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 郎咸平 王今 王牧笛
- 11字
- 2021-04-02 11:00:09
“三言”堂
本期嘉宾:王福重(知名学者,经济学家)
审批制是腐败的“源泉”
一、丁书苗,不简单
王牧笛:这么多落马的高官,让我们一时都不知道从谁说起。两位老师,我们不妨从一个传奇的女人——丁书苗谈起。
郎咸平:在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的腐败关系网里,丁书苗的位置之重要,能力之大,让我们感到震撼。经她手促成的50多个高铁建设项目,价值高达1788亿。
另外,过去我们常认为,官员贪污、受贿肯定是欺诈民营企业,还有老百姓。但是,在刘志军的案子里,经过丁书苗的穿针引线,竟然是23个大型国企成为了行贿主体。我认为刘志军的案例是“高级”的腐败案,因为已经把民企彻底抛弃在外,成为一个全部是“内部人”的腐败案。而丁书苗能够在一群了不起的“内部人”之间穿针引线,迎合各方利益,成为刘志军的“中间人”,这至少说明,她是一个非常了解“内部人”特点的人。
王福重:丁书苗的意义还在于,她让我们重新加深了对一些原理的认识。最重要的就是多方面印证了一个政治学理论——阿克顿勋爵说的“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刘志军手握重权,巨大的权力不仅使他,还能让他的“中间人”丁书苗被众多大型国企的高官当作“贵宾”。比如在京沪高铁建设的时候,中铁十局、十三局、二十局都得向她行贿才能拿到项目。试想,如果丁书苗和刘志军没有关系,她只是一个没读过多少书的农村妇女,那么我们那23个国企的老总还会想见她吗?
然后,在刘志军“绝对权力”的庇护下,丁书苗可以最大限度地穿凿,最大限度地为刘志军和自己谋取利益。丁书苗本人获得了20多个亿的贿赂赃款,这些都是从23个国企那里拿来的。各位不要忘了那23个国企手里也掌握重权,它们再透过自己的权力网络从其他人那里拿到贿款,“抵消”自己给丁书苗行贿造成的“损失”。最终在支出式腐败下面,又形成一个行贿链条。
二、审批制度滋养贪腐
王牧笛:刘志军被媒体评为“大老虎”之一,和他并驾齐驱的还有原中石油董事长、国资委主任蒋洁敏,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并称“一蒋二刘”。
王福重:他们为什么能够用权力寻租?或者说,他们的权力是靠什么变现的呢?是我们现行的审批制度给了他们贿赂的条件和渠道。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行政审批制度,本身具有强制他人行为的权力,尽管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只要它存在一天,就会为腐败提供温床。而且更可怕的是,拥有审批权力的部门或者个人,因为享受到权力带来的种种好处,会有加强权力的潜在意识。比如刘志军,他之所以到后期开始为别人出面买官,就是因为他想在退休之后,通过这些“门生”,继续维持自己的权力。
王牧笛:李克强总理上任以来,取消了大量的审批事项。
王福重:对,2013年以来我们新一届政府已经取消了200项审批事项。但其实我更想知道,我们现存的一共有多少项?我们的政府能不能明确地公布出来,然后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有关于市场经济的审批制度,哪些有存在的必要。
郎咸平:没有一个是有必要的。我们大胆地假设,如果不存在审批这件事,那么依附它而生的权力寻租也就不会有。目前,我们还不是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其中存在的审批制度,让包括发改委、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在内的审批部门,统统成了腐败发生的聚集地。坦白讲,我们能不能真正地走向市场经济,杜绝腐败发生,很大程度要看审批制度能不能做出重大改进。
三、“腐败经济学”是对的吗?
王福重:张维迎教授提出过一个非常具有争议的理论,叫作“腐败是一个次优选择”。什么意思呢?张维迎假定在政府垄断、无腐败,以及经济增长之间,我们同时最多只能实现两个。他认为,最差的是政府垄断、无腐败,但没有经济增长;最优的是无腐败、经济增长,但必须排除政府垄断;次优的是政府垄断、经济增长,但一定会有腐败。
我们现在的情况就是政府垄断、经济增长,但有腐败,是“次优选择”,但不是最差的,所以有人将张维迎的理论,直接形容为“腐败是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发展的润滑剂”。例证就是,集于一身的职务再加上职务本身具有的审批权力,让刘志军一人就能掀起“高铁大跃进”,我们的高铁怎么可能建得这么快?我们的GDP怎么可能上涨这么多?
