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华夏大地上的永恒魅力

古筝起源于何时?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关于它的起源和流传情况,历来众说不一。

筝作为乐器名,最早见于秦始皇的丞相李斯的《谏逐客书》“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鸣鸣快耳者,其秦之声也”,东汉刘熙在《释名·释乐器》中又称云筝是因为所发出的音声铮铮作响而得名的。从李斯等人所述可知,在战国时期筝作为民间乐器广泛流行于秦地,故有人又称之为“秦筝”。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声音·筝》云:“谨按《永乐记》:‘筝,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为瑟,不知谁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另据记载,东汉时期,并、凉二州确实出现过瑟形的筝,后来筝在形成和发展中受到筑和瑟的影响,甚至最后取代了瑟,但名称则始终未变。这是比较早的说法之一。

最普遍的说法是说筝为秦朝大将蒙恬所创,古筝原只有五弦,用竹制成,形状如筑,后蒙恬将其改为十弦,变形如琴瑟,以木代竹。唐代以后,古筝的弦数增至十三弦。从《隋书·乐志》到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都从这种说法。当然也有人认为中国的筝乃传自外国。日本的田边尚雄在他的《东洋音乐史》中就提出了筝是战国末期从西方传入秦国的观点。日本的另一学者林谦三则认为田边尚雄的论据不足。从以上讨论可知,筝的由来至今依然还是个谜,还需要我们继续探求。

琵琶何时传入我国?

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时期出现。“琵琶”这个名称来自所谓“推手为枇,引手为杷”(最基本的弹拨技巧)所以名为“枇杷”(琵琶)。琵琶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枇杷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枇,向后挑进称做杷;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枇杷”。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大约在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

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据史料记载,直项琵琶在我国出现得较早,秦、汉时期的“秦汉子”,是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共鸣箱两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鼗发展而来的。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无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二胡为什么会遭禁?

二胡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但是发展到清朝时,曾一度遭禁,差点儿就此夭折。中国古代有很多的禁忌,比如避讳,二胡的遭遇也与此有关。

清朝到了嘉庆皇帝主政时期,由于乾隆还在世,便尊其为太上皇,这样就出现了一朝“二皇”的局面。于是凡是有关“二皇”的东西,比如戏曲的“二簧”等,甚至一些类似相关的名目都被禁止。“二簧”都有影射“二皇”之嫌,被看做是对嘉庆的不敬。而二胡上的两根弦——老弦、子弦也叫做“二弦”又惹了“二皇”。更有甚者,若是在演奏二胡的过程中,无论断了哪根弦都要遭杀头的大祸。

二胡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被禁止。一直到晚清各种矛盾激化,朝廷无暇顾及,梨园艺人才又让二胡重见天日,流行至今。

箫的历史演变是怎样的?

箫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用竹子制成,有洞箫(北箫)和南箫之分。洞箫,直径2.2厘米左右,长60~80厘米,传统上是6孔,也有7孔,现在多见的是8孔。顶端是吹孔,一般多是U型吹口,也叫凤凰箫。

箫的历史非常久远,早在汉代陶俑中已出现。其后的壁画、石刻中多有所见。汉代以前,横吹竖吹的单管乐器统称为笛或篷,所称箫的是排箫。

汉代时,箫被称为“羌笛”,羌笛原为居住在四川、甘肃一带的羌族人民的乐器,公元前1世纪时流传到黄河流域,经过发展,逐渐演变成6孔,和今天的箫非常相似。

西晋乐工列和、中书监荀勖所改革的笛为6孔(前五、后一),其形制与今天的箫已非常相似了。东晋的桓伊擅长音乐,他有一支蔡邕的柯亭笛(箫),是江南数第一的吹箫名手,地位和声望都已很高。

魏、晋、南北朝时,箫已用于独奏、合奏,并在乐队中使用。

唐宋时期的尺八、箫管和竖篷,则是明清时期以至现代箫的前身。为区别横吹的笛子,明代将竖吹之篷称为箫。到了清代,箫的形制与现在就完全一样了。

箫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紫竹洞箫、玉屏箫、九节箫等许多种。

“胡琴”在历史上是如何演变的?

“胡琴”顾名思义是一种少数民族的乐器,就是胡地的琴。具体来说,“胡琴”是蒙古族一种弓拉弦鸣乐器。古称胡尔,蒙古族俗称西纳干胡尔,意为勺子琴,简称西胡。元代文献称其为胡琴。汉语直译为勺形胡琴,也称马尾胡琴。

胡琴源于唐代的奚琴。到了北宋初年,出现了用马尾弓拉弦的胡琴。这种胡琴,是当时主要的拉弦乐器。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驻守在北部边疆的宋代军队中,就已广泛使用以马尾做弓弦的拉奏的胡琴。

到了南宋,胡琴已比较流行。元代时,由于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融汇的增多。胡琴吸收了蒙古族弹弦乐器的特点,有了改变,形状与今天的二胡已经比较接近了。元代的胡琴不仅在宴乐中用于独奏或合奏,还广泛用于军队的演奏活动中。明代时,由于戏曲、曲艺和民间器乐合奏的兴盛和繁荣,胡琴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

明末清初,胡琴传到藏族聚居区巴塘(今四川西部),颇受民间艺人欢迎,并就地取材做成了牛角胡琴。清代时又出现了四根弦的四胡、伴奏京剧的京胡和伴奏梆子戏的板胡等。

为满足伴奏不同的地方戏曲和演奏民间器乐的需要,形状各异的胡琴类拉弦乐器纷纷问世,如广东的粤胡、湖南的大简、河南的坠胡、蒙古族的马头琴和壮族的马骨胡等。

七弦琴有何特点?

七弦琴,亦称瑶琴、玉琴、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七弦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七弦琴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是中国最早的弹弦乐器,称为“国乐之父”。在古时文人心中视为高雅的代表,琴音悠远,高山流水知音流传至今。本世纪初才被称做“古琴”。

现在的七弦琴以“仲尼式”最为多见。一般分为琴体(即共鸣箱,由琴面、琴底和琴轸、雁足等部分组成)和琴弦系统(包括琴弦七根和岳山、龙龈、琴徽等部分)。

在中国乐器中,七弦琴的声音是让人迷恋的,泛音的轻灵清越,散音的沉着浑厚,按音的或舒缓或激越或凝重。七弦琴注、猱、揉、吟的指法,让人真正体验到余韵袅袅、象外之致的味道,就好像一炷香慢慢地在空中舞蹈,且实且虚,缭绕而去,仿佛中国画中的那种水墨烟云。七弦琴的声音是特别的,不似二胡如泣如诉,却比二胡委婉缠绵,是那种回旋往复的缠绵;不如古筝响亮欢快,演奏效果立竿见影,却平和沉稳,透人心扉;也不像琵琶那么锋芒毕露,大珠小珠落玉盘式的直截了然。而七弦琴是细腻含蓄的,指法不动声色地控制着轻缓急重。这样的声音决定了它不宜做合奏乐器,而适合独奏。能与七弦琴相和的,唯有箫了,箫的幽怨迷离和琴的古雅通脱糅成林下之风,超脱现实之境,说起来这也正是七弦琴为传统文人们所偏好的原因。

唢呐何时在中国普遍流行?

