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市、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A类)(2016-2017移动互联版)
- 华图教育编著
- 68字
- 2020-08-28 00:21:14
第二节 单一式概括题
名师点睛
本节介绍了单一式概括题的题型特点、解题技巧,并以真题实解的形式呈现了单一式概括题的作答方法及详细步骤。
答题法则
一、题型简介及技巧速递
综合应用能力考试中的归纳概括题分为“单一式概括”和“综合式概括”。单一式概括,是指概述、概括某给定资料或全部给定资料中的某一个答题要素(问题、危害、表现、原因、影响、作用、对策、特点、理由等),相对于综合式概括而言,其答题的针对性更强。
单一式归纳概括题的提问方式通常为:概括、归纳、简述、概述……问题、危害、表现、原因、影响、作用、对策、特点、理由等,其作答思路是在阅读理解给定资料的基础上,摘抄、提炼关键信息点并按照一定逻辑层次进行归纳概括,最后按照“总括句+具体信息点”的总分式答题结构呈现答案。
解题密钥
作答归纳概括题时,本着“一分都不能少”的原则,考生应把握两个要点:一是在要求字数范围内,尽可能多找、多写信息点,使作答角度全面,答案层次完整。二是多作关键词摘抄,尽量使用材料中的说法作答,提高答案的准确度。也就是说摘抄关键词是第一原则,只有在不能通过摘抄得到要点时,才考虑对材料进行概括、提炼,同义表述。这样,答案中呈现的关键词越多、准确度越高,就越容易命中阅卷标准中的关键词,越有可能得分。
视频解析
二、真题实解
例 根据背景材料2—6,概括造成当前我国公共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
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准确,不超过200字。(20分)
给定资料
2.“中国人,便后请冲水”, “请安静”, “请不要随地吐痰”……这种仅以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正在中国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国——法国、德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频现。当大批游客成为中国的最新出口品时,“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粗鲁的代名词。
乱丢垃圾,坐公交车抢座,排队加塞,大庭广众脱鞋脱袜、赤膊袒胸,吃自助餐多拿多占,遇有纠纷恶语相向……近日,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从网上征集的10类“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以上行为全部榜上有名。
对于国人在境外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务员张利深有体会。除了加塞、随地吐痰等常见“症状”,张利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国人的“扎堆”和“大嗓门”。
“中国人出去喜欢集体行动。几十个人浩浩荡荡地走在一起,有说有笑,休息的时候连躺带卧,占一溜长椅。”
“一般的国外餐馆,即使宾客满座也非常安静。人们交谈的音量控制在对方可以听见的范围内。再看国内,很高档、门外停了很多车的饭店,里面也吵得不得了。”
对中国人的大嗓门,台湾学者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讲过一件事:两个广东人在美国街边说话,美国人认为他们就要打架,急拨电话报案。警察来了,问两人在干什么,他们说:“我们正在耳语。”
上海学者朱大可认为,中国人缺乏公共空间的基本礼貌[批注1],肆无忌惮地大声喧哗是其中一种表现。
“近几年来,一些中国公民的旅游陋习,严重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和批评,人民群众反应强烈。”中央文明办相关人士表示,将用3年左右时间,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尊严,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评论人士指出,“中国公民文明素质不高并不是作为一名游客的时候才表现出来,要提高的不是游客素质,而是全体国民的素质[批注2]”。
3.泱泱礼仪之邦,何以在最基础的礼仪方面出现问题?
