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史2000问(超值白金版)
- 文征明
- 404字
- 2022-09-02 06:43:22
国学常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奇葩
儒家思想是如何演变发展的?
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创立,孟子和荀子加以发扬光大,经董仲舒和朱熹等人不断扩展充实,被汉以后历代统治者奉为正宗的一个学派。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是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被后代统治者尊为“至圣先师”。
战国时期的孟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被后世尊为“亚圣”。经孟子的发展,儒家学说更加完备。
经过汉代思想家的改造和完善,儒家思想发展成汉代的经学。经学的代表人物,首推西汉著名的哲学家董仲舒。他建立了一套“天人感应”的理论体系,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因政治之势占有了正统地位。
唐代时,哲学家韩愈再倡儒学,推崇孔孟,力排佛、道,将孔孟学说发扬光大。宋代是儒家思想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新的儒家文化重新恢复其正统地位,并使其雄踞中国思想论坛约700年的时间。宋代后,统治者将《四书》与《五经》奉为儒家正统经典。明清之际的理学家只是推崇或注释理学的只言片语,不求发展和创造了。
儒家思想在历史上绵延2000多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什么是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的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人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 称 他 们 为“黄老”。
老子出关图
相传老子应关尹之请写下《道德经》后,出函谷关,向西归隐而去。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 史 称 之 为“文景之治”。其后,汉武帝时期提倡儒家思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学更是糅合了道学的思想发展而成。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与儒家同等重要,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他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源泉。
什么是墨家思想?
墨家是先秦学派之一,创始人墨翟,世称“墨子”,这也是墨家之名的由来。
《淮南子·要略》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可见墨家是从儒家分出来的。墨子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批判和改造,从而树立起自己的一面旗帜。
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巨子”,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按墨家的规定,被派往各国做官的墨者,必须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时宁可辞职。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团体捐献俸禄,做到“有财相分”。当首领的要以身作则。墨家的“兼爱”思想,要求人们平等互爱,也互相援助;墨家的“尚贤”思想,对于激励人们加强自我修身、力争成为贤者有积极作用;墨家的“节俭”思想于今而言,更值得我们提倡。
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什么是法家思想?
法家是春秋战国时代一个以法治为核心的思想学派。这个学派否定了世袭贵族天然传承的等级制度,彻底与传统文化决裂,主张以法治国。法家主要盛行于战国时的韩、魏、赵三国,而早期的法家学派人物亦来自这三国,如商鞅来自魏国,申不害来自韩国,慎到来自赵国。法家中有三个学派: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这些学派思想由韩国人韩非子集以大成,构成法家思想的终极核心。
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
儒家最经典的著作是什么?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儒家学派最经典的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以及《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20篇。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孟子》的思想和文学价值是什么?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于是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部头最重的一本,有3.5万多字,一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
《大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大学》本是《礼记》中的一篇。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修身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认为,治国、平天下应以德为本。
《中庸》对古代教育有何影响?
《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就是既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从临界点向上就是道;向下就是非道。向上就是善;向下就是恶。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中庸》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
《周易》有何价值?其作者是谁?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周易》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神龙易学》,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周易》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这部煌煌巨著的作者是谁呢?这是数千年来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长期以来,围绕着“《周易》究竟是孔说还是非孔说”这一问题争论时间最长且十分激烈。一派认定,一部《周易》非孔子莫属;另一派则断言:《周易》与孔子毫不相干。
这种争论起源于汉代。汉武帝时,政府曾设置以《周易》为首的五经学馆,一些“五经”博士用当时通行的隶书重新整理撰写经书,使得新版《周易》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在当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背景下,孔门传人认定《易经》为孔圣人所著是有其特定历史条件的。这一派即是后人所称的“今文学家”。但是,以先秦时代留下的篆书书写的经本为正宗经典的“古文学家”则认为:《易经》居首的五经皆周旧典,也是先王留传下来的典章制度的汇编,孔子未出,何以作经?
近代以来,坚持孔说“今文学家”观点的学者皮锡瑞认定:“一当知经为孔子所定,孔子以前不得有经;二当知汉初会古未远,以为孔子作经说必有据。”持“非孔说”的古文学家也不甘示弱,以钱玄同为旗帜,结论说:“孔丘无删或制作‘六经’之事。”针锋相对没有丝毫调和的余地。郭沫若先生则认为:孔子不但不是《周易》的作者,而且连读也没有读过《周易》。
《周易》的作者究竟是何人?至今尚未有定论。研究它的作者将会对易学的研究带来更深刻的理解。我们企盼有志于此的学者专家,通过深入的研究探讨,解谜定案。
《春秋》和《左传》是一部书吗?