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其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成圆椎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做碗)。所以也称喇叭,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广东地区亦将之称为“八音”。唢呐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诺的音译。唢呐大约在公元3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中国中原地区。

到了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唢呐已在中国普遍应用。到了清代,唢呐称为“苏尔奈”,被编进宫廷的《回部乐》中。

今天唢呐已成为中国各族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中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什么是教坊?

教坊是古代传习、管理宫廷音乐舞蹈的官署,远自唐代就有了,当时设立了较为完备的教坊。教坊负责歌唱、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教坊所担任的业务有歌,有舞。

教坊的乐工有男有女。女乐工中间依色艺的高低分成等级,色艺最高的称“内人”或“前头人”,居于宫中宜春苑。其次为宫人,再次为弹家。这些被选去的美丽的民间女子要学弹奏琵琶、三弦、箜篌、筝等器乐技术,也学习歌舞,这样的女艺人被称为“弹家”。

唐代教坊是当时天下音乐舞蹈精华的荟萃之地。其中名家云集,他们精湛的演技曾使当时倾国仕女们如痴如醉。其中许永新、李龟年等人,都是一时之秀,蜚声艺坛,留下了不少传诵后世的风流佳话。

宋元两代也设有教坊。明代有教坊司,隶属守礼部。沿至清代,至雍正时始废。

古乐的标准音是什么?

中国古代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乐器种类很多,大致有匏、土、革、木、石、金、丝、竹8类。古代也有乐队的集体演奏,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标准音使之统一起来,那不但演奏不出美妙的音乐,反而会成为一种噪音。

在宫、商、角、徵、羽五音之中,宫属于中央黄钟,五音十二律由此而分。也就是说,“黄钟”是基准,其他的音律都是以此制定的。那么“黄钟”又是怎么确定的呢?

古人根据“三分损益”的原则,取一根9寸长的竹子作标准,吹出的音调叫做“黄钟”。黄钟是十二律的首律,首律的音高就叫做“黄钟之宫”,也就是现代音乐上所谓音阶的主音。标准音黄钟管确定后,其他乐器的标音都根据黄钟管所发出的音为标准来定音。

“三分损一”(去掉1/3),剩下6寸作为第二根管的长度。这样连续做4次,得到5根长度不同的管子。吹出古代常用的5个音:宫、商、角、徵、羽。

唐乐舞女群俑

十二律指的是什么?

“音律”就是划分音高音位的规律。“十二律”就是将一个八度平分为十二个半音。与西乐音阶相对,从C至B,也就是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关于十二律的计算已经相当精确了,《国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周景王想铸造钟,就向他的名叫州鸠的乐官询问有关音律问题,州鸠讲了关于律和数的关系,并列举了十二律的名称。《管子》中已记载有宫、商、角、徵、羽五音名称,并说明其定位方法——三分损益法。晚些时候发展为七音(五音再分变商、变徵二音。变,即比本音降半音)及十二律。战国末期成书的《吕氏春秋》中,亦用了三分损益法,记录了十二律相生之法则。

“礼”和“乐”分别指什么?

“礼”和“乐”位居古代的六艺之列,是君子必须具备的修养。中国是礼仪之邦,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很深,在儒家的礼仪文化体系中,礼与乐相辅相成。

“礼”,最初的意思是举行仪礼,祭神求福。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程序就是以乐舞迎神、娱神、送神。“礼”的内涵是对神灵的祭祀、表达敬意和尊重,这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引申到日常生活,那就是对别人的尊重。“乐”自古有之,原始社会的先民就以音乐、舞蹈、歌唱来悦神并自娱。

封建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一个“礼坏乐崩”的过程,封建统治者选择了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儒家尤其注重乐音对人心的影响,主张乐音应该有益于人的教化,而不是为了刺激感官。礼严格划分了等级,而乐则能在感情上起到调和的作用,融洽不同等级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封建社会的“礼乐”思想,归根结底还是为其统治服务的。

“余音绕梁”有什么典故?

余音绕梁,这个典故出自《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春秋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在路上没了吃的,忍饥挨饿赶路,到了齐国只好在临淄城西南门卖唱度日。她的歌声非常美妙,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她离开城门后,似乎那袅袅的歌声还在人们的耳旁回荡,又仿佛在房梁上回旋,整整有三天三夜音声不绝。

后来,韩娥投宿一家客店,因为贫困,被店主人瞧不起,她非常伤心,就拖着长长的哭腔唱起了悲歌。一时间,所有听到的人都垂泪,以致于三天都吃不下饭去。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的歌。韩娥美妙的歌声使人们听后忘记了悲愁,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歌声之动人,莫过于此了。人们于是热心地接待了她。

因此,后人就造了一个成语叫“余音绕梁”,也称“绕梁三日”,来形容乐声美妙动听。

中国十大古典乐曲指哪些?

中国十大古典乐曲是指:

第一,《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是一首古琴曲,其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第二,《广陵散》。

《广陵散》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一般认为来源于《聂政刺韩王》。《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

第三,《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是一首古琴曲,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此曲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盘旋顾盼的情景。曲的作者因无可靠史料,很难证实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第四,《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琵琶古曲,主要描写古代战争的场面。

第五,《渔樵问答》。

《渔樵问答》是古琴曲,曲谱最早见于《杏庄太音续谱》,现在的谱本有多种。

第六,《夕阳箫鼓》。

《夕阳箫鼓》又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明清早已流传。直到1930年由郑觐文改为现在的《春江花月夜》。

第七,《汉宫秋月》。

《汉宫秋月》,又名《陈隋》,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

第八,《梅花三弄》。

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故称“三弄”。相传晋恒伊作笛《梅花三弄》,后人移植为琴曲。

第九,《阳春白雪》。

相传为春秋时期的晋国师旷或齐国刘涓子所作。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第十《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回顾自己十二年的塞外生活,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指哪些?

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这四张琴被人们誉为“四大名琴”。

“号钟”是周代的名琴。音色洪亮,如钟声激荡,让人震耳欲聋。传说伯牙曾弹奏过此琴,后此琴传到齐桓公的手中。齐桓公是一代明君,通晓音律,对其犹为珍爱。

“绕梁”据说是一个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楚庄王得到“绕梁”后,为此琴弹出的美妙音色所陶醉,连续七天不上朝,荒废了国家大事。王妃樊姬看到这种情况非常担忧,就用古人的例子来规劝楚庄王。为了彻底断绝念头,楚庄王命人用铁如意去砸琴,一代名琴“绕梁”成了绝响。

“绿绮”是汉代梁王送给文学家司马相如的礼物。司马相如家境贫寒,但是自身很有才华,他的诗赋享有盛名。梁王非常倾慕他的才华,就邀请他作赋,司马相如挥笔写下一篇《如玉赋》赠给了梁王。梁王看了很高兴,就把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给了司马相如。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曾在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爱不释手。于是,他凭着高超的音乐修养,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为琴尾还留有烧焦的痕迹,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乐府双璧是指什么?

