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知识·能力篇

高考新课标历史考试大纲明确提出,历史学科考查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夯实基础知识、注重学科能力培养、提高审题技巧对高三考生的重要性。本篇主要从高考的重要知识、考纲需要的能力讲解入手,以期知识与能力齐头并进。

第一章 高考历史知识体系

目前,高中课程按照历史专题编排,为了适应学生平时所学习课程的编排形式,本章所建立起的知识体系也按照专题形式梳理。同时,对有些教科书中的专题进行了合并,以便从整体上把握,如“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两个专题合并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

尽管以专题编排备受争议,但是我们注意到目前高考试题很多是对同类知识的再现,无论是大跨度的主观题,还是小切口的主观题,甚至一些选择题也以组题形式出现,呈现出专题式考查方式。当然,专题的弊端不可忽视,尤其是学生对时序的掌握并不理想。因此,本书在专题基础上,按照先中国史、后世界史,先古代史、后现代史,先政治史、后文化史的原则,且补充了专题的时间轴复习线索,让考生明确这些专题内容所处的时间段究竟在哪,弥补专题带来的时序混乱弊端,最终形成一个完整、准确的知识网络体系。

第一节 历史专题复习线索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专题总览

本专题上起夏商周,下至明清,涵盖了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演变是其核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一是夏商周时期,主要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呈现家国一体的特点;二是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进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时代,从秦朝确立,历经汉到元的加强,再到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是总的趋势。

2.线索图示

专题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专题总览

中国古代有着发达的农业,不仅为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也为中华千年文明的萌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石。本专题以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为主题,主要叙述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以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础,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手工业和商业是小农经济的补充。但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的实行严重影响了中国向近代化经济的迈进。

2.线索图示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科技文艺

1.专题总览

本专题时间断限上起先秦,下至明清,叙述了从先秦时期到明末清初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大体脉络。儒家思想的创立、发展和演变是其主要线索,由于内力与外力的不断影响与冲击,儒家思想也经历了自身的历史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浓厚的时代特色: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汉代儒家思想逐渐占据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舞台;两宋时儒学对道教思想和佛教思想进行吸收,形成程朱理学,并成为官方哲学;明清之际,思想家们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批评反思。

2.线索图示

专题四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

1.专题总览

本专题内容是在中华千年辉煌政治文明史之后,中国以耻辱悲壮的沉重步伐跨入了近代社会大门。从1840年开始,列强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国家主权不断受到践踏,民族危机不断加深。面对侵略,中国人民展开了反侵略和求民主的斗争。以1919年为界,之前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有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之后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线索图示

专题五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社会生活变迁

1.专题总览

本专题叙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工业兴起,经济结构发生变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发展极为艰难。随着与外部交流越来越广泛,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2.线索图示

专题六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专题总览

本专题时间断限上起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下至20世纪初,囊括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发展历程。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寻求变革。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经过了“学器物——学制度——学思想文化”三大阶段: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维新变法;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民主革命;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开来。

2.线索图示

专题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外交

1.专题总览

新中国政治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遭受了“左”倾错误的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加强了民主和法制建设,政治建设步入正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外交崭露头角的奠基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线索图示

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专题总览

本专题叙述了从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一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阶段(1949—1978年),包括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以及“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三个时期,既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也发生过严重的失误和挫折。二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线索图示

专题九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专题总览

本专题主要叙述20世纪以来,在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和富强的道路上,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真理、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想理论,形成了重大理论成果,它们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领着中国人民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不断前行。

2.线索图示

专题十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1.专题总览

本专题主要叙述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科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浪潮,新中国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和文艺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遇到了挫折,经历了由蜕变到挫折再到振兴的过程。

2.线索图示

专题十一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1.专题总览

本专题主要叙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历经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和丰富,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直接民主制。古罗马历经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和万民法的发展历程,不断调整演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古希腊民主制度与古罗马法制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对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2.线索图示

专题十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1.专题总览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西方人文精神经历的发展演变过程,经历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觉醒、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阶段。古希腊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滥觞,以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为代表,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个性。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核心而非神,提升了人的尊严,肯定了人的价值。宗教改革运动打破了罗马教会的迷信,把人文主义引入宗教领域,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宣扬理性,抨击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人文精神逐渐在西方占据了主导地位。

2.线索图示

专题十三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专题总览

本专题主要叙述了15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的途径,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经过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使世界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2.线索图示

专题十四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专题总览

本专题以欧美国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核心。欧美主要国家英、美、法、德经过艰苦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但是,国情不同,呈现出的特征也有所不同,体现出各国政治文明的多元化。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伟大尝试,十月革命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开辟了人类新纪元。

2.线索图示

专题十五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1.专题总览

本专题讲述了应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新政”,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指导,缓解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继续发展并出现新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强化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同时福利国家制度建立起来。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解决滞胀危机,不断调整经济运行机制,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2.线索图示

专题十六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

1.专题总览

本专题叙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两极格局和美苏冷战对抗;二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本专题时间断限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以及全球化趋势。

2.线索图示

专题十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专题总览

本专题上起1917年十月革命,下至1991年苏联解体,主要讲述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大致分为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及苏联解体三个阶段。