《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是鲁国的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记载的内容基本可信,但是却不完备。
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聘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以前曾认为《春秋》一书孔子曾经修订。现在则认为是鲁国的史官所作,与孔子没有关系。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3年)。《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儒家《三礼》是指什么?
中国古代讲“礼”的书可谓汗牛充栋,其中最有名的还是被列入十三经的《三礼》。
《三礼》即《周礼》、《礼仪》、《礼记》三部书,是中国古代讲政治制度和礼仪制度的三部儒家经典。《三礼》的名称起于东汉末年,当时,经学大师郑玄分别给《周礼》、《礼仪》、《礼记》作注,并写有《三礼目录》一卷,后世又盛行郑玄的注解,所以这三部书便冠上了“三礼”之名。
《三礼》中居首的是《周礼》,它是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的汇编,为西汉前期发现的古籍。《礼仪》是中国古代记载典礼仪节的书,简称《礼》,也称《礼经》、《士礼》。《礼记》是阐明礼的作用和意义的书,它是解说《礼仪》的资料汇编,多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所记。
研究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政治制度及其他思想文化等,不可不读《三礼》。然而需要说明的是,《三礼》的学术传统是不一致的,《周礼》是古文经学所推重,《礼仪》是今文经学的经典,《礼记》的内容共为今古文经学所推重。
中国最古老的散文总集是哪部?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是和《诗经》并列的一个文体类别。但这散文之中,绝大部分应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准确地讲,它应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尚书》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目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尚书》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
《尚书》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这种天命观念具有理性的内核:一是敬德,二是重民。《尚书》的文字诘屈艰深,晦涩难懂,但它标志着史官记事散文的进步:第一,有些篇章注重人物的声气口吻;第二,有些篇章注重语言的形象化以及语言表达的意趣;第三,有些篇章注重对场面的具体描写。
哪部著作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聃(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八十一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汉末张道陵创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教典教悔道徒,创立了道教,并作《老子想尔注》以宗教的观点解释《老子五千文》,自此成为道教的基本经典。
《道德经》常被归属为道教学说,其实哲学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但《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应该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
最早的兵书是哪部?
我国古代的兵书,仅存留到今天的就有四五百种之多,是军事学的伟大宝库。其中,《孙子兵法》是最早的一部。春秋后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诸侯国之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当时的中国出现了“境内皆言兵”的风气,为军事理论的研究和战争经验的总结提供了有利条件。春秋末期的著名军事家、出身将门的齐国人孙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了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以下简称《兵法》)共13篇,约6000多字,对战争观、战略战术和治军原则等问题,都有系统精辟的论述。《兵法》以朴素的辩证观点,揭示了一些重要的战争规律,总结和提出了一套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这是它在军事学史上贡献最大的方面。《兵法》还强调根据战争双方的具体形势,灵活机动地运用战略战术。《兵法》提出的这些军事理论,是对战争规律的科学认识,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兵法》强调以法治军,严格军纪,赏罚分明,该赏的当天就赏,该罚的立即执行,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鼓励兵士勇敢作战,获得胜利。我国历代的军事家都把《兵法》作为军事科学的经典著作,国外也有《兵法》的多种译本,日本的军事家则把它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不仅在我国的军事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世界军事学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国别体史书,即分国记载史事的史书。《国语》共21篇,即:《周语》3篇、《鲁语》2篇、《齐语》1篇、《晋语》9篇、《郑语》1篇、《楚语》2篇、《吴语》1篇、《越语》2篇,共7万余字。它记载了8个国家的史事,时间上起西周的周穆王,下迄战国初期的鲁悼公(约公元前967年~前453年),共500多年。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国语》的作者是春秋末期的鲁国人左丘明,实际上它不是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后人根据当时各国史官的记载整理加工而成的,它大概成书于战国初期。《国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记言为主,它往往通过一些人物的言论(如对话和辩论等)来反映历史事件。像周厉王的暴虐无道和越王勾践发愤雪耻、最后打败吴国等史实,都是通过谈话方式表达出来的,说理充分,人物性格也很鲜明。《国语》和以《春秋》为纲而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在内容上可以互相补充,故后人将《国语》和《左传》看做姐妹篇,称《左传》为《春秋内传》, 《国语》为《春秋外传》。《国语》首创了国别史的体例,保存了比较丰富的资料,是研究春秋时期历史和上古史的重要书籍。
我国第一部通史是什么?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通贯古今的史书),它是“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7年)于公元前104年开始,花费了十多年的心血撰写而成的。
《史记》记事始自传说中的黄帝,历经夏、商、周、秦、汉,止于汉武帝太初年间,囊括了约3000年的历史。《史记》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全书共130篇,527500字。“本纪”是按年月记载的以帝王为主的大事记;“表”按年代或时期排列历史的重大事件;“书”记叙典章制度、经济、天文历象等;“世家”记载诸侯王的事迹;“列传”是官僚、士大夫、名人的传记。《史记》广阔地展现了司马迁去世前中华民族约3000年的社会历史面貌。
《史记》对古代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民族、文物、历法、礼制、音乐等方面,均有详细的记载。它将3000年间零碎散乱的历史资料加以整理、审核,分别归类于100多个历史人物的传记中,又在“八书”中总述其历史背景,最后在年表中排比年代,从时间上加以补充。这样,全书体系完整,“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自从《史记》问世后,历代很多史学家都沿用这种体裁编写史书,并且把用这种体裁编写的史书称为“正史”。《史记》对我国的历史学有深远影响,在文学史上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历代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几乎都从《史记》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史记》不愧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是什么?
