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电子文化起源和发展(2)

德国科学家赫兹以实验的方式于1887年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理论,成功探测到无线电波的存在。并于1888年发表了《电磁波及其反应》的科研报告。而且发明了测量电磁波波长的公式。

电磁波有和光速一样快的传播速度,又不用电线传输,这对于在俄国彼德堡海军鱼雷学校任教的波波夫来说,太有吸引力了。他于1889年就发表了利用电磁波进行无线通信的设想,并于1895年5月7日制成无线电接收机“雷电记录器”,用来接收雷电所产生的电磁波信号。1896年3月,进行了相距250米远的无线电报的发送和接收实验。1897年,他研制的无线电报通信便应用到波罗的海舰队。

几乎是在同一时期,意大利青年马可尼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做实验,就于1895年完成30米远的无线电通信,1896年就实现了3千米的无线电联络,并在英国取得了无线电报的专利权,1899年3月28日,他成功地将一份电报跨越英吉利海峡由英国发送到法国。1901年无线电报已能够跨越大西洋。

中国从1908年开办无线电报通信,器材是从外国进口的。1922年自行研制成功无线发报机,用于国内无线电报通信业务。

有线电报发明后,远距离传递信息成为现实。但是,它是把文字变成电码后再传送,在接收端又要把电码译成文字,除了专门的业务部门使用外,不便于大众普及。

语言是人们交流信息最直接的方式,如果像电报那样能利用电信号传输声音,人类的交流将会更加便捷而广泛。美国青年教师贝尔,从事聋哑学生教学工作,他深知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如果将其变成电流的振动沿电线传输,接收端再把电流的振动还原成物体的振动,声音就能实现远距离传输。根据电磁原理和声学知识,1875年,贝尔试验成功送话和受话的电话装置。后来,经过许多科学家的研究,完善了电话,通过电话机和电话线,人们拿起电话机就能直接讲话。1880年,有线电话进入社会生活得到应用。

如同有线电报发展成无线电报一样,人们同样希望用无线电话解决流动通话问题。在1904年佛莱铭发明电子真空二极管的基础上,美国工程师福雷斯特于1906年发明了电子真空三极管。它对电信号的放大作用和以它为核心组成的振荡器所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功能,使得无线电的发展产生质的飞跃。科学家利用电子真空管,完成了把声音电信号调制到无线电波上发射出去,再从接收机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中检测、解调出声音电信号,放大还原成声音的全过程。

具有发射和接收声音功能的无线电装置称为电台,两台或两台以上的电台相互通信联络称为无线电通信。用于大范围发射声音信息的无线电发射电台,称为广播电台,只接收声音信号的无线电装置称为收音机。

1906年的圣诞夜,美国的工程师范斯顿首次将语言、歌声、乐曲进行了广播,附近持有矿石接收机的报务员收到了这些语言、歌声和音乐。人类的无线电广播从此诞生了。由于当时无线电技术条件的限制,用于广播发射的功率很小,覆盖面很小,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很低,拥有接收机的人除了电台报务员和从事无线电研究的爱好者外,普通民众基本上不曾拥有,所以无线电广播未进入广泛应用阶段。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出于战时军队联络的需要,交战各国纷纷发展无线电通信,架设大功率的发射机,生产数以万计的无线电收发电台用于部队之间的联络,用于飞机和舰艇上移动通信的无线电台也基本普及。与此同时,无线电报和无线电台的技术日趋成熟,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已达到200千瓦,接收机从矿石单管机发展成多管机,其接收灵敏度大大提高。这些都为战后开办无线电广播奠定了技术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分别于1920年至1923年正式开办了国家级的无线电广播。

中国是世界上建立无线电广播较早的国家之一。1923年1月23日,美国商人奥斯邦率先在上海开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1923年5月底,美商新孚洋行也在上海开办了广播电台。1924年美商开洛电话材料公司与“申报”馆合作开办开洛公司广播电台。当时,这些电台发射功率不大,播出新闻和音乐节目时间不长,也开办一些无线电知识讲座,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打开中国的无线电广播市场,推销收音机和广播器材。客观上,这些电台起到了开阔中国人的眼界、传播无线电常识的作用。

自无线电广播诞生后,闭关锁国的清政府不仅不及时应用这一新技术,从政策上也不允许任何外国人私设无线电台。生活在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商人很容易从本国购进器材带进中国,有的纯作为业务联络之用,也有的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实际上,1923年前后,外国人私自在我国设立无线电广播电台已有几十处。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电台正式开播。1928年1月1日沈阳广播电台正式播音。同样接受东北无线电监督处管理的天津广播无线电台和北京广播无线电台,分别于1927年5月15日和1927年9月1日开播。一些达官贵人、资本家商人纷纷购买收音机,作为时代新宠,收听无线电广播电台广播的新闻、音乐、演讲、天气预报、市场物价等。无线电广播虽未在广大民众中普及,至少建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广播事业。

随着外商引进无线电广播出现的商机,国内一些商人相继也办起了无线电广播。有的是直接推销无线电设备,有的是利用无线电广播推销自己经营的商品。被称为我国第一座民营广播电台的是上海新新公司邝赞为推销自己制造的矿石收音机而开办的,于1927年3月19日正式播出,主要是播放唱片、戏曲等。随后,民办商业性广播电台不断增多,仅上海就有40多家。严格地讲,当时的民办无线电广播不是现在意义的无线电广播电台,不仅设备简陋,而且没有节目制作渠道,许多电台没有专职节目主持人,只靠播唱片吸引听众,并做一些商业广告。整个民营无线电广播处于无政府状态,从技术的角度看,频道拥挤,相互干扰,收听效果不佳。从广播节目的内容看,不是商业广告就是播放低俗的歌曲和戏曲,很不规范。

