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斯拉夫人

斯拉夫人是对使用斯拉夫语言的民族统称,他们也是罗马人眼中的“蛮族”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又分化为东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和西斯拉夫人。其中,东斯拉夫人主要是今天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祖先;南斯拉夫人主要是今天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保加利亚人祖先;西斯拉夫人主要是今天的波兰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祖先。

1.斯拉夫人的历史发展

斯拉夫人的历史见诸文字较晚,已知最早的记载出自古罗马史学家老普林尼的《自然史》,另一位古罗马史学家塔西佗,也曾在他的《日耳曼尼亚志》一书中提到斯拉夫人,时间大概在公元1世纪,但此时的斯拉夫人被他们称作“维内德人”。在此之后,斯拉夫人从欧洲历史(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消失了将近5个世纪,直到公元6世纪才出现在拜占庭史学家普罗柯比的《战记》一书中。书中内容提到,斯拉夫人身形高大,衣衫褴褛,民风原始,并且没有固定的住所。这也成为斯拉夫人最早的直接文字描述,并且从此确定了“斯拉夫人(Slavs)”的称谓,概指整个讲斯拉夫语言的民族。

关于斯拉夫人的发源地,目前在学界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们起源于多瑙河流域;一种认为他们起源于维斯图拉河与第聂伯河之间今天的白俄罗斯南部和乌克兰北部,也被称为波列西耶地区。。两种说法各有各的依据,长期争论不休,倒为斯拉夫人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但是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历史证据被发掘出来,最终还是第二种说法略占上风。斯拉夫人正是在那里孕育了自己的民族基础,然后开始向外迁徙,并且最终在整个欧洲大陆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据史料记载,斯拉夫人的迁徙原因,间接也是因为自然灾害。这里之所以说间接,是因为自然灾害并没有直接发生在他们身上,而是直接发生在了日耳曼人身上,因此才有了日耳曼人的大迁徙。但是在他们迁徙之后,自然灾害终将会过去,而他们却没有再回来,这样就形成了大量的生存真空地带,紧邻这一地带的斯拉夫人自然要进行填补。在此过程中,斯拉夫人尝到诸多甜头,于是便开始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大肆扩散。

公元5世纪,由于日耳曼人在大迁徙后留出大量生存空间,斯拉夫人首先开始向西迁徙,迅速占领了这些真空地带。在迁徙过程中,斯拉夫人共分为两支,一支进入奥得河与易北河流域,一支进入波西米亚平原。这些斯拉夫人与留守在当地的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逐渐融合,最终形成了一个以斯拉夫为主的全新民族,成为今天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和波兰人的祖先。

紧随其后,留守的斯拉夫人看到迁徙能够带来如此多、如此大的好处,也开始进行大规模迁徙。但是他们的迁徙不能步人后尘,于是便调转方向,开始大规模向南扩散。这样一来,这部分斯拉夫人就注定会侵犯拜占庭帝国的利益,并且于公元523年发生了第一次冲突。随后,斯拉夫人持续对拜占庭帝国发动袭击,甚至一度冲击到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城下,形成了极为强盛的民族势力。与此同时,生活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其他民族,一一被斯拉夫人征服,这里也就成了斯拉夫人的天下,并且直接衍生出了今天的南斯拉夫人。

接下来,最后一部分留守的斯拉夫人也不甘落后,但此时向西和向南的通道已经被占据,因此他们只能向东进行扩张,从而进入了顿河与奥卡河流域,并最终占领了达拉多加湖畔和伏尔加河流域。这部分斯拉夫人不仅盘踞着斯拉夫人的大本营,而且在后来还得到了北亚的大面积领土,为今天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奠定了深厚基础。

如此一来,斯拉夫人的势力便覆盖了东到伏尔加河流域,西到莱茵河流域,南到巴尔干半岛的广大地域,从而接触到了当时欧亚大陆上最先进的文化科技。在这些先进文化科技的作用下,斯拉夫人的社会建设很快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他们对整个欧洲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尽管如此,斯拉夫人在当时仍然没有真正融入欧洲社会,他们在罗马人眼中始终属于不开化的“蛮族”,至于这种观念的转变,还要等到后来斯拉夫人的基督教化。

2.斯拉夫人的基督教化

据史料记载,斯拉夫人在信仰基督教以前,也信仰多神教。而且这一结论还得到考古学界的证实,再加上流传在斯拉夫人中的一些神话故事,说明他们不仅信仰多神教,而且对于植物、河流、部落,甚至数字,都有过崇拜。当然,斯拉夫人的这个信仰过程,也正是他们认识自然环境的过程,同时也为后世的研究者提供了很多一手资料。而基督教的传播,无疑加快了斯拉夫人的文明进程,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基督教化同样是一件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因为对于斯拉夫人来说,这不仅代表着宗教信仰的改变,还代表着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改变。