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即记述一个朝代历史的史书,叫断代史。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是东汉著名的历史学家班固编著的《汉书》(又称《前汉书》)。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
《汉书》记事,上起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元年),下至公元23年(王莽地皇四年),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等各个方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西汉王朝230年的社会面貌。《汉书》仿照《史记》的体例,用纪传体写成,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计有本纪12篇、表8篇、志10篇、列传70篇,共100篇,80万字。《汉书》中对汉武帝以前史事的记载,多采用《史记》的内容,对汉武帝以后史事的记载,则参考了班彪的《史记后传》和其他许多有关的著述。
《汉书》在沿袭《史记》的本纪、列传记事方式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比如将“世家”并入“列传”,改“书”为“志”。《汉书》的“十志”虽然取法于《史记》的“八书”,但又增加了《艺文志》、《地理志》、《五行志》和《刑法志》四篇,扩大了记述历史的领域。《汉书》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先河。在它之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这种体裁,可见它对中国史学的贡献之大。《汉书》组织严密,体例完整,记事系统而详尽,内容广泛而丰富,堪称“包举一代”,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重要的史学巨著。《汉书》语言精炼,人物描写细腻、生动,因而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名著。后人常将《汉书》与《史记》并提,称为“史汉”。
古代最重要的科学技术著作是什么?
《梦溪笔谈》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科学技术著作。
《梦溪笔谈》是以笔记体裁写成的综合性科技巨著,全书30卷,609条,共十几万字。书中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其中关于科技的内容,占全书三分之一,包括了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学、药物学等,汇集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的多种科技成就。
《梦溪笔谈》书影
《梦溪笔谈》对我国科技的许多成就,都有精辟的论述。例如,论述“十二气历”按立春、惊蛰、清明、立夏等12个节气定月份;一年365天,大月31天,小月30天,大小月相间;既符合天体运行的实际,又有利于农事活动的安排。800多年以后,欧洲才出现类似的历法。又如,论述了“隙积术”和“会圆术”问题。“隙积术”是求有空隙的堆积体的体积,即高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法,这在世界级数论的发展史上有开拓之功;“会圆术”则是我国数学史上第一个由弦和矢的长度来求弧长的近似公式。《梦溪笔谈》在中国和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磁偏角的问题,它论述指南针“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而欧洲直至400年以后才发现这个现象。《梦溪笔谈》在中国和世界上最早记录了石油的性能和用途,并第一次使用了“石油”的名称。在地质学方面,《梦溪笔谈》提出的用流水侵蚀作用解释地貌的观点,早于欧洲700年。《梦溪笔谈》是一部划时代的科技巨著,堪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在世界科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最大的百科全书叫什么名字?
类书,是古代百科全书式的资料汇编,因博采群书,分类编纂,故称“类书”。举世闻名的明代《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鉴于古今事物散记于各书,不易查阅。永乐元年(1403年)命翰林院侍读学士解缙等人,组织编纂一部便于查索的大型类书。当时规定:自古以来的“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第二年,解缙等人编出《文献大成》,朱棣认为过于简略,又于1405年命大臣姚广孝、刘季篪和解缙等人,组织人力重修。这次参加编纂缮写工作的官员、文士,多达2169人,至永乐六年(1408年)冬全部完成,由朱棣将该书定名为《永乐大典》(以下简称《大典》)。
《大典》辑有上古至明初的图书七八千种,包括经、史、子、集、释藏、道经、医药、戏剧、平话、工技、农艺等著作,可谓旁搜博采,汇集了当时的天下群书。全书计有22877卷,目录60卷,装订成11095册,共约37000万字,是一部规模宏大、内容极为丰富的煌煌巨制。《大典》的编排体例以《洪武正韵》为纲,按韵分列单字。天文、地理、人事、名物、诗文词曲、奇闻异见,等等,都随字收载。例如天文志列在“天”字下,地理志列在“地”字下。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当时规定所辑入的书,不准删改,必须照原著整部、整篇、整段地编入,因此《大典》保存了我国宋元以前大量的珍籍。
古代最重要的工艺百科全书叫什么?
