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一体与乐 心乐观人生得坦然(2)

王阳明的这种“人本”的思想在很多哲学派别甚至宗教中都有体现。佛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只要人们将自己的心境放大,就可以与外物建立起主动、能动的联系,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感受。因此,很多看到了这一点的大师、大思想家,都把困难、挫折看得很淡,活得非常自在。他们把一切都看作上天赐给自己的礼物,学会去体谅、去理解,人生也会更加释然和淡定。

王阳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会让外界的任何事物打扰自己想要快乐生活的步调。生活给了什么,他就在这个基础上去做什么,并努力做好,不抱怨,也不会生气。有了这样的观念,无论是被人陷害,还是发配边关,王阳明都可以泰然处之,并最终成就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桃李遍天下,并深受广大人民的爱戴。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圣人般的觉悟,只有少部分人能看到个人主观能力的强大。王阳明认为意念而非外界的事物会让人产生快乐或痛苦的情绪,但大部分人却让外物影响着自己的心情,陷在情绪的阴影中无法自拔。

同样的半杯水,天性乐观的人会高兴地叫道:“太好了,还有半杯水!”而总是抱着悲观情绪的人就会说:“太糟糕了,只有半杯水了。”其实事物都是一样的,可是不同的心态和观念造就了人对相同事物的差异性看法和处理方式,快乐和痛苦也由此衍生。

有一天,心理学家把他的学生们带到了一间黑暗的屋子中。他告诉学生们要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于是,在他的指引下,学生们在黑暗中也很快通过了这个几乎伸手不见五指的房间。

接着,心理学家打开了房间的一盏灯,在昏黄如豆的灯光下,学生们可以勉强地看到整个房间的样貌和布置,每一个人都被吓出了一身的冷汗。原来,这间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很深很大的水池,而池子里竟然有几只鳄鱼张着大嘴对他们张望着。而他们刚刚走过来的地方,就是水池上方悬挂着的一个窄窄的简易木桥!

心理学家看着他们,问道:“现在你们还有谁愿意再次走过这座桥吗?”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时间都噤若寒蝉。有谁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呢?

这时,心理学家又打开了房间的另外几盏灯,这下子,灯光将整个房间照得更亮了一些。学生们揉揉眼睛再次仔细地观察了一下整个房间,这时他们发现,原来小木桥下面装了一张安全网。只是因为网的颜色暗淡,不易察觉,所以刚才谁也没能发现。这时,心理学家再次大声地询问:“现在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通过这座小桥吗?”

过了片刻,终于有三个学生站了出来,表示愿意一试。于是,一个学生开始慢吞吞地走上了小桥,异常小心地挪动着双脚,速度比第一次要慢得多;另一个学生也战战兢兢地踩在了小木桥上,身子也是不由自主地颤抖着,才走了一半,就挺不住了的样子;最后一个学生干脆就弯下腰来,慢慢地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

看着恐惧不已的学生们,心理学家问他们:“你们已经看清了小桥下面有了安全网的保护,为什么还会这么害怕呢?”谁知学生们却心有余悸地反问道:“这安全网的质量可靠吗?”

这时,心理学家把屋子里所有的灯都打开了,强烈的灯光一下子把整个房间照得如白昼一般。学生们再次看房间,才发现原来池子里所有的鳄鱼都是极其逼真的橡胶模型,而不是真正的鳄鱼。他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心理学家再次问他们:“这次你们谁敢通过这座小桥了?”所有人的手都举了起来。心理学家严肃地说:“其实这座小桥并不难走,不管有水池还是鳄鱼,它都是一样可以走得过去的。可是你们却被环境干扰,而失去了可以保持平衡的自信和心态,乱了方寸,慌了手脚,失去了前进的勇气。你们该好好考虑这个问题了”。

学生们听了,开始若有所思起来。

故事的小木桥是没有变的,因此人过桥的难度也都是一样的。可是,学生们的心态却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先是看到了鳄鱼,学生们的心里开始产生了害怕的感觉;接着又看到了安全网,可是因为还是担心会掉下去,所以连安全网的质量也产生了怀疑;最后,当看到那些吓人的鳄鱼只是一些逼真的模型时,这些人才最终放下了紧张的情绪。

