵,便于记诵。
谣言便于传播,在古代,它其实承担着大众传媒的作用,既可以宣传某种政治观点,也可以进行舆论监督。古代,一个官员的政绩往往也会成为百姓谣言的主要内容,百姓会编造谣言赞美好官,也会想方设法讽刺贪官,所谓官员的口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百姓的谣言,这便是谣言的监督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历朝历代,朝廷都非常重视谣言的作用。
“教师”的古今称谓有哪些?
中华民族历来尊师重教,所以教师的地位一直很高。另外,历代对教师的称呼也有很多种。
最早的教师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萌芽中的学校里,学官们被称为“司徒”、“秩宗”、“典乐”,这些学官既是管理行政的首领或长老,又是社会教育的承担者。
进入奴隶社会,官办学校出现,教师名称也同时出现,“师氏”、“父师”、“少师”,由官吏担任。到孔子办私学时,对教师有了“塾师”、“书师”、“学究”、“老学究”、“村夫子”、“门客”、“馆师”、“馆宾”等称呼,但这些称呼表示的身份不同。
孔子杏坛讲学图轴 明 吴彬
孔子端坐中间,两侧为颜子、曾子、子思及子路,聆听孔子讲学。
自战国至唐宋,人们尊师重教,人们对教师又有了新的尊称。比如:
夫子:最早指年长者,后为孔门弟子名师孔子的尊称,后用以沿称教师,以示尊敬。
西席:古人席地而坐,以居西而面东为尊,故教师被称为西席,也称“西宾”。
函丈:也称“函仗”,原指讲学者与听讲者的坐席之间相距一丈的距离,以后用来指对学者或老师的敬称。
先生:起初是指年长而有学问的人,后来指称老师。
讲席:原指高僧、儒师讲经讲学的席位,后用作对师长、学者的尊称。
师范:此用法在今日仍沿用,因为教师应当有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德行,他们的言谈举止都应是学生的表率。所以,这一词便理所当然地成了教师的别称。
绛帐:汉代著名的学者马融在授课之时,常居于高堂之上,身边放下红色的帷账,此后也有人用“绛帐”或“绛帷”作为对师长的尊称。
除了以上这些之外,教师的别称还有:“世儒”、“师儒”、“耆艾”、“老夫子”、“尊师”等。
为什么用“桃李”来比喻学生?
现在常说那些培养过、教育过众多学生的老师“桃李满天下”,这里的“桃李”代指的就是学生,那么“桃李”为什么用来指代学生呢?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华如桃李”的诗句,暗指了桃花和李花盛开的时候纷繁艳丽,后人便用桃李来形容人长得貌美,也喻人青春年少。另外,在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的人,后来因得罪了魏文侯,他便独自跑到北方去了。在北方,子质遇到一个叫子简的人,就向他抱怨,埋怨自己培养保举的人落井下石,不肯为自己出力,有的还翻脸不认人。子简笑着说:“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夏天可以在树下休息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可是你春天种下的是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不仅不能利用它的种子,秋天长出的刺还会刺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才,要像种树一样,应该先选准对象,然后再加以培养。”此后,人们就把提拔起来的优秀人才称为“桃李”。
唐朝时,狄仁杰推荐了姚元崇等数十人,这些人后来皆为名臣,时人对狄仁杰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后来“桃李”便用来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流传到今天,人们便用“桃李满天下”来比喻所培育的人才极多,遍布各地。
不同年龄的人有何称谓?
中国古代对不同年龄的人有着不同的称谓,现详细介绍如下: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两三岁时称孩提。
童龀,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女孩7岁称始龀、髫年;男孩8岁称始龀、龆年。这是因为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开始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因此有“龆年”或“髫年”之说。
“总角”是幼年的泛称。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此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所谓的总角之交,就是指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
垂髫之年,泛指儿童。因为古代小孩头发下垂,由此引申指未成年的人。黄口,指10岁以下的儿童。
幼学,指10岁的儿童。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舞勺之年指青少年13~15岁。
“及笄”即指女子年满15岁。笄,原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
志学是指15岁。女孩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24岁称花信年华。
舞象之年指青少年15~20岁。
弱冠指2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也有“加冠”一说,是因古时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论语》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立之年指30岁,多指男子30岁,其中立是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之年是指男子40岁,不惑,是“不迷惑、不疑惑”之意。
天命指50岁,也称“知非之年”。
耳顺、花甲之年指60岁。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做“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
古稀指70岁。语出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80岁称杖朝之年,也称伞寿。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耄耋指八九十岁。语出《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90岁称为上寿。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九十九,故借指99岁。
期颐指百岁之人。据朱熹讲,期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颐,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由人养护。“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
“父母官”的说法从何而来?
