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中国改革重装上阵

第一章 “新型城镇化”将是谁的盛宴?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工作思路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以有序实现市民化为首要任务。2011年中国城镇化的官方统计数字是51. 27%,但其中城镇户籍人口所占比例却只有35%,这之间的落差是数以亿计、还未能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的广大农民工以及他们的家属。关于“新型城镇化”,郎咸平教授说:

·农村进城务工人数不再猛增,地方政府建设“大跃进”只会制造“空城”

·地方政府要为进城务工者及其家属支出大量财政补贴,“城镇化”成本过高

·“新型城镇化”应以人的舒适为主,不要盲目建大城

牧笛播报

“城镇化”让北京成“首堵”,上海忙卖地

回顾2013年,有四个城市一定要进入年终盘点之列。第一个城市就是北京。

2013年北京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堵”——“堵城”、 “首堵”。北京的朋友说,在北京一天只堵一次车,就是“从早堵到晚”。你如果不想忍受堵车也可以,就得去挤地铁。北京早高峰的地铁,简直让你毫无尊严。

第二个城市我们要说上海,还是一个字——“忙”。忙什么呢?整个2013年,上海都在忙着卖地,卖地收入也是全国最高的。卖了地,有了钱,于是当地高级法院的一些法官开始集体嫖娼,被曝光后,被开除了党籍。但是人民群众不干了,说“他们嫖娼成了败类,现在把他们算成群众,我们又不是垃圾回收站”。

第三个要盘点的城市是长沙,一个字是“火”,因为湖南电视台在2013年出了两档比《财经郎眼》稍微火一点的节目,一个是《我是歌手》,一个是《爸爸去哪儿》。

第四个城市就是广州,用一个字盘点,就是“猛”。为什么?因为广州出了恒大,太猛了。恒大足球队出门“干掉”了韩国足球队,拿到了亚冠的冠军。

盘点完2013年的四大城市,我又要开始作诗了。 “城市如此多娇,引无数屌丝竞折腰。”过去是农村包围城市,现在是城市逆袭,反包围农村。为什么?因为贯穿2013年并且延续到2014年的一个关键词,叫作“新型城镇化”。那么“新型城镇化”对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影响?它“新”在哪里?

郎咸平说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应是“人的城镇化”

一、“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不再大搞基建

从2013年开始,“城镇化”几乎成了一个专有名词,甚至是很多企业家、大学生未来梦想的一个重要基础。为什么会有“城镇化”这种说法?我们用数据说话,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是53.73%;如果按照户籍人口算,那么我们的城镇化率只有35%。和先进国家平均70%以上的比率相比,我们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按照外国媒体的报道,未来十年我们大约会有4亿人从农村迁入城市。

所以包括樊纲等在内的很多学者,依靠这个数据拟定出一个“城市化”蓝图。比如说,4亿人进入城市,肯定得买入固定资产——房子。如果按照平均每人的购房费用是10万元计算,那么4亿人就会产生40万亿的购房需求。这是不是可以拉动中国的房产消费,拉动中国的GDP?现在这个声音成为了舆论的主流。如果这个假设真的发生也还好,但是我更关注中国会发生“逆城镇化”。

“逆城镇化”一般指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地集中化、大型化。但同时在少数经济高度发达、城市化趋于饱和的国家,投资方向从大城市转向小城镇与乡村地区,出现了城市中人口减少、经济衰落的现象,这种衰退在城市的“内城区”(inner city)显得特别明显,而乡村地区人口却比以前增加。

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京举行,提出了六大任务。我惊奇地发现,没有一项任务是要扩建城市的;而且,中央领导特别提出“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也就是“新型城镇化”,这和我们过去提出的40万亿规模的城镇化完全不一样。

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针对推进城镇化,提出了六项主要任务:第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第二,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第三,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要完善地方税体系,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第四,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第五,提高城镇建设水平,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第六,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培养一批专家型的城市管理干部,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建设和管理城市,城市规划要保持连续性,不能政府一换届,规划就换届。

二、农民工数量不再激增,地方政府搞的建设“大跃进”无人埋单

但是我后来发现,地方政府和中央的语调完全不一样。地方政府是怎么理解“城镇化”的?就是“建设、建设,再建设”。我在这里给各位提供一组非常震撼的数据。我们的发改委针对12个省的156个地级市做了调研,并在2013年9月公布出结果,发改委发现92.9%,也就是145个城市正在搞“造城运动”。其中12个是省会城市,要建设55个新城区,也就是说,每个省会平均建4.6个新城区。另外133个地级市,要建设200个新城区,平均每个地级市要建造1.5个城。什么是新城区?其实就是一个新城了。

