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演讲是个技术活

从主题的选择到道具的运用,从演讲时间的掌控到突发情况的应对,从即兴演讲的技巧到大脑空白时的化解之道,演讲真的是个技术活!

第一节 主题与内容的选择

不管何种形式的演讲,演讲者在准备之初最先要确立的是演讲的主题。这个主题并不是语文老师所说的“中心思想”,而是演讲者在整场演讲中想要向人们传递的一种观念和思想,或者是演讲者就某一问题阐述自身的立场。在一场演讲中,如果演讲者自身主题不够明确,不仅演讲者本人在准备及演讲过程中备感苦恼,听众在听时更是如同坠入云雾之境,无法准确把握演讲者的主旨和所想要阐述的观点。

如何选择主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准备演讲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地了解听众所属社会阶层以及年龄段、性别比例等基本信息,这样才可以避免在演讲过程中出现低级错误。比如:李银河作为一名社会学家和同性恋研究者,如果请她去为中学生做一场演讲,那么面对中学生群体,她肯定是不适合讲同性恋的相关内容的。

其次,在确定了自己的受众人群之后,可以将适合作为演讲的切入点罗列出来,比较找到其中最有可能激发听众兴趣的主题。在选择的过程中,如果选择的主题是一些人尽皆知、老生常谈的观点或论调时,听众很容易失去兴趣,所以演讲者一定要注意:主题要新颖或观点鲜明,还要积极向上,具备一定的时代感和创新精神。

比如:青年偶像周杰伦曾参加过一档演讲节目,他在演讲开头就讲道:“站在这个舞台开讲真的不容易,站上舞台开讲就算是成功了吧,其实我今天就是要给大家传递正能量。我觉得人都要有梦想,讲到学生的阶段,因为今天就在学校,我就把我自己的学生时代背景告诉给大家。”随后,他向听众们分享了自己一路追逐梦想的诸多成长故事,结尾时他说道,“我在这边鼓励大家,找寻自己的那一点跟大家不一样,去把它放大。”整个演讲过程下来,传递正能量,鼓励找寻自己的不一样,并且坚持下去的演讲主题非常明确,可谓一场成功的演讲。与此同时,演讲这种这种方式不仅满足了歌迷以及听众对于他成长经历的好奇心,而且周杰伦也利用了自己的偶像身份鼓励了听众,不会使正处在叛逆期的青少年对这种说教式的鼓励反感。

再比如俞敏洪在北大的演讲中,他先是从自身在北大的生活以及学习经历作为出发点,然后讲述了新东方的成功之路,最后又告诉大学生们: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希望所有的同学能把自己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堆砌成伟大的人生。他作为公众名人选择从自身成长经历出发,言传身教,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和公信力。

最后,当演讲者确立主题后,就可以从立论点出发,寻找相关材料进行演讲稿的整理和修改工作。选择材料时,需要注意材料一定要同主题相关联,确保其真实准确。因为材料是为了证明论点和突出主题的,如果选择不当,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如若选取得当,不仅可以展现出演讲者实事求是以及严谨的演讲态度,而且也可以增强演讲者主题内容的感染力和渲染力。

比如,北大才女刘媛媛在以“寒门出贵子”为题的演讲中,她先是就网络上的一篇《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文章提出自己的质疑。随后,她由此讲述自己本身便是出身寒门,但是由于父母的支持,她和自己的两个哥哥才可以一直从农村考出来,上大学,上研究生,她总结道:“人生和人生是没有可比性的,我们的人生是怎么样,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感受。”

接下来,她又讲述了一部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片子里面有一个叫作尼克的贫穷小孩,通过自己的奋斗变成了一名大学教授。由此刘媛媛总结道:“可见命运的手掌里面是有漏网之鱼的。而且,现实生活中寒门子弟逆袭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她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同真实的故事材料结合起来,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因此她的演讲激励着每一个有志者,让他们在梦想的道路上努力坚持,并用自己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第二节 “声入人心”的魅力