“父母官”一词来源于《礼记·大学》:“《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孟子·梁惠王上》:“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之父母也?”在这些先秦文献中,“父母”是指百姓的统治者,甚至是国君。汉代曾出现了两个非常有政绩的地方官:西汉的召信臣、东汉的杜诗。据《后汉书》载杜诗为南阳太守,深受百姓爱戴,百姓将之与前代的召信臣相比,于是就有了“前有召父,后有杜母”之说,这时“父母”一词已经有了地方官的含义。宋初王禹偁《谪居感事》诗:“万家呼父母。”其自注:“民间呼令为父母官。”这便是将地方官比作父母官的最早出处。在封建社会,父母是子女的主宰,同时父母又最疼爱自己的子女,所以父母官就兼具了领导与爱护的两种特点,一个好的地方官应该像爱护子女一样爱护百姓,这就是“爱民如子”,当百姓的权利受到伤害时,官员理应加以维护,这就是“为民做主”。因此所谓的“父母官”其实是百姓的一种赞誉。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原意是什么?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此句出自《论语·阳货》。这句话被普遍认为是孔子鄙视妇女和体力劳动者的论据。这里的前一句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几乎成了传统的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的一句至理名言,而后一句话几乎被人们遗忘了。仔细琢磨,这两句话本来是一句完整的话,为什么偏偏会被后人断章取义,后一半被人省略,而前一半流传甚广呢?目前这句话的解释主要有两种:
第一,表述的是孔子的择婿观。
有学者认为,在《论语·阳货》这章里,孔子没有任何轻视女人的思想。这句话反映的是孔子的择婿观。“女子”,并非现在所指的“女人”,是指“女儿”。意思是说:只有把女儿嫁给小人,才难相处。近之,其品德低贱,行为无赖,近不得;远之,心系女儿,远不得。
第二,他骂的是一个特定的女子。
《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之前的卫国之行,孔子“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意思是说:孔老先生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了卫国参观学习休养,但在这期间,孔老先生突然发现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来炫耀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持他来这教化卫国民众的,尤其是那个卫灵公的夫人。孔子离开之后,想起卫国公夫人那种仗着得宠骄横跋扈乱政扰民的事,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孔子认为《诗经》是一部伟大的著作,而《诗经》里边有很大一部分歌颂了女子的活泼美丽,大方善良,而孔夫子本人更是曾反复多次以诗经里的“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来表达了自己对婚姻和女子的平等看待观点。所以,说孔子歧视妇女,不仅和孔子的思想不符,更与当时的民间社会整个大环境对不上号,因此孔子歧视妇女这个说法,实在是有待商榷。
“鲤鱼跳龙门”有着怎样的传说?
庙峡,又名妙峡,两座巍峨雄奇的凤凰大山,引人入胜的鲤鱼跳龙门。这个神奇美妙的峡谷,流传着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
在很早以前,龙溪河畔的乡民,过着安居乐业的美满生活。有一年,不知从哪儿飞来一条大黄孽龙,作恶多端。每年六月六日它的生日这天,更是强迫人们献上一对童男童女、十头大黄牛和一百头羊等物供它享用。如若不然,它就发怒作恶,害得宁河黎民怨声载道,叫苦连天。
峡口龙溪镇上,有一位聪明俊美的小姑娘,名叫玉姑,她想要除掉这条恶龙。有几次,她登上云台观去找云台仙子求救,仙子被玉姑心诚志坚的精神感动了,就让她去找千里之外的鲤鱼仙子。
鲤鱼仙子知道玉姑的来意后,对玉姑说:“你想为民除害,这是件大好事,可是必须牺牲你自己。你敢这样做吗?”玉姑毫不犹豫地说:“敢。”鲤鱼仙子便朝玉姑喷了三口白泉,她顿时变成了一条美丽的红鲤鱼。红鲤鱼逆江而上,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游回家乡。这天正是六月六日清晨,黄龙得意地张开大口,等待着盛餐佳肴。大红鲤鱼直朝恶龙口中冲去,一下窜进它的肚中,东刺西戳,把龙的五脏六腑捣得稀烂,恶龙终于被玉姑杀死了。可是,玉姑自己也葬身在黄龙腹中。宁河乡民为了缅怀玉姑为民除害,在峡口半山腰修起了一座鲤鱼庙。至今在宁河一带,鲤鱼跳龙门的故事还广为流传着。
烽燧是什么?
烽燧也称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是古代的报警系统。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夜晚放火,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烽燧与长城并存,组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但也有独立存在发挥预警防御作用的,新疆境内的烽火台就是最好的例证。新疆的烽燧遍布天山南北,它们与丝绸之路中道与北道走向一致,起到了护卫丝路畅通的重要作用。
“九五之尊”一词是怎么来的?
