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是每个员工的谋生之所
企业是一个人生活、发展的载体,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工作的舞台,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地方,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机会。企业不但可以让员工之间互相交流、沟通和协作,还可以让员工学习和展示自己的才华。
我们知道:新员工初到企业都要先参加培训班,之后企业会将其安排到生产第一线,熟悉产品、进入角色,进而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其次,员工一旦进入工作,也就会迅速掌握自己从事工作所需的各种技能。企业还会安排员工到市场前线实践,直接接触用户,全面了解产品,在现场提供技术服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些都是企业赋予员工的、永远无法夺走的财富。
因此,任何一个企业,都在构筑一个人人都可以获得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并不断提升其环境质量。
作为员工,如果离开企业这个载体,再有能力的员工也无法施展聪明才智,就像一个备受公众认可的优秀演员离开了舞台,他的价值也就体现不出来了。
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葛洛夫曾对即将走入职场的学生们说:“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当成员工,而应该把企业看作是自己开的。自己的职业生涯,只有你自己可以掌握。”
1997年6月,当迈克尔·阿伯拉肖夫接管美国导弹驱逐舰“本福尔德”号的时候,船上的水兵士气消沉,人心涣散,很多人都讨厌待在这艘船上,甚至想赶紧退役。但是,两年之后,这种情况彻底发生了改变。官兵上下一心,整个团队士气高昂。“本福尔德”号变成了美国海军的一只王牌驱逐舰。迈克尔·阿伯拉肖夫用什么魔法使得“本福尔德”号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引用他自己的一句话就是:“这是你的船!”迈克尔·阿伯拉肖夫告诉士兵:“这是你的船,是你生存发展之地和谋生之所。就像你的家一样,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连家都不要了,还会快乐吗?”
同样,企业也是如此,它也是你的船,你的每一次航行都离不开它,是它载你驶进浩瀚的海洋,所以你要热爱你的企业,热爱你的船。只有你的船安安稳稳地行驶,你才能踏踏实实;如果你的船出现了什么漏洞,那么一定会殃及你。因为你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只有船安全行使,你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许多员工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打工者,与公司只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甚至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置于与老板或上司对立的地位,这实在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虽然工作与取得报酬有直接的关系,但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如果让这种想法控制你的思想,那么可以断言,危害是极大的。如果船上的水手都有破坏船的想法,那么这艘船不能正常航行的时候,也就是水手随之覆亡的时候。
只有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在企业里生存的员工才会得到发展。因此,员工应该树立维护和建设企业这个载体的意识,只有企业越来越大、越来越好,才能为员工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兴亡,员工有责”!企业的兴亡不仅和企业里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还维系在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身上。对每个员工来说,与企业一起乘风破浪永远都是你的神圣职责。
因此,任何时候,你都应该和船上的每个人同舟共济,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员工都不应该只想着逃避,而是应该负起责任来,与公司共命运,全心全意与公司乘风破浪,共渡难关。
商业社会到处充满了竞争,充满了变化,员工必须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与企业一起完成成长过程中的痛苦蜕变。只有与企业同甘共苦,共同经历风雨,把个人前途与企业未来紧密相连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2.企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
既然企业的命运联系着企业员工的命运,那么,对企业员工来说,只有企业发展了,你个人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只有企业盈利了,你的工资和奖金才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如果没有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利润的增加,员工的丰厚薪酬又将在哪里?
