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先天性髋脱位

(一)发病率

1.男女比例为1∶5。

2.左右侧比例为10∶1。

3.种族及地区。高加索人种发病率较黑种人高,那伐鹤族印第安人(美)儿童发病率亦较高,中国人及非洲的斑图人种儿童发病率低。从地区看,欧洲发病率高,1.7%~4%;非洲及亚洲发病率低,泰国为0.05%,中国为3.84‰。

4.胎位。臀位发病率高于正常胎位儿童2~10倍(Wilkinson 1964, Arrz.1975.)。

5.气候及习俗习惯。意大利、挪威、德国、格鲁吉亚人习惯将婴儿伸直包扎,发病率高。泰国、越南、非洲等地天气热,不裹扎婴儿,发病率低。

6.家族遗传因素。Wynne·Davies观察到若父母有此病,新生儿发病率达12%,若父母无此病而同胞中有此病者,则发病率为6%。但如父母及同胞均有此病,则新生儿发生率高达36%。

(二)病因

真正的病因不详,有以下几种学说,说明非为单一因素。

1.胚胎学说。可能由于原始的胚基缺陷所致。

2.韧带松弛学说。可能与内分泌因素有关。

3.宫内位置因素。胎儿臀位发生率高。

4.产后位置因素。产后1~8周,婴儿在髋伸直位者发病率高。

(三)病理

婴儿在出生时,关节囊松弛,膨胀而富弹性,股骨头在松弛的关节囊内可自由出入髋臼(Staheli, Engel.1974.)。若此时注意使股骨头保持在髋臼内,髋关节即能获得稳定,最后发育正常。因此,髋臼及股骨头的发育,只有股骨生长在臼内才能得到正常发育,一旦脱位,髋关节就会发育异常,出现许多继发性病变。

1.髋臼变浅。

2.股骨头变小,化骨核(骨化核)出现晚,受髂骨挤压而变形。

3.股骨颈:前倾角增大。

4.圆韧带:拉长,肥大,有时缺如。

5.关节囊:拉长,上部呈哑铃状(髂腰肌牵拉及压迫所致),关节囊增厚。

6.肌肉:内收肌及髂腰肌挛缩,而臀中肌松弛,发生摆动性步态,Trendelenburg征(+)。

7.骨盆及脊柱:可出现骨盆代偿性前倾,腰椎生理前倾加大,从侧面观,腹部前突,臀部后耸。

以上这些病变从轻到重逐渐发展,Campbell将其分为3型:1型为发育不良型,是最轻的一种,股骨头颈正常,仅髋臼少许变浅。2型为半脱位型,此型股骨头已发展到半脱位状态。3型为完全脱位型,此型最严重,股骨头位于完全脱位位置,股骨头颈前倾,髋臼明显变浅。先天性髋脱位在出生时很少发生,多在婴儿达2岁时被发现,但出生后的婴儿可能存在某些髋关节发育异常的病变,如上述关节囊松弛,使股骨头不能很稳定的在髋臼内发育,致髋臼变浅,股骨头颈前倾而脱位。

(四)临床症状

新生婴儿期与幼儿期不同,分述如下。

1.新生婴儿期先天性髋脱位。

(1)肢体不等长,特别是单侧脱位者。

(2)关节活动受限,患肢屈曲位,少数呈外旋外展位,甚至两下肢交叉位。

(3)其他,大阴唇不对称,臀部、大腿内侧,腘窝皮肤皱折增多,加深或不对称,会阴部增宽。

2.幼儿期先天性髋脱位。临床表现较婴儿期明显:①站立走路较正常幼儿晚。②腰部前突,臀部后耸明显。③双下肢不等长,患侧短缩明显。④步态。走路摇摆,若双侧脱位则呈鸭摆步态。⑤股骨大粗隆上移,位于Nelaton氏线之上。⑥髋外展受限严重。

幼儿到3~4岁时,还可发现以下异常:①髋臼变浅更重,髋臼向内翻。②股骨头变小,不规则,颈变短增厚。③股骨颈前倾角增大,有可能超过90°。④关节囊增厚,后部与髂骨粘连。⑤圆韧带延长,增厚,有时缺如。⑥髂腰肌被拉长。⑦由于股骨上端外移,使臀中、小肌肌力减弱。⑧大腿内收肌及腘绳肌挛缩。

