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 运营的江湖地位

纵观互联网行业,产品设计部门和研发部门一直是站在前面的岗位,他们负责产品从0到1的过程,是创意实现的过程。由于业务职能明晰,因此其方法论的建设和实践较为明确,也容易被从业者学习和运用。相比之下,运营一直是被低估的业务岗位,在整个方法论上,既不如产品设计岗位的架构清晰,也不如市场营销理论的源远流长。

新浪网旗下的新浪微博是互联网行业中公认的运营能力最强的产品之一。新浪网不仅有着优秀的运营方法论,更有着优秀的运营团队,而团队的成长离不开方法论的学习、验证和迭代。我们回顾新浪网和新浪微博的发展历史,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运营在互联网产品中起的作用:数百页的《新浪网编辑规范》让新浪新闻具备了独特的魅力,成为互联网最有影响力、曾经也是流量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新浪博客的发展领先于包括搜狐博客和博客大巴等一系列的独立博客;新浪微博的崛起也满满都是运营能力的体现——草根的挖掘、名人的维护、事件的引爆,等等。

而即使在运营能力如此优秀的公司里,一直以来也没有从更高层次系统指导运营团队的方法论,更多的却是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策划各自为政。在缺乏方法论的岗位里,从业者们容易陷入泥潭。他们容易以自己的喜好和习惯为出发点,按照自己的经验来做判断,这样容易在工作中产生局限性,不利于个人成长,也不利于团队合作。

本章将对互联网运营的定义、目标和分类等进行阐述,也会对运营人员的能力要求进行简单描述。

1.1 互联网常规职位分工

下图展示了一款互联网产品从无到有,以及整个生命周期所经历的不同阶段,由不同部门配合来执行完成的过程,总体来说可宽泛分为产品、研发、持续运营阶段。从大的环节来讲,运营的概念包含市场推广、商务合作、产品运营、平台服务、商业策略、流量变现等,是一个从将产品推向市场到实现商业化策略,并维持产品良性运转的过程;而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那么运营至少应该分为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数据分析和用户关系(客服)等细分的运营职能。

不同的部门有着不同的业务考核要求,接下来我们以一个相对成熟的互联网平台型产品的组织架构为例,先对不同部门的衡量指标有个大概的认知。

下图是一个平台型的产品在经过了产品导入期和成长期后,在其成熟期,也就是产品持续平稳运营的过程中的岗位结构组成。这些职能部门是为了让产品能够更快地为人所熟知、更快地覆盖目标用户、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更好地提升用户活跃度、更有效地实现商业价值,等等。和传统的客户服务不同,互联网公司的生存盈利路线是一个从汇聚用户到流量变现的过程,也就是用户变客户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