企业的成功不仅仅意味着这是老板的成功,更意味着每个员工的成功。每个员工都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只有国家富强了,国家里的每一分子才不会被别的国家欺负。企业也是一样:只有企业发展壮大了,员工才能够有更大的发展。企业和你的关系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你才能在工作中赢得老板的赏识和尊重。
在这一点上,我们十分钦佩一个叫张波的小伙子,他最初选择到一家只有二三十个人的小计算机配件制造公司工作,他的老板只是一个比他大三岁的年轻人。
就在张波到公司的第三个月,公司接到了一个大的订单——为某计算机公司加工50万张硬盘。这对当时的公司来说,已经是超级订单了,这笔订单能否顺利按时完成,对公司今后的发展关系重大。公司上下马上就忙碌了起来,将全部的资金都投入到这个项目中去了。然而,商场风云变幻莫测,一方面由于技术不过关,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上的疏忽,所生产的硬盘出现了严重的质量缺陷,被全部退货。对于张波所在的小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欠了银行的债。银行知道消息后,不断上门来逼债。后来,连支付水电费都成了问题。但老板还是四方筹借到了工资。发工资时,老板召开了会议,向员工阐明了公司面临的窘境,并提出希望员工能够和他共同来应对这场困难,在了解公司的境况后,许多员工都选择马上辞职。还有一部分员工认为公司走到这一步,责任完全应该由老板来承担,所以他们向老板索要失业赔偿金。这其中就有平时对老板表示过忠心的人,这使老板感到非常寒心,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在他们的赔偿协议书上签了字。那些原本没打算索要赔偿金的员工见此情景也纷纷要求赔偿,老板都一一满足了他们。
当看着平日里那些口口声声说要和自己共同打拼的员工离自己而去,老板感到了孤单,他以为公司就剩下了他一个人了。但当他走出自己的办公室时,他却惊讶地发现还有一个人安静地在工作,这个人就是张波。他是一个平日里并不怎么接近老板,也很少和老板交谈的员工。老板这时非常地感动,就走到张波面前对他说:“你为什么没有向我索要赔偿金呢?如果你现在要,我会给你双倍的。我现在虽然已经身无分文了,但我相信我的朋友会借给我的。”
“赔偿金吗?”张波笑了笑,“我根本就没打算离开,为什么要赔偿金呢?”“你不打算离开?”老板显得非常惊讶,因为公司的员工都离他而去了,奇怪地问:“难道你认为公司还有希望吗?说实话,我自己都失去信心了。”
“不,我认为公司还大有希望,你是公司的老板,你在公司就在;我是公司的员工,公司在我就该留下来。”张波说。老板被深深地感动了:“有你这样的员工,我当然应该振作起来!但是,我不忍心你和我一起吃苦,我事实上已经破产了,你还是去找新的工作吧。”
“老板,我愿意留下来和你一起吃苦。公司发展好的时候,我来到了公司,如今公司有了困难,我就离开,这太不道德了。只要你没有宣布公司关门,我就有义务留下来。你刚才不是说你的朋友愿意帮助你吗?如果你愿意接受我这个朋友,那么就让我来帮助你吧,我可以不要一分钱。”
张波坚定地留了下来,并把自己的积蓄全部借给了老板。他的老板为了偿还银行和员工的赔偿金,卖掉了仅有的一个加工车间和所有的设备,也卖掉了汽车。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转变了经营的重心,开始给一些软件公司寄销软件。这种方式的投入很小,公司很快就有了转机,两个人度过了半年的艰苦日子后,公司终于开始盈利了。此后,公司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期。一年多后,公司就由负债转为盈利上百万美元。
一天,难得有时间,张波和老板在一家咖啡馆喝咖啡,老板说:“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是你给了我最大的帮助。在当时我就想把公司的一半股权交给你,但当时公司还没有脱离困境,我怕拖累你,现在公司终于起死回生了,我觉得是时候把它交给你了。同时,我真诚地邀请你出任公司的总裁。”老板说着,拿出聘书和股权证明书一起交给了张波。
身在职场中,我们应该明白,老板是掌握公司发展方向的人,是决定公司存在与否的人,那些能够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同发展的人必将得到老板最大的奖赏。而与老板同舟共济,也包括尽职尽责地完成本职工作,最大可能地分担老板的压力,与老板站在同一立场,支持他、理解他。
企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企业的命运就是你的命运。然而,有些人总是认为自己是在为企业打工,至于企业如何发展,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心里想着如果哪一天企业走向衰落,自己换个企业就是了。持这种观念的人实在可悲,他们从来没有认识到企业与自己的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不知道企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老板,也有利于自己。
