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大全集
- 《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大全集》编委会
- 422字
- 2022-09-02 15:54:31
古人怎样庆祝婴儿满月?
婴儿出生一个月叫满月,在民间,庆贺满月的仪式和活动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其中,喝满月酒和剃满月头是延续至今最为重要的。
婴儿满月的礼俗流行于唐朝。到了南宋,几乎所有官宦和富有的人家要为婴儿举办“洗儿会”,这是一种很隆重的风俗。主人家要在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的日子发请贴宴请亲友,亲朋好友会在这一天携带各种礼品前来向婴儿表达祝福。到了近代,婴儿满月时的庆祝方式有了不同,满月时外婆要为婴儿准备一份丰盛的礼物,包括面条、粽子、馒头和一只活鸡,有的还会送婴儿用的帽、鞋、袜、衣服等,俗称“拿满月”。中午时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觥筹交错,祝福声此起彼伏。这种情景就是历代相沿的“满月酒”。
“剃满月头”是婴儿满月的另外一项重要仪式,在民间也叫落胎毛。在我国,不同的地方剃满月头的习俗是不一样的,有不同的说法和讲究,但其中有一个共同点是胎毛不能剃光。一般情况下是在头顶心或近脑门处留下一撮,俗称桃子头、桶盖头、米囤头等。另外,还有一些地区的习俗是把落胎毛的仪式放在婴儿出生满百天时举行,称为剃百日头,留一撮毛和郑重处理落发的习俗与剃满月头基本一致。
关于珍藏剃下胎毛的意义,也有众多讲法。有些地方的风俗是将其搓成一个圆球挂在床檐正中,意在孩子长大离家后,胎发团还挂在母亲的床上,可以永远受到母亲的护佑;有些地区的习俗是用线绳将胎发吊在窗台上牢牢系住,说这样就可以使小孩经受风吹雨打,有利于小孩的成长;有的地方则是将胎发盛入金银小盒,或用彩色的线结成绦络,认为这样做可以起到辟邪的作用;还有的地方是将胎发用红布包起来,缝进小孩儿的背心或夹袄中,认为如此便能使小孩儿顺利成长。
“抓周”是怎样的礼俗?
婴儿出生满一年,古称“周”,现称周岁。周岁这天,全家人不仅要庆贺,而且还要举行隆重的抓周仪式。抓周,也叫试儿、试周、揸生日。它是周岁礼中一项很重要的仪式,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的古俗,在民间流传至今。
在我们熟悉的古典名著《红楼梦》里,也曾写到过“抓周”这个礼仪。贾宝玉在周岁那天抓了胭脂钗环,因为这些都是妇女用品,所以父亲很不高兴,还说他将来一定不会好好读书,是一个酒色之徒。
民间的“抓周”仪式一般都在中午吃“长寿面”之前进行。在古代,讲究一些的富户都要在床(炕)前陈设大案,摆上一些代表各种职业的器具,比如笔、墨、纸、砚、印章、算盘、账册、首饰、花朵、吃食、玩具等,如果过生日的是女孩,则还要加摆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缝纫用具)、绣线,等等。然后在没有任何诱导的情况下,小孩由大人抱着来选这些东西,家长根据小孩先抓什么,后抓什么,来测卜孩子的志趣、前途以及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比如小孩先抓了文具,则意味着长大以后必定是个文人;先抓了印章,则意味着长大以后可以官运亨通;如果小孩抓到的是算盘,则说明他长大后善于理财,是个生意人。如果女孩先抓剪、尺之类的缝纫用具或勺子之类的炊事用具,则说明她长大后心灵手巧,善于料理家务。反之,假如小孩先抓了吃食、玩具,众人千万不能当场斥之为“好吃”、“贪玩”,而是把它圆成一个美好的祝愿,比如说成“孩子长大之后,必有口福,善于享受生活”,等等。总之,长辈们对小孩的前途寄予厚望,在一周岁之际,对小孩祝愿一番而已。
“长命锁”有什么寓意?
长命锁又名“寄名锁”。它是一种挂在儿童脖子上的装饰物,在明清时尤为流行。按照迷信的说法,只要佩挂上这种饰物,就能帮小孩辟灾去邪,“锁”住生命。所以许多小孩从出生不久就挂上了这种饰物,一直挂到成年。
长命锁是由“长命缕”演变而来的。佩戴长命缕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在汉代,每逢五月初五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五色丝绳,取辟邪纳福之意。到了魏晋南北朝时,这种丝绳被许多妇女戴到手臂上,逐渐成为妇女和儿童的一种臂饰。当时由于战争频繁,瘟疫、灾荒不断,广大人民渴望平安,所以就采用这种佩戴五色彩丝的方式来辟邪去灾、祛病延年。这种彩色丝绳,就是我们所说的“长命缕”。到了宋代,这种风俗不仅流行在民间,还传入宫廷,除妇女儿童之外,男子也可佩戴。“长命缕”的制作也渐渐变得复杂,除丝绳、彩线外,有的还会穿上珍珠等物。到了明代,由于风俗变迁,成年男女佩戴“长命缕”的风俗渐弱,通常只有儿童佩戴,于是“长命缕”渐渐演变成为一种只为儿童佩戴的颈饰——长命锁。
长命锁一般多用金银宝玉制成,它的造型多被做成锁状,锁面上常镂有“长命富贵”、“长命百岁”、“玉堂富贵”等吉利的祝福,另一面则雕有“麒麟送子”、“五子登科”等我国的传统图案。按老规矩,小孩佩戴的长命锁,要等到结婚时才能取下来。
古人取名的习俗有哪些?
姓名学是我国的国粹,渊源于我国古代诸多先贤的哲学思想。孔子曾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苏东坡也说,“世间唯名实不可欺”,都道出了姓名对人的重要性。因此,取名之事实乃人生之大事,轻视不得。所以,在民间流传着多种多样的关于取名的传统习俗。
主要的取名习俗有以下几种:
节令法:根据孩子出生时的节令与花卉取名。如春花、夏雨、兰贞、雪梅等,常见于女性。
地名法:比如沈申(上海)、袁晋(山西)、黄云生(云南)等。也有从祖籍及出生地中各取一字,缀联成名,主要是以纪念为主。
盼子法:父母连连产下女婴,盼子心切,便会在为女儿取名时用一些谐音字,如根(跟)弟、玲(领)弟、招弟、盼弟等。
抱子法:夫妇膝下无子,从外地或外姓抱养一个孩子。此类孩子的名字中,常有一个“来”字,如来宝、来娇等。
体重法:鲁迅的小说《风波》中描绘:“这村庄的习惯有点特别,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欢用秤称了轻重,便用斤数当做小名。”如“九斤老太”,这是流行于浙东民间的一种特殊取名风习。
排行法:兄弟双名,其上字或下一个字相同,叫排行。如我们熟悉的《水浒传》中的阮氏三兄弟: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五行法:根据五行缺行取名。旧时民间取名,要请算命卜卦者推算小孩的“五行”和“八字”。假如某人命中五行缺少某一行或二行,那就得用缺行之字,或用缺行作偏旁的字取名补救,否则孩子会命运多舛。如鲁迅小说《故乡》中闰土名字的由来:因为他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古代婴儿出生100天要怎样庆祝?
“百日礼”,又称“百岁礼”、“过百天”,指的是在婴儿出生100天的时候所举行的一种纪念仪式。100天是孩子出生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父母会邀请亲朋好友会聚,一同为小儿祝福,而婴儿在这天则要穿“百家衣”、戴“百岁锁”。百家衣是由各种色彩的小布块缀成的,样子仿佛僧人所穿的一拼一块的百衲衣,而用来做衣服的布块、布条则是由多个亲戚朋友凑成的。在众多的颜色中以紫色最为贵重,也最难寻,因为“紫”与“子”同音,人们一般不愿把“子”送给别人。孩子穿百家衣有着两种蕴意:一是象征长命百岁,一是象征先苦后甜。百岁锁,又叫“长命锁”、“百岁链”,常常是姥姥家或舅舅家送的,也有的是父母购置的,一般是用银做成的,外面镶金,少数有钱人家会用纯金的,锁的两面分别刻有“长命百岁”、“富贵平安”等吉祥语。戴长命锁的寓意是把婴儿的生命给“锁”住,这样妖魔就抢不走了,孩子就会平安。有时百岁锁并不是姥姥家送的或自己家买的,而是要“凑份子”,也就是孩子的父母将白米、茶叶、枣、栗子等含有吉祥蕴意的食品取少许包在红纸包里,要包很多包,最好是能够达到一百包,然后将这些红纸包分送至亲戚朋友家,而对方在接受后则在红纸里放上若干钱返还回来,父母再用这些凑起来的零钱到金银匠那里铸制“长命锁”,人们认为这样得来的锁是最吉祥的。
古代的成年礼都包括哪些?