从积极的意义上看,民办无线电广播促进了无线电广播在我国的普及。

国民党政府组建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简称“中央广播电台”,于1928年8月1日正式开播。为扩大广播的宣传作用,国民党政府陆续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无线电广播电台。由于当时经济条件和技术器材的限制,无线电广播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军政要员和城市的资本家、社会名流已把收听广播当成了解时局,掌握及时信息的主要手段。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开办的广播对全国抗日宣传起到了积极的宣传和鼓舞作用。

中国共产党于1940年12月30日组建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播音。抗日战争期间,随着抗日战争的节节胜利,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接管了张家口、烟台和东北地区的日伪广播电台,开办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二座广播电台——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抗日战争胜利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于1945年8月重播。在解放战争期间,延安台多次转移,于1947年3月21日更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48年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各地冠名新华广播电台的总数近50座。如东北新华广播电台、长春新华广播电台等等。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3月25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随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并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并改北平为北京。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第一台正式定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随着解放战争从北向南节节胜利,原解放区的新华广播电台陆陆续续更名为人民广播电台。军管会所接管的国民党政府办的广播电台,有的直接取名为人民广播电台,有的取名为新华广播电台后改名为人民广播电台。新中国成立后,广播电台全部国有化,并建立了中央、大行政区(东北、西北、华东、华南、西南)、省(直辖市)、市四级广播网。到1952年12月,新中国在大陆建立了72座人民广播电台,建立县、区收音站2万多个,有4万多名收音员负责给城乡居民收听无线电广播。

为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收听广播的需求,许多工矿企业和事业单位相继办起了有线广播站。吉林省九台县于1952年4月1日,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广播站,用有线广播向全县进行播音。到1960年,全国有广播站2万多个,广播喇叭600多万只。1966年广播喇叭达1141.9万只,1976年达11324.6万只。从无线电广播电台到收音机,从有线广播站接收广播并自办节目播出。除了偏远山区,许多农村家家户户有了广播喇叭。

到1988年,全国有收音机3.5亿台,8.2亿只有线广播喇叭。收音机和广播喇叭总数超过了人口总数,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广播大国。

1998年8月1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站注册开通。

2000年8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实现全台第一、二、三套广播节目在线实时直播,新闻和歌曲等5个重点节目在线点播。2002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站正式更名为“中国广播网”,被网民称为“可看的广播,可听的网络”。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当代电子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收听广播的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坐在家里利用收录机听广播,走路时利用袖珍收音机或微型数字收音机听广播,开着汽车听广播,开通网络听广播,利用手机听广播,等等。许多人在一天时间内不失时机地用几种方式听广播。进入21世纪以来,已经不能用有多少座广播电台、有多少台收音机、有多少个广播喇叭、广播覆盖率等传统指标来衡量广播的普及程度和收听率。因为有许多网络电台在发展,有许多电子设备带有收音功能,有卫星广播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我国政府实施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使广播电视更加普及。

李德顺教授在“什么是文化”中讲到,不管古今中外关于“文化”的概念有多少种,它们都有共同的内涵,就是“人化”和“化人”。“人化”是按人的方式改变、改造世界;“化人”则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成果来培养人、装备人、提高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因此,1896年前后,无线电通信虽然完成250米的发射和接收实验,但是,这只是对电子科学技术在通信领域的“人化”过程,从完整的文化概念出发,这还不能称为电子文化的起源。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无线电台从军事领域的通信联络转向社会对公众广播,无线电广播在社会上对大众产生了影响,利用这一新型的文化娱乐样式教化人,达到了“化人”的效果,这就完成了电子科学技术在通信广播领域的“化人”过程,无线电技术达到了“文化”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满足了“文化”的内涵。所以,1920年开始的无线电广播,才能称为电子文化的起源。

第三节 电视推动了电子文化的大发展

电视的发明并非偶然。1817年,瑞典科学家布尔兹列斯发现了化学元素——硒。1873年英国科学家发现硒是一种光电体,其光电效应能产生电子放射后,欧美科学家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逐步发明的。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柯发明了机械电视扫描盘。它是在圆盘上打一列螺旋线状的小孔,圆盘转动时,所要反映的图像就被分解成一系列单个像素。由于人眼的惰性作用,这一系列的像素在快速扫描的过程中就被感觉成一个完整的图像。这就是电视成像的基本原理。

1923年,美籍俄裔科学家斯沃利金,在学习前人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发明了光电管,用电子扫描来取代保罗·尼普柯发明的机械电视扫描盘,为电视图像的拍摄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技术条件,为电视摄像机的设计发明作出了关键性的贡献。由于光电管的发明,在利用无线电传播手段的基础上,电视图像便能够将此地的图像远距离的传送到彼地。

被世界公认为电视首次公开播放,是1926年1月27日,英国科学家贝尔德在英国皇家学会的一个房间展示了他的电视发明,让人在另一房间观看他所展示的“两个人抽烟并谈话的图像”。1927年,他通过电话线成功地实现了伦敦至格拉斯哥的电视画面传送。1928年,他利用无线电把图像从伦敦送到纽约。1930年,英国广播公司与贝尔德合作试验成功了有声音的电视图像。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电视台,于1936年11月2日以一场规模盛大、场面热闹的歌舞进行电视的正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