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蓑烟雨(1)
- 宋慈洗冤录:满怀冰雪
- 吴蔚
- 4921字
- 2022-07-29 16:50:00
登临丰乐楼楼顶,既可俯瞰西湖全貌,又可远眺群山——但见千峰连环,一碧万顷,柳汀花坞,历历栏槛间;而游桡画舫,棹讴堤唱,往往会于楼下,为游览之最。由于景色迷人,官僚、缙绅、士人设同年宴或是举办乡会团拜,多选择此处,天下名士更是以『游必于是,宴必于是』为幸。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
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
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
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
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
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南宋·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
西湖大略有十里见方。由临安城出嘉会门,往西北数里,便是万松岭。这一带山岭多植巨松,苍翠夹道,阴霭如云,日光穿漏,若碎金屑玉,人行其间,衣袂尽绿。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诗赞道:“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万松岭即以此而名。
沿步行山道过岭,经长桥,便是西湖东南缘。南面是南屏山,慧日峰下有净慈报恩寺,为吴越王钱俶[1]始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罗汉堂等主体建筑,重檐分翘,斗拱交错,建筑宏丽,与灵隐寺、余杭的径山寺、宁波的天童寺、阿育王寺同列为“禅院五山”。这里香火极旺,寺僧多达数千人,仅寺中伙房用来做饭的大铁锅便重达数千斤,由此可见寺庙僧众之盛。每到傍晚,僧人会准时击响晚钟[2],此即为杭州十景之一“南屏晚钟”之来历。民众喜爱崇拜的济公和尚即在净慈寺为僧。这位喜欢穿破衣破帽、手持破扇的高僧医术精湛,时常救助百姓,被世人尊称为“活佛”。
净慈寺正北面,便是夕照山雷峰。上建有高塔,名雷峰塔,是吴越王钱俶为庆贺妃子黄氏生子而建,又名黄妃塔,俗称西关砖塔。塔身七级,形制与六和塔相似,金碧翚飞,重檐飞栋,极为壮观。每当夕阳西下之时,宝塔与湖光山色辉映,塔影横空,金碧耀目,如梦似幻,别具风韵。宋人有诗写道:“烟光山色淡溟濛,千尺浮图兀倚空。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雷峰夕照”之景即由此而来。
过净慈寺西半里许,即到达北宋名士苏东坡所建之长堤,自南向北穿过西湖,直达葛岭,其景名“苏堤春晓”。堤上有桥六座,即俗语所称“西湖景致六条桥”。第五桥桥西有横堤,称小横堤。过玉带桥,则是金沙港,即金沙涧[3]流入西湖处。湖边建有宫廷酒坊曲院,专取金沙港清澈之水酿造官酒。这一带湖面种满荷花,夏日花开时,清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闻者身心俱爽,不饮即醉,亦是西湖十景之一,称为“曲院风荷”。
再往北一二里,即是岳飞坟。之前岳飞遇害于大理寺风波亭后,一名叫隗顺的狱卒冒着生命危险将其遗体运出,偷偷埋葬在钱塘门外的九曲丛祠。孝宗皇帝登基之初,即追复岳飞原官,为岳飞正名,这才“起枯骨于九泉之下”,以一品“孤仪”礼将岳飞遗骸改葬于西湖栖霞岭下。淳熙六年(1179年),宋孝宗又为岳飞加谥号为“武穆”。岳飞虽死,盛名不衰,其坟遂成为西湖一大名胜,时称“武穆坟”,四方赶来吊唁者络绎不绝。
沿湖继续东行,过西泠桥,桥边有苏小小墓。苏小小是南齐著名歌妓,常乘油壁车[4]出行。她本人有诗云:“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可谓才貌双全的浪漫多情女子。可惜年仅十九岁就咯血而死,死后葬在西湖,赢得了后世无数文人骚客的凭吊。
