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幻世界(2012年3月)
- 《科幻世界》杂志社
- 9字
- 2024-12-20 19:53:27
Amazing Files 惊奇档案 看电影
草根的想象力——B级科幻片(1)
《地球停转之日》
近年来,科幻片步入了高成本时代。《蜘蛛侠》《变形金刚》《阿凡达》……高投资的大制作越来越多。在《电子世界争霸战2》(《创:战纪》)的拍摄过程中,迪士尼甚至给导演开出了超过《阿凡达》的预算。片方追求高投资、高票房,观众追求大场面、顶级特效、视听享受。于是两下一拍即合,科幻大片成了主流。但是,大片拍多了,一味只有刺激的爆炸和灾难、光怪陆离的异世界和外星球,难免有人抱怨剧情俗套、缺乏新意。而续集电影横行,更是被人诟病为缺乏开拓精神。我们可能淡忘了,对于科幻而言,想象力和创意才是那把真正的钥匙。五六十年前B级科幻片横行天下,那才是想象力驰骋的年代,是脱离金钱禁锢的年代。年轻的草根电影人摩拳擦掌,并不在乎手中攥有多少资金;影迷的热情回应,也使大片场逐渐向各种低成本科幻敞开大门。甚至,在1970年代末,带领科幻片发生巨变的,正是那些初出茅庐的穷小子。凭借旺盛的创造力,他们用B级的成本营造出视觉的盛宴,使得今天的科幻大片依然受益于此。在创新能力下滑的科幻大片时代,也许,电影人应该更多地向B级科幻片时代学习,而不仅仅停留在翻拍老片,或是给每年少得可怜的几部低成本科幻片写写表扬信。B级的精神和B级的行动力,才是最重要的。
《星球大战》
B级片是好莱坞黄金年代实行双片制时的一个概念。好莱坞黄金年代正值大萧条时期,在一般情况下,经济不景气反而有利于电影发展,因为观众需要通过不费钱的方式排解日常烦恼,而电影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当时,片方为了节约成本,拍摄了很多制作不那么精良的电影,并靠着垂直整合营销的经营模式,强行卖给院线。而院线只好想出双片制这样的“馊主意”,低廉制作捆绑优良制作,一“好”一“坏”两场电影连放。
B级片并不是电影类型的概念,但确实有几种类型中的B级片数量较多——1930年代是西部片;到1950年代,也就是双片制晚期,恐怖片和科幻片激增;到1950年代后,作为原始概念的B级片已逐渐消失,但这个说法依然存在,用来指低成本电影。如今在影迷心中,B级片更多成为一种精神和艺术风格,比如当年引起过科幻片巨变的《异形》和《星球大战》,都是预算不多、却敢想敢为的电影。科幻,作为一种最需要想象力、最需要摆脱束缚的电影类型,无论电影发展到什么时代,是3D、巨幕、蓝光甚至是全息,没有B级精神的天马行空,只留恋于A级精良制作的科幻片,只能是一副空壳子。很多大片的导演都经历过B级的时代,很多大片的灵感也都来源于被人遗忘的B级制作,B级精神就是永远年轻的精神,粗粝但有活力,它们经常走在开拓的最前沿,敲开一扇又一扇大门,不管那背后藏着的是失败、是丑陋、是成功还是美好。
B级科幻片的几个重要时代
1950年代的B级科幻片
科幻片这个类型,自电影诞生之日就开始存在,梅里爱拍摄于1902年的《月球旅行记》就是先驱之一;《科学怪人》、《金刚》等电影的兴起,使得1930和1940年代成了科幻片黄金年代。但由于此前科幻和怪兽恐怖电影界限模糊,科幻片语法真正建立,还要等到1950年代。这十年对科幻片很重要,它是真正很“科”的十年,由于战争,科技飞速发展,加上战后的冷战局面,全民都对科技产生了极大兴趣,于是科幻突然变得极其重要。它需要更丰富的类型、更正规的范式,不可能再挂着科幻的羊头,卖怪兽或恐怖的狗肉。这期间,甚至还出现了《登陆月球》这类电影,严谨得简直像是科教片。
在这个十年里,科幻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制片方无法继续忽视年轻人的票房潜力了。跟现在一样,当年那些思维还未定型、初涉社会的年轻人喜欢电影,喜欢酷的东西。还有什么比把幻想变成现实更酷的呢?由于大制作影片的拍摄速度根本来不及满足年轻人的需求,所以这十年必然成为低成本科幻最繁盛的十年。
现在回头去看,这十年对科幻后来的质变影响也非常深刻。乔治·卢卡斯等好莱坞体制外的年轻导演恰在50年代度过了童年或少年时期,低成本科幻的艺术和拍摄理念烙印在了他们的理念之中,他们热爱这个类型,也知道,即使没有资历,仍然有适合他们涉足的电影领域。于是他们登上了影史舞台,开始改变科幻,造就了今日的科幻大片时代。