从古至今,声音的魅力在各行各业中都尤为重要。人们之所以喜欢电视节目上那些优秀的主持人,多数是因为他们的声音在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之后,变得准确清晰又端庄悦耳;人们喜欢歌剧演员在歌唱中的声音,是因为人们在演员的声音里听到了作曲家以及剧中人物想要表达的喜怒哀乐;就连台湾女星林志玲也因为其娇柔软糯的娃娃音而受到广大男性和商家的青睐,因此获得了不少的产品代言。由此可见,说话这门艺术,不仅要有语言组织能力,还要有一副动听的嗓音。实践和事实证明,经过科学的训练和有意识的控制,人们的声音能越发的美妙。

一场演讲,主要包括有声语言、态势语言和主题形象三个方面。有声语言由语言和声音两个方面构成,它是演讲过程中最主要的表达手段。有心理学家曾经提出:“每个人在聆听过程中的有意识注意大概每隔5至7分钟就会有所松弛,也就是注意力会开始松懈,思想出现抛锚的倾向。”因此,这就要求演讲者在演讲时,不仅要以充满魅力的语言向听众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思想或观念,而且还要注意声音和语调的起伏变化,争取做到张弛有度,严肃与有趣并重。

正如同剧本创作一样,最开始就要定好整部戏的大致基调,然后在剧情展开后,将所要传递的情感随着剧情的发展一步步地递增。如果一开始基调定得太高,不仅没有张力,也不符合整个创作过程的常规理念。演讲也是如此。闻一多先生在《最后一次讲演》中说道:“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鄙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却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起初,他一直用一种很沉痛、平静的语调在缓缓讲述,好似失望透顶,又好似愤怒至极。然后他话锋一转,声音开始渐渐激动,他说,“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是偷偷摸摸的暗杀!这成什么话?”由于有了之前一番平静的铺垫,此刻闻一多先生的质问和慷慨激昂就显得层层递进,也激起了听众强烈的共鸣和认同感,因此台下的掌声与叫好之声经久不息。如果他一上场就用激烈、爆发的语气,感情的表达也就不会如滔滔江水般奔泻而出,更不会在当时产生那么巨大的影响和震撼效果。

乔布斯作为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演讲大师。他最擅长的便是在演讲中巧妙地利用声音的节奏和力度,通过抑扬顿挫的讲述,成功地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比如,在故事的开头他先是语调平静自然地说道:“幸运的是,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喜欢做什么。我在20岁时和沃兹在我父母的车库里办起了苹果公司。”不觉间,听众已经跟随着他平静的叙述走入他的回忆之中,然后他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和沃兹创办苹果公司的过程和取得的成就。正当听众心里也为他感到自豪时,他却话音一顿,语气低沉闷闷地说道,“可后来,我被解雇了。”听众来不及反应,他又说道,“怎么能被自己办的公司解雇呢?”沉沉的反问似的低音,似乎是在问听众,又似乎是在问自己。随后他又回到一种很平静的语调中为听众讲述了整件事情的经过,最后再次降低语调,放缓语速,用沉重的低音说道:“所以在30岁那年,我离开了公司,而且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我成年后的整个生活重心都没有了,这使我心力交瘁。”当故事讲述到这里时,乔布斯陷入沉思,听众在他时缓时急的讲述中,似乎也同他一起感受到起初创业的喜悦、创业中的艰难以及被迫离开公司的痛苦。因此他的演讲可以说是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反观有的演讲者在演讲时,整个过程中语调平淡,听起来理性的好似没有一丝感情起伏。这样,即便演讲内容再精彩深刻,也很容易使听众产生厌烦之感,从而使演讲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演讲者需要对自己的声音进行训练,并寻找适合自己的演讲节奏和语速语调,最终使自己的演讲也能像乔布斯一样吸引听众的注意,广获好评。