(五)临床检查

1.外展试验(即分髋试验)。患儿仰卧,屈膝,双手握住双膝,将双髋外展,正常时双髋可外展70~80°左右,若外展50~60°则为(+),外展40~50°为(++)。大约90%的髋脱位,其外展试验均为(+)及(++)。

2.Allis征(亦称Caleazzi征)。患儿仰卧,屈髋,屈膝90°,比较双膝高度,髋脱位侧肢体低于对侧膝关节(图1-6)。

图1-6 先天性髋脱位Allis征(Galeazzi征)

3.弹跳征(sign of the jerk)的检查。是新生儿婴儿期先天性髋脱位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具体操作包括以下两步进行。

(1)入口弹跳征(jerk of entry),即Ortolani试验。第一步,一手握住一侧膝关节或骨盆,另一手握住另一侧下肢,拇指在大腿内侧,示、中指在大转子处(图1-7A)。第二步,将右侧大腿外展,由于股骨头与关节唇紧密接触感到有些阻力,即用示指将大转子向内推动,股骨头便可推入髋臼内产生(弹跳)征。图(1-7B),称为入口弹跳。

图1-7 Ortolani试验

A.体位及双手握姿,拇指在大腿内侧,示、中指在大腿外侧大粗隆处。

B.右腿外展,示指将大粗隆向内推动,股骨头入臼。

(2)出口弹跳征(jerk of exit),即Barlow试验。患儿体位:仰卧,屈髋90°,膝完全屈曲位。双手握住患儿膝部,拇指在大腿内侧小腿粗隆处,中指置于大腿外侧大粗隆处(图1-8A)。拇指向外后加压,同时沿大腿纵轴向近侧适当加压。则可使股骨头从臼内拖出,并听到或感到弹跳(图1-8B)。当解除加压后,股骨头可滑回髋臼,又出现弹跳。故阳性结果意味着髋关节不稳定。

图1-8 Barlow试验

A.体位及手握住肢体,手指放置位置。B.拇指向外后加压,股骨头脱出。

4.望远镜试验。方法以左侧为例,检查者应于患儿左侧,右手拇指按住髂前上棘,其余4指按住大粗隆;用左手握住患肢小腿,上推下拉。若大粗隆及髂前上棘上的手指在推拉时一齐上下移动,则为阴性(为正常髋);若推拉时,大粗隆上的4指与髂前上棘的拇指不同时移动,则为阳性(为不正常髋脱位)。

5.Trendelenberg试验。这是一种检查髋关节稳定的方法,主要指臀中、小肌的肌力及功能。因为先天性髋脱位或髋关节发育不良,这些髋外展肌也多存在发育不良,致使肌力减弱,是易发髋脱位的因素,故是临床常规检查法。检查方法:检查者立于患者背后,患者用患肢站立(图1-9),以右侧肢体为例,右腿站立,左足抬起如右侧髋外展肌力正常。稳定髋关节有力,则左足抬起后,左侧髂嵴略向上升起,Trendelenberg试验为阴性;如左侧髂嵴向下沉落,即为阳性,提示右髂外展肌稳定髋关节力量弱,不能支撑住骨盆及髋关节,让对侧骨盆承受部分力量,致使对侧髂嵴下沉。

图1-9 Trendelenberg试验,(+)示右侧髋外展肌力弱

(六)X线检查

新生儿及婴儿期由于髋关节发育尚未完全,诊断髋关节发育不良及髋脱位有一定困难,但是有许多方法可参考采纳,对诊断有很大帮助,其主要方法有以下3种。

1.髋臼指数(或称髋臼角)。通过髋臼骨骺的水平线YY与髋臼外缘至內缘的联线BB。YY线与BB延长线相交的角度(a)为髋臼角,亦称髋臼指数(图1-10)。髋臼角在出生时为25.8~29.4°,6个月的婴儿为19.4~23.4°。多数学者认为髋臼角超过25~29°,即为不正常,若大于30°者暗示有脱位趋向。但临床也有个别患儿,髋臼指数大于30~40°者而无脱位,还发现个别患儿,有明显脱位而髋臼指数不增大。但就大多数患儿来说,若髋臼指数超过30°者,可认为是髋臼发育不良,有脱位倾向。