成年礼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人生仪礼。我国传统成年礼称为冠礼、笄礼,早在周朝就有了。
男子行加冠礼,即在男子20岁时,由主持仪式者为男子戴3次帽子,称为“三加”,分别为“缁布冠”、“皮弁”、“爵弁”,象征冠者从此有了治人的权利、服兵役的义务和参加祭祀活动的资格。传统冠礼中还有“命字”,即由嘉宾为冠者取新的字号,冠者从此有了新的名字。女子在15岁时要行笄礼,但是规模比冠礼要小得多。主要是由女性家长为行笄礼者改变发式,表示从此结束少女时代,可以嫁人。
举行成年礼,地点选在宗庙神圣之地,日子需经卜筮而定。行礼当天,主人须邀请亲朋好友来观礼才算正式。秦汉以后的成年礼仪,大多遵守《仪礼》的规范进行,唐宋以后,成年礼已逐渐式微,部分成年礼仪式举办大多依附着民间信仰。
在世界上许多原始民族中,成年礼是一个人由个体走向社会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有的过程十分隆重而且带有考验的性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成年礼仪也有着比较明显的保留。比如,穿裙子、穿裤子是云南永宁的纳西族、普米族的成年礼。男女在13岁以前只穿麻布长衫,到了13岁方可举行穿裙子、裤子的成年礼。女孩由母亲穿裙子,男孩由舅舅穿裤子。穿完以后,长辈向他们赠送礼物,表示祝贺,从此他们可以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同时也要下地劳动了。此外,不同少数民族的成年礼的仪式各有不同。比如黎族、高山族是黥面文身,在面部或身体的一些部位用骨针之类刺上花纹,涂上颜料。而布朗族、傣族等则是以染牙齿作为成年的标志。
什么是“三书六礼”?
三书六礼指的是中国古代婚嫁礼仪的程序。三书指的是聘书、礼书和迎亲书。聘书就是订亲书,即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礼书就是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书中详列礼物种类和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迎亲书指迎娶新娘之书,用于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
六礼指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纳采,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通常以活雁作礼,表示忠贞不二)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即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并将女方的生辰八字放在祖先灵案上观察。如果家中平安无事,就把男方生辰八字送给女方。女方家把男方的生辰八字放置在佛像前。如果三日家中无事,就同意缔结婚姻。纳吉,又称小定或文定,也就是订婚。男女双方家平安无事后,男方备礼通知女方家,告知决定缔结婚姻,送给女方金戒指。纳征,又称纳币,大聘或完聘,即男方家送聘礼给女方家。请期,又称择日。即男家择定婚期,并征得女方家同意。亲迎,即新郎到女家迎娶新娘。
什么是“说媒”?
“说媒”是自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民俗,到今天依然在一些地方存在。封建社会曾有这样的俗语:男女授受不亲,它所强调的就是“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若要“结丝罗”、“谐秦晋”、“通二姓之好”,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这种说合,就叫“说媒”。新中国成立之后,“说媒”曾一度改称为“做介绍”,做这种工作的人,通常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媒人”,后来改称为“介绍人”。
“月老”是“月下老人”的简称。关于月下老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个叫韦固的读书人夜行经过宋城,碰上一位老人靠着一个大口袋坐在路边休息,在月光下翻看一本大书。韦固很好奇,就问老人看的是什么书。老人回答说,这本书是天下人的婚姻簿。韦固又问老人那大口袋里装的是什么,老人告诉他:“口袋里装着红绳,是用来系男女的脚的,只要把一男一女的脚系在一根红绳上,他们会结成夫妇,即使远隔千里之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来由。
“红娘”是媒人的另一个雅称。在唐代元稹的《莺莺传》中,塑造了一个聪明活泼的婢女红娘的形象。她巧设机谋,最终撮合成了张生与莺莺小姐的婚事。在元代王实甫根据这个故事写成的《西厢记》中,我们发现其中的红娘被塑造得更加聪明可爱。后来,人们便以“红娘”代称媒人,这一称呼明显能够感受到人们对媒人的重视和友好。
媒人在说成一桩媒后是可以得到一些钱财的,这些钱财被称为“谢媒礼”,通常用红包包好,称为“红包”或“包封”,这笔钱一般由男方支付。在成亲的前一天,这笔钱连同送给媒人的谢礼,比如鞋袜、布料、鸡、肘子、物品等,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在第二天就要去引导接亲,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圆媒”或“启媒”、“发媒”。
在旧式婚礼中,媒人还被称为“伐柯人”,说媒则叫做“执柯”。在男女两家对婚事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之后,媒人要引导男方去相亲,代双方送换庚贴,带领男方过礼订婚,选择成亲吉日,引导男方接亲,协办拜堂成亲事宜,直到“新人进了房”,才把“媒人抛过墙”。
古代人怎么“相亲”?
“相亲”俗称“看亲情”。指的是男方正式向女方提亲之后,男方父母亲就要到女方登门“看厝相亲”。以前,男女结婚首先要经过“相亲”这一道程序。虽然现在提倡自由恋爱,但“相亲”还是作为一种民俗流传了下来,并且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相亲的仪式,在较偏僻的乡间较为简单。男方选择个吉祥之日,由媒人告知女方父母,在相亲的吉日,让女儿多加打扮,并进行家务之事,如洒扫庭院,或在田间耕作,或作女红,或躲在门后探头侧面观看客人的言笑容貌,男子及其父亲只观察其外貌而已。如认为容貌不丑,体态确为少女的风姿,其他方面则单凭媒人说项,男方认为满意即可。
男方按所选择的吉祥之日,到女方“看厝相亲”。女方家要给每一位客人准备一碗煮熟的鸡蛋,俗称“月老蛋”。一则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再则也有借此观察对方的用意。“月老蛋”是由女子亲自敬送,如果男子或男方尊长对女子感到满意,便可以吃下“月老蛋”;如果不中意,就不动这碗“蛋”。以这种曲折委婉的方式表达当事人的心意,避免因为言语而造成不愉快,比较有人情味。
在一些地方也有女家往男家“相亲”的习俗。招待的点心可以是长寿面,象征将要永结长久的美意。女方亲友如果对男子感到比较满意,便吃下长寿面,否则不吃。但无论如何,在收面碗时,务必要记得在碗底放一个较厚的红包,敬“月老蛋”的也要如此。经过了“看亲情”,男女双方以至双方家长都无反对意见,这门婚姻基本上就不成问题了。
什么是“过礼”?
过礼是指“看亲”之后,要履行订婚手续。第一步,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字送到男方。然后双方把生辰八字放到祖先排位或佛像前,如果3天内双方家里没有发生盗窃、生病之类的事,就同意婚事。有些迷信的父母,会拿着双方的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推算,看看是否冲突。如果不冲突,就同意婚事,如果冲突,就立即回绝。
“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吉日,带男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男方要给女方送一笔重礼,礼物至少包括猪肘子一个,酒一对,鸡鸭各一只,对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鞋袜各一双,包封一个,给女方的东西若干等。至于包封里钱数的多少、给女方的订婚礼物,都要在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协商好,不能由男方单独决定。同时,女方父母也应替对方着想,力求节俭,少收聘礼。过礼之后,双方就开始正式商议结婚事宜了。
什么是“择吉”?
择吉就是选择吉日。按照传统婚姻的程序,过礼之后,男方及其父母会选择迎娶的良辰吉日,由媒人通知女方家,准备迎娶。这被称为“择吉”和“送日子”。择吉一般是请教算命先生办理,也可以自己根据《通书》(雅称“历书”、俗称“家家历”、“皇历”)择吉日。一般只要“六合”相应,就是好日子。吉日选定后,双方确定了结婚日期,就会向亲戚朋友发出婚宴请柬,请他们来参加婚礼。
请柬一般由男方或其父母亲自送到亲友手中。亲友们接到请柬后,除特殊情况只送礼不参加以外,都要亲自参加、道贺。道贺时,亲朋好友送礼物。礼物的多少和贵重程度视各人与男方关系的亲疏、交谊的深浅、本人的经济条件而定。一般都付现金、用红纸打“包封”。包封签子上要写上表示祝贺的话。送给女方的礼物大多是实物,也有用红包替代的,称为“助嫁”。送女方礼物的亲友们并不等请柬来了再送,而是闻讯主动送去,因为女方父母要以送礼人的多少决定“出嫁酒”的规模。
古代人怎样迎娶新人?
结婚佳期在即,男女两家都会杀猪宰鸡,准备喜宴,请好厨师、傧相、伴娘、轿夫、账房以及勤杂人员。按照传统婚礼,在婚礼那天,一般是女家早晨摆“出嫁酒”,男家中午摆喜筵。早晨,男家鸣炮奏乐,发轿迎亲。媒人、新郎、伴娘、花轿、乐队、礼盒队等一齐前往女方家。女家在花轿到来之前,要准备好喜筵。女方要由母亲或姐姐梳好头,化好妆,用丝线绞去脸上的绒毛,称之为“开脸”,然后戴上凤冠霞帔,蒙上红布盖头,等待花轿。
花轿一到,女家奏乐鸣炮相迎。新郎叩拜岳父岳母,并呈上写好的大红迎亲简贴。随后女家动乐开筵。早宴之后,新郎新娘向新娘的祖宗牌位和长辈行过礼后,伴娘就搀着新娘上花轿了。上轿时,新娘应放声大哭,以示对父母家人的依恋。新娘上轿后,奏乐鸣炮,迎亲队伍回新郎家。乐队在前,乐队后面是骑马的新郎,接着是花轿和送亲的人员。迎亲队伍快到新郎家门口时,要鸣炮动乐相迎。花轿停在新郎家的堂屋门前,伴娘上前掀起轿帘,将新娘搀下轿来,宾客向新郎、新娘身上散花。
古时为什么要“哭嫁”?