古迹尤其是古墓其实并没有多少看头,然而它却提供了一个凭吊历史、展露历史情怀的地方,人们总能在想象的空间里延续着历史的哀音。时有《苏小小歌》云:“桃花流水杳然去,油壁香车不再逢。”上句集自唐代大诗人李白《山中问答》“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下句集自北宋名臣晏殊《寓意》“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佳人已逝,芳名犹存,称得上足慰平生。
再沿湖东行,则是六一泉、五柳居、庐舍庵、中冷财神庙、行宫、圣因寺、望湖楼、照胆台、莲池庵、苏公祠等。临湖为“平湖秋月”。“平湖秋月”往北,为孤山放鹤亭。断桥里湖,有闲地庵、葛岭、保叔塔、大佛头、昭庆寺等名胜。再往北,则直通河道,港汊分歧,四通八达。
再往东,则是唐代白居易所筑之白堤,直达钱塘门,堤上为“断桥残雪”一景。
过钱塘门往南,为丰豫门,又名涌金门,传说是西湖中涌现金牛的地方。这里是西湖上的大码头,游船画舫多聚于此。
继续往南,依次有藕香居茶室、听水亭、子路夫人祠、三义阁、白祖坛、钱王祠等名胜。沿途种有大批杨柳,是鸟儿们的乐园,有“柳浪闻莺”一景。再往南,则是清波门,沿湖边可达长桥。湖中有湖心亭,稍南为“三潭印月”一景,潭中有放生池。
此则为西湖景致之大概。湖山之景,四时无穷,虽有画工,莫能摹写。
西湖既是天下胜景,游人如织,东岸亦成为繁华街市——酒店酒楼,彩楼相对,绣旆相招,掩翳天日,且不论风雨寒暑,白日夜晚通宵营业。
观赏西湖风貌的最佳位置,当属丰豫门外的丰乐楼。临安城之西共有四门,出钱湖、清波、钱塘三门,均看不见西湖,唯有丰豫门正与西湖相对,于是建楼掩之,关闭风水。丰乐楼位于西湖东岸边,坐南朝北,西面正跨西湖,对南、北两山之胜,时人称之为“楼外湖山一望中”,位置堪称绝佳。
丰乐楼前身为建于北宋年间的耸翠楼。宋高宗建都临安后,一度怀念故都汴京的风土人情,遂改耸翠楼为丰乐楼,名字即取自昔日汴京最大之酒楼[5],后将此楼赐给了名将杨沂中。
这位杨沂中是北宋名将杨业的玄孙,是名副其实的“杨家将”出身,也算是南宋开国后的一员猛将,先任名将张俊军下统制,累立战功,后协助宰相陈康伯指挥对金保卫战。因此战获胜,杨沂中为宋高宗所器重,被赐名杨存中,开始主持南宋军事。宋高宗将位置极佳的丰乐楼赐给杨沂中,足见对他宠爱有加。可叹的是,这常人企之不及的帝王恩宠其实是以名将岳飞的性命为代价换来的。
当年岳飞被解除兵权后,愤然回到庐山,预备在山中终老。但宋高宗和秦桧忌惮岳飞在军中威名太高,一心要置他于死地。秦桧先是收买岳飞部下副都统制王俊,指使他诬告张宪、岳云谋反,说张宪曾经写信给岳飞劝进,先将张宪、岳云逮捕下狱。随即又派与岳飞交好的杨沂中去庐山诱捕岳飞。杨沂中见到岳飞后,称岳云、张宪是因为一件小事被逮捕,需要岳飞亲自到朝廷对质。岳飞一向信任杨沂中,遂不顾部将劝阻,跟随他来到京师。哪知道刚一进城,就被直接带到南宋最高审判机关大理寺。岳飞仍然不能相信已被杨沂中出卖,问道:“我为国家出力半生,今日为何带我到这里来?”当他转头看到岳云、张宪露着头、光着脚、脖子手脚戴着枷锁、浑身上下血迹斑斑时,这才明白过来,长叹道:“我方知已落秦桧奸贼手中,使我为国忠心,一旦都休!”
后来岳飞以谋反罪名被赐死,岳云、张宪于军前被当众斩首,宋高宗钦命的监斩者即是杨沂中。其人有这样一段经历,无论如何都难以引起世人的好感。当时的临安市民无论行路还是乘船,都要远远避开丰乐楼,以表示对杨沂中的厌恶。
丰乐楼的转机,始于临安知府张枃。张枃字定叟,是名臣张浚次子,以父恩步入仕途。他极有做官的天赋,在地方官任上时抑豪强,敛盗贼,吏材敏给,遇事不凝滞,多随宜变通,在任皆以治辨称。遂一路青云直上,做到了临安知府。
张枃上任京师最高长官后,立即着手做了两件惊世骇俗的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将临安按地界分为一片一片的区域,每区设立警捕,专捕盗贼和行为不法者。之前京师号称“奸盗聚慝,浩穰之地”,自从张枃设立警捕制度后,临安治安形势陡然好转,竟然到了“夜户不闭”的地步。张枃由此赢得了朝野间广泛的赞誉,被称为南渡后京尹之首。
第二件大事则跟丰乐楼有关。“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宋人大多嗜酒,吃酒是时代风尚,相应地,酒楼、酒肆便成了临安最赚钱的行业。甚至连官方的香药局除了经营香药外,还专门做起了为官、私宴会提供醒酒药的营生,副业远比主业要赚钱多。时有俗谚称:“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赶着行在[6]卖酒醋。”京师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酒楼云集,如三元楼、熙春楼、赏心楼、花月楼等均是著名的私营酒楼。酒楼盈利巨大,官府一心想要捞钱,自然不舍得放弃这块肥肉,户部点检所官营酒库亦设有官酒楼,对外经营。官酒楼由于有官方背景,财大气粗,往往比私营酒楼规模更大。丰乐楼据西湖之会,临水而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张枃当时还兼领户部酒库事,一眼便看到了丰乐楼巨大的商业价值,便利用权势,强行将此楼收归官有,改作为西子库[7]官营的酒楼。