“九”、“五”两个数字与封建宫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着至高无上的象征意义,只有封建帝王才能享有。其原因是什么呢?
“九五”一词来源于《易经》。《易经》六十四卦的首卦为乾卦,乾者象征天,因此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乾卦由六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从下向上数,第五爻称为九五,九代表此爻为阳爻,五为第五爻的意思。九五是乾卦中最好的爻,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了,成为了帝王之相。这里的“九”本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判别数字阴阳属性的符号。之后人们把“九”和“五”作为具体的数字来运用,一来是为了契合代表帝王的“九五”之爻;二来是因为“九”和“五”两个数字在建筑上的使用也非常符合美学原则。
“大夫”、“郎中”为何指医生?
大夫和郎中虽然都指医生,但还是略有区别的。一般把在医馆医人的医生称为大夫,把走街串巷为病人就诊搭脉的私人医生或草药店的医生称为郎中。那么这两个词何时与医生有了关联呢?
宋代,医务制度和医学管理都有了相当大的发展,负责管理医疗行政的官职很多,翰林医官院医官就分为七级,官职有22种之多,官阶如大夫、郎中、医效、祗候等。后来,人们以大夫是医官中最高的职位,就把大夫作为医生的尊称。
郎中原是秦时所设立的官名。称中医师为郎中是宋代以后从民间开始的。当时,有位郎中名叫陈亚,他爱好文字游戏,曾以中药名写诗百首,时人誉为“药诗”。以后便有学医者以读陈亚的药诗为乐事,“郎中”也渐渐成为中医师的代称了。
有关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词有哪些?
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的中枢制度。此后,官员的升迁任免都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也有一定的用语,现简介如下:
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除:授予官职。
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载:“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之意。如《国语》载:“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的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载:“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古代对人的尊称和敬辞有哪些?
古人在彼此称呼时,往往用尊称,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对方不同时称呼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公”:是古时比较普遍的对某人的尊称。
“子”:“子”的称呼,古代也很多见,如春秋时孔子、孟子、庄子、老子等都是尊称,后代则多以“子”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敬意。
“令”:有“美好”的意思,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比如我们经常用的:令尊、令堂,表示对对方父母的尊称;令兄、令妹,表示对对方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表示对对方儿女的敬称;令亲,表示对对方亲人的尊称。
除此外还有: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贤弟、贤侄,为对弟、侄的尊称;家父、家母,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母亲。在古代官场中,还有一些专用的尊称。如君称臣为“卿”、“爱卿”,臣称君为“陛下”、“圣上”等。
古人对人的敬辞也很有学问,常用的主要有以下一些:
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回函。
赐膳:指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
赐教:指别人对自己的指教。
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惠存:请对方保存自己的礼物。
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赠:指对方赠予的财物。
高见、高论:指别人的见解、言论。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
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
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华翰:称别人的书信。
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驾临:称对方到来。亦有“大驾光临”一说。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古人对自己的称呼有哪些?
古人在人际交往的自称方面形成了一套颇为严格的规矩。一般说来,在相互的交往或言谈中,都要用谦称或卑称,最常见的有:
拙:用于对别人展示自己的东西或看法。如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拙荆,称自己的妻子。
愚:单独用“愚”谦称自己,表示自己不聪明。常用的有愚见,称自己的见解;对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为愚兄。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敝人:谦称自己身份低微。还有如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等。
鄙人:本意是指居于郊野的“野人”(古有国、野之分),引申为无地位、无文化之人,即所谓鄙俗之人,古人常用来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见识短浅。
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
小人:指地位低的人自称。“小”字也可能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子,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
还有一些自谦词如“不才”、“不佞”、“不肖”等表示自己没有才智、没有出息、才能平庸等。
古代的名、字、别号有什么区别?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古代贵族取名时都有一定的礼仪,要符合规矩,而底层的百姓起名一般都很随意。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所以古人的字多与名含义相近或相辅。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孔明”的义相近。一般来说,“字”是男女成年后才加取的,表示他们已经开始受到人们的尊重。但下层人往往没有这么多的讲究。
“号”是指称号,即人的别称。别号则是使用者本人起的,并不受家族、行辈的制约,可以更自由地寄托或标榜自己的某种情操,一般文人往往有自己的别号,如唐代李白号青莲居士,陆游号放翁,王安石号半山,等等。
笼统地讲,名、字、号其实都是人的名称,但在用法上很有讲究。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于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在尊称、下对上称呼时则称字、号。上流社会在交际应酬中爱以别号相称以表示尊重,直呼其名,是很不礼貌的,有时还要因此受到惩罚。
殿下、阁下、麾下、节下指代什么?