所谓“乐府双璧”,即《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的合称,汉代古乐府民歌(汉乐府)中最著名的两大代表作。《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汉代古乐府民歌杰作之一,也是现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属安徽省)的一桩婚姻悲剧。

什么叫“八音”?

“八音”,中国传统器乐吹打乐的一种。原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西周时已将当时的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钟、镈)、石(磬)、丝(琴、瑟)、竹(箫、)、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 、敔)8类。

“八音”也指民间器乐乐种。如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八音会,所用乐器有管子、唢呐、海笛、笙、梅笛、箫、堂鼓、小鼓、大镲、小镲、大锣、云锣等;广西壮族的隆林八音乐队,使用的乐器共有八件,它们是:横箫(笛子)一对,高胡、二胡各一把,小三弦一把,锣、鼓、钹各一副;南宁市邕宁壮族八音则主要由大唢呐、小唢呐、五孔笛、锣、鼓、钹、壮族乐鼓等组成;海南地区流行的海南八音源于潮州音乐,因使用八类乐器而得名,即弦(二胡、椰胡)、琴(月琴、扬琴、三弦)、笛(唢呐)、管(长、短喉管)、箫(横箫、直箫、洞箫)、锣、鼓、钹等。

象棋是谁发明的?

中国古代将“琴棋书画”作为高雅的技艺,是多才多艺的象征,也是衡量读书人才华高低的一种标尺,其中的棋即指象棋或围棋。关于象棋的发源地,各国棋史界的说法不一,中国起源说被认为是比较可信的,为中国棋史界所公认。

最早的文献记录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棋艺统称“博弈”, “博”即是指象棋。《楚辞·招魂》中记载:“蓖蔽象棋,有六博些。”这证明两千多年前,已经有“象棋”这个名称。但当时的象棋不是现在的象棋。

象棋棋盘中双方对垒的河界,也称“楚河汉界”。相传是在刘邦与项羽楚汉相争时,韩信带兵攻打赵、齐等国,一段时间打仗,一段时间休整,在休整时韩信以下象棋教士兵行军打仗的方略,故有韩信作棋一说。南北朝时期周武帝曾著《象经》,所以又有周武帝造象棋之说。

关于象棋的演变有《续藏经》中记载的:“若神农以日月星辰为象,唐相牛僧孺用车、马、将、士、卒加炮,代之为棋矣。”根据这个记载,说明在唐以前的象棋没有炮,在牛僧孺加炮之后,基本上具备了现代象棋的雏形。到了宋代,有“广象棋”一说,共有三十二子,棋盘纵横各十一路,把两炮放在车侧,其名称和走法与现代象棋渐趋相同,至南宋时期,象棋基本成型,规格统一,当时的象棋和现在已完全相同。

总之,象棋起源并发展于中国应该是毫无疑问的,尤其是在70年代,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出土了战国时期的古棋局,充分证明了中国是象棋的发源地,并且其发源年代不晚于春秋战国时期。

围棋起源于何时?

围棋是源于古代的一种棋戏,其发源地一般认为在中国,《大英百科全书》称围棋起源于公元前2356年左右的中国;《美国百科全书》载中国人于公元前2300年前发明了围棋;《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关于围棋的记述:“传说起源于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棋类游戏之一。”尽管上述资料中关于围棋起源时间的说法不尽相同,但都认同了中国起源说。关于围棋的起源时间,有两种看法。

第一,围棋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禹时代,如战国时的文献《世本》中记有:“尧造围棋,丹朱善之。”西晋张华山《博物志》中有一段话:“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第二,围棋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依据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文献记载,如《论语·阳贷》有:“不存博弈者乎”, 《孟子·离娄》有云:“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尤其是《左传》中的一段记述:“卫献公自夷仪使与宁喜言,宁喜许之。大叔文子闻之,曰:‘……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有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发不免矣……'”此段话是指当时卫国宫廷的一场斗争,讲述者首次用了“举棋不定”来比喻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因此有学者认为在当时围棋已经产生并广泛流行于各诸侯国之间。

书法起源于何时?

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即表形文字、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五六千年左右中国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文房四宝是指什么?

“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420~589年),专指文人书房而言,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物品,因此被称为“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和江西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江湖州)、徽墨(安徽徽州)、宣纸(安徽宣州)和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

为什么说“颜筋柳骨”是楷书之祖?

中国楷书到唐代为鼎盛时期,凡及楷书,言必称颜、柳。“颜”指颜真卿,“柳”指柳公权。“颜筋柳骨”是说他们二人的风格像筋、骨那样挺劲有力而又有所差异。

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出身名门,是著名学者颜师古的五世孙。

颜真卿自幼勤奋好学,有文学才能,他的书法受家庭和外祖家殷氏的影响,同时得到张旭的指导,他又广泛地向历代书法名家如蔡邕、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等汲取营养,经过融会贯通,创造了出类拔萃、雄伟刚劲、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被称为颜体,成为代表有唐一代的大书法家,他的书法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世书法影响极大。

柳公权(778~865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公为之改容,如其笔谏也。

神策军碑 唐 柳公权

此碑刻于唐会昌三年(843年),立在唐神策左军驻地,故而拓体极少,为柳公权66岁时书,书法劲健,笔画圆厚,为柳公权书法中的最佳作品,行书完整,犹如墨迹。

柳公权学习颜真卿,又融汇自己的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横细竖粗的态势,而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之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谨,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

图书馆最早出现于何时?

我国的图书馆历史悠久。藏书之举,起源甚早,中国最早的文献形态,是公元前14~前11世纪,商代后期的甲骨文献和金文文献。商代设有史官,掌管记录统治者的言行及重大事件的图书档案。周代除王室有收藏文献的库室外,各诸侯国也有本国的文献库室,因为最晚在春秋战国时已流行以竹木和缣帛为载体的文献,记录文字较前便利得多。起初并不称做“图书馆”,而是称为“府”、“阁”、“观”、“台”、“殿”、“院”、“堂”、“斋”、“楼”。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的兰台、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库全书七阁等。

“图书馆”是一个外来语,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到我国。据《在辞典中出现的“图书馆”》说,“图书馆”一词最初在日本的文献中出现是1877年;而最早在我国文献中出现,当推《教育世界》第62期中所刊出的一篇《拟设简便图书馆说》,时为1894年。

史书有哪些种类?

我国的史书卷帙浩繁,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下列五种。

正史:以纪传体、编年体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记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正史除少数是个人著述(如司马迁的《史记》)外,大部分是官撰的。

杂史:只记载一事之始末、一时之见闻或一家之私记,是带有掌故性的史书。

别史:主要指编年体、纪传体之外,杂记历代或一代史实的史书,有时与杂史难以区分。

野史:与“正史”相对而言,是有别于官撰正史的私家编写的史书。

稗史:通常指记载闾巷风俗、民间琐事及旧闻之类的史籍,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类钞》、近代人徐珂的《清稗类钞》。

“六书”是书吗?

