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层真的会消失殆尽吗

我们头上20~48千米处,是环绕着地球的臭氧层。空气里的大部分氧分子(O2)由两个氧原子组成,而每个臭氧分子(O3)内包含3个氧原子。

阳光对于臭氧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阳光里的紫外线在穿过大气层的过程中使普通的氧分子分解。自由的氧气单原子与邻近的氧分子(O2)结合,就形成了臭氧分子(O3)。

臭氧层的臭氧浓度极低,如果将延伸30千米的臭氧分子集中到一起压缩为固体层的话,厚度仅为3毫米。

在地面附近也会存在臭氧。阳光会与汽车尾气或工厂排出的烟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生成臭氧。地面附近的臭氧含量会在闷热的烟雾天里达到警戒水平。吸进臭氧分子对身体是有害的,因为臭氧分子会对肺部形成伤害。练习长跑的人如果过多地吸入含有臭氧分子的污染的空气,会感到肺部疼痛,呼吸困难。生长在公路两侧的树木和其他植物往往会因为臭氧污染而生长缓慢。

但是我们头上几十千米处的臭氧层不但不会对我们的健康构成威胁,相反还保卫了我们人类的健康。臭氧会吸收来自宇宙中的紫外线:紫外线会使我们的皮肤颜色变深;如果接受了过多的紫外线照射,我们的皮肤会被灼伤,甚至患上皮肤癌。

从20世纪70年代起,科学家们一直关注臭氧层的变化。他们发现含氯氟烃(CFCs)会破坏臭氧层,而含氯氟烃被广泛地应用于冰箱、空调和气溶胶罐中。每次使用发胶、摩丝、空气清新剂时,或者当冰箱和空调被送去维修或报废时,都会有含氯氟烃气体泄漏进入空气。

科学家认为,含氯氟烃气体在空气中会慢慢地向上飘,最终进入臭氧层。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含氯氟烃会放出氯气。氯气会分解臭氧分子,生成普通的氧气分子(O2)。如果这个反应不停地进行下去,臭氧层终究有一天会从地球上永远消失!

在1985年的时候,一位英国科学家公布了一个重大的发现:南极洲的上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臭氧层空洞。这个臭氧层空洞的面积相当于整个美国的大小,每年春天都会出现。当季节改变,风向发生变化时,周围的臭氧分子会被吹过来填补这个臭氧层空洞,但与此同时周围地区的臭氧水平就会显著下降。1992年冬天,欧洲和加拿大部分地区上空的臭氧含量下降了20个百分点。

研究人员在南极洲的上空还同时发现了大量氯的一氧化物,这是一种在氯气分解臭氧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的化学物质。由此可见,日常生活里广泛应用的含氯氟烃的确是一大隐患。

据估计,臭氧含量每下降1个百分点,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就会上升2个百分点,同时皮肤癌的发病率会上升3~6个百分点。紫外线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也会造成伤害,使人们更容易患上疟疾一类的疾病。此外,紫外线还会破坏植物细胞——从树木到庄稼。

科学家们还担心臭氧层变薄会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而此后的一系列结果将不堪设想。臭氧层有保温作用,而随着臭氧层逐渐变薄,臭氧层附近的空气温度下降,会导致全球风模式的变化,从而导致气候变化。随之而来的可能是长期干旱、庄稼歉收、粮食短缺,甚至大饥荒。

据科学家计算,即使全世界人民都行动起来,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阻止破坏臭氧层的活动,使臭氧水平恢复到从前的水平也需要一百多年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