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架构师》2016年5月
- InfoQ中文站
- 3097字
- 2020-06-26 06:06:14
云计算时代,超越和创新的机会还有没有
羡慕嫉妒恨是没有用的。当公有云刚刚兴起的时候,多少专家和公司,指责公有云不可靠、不安全、新瓶装旧酒。当云计算势不可挡时,更多的公司认为是块肥肉,一拥而上,巨资投入,连个泡都没冒,然后铩羽而归。
复制黏贴是没有用的。复制公有云的一个产品,很多公司都能够做到,但不会得到客户,既然是赝品,为什么要拥有你?但现在不仅是一个产品的竞争,而是产品群和生态系统的竞争,又有几个公司能复制的了。但是中国企业可能很难理解这一点,因为所有中国公司都看到,BAT们复制黏贴几乎无往不利,但其实都是大公司复制小公司,小公司复制大公司、大公司复制大公司的业务几乎没有成功的。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传统企业IT的高毛利率将不复存在。
其次,云计算的高毛利率也不会存在。
这是时代赋予云计算的使命。IT基础设施和大部分应用都将成为普及性社会基础服务,将成为日用品,将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变成标准配置。这可能是部分公司和从业人员的不幸,但这是整个信息产业和全社会发展的利好。
我相信有很多公司在内部探讨如何面对云计算的冲击,也有很多创业者在寻求云计算领域的创业机会,还有很多天使和各种投资者在寻找将在云计算浪潮中成长的创业公司和上市公司。
当然,也有不少上了云计算这条船的大企业小公司,在思考当前的云计算业务怎么走。SaaS这么多年,也不见挣钱。公有云被巨头砸出来的地盘都是巨头的,我们公司没钱砸了怎么办。私有云、混合云,那是直接和传统IT巨头直接面对面拼刺刀,传统IT巨头都嫌嫌这单越来越少了。
有些我知道答案,有些,我也不知道。我自认为是答案的,也不一定对,也不一定具有可行性。就像今天,我们还在微博上讨论,有些技术是谷歌启动的,但谷歌并没有从中在商业上收益,知道和看好与能做好商业化是两码事,特别是,当你讨论的是技术的时候。
七年前,Xen还是IaaS标配,KVM还没出世时,我就看好容器,特别是看好容器在私有云中的用途。私有云不应该也不需要,所有场景都采用与公有云同样的虚拟化技术。但即使我把这个观点告诉一个IT大佬,或者给我10个亿,我也很可能做不到能如Docker般推动容器的发展。
再假设,即使我或某人能给这些问题一个正确的答案,不同的人和团队执行,那结果也是千差万别。为什么?云计算浪潮和所有商业浪潮一样,不是采用一项技术,或参与一个项目,或开发一个产品,或走对了方向,就可以成功的。
你需要坚定的战略,也需要灵活的试错,你需要很牛的核心,也需要互补的团队,还需要钱,等等,商业的成功,没有范式。
虽然目前公有云大战正酣,基本上,三大巨头领先,甚至有二足鼎立之势,绝对领导者也有望数年内确立。但,世界不是线性发展。
公有云第一战已经结束, 基本的计算、存储、网络产品,AWS大幅领先,微软谷歌差点意思。IBM、Oracle、VMware还刚进场,迟到了。DigitalOcean专注于特定产品细分市场,倒也是不错的思路。这一战之后,传统基础设施将成按需服务,日用品。国内巨头,阿里云、腾讯云,还得努把力,入场晚了点,立足中国,再到跟中国贸易密切的国家特别是亚非拉开花,再战发达国家,可能效果好点。
公有云第二战正在如火如荼,数据分析和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容器。这一战之后,大数据、APP开发、物联网平台将成按需服务,日用品。谷歌在计算和网络性能上略胜一筹,数据分析和大数据上领先一节,容器上也略占上风。AWS在CloudOps上领先,微软什么都跟得很紧。IBM在PaaS、混合云上的BlueMix、在数据分析上的Watson和MarketPlace、在裸机云上的SoftLayer也是有声有色。Oracle,还得看看它有什么秘密武器。
公有云第三战在什么领域,还未可知,也许是Serverless、CloudOps或PaaS。
三大公有云巨头并非没有软肋。
AWS的母公司亚马逊利润率很低,长久在盈亏平衡线徘徊,而公有云当前竞争激烈,属于资产和人才密集型行业,如果不能有充足的财力支持,可能功亏一篑。重要的是,亚马逊尽管一年发布数百项更新,但大都是跟随性和防御性的,比如Lambda,显然受到Parse的启发。