公元6世纪初期,斯拉夫人开始接触基督教文化,但这只是局部的,也是不成系统的。到了公元7世纪,西斯拉夫人在今天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地区建立萨摩公国,后来到公元9世纪,又发展成为大摩拉维亚公国。这个时候,基督教势力开始关注斯拉夫人,并且向大摩拉维亚公国派出了传教士。公元863年,被称为“斯拉夫人使徒”的基里尔和麦福迪兄弟进入大摩拉维亚公国传教,西斯拉夫人开始了系统的基督教化发展。公元10世纪初期,随着大摩拉维亚公国的灭亡,基督教的传播变得畅通无阻,西斯拉夫人的基督教化得以完成。

南斯拉夫人在进入巴尔干半岛后,长期夹在法兰克王国和罗马帝国之间受苦受难,如果他们持续信奉多神教,不要说发展自身势力,即使想要顺利生存下去也会成为奢望。在这种情况下,南斯拉夫人虽然几经反复,总体还是在向着基督教化发展。公元865年,南斯拉夫贵族掀起了一次反对基督教的运动,但是很快就被基督教势力联合扑灭,这也标志着南斯拉夫反对基督教化的最后一股势力被彻底消解。截止到公元12世纪,虽然南斯拉夫人分属于不同的基督教派别基督教主要分为基督新教、天主教和东正教三大派别。,但是已经全部接受了基督教文明的洗礼。

东斯拉夫人主要生活在大俄罗斯范围内,包括今天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他们同样在公元9世纪开始接触基督教文明。史料记载,东斯拉夫人接受基督教文明的原因,是源于他们对君士坦丁堡的一次进攻失败。按照当时的宗教说法,是因为圣母玛利亚在战争中帮助了罗马人,东斯拉夫人只有同样信奉基督教,才能借助神力打败罗马人,至少不再让神灵偏袒敌方。实际上,当时的东斯拉夫统治者已经认识到了基督教会的巨大力量,因此想要利用基督教加强自身实力,所以这些统治者不仅没有阻止基督教传播,反而以身作则,带领人民改信基督教。

但是很可惜,东斯拉夫人的统治权在公元882年发生了非正常更迭,新的统治者夭折了这次东斯拉夫人的基督教化。然而,基督教化是大势所趋,违反历史潮流就是自取灭亡。到了公元10世纪,东斯拉夫人虽然已经成立了强大的帝国,但是也不得不接受基督教文明,因为这不仅能够和整个欧洲融为一体,也方便统治者对国内进行治理。到了公元988年,东斯拉夫统治者接受基督教洗礼,然后迎娶拜占庭帝国的公主,从此改奉基督教为国教,并强行要求全国人民信奉,整个东斯拉夫人随即完成基督教化。

后来,随着基督教本身的大分裂,在整个欧洲大陆上的斯拉夫人被形势所迫,也分别信仰了基督教的不同派别。其中,东斯拉夫人主要信奉基督教的东正教派别,西斯拉夫人主要信奉基督教的天主教派别,而南斯拉夫人的情况则比较复杂,他们不但分别信奉以上两个派别,而且还有一部分在后来信奉了伊斯兰教。当然,这些都是出于历史和地域等间接原因,以及政治和军事等直接原因,但总体来讲,斯拉夫人还是以基督教为主要信仰。

3.基督教文明对斯拉夫人的深远影响

对于斯拉夫人的社会文明进程,基督教从中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尽管他们对基督教曾一度采取保守态度。在此过程中,基督教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先进性,从而最终完成了对斯拉夫人的征服。而与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不同的是,斯拉夫人在完成信仰改变和建设的过程中,还经历了基督教自身的大分裂,这也间接增加了他们的选择和转变难度。但是和巨大的实际利益相比,这毕竟是不值一提的,因为斯拉夫人接受基督教,就等于接受了整个欧洲社会的先进文明,其中还包括来自东方的先进文明。

概括来讲,基督教文明对于斯拉夫人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具体内容为:

(1)政治。在接触基督教之前,斯拉夫人虽然是一个统一民族,但是由于信奉的是多神教,所以不同的民族分支之间信仰并不相同,有些信仰甚至是完全对立的,相互之间也就存在着彼此的攻伐。基督教文明对斯拉夫人的洗礼,一举打破了多神教的这种弊端,如此不仅团结了整个斯拉夫民族,同时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到整个欧洲社会。在此基础上,统治者也乐得坐享其成,因为宗教本身就是管理子民的最好工具,欧洲社会也自古就有政教合一的传统,只要宗教教义不侵犯他们的统治利益,信奉多神教还是基督教并不是他们所关心的。