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教授郭小聪认为,历史的拐点出现在明中叶以后。
唐宋以前,中华文化是优雅的代名词,中国是礼仪输出国。史载中国商人到东南亚去,被看作来自礼仪之邦的人上人,甚至免费食宿。日本和朝鲜对中华文化的模仿亦步亦趋。
明中叶以后,随着人口增多,游民越来越多,社会问题无法在家族内部解决,游民们组成秘密教门、会党、行帮、商帮等“江湖组织”,社会生活日益粗俗化、江湖化。[批注3]
“这种东西一直影响到今天——称兄道弟,哥们姐们……这是生存逼的,我们人人觉得这种生活方式很累,但没有办法。人需要超脱和孤独,但是这种文化不让你孤独。”
“不认原则,认人情,必然就有亲有疏,造成不公正和紧张。面对生存竞争的时候,你不知道别人有什么‘关系’。”郭小聪分析,今天中国人显得“无礼”的另一个原因,是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的冲突。[批注4]就如农村人不适应城市交通规则、随地吐痰、大声说话、赤膊一样。在田野上长大的人如同自然之子,自由自在,与物相融。但在城市,高度集中的陌生人群就不得不被各种复杂的规则所限制。
与“人口过剩导致社会粗俗化”有连带关系的另一观点认为,不文明行为是由资源匮乏导致的恐慌造成的。[批注5]
但台湾女孩丁玥不赞成这种观点,“要讲资源匮乏,整个亚洲都资源匮乏”。日本“新干线”的拥挤程度不比北京的地铁逊色。每个车站都有一些戴白手套的人专门负责把乘客往车厢里推。一边推一边鞠躬,毕恭毕敬地说“对不起”。乘客知道空间有限,都拼命收缩自己。“不像在大陆,有些人自己要挤进去,还恨不得把别人挤下来。在车厢里,胳膊和腿都伸得很开,拼命占地方。”
4.两年前,一张中国游客卢浮宫前水池泡脚的照片,曾引来关于国人文明素养的热烈讨论。耐人寻味的是,当人们发现许多金发碧眼的游客也在同样行事,就有声音立即“再反思”:为什么外国人可以泡,中国人泡就要背上“低素质”的污名?必须厘清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卢浮宫的水池允许不允许洗脚?如果洗脚违规,哪怕是法国总统洗脚了,也不能佐证中国人洗脚有合理性。答案是:首先水池旁边有禁止戏水的标牌;其次从媒体后续报道可知,卢浮宫工作人员让·保罗表示,在卢浮宫外的水池洗脚的行为是要禁止的。
“别人可以,我为什么不行?”这样的提问方式,显示了国人个体意识、权利意识的觉醒。但放在卢浮宫的语境下,却少了些说服力。一些令人反感的陋习,往往被理解成与他人无关的个人选择,甚至被视为不可侵犯的“权利”。殊不知,走入公共场合,再彪悍的个人权利也有边界,[批注6]“人人相善其群”,才能涵养人们的公共意识。公共意识的背后,是在现代化之路上困扰中国百余年的国民素质大考题。
“欲维新吾国,当维新吾民”,从梁启超到孙中山再到中国共产党,所有社会的进步力量,无不把“国民素质”作为发展的根本。正如梁启超所说,“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而所谓“素质”,并不仅是会英语、会电脑的现代技能,更不是会穿衣、会玩乐的现代生活,而是价值尺度、思维方式、行为规则的“观念现代化”。[批注7]前贤早已痛心疾首于国人公共精神的缺失,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为景观水池中泡脚争论、为颐和园绿地上小便辩护。我们必须正视的是:怎样在享受个人自由、行使个人权利的同时,不干涉其他人作为“我”的正当权利?怎样培育起国人的基本的公共意识?