第三节 演讲前的训练

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前,都会有两三个月甚至是半年的实习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首先要按小组划分,在各自小组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每天或者每周进行试讲或是试听。所谓试讲,就是每位同学各自单独站上讲台练习讲课,其他同学和指导老师一起听讲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这样的训练对一直在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的学生来讲,是正式走上教师岗位的有效训练方法,演讲同样如此。我们看到很多演讲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研究主题、内容、材料或者幻灯片等方面上,然而等到他们真正上台演讲时,却总是没有表现出理想的效果。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其实就是想的内容、写好的内容和最终演讲表达出的内容有偏差。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他们太注重于演讲过程中的内容,而忽略了演讲前的模拟训练环节。每一场大型音乐会举办之前,乐团的所有团员都要经过成百上千次不厌其烦的彩排,这也无法完全保证正式演出时的分毫不差,更何况是现场不可控因素较多的演讲?可是演讲前的模拟排练,却又是极其容易被大多数演讲者忽略的一件事。只有在私底下经过多次的预演和排练,才能尽可能避免在正式演讲过程中出现词不达意等临场错误,从容地面对演讲过程中出现的随机突发状况。

李开复先生作为微软全球副总裁,他非常重视演讲以及演讲之前的预演训练。他曾经解释自己每次演讲取得成功的秘诀就是“231工程”,这是由他本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预演训练方法。具体来讲就是他要求自己每个月都要进行2场演讲活动,在正式演讲之前他至少要排练3次,待到正式演出之时,还会邀请一位朋友前去旁听,之后给他提出改进的意见,从而不断进行经验的积累和演讲能力的锻炼。

另一位总裁则是喜欢在演讲稿还没有定稿之前就开始进行预演训练,在准备过程中,他先是花费一定的时间来调查听众都有哪些方面的聆听需求,然后开始确定论点,随后再进行演讲稿的撰写和演讲环节的设定,最后他会进行第一遍预演:想象这是一场真正的演讲,有听众坐在下面,从开头讲起,反复琢磨语气的停顿、情绪的表达以及幻灯片音乐是否恰当等问题。此后,还会进行预演后的修改和调整,在正式演讲之前再进行最后的预演,使自己做到胸有成竹地站上演讲台。因此,对于初次进行演讲或者演讲基础比较薄弱的人而言,演讲之前通过一定的方法对自己的演讲技巧进行实践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我们可以一个人大声反复地朗读自己的演讲稿,看是否有逻辑问题或者词语搭配不当,待确认无误之后,再背诵通篇演讲稿,以保证自己对于所要演讲的内容了然于胸;其次,为了防止忘词等情况发生,可以在演讲稿的基础上再准备一个写有演讲主要内容以及关键处衔接内容提示的提纲;再次,准备一块手表来进行演讲时间的控制,一般来说,预演的时间都要比正式演讲时要慢一点,尤其要注意语速、音调、音量以及节奏的掌控等问题;最后,找几个在演讲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人作为听众来进行现场模拟演讲,请他们进行现场指导和纠正。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准备一台摄像机或者录音设备将预演过程录下来,在回放中自己寻找不恰当的地方,之后再进行反复修改和练习。

格林说:“你不能只坐在房间里背诵演讲稿,必须去预演,模仿真实的演讲,这样才能达到预演的目的。”卡耐基总结演讲成功经验时曾说:“一切成功的演讲,都来自于充足的准备。”毛主席则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因此,不要因为害怕麻烦而忽略了演讲之前预演这个重要环节,也只有经过了预演的重重煎熬和磨炼,我们才能更加自信地站在演讲台前,面对听众进行一场“有准备的战争”,事前所有的准备只为赢取最后的胜利。

第四节 巧妙借助道具

在电影或者电视剧的拍摄现场,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道具,它们依据场景的需要而出现,从而为听众营造一种真实感。演讲中,我们也可以根据演讲内容的不同,借助不同的道具,帮助听众更深刻地理解演讲的内容,而演讲者也可以借助道具准确清晰地向听众传达自己的演讲思想和理念。