“六书”不是书,而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6种条例,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第一,象形。

象形是指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的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象形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第二,指事。

指事是指字含有抽象中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

第三,形声。

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

第四,会意。

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鸣”字用“口”和“鸟”组成,指鸟的叫声。

第五,转注。

转注字就是“以部首为义”的字。

第六,假借。

汉字是由象形、会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会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例如,《诗经·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借“壶”为“瓠”,这些都是本有其字的假借。

绘画起源于何时?

中国绘画始于原始社会,至少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原始社会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改造了自然,同时也改造了人类本身。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劳动和工具的制造,使人类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既能进行物质生产,又能相对独立地进行精神生产,这就为绘画的萌芽准备了条件。在距今3万年左右的山西省朔县峙峪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了一件刻着似为羚羊、飞鸟和猎人等图像的兽骨片,猎人以此寄寓猎获野兽的意想和愿望。这种刻有仿生图像作品的出现,为绘画的产生揭开了序幕。

约一万年前,中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人们在长期的有秩序的定居生活中,不断地总结和积累经验,从而掌握了制陶技术,并且在陶器制作和图案装饰的过程中,提高和丰富了艺术造型的能力。由于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先在陶坯上彩绘花纹后再烧制而成的彩陶。由于人们进一步掌握了颜料、笔等绘画工具,使绘画的兴起具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中国原始社会绘画的发展有自己的特点,这和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有关。中华民族是由各区域的不同部族融合而成的,因此随着各族的不断交融,绘画表现的社会内容愈来愈丰富,除去写实的表现方法外,还有运用想象的表现方法。这一特点对以后中国绘画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画有什么样的历史渊源?

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其所用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依照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趋向及由此产生的艺术手法而创作。

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由于书画同源,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强调骨法用笔,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近现代的中国画在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技法上,有所突破和发展。

中国岩画有什么特点?

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进程中,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它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们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

中国岩画的艺术风格,和国外的岩画既有许多共同之处又有不同特点。中国岩画在构思上天真纯朴,反映出人类童年时代某种幼稚的想象和美好的愿望。在造型上采用平面的造型方法,许多岩画往往是一些相互不关联的个别图像,即使是组成一幅画面的,也经常是一个个图形的重叠,而没有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画面采用垂直投影画法,视线与对象最富特征的面保持垂直,追求物体的正面显示。岩画在塑造平面图形时,很善于抓住物象的基本形,物体的结构简化到不能再简的程度。在制作手法上大体上可分为刻、绘两种。

北方岩画大都是刻制的,其手法有三种:磨刻,线条无明显的凹陷,画面平整光洁;敲凿,用坚硬器物在岩石上敲击出许多点窝;线刻,似用金属凿头勾勒出形象轮廓,然后掏深线条。南方岩画的制作大都以红色涂绘,颜料经取样化验,证明内含较多的铁质,以赤铁矿粉调合牛血等调合料较为可能。色彩稳定,经久不变。

这种原始形态艺术的特征是,对于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艺术上粗犷手法浑然一体地结合在一起。这或许是许多岩画至今仍有其生命力的原因。

漆画是如何演变发展的?

漆画是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的绘画,除漆之外,还有金、银、铅、锡以及蛋壳、贝壳、石片、木片等。它既是艺术品,又是实用装饰品,成为壁饰、屏风和壁画等的表现形式。入漆颜料除银朱之外,还有石黄、钛白、钛青蓝、钛青绿等。漆画的技法丰富多彩,依据其技法不同,漆画又可分成刻漆、堆漆、雕漆、嵌漆、彩绘、磨漆等不同品种。

漆画有绘画和工艺的双重性。它既是艺术品,又是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装饰品,成为壁饰、屏风和壁画等的表现形式。中国是世界上产漆最多、用漆最多的国家,漆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浙江余姚河姆渡发掘的朱漆碗,已有7000年的历史。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漆瑟,彩绘有狩猎乐舞和神怪龙蛇等形象的漆画,也有2000余年的历史。著名的还有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漆棺上的漆画、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漆屏风画以及明清大量的屏风漆画等。

漆画越来越走进人们日常生活中,成为了室内甚至是室外的装饰品,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艺术感。

版画是什么?

版画是造型艺术之一,是用刀、笔或化学药品在木板、石板、麻胶板、锌板、铜板等各种材料制成的版面上进行刻画,涂上油墨或颜色,再拓印出来的绘画作品。版画经历了复制到创作两个发展阶段。版画种类繁多,根据版面性质和使用材料不同,可分凸版(木刻、麻胶版画)、凹版(铜版、锌版画)、平版(石版画)、综合版画、孔版画(丝网版画)等。版面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由于制作版画工具材料的特殊性,使版画具有精炼、概括、塑造形象鲜明强烈的特点。

早期版画刻、绘、印三者分工,刻工只按画者的画稿刻版,称做复制版画。后来版画发展成独立的画种,由画家自画自刻自印,充分发挥画家的艺术创作性,称做创作版画。

木刻是版画的最早形式,是用刀在木板上刻画,然后用纸拓印的一种图画。它以刀代笔,刻刀分三角刀、平口刀、圆口刀和斜口刀,能充分发挥出刀木特性所能达到的艺术效果。木刻版画的印刷有油印和水印两种。油印以用油性油墨为主;水印则用水性颜料来印刷。

版画还有一种体裁,即独幅版画,是用油画颜料或油墨在玻璃版、石版等平滑的底版上作画,在颜料未干时把它放在印刷机上印刷,受滚筒的压力以后,底版上的画即复印到纸上。由于这种版画每次只能印一张,所以称为独幅版画。

什么是壁画?

壁画就是装饰墙面的画,是在天然或人工墙面上(建筑物墙壁或天花板上)描绘的图画。壁画是最古老的一种绘画形式,现存的史前文明遗迹中就有不少洞窟壁画和摩崖壁画。壁画的种类有粗底壁画、装贴壁画、干壁画、湿壁画、蛋彩画、石窟壁画、寺院壁画和宫廷壁画等。

现代壁画的绘制,要求产生大面积的装饰效果,壁画设计要适应整个建筑物的布局,色彩要协调安定,建筑物的实用性与绘画的感染力达到和谐统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壁画已突破了绘画的界限,它已和雕刻、建筑、工艺及现代工业技术相结合,成为美化环境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

什么是水粉画?