殿下:“殿下”和“陛下”起初是一个意思,表现臣子对君王的敬称。随着历史的发展,汉代以后,因“殿”的地位比“宫”略低,故将“殿下”演变为对太子、亲王的尊称。唐代以后,殿下一般多用于称呼皇太子,也用以称呼皇太后和皇后。
阁下:旧时对人的尊称。最初只用于对中央宰执之臣和地方郡守一类高官的敬称,后来逐渐演变为对挚友亲朋间尊称的敬辞。不管是各级官吏还是普通百姓,都可以用此称呼。
在下:旧时人们用作自称的谦辞。古时坐席,尊长者在上,所以自称“在下”。
麾下:“麾”,是旌旗的意思,也有“指挥”、“招手”之意。麾下,通常是指在将帅旗之一下,慢慢演变成对将帅的敬称。后世也用麾下指部下。
节下:主要使用于魏晋时期。“节”是军中权力的象征,大将常有“持节”、“假节”之衔,高级武将被尊称为节下。后世对使节及地方疆吏也称“节下”。
为何称岳父为“泰山”?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代称”的情况,比如老百姓使用得最多的是用“泰山”代称“岳父”,用“东床”代称女婿。那么这两个奇怪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古代帝王常临名山绝顶,设坛祭天地山川,晋封公侯百官,史称“封禅”。唐玄宗李隆基一次“封禅”泰山,中书令张项做“封禅使”。张项借此机会把女婿郑镒由九品官提到了五品官。后来玄宗问起此事,郑镒支支吾吾,无言以对。在旁边的大臣黄幡绰讥讽道:“此乃泰山之力也。”玄宗才知张项徇私,没过多久,便把郑镒降回原九品。后来,人们根据此事,就把妻父称“泰山”。又因泰山乃五岳之首,因此又称为“岳父”,而妻母自然就成为“岳母”了。
而把女婿称做“东床”,则源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一个典故。
王羲之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当朝最有权势的太尉郗鉴派门生到王羲之的叔叔王导家选女婿,王导带他们到东厢“遍观子弟”,那天王家的子侄全都精神百倍,表现得大方得体。这位太尉门生看了一会儿就回去了,对太尉说:“王家的各位子侄少爷都是不可多得的佳弟子,但可能是听说太尉来选女婿,都在那里矜持作态,唯有一个人在东床露着肚子吃东西,对此事毫不在意。”
郗鉴一听大喜,认为此人天性率直,不为外物所动,正是“高素质、高水平”的表现,后来才知道那个在东床上露着肚子吃东西的人就是王羲之。最后王羲之真的成为了太尉的女婿。从此以后,人们就称女婿为“东床快婿”,有时也简称为“东床”了。
古代对女子的称呼有哪些?
“女子”:早在先秦,已经有称呼年轻姑娘为女子的叫法。陕西的方言还沿袭着这种叫法,至今普遍使用“女子”的称呼。
“女郎”:含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称谓。早在《诗经》中就出现过此称谓,如“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姑子”:也有未婚女子的意思。《古乐府·欢好曲》:“淑女总角时,唤作小姑子。”
“巾帼”:原是指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后借以代表女性。
“女士”:《诗经·大雅·既醉》有诗句说:“釐尔女士。”据唐代孔颖达的解释,女士就是具有士人行径的女子。后来,也逐渐成为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
“闺女”:即闺阁女子。唐诗中已用“闺女”一词称呼年轻女子,明清小说中仍有此用法,这种称谓至今流行于北方农村。
“小姐”:在宋元时期,“小姐”是对地位低下女子的称呼。“小姐”一词在宋代才见于典籍,最早是指富婢,后来亦指妓女,是贱者之称,为大家闺秀所忌。后来,姬妾也常被称为“小姐”。宋代以后,豪门大户家的女儿皆称“小姐”,隐含尊贵之意,尤其多见于官宦家庭。到了明代之后,“小姐”一词才日渐增多,逐步为世俗所接受。
“娘子”:古代经常用此称呼年轻女子,不仅仅限于丈夫对妻子的爱称,还是未嫁或已嫁女子的通称。宋代时,凡是闺阁女子都可称做小娘子。“娘”字本指少女,元《韵会》曾有说:“娘字,本少女之称。”
“千金”:把少女称做千金或千金小姐,最早见于元代剧作家张国宾所写的杂剧《薛仁贵》:“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请自稳便。”到了明清时期,“千金”一词使用广泛,称富家女孩或敬称别人家的女孩为“千金”的随处可见。
“女流”:这是古时对女人的泛称。
“姑娘”:是称呼年轻女子的常用词语,在明清时期这种称法较多。
“裙衩”:古代妇女的衣着装饰,泛称女性。在戏剧、小说中多出现此词。
此外,对美丽的女子还有“玉人”、“尤物”、“佼人”、“玉女”、“丽人”、“璧人”、“娇娃”等称呼。而女子对自己的谦称还有“奴家”、“妾”、“贱妾”、“奴婢”等,年老的妇女会自称为“老身”。
“黄袍”有何象征意义?