亚马逊尽管从2011年来,招聘了数百名企业传统IT行业的企业销售人才,但如何让这些人在云平台上发挥他们的经验,是个难题。而谷歌,在产品成熟度和对企业客户的支持上,更待改进。微软,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如果不能在新业务上突破,股价将难以维持,然后就是自己,抛弃windows,拥抱用户所拥抱的。
有人说,打败AWS的方法,就是跳过AWS。AWS的根基是IaaS,那就让IaaS不再重要。大家一起搞一个标准的统一的PaaS,而且就基于AWS搞,让开发者和运维不再关注IaaS。这个PaaS成功之日,就是AWS没落之时,因为这个PaaS设计成可以在任何IaaS上运行。但是,先不说这样的事情在商业环境里可不可能,AWS也不允许它发生:自己搞了ServerLess服务Lambda和运行环境服务BeanStalk,还开卖Redhat的OpenShit。
这都是梦想啊,大家一起,标准的,统一的,都是梦。就像我三年前所言,中国IDC行业的出路,单兵突围困难,那就只能搞中立云平台。当然,中国没有人搞。但是不等于真的没人搞,OnApp联盟,就搞了这么个东西,目前接入了43个国家、113个城市的主机和CDN服务。
机会和创新,一直都在进行,从没停过。以前是,以后同样。
机会和趋势,变化如此之快,甚至令人眼花缭乱,更让人难以取舍。云计算一路走来,系统虚拟化、Xen、KVM、虚拟服务器、容器、Docker、Kubernets、Mesos、对象存储、Ceph、Swift、分布式块设备、NoSql数据库、内存数据库、Pig、Hadoop 、MapReduce、Hive、Storm、Spark、yarn、数据仓库、商业智能、OpenStack、CloudFoundry、DevOps、Chef、Puppet、持续交付、OpenFlow和Open VSwitch、SDN、Virtual Private Cloud、微服务、ElasticSearch、Solr、Unikernals、ServerLess、私有云、混合云、云经纪,一个个技术、产品、概念,你方唱罢我登场,有一炮而红的,有咸鱼翻身的,有转瞬即逝的,有默默无闻的,最后都归于云计算翼下。
那决定云计算企业发展的,是技术?产品?战略方向?营销?用户体验?企业文化?亦或个人性格?最大的决定因素,当然离不开云计算时代、信息化行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
在众多云计算有关的技术、项目、方向中,哪些是明日黄花,哪些是过眼烟云,哪些是未来之星,哪些注定是坑,哪些能助你一臂之力?你和你的公司需要有视野、有战略、有思想,然后才能不浪费伙伴们的时间和投资者的金钱,走向勃勃生机。
商业的成功,没有范式。但,可以有经验和教训,可以有战略和方向,提高成功的概率。我们不可以预测未来,但可以察言观色、落叶知秋,顺势而为。如果你有勇气和资源,有想法或思想,你甚至可以创造新的技术、独特的产品,甚至一个新的浪潮和时代。用剑的最高境界,就是心剑合一,创新的最高境界,就是时代和你合一,你创造一个时代,时代造就了你。
说远了,还是来点实际的。
有人说,什么以史为鉴、借古观今,什么洞察秋毫、纵横捭阖,我都不感兴趣,我就爱看看每天有什么新闻,就可以了,足够了,知天下了。是的,我想99%的人满足于每天看看突发社会新闻就满足了,看看科技和IT新闻都算有追求的了。
但是还有1%或者或多或少的一群人,不满足于此。纵览云计算的技术、产品、公司、人物在过去10年到今天、今后的发展脉络,探讨云计算的战略、执行、文化上的实践,大胆地去猜测、预测和创造,帮助自己和公司走得更久更远,成为顶尖的专家和最有价值的公司。
万马奔腾时,有人看到恐惧,有人看到机会。
待续……
刘黎明,云计算布道师,微信公众号: 鸣北林(techculture)。2008年3月起从事云计算与IaaS产业研究、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现任新网数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管研发和云计算事业部,曾担任网银互联副总经理兼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世纪互联云快线产品总监和研发主管、思科系统(中国)研发有限公司软件开发工程师。先后分别主持了国内第一个基于Xen和KVM的基础设施公有云的研发和产品化工作,并完成重点产业化科研项目——北京市科委“虚拟化管理平台”。湖北随州人,于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扫码关注回复“Hadoop”
查看大数据专栏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