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科技名著《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工艺百科全书。它详细记述了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其中有不少是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工艺措施和科学创见。宋应星(1587年~?),字长庚,奉新(今江西奉新)人,曾做过几任地方官。
《天工开物》分上、中、下三卷,又细分为18个项目。书中除了介绍农业生产经验外,还记述了纺织、染色、制盐、制糖、制砖、烧瓷、造车、造船、采煤、榨油、造纸、冶铜、炼铁、军器、火药、颜料、酒曲等许多种手工业生产技术。书中详细说明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描述了它们内部细致的专业分工,还附有200多幅工艺流程插图,与文字互相配合。此外,书中对生产各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人力、产量,生产工具的规格、尺寸、效率,各种金属的比重,合金成份的比例,火器的射程和杀伤力,等等,也都用具体数据加以说明。
《天工开物》是一部非常珍贵的科技文献,在我国乃至世界科学技术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它刊行后很快传到日本,日本学者评价说:“作为展望在悠久的历史过程发展起来的中国技术全貌的书籍,是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1869年它被译成法文,传到西方,以后又被译成英文,西方研究者把它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我国的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叫什么?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代表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三国志传》等,简称《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和兴衰过程,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作者为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早年随张士诚起义反元,后离开并开始进行小说创作,《三国演义》为其成名作,后来其也参加过《水浒传》的创作过程。
《水浒传》是一本什么书?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水浒传》原名《江湖豪客传》, 《水浒传》的题目是由罗贯中所命,在当时为禁书。《水浒传》的作者历来有争议,大致有三种说法:施耐庵作、罗贯中作和施、罗合作。现在学术界大都认为施耐庵作。施耐庵生卒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
全书叙述北宋末年官逼民反,梁山英雄聚众起义的故事,再现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张顺、吴用、鲁智深等英雄形象。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小说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小说是《西游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取材于唐僧取经的故事。玄奘赴印度取经的史实,见于唐代慧立、彦悰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在民间传说的流传过程中神异色彩日趋浓厚。南宋的“说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已初具取经故事的轮廓,中心人物已由三藏变为猴王。在宋元南戏、金院本、元杂剧等各种艺术形式中,取经故事继续有所发展。《西游记》的作者就是在前代流传的故事的基础上,吸收大量话本、戏曲材料,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最后创作了这部小说。《西游记》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吴承恩。
吴承恩(1501~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县)人。《西游记》成功地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使神话描写和现实批判相结合,这是《西游记》的基本艺术特征。《西游记》以神魔为主要描写对象,运用大胆的想象和高度夸张的手法,创造了一种神奇瑰丽的神话世界。既倾注了作者的丰富想象和大胆夸张,又是对现实社会的影射,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创新精神。
《红楼梦》是一本什么书?
《红楼梦》又叫《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可以代表古典小说的艺术的最高成就。《红楼梦》写成于清中期。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祖籍河北省丰润县,他本人生于南京。清初,入满洲正白旗籍。
《红楼梦》以贾、林的爱情悲剧及贾、薛的婚姻悲剧为经线,纵向剖析了造成悲剧的深刻社会根源;同时,以贾府的兴衰为纬线,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间卫道者与叛逆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横向展示了由众多人物构成的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同时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众多人物形象。它概括地、典型地、真实地反映了我国18世纪中期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封建贵族的生活,所以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完全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单线结构,它以贾宝玉为中心人物,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纠葛为贯穿线索,但是又把这中心人物和事件放进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与生活环境中的各种线索齐头并进,它展现的各种情节就像生活那样,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使读者更易完全融入其中。《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以及作者展现的对烹调、医药、诗词、绘画、建筑、戏曲的丰富知识和精到见解,都得到了举世的公认。
我国第一部茶叶专著是什么?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它不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又是一本阐述茶文化的书,它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它是中国古代专门论述茶叶的一类重要著作,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茶经》分三卷十节,约7000字。卷上:一之源,讲茶的起源、形状、功用、名称、品质;二之具,谈采茶制茶的用具,如采茶篮、蒸茶灶、焙茶棚等;三之造,论述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卷中:四之器,叙述煮茶、饮茶的器皿,即24种饮茶用具,如风炉、茶釜、纸囊、木碾、茶碗等。卷下:五之煮,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六之饮,讲饮茶的风俗,即陈述唐代以前的饮茶历史;七之事,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等;八之出,将唐代全国茶区的分布归纳为山南(荆州之南)、浙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西、岭南等八区,并谈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九之略,分析采茶、制茶用具可依当时环境,省略某些用具;十之图,教人用绢素写茶经,陈诸座隅,目击而存。
《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全面论述了有关茶叶起源、生产、饮用等各方面的问题,传播了茶业科学知识,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开中国茶道的先河。且《茶经》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茶书,除茶法外,凡与茶有关的各种内容,都有叙述。以后茶书皆本于此。
《唐本草》是一本什么书?
