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宽容、善良的人才真正拥有心灵的花园,因为他经常关心着他人,为他人的幸福而快乐,而使自己和众人的心花都得以开放。恶人也经常关心他人,为他人的痛苦而幸福,为他人的幸福而痛苦,无奈这个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众人也都在不断进步和有所造就,于是恶人的痛苦就没有停止的时候。一个嫉妒心过于强的人,看到别人的成功就不自在,就难过得很,积累起来就发酵成仇恨。一个心中充满仇恨的人心灵是阴暗的,那就是地狱,一个生活在嫉妒和仇恨的地狱里的人是痛苦的。
所以,分享别人的成功而作为自己的启发和激励,感受别人的快乐和幸福,向众人借光,也把自己的光亮照向别人,那么,我们的心地才更加光明。
8.接受磨炼
《傅雷家书》中说:“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生活本就如此,一帆风顺对多数人来说属于奢望,而且这从生命的本质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接受锻炼、磨炼是很自然的事,也是必然的、必要的。
在南太平洋的岛屿中以吃草籽为生的莺鸟在旱灾的袭击下只能吃有坚硬外壳的“铁星”草籽,喙长11毫米的一类鸟儿得以破壳取食,而喙长10.5毫米的那类鸟只能饿死。这置鸟儿于死地的毫厘之差其实有着厚重的进化和生活上的背景;人类也是一样,很多时候人的“一念之差”其实也有着深刻的身心潜力上的原因,而挺得过灾难的雄厚坚强的实力更是在艰苦的磨炼下获得的。温室里培养不出能经风霜的花木,和风细雨里练不出劈波斩浪的本领,人的身心潜力也只有在逆境和实用中才能得以强化和提升。
一名叫阿费列德的外科医生发现:那些患病器官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糟,相反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为了抵御病变它们往往要代偿性地比正常器官功能强。很多美院的学生视力大不如常人,甚至有色盲,一些颇有成就的教授之所以走上艺术道路原来是受了生理缺陷的影响。盲人的听觉、嗅觉、触觉比一般人强,失去双臂的人平衡感更强,双脚更灵巧。这就是人们经过研究得出的跨栏定律: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他们遇到的困难程度。有句话说:“想取得成功要有朋友,但要取得大的成功必须有敌人。”就是这个意思。
有人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之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人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燧石受到敲打越厉害,发出的光就越灿烂。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人生的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人生之路是有不同的变故、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的。那种永远不变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之间,向现实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侈的。”
有位老先生,年轻时拜名师习武练功,功力卓绝,曾力挫六名大力武士于瞬间,一生信佛,终身茹素,潜修默行,深居简出,好读书,曾藏书万余卷,后损失殆尽,遂抑郁成疾而逝。看来,人要修到佛一般的无牵无挂、超然于世是不容易的。但是,做到一定程度的超脱还是可以的,要超脱须先直接面对和亲身经历,真正的超越是从深入中走出的。只有在身临其境中一步步去接受触及灵魂的诸多磨炼与考验,才能提取并转化心灵成长所需的各种营养,从而健全身心素质。
心理素质的高低对自己和别人的影响最大。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使自己在学习、工作、事业、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福音,即使在艰苦或危急关头也能把握得住自己,全力以赴去争取平安和成功。
9.活得潇洒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我们要锻炼和磨炼自己,我们要奋发和进取,但是这一切也要有一个度,不要把自己逼得太苦,不要追求过高的目标,每个阶段性的目标只能适当超出自己的能力所及。这样,我们就会不断有收获而不致伤害到自己。