黄袍往往被看做古代帝王服色的象征。黄袍作为帝王专用衣着源于唐朝。我国古代一直比较流行黄色服饰,唐以后,皇帝已不愿意一般人同自己一样着黄袍了,唐高祖就曾“禁止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唐高宗时又重申“一切不许着黄”。
到了北宋时期,公元960年,赵匡胤被众军士以黄袍加其身,拥立为帝,从而使黄袍正式成为皇权的象征。宋仁宗时还规定:一般人士衣着不许以黄袍为底或配制花样。自此,不仅黄袍为皇帝所独有,连黄色亦为皇帝专用。
“公主”一词是怎么来的?
“公主”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诸侯国的诸侯都称为公,周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时,自己不主持婚礼,而叫同姓的诸侯主婚。“主”就是“主婚”之意,所以因为是诸侯主婚,天子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了。《史记·吕后本纪》裴骃集解引如淳曰:“《公羊传》曰‘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
在这一时期,称为公主的并不仅限于皇帝的女儿,诸侯之女也可称公主。到西汉时,称谓之间的等级观念也就更严格了,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称为“公主”,诸侯王的女儿则称为“翁主”。东汉时的公主一般是“县公主”,如汉光武帝的女儿为舞阳公主、涅阳公主。舞阳、涅阳都是县名。晋朝的公主则是“郡公主”,因为公主封号之前是郡名,后来有人将“县公主”和“郡公主”简称为“县主”和“郡主”。
唐朝时,太子的女儿为郡主,诸王之女为县主。到北宋徽宗时,曾恢复古称,改公主为帝姬,如宋徽宗最宠爱的女儿就叫柔福帝姬。明清两代亲王的女儿为郡主,郡王的女儿为县主。清代凡皇后所生的女儿,称“固伦公主”,妃嫔所生则称“和硕公主”。“固伦”、“和硕”是满语,前者是“国、至尊”的意思,后者是“一方”的意思。特别要说明的是,清朝皇帝的女儿叫公主,“格格”是指王爷的女儿,“格格”原为满语的译音,是“小姐”的意思,所以将皇帝的女儿也称为格格其实是有误的。
古代女子的称呼中有字吗?
众所周知,古代的男人大多有“字”,那么古时的女人是否有“字”呢?
一般来说,通常只有贵族女子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女子才有“字”。如蔡琰,字文姬;班昭,字惠班;董白,字小宛,等等。
古时女子取“字”较取名要晚很多,女子一般是在许嫁而行笄礼的时候所取,笄礼是古代女子的成人礼,一般由家中的主妇主持,为笄者结发加笄,要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顶,并在发髻上加一根簪子,以此来区别童年时代的发式。随后,父亲或丈夫要为笄者取表字,女宾们则要为笄者祝酒,并宣布为笄者所取的表字。因为取字与出嫁有关系,所以女子待嫁也称为“待字”或“待字闺中”。因此,“字”逐渐有了“许配”之意,比如,如果一位长者对一个年轻人说“字以其女”,意思就是要把女儿许配给他。
古代妓院为何叫青楼?
很多人都认为青楼自古开始就是妓院的意思,其实不然。最早“青楼”一词指的并不是妓院,正相反,却是泛指富人家豪华精致的楼房。最早“青楼”一词为“青漆粉饰之楼”,是那些比较华丽的屋宇、豪门之家甚至是古代帝王住所的泛称。傅玄诗云:“青楼临大巷,幽门结重枢”。曹植有诗云:“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可见青楼的华贵,显然与妓院没有一点儿关系。那么“青楼”一词是怎么衍生为妓院之意的呢?
最早称妓院为青楼的记载可能要算南北朝时梁代刘邈的《万山采桑人》一诗,内有“娟女不胜愁,结束下青楼”之句。想必是因为“华丽的屋宇”与艳丽奢华的生活有必然的联系。所以不知不觉间,青楼的意思发生了偏指,开始与妓院发生关联。
自唐以后的文人墨客们都喜欢用“青楼”来指妓院,可能是因为青楼多了形象感,多了一丝风雅气息吧。杜牧有诗就说:“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里的青楼就有妓院之意。
红楼是何意?