任何时候,能和老板保持一致并帮助老板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最终会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自己也会成为令人艳羡的成功人士。
因为他们懂得:企业才是员工生存的基础。
3.决不允许出卖公司的机密
机密就是不能泄露的秘密。稍有点法律知识的人都知道,任何一个国家的公民都不得泄露国家的机密,如果泄漏了,就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作为公司的一员,如果了解本公司的机密,一定要守住公司和老板的秘密,不要为了一己之利不惜牺牲公司的利益,昧着良心出卖自己的公司、出卖自己的老板。要知道:在出卖公司和老板的同时,也出卖了自己。
左亮是一家大公司的技术部经理,能说会道,且做事果断,有魄力,老板很倚重他。
有一天,一位外商请他到酒吧喝酒。几杯酒下肚,港商很正经地对左亮说:“老弟,我想请你帮个忙。”
“帮什么忙?”左亮很奇怪地问。
外商说:“最近我和你们公司在洽谈一个合作项目。如果你能把相关的技术资料提供给我一份,这将会使我在谈判中占据主动地位。”
“什么,你让我做泄露公司机密的事?”左亮皱着眉头道。
外商压低声音说:“你帮我的忙,我是不会亏待你的。如果成功了,我给你15万美元报酬。还有,这事儿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对你没有一点儿影响。”
说着,外商把15万美元的支票递给左亮,左亮心动了。在谈判中,左亮的公司损失很大。事后,公司查明了真相,辞退了左亮。本来可以大展宏图的左亮不但因此失去了工作,就连那15万美元也被公司追回以赔偿损失。左亮懊悔不已,但为时已晚。许多公司知道了这件事,谁也不愿意用他。
其实,老板很欣赏才华出众的左亮,还想着力培养他,但这件事情发生后,尽管他很为左亮的才华惋惜,但显然公司不可能再让左亮待下去了。为了一己私利,泄露公司机密,是一种背叛公司、背叛自己的行为。这种行为给自己造成的污点,使自己的职业生涯笼罩上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
公司的商业机密和技术机密是公司的无形资产,它要求每一个员工要保守秘密,绝不能为了一点好处而出卖公司的机密。同样作为员工,绝对不能泄露公司的机密,如果泄漏了,就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在中国,人们常说“知恩图报”“投之以桃则报之以李”,最忌讳的就是“吃里扒外”“吃张家饭,干李家活”。然而现在的社会充满着各种诱惑,抵挡不住诱惑就有可能犯错。当今社会,很多公司里都有这样的员工,他们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公司的利益,将商业机密出卖给别人。然而,一个人只有这么做才会获得成功吗?
韩峰是国内一家知名金属冶炼厂的技术骨干,由于工厂准备改变发展方向,韩峰觉得工厂不再适合自己,他准备换一份工作。
鉴于韩峰原来工厂在行业上的影响力以及他自身的能力,他要找一份工作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很多公司很早以前就邀请过他,但是都没有成功,这次是韩峰主动要走,不少公司都认为这是挖到他的绝好机会。
很多公司对韩峰都开出了很高的条件,但是韩峰觉得这种高条件后面一定隐藏着另外一些东西。韩峰知道不能为了某些优厚的报酬而背弃自己的某些原则。因此,韩峰拒绝了很多公司的邀请。最后韩峰决定去一家大型的美资金属冶炼公司应聘。
负责面试韩峰的是该公司负责技术的副总经理,他对韩峰的能力没有任何挑剔,但是却向他提出了一个让王峰很失望的问题:
“我们很高兴你能够加入我们公司,你的资历和能力都很出色。我听说你原来的厂家正在研究一种提炼金属的新技术,听说你也参与了这项技术的研发,我们公司也在研究这门新技术,你能够把你原来厂家研究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告诉我们吗?你知道这对我们公司意味着什么,这也是我们聘请你来我们公司的原因。”那位副总经理说。
“你的问题让我十分失望,看来市场竞争确实是需要一些非常手段,但是我不能答应你的要求,因为我有责任忠诚于我的企业。尽管我已经离开它了,但任何时候我都会这么做,因为信守忠诚比获得一份工作重要得多。”
韩峰身边的人都为他的回答感到惋惜,因为这家外资企业的影响力和实力比他原来的工厂要大得多,在这里工作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但是韩峰却放弃了这个绝好的机会。
就在韩峰准备去另一家公司应聘的时候,那位副总经理给韩峰打来电话,在电话中他这么说道:“王先生,你被录取了,并且是做我的助手,不仅是因为你的能力,更因为你时时刻刻都想着为自己的企业保守商业机密,你是好样的!”