古时候,新娘在出嫁前几天要“哭嫁”,母亲、姐妹、亲属要陪着一起哭,而且哭得越伤心越好,以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果出现嫁而不哭,新娘就会被四邻认为没有教养,传为笑柄。有些地区甚至会把哭嫁当做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准,要是新娘在出嫁时不哭,就会被认为是才德低劣,被人瞧不起。有的出嫁姑娘不哭还会遭到母亲的责打。哭嫁风俗不知起源于何时。据古籍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公主嫁到燕国去作王后。临别时,公主的母亲赵太后“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
在一些地区和民族,哭嫁非常流行。海岛洞头人家的传统婚礼,除了坐花轿、拜堂外,新娘还要在出嫁时以哭嫁贯穿始终。新娘从梳头开始哭和唱哭嫁歌,一直到辞别家人,坐上花轿,还哭唱个不停。土家女子婚前要唱哭嫁歌,在婚前半月至一月就开始哭唱。哭嫁的形式有一人哭、二人对哭、多人一起哭。哭唱的内容大多是感谢爹妈的养育之恩,兄嫂、姐妹的离别之情。
“拜堂”都有哪些程式?
拜堂又称拜高堂、拜花堂、拜天地,是古代婚礼仪式之一,婚礼的高潮阶段。迎娶之日,男家发轿之后,男家堂屋布置好拜堂的场所。家堂上燃放香烛,陈列祖先牌位,摆上粮斗,里面装着五谷杂粮、花生、红枣等,上面贴双喜字。当接新娘的花轿停在堂屋门前,伴娘站到花轿前时,仪式就已经开始。喜轿进入院子,要从火盆上抬过,寓意为烧去不吉利之物,今后的日子红红火火。新娘从轿中出来,脚不着地,踏着“传席”进入男方堂屋。之后,傧相二人分别以“引赞”和“通赞”的身份出现,新郎新娘在引赞和通赞的赞礼中开始拜堂。拜堂前,燃烛焚香、鸣爆竹奏乐。拜堂的“三拜”分别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双亲),夫妻对拜”,最后“新郎新娘入洞房”。拜堂仪式到此结束。
拜堂风俗始于唐朝。唐朝时,新娘见舅姑(公婆),俗称拜堂。北宋时,新婚夫妇先拜家庙,行合卺礼。第二天五更,新娘把镜台镜子摆在一张桌子上,进行下拜,称为拜堂。南宋时,拜堂改在新婚当天。新婚夫妇到中堂先揭开新娘的盖头,然后“参拜堂,次诸家神及家庙,行参诸亲之礼”。后世沿用南宋风俗,一般在迎娶当天先拜天地,然后拜堂。清代和民国时期都将拜天地和拜祖先统称为拜堂。
新人“入洞房”后还有哪些礼俗?
拜堂之后,新娘新郎要入洞房了。首先,新郎手持“合欢梁”,也就是一根彩绸,牵着新娘,与新娘面对面,倒行着把新娘引入洞房。随后的礼俗是“坐帐”,即新娘坐在床沿上,新郎用自己的左衣襟压住新娘的右衣襟,表示男人压住女人,这是古代男尊女卑的体现。这个仪式后,新郎要揭去新娘的红盖头,而首次面对婆家众人的新娘子,则会羞涩地以伞遮面,此谓“遮伞”。此时的新娘娇羞不已,便会引来阵阵欢声笑语。之后,入洞房进入最重要的一个仪式——合卺。合卺就是新婚夫妻共同饮酒。古时候,卺是由一个葫芦或瓠剖开的瓢,合卺则是喝完酒后把两个剖开的瓢用线拴在一起,象征着夫妻本是一体二分,如今合二为一。唐宋以后,合卺演变成喝交杯酒的形式。交杯酒就是用彩线把两个杯子连起来,新婚夫妇对饮,或各饮半杯,然后交换饮尽。喝完酒后,还要把杯子扔到地上,最好成一仰一俯,象征阴阳和谐。
合卺之后,新婚夫妻还有结发仪式,也就是新郎把新娘的头发解开,然后把两人的头发象征性地扎在一起。人们之所以把元配夫妻呼为结发夫妻,其源盖出于此。
接下来还有闹洞房。传统闹洞房最精彩的是撒喜床,这个活动具体是,在闹洞房的时候,由新郎的嫂嫂手托盘子,盘内放上栗子、枣、花生、桂圆等物(寓意为早生贵子,多子多福),抓起这些果物,撒向坐在床上的新娘,且边撒边唱。众人随声附和,洞房中嬉笑打闹,欢声笑语彻夜不断。这个游戏人人参与,而嫂嫂则是主角。所以,嫂嫂的人选必须是个“吉祥人”,首要的条件是儿女双全;其次还要能唱能跳,口齿伶俐,擅长逗乐搞笑。据唐宋时古书记载,闹洞房实为陋俗。但是,由于闹洞房不仅能增加婚礼的喜庆热闹气氛,还可以让新娘与男方亲朋好友熟络,所以一直为民间传承。
什么是“回门”?
回门是旧时汉族婚姻风俗。婚后三、六、七、九、十日或满月,新郎新娘携礼品,随新娘返回娘家,拜新娘的父母及亲属,称“回门”。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是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回门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动身,新郎新娘要购买新娘家人喜欢的礼品,礼品一般为四件。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就应改口,跟新娘一样,称岳父岳母为父亲、母亲。女家设宴款待,新郎入席上座,由女方尊长陪饮。就餐时,新郎新娘一一向父母、亲友和邻里敬酒。饭后,新郎新娘陪父母聊天,听听他们的教诲,然后告辞回家,并要主动邀请岳父岳母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有的地区也可小住几日。这种风俗起源于上古,称“归宁”,意为婚后回家探视父母。后世名称不一,宋代称“拜门”,清朝时北方称“双回门”,南方称“会亲”。河北地区称“唤姑爷”,浙江杭州称“回郎”。
古人为老人“做寿”都有哪些形式?
做寿也叫“祝寿”,是我国一种庆贺老人生日的活动。中国民间以50岁以下为“做生日”,50岁以上为“做寿”。民间做寿的形式大同小异,一般根据家境贫富而酌情定之。在家中做寿时,正厅要设寿堂、贴寿字、结寿彩、燃寿烛,重要的一项就是宴请宾客,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庆贺。宴请酒食中的面条,称为“寿面”,是必不可少的,取其福寿绵长之意。亲戚前来祝贺,所执贺品多为寿桃、寿幛、寿联。受贺者穿着新衣端坐堂中,接受贺者的两揖之拜及贺礼;如遇平辈拜寿,受贺者应起身请对方免礼;若遇晚辈中小儿叩拜,受贺者须给些赏钱。如果是父母的寿日,出嫁的女儿要回来祝贺。在一些地区,出嫁的女儿会为做寿的长辈送上自己亲手做的鞋,还有衣料、寿面、寿酒,等等。如果父母都在,不论他们是否同庚,皆为双寿,所以送礼该送双份。
在我国民间,祝寿多重“九”和“十”。“九”是数中之极,意味着至极;“九”又与“久”谐音,取其“天长地久”之意,因此,岁数逢九或九的倍数,就要举行大典,称为之“庆九”。其中“花甲寿”和“八十寿”是最重要的。我国以60岁为一个花甲子,所以有些地方认为人只有活满60岁才能称“寿”,因此60岁的生日一定会办得很隆重;80岁就可被誉为“老寿星”了,所以“八十寿”又称为“做大寿”,要比60岁时的更为隆重。
吃长寿面的习俗有何由来?
过生日的时候,除了生日蛋糕,最有传统意味的便是那碗热腾腾的长寿面了。人们在生日这天吃长寿面,意为“长命百岁”。那么,吃长寿面的习俗源于何时?又是由什么而来呢?
从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代帝王追求长生不老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过。现实中得不到长生药的皇帝,便想求助于神明保佑。
相传,有一天,汉武帝在与大臣游园的时候,看到满园春色,不禁感叹人生苦短。他对大臣说:“都说人中越长,寿命越长。人中一寸相当于100岁呢。不知道我这人中还能不能长。”话音刚落,近臣东方朔大笑出声。汉武帝甚是愤怒,问道:“爱卿如此大笑,不知所为何事?”东方朔连忙解释到:“陛下息怒,我所笑乃寿星彭祖。相传彭祖活了800岁,照这个说法,他的整张脸得多长啊。”众人一听,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便流行起了一种说法。想长寿,脸必长。古语中,面有脸的意思。希望长寿的人们根据“面”的这个引申义,在面上做起了文章。于是,“长寿面”诞生了。人们希望,通过吃“长寿面”,能够长命百岁,长长久久。后来,过生日吃长寿面的习俗便流传开来。
如今的长寿面五花八门,甚至成了一种饮食文化。有的地方的长寿面,面宽,配以骨肉浓汤,意为“富贵宽心面”。还有的地方在面中加入青菜,鸡蛋等,意为“幸福圆满,长青常有”。
不论长寿面的花样如何翻新,其承载人们祝福长寿内涵的宗旨始终未曾变过。
送寿桃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蛋糕店里,贺寿的蛋糕样品上,总是点缀着一颗大大的寿桃。在贺寿图上,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诸如“南山不老松”、“东海长流水”、“童子抱桃”的图案。“南山不老松”、“东海长流水”都含有生命长久,生生不息的意思。那么,寿桃又有怎样的内涵呢?祝寿送寿桃又是从何而来呢?