同是以颜色来命名的,在中国古代,亦有“红楼”一称,那么这个红楼又是什么意思呢?与青楼有什么异同之处?
红楼最早指华美的楼房。红楼与青楼的相似之处就是,都指女子居住的地方;而不同之处在于居住者的身份可谓天壤之别,青楼指身份低微的妓女所居之处;而红楼却大有不同,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诗曰:“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可见红楼是富家小姐、大家闺秀住的地方。“红楼”一词频频出现于古典诗词之中,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后人改作此名,其中的红楼就有这种特殊的含义。
《红楼梦》书影 乾隆年抄本
《红楼梦》为曹雪芹毕生心血所注,代表了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曾有人评曰:“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三姑六婆”指的都是什么人?
在古时,“三姑六婆”是对底层社会中的一批特殊人物的称呼。
关于“三姑六婆”的来历,最早见于明代一名叫陶宗仪的学者,其笔记中记载的“三姑六婆”的身份:“三姑”分别为佛教的尼姑、道教的道姑和专门以占卜和算命为业的卦姑。“六婆”则是指:牙婆、媒婆、虔婆、师婆、药婆、稳婆。其中,牙婆是介绍人口买卖的人口贩子,专为人买卖奴婢、妾侍;媒婆是以说合婚姻为业的妇女;虔婆是指贼婆或妓院内的鸨母;师婆也称巫婆,以画符施咒、请神问命为业;药婆是专门卖安胎药、堕胎药之类药品的女人;稳婆是以接生为业的接生婆,她们有时还会负责验查女尸是否被人先奸后杀。
因“三姑六婆”除尼姑、道姑外所从事的行业多被人们所不齿,因此世人往往“谨而远之,如避蛇蝎”,尤其是大户人家的女子绝不允许与三姑六婆有任何来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汉语中仍沿用的“三姑六婆”也有了新的意思,常指社会上各式市井女性。
“三教九流”分别指什么?
“三教九流”现在一般被理解为各色人物和各色行当,多含贬义。其实,“三教九流”一词汉朝时就已经出现,是泛指宗教和学术的各种流派,不仅没有贬义,还被认为是非常高雅的。
在汉朝时,汉儒将“夏尚忠、殷尚敬、周尚文”称为三教。到东汉时代,佛教传入中国,“三教”即指儒、释、道三种教派。儒,孔子所创,并非宗教,因为孔子的地位非常高,儒学便被渲染得像宗教一样,渐渐在人们心里与宗教的地位相同了;释,指东汉时传入我国的佛教,因其创始人为释迦牟尼而简称为释;道,东汉时创立的一种宗教,讲究炼丹修道,寻求长生不老之术。
“九流”之说,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最初指先秦时期的九个学术流派,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随着时间的推移,“九流”又被赋予了新意,分为上、中、下三等,就是民间常说的“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它们又分别指:上九流为帝王、圣贤、隐士、童仙、农、工、商、文人、武士;中九流为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下九流为师爷、衙差、走卒、升秤(秤手)、时妖(拐骗及巫婆)、媒婆、盗、窃、娼。
后世便用“三教九流”一词泛指各种学术流派,泛指那些在江湖上从事各种行当的各色人物。到了明清时期,“三教九流”一词就多含贬义了,泛指下层社会闯荡江湖从事各种行业的人。
官吏廉洁为何称“两袖清风”?
古时人们说官吏廉洁,往往用“两袖清风”形容。明朝有名的廉洁官吏于谦,就曾在他《入京》一诗中有“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指里弄、胡同,引申为民间、老百姓)话短长”的自述。现代常借用“两袖清风”来赞扬廉洁奉公的干部,那么“两袖清风”与“廉洁”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古人穿的衣服,平民百姓的衣襟向右掩,在腰间束带,随身携带的散碎东西可揣在怀里。官员则穿长衫,袖子特别宽大,便于放些银两、诗词文章等。而那些贪官污吏便把受贿的钱财放进自己的衣袖里。倘若官吏廉洁,没有贪赃枉法受贿,衣袖自然是空的,只有“清风”,所以“两袖清风”就成为表官员廉洁的借用语了。
古代的庙宇为何大多都建在山上?
中国许多名山在山腰或顶部建有佛寺、庙宇、宫观。为何古代的庙宇大多建在山上呢?