(2)文字。这一点对于斯拉夫人的帮助是建设性的,因为在此之前,斯拉夫人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文字。没有文字就无法记录语言,这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文化载体,文化发展自然变得举步维艰。而在基督教的传播过程中,不可能全部依赖口耳相授,书面文字也是必要的传播途径。在这种情况下,斯拉夫人就需要识记文字,从而完成了民族文化的载体建设,斯拉夫人的历史从此进入文字记载时期。此外,由于大规模和长时间的迁徙活动,不同分支的斯拉夫人也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因此,斯拉夫人虽然具有统一特征,也知道彼此属于同一民族,但是他们之间的交流却成了问题。而基督教带来的统一拉丁文,旋即帮助他们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而加强了整个斯拉夫民族的大团结。

(3)教育。接触基督教文明之前,斯拉夫人基本属于原始人,之所以能够在极度恶劣和凶险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他们依靠的完全是强大武力。但是武力能够一时战胜敌人,却无法一直战胜敌人,更无法战胜所有敌人和自然环境。这就要求斯拉夫人必须具备足够的生存智慧,如果没有基督教文明的帮助,他们的生存智慧成长和成熟,无疑还要经历一个遥遥无期的过程。而斯拉夫人接受了基督教文明,自然也就接受了基督教的教育文明,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培养了大批斯拉夫神职人员,这对于整个斯拉夫民族的素质提高自然裨益良多,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斯拉夫人的生存智慧。

(4)艺术。这里主要是指分属于七大艺术七大艺术: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建筑、雕塑。之一的建筑艺术。由于欧洲大陆多森林植被覆盖,所以原始斯拉夫人就地取材,建筑多以木质为主。基督教传入斯拉夫民族之后,他们的建筑开始转向砖石结构,不仅更加坚固实用,同时在美观和整洁方面也有很大进步。比如建造于公元10世纪末的圣母教堂,就是斯拉夫人学习基督教建筑的集中体现,说明这一时期的斯拉夫人已经掌握了比较高端的建筑文化。并且在此之后,斯拉夫人的所有建筑都开始受到基督教影响,无论是帝王的、官员的,还是普通百姓的。

4.斯拉夫人的文化贡献

众所周知,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必定会有一些特别的文化,这也是一个民族的定义所在,斯拉夫人当然也不例外。因此,在与基督教文明发生冲突和融合的过程当中,属于斯拉夫的独特文化虽然越来越少,痕迹却并未完全抚平。在这种情况下,基督教也文明便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斯拉夫文化的影响,或者说斯拉夫人在基督教化的过程中,基督教也发生了一定的斯拉夫化。关于这一点,其实他们是与凯尔特人,以及日耳曼人如出一辙的,因而斯拉夫人也对基督教文明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首先,宗教文化。斯拉夫人最初所信仰的多神教,虽然和基督教比起来显得原始落后,却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比如一些多神教的神灵形象深入人心,即使是基督教信徒也很感兴趣,因此在经过基督徒的一番加工之后,这些神灵就成了基督教中的一些圣徒。如此一来,不仅加强了斯拉夫人对基督教的认同感,同时也丰富了基督教的圣徒形象。当然,面对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的多神教,基督教都采用了相同方法,可见这一方法是非常实用的。

比如《圣经·旧约》中提到的先知伊利亚,就取材于斯拉夫传说中的雷神形象,并且具有的法力也大体相同;再比如基督教中的魔鬼撒旦,与斯拉夫传说中的海神形象极为相似,也被认为是一种身份转变。

其次,社会民俗。众所周知,官方和民间的说法总会存在一定差异,这在欧洲的历史中也不例外。因此,虽然在正史记载中斯拉夫人已经完全皈依基督教,但是在民间却仍然有人信奉多神教。后来经过传教士的一再努力,这些民间的斯拉夫人也只是做出有限妥协,也就是既信多神教,又信基督教,宗教学界将其称为“双重信仰”。如此一来,基督教徒也不得不做出妥协,即将这些民间斯拉夫信徒的信仰吸收进基督教,如此才最终完成了斯拉夫人的基督教化。

以谢肉节(即送冬节)为例,原本出自于斯拉夫人的神话当中,具体的内容大体为:代表春天的神灵战胜了代表冬天的神灵,然后将温暖和生机带给了人们,斯拉夫人以此来寓意送冬迎春。后来基督教传入,谢肉节仍然在斯拉夫人中大肆流传,并且最终促成了基督教信徒的太阳崇拜。

最后,神话传说。斯拉夫人的神话传说分为三大体系,分别为海斯拉夫神话、西斯拉夫神话和东斯拉夫神话,分别以生活在三大区域内的斯拉夫人命名。这些神话除了来自口口相传,在基督教徒的一些著作中,也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但是由于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曾长期受到斯拉夫人的多神教抵制,因此基督教信徒对于斯拉夫的神灵极为反感,大多将这些神灵塑造成反面形象。在这种情况下,斯拉夫人的相关神话就失去了客观性,对于斯拉夫人的原始生活研究价值便大为缩水。

后世学者为了进行文学创作,曾经对斯拉夫神话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发掘并校正了大量神话故事。而这些神话故事在出现之后,很快成为后世学者的创作素材,甚至直接促生出了一些全新的文学形式,为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