有关祝寿送寿桃,民间流传着一个传说。在诸侯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18岁的孙膑想寻求发展,便有心深造。于是他背井离乡,到了云濛山拜师鬼谷子,跟他潜心学习兵法。一晃12年过去了。一天,已到而立之年的孙膑望着天上的皓月,又思念起了家乡的老母。鬼谷子看出孙膑的忧伤,劝道:“你来此已经十余载了,万物生灵尚知回报养育之恩,你非无情,也该对老母有个交代了。”孙膑听罢,谢过恩师,便准备回家探亲。
在孙膑临行之前,鬼谷子来到他的房间。递给孙膑一颗新鲜的桃子说:“为师送你一个桃子,此桃非普通桃子,你且带回家献与老母吃。”说罢,鬼谷子转身离开。
孙膑日夜兼程,终于在老母六十大寿这天赶到了家。看到家里人大摆筵席为老母贺寿,孙膑不禁伤心落泪,愧叹这些年自己一直没尽到孝道。来到大厅,看到满头白发的老母,孙膑心中更是自责不已。老母亲看到孙膑,不禁潸然泪下,母子互相倾诉一番相思苦之后。孙膑拿出师傅所赠的桃子献与老母。
孙母刚吃了一口,众人惊奇地发现,老人家如雪的白发顷刻间化为青丝,本已衰老的容颜又焕发出了青春的光彩。众人无不惊叹感慨。孙膑心知,定是恩师所赠的桃子发挥了神奇的作用。
乡人听说了这件事,便四处传扬。人们都说:只要在老人过寿的时候吃上个桃子,老人就会青春常驻,健康长寿。“寿桃”因此得名。于是,民间便流行起祝寿送桃子的习俗。
什么是“丧礼”?
丧礼是古代凶礼的一种,指的是安葬和悼念死者时所必须遵循的一整套礼仪制度。我国汉族丧礼,根源于上古社会的丧葬习俗,与灵魂不灭的观念有关。由秦汉及隋唐,丧礼臻于完备。主要包括丧葬仪规、丧服制度、祭祀活动3个方面。
汉族丧礼的传承,由于时代的不同、地域的差异而有所变化,加上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产生无数多姿多态、风格特异的丧葬习俗,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心理。出殡是汉族丧礼最后一项重要仪式,其时间一般人家是在“大殓(即将死者放入棺材)”的次日或人死后的第七日,而官宦富贵之家则在“七七”(49天)以后甚至更长时间,才在事先择定好的日子出殡。出殡前一天晚上,死者至亲好友都来到丧家,晚饭后祭奠烧纸,称为“辞灵”,而且整夜留在丧家,俗称“伴宿”或“守夜”。次日清晨,撤去灵前所供诸物,“孝子”将“丧盆”摔碎,执领魂在他人搀扶下前导,灵柩随后起行,还要带上一只公鸡,到墓地后释放,给死者“引路”。出殡的规模一般没有固定标准,因贫富而异,少则二三十人,多则百人以上。按规矩,棺材必须用人抬步行,而不能用车拉。抬棺材的人在农村多是由亲友帮忙,而在城市可以雇人。出殡的队伍中还要有相应的“仪仗”,包括铭旌、纸制冥器和用柳枝糊白纸做成的“雪柳”和祭幛等,以及沿途吹打的鼓乐班子,边走边撒纸钱。
归葬之处,一般都是在本家族的墓地。棺入穴后,先由孝子用衣襟捧土覆盖,然后众人填土成坟,于坟前焚烧冥器摆供祭奠后返回。下葬后第三天,家人要到墓地给新坟填土、祭奠,称为“圆坟”。死者去世后每隔七天都要有祭奠仪式,俗称“办七”或“烧七”,一般至七七而止。死者去世后第一百天、周年、二年、三年的“整日子”也要祭奠。另外,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以及除夕等,都是民间烧纸上供,祭奠亡灵的日子,一直延续至今。
家属为什么要给去世的亲人烧纸钱?
民间有“烧七”的习俗。意思是说,在死者下葬后的四十九天内,每隔七天,亲人们便要到坟前烧纸送钱,这样才能保证死者有足够的钱花,平安地到达地府。给亡者烧纸钱,亡人真的能收到吗?这个习俗又是源于何时呢?相传,东汉蔡伦改良了造纸术后,不仅自己成了名人,家境富裕起来。他还将这门技术教给了哥嫂,希望他们也能发家致富。然而,心性急躁的蔡莫(蔡伦哥哥)刚学到了皮毛,便迫不及待地开店做生意了。当时,人们对纸的重视不够,加之蔡莫的纸张粗制滥造,所以,店里生意十分冷清。
望着已经积压的纸张,蔡莫夫妻俩终日茶饭不思。一天夜里,正在熟睡的左邻右舍听到蔡莫家传出哭声,纷纷赶过来一探究竟。刚一进门,就看到大堂之上放着一口棺材,蔡莫跪在棺材前,泪如雨下。蔡莫一边哭一边往火盆里放纸。邻人上前询问方知,慧娘(蔡妻)突染急病,刚刚离世。
众人听了,都感叹不已,劝蔡莫节哀。就在这时,木棺中发出咚咚响声,还在迷梦中的邻人顿时睡意全无。只听棺内有人说道:“相公,给我开门,我回来了。”蔡莫早已吓得魂不守舍,哪里敢近前丝毫。“相公,真的是我,你开门我再与你细说。”棺材里又传出话来。在邻人的帮助下,蔡莫颤抖着打开棺木。慧娘容光焕发地走了出来。
在鬼门关绕了一圈的慧娘说道:“我本来已经到了地府,阎王要我受苦赎罪。我被押往刑场的路上,小鬼接到阎王令放我回人间。询问了才知道,原来相公送了阎王很多金银财宝。”蔡莫惊诧道:“我未曾见过阎王,如何给阎王送财宝了?”慧娘说:“你所烧的纸,就是阴间钱财。阎王看你送了那么多,才如此开恩的。”
众人一听,纷纷抢着买蔡莫家的纸,准备在鬼节焚烧,以求死去的亲人起死回生。一时之间,蔡莫家的纸供不应求。原来,这是蔡莫和慧娘演的一出戏,并非真的转世还阳。后来,民间便流行起了烧纸钱的习俗。
有观点认为,为死者烧纸送钱,送盘缠,是源自佛家、道教的生死轮回说。人们相信,人死后,有灵魂存在。为了让死去的亲人能在阴间少遭些罪,心诚的人们烧纸钱给他们,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能过上好日子。
烧纸送钱亡者自然不会收到。但是人们宁愿通过这种方式缓解对亲人的相思之苦,并借助这种方式继续尽着世间没有完成的孝道,聊以自慰。
“挽歌”和“挽联”分别指什么?
挽歌就是哀悼死者的歌。在古代,送葬时“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上古时期没有挽歌,《礼记·曲礼上》:“适墓不歌,哭曰不歌,临丧前则必有哀色,执绋不笑。”《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虞殡》即送葬的挽歌。)此后挽歌逐渐流行。《晋书·礼志中》记载:“汉魏故事,大丧及大臣之丧,执绋者挽歌。”在古代,不同的等级送葬时也要唱不同的挽歌。汉武帝命音乐家李延年作两首挽歌《薤露》和《蒿里》。《薤露》是在送王公贵族是唱的,《蒿里》是送士大夫和庶人时唱的。一般来说,挽歌都是死者的亲友写的,但也有的死者在生前就为自己写好了挽歌,嘱咐亲友在为他送葬时唱。比如大诗人陶渊明在自己临死前三个月就写了三首挽歌。在当时,有很多文人都在生前为自己写挽歌,以示对死亡的大彻大悟。
挽联则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内容主要是概括死者的一生功绩,对死者进行评价,诉说自己与死者的友谊,对死者的去世表示哀悼等。
什么是“收继婚”?
收继婚,是中国旧时婚俗的一种,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中都有存在,指的是兄弟亡故之后收其寡妻为自己妻子的现象,也包括父死子娶庶母、叔死侄娶婶母的情况。收继婚最早起源于群婚时期兄弟共妻的风俗,进入父系社会以后,父亲的妾也成为嫡子所继承的遗产的一部分,于是往往会有子娶庶母的情况,这在某些部族甚至成为一种定制,《史记·匈奴列传》即记载:“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出塞的王昭君在匈奴呼韩邪单于死后又嫁给了其长子复株累若鞮单于。后来这一风俗为人们所摒弃,明、清两代更是用法律来禁止收继婚的行为,如《明律集解·附例·户婚》声明:“兄亡收嫂、弟亡收妇者,各绞。”但是在广大民间,兄收弟妻、弟继兄妻的事情依然经常发生,原因是一些家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而承受不起另娶的花费,所以就有鳏寡两相将就之事。
“童养媳”是怎么来的?
童养媳,指女子在幼小的时候被婆家收养而待到成年时进行结婚的现象,这一称谓最早出现于宋代,但是作为一种社会情形则早已有之。周代有所谓媵制,就是姐姐在出嫁的时候,妹妹也陪同一起嫁过去,或者是侄女陪同姑姑一起出嫁。相应于作为正妻的姐姐或姑姑,妹妹或侄女就成为夫家的媵。媵的地位要高于妾,妾往往归于奴仆一类,而媵则属于主人。有时陪同出嫁的妹妹或侄女尚未成年,这也就意味着要在夫家长大。媵制主要流行于诸侯和贵族之间,是血亲观念和一夫多妻制度相结合的产物。秦汉以后,一些贵戚的女儿在年幼时被选入宫中,成年后就作为帝王的妃嫔,或者被赐予皇族子弟做妻妾。这就是童养媳的早期形式。后来,童养媳的现象逐渐从宫廷和贵族延至民间与平民之中,并且一度十分盛行。童养媳现象在社会上流行的原因主要是百姓生活贫穷,加之古代的婚姻制度是女嫁从夫,女儿不被视为自己家里的人,在养育子女发生困难的时候就将还很小的女儿送给富裕一些的人家,等长大了就自然地成为人家的媳妇。在于夫家来说,与童养媳结婚和正常的大娶相比也可以节省很大的一笔费用。另外,古代曾有用结婚来“冲喜”一说,也就是在公婆或者丈夫发生重病的时候,提前娶亲,用喜气来冲掉灾气,有时男子的年龄还很小,也就找童养媳来娶亲。童养媳由于家庭贫穷,所以到夫家之后常常很受轻视,而且年龄幼小,不能给自己做主,生活往往很凄苦。
如何理解“男女授受不亲”?