道教尊奉老子、张天师等,他们希望通过自己修行,使之长生不老,所以在庙宇建筑设计时都要求在深山中,选择天然胜地,利用人为与自然结合的设计手法,修造划时代的建筑,不墨守成规,做自由式的布局。例如在悬崖绝壁处建庙,架桥,桥上建屋,有大有小,远近不一,高低叠错,楼台殿阁建造其间。这样一来,好像是仙山楼阁,仙人要在这里下凡,或者作为迎接神仙的佳境,所以道教建筑绝大部分如此。
其主要目的是登高远望,僧人道士进行修行,环境好,一是敬神;二是迎接神仙;三是一尘不染;四是长生不老;五是它能与世隔绝。同时,还使广大信士登入空门,引其入胜,思想开阔,使人神往,体现仙境高不可攀、令人向往的意境。
“四海之内皆兄弟”中“四海”是什么?
“四海之内皆兄弟”,语出《论语·颜渊》,司马牛见别人都有兄弟而自己没有,很忧愁,说:“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对他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那么这里所说的“四海”究竟是指什么?“四海之内”又指的是什么范围呢?
四海的“海”其实指的不是真的大海,而是古代疆域的范围。《礼记·王制》中记载:“西不尽流沙,南不尽衡山,东不尽东海,北不尽恒山。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判断“四海”实际上指的就是当时疆域的范围,或者说四至。
《尔雅·释地》中对“四海”作了完整地解释:“东至泰远,西至邠国,南至濮铅,北至祝栗,谓之四极;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由此可见,“四海”指的就是夷、狄、戎、蛮,或者说疆域四至到当时的夷、狄、戎、蛮四方。四海指的既是夷、狄、戎、蛮,那么“四海之内”就是夷、狄、戎、蛮四方异族所包围的范围,也就是古代中国统治的疆域范围,亦即我们常说的九州之地。
“千金”一词最早是指女儿吗?
现在,家有娇女称为“千金”,也特指未婚女子。然而在古代,“千金”最早却是指男孩儿。
第一次把“千金”用来比喻人,出自《南史·谢弘微传》。南朝梁的著名文学家谢朏,字敬冲,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庄的儿子。谢朏小时候非常聪明,深得谢庄喜爱,常常让他跟随左右。有一次谢庄带着他去土山游玩,让谢朏写一篇命题作文,谢朏一气呵成,谢庄看了之后,不由得大喜过望。谢庄的朋友称赞说:“你这个儿子真是神童,将来一定发达。”谢庄抚着儿子的头说:“真吾家千金。”
后来,宋孝武帝也听说了谢朏,有一次宋孝武帝去姑苏(今苏州)游玩,命谢朏写一篇叫《洞井赞》的文章,谢朏轻轻松松就写完了,宋孝武帝看完之后赞他虽小却是个奇童。后来,谢朏果然成为了著名文学家,官至尚书令,用“千金”指男孩这个比喻也由此流传了下来。
到了元朝,张国宾所作《薛仁贵荣归故里》一剧中才把“千金”和女孩儿联系起来:“小姐也,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请自稳便。”可以看出,在张国宾写作此剧之前,民间已经改换了“千金”一词的原始含义,而用来指称女孩儿了,张国宾只是在剧中使用了“千金小姐”这一称谓而已。直到今天,“千金”一词的含义早已固定下来,专指未婚女子了。
为何称呼女孩子为“黄花闺女”?
“黄花闺女”一词据说是由“贴花黄”而来,这还要从古代女孩子的装扮上说起。
古时未婚女子在梳妆打扮时,都喜爱在脸上“贴花黄”。这里的“花黄”就是用采集的花粉做成黄色的粉料;所谓“贴花黄”,就是指用薄纸片、干花片、云母片、蝉翼、鱼鳞、蜻蜒翅膀等剪成各种花、鸟、鱼等漂亮的形状,沾满黄粉之后将其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使女孩子看起来更好看。
在脍炙人口的南北朝民歌《木兰辞》中,木兰恢复女儿打扮时也提到了一句“对镜贴花黄”。可见,贴花黄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是少女们必不可少的装扮了。后来,因“贴花黄”成了少女特有的妆容方式,因此,也就成了少女的代名词。时间久了,“花黄”两字颠倒用在“闺女”一词前面,构成了“黄花闺女”一词,这一用法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了未婚少女的代名词。
状元、榜眼、探花是怎么来的?
众所周知,科举考试的前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是天下读书人所梦寐以求的。那么这三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被称为状头,因“元”有“头一个、第一”的意思,所以状头也叫做状元。到宋代时,殿试第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状头虽然也是指状元,但已不算正式名称了。
在唐朝时并没有“榜眼”、“探花”之说,此时的“探花郎”甚至只是个宴游活动中的戏称。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榜上有名的士子会相约举行盛大的宴游活动,此时是春季百花开放之际。新科进士们要选出两名最年轻者当“探花郎”,骑马在长安的街、园中采摘各种早春鲜花。到了宋代初期,有了“榜眼”一说,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因为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则分列其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有点儿像人面部的两只眼睛,所以称做榜眼。
到了南宋,“探花”正式成为第三名进士的专名,而榜眼也成了第二名的专名。因此可以说,科举考试的“状元”、“榜眼”、“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最终形成于南宋。
皇帝真的有“七十二嫔妃”吗?