演讲道具通常根据演讲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它们是为服务于演讲主题而存在的,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对其所要论证的事情有着明确、积极、重要的推进作用。演讲者在选取道具之时,切忌混淆主次而使演讲效果大打折扣;若选取的道具不当甚至会适得其反,如此一来反而得不偿失。一般来讲,演讲道具的使用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幻灯片。

回想之前的中学地理课堂,由于没有其他的辅助手段,通常都是由老师拿一个地球仪或者一张地图来给同学们进行地理知识的文字讲述,相对来讲,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当多媒体教学开始普及走进学校之后,老师就可以运用幻灯片和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相关内容的直观展示,这种方式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也能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概念。

在演讲过程中,幻灯片作为演讲的辅助工具而被人们广泛使用。演讲者可以在幻灯片中插入相关内容的图片和图表来展示演讲的内容,也可以在幻灯片中用音乐和视频的播放形式来使听众集中注意力,以此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演讲者所要阐述的概念和问题。比如,在苹果公司的产品发布会上,乔布斯的演讲便是借助幻灯片强大的展示功能,更是以此来传递产品的设计理念、使用步骤等信息,这就使广大苹果发烧友可以更加了解苹果产品,也更愿意去购买苹果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幻灯片的过程中,尽量多使用图片、图表等形式,文字画面要简洁干净。另外,音乐或者视频的播放不可占据太长的时间。尽量做到切合主题、突出重点。

第二,内容相关物品。

有一次,陶行知在武汉大学的演讲中,先是请两名助理一起表演了一个现象:在地上撒一把小米,然后从纸箱里放出了三只小鸡,只见小鸡走在地上开始很欢快地啄食着地上的小米。这时,其中一名助理走上前去按住一只小鸡的脑袋,小鸡开始拼死挣扎,就算嘴巴触碰到地上的小米它还是想要挣脱人类的掌控。见此情形,另一名助理走上前去,将一把小米放在小鸡的嘴边,甚至试图掰开它的嘴巴将小米放进去,此时小鸡挣扎得更厉害。最后,助理放开了那只小鸡,它又立刻跑过去其他两名小伙伴的身边开始啄食小米。至此,表演结束。

陶先生走上舞台说道:“同学们,你们看了刚才这段表演有什么样的感受?你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甚至是我们中国的每一位同学,都是那只可怜的小鸡。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在整个开场过程中,陶行知先生并没有上台之后立刻就讲述中国当前存在的教育问题,而是巧妙地借助两个助理、三只小鸡和一把小米这三个“演讲道具”,以此来影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个矛盾问题,顺理成章地将自己所要演讲的主题引申出来让听众进行主动思考,真不愧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大家。

百家讲坛中著名的演讲人——易中天。他在一次演讲中,讲到“痛苦是由不同的欲望造成”,为了使现场听众能更精准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他顺手拿起桌子上的一杯水,自己喝掉半杯之后,指着剩下的半杯水对听众说:“现在这里只剩下半杯水,有的人就会想‘还有半杯水,真不错’;有的人则会很不愉快地想‘为什么只有半杯水?’这就告诉我们,每个人对于生活都存在着不同的期望与欲望,只有知足者才能常乐,也才能得到更多。”易中天利用一杯水作为道具对那句“痛苦是由不同的欲望造成”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讲解,使得听众可以在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同时,对自身的日常行为进行反思。

总之,在演讲中借助于道具来进行主题的解释或延伸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演讲技巧,但这并不意味着演讲者在每一场演讲中都需要使用道具。因为在演讲中,演讲者的口语表达才是第一位,道具的使用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万万不可颠倒主次、舍本逐末,不然只会影响演讲的效果。