“男女授受不亲”,语出《孟子·离娄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 ”这句话表达的是古代的一种礼法观念,概言男女之间不应当发生亲密的动作和交往。《礼记·曲礼》说:“男女不杂坐,不同施枷,不同巾栉,不亲授。嫂叔不通向……外言不入于梱,内言不出于梱。女子许嫁,缨,非有大故,不入其门。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父子不同席。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这些内容是对男女之间交往所应当遵守之礼节的详细而严格的规定,非夫妻关系的男女之间是断不允许发生直接的接触和交往的,但这只是一些学者书面的提倡,就实际而言,这种礼法观念主要是在贵族阶层之间执行的,社会上男女之间的来往还是普遍较为自由的,而且就“男女授受不亲”这句话本身而言也是有所变通的,淳于髡问孟子“嫂溺则援之以手乎?”孟子回答说:“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也就是说虽然“男女授受不亲”是礼法的要求,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也是应当有所权变的。自宋代之后,男女之间的自由交往开始被严格限制,司马光在《涑水家仪》中说:“凡为宫室,必辨内外,深宫固门内外不共井,不共浴室,不共厕。男治外事,女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男子夜行以烛,妇人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男仆非有缮修,及有大故,不入中门,入中门,妇人必避之,不可避,亦必以袖遮其面。女仆无故,不出中门,有故出中门,亦必拥蔽其面。铃下苍头但主通内外宫,传致内外之物。”这就明确地将妇女的活动空间局限在家门之中,体现出强烈的男权色彩。
为什么会有“男主外,女主内”的说法?
“男主外,女主内”,是中国传统的性别观念,意为男性主导家外的事务,而女性负责家内的事情。《周易》第三十七卦曰:“家人,利女贞。”解释卦义的彖辞说:“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据《周易正义》,王弼注云:“家人之义,各自修一家之道,不能知家外他人之事也。统而论之,非元亨利君子之贞,故利女贞,其正在家内而已。”又孔颖达疏云:“家人之道,必须女主于内,男主于外,然后家道乃立。”这些讲的都是“男主外,女主内”方才是持家的正道。出于两性天然的特点,幼小的子女需要由母亲来照顾,这样,出外谋生的任务就主要落在了父亲身上,作为父亲的男性也就因而掌握了经济权力。在母系社会时期,由于人们群居而不知其父,所以女性处于主导地位,进入父系社会后,群婚现象瓦解,男性开始承担起主要的角色,因之而形成了男尊女卑的观念。如此一来,“男主外,女主内”虽然原本只是一种正常的性别角色分工,但是在既有性别歧见的影响下则转变为一种限制女性自由参与社会活动的理论,将女性的活动空间严格地束缚在闺阁之内,使得女性成为纯粹的“内人”。
什么样的人才被称为“节妇烈女”?
“节妇”,指坚守贞节绝不改嫁的女子;“烈女”,指为了免受侮辱而自杀殉节的女子。自南宋之后,“节妇烈女”尤为社会所颂扬,“节妇”与“忠臣”和“孝子”共同成为人们所当遵奉的楷模,而这三者正是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相对应的。到明清时期,社会上的节烈观发展到极端,以致各地争相以树立贞节牌坊为荣,这也为官方所大加鼓励。清代《礼部则例》规定,“节妇”为“自三十岁以前守至五十岁,或年未五十而身故,其守节已及十年,查系孝义兼全厄穷堪怜者”,以及为夫守贞的“未婚贞女”; “烈女”包括“遭寇守节致死”,“因强奸不从致死,及因为调戏羞忿自尽”,以及“节妇被亲属逼嫁致死者,童养之女尚未成婚、拒夫调戏致死者”,等等。每年各地方的族长、保甲长都要向官府公举节妇烈女,而各级官府也都要给予相应的表彰。京师、省府和州县都修建有矗立大牌坊的“节孝祠”,被旌表的妇女被题名于坊上,死后设位于祠中,每逢春秋供人祭祀。官府还特别发给本家三十两“坊银”为其建坊。节妇烈女的名字还会被列入正史和地方志,而其节烈事迹特别突出的,甚至会得到皇帝的“御赐诗章匾额缎匹”。当时所盛行的《女学》、《教女遗规》、《女学言行录》、《女范捷录》等教育女子的书籍中也大肆宣扬贞节观念。这些举措把对节妇烈女的崇尚推至了极点,成千上万的妇女或自愿、或被迫地因此而终生寡居,更甚至以身殉夫。
“跪拜礼”是什么样的礼仪?
跪拜礼的产生源于古人席地而坐的方式,因为汉代以前,并没有专供坐用的椅、凳之类,人们坐的时候是两膝着席,将臀部压在脚后跟上。以这种方式而坐,遇到需要向他人表示敬意或致谢的时候,就将臀部抬起来,也即是呈现跪的姿态,然后再俯身向下,这也就是跪拜礼的由来和其基本形式。原始的跪拜礼很简单,后来成为一种正式的礼节之后则变得繁复起来,并且发展出了诸如“九拜”等多种跪拜方法,应用范畴也扩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九拜”是什么样的礼仪?
“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表达崇高敬意的礼节。所谓的“九拜”,并不是指叩拜九次,而是指九种不同的叩拜礼仪,不同的人依据其各自的等级和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使用相应的叩拜方式。《周礼·春官·太祝》记载:“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各自的具体做法是:“稽首”,为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缓缓贴近地面,而且头在地面上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后,这是拜礼中最为庄重的一种。“顿首”,其他方面与稽首相同,只是头一碰到地面就抬起来,因为头接触地面的时间很短,所以称为顿首,其庄重性仅次于稽首。“空首”,是两手拱地,引头至手而不着地,这是拜礼中的较轻者。“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有捶胸顿足之意,表达极度的悲哀之情。“吉拜”,是先空首,再顿首。“凶拜”,是先顿首,再空首。“奇拜”, “奇”是单数的意思,为先屈一膝而拜,又称“雅拜”。“褒拜”,是行拜礼后为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也称“报拜”。“肃拜”,推手为“揖”,引手为“肃”, “肃拜”实际上是一种是揖礼,并不下跪,而是俯身拱手行礼,但其表达的是拜的含义。
“九拜”之中,前三种是正式的拜礼,后面的几种则是正拜的变通。这些拜礼的应用范畴大体是:宗庙祭祀拜祖先,郊祀拜天拜神,以及臣拜君,子拜父,学生拜老师,新婚夫妇拜天地、拜父母,都行稽首礼;平辈和同级之间,行顿首礼;对于卑者的稽首礼,尊者以空首礼答拜;振动礼为丧仪中所用;吉拜礼行于各种祠祭;凶拜礼是服3年之丧时所用;肃拜礼为女子所用,因为女子佩戴的首饰较多,不便于跪拜,另外也用于军人之中,原因是军人身披甲胄,行动有所不便。
“拱手”是什么样的礼仪?
拱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常行的礼节,在上古时期就已产生,做法是双手抱拳前举,近似于带手枷的奴隶,原初的含义为表示愿做对方的奴仆,以表示一种相当的尊敬。清代学者阎若璩在对《论语》的注释中提到:“古之揖,今之拱手。”但是拱手与作揖并不完全相同,拱手仅仅是双手抱拳前举而已,作揖则还要配合两臂的上下左右等方向性的动作,正式的作揖还要鞠躬,后来揖礼简化,在行用的时候常常变成了拱手,而拱手与作揖这两个概念也就时常混用。
“作揖”是什么样的礼仪?
作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行为,至今仍在行用,其方式为双手抱拳前举,同时身体略弯,也有很多时候仅仅是举手而已。作揖起源很早,相传在夏代就已经出现,在西周时期就很为流行了。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的种类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等。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时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举;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还有一种表示特别敬意的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一般而言,作揖是一种恭敬之心的表达,但在个别时候却有着反面的含义,《汉书·高帝纪》记载郦生见刘邦的时候不拜而长揖,表达出一种不敬服的心态,当然,这并非是作揖本身的含义,而是说按照礼节,本应当致以更为尊贵的行礼方式,这时如果用作揖来代替的话反而显得不敬了。严格来讲,作揖抱拳的通常方式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包住或者盖住右手,这称为“吉拜”;反之则为“凶拜”,也就是左手握拳,右手成掌,这种作揖方式一般用于丧礼的场合。这一区别的源起为一种诚意的表示,因为大多数人右手为主手,在攻击他人的时候主要用的是右手,作揖时左手在外,而将用于攻击的右手盖在里面,是一种友好的表示与真诚的传达。
“坐”、“跪”和“长跪”有什么不同?
坐,是人体态势的一种,泛指将臀部依靠在可以支持身体重量的物体上、用臀部来代替两脚着力的姿势,当今一般指将臀部放在椅、凳之类的坐具上,古时因为没有椅子,人们坐的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在正式的场合是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这种方式腿部受到的压迫很严重,日常生活中并不全都如此,只是因为其姿势较为美观,而成为一种表示庄重的正坐。跪的姿势是两膝着地或着席,直身,臀部不着脚跟,是一种对地位高者表示尊敬的姿势,古人席地而坐,在有急要之事或谢罪之时,也会采取跪的方式,有时单膝着地也称之为跪。长跪是跪的一种最为郑重的方式,特点是挺身直立,用膝盖和脚趾来支持身体,拜跪时习惯上以先下右膝为礼。
什么是“避席”?