水粉画是用水调合粉质颜料,在纸、布、木板和墙壁上制作完成的画,水粉具有较强的覆盖力,它不透明、不粘凝、不渗化,颜色艳丽、强烈,既能做大面积的涂绘,又能对局部精细刻画。白粉的调色作用和水分的渗透融化性能,使水粉画的色彩产生厚薄浓淡的丰富变化。

水粉画有干画法和湿画法两种技法。干画法用水少,通过色彩叠加表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物象的质感和立体感;湿画法用水较多,色彩较薄,趁湿作画,可取得细腻、柔和的绘画肌理。作画时,两种画法一般都交替使用。但水粉画的颜料缺乏光泽,经不起日晒,容易褪色;水和粉的运用不好掌握;多次修改又容易出现使色调“灰、暗、脏”的画面,因而作画时要注意避免出现或尽可能少出现这种情况。

水粉画兼有油画的浑厚和水彩画明快的特长,表现力极强,加上它工具简单、材料便宜、容易掌握,已成为画家写生和初学绘画的人掌握色彩造型能力最常用的表现形式。它还被广泛应用于宣传画、年画、装饰画、广告设计、舞台设计、工艺美术图案设计等。

年画有何历史渊源?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

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而门神画早在尧舜时期就出现。据东汉《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的“神荼”、“郁垒”像,到宋代演变为木版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类,它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祇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年画历史源远流长,不仅对民间美术的其他门类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成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种,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漫画是如何发展的?

“漫画”二字起源于中国北宋,最初用“漫画”二字的是北宋学者、画家晃以道,其著作《景迂生集》中说:“黄河多淘河之属,有曰漫画者,常以嘴画水求鱼。”这里说的漫画是一种水鸟的名称,因为它捕鱼时潇洒自如,像在水上作画而得名。

1925年5月《文学周报》连载丰子恺的画并注明为“漫画”,这是中国最早称为“漫画”的作品。作为绘画艺术的一个分支,漫画发展至今天,已嬗变成了三种形态,即讽刺幽默的传统漫画、叙事的多幅或连环卡通漫画、探索性的先锋漫画。

“漫画”一般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运用变形、比拟、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感的绘画。因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唐诗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的诗。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创作最丰富的朝代,大部分唐诗都收录在《全唐诗》中,自唐朝开始,有关唐诗的选本不断涌现,而流传最广的当属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统一的帝国,也是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文明的国家。在唐鼎盛时期不仅物质富庶繁华,而且文化也极其繁荣,而诗歌尤其得到发展,是中华诗歌史上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

说到唐诗兴盛的原因,较普遍的看法是:

第一,唐代社会在发展中解除了很多的束缚,在一些政治变革、经济变革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由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已基本结束,使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思想大大解放,从而为文化生活之一的形式“诗歌创作”开拓了视野,诗歌艺术得到了“活水源泉”。

第二,由于经济的普遍提高,给文学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广泛的来源。

第三,前代文学积累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因此也为唐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代诗人们是在前人的文化遗产上,推陈出新,把中华诗歌文化推向新的高峰。

第四,唐代采取了科举制度,考试内容就有诗(诗歌概括性强)、赋(文彩韵章),而皇帝也热爱诗歌,必然造成重视诗歌的“社会风气”,因而,提高了文人的社会地位。

第五,唐朝的政治比较开明,特别是在宗教和文化上,对儒家、释家、道家都提倡,允许外来宗教在国内传布,这对于人们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促进文艺上各种风格流派的形成,是有益的因素。

第六,唐朝同邻国与边境各族实行的是经济、文化交流政策,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方面接受西域及外来影响(印度、中亚国家)。这些新鲜事物,同时也给诗人们以宽敞良好的艺术熏陶。

总之,唐诗的繁荣发展与唐代社会历史进程的发展、起伏直至衰落,基本是一致的。

为什么说词都是抑扬顿挫的?

词是一种配合音乐的诗歌,所以有曲子词、杂曲、乐府等别称。由于它的句式长短不齐,又称为长短句。词音调和谐,抑扬顿挫,富有音乐美。

在形式上,词具备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和结构分片四个特点。词有许多种词调,每种词调各有特定的名称,叫做词牌,如《西江月》、《满江红》、《如梦令》等。词牌名称与词的内容最初是相关的,但后人填词所用词牌,则与内容未必有联系,某些词调不能乱用。词自隋唐兴起后,在宋代发展到了高峰,产生过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杰出的词人。元代以后,词渐趋衰落。明代时,词的曲谱失传,词这一文体也就脱离了音乐,成了文人案头之作,很少配乐演唱。

宋词都有哪些派别?各有什么特点?

词,诗歌的一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还有一种为花间派。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秦观、晏殊、晏几道、周邦彦、姜夔等。

婉约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狭窄。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婉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等。

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北宋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蔚然成风,辛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豪放词派不但屹然别立一宗,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沾溉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花间派的代表人物有:温庭筠等。

陆游《花间集跋》所说“斯时天下岌岌,士大夫乃流宕至此”,是对他们的反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一针见血的批评。花间词人奉温庭筠为鼻祖,绝大多数作品都只能堆砌华艳的词藻来形容妇女的服饰和体态,题材比温庭筠的词更狭窄,内容也更空虚。在艺术上他们片面发展了温庭筠词雕琢字句的一面,而缺乏意境的创造。花间词人这种作风在词的发展史上形成一股浊流,一直影响到清代的常州词派。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着一代文学之盛。

什么是元曲?

元曲是元朝兴起的文学形态。曲,也称杂剧,就像唐诗、宋词一样。在结构上,四折加一个或二个楔子。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

杂剧图 元

此图为山西省洪洞县广胜下寺水神庙壁画,再现了元泰定元年(1324年)四月忠都秀作场演北曲杂剧的情况。壁画上部有一帐幔,上写“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下部绘两块壮士持剑斗蛟的画面。演员排列成两行,后排乐工立于作场人身后,大鼓置于上场门处,一未上场的角色搴帘探望。前排演员居中者为主唱角色正末,在整个舞台中占据突出地位。这种伴奏演出形式形成了中国戏曲600年来的传统规则。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

杂剧和传奇的戏剧语言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曲词,是剧中人物的唱词。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一般是散文,也有少数韵语,分对白、独白、旁白、带白等。科介,是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指示。

为什么说《楚辞》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楚辞,其本义是指楚地的歌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楚国文学)。

《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和《天问》等不朽作品。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故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在屈原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宋玉、唐勒、景差等楚辞作者。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

楚辞的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它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且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与《诗经》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中国玉文化有何历史渊源?

玉是远古人们在利用选择石料制造工具的长达数万年的过程中,经筛选确认的具有社会性及珍宝性的一种特殊矿石。

我国甲骨文中已有“玉”字;先秦古文献中记载孔子论“贵玉贱珉”时已指出玉有十一德;西汉刘安假托风胡子之口提出“玉兵”时代,并指出“玉为神物也”;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注释“玉”字时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首次对玉作了明确的解释,成为后世人们释玉的圭臬。

远古人在生产和生活中从大量石头里筛选出玉之后,除了用于制造生产工具之外,更多地用于美身、祭祀、瑞符、殓葬等社会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治玉中心与政治中心也由一致走向分离。史前时期受到生产与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玉材蕴藏量的制约,治玉中心似在东部地区,然南北两地的治玉水平已出现高低之分,它体现了各地玉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时代、地区的不平衡性贯穿于玉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上述这一切也就是玉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表现形态,也是玉、玉器演进历史的必然结晶和升华。

玉、玉器用于非生产性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有着社会的等级秩序;它在巫术信仰、审美观念、伦理道德的成长过程中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足以构成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这就是古老的中国玉文化,它历经了大约万年持续不断的发展演变过程。

什么是景泰蓝?