每个公司都需要韩峰这样的员工,这样的人也必然受到公司的重用。无论在哪个公司,你都应该保守公司和老板的机密,对公司的各种事情都不能随便张扬,一定要守口如瓶。
一个不能为企业保守商业机密的人,无论到哪家企业都不可能得到老板的器重,哪怕他有出众的才华,也不会得到重用。没有人会信任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因此,忠于公司就是忠于你自己,背叛公司、背叛老板,其实也就是背叛你自己,最终的结果就是走向失败。
作为一名员工,不要忘了自己的角色,你需要为企业争取利益,而不是为你自己争利益。只有企业发展了,你才会跟着得到发展,万万不可越位。有时,企业与你个人在利益上也会发生冲突,这时你千万不能把企业利益置之度外,使自己铸成大错,因为一个人的信誉不是用金钱能换回来的。
4.处处维护自己企业的利益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有一句闻名全球的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作为一名企业员工,我们也要明白同样的道理——不要问企业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企业做些什么!作为企业的主人翁,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时刻坚持企业的利益高于一切。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人必须把维护公司利益当作首要任务。
沃尔玛创始人萨姆·沃顿曾经在他的一篇演讲稿里写道:“现在当谈到沃尔玛公司时,大家只有一种看法:我太寒酸了。”
“沃尔玛公司规定,在营业额接近400亿美元,并且业务拓展到加利福尼亚和缅因州之前,决不买一架喷气式飞机。我认为这是一项实打实的声明,而且即使真的达到了这个目标,要说服我这样做也不那么容易。在旅途中,我们两个人同住一个房间,只是到后来我年龄渐渐大时,才自己一个人住一个房间。我们住假日酒店、拉玛达旅馆等中档饭店。如果我们有时间用餐,我们就到一些家庭式小餐厅吃饭。在那些日子里和我们打交道的是一些野心勃勃的公司和那些领取高薪的销售人员们,他们实际上正在肆无忌惮地挥霍公司的钱财。他们的所作所为确实令我内心不安,这是当今美国企业界的一大弊病。”
巴克莱全球投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帕特里·丹恩女士告诉她的员工们:“不要为自己盘算。应该仔细想一想怎样做才能真正成为企业里最有用的人。”
同时,也只有将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员工,才能获得企业领导者的信任和重用,在实现企业整体利益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让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故事:
阿朋和小斌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阿朋很能干,做的活儿也精细,他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会随手拾起来,留做备用,好像这个公司是他自己开的一样,别人都说他小气。
一天夜里,暴风雨骤起,阿朋从床上爬起来,拿起手电筒就冲到大雨中。小斌劝不住他,骂他是个笨蛋。
在露天仓库里,阿朋查看了一个又一个货堆,加固被掀起的篷布。这时候老板正好开车过来检查货物,只见阿朋已经成了一个水人。
当老板看到货物完好无损时,当场表示给他加薪。阿朋说:“不用了,我只是看看我缝补的篷布结不结实,而且,我就住在仓库旁,顺便看看货物只不过是举手之劳。如果我不来看看,我会不放心的。”
老板见他如此为自己的企业着想,就让他到自己的另一个公司当经理。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文化程度较高的大学毕业生当业务员。
这时,小斌跑来,说:“给我弄个好差事干干。”他深知小斌的个性,就说:“你不行。”小斌说:“随便给个活干也不行吗?”他说:“也不行,因为你不会把活当成自己家的事干。”小斌说他:“真傻,这又不是你自己的公司。”临走时,小斌骂阿朋没良心,忘恩负义。不料阿朋却说:“我知道你心眼不坏,但是,你应该好好想一下,只有把公司当成是自己开的公司,坚持企业利益高于一切,才能把事情干好,才算有良心。”小斌却气哄哄地走了。
几年后,阿朋成了一家公司的总裁,小斌却还在码头上替人缝补篷布。可见,坚持公司利益高于一切,与自己的企业同舟共济,并不仅仅对公司有利,同时也对我们自身有利。
一个员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多为公司想一想。当你时刻为公司着想时,你就会把公司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处处维护公司的利益。这样一来,你就会成为老板所器重的员工。
5.多为企业提好的建议