《唐本草》又称《新修本草》,是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由唐代李绩、苏敬等22人集体编撰,由官府颁行的,是国家颁定药典的创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而外国最早的药典《纽伦堡药典》是1546年由纽伦堡政府刊行的,比《唐本草》晚9个世纪。
《唐本草》载药850种,新增114种新药,其中不少是外来药物,如由印度传入的豆蔻、丁香等,大食传入的石榴、乳香等,波斯传入的青黛等。该书有较多的基原考证。附有图经7卷,药图25卷。出现了图文鉴定的方法。为后世图文兼备的本草打下了基础。原书已散失不全,现仅存残卷。现有尚志钧辑本《唐·新修本草》。
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什么?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九章算术》分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和勾股九章,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收有246个应用问题,其中每道题有问(题目)、答(答案)、术(解题的步骤,但没有证明),有的是一题一术,有的是多题一术或一题多术。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书中涉及算术、代数、几何等学科,其中有关位值制、分数运算、开平方和开立方、正负数、联立一次方程等知识都是当时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成就。后世的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的。唐宋两代都由国家明令规定其为教科书。1084年由当时的北宋朝廷进行刊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
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是什么?
《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在长期观测天象的基础上,战国时期楚人甘德(今属湖北)、魏人石申(今属河南开封)各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甘石星经》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春秋战国时期,甘德和石申各自在其本国进行天文观测,并各有著作刊行于世。甘德的著作名为《天文星占》,石申的著作名为《天文》,都是8卷。汉朝时,这两部著作还是各自刊行的,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并。甘德和石申当时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初步掌握了这些行星的运行规律,记录了800个恒星的名字,其中测定了121颗恒星的方位,发现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后人把甘德和石申测定恒星的记录称之为《甘石星表》(又称《甘石星经》)。《甘石星经》在宋代就失传了,在唐代的《开元占经》中还保存一些片断,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的书目中保存了它的梗概。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比希腊天文学家伊巴谷在公元前2世纪测编的欧洲第一个恒星表还早约200年。
我国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是什么?
我国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是唐代的《唐六典》。《唐六典》是记载唐代封建国家职官制度的一部重要文献。唐玄宗于开元十年(722年)命令大臣张说、张九龄等人以当时的国家行政体制为基础,仿照西周《周官》一书依官职分类的体例编纂《唐六典》,至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完成。其内容主要记载了唐朝国家机构的设置,官员的编制、品级及职责,官员的选拔、任用、考核、监督、奖惩、俸禄、退休等制度和规定。六典之名出自周礼,原指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后世设六部即本于此。
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历法是什么?
《三统历》,西汉刘歆(? ~23年)作,一般认为是根据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邓平、落下闳等人创作的《太初历》稍加修改而成。这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历法。
《三统历》共有7节:统母、纪母、五步、统术、纪术、岁术、世经。统母和统术讲日月运动的基本常数和推算方法,包括回归年、朔望月长度、一年的月数、交食周期、计算朔日和节气的方法等;纪母、纪术和五步讲行星的基本常数和推算方法,包括五大行星的会合周期、运行动态、出没规律、预告行星位置等;岁术讲星岁纪年的推算方法;世经讲考古年代学。《三统历》还明确规定,以无中气的月份置闰,并选取一个“上元”作为历法的起算点。《三统历》的这些内容,对后代历法影响极大,有的沿用至今。清代学者钱大昕(1728~1804年)、李锐(1773~1817年)、董诚(1791~1823年)等人都曾对《三统历》做过详细研究,日本、法国学者还把它译成日文和西方文字。
中国最早的一部历书是什么?