图1-10 髋臼指数测量法

2.Parkin线测量。Parkin线是从髋臼外缘向下划一条垂直线,此线与YY线相交,将髋臼分为四个象限。股骨头正常应位于内下象限,如在外上下象限即为脱位。但因婴儿股骨头骨骺尚未出现,故Coleman(1956年)提出以股骨颈喙突作为标志来检查,因大多数正常患儿的喙突均在Parkin内下象限内(图1-11)。

图1-11 parkin线测量法

A.髋臼外上缘 P.Parkin氏线 S.S'Shenron线 C.喙突

3.Rosen外展投照法。此法是1958年由Rosen及Andren提出,患儿仰卧,双髋外展45°,下肢内旋位拍照骨盆片。正常者股骨干纵轴的延长线横过髋臼外缘,若有髋关节脱位,则股骨干纵轴线的延长线横过髂前上棘(图1-12)。

图1-12 rosen外展投照法

右侧股骨纵轴延长线通过髋臼外缘(正常侧)

左侧股骨纵轴延长线横过髂前上棘(脱位侧)

4.Shenton线测量。Shenton氏线是自闭孔上部至股骨颈内侧的弧线,正常髋关节Shenton氏连续,脱位时中断(图1-11,左髋)。

5.CE角测量。这是1939年,由Wiberg提出检查髋脱位程度的方法。该法从股骨头中心至髋臼外缘划一直线,与Parkin 线(从髋臼外缘向下的垂直线)两线延长线相交的角为CE角(中心边缘角),正常者为40°(图1-13A),如股骨头外移,则CE角变小(图1-13B),如股骨头内移则CE角增大(图1-13C)。

图1-13 WibercE角测量

A.CE角40°正常 B.CE变小(不正常) C.CE角增大(不正常)

(七)治疗

根据年龄及病变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

1.新生儿~6个月婴儿。新生儿期是治疗的黄金时期,但不易做到,如出生后6个月内作出诊断及得到治疗者就算是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了。这期的特点,是时而复位时而脱位,Ortolani征(+)。此期只将患髋保持在屈曲外展位(蛙式位),就能复位,一般不需手法复位。用一种髋外展装置,固定2~4个月即能痊愈,装置有以下几种。

(1)Frejka's外展尿枕。是过去常用的一种治疗用具,但不太方便,每次须打开尿枕,才能换尿布,若不及时更换尿布,容易引起尿布皮炎。

(2)Begg塑料支架。与尿枕相似,其缺点同尿枕(图1-14)。

图1-14 Begg塑料支具

A.支具 B.支具佩戴后状况

(3)VonRoson支架。为一种薄的柔韧的铝条制成,内面垫上一层橡皮垫(图1-15)。这种支架较以上的两种轻便舒适,不影响更换尿布,是一种较好的固定用具,但是应用该支架,往往需配合手法复位,故有引起股骨头坏死的报道。

图1-15 Vonrosen支架

A.支架 B.固定后姿势

(4)Pavlik挽具。这种挽具有许多优点,它没有坚硬的支架,是用帆布制作的。带上挽具利用患儿自身的重量,从髋屈90°的位置逐渐下落达到外展位而使股骨头自行复位,并维持复位,因而避免了手法复位,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极少。又可允许患儿下肢的活动锻炼,有利于髋关节的正常发育及塑形。挽具的式样及应用见图1-16。

图1-16 parlik挽具

2.6个月~3岁儿童。宜采用手法复位及蛙式石膏固定或屈髋90°,外展60~70°位石膏固定,后者对股骨头血运的影响较小。

(1)手法复位方法。一般采用Allis法复位,具体操作如下:以右髋为例。在氯胺酮麻醉下,术者立于患儿右侧,用右手握住右小腿上部及膝关节,左手拇指扣住髂骨上棘,其余4指按住大转子,右手在膝屈曲内收位进行牵引下,左手按在大转子的手指,用力向后上方向前下方推顶大转子,使股骨头复位,当听到或触到弹响声,即确认已复位,保持髋及下肢蛙式位或屈髋外展位,行石膏固定。如临床尚不能确定复位,可用C-臂X线机检查。有时因内收肌太紧,复位困难者,应先行内收肌部分切断术再行手法复位。