身为企业的一员,如果我们能够在问题还未解决之时就能够提出好的建议,这对于个人以及整个公司未来的发展都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我们来看看这个工厂的小工是如何帮助自己的老板解决大难题的:
故事发生在美国鞋业大王——罗宾·维勒的工厂里。当时,罗宾的事业刚刚起步。为了在短时期内取得最好的效果,他组织了一个研究班子,制作了几种款式新颖的鞋子投放市场。结果订单纷至沓来,以至于工厂生产忙不过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厂想办法招聘了一批生产鞋子的技工,但还是远远不够。这可怎么办,如果鞋子不能按期生产出来,工厂就不得不给客户一大笔钱作为赔偿。
于是罗宾召集大家开会研究对策。主管们讲了很多办法,但都不行。这时候,一位年轻的小工举手要求发言。
“我认为,我们的根本问题不是要找更多的技工,其实不用这些技工也能解决问题。”
“为什么?”“因为真正的问题是提高生产量,增加技工只是手段之一。”大多数人觉得他的话不着边际,但罗宾却很重视,鼓励他讲下去。他怯生生地提出:“我们可以用机器来做鞋。”
这在当时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立即引起大家的哄堂大笑:“孩子,用什么机器做鞋呀,你能制作这样的机器吗?”
小工面红耳赤地坐下去了,但是他的话却深深触动了罗宾,罗宾说:“这位小兄弟指出了我们的一个思想盲区:我们一直认为我们的问题是招更多的技工,但这位小兄弟却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问题是要提高效率。尽管他不会创造机器,但他的思路很重要。因此,我要奖励他500美元。”
于是,老板根据小工提出的新思路,立即组织专家研究生产鞋子的机器。4个月后,机器生产出来了,从此,世界进入了用机器生产鞋子的时代。罗宾·维勒也由此成为美国著名的鞋业大王。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国内企业的例子:
浙江金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过去每生产1吨SPC产品要排掉730公斤母液,在公司开展为企业“出谋划策”活动后,积极听取了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后,把母液通过加热浓缩回收又可用于生产。同时,因生产TAED产品排出的废水中有醋酸成分,公司采纳员工的建议,采取截流措施,把醋酸提炼出来,制成可销售的醋酸钠产品。这两项改进,既减少了废水废液的排放量,又为企业增加了近200万元的利润。
“企业有困难,职工怎么办?”浙江省上虞市结合企业实际,在全市范围开展“职工企业同呼吸,攻坚越坎谋发展”主题活动。通过“大讨论”“献计策”“提素质”“优服务”“保安全”和“争模范”6个活动,10万职工成为企业越坎谋发展的诸葛亮。上虞市组织全市职工开展“我为企业献一计”和评选“金点子”活动,全市1000多家企业工会的10万名职工参与了合理化建议活动,共收到合理化建议2万多条,第一批次的2173条建议被采纳实施后,创造经济效益1421.65万元。
一些企业员工认为,向公司提建议需要冒一定的风险,比如受到领导的猜疑、同事的排挤等,至于还需要付出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就更不用提了。更有一些企业员工认为,公司发展得是好是坏与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既然公司的现状已经如此,那么自己实在没有必要再将心思花费在这上面,得过且过,能混到什么时候就混到什么时候。一旦看到公司遭遇危机,这些企业员工不是躲在一边说风凉话,就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丝毫没有为公司分忧的“冲动”,更不可能提出解难的“妙招”。
然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企业如果面临危机,那么其员工的事业发展前途也必将受到严重影响。虽然在企业林立的现代社会,当自己所属的公司出现重大危机时,其员工可以有很多重新就业的机会,但是这种建立在公司遭受重大创伤基础之上的重新选择对于每一个有着较强事业心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无奈,而且,当我们积极地为公司眼前遭遇的难题或未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心力之时,我们与公司的事业都将获得实质性的进展。
针对公司存在的问题向公司提出相关的建议,这既是每一位员工的权力,也是每一位员工应尽的义务。通常,能否积极主动地向公司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往往被当作公司衡量员工是否具有积极工作态度和主人翁精神的一项重要标准,因为一个没有积极工作态度和主人翁精神的员工是不会在自己工作范围之外的事情上花费时间和精力的。
6.永远忠诚于自己的企业
要想成为赢家,先成为专家;要想成为专家,先把公司当成家。