我们发现,这145个地级市,它们的平均旧城面积是115平方公里,建的新城区平均是63.6平方公里。从面积来看,新城区面积是旧城区的一半多一点。但是请各位注意,旧城区大多是很多矮小的平房,但新城区都是高楼大厦,它们两个在容纳人口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新城区虽然只有旧城区50%的面积,但是它们两个的承载人口数量是一样的。

另外的数据也显示,我们的城市旧城区总共承载了7.1亿人口,而“造城运动”里的新城区,它们的承载人口总和也将是7.1亿左右。那么我们到底有多少农民工可以进城呢?我们惊奇地发现,15 ~60岁的可劳动人口大概只有2.62亿,他们是可以进城务工的,这其中38%住在城市的职工宿舍,还有33%是自己租房子,还有10%住在工地里,真正买房子的人口只有0.6%。这也表示,已经进城的2.62亿农民工在住房问题上,已经达到了相对固定的状态,也就是说不需要住进所谓的新城区。

有人会说,我们叫他们买房嘛。就目前2.62亿的农民工来看,他们的家眷加在一起大概比1.4亿少一点,所以农民工及其家眷一共大概有4亿人口。我们不拿北京、上海这种一线城市的房价来计算,而是假设这4亿人口都要在三、四线城市买房,每人平均10万元购房成本的话,4亿人口需要40万亿来买房子。我再告诉各位,2.62亿农民工每人每年的薪水是2.7万元,如果他们的储蓄率是30%的话,这个比例已经非常高了,但即使这样他们也需要存20年的钱,才能够在三四线城市买到房子;如果他们的储蓄率只有10%,就要存60年才能买到房子。但我要提醒各位,每人年收入2.7万元是现在农民工的平均薪水,而房价在不停地涨。如果继续这个涨势,农民工攒一辈子钱也买不起房。

还有人问,2.62亿农民工还有后代,新一代的农民工会填充农民工的总数。如果你这么想问题,那就是大错特错。为什么?我们用数据说话,目前我们的农村户籍人口有8.8亿,占中国总人口13.5亿的65%。我们继续对这部分人群做细分,把15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人口去掉,还剩下6.16亿的人口,其中一半是女性。成年女性也是劳动人口,但是她们在结婚之后大多被生小孩、照顾小孩、照顾老人等琐事占据,使得劳动力大打折扣。因此,真正有效的农村劳动力只有3.08亿男性农民。再说这3.08亿人,有一部分人是留在农村的,他们经营餐厅、小卖部等,这需要3000万到4000万人。把这些人扣除之后,我们惊奇地发现,就剩下2.62亿可供城市雇用的农村劳动力。换句话说,未来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总数不可能有非常大的增长。那么“造城运动”产生的能够容纳7.1亿人的新城区怎么办?没有人来填充,这就是地方政府搞建设“大跃进”的结果,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三、“逆城镇化”危机:有效劳动人口减少,财政不堪重负

各位觉得这就是最终的悲剧了吗?错了,我总结出的“逆城镇化”一旦发生,才是最可怕的悲剧。什么是“逆城镇化”?就是城镇化的质量大幅度降低,它不仅不会带来正面效果,反而会带来极可怕的负面效果。这主要是由两个危机造成的。第一个危机是2.62亿有效农村劳动人口,这个数字要保不住了。为什么?我们国家整体的老龄化速度太快,有效劳动人口下降。拿2012年和2011年的有效劳动人口(15~60岁)数字做比较,下降了345万人。

农村劳动人口年龄分布图

第二个危机是,如此大规模地搞城镇化,让那么多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但是在有效劳动人口下降的大背景下,最后是谁迁入了城市呢?就是老弱妇孺。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是,我们拿什么安置这些人。

就拿现有的2.62亿农村劳动力和他们的1.4亿家眷为例。为了安置这4亿人口,我们的政府需要拿出多少钱?根据社科院的调查,为了解决这些进城打工者和家属的教育、保障房、社保等问题,政府要为每个人平均一次性投入2.6万元,落实到4亿人头上,就是10.4万亿。这笔钱是纯粹的成本投入,又不像固定资产那样产生回报。请各位再注意,我们的政府财政收入基本都是连年递增,然后从2011年开始迈过10万亿门槛,到2013年的时候达到12.9万亿。看上去非常多,但是在解决农民工进城问题上,还是会觉得负担很大。所以我认为第二个危机更可怕,它让各个城市的财政不堪负荷。

我得出的结论就是,习主席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是讲到了问题的核心,我们接下来应该思考的不是怎么把城市建得更高、更大,而是思考如何让农村人口即使还留在农村,也能过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