景泰蓝,我国特种工艺品之一。景泰蓝作为一种美术工艺品,其制法即于铜器表面上以各色珐琅质涂成花纹,花纹的四周嵌以铜丝或金银丝,再用高火度烧即成。这项工艺始于明代景泰年间,而且初创时只有蓝色,所以叫景泰蓝。

据说景泰为宣德之子,宣德重视铜器以及铸冶铜质,景泰在幼年期间耳濡目染,认识极详,且嗜之极深,只是对于铸炼方面,宣德已到达绝顶,没有能力再求突破,就在颜色方面另别辟蹊径,以图出奇制胜,终于有景泰蓝的创制。

中国竹雕艺术的发展演变是怎样的?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所以竹雕在我国也由来已久。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雕成为一种艺术,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竹雕发展到明清时期大盛,雕刻技艺的精湛超越了前代,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

我国的竹雕艺术源远流长,当今学术、考古界一直认为,远在纸墨笔砚发明之前,先民们已经学会用刀在柱子上刻字记事。这种最原始的竹雕,应该先于甲骨文。因为,甲骨文已经具备书法艺术的三个要素,而所谓竹刻记事,最初刻的仅仅是符号。作为一种正式的作品,竹雕在西周时已经形成。据汉代戴圣《礼记·玉藻》记载,西周君臣朝会时手中所持的笏(又称手板),有的就是竹片制成的,“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

战国时期,漆器盛行,漆雕艺术繁荣。漆器的器胎,有相当一部分是用竹片或积竹制成的,受漆雕艺术的影响,后来竹器本身的制作也萌生了艺术化的倾向。

汉唐时期的竹雕,目前见到较早的器物,是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雕有龙纹的彩漆竹勺。据《南齐书明僧绍传》介绍,南北朝时期,齐高帝萧道成曾将一件用竹根雕成的“如意笋箨蔻”,赏赐给当时的大隐士明僧绍。

到了宋代,中国的竹雕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变化,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宋代是古代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时期,已经形成一支庞大而又有文化修养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的艺术审美思想与要求,带动了包括玉雕、竹雕在内的整个雕刻工艺领域的发展。其二,竹雕出现艺术化倾向,竹雕精品和竹雕艺人被广为颂扬。

纵观中国竹雕发展的历程,我们看到宋代的竹雕业已初露头角,明清时期,竹雕艺术达到了鼎盛,出现了百花争艳的景象。明清两代,文人士大夫写竹、画竹、种竹、刻竹蔚然成风,竹雕的文化含量也迅速攀升。

中国京剧形成于何时?

一种说法是京剧有200余年历史。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秋天,扬州盐商江鹤亭为了庆祝乾隆帝八十寿辰,在安庆组织了一个名为“三庆班”的徽戏班。接着又有四喜、和春、春台等徽班进京,人们称之为“四大徽班”。因为徽戏与以后的京剧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所以有人就把京剧的历史从1790年徽班进京算起。

1990年出版的《中国京剧史》提出了另一种看法:京剧形成于清道光二十年以后到咸丰末年这段时间,即1840年至1860年。当初徽班风靡京华,到嘉庆、道光年间,湖北的汉调艺人纷纷进京,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经过较长时间的孕育、演化终于产生了一种新的剧种,那就是京剧。

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京剧史》,把京剧形成的时间定于1840年左右。其理由是:在1840年左右,徽班中演的戏,在剧目、声腔、音韵、舞台演出形式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与前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就是京剧形成的标志。按此观点,京剧的历史并不是人云亦云的200年,而是160年左右。

何谓生、旦、净、末、丑?

生、旦、净、末、丑是我国戏曲中对于角色类型的称呼,原本是从历史上的戏剧角色演变而来的,也是我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由于“末”所表现的是中年男子的形象,京剧后来将其合并到“生”角中,于是成为“生、旦、净、丑”四种,关于其由来,有两类说法颇具代表性:

其一,综合古代戏剧评论家的说法。

关于“生”,明代祝枝山说“生即男子”。比如先生、后生、儒生等。

关于“旦”,舞台上的女性皆称“旦”。“旦”字是由“姐”字演变而来,顺序是先有“姐”字,后来由“姐”字讹为“妲”字,再后来,又由“妲”简作“旦”。

关于“净”,柯丹丘认为“净”即“靓”之讹,他解释说:“敷粉墨献笑供谄者,粉白黛绿,古谓之靓装,今俗讹为净。”

关于“丑”,扮演的人物虽不全是坏人,但大多在鼻梁上抹一块白粉,据说是唐明皇时传下的规矩。

其二,反喻说。

这种说法认为,“生、旦、净、丑”名称是用“反喻”的方法命名的。比如,“生”,即指生疏之意。过去老生是各行之首,他是整个演出的台柱,要求生角的演出老练纯熟,乃反其义取名曰“生”。“旦”,指旭日初升,也即阳气最盛之时,而旦角表演的是女性,女属阴,故名之为“旦”。

中国戏剧脸谱由于形象化地表现出“生、旦、净、丑”各个戏剧形象的性格特征,形成一门相当独特的图案艺术,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上古神话是如何产生的?

广义的上古神话指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狭义的上古神话则包括夏朝至两汉时期的神话。上古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类的命运,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意象”。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人们不由自主地会产生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感情,而一些特殊的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如地震、洪水,还有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等等,尤其能引起惊奇和恐慌。人们由此幻想出世界上存在着种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力,并对之加以膜拜,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了。神话也就由此产生。

上古神话在后世仍然具有文学魅力,同时也启发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民歌有何历史渊源?