郎咸平:我反对所谓的“腐败经济学”。之所以称“腐败是润滑剂”,腐败“能够帮助经济增长”,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我讲的一个结论——腐败已经透过支出式、审批式、卖官鬻爵的方式,在我们的体制中遍地开花,并且呈现链条、网络式的延伸态势。这种自上而下,一级、一级传递下来的腐败,会让总贿款越滚越多。到最后,要承担这些贿款开销的,还是老百姓。比如我们的各种票价、油价、水电价格,都有可能成为贿款开销传导的载体。因此我认为必须彻底铲除腐败,这样能从生活成本上直接给予老百姓改革红利。
王福重:对,如果没有这么多审批,我们的日子就不会这么难。
王牧笛:我在最后想读一个网友的深刻反省,我觉得特别有道理。“我们恨贪官,可又拼命地报考公务员;我们骂垄断,可又拼命地往高薪单位里钻;我们讥讽不正之风,自己却忙着找关系。总之,我们愤怒不是因为不公平,而是觉得自己处在不公平中的不利位置;我们不是想消灭这种不公平,而是想要自己处在不公平中的有利位置。这种骨子里的自私,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自我批评的。”
第三章 治霾要靠举国之力
2013年12月,雾霾笼罩了半个中国。从华东到东南沿海,甚至是西南地区,已有25个省份,104个大中型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雾霾天气。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 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身陷“十面霾伏”的中国人,该怎么办?
郎咸平教授告诉我们:
·中国雾霾问题已持续50年,目前是愈演愈烈的结果
·让PM2.5超越GDP,成为官员重要政绩考核标准之一
·在联动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国家级治霾体系
牧笛播报
朦胧的雾霾太“伤”人
我们要聊的话题有一种朦胧的感觉。你深陷其中找不到方向,且痛到无法呼吸。知道这是什么吗?不是爱情,是雾霾。
2013年可以说我们经常遭遇“十面霾伏”,民众只能“自强不吸”。很多观念都发生了变化,以前我们会说,“快出门呼吸新鲜空气”,现在是“快关门、关窗,呼吸新鲜空气”;以前“出门锻炼,生命在于运动”,现在改成“宅在家里,生命在于静止”。
有上海的朋友抱怨,说一不小心开了窗,雾霾直接触发了家里的烟雾报警器,全家都是水。北京的朋友一听,不屑一顾地说,你这算什么呀?我们家里的煤气警报常年响,我把煤气闸门关了以后还在响,就打电话给客服,这个服务人员说,“你关窗就可以了”。
当然,雾霾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比如《环球时报》说,“雾霾的能见度只有几十米,有利于特种作战,大部分的侦查都失效了,而且导弹打不准,有利于军事防守”。所以水下作战靠海带,天上作战靠雾霾,全国人民的幸福和快乐靠《环球时报》。其实,雾霾的学名不叫雾霾,中国雾霾的学名应该叫“中国防空雾霾系统”。
央视网也发表了评论,说雾霾会有五大“意外收获”。它会让全国人民更团结,全国人民更平等,全国人民更清醒,全国人民更幽默,全国人民更长知识。
也有网友评论说,在发生雾霾之后,有的国家留下了一整套治理方案;有的则留下无数经典的幽默段子。我们不仅说段子,还要给方案。
郎咸平说
政府不作为,导致50年来雾霾愈演愈烈
一、雾霾笼罩1/7国土,危害就在我们四周
从2013年12月开始,雾霾笼罩了半个中国。从华东到东南沿海,甚至是西南地区,已有25个省份,104个大中型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雾霾天气。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雾霾竟然“下江南、入西南”,甚至还去了好山、好水、好空气的福州。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13地,创下历史新纪录。2014年2月,雾霾天气更加严重,超12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国土总面积的1/7)遭遇持续雾霾袭击。
过去我们总以为,只有北京才会发生雾霾,其他地方是没有的。但现实是,2013年12月初,全国性的雾霾全面爆发,波及25个省的104个城市,其范围之广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比如说黑龙江省和河北省的部分地区,雾霾导致能见度不足50米;安徽桐城在雾霾天气的时候,能见度不足10米。这导致什么结果?大家都看不到交通信号灯,警察指挥交通只能吹哨子,大家都要听哨子声开车。
也有人说我们不要那么悲观,中国现在的雾霾天气比1952年的英国要好,英国当时的雾霾才是真的非常严重。1952年12月5日至12月9日的四天时间里,英国有4000人死于雾霾天气,之后两个月又导致8000人死亡。也就是说,仅仅一次连续的雾霾天气,就造成了英国1.2万人的死亡。当时英国在举办一个牛展,350头牛里面,有52头牛严重中毒, 14头牛奄奄一息,还有一头牛被毒死了。
如果用“五十步笑百步”的心态来看待雾霾问题的话,那我们早晚会发生英国的惨剧。告诉各位,我们真的离“惨剧”越来越近了。什么意思?我们用数据说话,各位晓得中国最干净的城市是哪个吗?是海口。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全世界1081个城市做了空气调查,海口作为中国空气最好的城市,排在第814名。由此可见,中国的雾霾已经严重到何种地步。