《夏小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献之一,也是现存采用夏时最早的历书。隋代以前,它只是西汉戴德汇编的《大戴礼记》中的一篇,以后出现了单行本,在《隋书·经籍志》中第一次被单独著录。《夏小正》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全文共400多字。它的内容是按一年12个月,分别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特别是生产方面的大事。书中反映当时的农业生产的内容包括谷物、纤维植物、染料、园艺作物的种植,蚕桑,畜牧和采集、渔猎;蚕桑和养马颇受重视;马的阉割,染料的蓝和园艺作物的芸、桃、杏等的栽培,均为首次见于记载。
《夏小正》文句简奥不下于甲骨文,大多数是二字、三字或四字为一完整句子。其指时标志,以动植物变化为主,用以指时的标准星象都是一些比较容易看到的亮星,如辰参、织女等。缺少十一月、十二月和二月的星象记载。还没有出现四季和节气的概念。《夏小正》记载的生产事项,包括农耕、渔猎、采集、蚕桑、畜牧等,但无一字提到“百工之事”,这是社会分工还不发达的反映。所有这些,表明《夏小正》历法的原始和时代的古老。
《夏小正》为我们研究中国上古的农业和农业科学技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脉学专著叫什么?
《脉经》是中医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
全书共十卷。卷一论三部九候,寸口脉及二十四脉;卷二、三则以脉合脏腑经络,举其阴阳之虚实,形证之异同,作为治疗依据;卷四诀四时、百病死生之分,并论脉法;卷五述仲景、扁鹊脉法;卷六列述诸经病证;卷七、八讨论脉证治疗,其中卷七以伤寒、热病为主,卷八为杂病;卷九为妇产科、小儿病证;卷十论奇经八脉及右侧上下肢诸脉。原有“手检图三十一部”,今已亡佚。本书的最大贡献有二。其一,首次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24种,并对每种脉象均作了具体描述。其二,本书将晋以前的诊脉方法、脉象所反映的病理变化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等许多重要文献资料均收集保存下来。
《脉经》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内外影响极大。该书著成后,传到我国西藏地区,后经西藏又传入印度,并辗转传入阿拉伯国家,对西欧脉学的发展也有所影响。可见《脉经》在国内外医学发展史上影响之深远。
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是什么?
西汉的《太初历》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
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太初历》规定一年等于365.2502日,一月等于29.53086日;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正月为岁首;开始采用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国月,调整了太阳周天与阴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这是我国历法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太初历》还根据天象实测和多年来史官的记录,得出135个月的日食周期。《太初历》不仅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金瓶梅》有何艺术价值?
《金瓶梅》是我国明代长篇世情小说。成书约在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之前的长篇小说,莫不取材于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而《金瓶梅》摆脱了这一传统,以现实社会中的人物和家庭日常生活为题材,使中国小说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日臻成熟,为其后《红楼梦》的出现做了必不可少的探索和准备。
《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创的率先以市井人物与世俗风情为描写中心的长篇小说。它的诞生,标志着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几部小说取材于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而集体整理加工式小说创作模式的终结,开启了文人直接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而进行独立创作长篇小说的先河。从此,文人创作成为小说创作的主流。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指哪些?
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发展,留下了无数名篇作品,后人按其表达的思想感情,选出了中国十大古典悲剧,即:
第一,元·关汉卿《窦娥冤》。
这是人们熟知的悲剧,作品的主人公是生活于社会底层、处于弱势地位的窦娥,通过她的悲惨遭遇,描写了小人物对不公平现实的反抗,让人为之动情。
第二,元·马致远《汉宫秋》。
《汉宫秋》是马致远的代表作,讲述的是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
第三,元·纪君祥《赵氏孤儿》。
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一场残酷的宦海之争。
第四,明·高则诚《琵琶记》。
《琵琶记》写的是东汉时期秀才蔡邕的妻子赵五娘,其形象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妇女的善良、勤劳、坚忍不拔、自我牺牲的高贵品质。
第五,明·孟称舜《娇红记》。
作品写了年轻秀才申纯与表妹娇娘感人的爱情故事,最终两人双双殉情自杀。
第六,明·冯梦龙《精忠旗》。
此作品描写岳珂作为岳飞的后代,忠心爱国,并为恢复岳家名声尽其全力,最后岳珂继祖志显孝,名留青史。
第七,清·孔尚任《桃花扇》。
通过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反映了明末清初的历史兴亡。
第八,清·方成培《雷峰塔》。
《雷峰塔》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悲剧,以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波折为主线,展示了深刻的社会矛盾。