如果说智慧和勤奋像金子一样珍贵的话,那么还有一种东西更为珍贵,那就是忠诚。
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与领导被普遍认为是一对互利共生体。虽然从表面上看,彼此之间存在着对立性——领导希望减少人员开支,而员工希望获得更多的报酬。但是,在更高的层面上,两者又是和谐统一的——公司拥有忠诚而有能力的员工,业绩才有保证;员工必须依赖公司的平台才能获得物质报酬和满足精神需求。因此,对于领导而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员工的敬业和忠诚;对于员工来说,要想获得丰厚的物质报酬和精神上的成就感则离不开公司这个平台。
所以,忠诚不仅仅是品德范畴内的东西,它更成为了一种生存的必备品质。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对公司的忠诚,那他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原则,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因为,能力是可以通过培养获得的,而要改变一个人的品质却十分困难。所以日本企业招聘员工的时候,第一看重的不是能力,而是个人的品质。忠诚的日本职员常以“我家”来称呼自己所在的公司,在称呼对方所在的公司时也从不说“你们公司”,而是称“府上”。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能反映一个员工的品质。很多日本职员都把公司看成是自己社会生活的一切或整个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根本,感情色彩极为浓厚。
丰田公司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丰田公司的老员工,在他第一次正式约见女儿的男友时,就郑重地对未来女婿提出:“我无其他要求,只是希望以后你的家人和你们自己买车必须买丰田车!”这样的要求让我们感到很惊讶,也恰恰反映了:这位老员工对丰田公司的忠诚可见一斑,对自己的公司就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员工忠于公司最直接的行为就是融入公司,和公司成为一个共同体。一个人一旦成为某个公司的一员,他事实上就接受了公司既定的规则、惯例、人际关系等。他接受这一切,并将它们变成自己的价值观念;他把“忠于公司”变成一种信仰和原则,并据此看待他人。可以说,这样的忠诚是牢不可破的。
作为员工,应该与企业的经营理念保持一致,遵守企业的生产经营规定,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与企业同舟共济,始终坚持企业利益优先。
在日本,忠于企业的员工常常能主动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此外,日本企业的员工对领导特别尊重,尤其是对企业的总裁或创始人,更是充满着感恩之情。你若与松下公司的人打交道,就能够明显地感受到每一个松下人对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敬仰之心;同样,索尼人至今仍对盛田昭夫佩服至极。在日本企业中,领导若能获得全体员工的拥戴,这个企业就有了同仇敌忾、齐心协力的支撑点,这个企业就可能“长治久安”,成为百年企业,获得长远发展。
忠诚于公司最基本的一点就是绝对不能做有损于公司的事。在日本,被对方收买而背叛自己公司的事情,是很少发生的。即便一个人辞职了,也很少去做反戈一击的事,甚至仍然会关心原公司的现状和发展情况。
而在国内,很多人在职场中一直都是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先保留好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好像很怕自己的能力用错地方形成浪费,又好像很怕自己的能力越发挥会越少,因此他们对于自己的付出斤斤计较,总是希望能够等到真正值得他们全力以赴时才愿意开始付出。拥有这种心态的人,他们会抱着“领多少工资做多少事”的心态做事,而且做事的多少是照着自己的标准在做,而不是照着企业的标准在做;他们还会把企业当成是过渡时期的旅店,对事不认真,对物不珍惜,对人不感恩,眼中只有自己,总在寻找下一个工作。
忠诚是公司的需要,也是个体的需要,个体依靠忠诚立足于职场。忠诚不是一种纯粹的付出,忠诚会有丰厚的回报,个体是忠诚的最大受益人。虽然你通过忠诚工作所创造的大部分价值并不属于你个人,但你通过忠诚工作所树立的声誉则完完全全属于你个人,你将在人才市场上变得更具竞争力,你的名字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具含金量。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选择卓越、选择积极、选择主动!我们坚信:用我们的忠诚与热情,用我们的积极与主动去追求卓越,世界会给我们以厚报,既有金钱也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