那以PM2.5来计量的雾霾对我们每一个个体有什么影响呢?PM2.5的颗粒太小了,戴一般的口罩没有用,它还是会被吸进身体里。其中75%留在肺泡里面,造成呼吸器官的病变;另外25%,进入到血液里面,造成心血管疾病。我给各位举个例子,2013年1月,北京爆发严重雾霾天气之后,医院里呼吸科的病患增加了八倍;2013年12月,全国全面爆发严重雾霾天之后,上海、江苏、浙江的呼吸科病患也增加了两倍。
PM2.5,即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二、中国雾霾半个世纪前已出现,50年来愈演愈烈
有人很着急地问,我们这一次的全国性雾霾,是暂时性的呢,还是长久性的呢?它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先看看环保部的专家是如何解释的:“受近地面静稳天气控制,空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流动性均非常小,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而且有较强大的大气颗粒物污染物传送。”
坦白讲,非常专业,我也没看懂。我专门请教了一个专家帮忙翻译一下,其实就三件事:第一,没风;第二,空气湿度大;第三,PM2.5是从北方吹过来的。如果真的是因为没风、空气湿度大,还有内蒙古的沙尘暴、河北的钢铁厂闯的祸,那我们就可以放心了。因为这些事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
但如果不是呢?还有一个更可怕的数据,我们在50年前就有雾霾了。1961—1965年的时候,我们的天气非常好,能见度普遍都在30公里,但即使在当时,我们也在局部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1971—1975年这5年里,普遍的能见度降低到25 ~30公里,并且出现在东部地区的雾霾的区域范围有所扩大;1991—1995年的时候,普遍能见度降低到15公里左右,整个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基本都会出现雾霾天气,而且人口密集的地方雾霾程度非常严重;2001—2005年,普遍能见度不足15公里,东部沿海地区和东三省继续被雾霾困扰,而且发生严重雾霾天气的地方和频率都在增多;最后是2013年的情况,全中国东半部全部遭到雾霾侵袭,其中一半以上都属于爆发雾霾,也就是我们统计出的25个省104个城市。
通过大量的数据证明,中国的雾霾问题实际上已经存在了50年,然后逐步发展到今天“十面霾伏”的境地。如果真的是环保部所说的没风、空气湿度大、北方沙尘暴等造成了雾霾,它们会一直持续50年,并且影响范围扩大到长期湿度大,且北方沙尘吹不到的东南沿海地区吗?不可能。
三、机动车和燃煤是加速雾霾恶化的主要原因
那么到底是什么加速了雾霾在过去50年里的发展速度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北京的雾霾形成原因。我们从下图可以看到,从包括内蒙古、河北在内的北方吹来的PM2.5只占了24%,剩下76%都是北京市内自己产生的。如果北京市政府想要治理雾霾,不要怪内蒙古和河北,你能够把北京市区内76%的污染源头解决掉,你就能解决雾霾。那么这76%又是来自哪里的呢?其中机动车占了22%,烧煤占了17%,建筑工地占16%,工业喷涂也占16%。
2013年北京市PM2.5来源分布图
根据这个PM2.5来源分布图,第一,北京市政府能不能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出行等进行更严格的管控呢?第二,烧煤产生的污染这么大,政府能不能考虑推动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代替煤炭?第三,建筑工地,是不是能采取新的规范,来降低扬尘等问题。最后是工业喷涂问题,政府能不能下决心把它们迁出去,或者采用密封室来做。
我认为,我们的政府,在面对PM2.5问题的时候,不是不能,而是不为。这样就是为什么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市有蓝天,因为各级政府都加大力度整治。
北京是这种情况,那么南京和上海呢?我们就来看看上海的PM2.5来源。外来因素只占到20%,本地因素占到80%。而且我们惊奇地发现,上海本地原因和北京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其中机动车船25%,烧锅炉21%,建筑工地10%,工业喷涂15%。这就表示,中国的雾霾问题是一个历史的沉积,是50年的雾霾问题发展到了今天,而且问题愈演愈烈,情况越来越严重。
2013年上海市PM2.5来源分布图
至于为什么雾霾问题集中在2013年12月初爆发,因为没有风、湿度高这两个诱因。请我们的政府正视这个严峻的问题,不要让我们的雾霾问题发展到英国1952年那么严重的程度。雾霾诚可怕,但只要政府能够正视我分析出的几点自身原因,分别进行治理,我相信,我们强大的地方政府,透过强大的执行力,一定能够在未来的10年、15年、20年内,降低PM2.5浓度,让雾霾问题永远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