我们需要直面艰难,激流勇进,但有时候则需要急流勇退,超脱自己,自拔而出;我们需要坚持,但有时候却必须暂时或永远放弃。是进还是退,是取还是舍,那是需要在对现实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决定的。
很多时候,我们不必看重有形的结果上的东西而应注重行动的过程中的收获。“人比人气死人”,如果纯从有形的表面结果上去看,那我们就会丧失很多收获的机会。有人说,他的操劳了大半辈子、儿女成器的老父坐在自家的小院里喝着茶,那满足程度不亚于富甲天下的比尔·盖茨。曹操一世英雄,权倾天下,临终也不免遗憾落泪。所以说,只要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努力了,拼搏了,使自己的身心潜力得以锻炼、磨炼而提高,那就算是成功。世事艰辛复杂,很多事情不是以个人的主观愿望和努力为转移的,所以,就有“不以成败论英雄”之说。
作为世事来说,单从精神上是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的,但作为人生来说,最终的成功则应是以精神上的完满与否为标准的。有言曰:人生如意事常二三,不如意事常八九。对那些令人无可奈何的事,也只有从精神上去化解和摆平了;如一味从行为上去化解和超越,结果可能不是越不平衡就是累死。
世事复杂,如意事少,不如意事多,想要增加精神上的收获就要看我们如何去择取。就像消灭地里的杂草的最好办法是要侧重于勤于耕耘而使土地上长出茂盛的庄稼一样,从不如意事中吸取教训、勤加悔悟当然是必要的,但从强化身心潜力、发展生命基本力量的角度讲,去抓住精神上的美好经历和体验,少去回味那些不良的感受并以此去平衡、中和心理上的不良情绪,去营造良好的心境、陶冶身心、活跃潜意识、增强生命活力,这是我们所应着重去做的。这是一个熔炼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走向潇洒的过程。
10.安静入睡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伴随着压力而来的,是越来越大的负面情绪和生理疾病,失眠,正是其中之一。失眠的主要表现是上床难以入睡,或早醒,或中间间断多醒,或似睡非睡,或通宵难眠。
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所以睡眠直接关系到人的生活质量,长期失眠会导致人的生理机能紊乱,产生许多不良影响。最起码的影响是注意力、专注力、记忆力、学习效率和创造性思维显著减退,还会导致心情抑郁,影响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免疫力的降低等。就是短期的失眠,也会使人白天身心不愉快,打不起精神,做事效率低等。
失眠的原因除了身体、生理上的原因和一些不良嗜好的影响外,主要就是心理上的原因。心理因素是失眠的最关键的、也是最难解决的原因。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工作压力大,人的心理紧张、焦虑、压抑、不平衡,致使难以入眠。
有位严重失眠患者去找一位名医,名医很了解他的情况,只给他开了很普通的几种药,此人失望而去。名医事后说:“对一个心灵已不纯洁的人,药物是起不了多少作用的。”失眠主要是心理问题,心病还需心药医,所以专家说药物对改善短期的、轻度的失眠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对严重一些的失眠效果就不大。
为对付失眠,人们想出了一些方法,比如数数等,但效果也都不好。如果说失眠主要是心理、心情问题,可是当人深受失眠之苦,抛开一切,很想入眠时,还是做不到,是为什么?可见,这还有一个方法上的问题,要从本质上和根本的方法上解决问题,就要看一下“入睡”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代生理学研究认为,睡眠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的一种主动过程。关于睡眠,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睡眠是扩散的抑制过程而不是某个特定的中枢神经结构的功能,当抑制过程占领全部大脑皮层并扩散至皮层下中枢时,即出现完全的睡眠;另一种观点认为睡眠与中枢神经系统内某些特定结构有关,在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上行抑制系统,其活动可对抗上行激活系统的作用,从而引起睡眠,此系统一方面接受来自躯体和内脏感觉的上行冲动而诱发睡眠,也能接受前脑的梨状区、扣带回和视前区的下行冲动而引起睡觉。
看上去睡着的人是静止的,被动的,其实不然,如果在一个人睡眠时给他做脑电图,我们会发现,人在睡眠时脑细胞发放的电脉冲并不比觉醒时减弱。这证明大脑并未休息。所谓的抑制也只是进入了一种新的运作方式。研究还发现,从动物体内提取的“睡眠肽”,经过注射也可以诱发睡眠。
