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学习是对自己的教育(2)

拥有确信能力可以让学生理解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老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每个同学可以得到什么并不取决于老师,而取决于自己。可惜的是,一些学生并没有醒悟到这一点,反而认为学校和老师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老师应该具有更大的能力与更多的知识。如果学生自己不做出调整,没有养成确信的习惯,那么在商学院的课程中想要得到好的收获,恐怕是做不到的。老师也一样要调整自己。只有拥有对知识的确信,对实践价值的确信,对理论和实践之间联系的确信,老师才会发挥他们应该发挥的作用。如果老师自己都不确信理论的价值,不相信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并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想要学生确信也是不可能的。老师如果不提升自己的能力,不去真切地理解实践和感受实践,同样和那些不确信回到商学院可以学到东西的同学一样,失去了内心信仰的力量,又怎样可以让自己拥有被确信的影响力呢?

如果我们不拥有确信的能力,不建立信仰,就会出现一些令人心痛的情形,渴望成功的欲望战胜了一切,而忘记了做人和做事的基本准则。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出现的一幕,我一直记忆犹新。由于要在淘汰赛中选择对手,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的四对羽毛球女双选手在比赛中消极比赛。其中包括排名世界第一的于洋/王晓理。赛后,国际奥委会和国际羽联决定,取消涉嫌消极比赛的中国组合于洋/王晓理、韩国组合郑景银/金荷娜、河贞恩/金旼贞和印尼组合波利/焦哈利四对选手的奥运会资格。当事人觉得非常委屈,因为她们这样做并没有违背比赛规则,而她们自己也是因为伤痛在身,无法持续激烈的比赛,战术性地选择比赛的节奏,以保证自己有力量获得冠军。该如何理解这件事情呢?在我看来,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这是运动员必须信仰的东西,而不是仅仅获得金牌。虽然对个人来说获得金牌比登天还难,而奥运历史上每届还是有几百个不是因为金牌而成功的人。金牌只是一个可以外显的标志而已,并不是奥运本身的价值,被真正记住名字的是那些对人类精神本身有贡献的选手,我认可刘翔的原因也在这里。

大学学习应该是一个确立信仰的过程,是一个帮助人建立确信和内在力量的过程。一个人在内心拥有确信的能力,他就会对自己的力量担负责任,因此会显得比较内省与内敛,他会有敬畏之心和恭敬之心,他会依赖于内心力量的牵引,信仰往往展现为人内在的对自我要求的定力。

我希望学生可以在大学期间,拥有对“恭敬”和“敬畏”之心的理解,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你会发现拥有信仰并没有那么困难。只要怀着恭敬之心,相信老师,相信家人,相信生活,对周遭怀有敬畏之心,内敛与内省,就会获得内心强大的力量,有了确信的能力,人生的痛苦和挑战都能够面对、接受并安然处之了。

上师说:不用去感觉你是否有佛性,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信任,在信心;重点是恭敬心,就是完全信服。如果你对上师有信心,肯用功,并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办法将教法带给自己,训练自己的心不要重蹈过去的习气,如果你能和正在发生的事安然相处,不要过分注意,过一阵子你会发现任何事情都不会持续得太久;烦恼是如此,其他的事情也会如此。

虽然承认在今天,技术更具有时代性,因此作为现代大学生一定要有对技术和变化的敏感性,一定要与时俱进,拥有并能够驾驭技术带来的变化。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很崇尚大学第一个阶段所呈现出来的功能,也就是用人文或者宗教的知识来培养人。也许是因为今天的大学太过强调知识与技术,太过强调社会功能,反而缺失了人文精神以及信仰的培育。看到年轻学子无法面对竞争、变化以及复杂性,或者无法真正发挥自己的潜能,承担更大责任时,我真的认为并不是他们的能力不足,并不是他们不了解知识与技术,而是缺少内在的驱动力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渴望。甚至,很多学生因为短视而无法去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事实上他们拥有创造无限可能的质素。