民歌原本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代传一代地传下去。

原始的民歌,同人们的生存斗争密切相关,或表达征服自然的愿望,或再现猎获野兽的欢快,或祈祷万物神灵的保佑,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阶级的分化和社会制度的更新,民歌涉及的层面越来越广,其社会作用也显得愈来愈重要了。

《诗经》中的《国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民歌选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500多年间、流传于北方15个地区的民歌。《国风》中的民歌,大部分都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剥削实质,表达了被剥削阶级的反抗思想和斗争精神。

在春秋时期,楚国的民歌已经十分繁荣。战国后期,诗人屈原等人对楚国民歌进行了搜集整理,并根据楚国民歌曲调创作新词,称为《楚辞》。《楚辞》中的不少作品,充满了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感情,热烈而富于幻想,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立了一个音乐管理机构乐府,从事民歌的搜集和整理。入乐的歌谣,被称为“乐府诗”或“乐府”。

唐代民歌的创作也相当繁盛。到了南宋,民间产生的讽刺性歌谣就更多了。进入明清时代,我国的封建制度面临崩溃,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具有民主性和进步性的民歌。

作为历史的见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壮丽史诗,在民歌中有着鲜明的反映。

豫剧是如何发展的?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

豫剧流行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宁夏、青海、新疆等十几个省区,是我国最有影响的戏曲之一。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仅次于京剧,居各地方剧种之首,豫剧的班社最早始于何时何地,今无可考。据老艺人传说,过去的豫剧演员大多出于乾隆年间的蒋门和徐门两家的科班,而开封的“老三班”:义成班、公议班和公兴班,传说都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

黄梅戏发源于何时?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它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多云山,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明崇祯年间,黄梅知县曾维伦在《黄梅风教论》中就有“十月为乡戏”的记述。清道光九年,在别霁林的《问花水榭诗集》中,一首竹枝词的描述就更为生动:“多云山上稻荪多,太白湖中渔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

民国九年(1920年)的《宿松县志》上记载有“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第一次提出“黄梅戏”这个名称。

木偶戏是如何产生的?

木偶戏,即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木偶戏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

木偶是如何产生的?迄今无定论。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了奴隶陶俑(商代,公元前16世纪初至公元前11世纪),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有了木俑(其中包括部分“乐俑”)。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发掘出的乐俑、歌舞俑,工艺、种类和造型水准较前朝又有很大进步。这便是最初的木偶,它经历了一个由工艺到表演的变化过程:由祭仪而成了喜庆娱乐活动的一种方式。

中国木偶艺术是中国艺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湛。

关于中国木偶戏成于何时,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汉代(公元前206年~前220年),已有“作傀儡”的记载,北齐(550~577年)时水动的“机关木人”制作,技艺高超,尤其出现了“傀儡子”演“郭秃”故事的木偶艺术,暗示了中国木偶戏的形成年代。依史而断,“至迟在公元550年至公元577年的北齐时代,中国已正式形成了由人直接操纵,木偶装扮具体人物,当众表演简单故事的木偶戏”。北齐之后,中国木偶戏始终与戏剧等姊妹艺术为伴,表演形式和内容渐丰。

相声的历史演变是怎样的?

“相声”一词,古作“像生”,原指摹拟别人的言行,后发展成为“象声”。象声又称隔壁象声,明朝即已盛行。相声起源于华北地区,经清朝时期的发展直至民国初年,象声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成为单口笑话,名称也就随之转变为相声。后来,由单口相声的一种类型逐步发展为多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而经过多年的发展,对口相声最终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相声形式。

相声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张三禄是目前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根据相关记载并推测:张三禄本是北京的八角鼓丑角艺人,后改说相声,他的艺术生涯始于清朝的道光年间。在《随缘乐》子弟书中说:“学相声好似还魂张三禄,铜骡子于三胜到像活的一样。”但是一般来说,相声界把朱绍文(穷不怕)称做他们的祖师爷。

1949年后,一大批以侯宝林为代表的从中国共产党建政之前就在说相声的演员将相声的内容加以改造,使相声快速普及,成为全国性、全民性的曲艺形式。相声被称为“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相声流行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是一种以声音为主的艺术,适合以被普及的无线广播作为主要媒体。

杂技有哪些历史渊源?

杂技,亦作“杂伎”。包括柔术(软功)、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变戏法、舞狮子等技艺,现代杂技特指演员靠自己身体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难动作的表演性节目。杂技在汉代称为“百戏”,隋唐时叫“散乐”,唐宋以后为了区别于其他歌舞、杂剧,才称为杂技。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杂技的文学记载了。杂技艺术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杂技就已经萌芽。原始人在狩猎中形成的劳动技能和自卫攻防中创造的武技与超常体能,在休息和娱乐时,在表现其猎获和胜利的欢快时,被再现为一种自娱游戏的技艺表演,这就形成了最早的杂技艺术。杂技学术界认为中国最早的杂技节目是《飞去来器》。

杂技艺术中的很多节目是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武术技巧的提炼和艺术化。杂技演员把猎技的《飞去来器》加以艺术加工,形成一种巧妙神奇的艺术节目,这种节目至今在舞台表演中还深受观众喜爱。由于杂技艺术来源于五花八门、缤纷多姿的现实生活,“杂”成为它的整体特征,故而“杂技”之名就在历史长河中被确定下来。

舞狮的起源有哪些说法?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所以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舞狮历史久远,《汉书·礼乐志》中记载的“象人”便是舞狮的前身;唐宋诗文中多有对舞狮的生动描写。现存舞狮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

舞狮起源众说不一。其神话传说一是以前山中出现狮子,吃掉村庄内的村民,后来村民学会武功,打跑狮子,村民模仿狮子的形态而成为舞狮;另有神话版本说是如来佛把狮子引走,因此南狮中常有“大头佛”引领狮子。还有传说有村民以纸扎狮子及锣鼓驱走年兽,演化成为舞狮。

但较为可靠的说法是:中国本身没有狮子,在中华文化中,“狮”本来是和“龙”、“麒麟”一样都只是神话中的动物。到了汉朝时,才首次有少量真狮子从西域传入,当时的人模仿其外貌、动作作戏,至三国时发展成舞狮;南北朝时随佛教兴起而开始盛行。到了唐朝,舞狮是大型宫廷舞蹈表演的一种。当时的“太平乐”亦称为“五方狮子舞”,出于天竺与狮子国等国。

舞狮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与西域之间文化交流的产物。

剪纸的演变是怎样的?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我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有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早在纸发明之前,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都与剪纸同出一辙,他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

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是1967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墓群中,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它们采用的是麻料纸,都是折叠型祭祀剪纸,它们的发现为我国的剪纸形成提供了实物佐证。

篆刻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篆刻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狭义的篆刻专指后人所谓的治印之学,广义的篆刻则泛指一切雕琢技法。

公元前1300年前,中国人就已经使用印章,在春秋战国之后,由于政治上急遽变化,印章更因作为政治权力的凭证用途而大量应用,后因社会经济的发展,亦具有生活联系与信用凭证的多用功能。

中国的雕刻文字,最早有殷的甲骨文和周的钟鼎文,接着是秦刻石、汉魏六朝的碑志、摩崖造像,以及无数镜铭、瓦当、砖文、陶文等,这些都可以视为广义的篆刻。

泰山刻石 秦

相传为秦丞相李斯手书,书体是标准的小篆,结构特点直接继承了石鼓文,又比之更加简化和方整。

现今我们谈“篆刻”,仅限于“刻印”方面。至于印章起于何时已不可考,但从各种出土的遗物,可断定商周已有“印”的存在与使用,当时无论官方或民间都把印称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皇帝使用玺印的材料为“玉”,因此天子所使用的印,就由“”变为“玺”,士大夫及平民就以“印”代替。到了汉朝,天子之印仍称为“玺”;平民所使用的称为“印”、“印信”、“信印”。武则天当上女皇后,认为“玺”和“死”的音很相近,故改“玺”为“宝”。此时印章在民间产生剧变:印用红色印泥来盖,故称印为“朱记”,简称“记”。

宋代的印章使用广泛,常将印章盖在图书或图画上,故又把印称为“图章”。元朝时期印章又出现另一面目:常在汉字旁边加上蒙古文。到了清朝,篆刻风气大盛,治印成为文人的一种嗜好。至于民国以后,依民国十六年(1927年)所公布的《印信条例》,印信分为:“国玺”、“印”、“关防”、“职章”、“图记”等五种。

印章之印面文字因具不易毁损之特质,通常保留当时之制度与文字,对于研究古代历史而言,古印提供了重要信息。

汉赋是什么?