第九,清·李玉《清忠谱》。
《清忠谱》描写了明朝末年东林党人及苏州市民同魏忠贤阉党斗争的故事。
第十,清·洪昇《长生殿》。
描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指哪些?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是指:
第一,元·关汉卿《救风尘》。
恶棍周舍骗娶妓女宋引章成婚后,对宋残酷虐待。宋引章的结拜姐妹赵盼儿见到姐姐身处痛苦中义愤填膺,便设计救姐姐摆脱苦海。
第二,元·白朴《墙头马上》。
尚书裴行俭之子裴少俊到洛阳时,与某富家小姐李千金的爱情故事,最后终于团圆。
第三,元·王实甫《西厢记》。
描写张生在蒲东普救寺遇见崔相国之女莺莺,并帮他们解了普救寺之围。
第四,元·康进之《李逵负荆》。
第五,元·郑廷玉《看钱奴》。
描写贫民贾仁挖得秀才周荣祖埋下的祖财成为巨富,但他十分吝啬,为富不仁。周荣祖落第归来,饥寒交迫,只得把自己的儿子卖给贾仁做义子。20年后,贾仁病故,周家父子相聚,发现许多财物正是周家的财产,至此物归原主。
第六,元·施君美《闺记》。根据“拜月亭”改编而成。
第七,明·康海《中山狼》。
中山狼被猎人追赶,乞求东郭先生救它。东郭先生见狼很可怜,就发善心将它藏了起来,骗走了猎人。猎人一走,狼就对东郭先生说,它快饿死了,想吃掉东郭先生。幸亏路遇老丈,设计杀死了恶狼,东郭先生得以保命。
第八,明·高濂《玉簪记》。
第九,明·吴炳《绿牡丹》。
沈婉娥是官僚家庭的小姐,其父为她召开文会,以绿牡丹为题考试招婿。沈婉娥最后与真才子顾粲结为连理。
第十,清·李渔《风筝误》。
纨绔子弟戚施放风筝,让义弟韩世勋题诗于风筝上。恰巧风筝线断,飘落他处,被詹府才貌双全的二小姐淑娟拾到,重新题诗后再放。韩世勋倾慕此女子之才华,也去放风筝。却没想到,风筝落到了詹家刁钻任性、奇丑无比的大小姐爱娟手中。由此引出一连串误会与巧合,生出了韩世勋、戚施与詹府两位小姐两桩“才子对佳人”、“傻男配丑女”的婚事。
古代文学著作的简称有哪些?
古代文学著作的简称有:
三言二拍:是明代冯梦龙“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和凌濛初的“二拍”(即《拍案惊奇》初刻和二刻)的合称。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三吏是《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安吏》;三别是《无家别》、《新婚别》和《垂老别》。
四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四部书;“五经”指《易》、《尚书》、《诗》、《礼》和《春秋》五部儒家的经典。
六艺经传:指《诗》、《书》、《礼》、《易》、《乐》和《春秋》六种经书。
唐代四大类书:《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和《白氏六帖》。
宋初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太平广记》和《文苑英华》。
中国古代四大类书:《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和《全唐文》。
十三经:指《周易》、《尚书》、《周礼》、《诗经》、《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孝经》、《论语》、《孟子》和《尔雅》。
“二十四史”与“二十五史”:旧时称为正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唐书》、(《旧唐书》)、《新唐书》、《五代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和《明史》等。二十五史指二十四史再加上《新元史》。
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是什么?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最全面的总结秦汉以前医学成就的医学著作。它是黄帝和他的大臣讨论医学而写的一本书,所以称《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大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后来经过秦汉医学家的整理、补充、修改,最终形成。《黄帝内经》内容十分丰富。它总结了过去医学理论的成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广泛的基础,成为以后中医理论的基本法则。
《黄帝内经》中的任脉图
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是哪部?
《齐民要术》是一部内容非常丰富、科学价值很高的农学巨著,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公元6世纪以前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农业生产经验,有许多项目比世界其他先进民族的记载要早三四百年,甚至1000多年。《齐民要术》为我国初步建立了农业科学体系,对推动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在中国和世界农业科学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是南北朝时期北魏杰出的农业科学家。《齐民要术》的内容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对几乎所有的农业生产活动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是什么?
唐代杰出的史学家刘知几著的《史通》,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的史学评论专著。
刘知几(661~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42岁时,入史馆参与修史。后因意见不合,受到史馆主管官员的无理责难和贬抑,遂私撰《史通》,以抒己见。《史通》成书于中宗景龙四年(710年),全书20卷,分内篇、外篇两部分,各为10卷,都是以专题论文的形式写成的。《史通》对唐代以前的包括《尚书》、《春秋》等被奉为经典的史书,从内容到编纂方法,都进行了批判和分析。这种大胆的批判精神,在当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史通》是一部价值很高的史学名著,它为我国的史学评论开辟了道路。刘知几所提出的史学方法和史学主张,给后来的许多历史学者以很大的影响,对我国的史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什么?