第五节 面对突发状况

由于演讲过程本身就具备一些不确定性,所以演讲者面临的突发状况也会比较多。诸如听众扰乱现场秩序、幻灯片突然无法播放、提问者故意刁难等,这就需要演讲者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把所有能考虑到的问题都考虑到,并且做好相应的对策。演讲中的突发状况不仅考验着演讲者本人的临场应变能力,对其心理承受能力有着相当大的要求。比如:一位色彩培训讲师在演讲过程中,为了让听众更加直观地理解不同色彩混合搭配之后所呈现的效果,他提前准备了相应的图片,但出乎意料的是,现场投影仪出了一点问题,在他播放演讲课件中的图片时,图片的色彩全都被过滤掉了,只剩下了黑白两色,在确认无法立即解决这个问题之后,这位培训讲师面向听众说道:“真是很不凑巧,这么百年难得一遇的事情却被我们遇上了。真的特别遗憾,你们看到的色彩和我可看到的色彩差别是如此之大。不过没有关系,也许,我们可以这样来感受一下色彩混合搭配之后的美妙效果。”然后,他掉转自己的电脑屏幕使之朝向听众,使得现场部分听众可以观看到原图的色彩。

在一场关于“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演讲中,听众大多数是自主创业人士或者国内外各家大中型企业的管理者,演讲者本来以为现场应该非常安静,没想到的是,不仅演讲尚未开始时会场秩序一片混乱,就连演讲者上台开始正式演说之后,还是有听众手持电话不断进进出出,影响非常不好。见此情景,演讲者突然改变了原本的说辞,只见他向讲台前方又走了几步之后,大声地说道:“我们今天的演讲主题是‘作为一名企业的管理者要如何更好地经营和管理自己的企业’,可是在这之前,我想先告诉在座的各位,如何判断一名管理者的工作效率是高还是低?很简单,我们只需要看一下各位管理者在刚刚听课时的状态即可。有的管理者在周末听演讲时还要不停打电话处理公司事务,这不单纯是公司业务繁忙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公司员工的无能,更大的原因则是管理者的低效率所致。因此,我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各位管理者可以将自己的手机调至静音或者关机,专心跟随我来学习如何高效地进行企业经营与管理。”

在他说完这番话之后,在接下来的演讲过程中,再也没有进出打电话、交头接耳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这位演讲者在面临听众不配合的状况时,并没有选择在一开始就直截了当地斥责现场听众,而是采取至情至性、情理交融的说理方法,既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听众的自尊心,又很好地表达了自己对于演讲秩序的要求,使得演讲可以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完美结束。

除了上述的突发状况之外,有时演讲者也会在演讲提问环节中遭遇听众的故意责难。此时,演讲者首先要保持镇定,千万不可自乱阵脚;其次更不要在这个问题上同听众纠缠不清,通常采用“话题转移法”将话题绕至别处。比如说:“这位听众,我很抱歉。您的这个问题不在我们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内,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时间,我们私下另约时间详谈如何?”相信在这一番礼貌周全又客气的回答之下,听众也会放弃对演讲者的故意刁难。

总而言之,如果在演讲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演讲者在迅速稳定自己情绪的同时,更要注意采用一些相应的恰当方法转移听众的注意力,只有如此才能使演讲得以顺利地进行下去。

第六节 演讲时间无长短

一场成功的演讲,它的演讲时间取决于采取什么样的演讲情境、面对什么样的演讲对象以及演讲者采用的演讲方式等。在一般的竞赛性演讲中,演讲的时间通常控制在3到5分钟之间,比如安徽卫视的《超级演说家》;如果是名人演讲或者是宣传类的演讲,则演讲的时间由演讲者本人依照个人习惯来掌控,此类演讲的时间一般都在一个小时至两个小时之间。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开讲啦》节目中各位明星的演讲,或者是马云、李开复等名人企业家在诸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进行的个人性质演讲。

在网络上的一些演讲培训视频或者资料中,总是会有一些培训师致力于为演讲者树立一种“演讲时间不能太短”的观念,他们觉得时间太短容易让人感觉言之无物,哪怕没有必要说的,甚至哪怕没有什么要说的,也要东拼西凑地尽量拖延时间。这种观念无疑是错误的,因为演讲时间的长短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演讲者只是单纯为了延长演讲时间而增加一些不相关的演讲内容,不仅增加了自己的演讲难度,而且也会使听众产生烦躁之感,适得其反、功亏一篑。