避席,是古代的一种表示尊敬的行为,古时没有椅子,人们席地而坐,在需要的时刻离开席子站立一边,也就是避席。《孝经》中记载了曾子在听孔子讲课的时候接到提问即避席而立的故事,颇为传诵,引为美谈。避席最初只是个别行为,后来则为人效仿,成为社会上通行的一种礼节。魏晋时期,椅子由少数民族传入中原,人们逐渐不再习惯于坐在席子上,避席之礼也就无从谈起,但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化为新的“避席”方式,当今通常的离座起立以表敬意的礼节也就是古代避席之礼的转化。
“投刺”是什么意思?
刺,指的是古时所用的一种写有姓名的简牍,相当于现在的名片,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说:“古者削木以书姓名,故谓之刺;后世以纸书,谓之名帖。”投刺也就是将写有自己名字的刺或名帖投递给想要求见的人,以期对自己事先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唐代之后,投刺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习,而刺的形制也多了起来,因为主人身份的差异和传达目的的不同等都有着各自的区分,例如,位尊者(如亲王)可以使用红色的名帖,向别人传达丧事的时候要在名帖的四周卷上黑框。古代的刺或名帖都是亲笔书写的。
古人的见面礼有哪些?
见面礼,即见面时所行用的礼节。古人常用的见面礼有揖、拱和拜等。揖是古人相见的最常用的礼节,具体又分为三种:没有婚姻关系的异性之间,行礼时推手微向下;有婚姻关系的异性之间,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一般的同性宾客之间,行礼时推手微向上。另外还有长揖,是一种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较普通的揖程度更深一些。拱,是两手在胸前相合以表示敬意,《论语》中记载一次子路见到孔子时“拱而立”,就是行用的拱礼。拜,古人见面时最为庄重的一种礼节。早时的拜,只是拱手弯腰而已,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额触双手。《孔雀东南飞》中的“上堂拜阿母”,指的就是焦仲卿对母亲所行的这种拜礼。后来拜则主要指跪拜,臣民在面见皇帝的时候都要行跪拜礼。
古人的座次有哪些讲究?
古时座次有着严格的尊卑之分。在筵席上,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向西。《史记·项羽本纪》中载有:“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其中,项王的座次最尊,而张良的座次最卑。在举行朝会的时候,则是背北面南为尊,所以称帝叫做“南面”,而为臣则叫做“北面”。另外,通常的看法是,右者为尊,因此遭受贬谪称为“左迁”,而在座次的排定上,地位次尊的人则居于最尊者的右边。
宗法制是一种什么制度?
宗法是我国古代规定一个家族内成员的权力等级秩序的制度。宗法制度是古代氏族父系家长制的延续,萌芽于商周时期,成熟于西周、春秋时期,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简而言之,即是嫡长子对于上一代的权力、地位乃财产具有合法的继承权,是为大宗;其他儿子在这些方面只能有低一个等级的继承权,是为小宗。大宗对于小宗具有统辖权,小宗必须以大宗为尊。不过,大宗、小宗只是相对的概念,而非绝对。比如周代天子的嫡长子继承君位为大宗,其余分封为诸侯的儿子们为小宗;诸侯的嫡长子相对于天子仍是小宗,但相比于分封为卿大夫的兄弟们,则是大宗了。但总体上,宗族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个有绝对权威的大宗以及族长,统领全族。周朝时的宗法制度主要是存在于贵族内部,并且因当时的各级政府便是由各级贵族的家族所掌控,因此当时的宗法与国法是混淆在一起的。
自秦开始,贵族统治模式的解体使得宗法制度与国家行政逐渐区分开来,退守到家族之内。基本上所有的宗族都制定了相应的族规,一个宗族的族长通过祠堂集神权与族权于一身,并通过族规对族人拥有统率、处置和庇护之权,并且国家法律也承认这种权力。事实上,由于古代政府均是一种小政府,其权力体系只下延到县一级,因此县以下的秩序维持很大程度上便是依靠宗法秩序的自我维持。尤其宋明以后,宗族制得到统治阶级的更大支持,族权布满农村社会各个角落的众多宗族,成为仅次于政权的权力体系。
“五礼”指的是什么?
五礼是形成于周代的五大类礼仪,分别是: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其最早记载于《周礼》。五礼并非由周人所创立,其中的诸多礼仪是在夏商周1000多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的,到西周时期,周人对三代的礼制做了总结并将其归纳为此五类。其中,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用以礼哀死亡、灾祸、寇乱等;军礼是在与军事有关的礼仪,用以战前动员,鼓舞士气;宾礼是对于来访的宾客所实施的礼仪,以示尊重;嘉礼比较琐碎,用于国家或人民日常生活中对于比较高兴的事情的庆祝。五礼在西周形成之后,在春秋战国时期曾一度遭到破坏,即所谓“礼崩乐毁”。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对周代礼制进行了继承和发扬,汉代时,儒士叔孙以五礼为参考所设计的礼仪被汉高祖采纳为宫廷礼仪。自此,五礼成为后世历代帝王乃至民间礼仪的基本骨架,为后世国家政治的稳定和社会运转的有序提供了保障。五礼在后世历代都有所发展,其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日渐增多。以宋为例,各类吉礼已达43种,嘉礼27种,宾礼24种,军礼6种,凶礼12种,加起来总有112种。这些礼仪有形或无形地存在于国家政治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深入人心,每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以其为行为规范,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正源于此。
什么是“吉礼”?
吉礼是古代五礼之一,并居五礼之冠。吉礼是祭祀有关的典礼。其主要的祭祀对象可大体分为3类,分别是天神、地祗、人鬼。其中,天神包括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雨师等;地祗包括社稷、五帝、五岳、山林川泽等;人神包括宗庙、孔子等。吉礼的举行往往是一种国家政治行为,由统治者主持。在诸多的祭祀活动之中,尤为统治所重视的是祭祀宗庙、社稷、天地、孔子。宗庙,也叫太庙,是皇帝先祖的祠堂,一般建在王宫前面,明、清两朝的宗庙就建在紫禁城外;社稷,是指土神和谷神。祭祀土社、谷神的地点一般称社稷,在古代,它是国家的象征。古代礼制规定,“左宗庙,右社稷”,社稷坛一般建在王宫前的右侧,与太庙对称;祭祀天地,在古代又称为“封禅”,十分隆重,由帝王亲自前往泰山举行,一般是比较有作为的皇帝才有此举动;祭祀孔子也是历代非常重视的仪式,是国家礼制的一部分。一般由大臣前往主持,有时皇帝亲自前往。
古人在祭祀等仪式中用什么器物?
中国古人的斋戒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存在,是参加祭祀前所做的一些清洁身心的准备。所谓斋,指的是主动意义上的沐浴更衣、凝聚神思;戒,则是防范意义上的杜绝欲望和欢娱,如禁止饮酒食辛、性行为以及各种娱乐活动等。中国早期有“三日斋,七日戒”的规定,其目的在于表示对于所祭祀的鬼神的虔诚,同时也是使人通过几天在身心方面的准备,最终能够心无杂虑,澄明清澈,以与鬼神进行精神相交。需要指出的是,早期的斋戒中并不禁食鱼肉荤腥,而只是禁食葱、蒜、韭菜等辛辣食物。事实上,人们在斋戒时往往还专门吃鱼肉荤腥。因为古代祭祀程式复杂,时间很长,有时一连几天,对人的体力要求很高,因此古人专门食肉以补充体力。只是在南北朝后受佛教影响,斋戒才逐渐与素食联系起来。后来,斋戒一词又被用以表示出家人必须遵守的清规戒律。即八关斋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邪,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坐高广大床,七不涂饰香鬘及歌舞观听,八过午不食。
什么是“凶礼”?
凶礼是古代针对不好的事情所举行的礼仪,具体包括丧葬礼、荒礼、吊礼、恤礼、礼等。其中丧葬礼是为死者举行的表达哀思的礼仪;荒礼是遇到旱涝灾害或瘟疫流行时,统治者所举行的一种表达自己体察灾情,并愿意与人民分担的一种礼仪;吊礼是在别的友邦国家或友好人士遭受自然灾害后,统治者派人前往慰问的礼仪;恤礼是当邻国遭受政治动乱时,统治阶层派人前往表示慰问的礼仪;礼是友邦在军事上遭受失败后,统治者派人送去物质援助并给其鼓励的礼仪。总体而言,凶礼都是在别的个人或国家遭受不好的事情后,对其表示同情和慰问的礼仪。后来,凶礼主要是指丧葬、持服(即守孝)、封谥号等与死亡有关的礼仪。
什么是“葬仪”?
葬仪指安葬死者的方式。因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安葬方式往往各具特色,因此中国存在土葬、火葬、水葬、鸟葬等诸多葬仪。就汉民族来说,早期人们一般实行土葬。这与汉民族作为农耕民族,重视土地有关。在古汉人眼里,人是由土地所养育的,因此死后回归土地相当于回家。《礼记·祭仪》中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与汉族不同,早期的一些少数民族则实行火葬。如《墨子·节葬》中曾记载在秦国西边的一个西羌人建立的仪渠国中,“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称之为“登遐”(升天)。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佛教高僧死后,一般都实行火葬,因此火葬一度在汉族佛教徒中流行,以至于宋太祖曾明令禁止。南宋时,由于偏于一隅,人多地狭,火葬一度盛行。其后的明清时期依然如此。水葬一般是聚居于河流湖畔或海边的民族流行的习俗,他们一般将死者放于木筏上,任其漂流,这是因为他们以水族为食物,往往视水为自己的归宿。鸟葬多流行于牧猎民族,他们往往将亲属尸体放于郊野或高山之巅,任鸟啄食,认为这可使死者魂升入天界。另外还有悬棺葬、树葬、玉敛葬等葬仪存在于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中。
古人怎样服丧?