我同样承认今天的环境会带给年轻人更多的困扰,更大的挑战,也正因为此,大学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去关注学生确信能力的培养,去关注信仰的培育和养成。一所好的大学,一定会培育出具有自立、自信、自觉和自强精神的学生;一所有着丰富精神内涵的大学,一定也会让其学生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这是我所理解的最重要的大学功能。

我们内心的实现将改变外在现实。

——普鲁塔克

心性

曾经花很长时间来决定是否为学生写一本书,起因是,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总是觉得学生对如何度过大学四年,没有一个清晰的感受。记得在2000年11月为学生开设了一场讲座,题目就是“大学生活设计”,那是一场超过1600人的讲座,体育馆被挤得满满的,很多同学之后告诉我,他们因为这场讲座有了很多改变,我听了非常开心,这是最大的激励。但是经过了10年的时间,依然需要和不同的学生谈论这个话题:“如何度过大学生活,才能够为将来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一个需要用心来规划的事情。为什么学生不能处理好大学的生活?也许是因为不清楚前路,不清楚内心的呼唤,不了解环境,或者不能认知自己。对学生的能力我从未担心过,也很欣赏他们把握机会和拥有尝试新东西的能力。我担心的是能力以外的事情,比如价值认知、想象以及与心灵的对话。

在我的认识里,回归本心、认知价值、拥有想象是一个人极其重要的秉性。我经常不断去找回内心的感受和想象,犹如行走在丽江大研古城的石板路上,喧嚣的人群无法掩盖脚步扣响石板的足音。当你处在喧嚣的环境中,必须放大音量,不得不放弃那些细腻精致的言语,但是有了内心的呼唤,似乎环境于我,都是契合而亲切的,即便是喧嚣的古城夜晚,也同样在细腻的灯光中看到柔情。又如坐在午后下阳光的校园一角,四周温柔而安静,从心头流淌出来的心语总是不断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让我能够找回自我,回归本心。只要和心灵有交融,可以随地而坐,仰头看天,天空也会因此成为某种可望而可及的境界,有云飘忽而来,随性舒卷;只要有想象,可以倚在院墙,与行人彼此相视,听见小鸟飞过,再细看了无痕迹,相泯一笑。

就如多少文人骚客,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唐诗宋词元曲,大浪淘沙后留下来的才是千古文章。在此时空,我多想可以与他们交集,学会用这些优美的文字来表达我的情感,当我想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才发现读书不够,也知道底蕴不足;有些气馁,想起陆游的文字,李白的才气,以及他们的气魄,好喜欢且羡慕。

我甚至羡慕起梁启超的书房来,春节和家人去拜访梁启超故居,一个标准的广东民宅,坐落在榕树下,塘水边。最吸引我的是读书的地方,晴朗中透着智慧的光芒,清澈中蕴藏着书卷的气华。望着那里,我总是联想到经史子集、诗书画篆所散发出来的阵阵墨香,甚至感觉到飘逸的思路和文人落落寡合的书卷气息。我知道,正是这个院子,诞生出院士、科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能够一门多俊杰,这是传承更是底蕴。

有时走在学校的小径中,会与学生擦肩而过,看着他们总是觉得很亲切,且各具特色。但是最近几年在不同的校园里走过,好像觉得缺少一些什么东西?回想在梁启超故居的感受,知道是缺少书卷之气而更多是时代的气息。学生总是可以标示出潮流,可以彰显个性,但是我还是情愿他们在眉宇间透出英气和书卷之气,这样要求不一定有道理,可是我还是非常固执地认为,他们应该是具有探索精神和满腹经纶的人,而不是时尚和张扬的人。

四年大学,一个不长的时光片段。在这个片段里,你可以给自己任何尝试和锻造,给自己任何一种设计与安排,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个学段,甚至每一天、每一刻。正是这些不同的尝试与锻造、设计与安排,你会成为一个非常不同的人,同样也就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和个人的品性。如果这段时光中,融入的是书卷、思考、审视和理想的强化,借助于课堂、书本以及分享,学识的精进会扩展人的心胸和视野,到四年结束时,这一切都成为你的个性特征,是属于你的神韵。