汉赋是中国汉代出现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是古典文学中一种影响深远的体裁。赋在先秦儒家荀子时便已是一种文体,《荀子》一书中已有《赋篇》,分别写云、蚕、礼、知、针五种事物。赋到西汉时,已成为汉代文学的代表,乃至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国文学史。汉赋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屈原、宋玉、司马相如、扬雄、枚乘等人。

在汉末文人五言诗出现之前,它是两汉四百年间文人创作的主要文学样式。从文学发展史上看,两汉辞赋的繁兴对中国文学观念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国的韵文从《诗经》、《楚辞》开始,经过西汉以来辞赋的发展,到东汉开始,初步把文学与一般学术区分开来。至魏晋则出现了对文学基本特征的探讨和认识,文学观念由此日益走向明晰化。

民间艺术“泥人张”的创始人是谁?

天津“泥人张”始于清道光年间,创始人张明山。

张明山(1826~1906年),自幼随父亲从事泥塑制作,练就一手绝技。18岁即得艺名“泥人张”,以家族形式经营泥塑作坊塑古斋。他只须和人对面坐谈,搏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面目径寸,不仅形神毕肖,且栩栩如生,须眉俗动。

“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所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写神,达到神形兼具的境地。“泥人张”彩塑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栩栩如生。

“泥人张”彩塑是一种深得百姓厚爱的民间美术品,流传、发展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经过几代人的传承,成为我国泥塑艺术的又一个高峰。它是继元代刘元之后,我国又一个泥塑艺术的高峰,其作品艺术精美,影响远及世界各地,在我国民间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四大名绣”有哪些?

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刺绣作为一个地域广泛的手工艺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

中国的传统刺绣工艺品当中,常常将产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湘绣”,中国西部四川省的“蜀绣”,产于中国南部广东省的“粤绣”和产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四大名绣之称形成于19世纪中叶,它的产生除了本身的艺术特点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绣品商业化的结果。由于市场需求和刺绣产地的不同,刺绣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而其中苏、蜀、粤、湘四个地方的刺绣产品销路尤广,影响尤大,故有“四大名绣”之称。

除了“四大名绣”,在我国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而我国的少数民族如维吾尔、彝、傣、布依等族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绣。

什么叫“话本”?

话本,即宋代兴起的白话小说,用通俗文字写成,多以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今存《清平山堂话本》、《全相平话五种》等。另外,宋代“说话”(说书)人的底本也称为“话文”或简称“话”。宋、金、元、明时代,话本代表一种特殊的叙事性作品的体裁,既包括傀儡戏、皮影戏及各种讲唱艺术的底本,又包括讲唱艺人口头创作成果的记录整理本,同时还包括按照讲唱艺术格式编写的通俗读物。总之,“话本”一词应用的范围相当广泛。

什么是南戏?

南戏是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公元12~14世纪200年间在中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为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就其音乐——南曲来说,则是一种重要的戏曲声腔系统,为其后的许多声腔剧种,如海盐腔、馀姚腔、昆山腔、弋阳腔的兴起和发展的基础,为明清以来多种地方戏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皮影戏起源于何时?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元代时,皮影戏曾传到各个国家,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迷住了无数国外戏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国影灯”。

有关它的来源,有这样一个说法:2000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皮影戏发祥于中国陕西,极盛于清代的河北。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艺术手段,对电影的发明和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先导作用,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筷子最早出现于何时?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筷子的国家,据考证,筷子在中国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远在商纣时期,我国古人就开始使用筷子。目前出土最早的实物是河南省安阳市殷墟侯家庄M1005的铜箸和湖南省香炉石遗址的骨箸。文献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喻老》:“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与殷墟的文物相呼应,都说明商代已经有了箸。既然商代就有铜箸、象箸和骨箸,那么使用竹木材料制成的箸当早于商代。学者们都认为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已经使用竹木制成的箸。其实,商纣王所用的象箸,并非中国第一双筷子,箸的诞生应早于商纣若干年。

《札记》郑玄注云:“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即把谷子以树叶包好,糊泥置于火中烤熟。而更简单的方法,是把谷粒置火灰中,不时用树枝拨动,使其受热均匀而后食之。先人大概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启发,天长日久,最原始筷子也就出现在先民手中。

那么“箸”是如何演变成“筷子”的呢?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茹毛饮血”,自然是用手抓着吃的,自从“人猿相揖别”之后,人们发现把食物做熟了吃更有滋味。先民们在烧烤食物时,不可能直接用手操作,需借助木棒、枝条或竹枝、竹片来放置和翻动食物,进食时为了避免烫伤手指,聪敏的祖先也就利用它们代替手指进食,于是逐渐学会用两根木棒或竹条来夹取,这就是筷子最早的雏形。

筷子的出现是我国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

关于太极拳起源的说法有哪些?

太极拳,是一种武术项目,也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古代骑兵的枪法、长柄大刀法。太极始于无极,分两仪,由两仪分三才,由三才显四象,演变八卦。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

随着太极拳的广泛普及,它的一些理论问题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其中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为当今武术研究领域一个旷日持久的争议课题:

第一,陈家沟起源说。

这种观点认为,太极拳为明末陈王庭所编创。持此观点的代表人物为武术史研究者唐豪、顾留馨等。唐豪先生在实地考察了河南温县,并查阅了县志和《陈氏家谱》等后得出此结论。

第二,张三丰创拳说。

由于太极拳的理论根据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太极理论”,而道家和道教乃是此理论的发挥者,于是道教、道家与太极拳的关系问题也引起武林人士的重视,张三丰创拳说实则是这一现象的反映。

第三,王宗岳创拳说。

王宗岳在中国太极拳史上的重要地位,为历代拳家所公认。他首次运用易学概念,并阐发《周子全书》于拳理之中,写成《太极拳论》,遂使“太极拳”名称得以确立,故有人据此认为王宗岳总结前人经验,首创太极拳于世。

第四,武当山创拳说。

中国武术与宗教渊源颇深,至少在理论上可见其广泛的牵涉。而流行的“内家”、“外家”之分,将武当归于内家,少林归于外家,与此相应,出现“太极拳起源于武当山”的观点,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太极拳起源究竟如何,至今仍是一个谜。对于太极拳起源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武术史上一些要点的澄清。抛开门户之见,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去探讨拳法源流,这也将有助于树立健康的武术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