由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它和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同为古代辉煌的史学巨著,被后世并誉为“史学双璧”。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北宋大臣。由于司马光感到以前的史书“文字繁多”, 《史记》至《五代史》1500卷,读之极费时间和精力。为此,他立志编写一部扼要的通史,攫取有关“国家盛衰、民生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史事,为北宋统治者提供政治活动的借鉴。
1066年,司马光将自己编写的从战国到秦二世的《通志》8卷,呈献给宋英宗,受到赞许,英宗命设置书局继续编写。宋神宗继位后,又赐该书名为《资治通鉴》,意思是可以作为君王治理天下的一面历史镜子。神宗在位时,王安石实行变法,司马光激烈反对,神宗倾向王安石,于是司马光辞归洛阳,把书局迁到自己家里。在居洛阳的15年中,他专心编写《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从1065年始修,至1084年成书,历时19年。全书计294卷(另有《目录》和《考异》各30卷),上起战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记载了12代,贯穿了1362年治乱兴衰的历史。《通鉴》一书“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它保存了古代政治、军事、经济、礼乐、历数、天文、地理、刑法等多方面丰富而珍贵的历史资料。
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是哪一部?
《洗冤集录》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法医学著作,南宋宋慈著,刊于宋淳祐七年(1247年),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
宋代,法医方面的知识有了比较迅速的进步,有无名氏的《内恕录》,1200年郑克的《折狱龟鉴》,1213年桂万荣的《棠阴比事》以及赵逸斋的《平冤录》、郑兴裔的《检验格目》等有关法医检验的著作接连问世。宋慈综合了《内恕录》等数种专书,再参以当时执法检验的现场经验,写成《洗冤集录》一书。
我国第一部字典叫什么?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中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中文字典。汉朝许慎编著。原作写于公元100年到公元121年,现已失落。传至今日的大多是宋朝版本,或者是清朝的段玉裁注释本。原文以小篆书写,逐字解释字体来源。许慎写完之后,献给汉安帝。全书共分540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
历代对于《说文解字》都有许多学者研究。清朝时研究最为兴盛。尤以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以及王筠的《说文句读》更具价值,此四人也被称为说文四大家。
什么是中国历史上的字典、词典之最?
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是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
我国现存最早的按韵编排的字典是隋朝陆法言著的《切韵》。
我国最早用“字典”正式命名的字典,是清代张玉书、陈敬延等编的《康熙字典》。
我国第一部甲骨文字典,是清末刘鹗著的《铁云藏龟》。
我国最早的虚字字典是元代卢以纬著的《语助》。
我国最早的查考陶器文字的字典是清末吴大激著的《说文古摘》。
我国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是欧阳溥存等于1941年编的,收字48000多个《中华大字典》。
我国最早的词典是《尔雅》。
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词典是苏敬编的《新修本草》。
我国最大的地名词典是臧励和等人1931年编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我国最早的历法是什么?
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颁行《颛顼历》。《颛顼历》是一种四分历。一回归年为365又1/4日,一朔望月为29又499/940日,以十月为岁首,闰月放在九月之后,称后九月。一直沿用到汉武帝时。
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居于帝五(今河南濮阳附近)。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统治的地盘也大了很多,北到现在的河北省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都是他统治的地域。
十三经包括哪些书?
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13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但十三经的最终确定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汉朝时,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
唐朝时,《春秋》分为“三传”, 《礼经》分为“三礼”,这六部书再加上《易》、《书》、《诗》,并称为“九经”。
晚唐的唐文宗开成年间,除了“九经”之外,还加上了《论语》、《尔雅》、《孝经》。
五代十国时后蜀国主孟昶刻“十一经”,收入《孟子》,而排除《孝经》、《尔雅》。
南宋时《孟子》正式成为“经”,和《论语》、《尔雅》、《孝经》一起,加上原来的“九经”,构成“十三经”。
什么是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我国先民在接触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实践中,通过观察与思考而建立的一种影响很大的哲学思想观念。阴阳这一概念很早就出现了,周朝以后形成一种学说,《易经》对阴阳进行了全面概括,形成系统、完整的阴阳学说。阴阳的概念最早是来自阳光的向背,物体向阳的一面叫阳,背阴的一面叫阴。
阴阳学说将宇宙世间万物分为阴与阳两大类,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发展与变化,全在于阴阳两气的运动与转换。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有阴阳互根、阴阳对立、阴阳转化。阴阳互根,即是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具有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的特点,处在一个统一体内。阴与阳的每一个侧面都以另一侧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即没有阴,阳不能存在;没有阳,阴也不存在。《易经系辞》曰:“日往月则来,月往日则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成岁月焉。”俗话说的“风水轮流转”即是阴阳转化运动产生的结果。
《菜根谭》是一本什么书?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菜根谭》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邃,耐人寻味,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全书糅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的表白,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