现在人们谈到皇帝的家庭生活时,经常说“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或者说三千粉黛。这一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皇帝是封建社会中的最高统治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这种权威表现在各个方面,对异性随心所欲的大量占有,就是这种权威的一种表现。
所谓“七十二嫔妃”,只是一个概数,泛指皇帝后宫人数的众多,实际上皇帝后宫侍妾远远超过这个数量。
皇后的别称有哪些?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后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威人物,在历史上也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同皇帝一样,皇后也有很多的别称,比如有椒房、中宫、正宫、元后、元嫡、梓童、慈壶、慈闱、天下母、天地母、坤极等。
椒房:汉朝皇后的宫殿多以椒涂壁,用以取暖避邪,也有“多子”之意,因此椒房可别称皇后,或用以代称皇后寝宫。
秦始皇陵外景
中宫、正宫: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可称为正宫或中宫。中宫一词的由来是因古代建筑宫城时,皇后的宫室都位于子午线上,而一般而言,皇后寝宫前是君王的居室,左右两旁夹挟着嫔妃的居室,后方多为太后及宫中年老女性养老之处,整体而言,是以周围建筑来衬托出皇后统辖后宫的领导地位,因而皇后又有“六宫之长”一称。
元后、元嫡:皇帝的元配皇后可称元后,方便和继位皇后(继后)有所区别。
梓童:皇帝对皇后的称呼。
慈壶、慈闱:对皇后或皇帝生母(多为皇太后)的尊称,或是用以代称这两者的寝宫。
为什么皇帝的坟墓叫做“陵”?
“陵”,原指大土山,并无墓地之意,那么,皇帝坟墓为什么称“陵”呢?
最早,君主的墓地都只称“墓”,不称“陵”。如《周礼·春官·冢人》说:“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意思在说冢人职责是掌管王、侯、卿大夫的墓,弄清方位并画出图来。君王的棺椁葬在中间,以父为昭、子为穆,分为左右次序,各诸侯的墓就在君王左右的前面……墓大夫的职责就是专门掌管国家墓地的。由此可见,周代君王的墓地称“墓”。
春秋以后,许多诸侯的坟墓都葬在山丘中,所以有将“墓”称为“丘”,并且冠上名号。如楚昭王的墓称为“昭丘”,赵武灵王的墓称为“灵丘”,吴王阖闾的墓称为“虎丘”。
大约在战国以后,君主的墓才开始有称为“陵”的。《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寿陵。推论应是当时君主的坟墓多利用大土山构筑而成,高广雄伟,故有此称。
汉朝以后,几乎所有皇帝的坟墓都称“陵”了,而且每个陵都有名号。此外,有些妃嫔生前地位不高,死后因为儿子做了皇帝,而被追尊为皇太后,于是她的墓地也称陵。由此看来,自汉以后,历代皇帝的坟墓被叫做“陵”成为固定说法流传下来。
为什么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早在北宋年间,汴京就流行着“苏杭百事繁度,地上天宫”的谚语。之后金兵入侵,宋王室南渡,偏居临安(今杭州)时,苏杭更是一时景象繁华。后来,著名的田园诗人范成大隐居苏州石湖,编著苏州地方志《吴郡志》,内写道:“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元人奥敦周卿作《蟾宫曲》道:“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便由此而来。
楚河汉界是指哪里?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条空隙,上写有“楚河汉界”字样,作为双方的分界线。这是以下棋比喻历史上西楚霸王项羽与汉高祖刘邦之间的一场楚汉相争。那么“楚河汉界”到底指哪里呢?
公元前204年,刘邦和项羽在荥阳一带发生战争,刘邦以后方充足的粮草做后盾,出兵击楚。项羽因为粮草缺乏,不得不妥协,提出“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这条“鸿沟”的界线和长度指的是从荥阳引河水向东南,沟通济、汝、淮、泗四水为界,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之说。
今天,在荥阳县城东北的广武山上还留有两座古城遗址,西边为汉王城,东边为霸王城,传说就是当年的刘邦、项羽所筑。两城之间,有一条宽约300米大沟,即为人们平时所说的鸿沟。
古代的关东、关中、关西指哪里?
关东:古代一般指关隘以东地区。秦、汉、唐诸王朝皆定都陕西西安一带,故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的今河南、山东等地为“关东”。近代指位于山海关以东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关中:战国至秦汉间,一般称函谷关以西地区。
关西:汉唐时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