复位成功与否的判断:手法复位操作时,凡听到或感到弹响声,当大腿伸直后又发生弹响,说明第一次的弹响为复位标志。复位后,腹股沟的空虚征消失,并可触到股动脉的正常跳动;大腿屈肌较紧张,致膝关节呈微屈状,这些都是复位后的体征。

(2)石膏固定。过去多采用蛙式石膏固定(图1-17A)。随访的病例发现蛙式石膏固定患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稍高,尚未确定是蛙式石膏的主因,也可能与手法复位的暴力有关。后来有许多学者推荐应用屈髋(或伸髋)90°,外展70°,患肢内旋位剪步式石膏固定(图1-17B),后者对股骨头前倾的恢复有利。

图1-17 石膏固定姿势

A.蛙式石膏 B.箭步石膏

3.3~7岁幼儿。此年龄段的病例,由于病变趋于严重,已不能用手法复位,应采用手术治疗。术前还需要进行牵引及辅助性手术。

(1)术前牵引。目的是使挛缩的组织,如肌肉、韧带、神经、血管得到松弛,便于股骨头的复位。牵引方法取骨牵引为佳,重量逐渐加重,最大不超过6~8Kg,牵引1~2周,以大粗隆下移,两下肢等长为标准,再进行拍片检查,若股骨头达Y线水平,示意牵引已达要求。骨牵引尤要注意勿损伤骨骺,牵引穿刺针应位于骨骺线上下1cm处平行穿针为宜。

(2)手术方式。有以下数种可供选择。

1)切开复位术。适应证为幼儿较小,髋臼发育良好,复位后比较稳定。手术切口采用S-P切口(Smith&Petersen),分离关节囊外粘连,切断挛缩的髂腰肌腱,清除髋臼内纤维组织及增粗的圆韧带,修整内翻的盂唇,术后关节囊重叠缝合,剪步式石膏固定6周。

2)切开复位,臼盖形成术。适应证为髋臼发育不良,髋臼指数大于45°以上,髋臼变浅,股骨头复位后,髋臼不能完全覆盖股骨头。臼盖形成术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是Cill的囊外髂骨带蒂下翻的方法,即在髋臼后缘凿一扇形(2cm×3cm)的带蒂骨瓣(图1-18A),向下翻转,翻转骨瓣的下面与髋臼上缘同高,不要高于髋臼上缘,不然可能就造成台阶状的髋臼上缘。然后再自髂骨的上方凿取植骨块2~3块,填塞于骨瓣翻转后的缺损处(图1-18B),以防带蒂骨瓣向上返回。若植骨块不稳定,可用克氏针固定。

图1-18 Gill髂骨带蒂骨瓣下翻加盖术

A.髂骨带蒂骨瓣 B.植骨块嵌插填塞

3)切开复位,骨盆旋转截骨术。这个方法最早由Salter提出,该氏在术中观察到先天性髋脱位患儿,其髋臼全部面向前外侧,当伸髋时,股骨头前部未能折盖,当髋内收时,股骨头的上部也不能折盖。所以该氏提出的旋转截骨方法(将髋臼向前、向下外旋转30°),改变了髋臼的方向,截骨术后,股骨头的前上部都能折盖住。在截骨的同时,再进行开放复位及其他手术,包括:内收肌及髂腰肌松解术,关节囊切开术及关节内结缔组织清除术,圆韧带切除术,盂唇内翻的修复术等。本法适用于18个月至6岁的儿童之先天性髋脱位,但对半脱位,年龄不受限制,甚至接近成年期,亦可采用。

为了手术获得成功,Salter特别提出需要注意的术前要求:

A.术前骨牵引1~2周,能将股骨头牵下达髋臼水平。

B.髂腰肌及内收肌的挛缩,必须得到松解。

C.股骨头一定完全复位到髋臼内,髋臼内无碎物及不正常组织。

D.关节活动范围要好,特别是内收、内旋及屈曲。

E.手术患儿年龄要求(见上)。

Salter认为若上述的手术要求有某项未做到,即是Salter骨盆旋转截骨术的禁忌。

手术操作:因儿童幼小,为保证术中安全,在术前备好全血,术中保持输液通畅,最好先做静脉切开。

a.体位。患儿仰卧,患侧以软枕或沙袋垫高。

b.麻醉。全麻。

c.切口。自髂嵴中部向前经髂前上棘向下至腹股沟韧带中部(Smith-Petersen切口)(图1-19A),根据手术需要可向大腿上部延长切口

图1-19 先天性髋脱位Sater骨盆旋转截骨术

A.切口 B.暴露 C.暴露关节囊倒“T”形切开 D.切除肥厚的圆韧带E截骨线 F.远端向下向外旋转

d.暴露。沿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在髂嵴上切开深筋膜,达髂前上棘处,切开阔筋膜张肌及缝匠肌之间隙,并自骨膜下将两肌附着分开。在髂前上棘内侧1cm有股外侧皮神经通过,用一橡皮条隔开,避免损伤(图1-19B)。髂骨翼外板自骨膜下将阔筋膜张肌、臂中小肌剥离,并以纱布填塞止血。把缝匠肌推向内侧,阔筋膜张肌拉向外侧,显露股直肌两头,将其切断(图1-21C),并翻向远侧。髌骨翼内板以同法从骨膜下,将腹肌、髂肌推开,试行股骨头复位,如仍有困难,则是髋关节内的问题,故须切开关节囊,距盂唇1cm,将关节囊前侧做倒“T”形切开探查,发现圆韧带肥厚者予以切除(图1-21D),然后将股骨头复位观察,在髋伸及内收时股骨头仍不能很完全地被髋臼折盖,是骨盆旋转截骨的适应证。

e.骨盆旋转截骨。用骨膜剥离器,沿髂骨内外面,从髂前上、下棘之间到坐骨切迹剥离清楚,换用一直角长血管钳,从髂骨翼内面插入坐骨切迹,将一线锯送入坐骨切迹外口,直角血管钳夹住,从髂骨内面抽出,线锯两端用两把血管钳夹紧,保护好周围软组织,将髂骨从髂前上、下棘之间至坐骨切迹锯断(图1-19E)。

截骨后,用一大持骨钳夹住髂前下棘,以耻骨联合为轴,将髂骨远端向外向前下方旋转,边旋转边观察直至髋臼关节面完全覆盖住股骨头上为止(图1-19E)。

f.测量截骨旋转后两截骨线间的最宽间隙,一般呈楔形。从髂前上棘处切除一楔形骨块,填于截骨间隙(图1-19F),可用2mm克氏针2枚自髂嵴上,通过植骨块达髋臼后上固定,或用短钢板固定三个螺钉(两端及植骨块),更加牢固。

g.冲洗创口,分层缝合创口。

h.术后以髋人字石膏固定6周。

4)股骨上端旋转截骨术。若股骨颈前倾角大于45°,复位后易再脱位,应行股骨上端旋转截骨术。矫正的角度以截骨后股骨颈仍有20°前倾角为宜。另外有些较大的幼儿,术前牵引不理想,股骨头未达髋臼水平,在旋转截骨的同时可行股骨缩短截骨(2cm左右),截骨后以四孔钢板内固定即可。

4.8岁以上儿童。该年龄段儿童,骨骼畸形已固定,复位的可能性较少,即使复位,也不易获得满意的髋关节功能,故多主张原地加盖术。髋臼加盖的方法很多,一般多采用Cill的方法,从髋臼后上缘髂骨外板至髋臼上缘用骨刀凿成2块宽1.5cm,长2.0cm骨瓣,将骨瓣按压,使其翻下,复盖股骨头上,再从髂骨嵴切去小骨块,填塞嵌入骨瓣与髂骨之间(见前,臼盖成形术)。还有一种不植骨的造盖术,即Chiarim关节外髋臼上缘髂骨截骨术,截骨部位较Salter骨盆截骨稍低,利用截骨下端向内移位形成髋臼顶(图1-20)。

图1-20 chiari骨盆截骨术

5.手术并发症。

(1)股骨头坏死。有报道发生率高达68%。原因是多方面的,手术切开有可能破坏血供,但术后过早负重或活动量太大,亦可能是造成股骨头坏死的原因。

(2)再脱位。髋臼发育不良,手术未彻底解决颈前倾角太大,矫正得不够;软组织挛缩,松解得不彻底等都可能导致再脱位。

(3)其他还有骨折及神经麻痹。这些大多是医原性原因,如术中操作粗暴,用力过猛;术中急于求成,牵引不到位急于用力复位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