不要太过急功近利,不要太过在意充满诱惑的机会,不要太过在意其他人的所得,回归到本心,安静下来好好阅读、好好思考,好好培育属于自己的书卷之气,让知识提升你的胸怀和想象。我甚至喜欢戴着眼镜的同学,因为我总是很简单地认为,戴眼镜的同学一定是读了很多书的人,那眼镜就是一种气质的标志,这样的认知直接导致自己上课提问时,总是不自觉地提问戴眼镜的同学,固执地认为他们一定可以回答得令我满意,虽然我知道,这是认知的误区。

我们该庆幸,生命中与大学相遇,这是一段纯粹的时光,只有书本、阅读、想象。也许人生的意义是在其后才真正展开,可是如果可以借助于这一段时光,储备足够的想象和知识,拥有明确的判断,让自己可以按照心的判断前行,人也就有了心灵的归属。

可惜的是,现在的大学教育职业化倾向非常明显,学生在报考大学志愿之时,就已经去设想四年后什么专业更容易找到工作。一方面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比较追逐时尚,更加现实;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期间也一样追逐时尚,务实与功利。很多学生到大三时,已经围绕着寻找工作去安排学习时间。有一次,我遇到一个学生上课请假,理由是要去实习单位面试。这些现象的存在,的确与就业压力有关,但是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怎样可以沉淀出很好的心性,又怎样真正获得成长呢?

我承认现在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这是让人看到的非常开心结果。同样,我们也可以相信有一天会从大众教育转向普及教育。我一直很欣赏新加坡的发展模式,在一个资源完全匮乏的地区,成长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新加坡能够得以发展的一个核心要素,就是全民素质的提升,让人力资源成为国家战略。如果中国能够让大学教育成为普及教育,国民整体素质提升,一定可以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实力。

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就业理念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是必须接受的现实。问题是,即便是大众教育中,学生来读大学,就业教育也应该只是一个基本选择,绝对不应该功利到围绕着就业来培养学生。倘若学生只懂得就业的技能,而不能够拥有完整的心性,不懂得如何面对变化与挫折,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相处和拥有团队精神,即便解决了技能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学生长期发展的问题。

如果一个学生在读大学期间,认为技能学习是最重要的,就会出现对专业学习和基础知识学习偏废的情形。最近20年工商管理教育非常热门,所以我常常会遇到其他专业的学生跑来和我探讨专业学习的问题,一般会有两类问题:一类是不喜欢现在的专业,因为学了没有什么用,将来找不到工作;一类是喜欢工商管理专业,问问是否有办法转到管理类专业上来,而其背后的原因是管理类专业好找工作。两类问题归结为一个原因,就是用找工作来衡量。

这个问题在社会上的取向更加普遍与清晰,不过我还是很想与大家谈谈我的观点。大学学习真的并不需要为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做太多的考量。读大学应该是为你的一生负责,而不是为你选择就业负责;是为你能够长久的发展负责,而不是为你一时的工作负责。人的一生也许会有多种职业选择的机会,也会在多个岗位上发挥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你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一定无法让你胜任你的职业,你需要持续地学习,才可以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具有持久性。

如果在选择大学时就和未来的职业挂得太紧,扼杀了自己对自然界、对社会、对科学研究的兴趣,那么大学学习实在是一件痛苦而无趣的事情。没有兴趣是没有学习动力的,而且也不能够全面自由地发展,完全被职业束缚,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非常令人担心。曾经看过陈志武教授介绍耶鲁大学的一个观点,印象非常深刻。在耶鲁大学,对本科生的培养理念是:任何一个在耶鲁四年大学的毕业生,如果他从耶鲁毕业时,变成物理、电脑、化学或者是任何领域的专家,耶鲁会觉得那是一种失败,因为耶鲁不希望四年大学教育是培养专家,让他们在某个领域中投入那么深,而忽略在其他广泛领域中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耶鲁有一门大课,叫作“大策略”,由两个研究世界史最出色的教授轮流讲,这是持续一年时长的课程,是一种非常综合型的训练,会讲到孙子兵法、管子经济、古希腊策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