2.线索图示

专题十八 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辉煌

1.专题总览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动力。本专题主要叙述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包括了物理学、生物学和三次科技革命。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硕果累累,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本专题主要叙述了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与艺术的发展历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线索图示

专题十九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1.专题总览

本专题共涉及十项改革,包括梭伦改革、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这些改革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富国强兵的改革、促进新旧社会制度转变的改革。

2.线索图示

专题二十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专题总览

近代民主思想的形成与成功实践是本专题的核心,由三部分组成:民主的思想渊源;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具体内容有: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17世纪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2.线索图示

专题二十一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专题总览

本专题具体内容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2.线索图示

专题二十二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专题总览

本专题所讲历史人物可分为: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包括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东西方的先哲,包括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包括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亚洲觉醒”的先驱,包括孙中山、甘地、凯末尔;无产阶级革命家,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杰出的科学家,包括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

2.线索图示

第二节 重要专题时间轴线索

一、政治部分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3.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斗争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5.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6.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7.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二、经济部分

1.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7

4.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5.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6.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三、思想文化部分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4.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5.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6.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三节 史观精讲与运用

所谓“史观”,乃历史观念,即对历史发展的总体看法,是观察与解读历史的基本模式。高中历史需要掌握唯物史观、革命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近(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这七种史观,后五种是新史观。学生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审视历史,逐渐形成科学历史观。

一、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史观亦称历史唯物主义,它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理论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常将中国近代史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贯穿其中,这就是用唯物史观进行考察的。

二、革命史观

革命史观又称革命范式或阶级斗争范式,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主要观点有: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注意从阶级立场出发。

三、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亦称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它的主要内容有:从现实人类文明追溯历史;探讨现代文明是如何演变发展的;重点考察历史的阶段特征;将人类社会作为整体考察对象;认识文明的多元化。

注意:纵向的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都包含那个时代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关注历史横向发展的就是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关注历史纵向发展的就是近(现)代化史观。

四、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又称整体史观,它看待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整体。即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看待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00年左右的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的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

其贯穿的主线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它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注重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联系与互动。全球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包括交通工具、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国际战争、思想文化交流与人类交往的发展等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五、现代化史观

现代化史观也称近代化史观,它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以工业化为动力。现代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等方面。其主要内容包括:

(1)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从臣民到公民等内容。

(2)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

(3)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

(4)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

此外,还包括社会均富化与福利化、社会阶层流动化、教育普及化、信息传播化和人口控制化等。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两个主要内容。

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和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从外部因素的刺激开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从社会经济的性质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实现民族独立后应尽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双重任务。

在认识近代化(现代化)史观时要把握以下几点:其一,不要把现代化看成人类理想目标的实现。因为现代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 探索中纠正失误。如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恶化,女工、童工问题等,后来西方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进行了纠正,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已成为人的权利。还有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其二,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现代化有西化的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保持民族独立及其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其三,现代化与近代化的关系。一般来说,近代化就是现代化,二者只是在时间上有差别而已。

六、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是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产物,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从社会空间的视角去认识历史。以往历史关注的是“大人物”,社会史则提醒人们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如工业革命,以往人们关注的是发明家瓦特、史蒂芬孙等大人物,社会史则把注意力集中在无产者乃至童工、流浪汉等小人物身上(大众化)。以往历史关注的是“大的方面”,社会史则提醒我们不要忽略“小的方面”。如经济危机,以往人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危机引起的经济问题上,社会史则引导我们关注危机下的民众生活(生活化)。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七、生态史观

生态史观认为,历史演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如工业革命下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大跃进”运动时期浪费了大量资源;赫鲁晓夫改革时期,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的运动;经济全球化中,一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并把利润不高、污染严重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甚至将工业垃圾和有害物质向其他国家倾泻。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

八、综合运用

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题在考查新史学范式时大多突出把几种史学范式结合、比较进行考查,突出历史研究的视角和历史研究方法。要注意用不同的史观解读中西方历史中若干重大事件。

典例1以新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的孤立、分散、隔绝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通道,使世界日益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它是新旧两个世界,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文明的交汇融合。

(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的舞台由大陆转向海洋,改变了世界各区域文明之间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联系的规模和性质,是人类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起步。

(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给西欧社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促进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但是却给非洲人、亚洲人、美洲印第安人带来了殖民灾难。

典例2用新史观全面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提高,新型的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列强以全球为基地,开展经济侵略和殖民扩张,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世界体系的形成。

(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从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从纵向看,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更加进步;工业革命也使西方国家在奴役东方国家的同时,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政治文明,推动了当地的近代化进程。

(3)从近(现)代化的角度看,人类历史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转变。工业革命推动全球近代化的进程,带来了政治社会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和理性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人类历史不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工业革命导致19世纪中期以来人们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社会习俗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城市化问题、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等问题。

(5)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人类的文明史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研究人类的文化与文明和环境的关系的历史观,就是文明的生态史观。工业革命虽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但工业革命也造成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可持续化发展。

(6)从革命史观的角度看,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要求改善待遇和分享政治权力,导致国际工人运动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四节 常见历史发展变化线索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第五节 中外历史大事对照年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