1950年代的B级科幻片有几大元素。首先是冷战和核恐慌。当时投资较高的几部主流科幻片中都流露了强烈的隐喻色彩,比如在唐·西格尔的《天外魔花》中,外星人通过神秘大豆荚改造人类的思想,用他们的意志替换掉地球人的意志。有些评论就认为,这是美国人觉得苏联人会对他们进行和平演变的生动写照。在《地球停转之日》和《当世界毁灭之时》中,都提到外星生命或者其他星系的灾难会给地球造成毁灭性影响,虽然隐喻色彩不如大豆荚强烈,但影片的心理根源依然可以追溯到冷战。当时的美国民众都有第三次世界大战随时会爆发的担心,觉得敌人会毁灭地球,破坏自己的生活。
跟上面提到的主流科幻片一样,低成本的B级科幻片也表达了对科技过快发展产生的深深不安,不过它们更愿意诉诸更刺激的表达方式。在当时,由于怪兽片特效经验比较丰富,怪兽道具很能挑战想象力,而且能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于是一时间出现了大量的B级怪兽片。不过跟从前不同的是,怪兽不再来自某个科学家的怪诞实验,而是来自核辐射引起的基因突变。电影要讨论的,也不是怪兽有没有灵魂,科技到底是善是恶,而是冷战时期对技术的直白恐惧——核是可怕的,怪兽是恶心的。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B级怪兽片,更加注重科幻元素,而不是对科学做哲学探讨。
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以后,引领特效革新的都是高成本大片,但在1950年代,很多重要技术却是由这些低预算的B级电影首次实践的。
《科学怪人》
《天外魔花》
《地球停转之日》
重要作品链接
《原子怪兽》The Beast from 20,000 Fathoms(1953)
导演:尤金·罗瑞Eugène Lourié
预算:21万美元
在遥远的北极,一场核试验唤醒了一头因低温而进入睡眠状态的远古恐龙。恐龙南下,到达了北美洲的东海岸,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灾难。
辐射(或跟辐射有同等影响力的技术灾难)、基因突变、巨型怪兽毁灭城市,同时拥有这三大元素的电影在今天早已见惯不怪了,但在1953年,《原子怪兽》依然有很多创新,尤其是把怪兽和核武器联系起来这一点。它造成的新鲜感得到了观众热情的回应,票房竟达到500万美元。一般来说,某部电影加入了新元素和新的情节结构,并且大获成功,其结果便是延伸出了一个新类型。我们熟悉的就有《哥斯拉》(核辐射变异)、《科洛弗档案》(海洋污染变异)。“核辐射危机”的创意,更是蔓延到了恐怖片领域,同《原子怪兽》一样,在经典的《杀出狂人镇》、《隔山有眼》中,事情的起因也均是军方进行秘密核试验种下的恶果。
《X放射线》Them!(1954)
导演:戈登·道格拉斯Gordon Douglas
预算:少得可怜
前面说到《原子怪兽》开启了新的科幻亚类型,而《X放射线》就是紧跟其脚步的一部。不过,《原子怪兽》的“核辐射危机”还不够地道,因为核试验只是唤醒了史前巨龙,但《X放射线》中的巨型蚂蚁可就是地道的辐射“成果”了。所以,本片对美国人进行核试验的批判也更直接。
故事发生在新墨西哥,一个在沙漠中受到惊吓的女孩引起了警察的注意,他们随即展开调查。但随着死亡人数的增多,调查工作也逐渐陷入僵局,警察只好求助业内人士。
本片的诞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华纳上一部作品《原子怪兽》的激励,主创人员都希望能再当一次票房黑马,再享受一次“低成本,牛特效”的喜悦。不过,对待B级片,华纳却只想把本来就不多的预算压得更低,导致本片有两项雄心壮志无法实现——彩色和3D。我们最终在电影开头看到的血红色的片名,以及片中部分3D特写镜头,都见证了这场B级创作理念和大片厂A级追求的冲突。
这部被华纳克扣预算的电影,却成了华纳1954年的票房冠军。事实再次证明,这种超低成本、结合现实、想象大胆的科幻片,正在开启好莱坞科幻片的新走向。
除了冷战和核武器,50年代还有个备受关注的领域——航天事业。反映在电影中,就是诞生了大量的航空题材影片。外星人和UFO题材,既是航天事业的外延,也可以作为“敌人”的影射。
《原子怪兽》
《X放射线》
《X放射线》
重要作品链接
《外星第九号计划》Plan 9 from Outer Space(1958)
导演:艾德·伍德Edward D. Wood Jr.
预算:6万美元
这是一部大名鼎鼎并臭名昭著的电影,因得到“影史最差”这个称号而成为经典。后来,这个差评就成了影片的最佳宣传语。在美国的情景喜剧《宋飞正传》里,有一集讲到主人公想让朋友跟自己去看这部电影,他说:“你们有没有搞错,这可是影史最差,所以我们一定要去看!”