服丧,即古人为死者守丧的礼仪。守丧,指的是在丧事办完之后,亲属通过服饰和生活方面的特别规定来体现对于死者的哀悼和怀念。其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守丧者所穿的丧服以及穿丧服的时间长短来体现。具体而言,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可分为五种丧服,由近及远分别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其中,斩衰要穿3年;齐衰则根据具体的关系不同,时间有所差别,1年、5个月、3个月都有;大功则穿9个月;小功穿5个月;缌麻则只穿3个月。二是,对于死者儿子,还有关于生活方面的一系列规定,称为守制,时间为3年。
什么是“五服”?
五服指5种丧服。古代社会的葬礼中,与死者亲属程度不同的人要穿不同的丧服,以示区别。具体分为5种,从重到轻依次是:斩衰,此是五服中最重的丧服,其用极粗的麻布缝制而成,极其简陋,许多该缝的地方都敞开着,完全不像上衣,此表示因哀痛而不注意外在形象之意。此服为最亲近者所穿,如子为父、妻为夫等。齐衰,是次于斩衰的丧服,用粗麻布制作,因把边缝齐了,所以叫齐衰。此为次一级的亲属所穿,如已嫁女为父母,孙辈为祖父母等。大功,又次于“齐衰”,用粗熟麻布制作,一般是为堂兄弟、未嫁堂姊妹,已嫁女为伯叔父等所穿。小功,次于大功,用质量较好的麻布制成,为伯叔祖父母、外祖父母、母舅等所穿。缌麻,最轻的一种丧服,用细熟麻布制成,做功比较细致,此为曾祖父母、妻之父母、表兄弟等所穿。总体而言,亲属关系越近,其丧服越粗糙。大体上,古代丧服的服制都以《仪礼·丧服》为准则,历代遵行,只是小有变通。另外,不同的丧服所穿的时间长短也不同。
“避讳”的原则是什么?
避讳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现象,指的是在口头或书面提到某个人的名字中含有的字时,避开此字。关于避讳的原则,《公羊传·闵公元年》中曾言:“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其中的尊者,主要是指古代皇帝,有时也指贵族和官员;亲者指自己的长辈;贤者则指孔孟等圣贤。而避讳的方法,主要可分为3种:改字法,即将所避讳的字改作另一字,比如东汉时,秀才因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而改称茂才。又如苏洵的祖父名序,苏洵将文章中的序改称为引,至今沿用。空字法,即遇到避讳的字时,空开不写,读者也往往心领神会。缺笔法,即在写到这个字时,故意少写一笔。除此之外,古代还有其他的一些避讳法。当年吕后当权时,因其名雉,人们遇到雉时都改称野鸡;清乾隆时,为避顺治帝福临名,天下百姓不得贴“五福临门”;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记载,宋代田登做州官时,自避名讳,州中都将“灯”字称为“火”字。元宵节时,官府发布告曰:“本州以例放火三天。”以至于百姓有“只须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讽刺。到后来,甚至连皇帝的属相也要避讳。比如因宋徽宗属狗,当时曾一度禁止民间杀狗;明武宗属猪,禁止天下养猪,以至于当时百姓多年没肉吃。至于古人的圣讳,各朝略有不同,一般有孔子、孟子、老子、黄帝、周公等。圣讳相对不那么严格,一般是读书人自觉避讳以示尊重。
什么是“军礼”?
军礼是有关军事活动的典礼,包括校阅、用兵、田猎等活动时的礼仪。各个时代的军礼有所不同,如《周礼》中所记载的有“大师之礼”,乃是军队征伐之前举行的礼仪;“大均之礼”,则是天子或诸侯在分土地、征赋税时举行的军事检阅;“大田之礼”,用于天子狩猎时,并顺便检阅军队;“大役之礼”,用于国家建造城邑、宫殿、开河、造堤等大规模土木工程时的队伍检阅;“大封之礼”则是诸侯勘定各自封地地界、树立界碑的一种活动。另外,《通典》中记载了唐代的军礼,具体包括:告太庙、命将、出师、阅师、誓师、献俘等。古代军队出征打仗前杀头牛,甚至有时杀个违反军纪的人,称为祭旗,也是一种军礼。总体而言,军事活动中形成了定制的行为,都可算是一种军礼。军礼大体上是为起到一种宣示力量、鼓舞士气、检阅训练部队等作用。
什么是“宾礼”?
宾,客也;宾礼即是一种针对客人的礼仪,这个客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代表一个国家。宾礼在各个时期的种类和形式都有所变化。上古时期的宾礼主要包括朝、聘、会、遇、锡命等一系列的礼仪制度。朝,即是诸侯按固定日期朝见天子时的一系列礼仪;聘,是指诸侯国之间互遣使者访问的礼仪;会,指诸侯对天子不定期的朝见,或是诸侯之间无定制的会面;遇,指诸侯或官吏间偶然的邂逅,通常礼节比较简单;锡命,指的是天子或诸侯对下属封赐爵位、服饰、土地等时的礼仪。《通典》记载了唐代的宾礼:“三曰宾礼,其仪有六:一,番国主来朝;二,戒番国主见;三,番主奉见;四,受番使表及币;五,宴番国主;六,宴番国使。”番,指的是唐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以及朝鲜、日本等国。《清史稿·礼志二》则记载了清代的宾礼:“宾礼:藩国通礼,山海诸国朝贡礼,敕封藩服礼,外国公使觐见礼,内外王公相见礼,京官相见礼,直省官相见礼,士庶相见礼。”
什么是“朝聘之礼”?
朝聘之礼原指古代诸侯派使者或亲自定期觐见天子的礼仪,后来也指藩属国使节前来觐见中国皇帝的礼仪,属于“五礼”中的宾礼。具体而言,聘,是指诸侯派使者觐见天子;朝,则是诸侯亲自觐见天子。《礼记·王制》规定,诸侯每年都要派大夫前往王都拜见天子,称为“小聘”;诸侯每三年要派卿前去拜见天子,称为“大聘”;诸侯每五年须亲自前往王都拜见天子,称为“朝”。诸侯及卿大夫朝聘天子时,要携带当年该向天子交纳的贡赋,还要奉行严格的礼仪,以示对天子的敬重和臣服。其礼仪大致分为六个程序,分别是:“效劳”(天子派人迎接并慰问来宾)、“赐舍”(安排来宾下榻)、“朝觐”(来宾正式拜见天子并献礼)、“请罪”(来宾向天子表示自己做得不好,求天子宽恕,是一种谦虚说法)、“赐礼”(天子赏赐来宾一些礼物)。朝聘之礼本来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享受,但东周时,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也纷纷采用了朝聘之礼。秦统一中国后,中国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称雄于东方,期间各国派使节前来时,中国基本上都以朝聘仪式接待,因此“四夷来朝”的说法一直不绝于书。直到鸦片战争后,在西方人的强烈要求下,清王朝才废弃了朝聘之礼,而以现代外交礼仪与各国打交道。
什么是“相见礼”?
相见礼是古人日常相见时的礼仪,属于“五礼”中的宾礼。春秋之前,因“礼不下庶人”,因此相见礼只是贵族之间通行的礼仪。《礼仪·士相见礼》记载了当时秦国士大夫相见的礼仪,其规定士用野鸡,下大夫用雁,上大夫用羔。这里说的是对于上门拜访时的见面礼的规定。另外,其对贵族之间说话时的眼神也有所规定。如士与大夫面谈时眼睛要先看着其面部,然后看其肩膀,最后再看其面部。春秋之后的历代都对相见礼有相应的明文规定,其适用范围也不再局限于贵族,而是扩展到全社会。就内容而言,其一个重要方面是规定官员之间的见面礼仪,总体上是以官大者为尊,而大的程度不同则须施以不同的礼仪;另一方面,对于庶人之间的礼仪有相应规定,基本原则是以年长者为尊;此外,则是比较具体地规定了诸如主宾、师生等之间的礼仪,也是相当具体,以清朝的《士庶相见礼》对主客之间的礼仪规定为例,其对于主人如何迎接、安排坐次、饮茶、送客等都做出了一系列详细规定。
什么是“嘉礼”?
嘉礼是人们为日常生活中高兴的事情所举行的庆祝礼仪,往往是人们之间联络感情、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媒介;另外,皇帝家中有喜事所举行的庆祝礼仪也叫嘉礼。嘉礼因为涉及生活各个方面,内容比较庞杂,其中比较重要的几种是婚礼、冠礼、飨礼、宴礼、射礼等。婚礼,指结婚礼仪。冠礼,古代男子年满20岁时所举行的典礼,对之加冠以示成年。另外,古代女子15岁时亦行笄礼,以示成年,也可算是冠礼的分支。飨礼是古代设酒食款待来客的一种礼仪。宴礼,是古代皇帝家有诸如君主登基、册皇太子、天子纳后妃、太子纳妃等喜事时所举行的宴请大臣的礼仪。射礼,因古代尚武,因此在许多场庆祝活动中都设有射箭项目,作为一种仪式的同时,也是一种娱乐。《清史稿·礼志六三》:“二曰嘉礼。属于天子者,曰朝会、燕飨、册命、经筵诸典。行于庶人者,曰乡饮酒礼。而婚嫁之礼,则上与下同也。”在五礼之中,其他四礼都大多与国家政治生活相关,由皇帝出面主持,嘉礼则是唯一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礼仪。
什么是“冠礼”?
