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欧洲古代文学(2)

修昔底德

古希腊历史学家。出生于雅典,父亲在色雷斯拥有金矿,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其世界观的形成深受雅典“黄金时代”的社会思想的影响。公元前424年被雅典人推选为十将军之一,统率一支由7艘战船组成的舰队,驻泊在色雷斯附近的塔索斯岛。不久因被诬贻误军机,有通敌嫌疑,而被革职并遭到放逐。在这以后的20年中,他大部分的时间待在色雷斯,并一直注视着战争的进程。他的传世之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共分8卷,努力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记述他亲历的这场战争,写到前400年因去世而中断。他把历史的真实放在首位,注意各种政治因素的影响,努力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使历史成为科学。他很少直接做结论,而是让读者从他的记述中自己去判断。这部史书问世之初就受到高度重视,据说当时著名演说家狄摩西尼曾把此书抄写了8遍。1502年第一个编订本问世以来,很多国家都有了译本。

阿里斯托芬

古希腊旧喜剧诗人。生于雅典,同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是朋友。据说他共写过44部喜剧,得过7次奖,现存11部。阿里斯托芬认为喜剧应该有严肃的政治目的,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几乎涉及当时所有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反映了自耕农的思想和立场。如《阿卡奈人》通过农民狄凯奥波斯单独与敌人讲和,从而一家人过着幸福生活的荒诞故事,谴责不义战争,主张重建和平;《鸟》中两个年老的雅典人厌弃城市生活和诉讼风气,建立了一个“云中鹧鸪国”,这里没有压迫与贫穷,所有人都平等地参加劳动。这也是现存的惟一一部以神话为题材的旧喜剧,同时也可以说是西方文学中乌托邦理想的最早表现。阿里斯托芬的创作风格多样,想象丰富,吸取了民间语言的自然诙谐,在当时深受欢迎,对后世的喜剧和小说创作也产生了广泛影响,被称作“喜剧之父”。

圣经

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全书》(39卷)和《新约全书》(27卷)。《旧约》原文是希伯来文,本是犹太教的经典,是古希伯来文学遗产的总汇。公元前285至公元前249年之间,由70个学者在亚历山大城图书馆将其译成希腊文,称为“七十士译本”,它为基督教的产生铺平了道路。包括《摩西五经》、历史书、先知书和诗文集等几部分,表现了犹太民族对耶和华上帝的信仰,而抒情诗中的《雅歌》等文笔优美,文学性很强。《新约》原文是希腊文和亚兰文,公元一二世纪时陆续写成,主要内容是四福音书、《使徒行传》和《启示录》等。福音书是《新约》的核心,体现了初期基督教的思想,生动描绘了耶稣基督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圣经》除宗教意义外,对西方文学艺术的影响也很大,历代都有许多取材于《圣经》的作品,如英国诗人弥尔顿的长诗《天路历程》等。

西塞罗

古罗马演说家、修辞学家、政治活动家。出身于骑士家庭。在罗马、雅典等地学过修辞、法律、文学和哲学。他是罗马贵族共和制的维护者,很早即从事政治活动,曾担任过执政官。恺撒被刺后,因抨击安东尼,公元前43年被杀害。作为演说家和散文家,他留下了丰富的著述,有58篇演说辞,12部政治、哲学著作。他的演说文辞优美,句法谨严,音韵和谐,说理透彻,说服力强,常用夸张的手法突出有利的方面。西塞罗的演说辞、修辞学著作和政治哲学论文对罗马演说艺术和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对拉丁文学语言的形成和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他的演说风格也被后代欧洲很多作家奉为楷模。

奥维德

古罗马诗人。出生于罗马附近的小城苏尔莫一个骑士阶层家庭。青年时期受到良好的教育,并游历了很多地方。由于妻子的关系,得以出入罗马上层社会。晚年被流放到黑海东岸,最后病死异乡。奥维德从18岁左右开始写诗,早期作品主要是爱情诗,代表作有《恋歌》《爱的艺术》(一译《爱经》)、《爱的治疗》《烈女志》(一译《女杰书简》)等。《爱的艺术》以教授年轻人获得爱情的方法和艺术为主要内容,曾因内容轻佻、语言大胆而被禁。长诗《变形记》和《岁时记》是他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变形记》根据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灵魂轮回”说,以“变形”为线索串连起250多个故事,是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的总汇,后代很多作家、艺术家都从中吸取创作材料。奥维德流放期间的主要作品是《哀歌》和《黑海零简》,主要表现流放途中的感受和当地的风土人情。

塞内加

古罗马政治活动家、悲剧作家。他的父亲是著名的修辞学家老塞内加,他学习过修辞和哲学,斯多葛派哲学对他影响较大。公元49年开始任大法官,并任尼禄的老师,开始了他一生中最显赫的时期。晚年因受牵连自杀而死。塞内加的著作包括自然科学、哲学、文学等多方面。文学上悲剧创作的成就较大,现存《特洛伊妇女》《腓尼基少女》《美狄亚》《阿伽门农》等九部悲剧。它们取材希腊神话,以希腊悲剧为蓝本,影射罗马的现实生活,反映贵族反对派的心理。塞内加的悲剧情节比较简单,语言夸张,还有不少流血场面和关于鬼魂、巫术的描写。

史诗

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常指以传说或重大的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古代长篇民间叙事诗。史诗主要歌颂各个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战胜和经历各种艰难险阻如克服自然灾害、抵御外侮的斗争及其英雄业绩。史诗在产生初期,一般以口头形式在民间流传,其内容随着时间的变化会有所增删,发展到一定时期再由专人进行整理加工,成为有固定文本的作品。所以,史诗是一个民族的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风格一般庄严崇高,表现朴实自然,常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丰富鲜明。流传至今的外国史诗中,著名的有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印度的《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等。由于史诗所包含的深刻社会意义,现在也常把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的长篇艺术作品称为史诗式的作品。

十四行诗

欧洲的一种抒情诗,音译为“商籁体”,源出普罗旺斯语Sonnet。起初泛指中世纪流行于民间,用歌唱和乐器伴奏的短小诗歌。意大利中世纪的“西西里诗派”诗人雅科波·达·连蒂尼是第一个使用这种诗歌形式并使之具有严谨的格律的文人。它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两节四行诗,后一部分是两节三行诗,共十四行。每行诗句通常是11个音节,抑扬格。每行诗的末尾押脚韵,押韵方式是ABAB,ABAB,CDE,CDE。13世纪末,十四行诗的运用从抒情诗领域扩大到叙事诗、教谕诗、政治诗等,押韵方式也变为ABBA,ABBA,CDC,CDC或ABBA,ABBA,CDC,EDE。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等人的创作,使十四行诗在艺术上和表现上更加完美,对欧洲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莎士比亚、雪莱等都创作过很多优秀的十四行诗。

巴别塔

《旧约·圣经》中的传说。洪水过后,挪亚的子孙繁衍了众多后代,虽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却都说同一种语言。后来,他们往东迁移,计划在示拿地方修建一座通天大塔。但上帝不喜欢他们的目的和作法,于是,在塔快要建成时,变乱了他们的语言,使他们相互之间无法交流,塔也就不能再修建下去。后来,这些人散居世界各地,各说各的方言,从此,人类的语言不再统一。造塔的地方名叫巴别,希伯来文的字根是“变乱”的意思,也有的学者认为它在巴比伦语中意为“神之门”。《圣经》中的“巴别塔”象征着凡人的狂妄自大和一次徒劳无功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