总之,近些年的研究认为:睡眠是一种主动过程,睡眠是受我们的意识控制的,与专门的中枢管理机构有关,睡眠时人脑只是切换了一个工作方式,使能量得到贮存,有利于精神和体力的恢复。疲劳时,人脑由兴奋状态进入抑制状态,抑制从局部逐渐向周围扩散,当抑制达到一定范围时,就进入了睡眠状态。在脑干的中央部位的“网状结构”,对睡眠起到重要的引发作用。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篇中认为:“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瞑”是瞑目入睡的意思;“寤”是睡醒的意思。中医理论进一步认为,卫气(属阳气)循行与人的睡眠有密切关系,当卫气内敛行于体内时,人便入睡,当卫气自睛明(穴)出于体表时,人便醒寤。
其实,人对入眠的主动把握,是从意识和感觉上进行的。尽管入眠时多是在不知不觉中,但只要留意一下,还是可以发现、体会到入眠时的意识、感觉和身心状态是怎样的,达到这种状态就能很快入眠,偏离这种状态就容易失眠。从这个角度看,入眠的实质其实是心神意识的收敛、潜藏、休憩,与能量物质、信号及心脑的运作状态有关。心神是“夜舍于心而昼居于脑”的。“舍”者,家舍也,是休养生息之地、运筹之帷幄。所谓“心为神舍”是说心是神之根基,是心神的休憩、滋生、运筹、圆满之处。当心神归舍,作深度的休养生息时,睡眠就开始了。
中医认为,入眠是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一种状态。当心神意识的圆融、混沌感与潜藏感融为一体的时候,就是睡意来临的时候。
从这个角度来看生理学上关于入睡机制是脑干网状结构中有关脑组织的开关作用、诱发作用还是整体脑组织的抑制作用、过程,就可知道,入睡其实是这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所致。当人的意识进入圆融、混沌状态,即包含着对以阳性的清醒的、分析性的、冲动性的、向外、向上的意识状态的抑制,但只有这种抑制和状态还不够,还要有局部的、“点”性的下行、收敛、潜藏,这两种意识、感觉和机制谁先走头一步都没关系,关键是另一方要及时跟上来,两者融合为一种新的意识、感觉机制、状态。
克服一般性失眠、快速入眠有以下几点具体做法:
一、做到全身心放松
入眠的实质既然是心神的潜藏、心肾相交,那么,相对于日常的身心的清醒、运作、上扬状态,入眠最先需要的就是做到身心意识的放松、下行。放松是入眠的基础,否则,在身心紧张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入眠的。有些人睡不着,因为紧张,可自己却没有觉察到,总是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只要做到放松就可较快入眠。
放松首先是心意的下行、放松,守住身体下部或全身,若将心意全部放在大脑皮层甚至思维状态中是不容易入睡的;其次是身体的各个部分都要放松,尤其是肩头、喉头等处;最后是气血的放松,要将活跃、上涌的气血退下来,这一点很重要。
当然,影响放松的因素也很多,主要的是火气大和思想失控。
人身上尤其是脑中的火气大,由于其冲动、外向、上扬特性,会使人身心意识难以放松。白天的、尤其睡前的紧张、劳碌、思虑过多都会导致身心火气大,所以专家建议人睡前在清静、宽敞的地方散散心是对的,入睡时配合身心放松进行深呼吸、呼出火气也是必要的。
思想失控是指人的大脑兴奋,心猿意马,胡思乱想,思路收不住,即思虑过度。这个时候,也可以做深呼吸,或是转移一下注意力,或是在在清凉开阔的地方静坐一段时间等,让心绪渐渐平复。
二、主动强化睡意的培养
如果第一段的做法不能使你获得足够的睡意而入眠,那么就再进行这一段的做法。
暗示自己“太困乏了,要睡了”,回忆、体会困乏时的身心脑的综合感觉,并以之配合刺激、增强睡意;并将心意沉浸在睡意中,而忘掉其他一切。如此,即可解决一般的失眠问题而顺利入眠。
三、其他情况处理
有时候,在经过了第一、二步的处理,也可能不能入眠,反而更加烦躁,这可能有以下原因:身心脑中火气太大;心中有不良情绪存在,比如悲忧、恐惧或过于兴奋、激动等。
身心脑中火气太大,而头两步皆是以内守为主,故会封闭、增加火气,使身心燥热难眠。或者是头两步调控运用不当,反而搞乱了心意。此时可终止入睡的努力,而起床散散心,清静一下,再尝试入睡时也不要在身心内部下功夫,而可回忆过去见过的令自己心旷神怡的、悠然安静的风景、场景,心意全部沉浸在该意境中,神游于此,而忘却自己的身体和身体所在的环境,坚持一段时间,就可能入睡。另外,饮食上要注意少食火气大、热性强的食品如辣椒等,睡前更不要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浓茶等。
如果是不良情绪所致的失眠,当以平衡、转化的方式去化解不良情绪,再选用前面的方法培养睡意入眠。
当然,实在睡不着时,就不如不睡,主动放弃入睡的努力和对潜意识的强制,而将身心尽量保持在安静、自然的状态,等有睡意时再睡反而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