冠礼是中国古代在男子20岁时对其施行的成年礼,属于嘉礼的一种。古人认为一个男子在20岁时,正式摆脱童稚,进入成年人行列。对其进行冠礼,是提醒他以后便要担负起一个成年人的责任,言谈举止也要遵循社会的种种规范。同时,周围的人也开始把他当做一个成年人来看待,对其表示尊重。先秦的冠礼仪式要繁琐一些,后来有所简化。其大致流程是:在加冠礼之前,通过巫卜的方式选定加冠的日期,并联系好加冠的大宾和协助加冠的“赞冠”。行礼那天,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宾及受冠者都穿礼服。授予其冠后,大宾要读一些祝辞,一般是诸如“从今天起,你就告别你的童稚,步入成年了,以后你要担负起责任,保持良好的道德情操,为社会多作贡献,祝你前途无量”之类的。另外,还有一个重要项目便是要给受礼者取字,之后,除父母与老师可以称呼其名外,其他人都要称呼其字。加冠仪式后,这个青年还要到处拜访亲友、当地长官和有名望者。别人也对其表示祝贺和勉励。
追溯起源,成年礼仪式源自原始社会,至先秦时形成这种冠礼的形式,并成为六礼(冠、婚、丧、祭、飨、相见)之首。需要指出的是,冠礼有时也会在20岁之前举行。因行冠礼后才可以成亲,古代有些贵族子弟成婚较早,因此冠礼也经常提前举行,大体上都是在15岁到20岁之间。
什么叫“守制”?
守制是古人对于死者儿子所单独做出的守丧制度,期限为3年。期间,该制度对于守丧者有一系列相当严苛的生活方面的要求。首先,孝子不能有任何享乐,不得饮食酒肉、瓜果菜蔬,只能吃粥;不得与妻妾同房;乃至不得洗澡、换衣服、剃头等。其次,守丧者不得嫁娶,不得有任何庆祝活动,不得在节日拜访亲友。最后,在汉代察举时代,守丧者不得被举荐;科举考试时代,守丧者则不得应考。而在外做官的官员,必须告假回家守制,称为丁忧。最理想的,便是守制期间,孝子在父(母)墓前搭建简陋草庐独居3年。可以看出,守制的所有规定全都做到恐怕是不太可能的,这只能是古人对于孝道所设想的一种理想化状态。但是,政府对于守制制度是相当严格的,如有士子在居丧期间前去应考,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另外,一些官员怕丁忧后官职难以恢复,会瞒报父母丧事,朝廷对这类情况也会严厉惩罚。
总体而言,古人之所以要制定守制制度,乃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重孝的同时,又推崇礼制,因此将孝道体现到琐碎的礼制之中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了。而之所以守孝时间为3年,《礼记·三年问》中解释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意思是婴幼儿出生3年后,可以脱离父母怀抱了,因此也守丧3年作为回报。但守制制度的过分严苛显然已经有些不合乎人情,将孝形式化了,脱离了孝本来的真诚。
“丁忧”与“夺情”各指什么?
古代官员因父、母亡故暂时辞官回乡守制称为丁忧,又叫“丁艰”、“守孝”。该制度开始于汉代,古代官员遇到这种事,不管官职多大,都得告假回乡。但一个官员一旦辞官回乡,不但没有俸禄,更关键的是3年之后再回到朝廷,官场的变动也已经很大,自己的位子也早就被别人顶了。要想恢复原来的职务,自己还需要重新摸爬滚打一番才行。正因为此,不少官员都不愿意回乡丁忧,以至于瞒报自己父母的丧事。但这种情况一旦被发现,则惩罚十分严重。比如后唐明宗时的孟异因瞒报母亲丧事,最后被赐自尽。
因丁忧的时间长达3年,这必然经常会给朝廷的行政带来中断,尤其是身居要职者的丁忧。而夺情便是古代政府针对这个问题所制定的制度。古代官员遇到需要丁忧的情况,如果朝廷因为特殊情况,比如政治或军事方面的需要而要求官员不得回乡丁忧,而必须留在朝廷,或者官员已经回乡丁忧但期限未满,朝廷提前强令召回其出仕,这两种情况都叫做夺情。丁忧一旦遇到夺情,则必须屈从。因为在古代,君臣之义是大于父子之情的。一般情况下,只有担任中央朝廷要职的官员才会遇到夺情的情况。另外,也有官员因不愿离职而自谋夺情的。比如明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在接到父亲讣告时,正在推行改革,因不愿功亏一篑,他表面上屡次上书请求回乡丁忧,暗地里却通过太后让皇帝诏令他夺情。虽然不少反对派力图赶他回家丁忧而夺其权,但最终还是张居正取得成功。
古人关于脱鞋的礼仪有哪些?
据《礼记》记载:“待坐于长者,履不上于堂。解履不敢当阶,就履,跪而举之,屏于侧。”可见,古人对什么时候穿鞋,什么时候脱鞋是十分讲究的。之所以如此规定,是与古人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的。
在古代,无论帝王将相还是贫民百姓,都是要脱鞋进屋的。因为在古代,居家没有桌椅板凳、沙发条几之类的陈设,只是在室内铺上“筵”和“席”。“筵”是席的一种,通常铺在下面,“席”则铺在“筵”的上面。在正堂里也可能全都铺有“筵”,进屋要走过“筵”,然后落座于“席”上。如果穿鞋直接进屋,必然会弄脏人家的“筵席”,极不礼貌。后来,脱鞋进屋由卫生的需要转化成一种礼仪,这样做成了对主人的一种尊重。
据《吕氏春秋》记载,有一次,文挚因为穿着鞋子去拜见君王,君王看见了,连理都没理他。像这样的情况,算文挚幸运,如若遇到个严厉的君王,小则罢官,重则会被关到牢里。
普通人家,讲究还不是太严格,但是在帝王以及一些重要礼仪上,穿鞋、脱鞋之术则要谨慎小心了。通常,人们进屋之前,要把鞋子脱在屋子门前的台阶之下,并且将鞋放在不妨碍进出的地方,出来之后再将鞋子穿上。据《左传》记载,人们为此还设立了专门放鞋的“鞋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场合脱鞋就意味着尊重礼貌。《礼记》中说,凡是一些葬礼或者祭祀场合,都要穿鞋,室内是不能露脚趾头的。
清朝时期流行的“打千儿”是一种什么样的礼仪?
在古代,人们见面为了表示对人的尊重,通常会行一些礼节,见到皇上要三叩九拜,见到长辈大官要跪拜,见到平辈要作揖。清时,有一种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体稍向前倾,右手下垂的动作,叫做“打千儿”。
“打千儿”是最常见的请安礼,介于作揖、下跪之间(请安礼具体又可以分为“打千儿”“问安礼”、“跪安礼”、“蹲安礼”几种)。
关于“打千儿”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一:“打千儿”原是明代军礼。据《大明会典》所载,明朝全国的指挥使司和各卫所都使用这种礼节。原因在于,兵士甲胄在身,不便向上级军官行跪拜礼,变通为屈一膝或半膝。时间一长,便成了固定礼节。建州女真习得此礼,努尔哈赤建国后保留。八旗人家的晚辈见长辈,奴仆见主人,还有在亲友相见时,都行这个礼。其二:这种礼产生于辽金时代,是满族人对尊长,或下级对上级施行的礼节,平辈相见表示敬重时也行此礼。
“打千儿”之礼有男女之别。男性行礼的具体动作为:行礼人先立正站直,将左右袖口拂掸,随后左脚向前迈半步下屈,右膝下跪,右手下垂,俯身低头,同时口中说“××给××请安”,说完站起身,恢复立正神态,就算行礼完毕。
满族女人喜穿一种名为花盆底的鞋子,穿上这种鞋,行走活动都不是十分灵便,因而,她们在行打千儿礼的时候,通常是左右脚稍微前后相错,双手交叠放于腰间轻轻一蹲。
书信结束时,为什么要写“此致”和“敬礼”?
据史书记载,早在商代,中国的边疆上就已经出现了通信兵,也就是邮差的雏形,到了西周,已经有完善的邮驿制度了。
人们在写信的时候通常要署名落款,写上某某缄、某某敬呈等。查询书信历史,我们会发现除了这些,书信格式中,还有“此致”、“敬礼”两个词。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写这两个词呢?
“此致”意思是“到此结束”。也即是写信者完整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后,告诉收信人,信写完了,话说完了。人们在书信中,结束时习惯写成“就此搁笔”、“至此再续”等字样,大都是“此致”的衍生。
“此致”与后面的“敬礼”,在内容上没有关联。因而,通常情况下,“此致”和“敬礼”要分两行写,表示不同概念。“敬礼”是一种礼仪,是写信人向收信人表示的问候。“此致”后面的“某祺”、“某安”、“某福”、“某禧”、“某吉”之类的祝福,和“敬礼”同源,所要表达的意思虽有区别,但都属敬祝之语。因写信人与收信者的不同关系,信中的问候语也就形式多样。
在以前,书信后面的祝词是很有讲究的,给长辈写信,通常用到“敬请福安”、“敬颂崇祺”等字样,而给上级领导写信,“恭请”“祗请”、“敬请”一类,必不可少,平辈之间相对来说就比较随意了,“顺颂起居”、“顺候大安”即表问候,至于晚辈,“近好”、“近佳”也就表示了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