比如,在一场演讲比赛现场,一位选手正在进行“道德是我们最后的忠诚”的主题演讲,当他进行开场介绍时,评委们一致微笑点头,认为他表现得很好;5分钟之后,当他的演讲内容还停留在道德忠诚的举例说明时,评委们的表情已经有些失望;10分钟之后,当演讲者还在喋喋不休地列举种种事例时,评委们的表情已经完全不耐烦,看到他还没有要结束的意思时,其中一位评委终于打断他说道:“今天我终于明白什么叫作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本来你说第一段我们还觉得挺好,可是当你一直举例说明却不点明主题进行阐述时,哪怕你的故事再精彩我们也没有要听的兴趣了。记住,演讲是一个主题明确、观点鲜明的事情。不要一味追求时间的长,而忽略了内容的深度。”

历数古今中外经典的演讲,并不是每一场演讲都是长篇大论、长达几个小时。恰恰相反,让人们记忆深刻的往往都是那些简短而充满力量的一句话演讲。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国首相丘吉尔作为大战中的英雄来到剑桥大学进行演讲,他站上演讲台后,两手紧紧抓着讲台,双眼深沉有力地注视着台下的听众,并没有说一句话;两分钟之后,他开口轻轻地对着听众说道:“永远,永远,不要放弃!”然而,当听众在等待着丘吉尔开场白之后的详细解说时,只见他突然高举双手,再一次对着听众高喊:“永远,永远,不要放弃!”鞠躬,退场,现场掌声雷动。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是丘吉尔一生经验的总结,他告诉人们成功的秘诀就是不要放弃。

中国著名新闻记者、政治家邹韬奋先生在1936年参加上海各界公祭鲁迅先生的大会时,曾发表过一句话演讲,而他的这次演讲则被认为是中国演讲界的经典案例之一,同时也是最具个人风格与特色的演讲。他讲道:“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看似简短的一句话,却直击鲁迅精神的精髓所在,一语中的。他巧妙地利用“不战而屈”和“战而不屈”8个字将鲁迅同其他人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虽然是简短的一句话,但却直击人心。

因此,演讲者在演讲时,演讲的时间长短一定要适中,不可一味追求演讲时间的长而使内容过度冗长。不过为了达到最好的演讲效果,演讲者可以依据演讲主题对内容进行适度增减。

第七节 大脑一片空白时

在一场国际性演讲比赛的决赛环节中,一位演讲者被大家公认为此次比赛冠军的有力争夺者。因此,这位演讲者上场发言时,不论是评委还是听众都对她接下来的表现充满了期待。开场环节中,这位选手表现还算稳定。几分钟过后,在进行一个观点的举例证明时,她却突然言语卡壳,用手势不停地比画着,张着嘴巴眼珠狂转,但就是说不出话来。听众们用掌声给予她鼓励,希望她不要紧张,能继续讲下去。她也在试图回忆所要进行演讲的内容,可是,一直到时间结束,她也没有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更没能重新找回自己原先的自信风采。最终,她遗憾地失去了竞逐冠军的资格。

后来,有朋友问起这位演讲者那天在场上究竟是怎么回事。她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心理太紧张了,当时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另一个是由于比赛时间间隔太短,材料内容准备得不是特别充分,因此在紧张时也毫无弥补的办法。”

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工作,不管是参加演讲比赛还是当众回答问题、表演节目,我们都会多多少少发生过由于紧张而导致的大脑一片空白的尴尬境地,站在台上手足无措。对于这种现象,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西汉·贝洛克解释道:“在正式演讲之前所产生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会占用我们的大脑空间存储,因此在上台之后,如果没有很好地调适好自己的恐惧心理,就很容易产生大脑一片空白的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避免紧张时大脑一片空白呢?

