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脑不过1500克左右,却是海阔天空,能容下茫茫宇宙,所以博得了“脑海”之称。“脑海”之所以有海一般的容量,靠的是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的帮助。感觉器官不断把大自然中丰富多彩的现象提供给大脑,经过大脑的综合分析后,人才能有思维和认识。这些感觉器官中最重要的是眼睛。
眼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器官,它能同时处理150万个信息。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要认识客观事物,常常需要“亲眼看一看”,怪不得有人把眼睛称为“认识世界之窗”。科学家估计,我们获得的信息中,有80%是从眼睛得来的。人们常把保护心爱的东西说成“像爱护眼睛一样”,可见眼睛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
尽管动物基本上都有眼睛,可人的眼睛是最出色的。
人眼既能极目千里,用肉眼既可看到1500光年外的猎户座大星云,又能近视咫尺之内,明察秋毫之末。人眼看东西有立体感,能比较准确地判断物体的大小、远近、形状、厚度等。动物大多没有立体感,且大多是色盲,如狗、牛、兔虽是高等动物,却看不到世界的斑斓色彩,在它们眼里,世界只有深浅不同的灰色,而人眼能分辨17000种不同的色调。
人的眼睛有如一架照相机。让我们来看一下这架“照相机”的结构和功能。
眼睛大体是球状,所以又称眼球。眼球的正前方是一层透明组织——角膜,外界物像透过它进入眼球内。透过角膜,就是“黑眼珠”了。黑眼珠中央的圆孔叫瞳孔,它可随光线的强弱扩大或缩小,其作用很像照相机的光圈。
眼球的里面是晶状体。它透明而有弹性,中间厚两边薄,好似一块凸透镜。晶状体可屈折光线,使物体的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面。
如果说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镜头的话,那视网膜就相当于底片了。视网膜具有两种感光细胞,各司其职。视网膜中央是700万个圆锥细胞,主要感受强光刺激和颜色刺激,对暗光则不敏感,所以它在白天大显身手。视网膜的周边部分有着1.2亿个圆柱细胞,它分辨形象的能力虽然较差,可到了黄昏和夜间,就有它的用武之地了,因为它对暗光较敏感。这些感光细胞感受光线的刺激后,引起视神经冲动,传入大脑,才能使人“看”到东西的模样。
视网膜远比照相底片复杂。据研究,各人视网膜上的纹路与指纹一样,也是各不相同的。科学家据此发明了一种“视网膜纹识别仪”,用它代替锁来看守大门。人要进门时,只需将“钥匙”——眼睛正对识别仪就可以了,如果识别仪储存的视网膜纹档案中找不到来者的,门就不会打开。
有一点不少人不知道:眼球总在不停地运动,即使你竭力想让眼球静止也不行,它始终有着某些微小的运动。就是说,只有静止的景物,没有不动的眼球。为什么眼球老是在动呢?科学家尚未掌握其机理。有人认为,这可能是视觉神经对静止刺激不发生反应的缘故,只有眼球那不断跳跃、颤动的刺激,才能引起脑子的“注意”。
生活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事:二三岁的孩子倒拿着画册在津津有味地看,大人常认为这是孩子看不懂画片内容,在乱翻着玩而已。其实,这种“倒视”是眼睛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专家说,我们在照相机镜头上看到的景物是倒着的,眼睛视网膜上的图像实际上也是倒着的。可我们的大脑有将这倒像“纠正”过来的功能,这才使我们感觉不到图像是颠倒的。二三岁的幼儿由于大脑功能尚未完善,还没有很好地形成纠正倒像的功能,暂时出现倒视并不奇怪。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会逐渐改变倒视现象的。
科学家们有这样的认识:眼睛对人的进化意义重大。直立的人不必像四脚动物那样成天“两眼朝地”,因为有了一双高瞻远瞩的眼睛,人类才能看得远、见得多。大量的信息不断通过眼睛反映到大脑里,大脑不断受到刺激和锻炼,也就促进了脑的发育,使脑子在重量上逐渐增加,在质量上不断提高。眼睛对人脑的发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眼睛这架安装在人体上的有生命的“照相机”与大脑的关系如此密切,以至有些生理学家把眼睛看做是大脑的一部分,并认为眼睛只是为了更好地看清事物才逐渐移到外面来了。
一架照相机拍几十张照片就要更换胶卷,而眼睛这架“照相机”却可伴随你一生,连续拍摄无数的影像而无需更换胶卷。照相机用久了会磨损,用得不当会损坏,这一点眼睛倒是和照相机一样。愿你不要忘了劳苦功高的眼睛,不要忘了它也需要小心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