5.脸部涂满“鲜血”的“僵尸”突然出现在车厢内,这一幕发生在万圣节前夕的某市轨交2号线上。扮成“僵尸”的贺某,因涉嫌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已被依法行政拘留。据了解,当天高峰时段,贺某“顶”着满脸“鲜血”的“僵尸妆”出现在车厢内,部分乘客惊慌尖叫四处逃窜,引起众人恐慌,导致秩序混乱。
因为过一把万圣节的瘾,而被行政拘留,看似倒霉,实则活该。对于西方的节日,我们不能拿来主义。毕竟,中西方文化不同,在人家那里,万圣节活动是一个有着社会传统、相对固定而且大范围存在的习俗,因此在公共场所扮演“僵尸”,才不会引发恐慌。
但在中国,模仿西方的万圣节活动,毕竟是这几年才零星出现的。尽管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思想很前卫,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没有形成习惯。一个文明有序的社会,必须有这样一个前提,那就是你的自由不能影响到别人的权益。同样是舶来品的圣诞节、情人节,喜欢的人群也大都是年轻人,但并没引起其他年龄层的人们的反感,为什么?因为那是年轻人自己玩自己的,并没有妨碍到其他群体的正当利益。
一定要看到,个人的行为在公共场所是有边界的。而且这种边界,不会因为你所谓的个性、艺术,或者节日活动,就有所改变。遗憾的是,一些人往往僭越边界,把原本应该限定在私人领域、小范围特定领域的行为活动,放到了公共场所,影响到他人,进而违背公序良俗,甚至违法。[批注8]
6.你的邻居有一条狗狗,邻居富有,它不眼红,邻居贫穷,它不弃嫌,邻居睡觉,它趴在床前,犹如一名“警卫员”,每天都能给邻居带来欢乐和温暖。拥有这样一条狗狗,一定让你特别的羡慕,但是如果告诉你,你的邻居们都有一条狗狗,并且一到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开始叫,你是不是立刻无语了?
这不,3月2日,家住F市保利小区的刘先生就向F市环保局反映,旁边的别墅区里,每户人家都养了一条到两条大型犬,一到晚上,就吵得周边居民无法安睡。
据了解,《F市城区限制养犬管理办法》规定,F市的城区为限制养犬区域,在限养区内养狗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经过当地公安部门审批。但保利小区辖区派出所负责人罗所长表示,现在市区内居民养狗越来越多,流动性也很大,但几乎没有狗主人来登记过。
在任何时候,自由都不是为所欲为,自由从一开始就意味着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对他人权益的尊重以及对公共利益的妥协,这是公共意识和规则意识的基础。[批注9]当地警方表示,养狗若扰民,建议业主到就近派出所报警,公安局先受理,联合环保部门做噪声鉴定,如果事件成立,再依法对养犬人进行劝诫、警告和处罚。那么,当地公安局和环保局为什么就没有提早“听见”狗狗深夜“大合唱”?打盹的监管机制,显然也应该反思。[批注10]
狗狗深夜“大合唱”像一个精神标本,折射出一些人公共意识的缺乏。“破山中贼易,除心中贼难”,杜绝权利的滥用,涵养公共的文明,让狗狗们的“大合唱”谢幕很容易,难的是涵养人们的公共意识和规则意识。
试题剖析
第一步:审清题意,明确答题重点。
审题包括判断题型、定位材料和明确答题重点、作答要求几个方面。
首先,看到题干中有“概括”和“……的主要原因”等字眼,马上确定本题为单一式概括题。
其次,材料范围是“背景材料2—6”,依据背景材料2—6作答即可。
最后,画出题干关键词“当前我国公共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即本题的答题重点是公共意识缺失的原因。
另外,作答要求中明确“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分条分点作答。
第二步:摘抄、提炼关键词。
这一步体现在前文的材料批注中,我们将批注汇总过来:
材料2:
——原因:国人缺乏公共空间的基本礼貌。
——原因:我国公民文明素质不高。
材料3:
——原因:明中叶以后,游民增多,社会生活日益粗俗化。
——原因: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冲突。
——原因:人口过剩导致社会粗俗化。
材料4:
——原因:强调个人权利,忽视权利边界。
——原因:公民价值尺度、思维方式、行为规则的观念不够现代化。
材料5:
——原因:一些人活动场所错位,行为越界。
材料6:
——原因:不尊重他人权益、公共利益,欠缺规则意识。
——原因:监管机制不完善。
第三步:分类整理、归纳要点。
从国民素质、历史、机制、现代观念四方面对提取出的关键词进行梳理,糅合同类项,分条分点写出即可。
考生提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卷答案
1.国民素质普遍不高,缺乏公共空间的基本礼貌。
2.国民固有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冲突,普遍不熟悉现代社会的规则。
3.国民价值尺度、思维方式、行为规则等观念未实现“现代化”,个人权利、行为在公共场所缺乏边界意识。
4.历史上人口过剩导致社会粗俗化,影响至今。
5.监管机制运转不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