第一,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演讲中产生适度的紧张情绪是一种正常现象。

著名歌手那英在一次访问中被主持人问道:“之前举办了这么多场演唱会,到现在如果再开演唱会,还会紧张吗?”那英毫不犹豫地回答:“会,一定会紧张。其实每场演唱会之前我都会非常紧张。一般在唱前三首歌的时候,嗓子都是紧的,只有到第四首歌才能完全进入唱歌的状态。”因此,演讲者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每个人都会紧张,紧张属于我们演讲中自我可控的因素之一,只要保持平和平稳的心态,它并没有那么可怕,是可以克服和消除的。

第二,我们需要做好演讲前的训练工作,以此来树立演讲自信。

只有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演讲者才能在走上演讲台的那一刻做到“胸有成竹”,也才能底气十足地面对各种突发状况,不至于在脑海一片空白时无话可说。演讲前充分的准备工作和预演训练对于一场成功的演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演讲前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很多层面,比如,演讲者可以反复地朗读自己的演讲稿,并且列出演讲提纲,以保证自己对于整个演讲的框架熟稔于心;也可以多听多看演讲比赛的视频或者多与其他有经验的演讲者进行沟通交流,并且寻找几名听众进行演讲前的模拟训练等等。

法拉第作为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在演讲上造诣颇深的演讲家。因此,有不少人常常慕名前去拜访他,并向他求问演讲的秘诀。法拉第总是说:“他们一无所知。”起初,人们觉得他是在蔑视自己的听众,后来在众多演说家的理解之下才发现,原来法拉第是在告诉人们,演讲者本人在演讲时一定要树立自信心,毕竟你所要演讲的内容要经过自己反复的和充分的斟酌与打磨,你才是最熟悉它的那个人。

第三,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自我舒缓的小技巧,以消除紧张的情绪。

比如,有的演讲者在上台前会选择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深呼吸,他们也是以此来进行心理放松;又或者上台时手里拿个小东西等来增强自信,并以此来舒缓紧张的情绪;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歌手孙楠在上台前总是要先喝一小口水,这个方法不仅帮他有效地缓解紧张情绪,还可以快速地使他的声带进入状态,更使他得以在演唱中呈现出完美的声音。此外,如果在演讲前感觉自己的压力过大而无法疏通时,可以寻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调节,以求将最好的自己展示给听众。

第八节 即兴演讲的基本技巧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交谈语言大多数为有感而发,因此具有极强的即兴性。那些比较受欢迎的人,与人交谈往往引经据典、谈笑风生;相对而言,那些不太受欢迎的人往往沉默寡言、木讷迟钝。为什么呢?因为前者总是能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而后者,也许心里有着很多的想法,但就是无法用言语准确地表达出他的想法。以一对小夫妻的谈话为例,妻子抱怨丈夫:“你为什么总是不给我买花啊?”也许妻子喋喋不休地列举出一万个要买花的理由,而丈夫往往只是回答:“都结婚了,还买什么花。有买花的钱还不如拿来买菜做饭吃呢。”妻子听了这样的回答当然会不开心,两人不欢而散。可是如果丈夫换一种说法:“亲爱的,我当然也想给你买花啊。可是花虽然美丽却容易凋谢,所以我宁愿每天买菜回来为你做饭吃,以表示我对你的爱,虽然我的爱不够热烈,但却暖心暖胃。”妻子听了害羞得脸都红了,再也不提买花的事情了,显然丈夫的甜言蜜语起到了安抚妻子的作用。同样的事情表达方式不同,结果就会天壤之别。同样是说话,有的人就可以让别人满脸喜色,有的人就让人难以接受。可见说话是一门艺术,而演讲则是说话艺术的最高体现。