《外星第九号计划》的确不是什么佳片,演员表演生硬,特效糟烂,还因为预算匮乏,很多必要的特效无法完成,造成了非常不靠谱的效果。比如,导演艾德·伍德肯定是没钱做外星人的造型,所以只能让两个演员不施粉黛、穿上难看的衣服来充数。这两个外星人居然还好意思说出这样的对白:“如果地球人发现我们就糟糕了。”其实他们完全不用担心,只要肯换身衣服,就算被发现,也没人会觉得他们是外星人。
《外星第九号计划》
如果你看过约翰尼·德普主演的那部《艾德·伍德》,还会发现,导演本人很容易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从而失去辨别力,觉得自己想出来的一切都棒极了。不过,跟今天很多科幻片的创意匮乏相比,伍德先生的自恋并非一无是处,他确实有些很神奇的想法。他设想外星人会通过让死人复活来引起地球人的注意,虽然这种做法是否有效还值得商榷,而且也不够聪明,但却很有原创精神;最值得表扬的是“阳光弹”这个设定——外星人知道,人类在不久的将来会发展出一种技术,把阳光作为武器,引爆阳光分子,由于连锁反应,这会导致有阳光的地方统统毁于阳光爆炸。这种颇具被害妄想症风格的想象力,恐怕也只有艾德·伍德才想得出来,而且还把它拍成了电影。只可惜导演本尊不是好莱坞的宠儿,他要是能筹到足够的钱,让这个设想更精致一些,最好能视觉化,而不仅仅通过外星人口述,场面想必也会非常壮观。
《外星第九号计划》甚至还试图表现出一点儿深度。影片高潮部分,外星人批判了地球人无节制的武器试验,他心急如焚地恳求人类停止这样的做法。另外,活在个人小世界里的艾德·伍德虽然不是什么接地气的人,但那个“阳光弹”的设想也没有太脱离群众心理。1952年,第一枚氢弹试验成功。虽然同属于核武器,但氢弹对我们心理的负面影响远胜过原子弹。因为在普通大众心里,制造原子弹的原料铀235是我们平时很少能接触到的重元素,但氢不同,它大量存在于空气中。氢弹爆炸成功,让我们不光担心科技的现状,更会对未来绝望,因为既然氢可以杀人,空气也有可能杀人,蔬菜也可以杀人,任何物质都可能杀人。所以艾德·伍德担心,连阳光都有可能被轻易引爆。
1950年代是科幻片起承转合的十年,科技以畸形的速度迅猛发展,为科幻片提供了更多新思路。跟好莱坞黄金年代相比,这一代的电影人已经感受到了技术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于是,类似三四十年代《化身博士》这种从道德和哲学层面讨论科技的电影在银幕上大大减少,科幻变得更有针对性;加上核武器造成的恐慌,使得这一时期科幻影片中的批判色彩更加浓厚。不过,跟以往最大的不同还是影片的观赏性。从50年代开始拍片的导演特别热衷于新奇的世界设定、怪兽设定、技术设定,并不断在特效技术上挑战新事物。在这一时期,像罗伯特·怀斯这样的老牌导演不再是科幻主力军,更多科幻片要么是由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操刀,要么就是由像罗杰·科曼、艾德·伍德这样的“疯子”执导。所有这些新变化,都为1970年代末的科幻片新纪元打下了基础。
《外星第九号计划》
《化身博士》
1970年代从1950年代那里继承了很多好习惯,比如好莱坞的准入门槛降低。当然,能降低门槛主要是导演们自己的努力,一旦他们学会了怎样用更少的钱拍更赚钱的电影,并且屡试不爽后,大片厂最终会愿意让更多的廉价劳动力参与其中。至于这些导演成功之后飞黄腾达,那都是后话了。
草根出身的导演不断书写科幻片神话,在1970年代末期成了家常便饭。他们比前辈做得更加出色,他们把模型和巨模型技术推到了极致,就算是用纸壳子糊出的飞船,用土豆做成的行星,在今天看来,依然够牛,反而比CGI更有质感。而那些电影的成本在当时都属于中下等,多用一分钱,都会受到制片方的威胁。1950年的登月、太空冒险电影,也在1970年代末被年轻的穷导演们发展成了太空歌剧。
下一期,我们将为B级科幻的另一个特殊年代——1970年代做个总结。1950年代沉迷于B级科幻的孩子都长大了,他们想要自己动手,把童年时在电影院里的幻想通过摄影机来实现。经过整个1960年代B级科幻的持续升温——它们上天入地,毫无顾忌,对任何题材都敢于涉足,1960年代后期,A级大制作《2001:太空漫游》为广大年轻导演树立了目标,B级风格的剧集《星际迷航》开始书写开拓宇宙洪荒的诗篇。于是,1970年代,“宇宙”似乎注定要成为最具诗意的词汇。宇宙成了一座没有围墙的露天舞台,只要抬头,就能看见星空。对于当时没有任何经验和资金的导演来说,这座舞台竖起了一块告示牌——只要你敢幻想,就能创造华丽的宇宙。
【责任编辑:姚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