事实果如张枃所预料的那样,丰乐楼稍一崭露头角,便跃升为京师最红火的酒楼,客流、财源滚滚而来,几乎达到了日进斗金的地步,堪称临安最大的销金窝儿,是天下第一等奢靡之所。民间责备、指斥铺张浪费之人,均称“作丰作乐”,即源自丰乐楼。
改作官酒楼后的丰乐楼以主楼得名,实则为一个独立院落,地基比北面的街道要高,除了西面临水之外,其余三面建有围墙。正门开在北面,东、西两侧各有一棵大柳树。大门入口处也不是寻常的台阶加上高高的门槛,而是拱形石条垒成的半斜面,方便酒客乘坐的车马通过。门前支设有红绿色的杈子,挂着绯绿色的门帘、贴金的红纱桅子灯,到了晚上点亮灯烛,灯火辉煌,五光十色,格外耀目。
进来大门,则是一处院落,花木亭榭,映带参错,气象尤奇。穿过甬道,经过迎宾大厅,便可进入主楼丰乐楼。
丰乐楼楼高三层,歇山屋顶,四角飞翘,高接云霄。登临楼顶,既可俯瞰西湖全貌,又可远眺群山。但见千峰连环,一碧万顷,柳汀花坞,历历栏槛间;而游桡画舫,棹讴堤唱,往往会于楼下,为游览之最。由于景色迷人,官僚、缙绅、士人设同年宴或是举办乡会团拜,多选择此处,天下名士更是以“游必于是,宴必于是”为幸。
宋朝唯一的宗室宰相赵汝愚有《柳梢青》一词专咏丰乐楼:
水月光中,烟霞影里,涌出楼台。
空外笙箫,云间笑语,人在蓬莱。
天香暗逐风回,正十里,荷花盛开。
买个扁舟,山南游遍,山北归来。
赵汝愚在笔下毫不吝啬地将丰乐楼喻为蓬莱仙山。他既是赵氏宗室身份,又任过宰相等中枢要职,见多识广自不待言,尚有如此惊叹之语,足见丰乐楼楼顶风光满目,好景良辰,堪比仙境。
西湖天下美景,朝昏晴雨,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而不游,而春游特盛。正值阳春三月,物华冉冉,西湖堤岸桃红柳绿,万紫千红,正是一年中最浓艳缤纷的季节。四方游客应时蜂拥而至,或游山,或行乐,比肩接踵,已到了张袂成荫、挥汗如雨的地步。
从上午巳时开始,丰乐楼门前便高悬出“客满”的木牌。阶下则站着两名酒保,都是唇红齿白的俊美少年,却不是主动招徕主顾,而是向欲进丰乐楼的客人解释楼里早就人满为患、不能再接客了。许多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亦有因此而心怀不满者,然而丰乐楼是官营酒楼,除了发两句牢骚外,也不敢多生事端。犹自有一些不肯就此离开、徘徊在门外等待座位者。
霍仪先是掏了两吊钱塞给坐在墙角边卖唱的盲人父女,随即便站在阶下,瞩目着那块“客满”的木牌——那木牌虽然陈旧,看上去很有些年头,但两个大字却写得龙飞凤舞,笔力苍劲,极见功力,一望便是名家所书。
陪同霍仪的是一名五十来岁的黑袍长者,虎背熊腰,虽年纪已大,又身穿便衣,没有佩带兵刃,却自有一股威严的军人风范。他姓毕名再遇,出身将门,是岳飞部将毕进之子,现在侍卫马军司[8]任职,今日是特意陪同乡来品尝丰乐楼的名吃宋嫂鱼羹。
毕再遇见霍仪目光灼灼,始终不离木牌,便主动告知,道:“那是名士楼钥[9]所书。”
霍仪大约二十岁出头,一身青衣长衫,似商非商,似士非士。他还是第一次来到临安,不熟悉京师掌故,亦不知道楼钥是谁,只是礼节性地点了点头。
毕再遇叹道:“你可算来得不巧,不然还能看到楼钥为丰乐楼写的金字招牌。那可是三尺见方的大字,比这两个字写得好多了。”
原来那“客满”木牌并不是楼钥为丰乐楼留下的唯一墨宝,他还写过楼匾,但数月前的一个夜晚被人悄无声息地窃走了。最为有趣的是,这位风雅而且手段高明的窃贼不光窃走了丰乐楼的招牌,还戏谑性地用粉笔在原楼匾悬挂处写下了三个大字:“我来也。”于是这位梁上君子相应得了“我来也”的绰号,一夜之间成为京师妇孺皆知的人物。
其后,我来也更是顶风作案,接连盗取临安数家富户,每于人家作窃,必要粉书“我来也”三字,既是夸耀,亦是示威。临安知府赵师囗震怒拍案,调集大量精干人手,深入临安各厢坊街巷查访缉捕,并为此悬出一百万钱[10]的巨赏,鼓励市民举报线索,却始终没有捉住这位神秘的我来也,甚至从来没有人见过他的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