演讲分为有准备的演讲和无准备的演讲两种形式。顾名思义,有准备的演讲即是在演讲之前,演讲者有时间准备演讲稿以及相关的道具;无准备的演讲也叫作即兴演讲,它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之下,演讲者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演说。即兴演讲可能是演讲者本人自发而成的,诸如在研讨会上主动发言、商务洽谈时的观点碰撞等;它也可能是演讲者被动完成的,比如演讲比赛中的环节设置所需、领导演讲时点名发言等。我们这里主要讨论的是第二种情况,即被动型即兴演讲。

即兴演讲,尤其是被动型即兴演讲如果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演讲者如果想要使自己的即兴演讲取得比较好的效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准确把握话题中心,找好主题定位。

主题是即兴演讲中关键的核心,它是整个思想表达中的根本依据和立论所在。演讲者在拿到题目之后,首先要对题目进行分析,分析出有利于自己演说的立论点和主题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避免整场演讲偏离中心,遭遇突发状况时也不至于手忙脚乱。比如权红同志在“世界也有我们的一半”的即兴演讲中,她首先从女性角度出发,将整个主题定位为三个“一半”,然后分别阐述“女人没有获得自己的一半”“女人本该有自己的一半”“女人应争得自己的一半”三个方面,最后点明主题:世界也有我们的一半。整场演说下来观点分明、环环相扣、有理有据,让听众不得不拍手叫好。

第二,材料内容新颖真实,语言简洁有力。

即兴演讲的准备时间一般相对较短,这就极其考验演讲者在日常生活中,知识积累的广度和深度,也考验着演讲者筛选材料的能力。只有平日积累较多,才能保证在关键时刻从脑海中将其随机提取出来。即兴演讲由于是临场发挥,所以需要演讲者在进行材料筛选时,考虑照顾到现场受众群以及自身所处场合等多方面因素,而不是一股脑地将与主题相关的材料悉数用之。比如,在一档即兴演讲节目中,明星们的演讲材料往往是关于自身的一些经历,他们可能自身知识储备缺乏,所以,语言表达得非常混乱,常常前言不搭后语,让听者云山雾罩,不知所云,非常别扭。反观那些文学家、历史学家或作家的即兴演讲,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也讲述别人的故事,尽管他们说的都是稀疏平常的话语,甚至是普通至极的故事,可是细细探究之下,你会发现这些故事其实并不是累赘,反而富有深意,并与主题密切相关,是支撑演讲者观点的重要依据。

第三,开场构思敏捷,灵活应对意外状况。

美国著名口才大师洛克伍德曾经说过:“在整个讲话过程中做到轻松地、巧妙地和大家交流思想是困难的。然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讲话开头的用字表达。”这就告诉我们,在即兴演讲中,如果能有一个构思不俗、独特新颖的开场,将会很好地树立演讲者的自信心,使他在接下来的讲演过程中减少一些心理压力。同时,由于即兴演讲中面临着很多突发状况,所以需要演讲者在演讲时保持平稳良好的心态,只有灵活巧妙地应对演讲时的各类突发状况,才能避免陷入手足无措的尴尬境地,得到听众认可。

一位演讲者结束演讲之后,有人问道:“你刚刚在演讲中解释了‘三纲’——臣为君纲、子为父纲、妻为夫纲。请问你现在还是如此解释吗?”演讲者顿时心里一慌,他知道自己刚才一时紧张就把顺序给说反了。这可怎么办?忽然他灵机一动,微笑着对主持人说道:“是这样的。我刚刚所说的是新‘三纲’,现在是人民当家做主,领导是人民的公仆,这不就是臣为君纲?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被父母骄纵宠爱,孩子说一父母不敢说二。这不就是子为父纲?很多家庭都是老公挣钱老婆管钱,这不就是妻为夫纲?”这位演讲者在面对自身的错误时,并没有选择逃避和慌乱,而是沉着冷静地幽默应对,他不仅弥补了自己之前所犯下的错误,而且给听众留下机智风趣的印象。

总之,在即兴演讲这门艺术中,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地磨炼自己,从而使自己的口才与交际能力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