这个故事可以非常生动地表现出人的意念和情绪对自身的极大影响。走过去和爬过去都可以通过这座小桥,这就像我们选择过日子的方式一样:如果我们是积极地、勇敢地面对一件事情,我们就可以轻松、坚定地完成;可是只要我们产生了消极、恐惧的情绪,就只能战战兢兢、事倍功半地完成。

过日子和过桥是一个道理,对于每一道坎儿,我们都要过。既然笑着也是“过”,哭着也是“过”,那为什么不让自己笑着“过”呢?其实,这些坎儿本身并不能决定我们面对它们的心态和处理的方式,这一切的决定因素只在于我们个人而已。因此,活得痛苦或快乐的决定因素也在于我们自己,我们只有用积极和乐观的主观意识去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才有可能做出改造自然、改善事物发展方向的成就来。这样的意识就可以与我们的心情产生良性的互动,达到共融的状态。

阳明心学点睛之言

境由心生,人们想拥有一个快乐、恬静的生活境界,就必须找到克服不良情绪、善于应对困难和挫折的情感调节的办法。只有能够将不好的、糟糕的事情看作是一种生命的常态,从而说服自己发挥主观意识的能动性去积极面对,才能将事物向更好的方向转化,这才是人们能够活得快乐的秘诀。

4.淡欲存理乐自来

在王阳明生活的年代,程朱理学是盛行于当时的一种思想潮流。这种思想的要义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在我们现代人的眼中,这种思想无疑是刻板、僵化的,并且十分不近人情。人的欲望作为人们难以磨灭的一种生命属性,怎么可能被完全地克制并消灭掉呢?

当然,这是为了服从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而被尊崇的一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不良社会风气的滋长。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认识的提高,这必将是无法持续的观念。王阳明一直认为人的七情六欲就是天理的一种形式,只有通过教化和道德的力量才能予以正确的引导和束缚。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王阳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心虽然有不足,但是只要知道什么是正义、正理,那么正如“心中有佛,人人皆是佛”的道理一样,人也可以掌握天道、天理,成为智慧、高尚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和目的,这是个人追求幸福的权利,并不是不道德的行为。但是,假若一种需求或者欲望过了界、违了规,就将受到道德的谴责。过度的欲望的心理或许不会影响到别人,但这必将导致一个人难以以平常心去面对和对待生活,甚至产生自卑、嫉妒、仇视的心理。最糟糕的是,这种被欲望驱使的不良情绪将会导致一个人社会行为的严重失衡,轻则无法与别人友好相处,重则就会做出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最终引发一个人道德的缺失,甚至犯罪。

人心不正就一定不会有好的结果,即使再微乎其微的越界行为也很可能产生极严重的后果,这样的人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一个小伙子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经过艰苦的努力,他来到了美丽的法国,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留学生活。渐渐地,他对法国熟悉之后,发现当地的车站与国内的车站管理方式非常不同。这里的车站几乎都是开放式的,也没有设置检票口,更没有检查票的工作人员,甚至连随机性的查票情况都是少之又少。凭着自己的一股“聪明劲儿”,他精确地估算出了这样的一个概率:因为逃票而被抓到的概率基本上仅为万分之三,那么长期看来,这可以节省一大笔的车费啊!

对于自己的这个想法,小伙子真是喜不自胜,他觉得自己真是太幸运了,居然可以找到这样一个节省开支的方法。于是,从那以后,他便经常逃票坐车。而正如他预想的那样,这样做的成功率很大,几乎是屡试不爽。然而有一次,他还是不幸被查到了,并受到了处罚,这让他感到十分羞愧,于是下定了决心,以后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了。

可是,事情一过,他再次准备坐车的时候,侥幸心理再次冒出来,而且总是能够打败自己当初的决心和那份羞愧感,于是他便又一次次地逃票。最后,他竟然还找到了一个宽慰自己的理由:“我是个穷学生嘛,能省一点是一点。再说,又不会有人知道,也不会造成多大的损失,还是别买票了。”

4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自己拼了命才能读完的名牌大学的金字招牌和优秀的学业成绩让这个小伙子充满自信。“苦日子终于过去了,我马上就可以出人头地、功成名就了。”逃票的那些经历在他眼里已经习以为常,并逐渐淡忘了。毕业后,他开始频频地进入巴黎一些著名的大公司的大门,踌躇满志、自信满满地推销自己。然而,结果却让他始料未及:许多公司在开始看了他的简历和优异的成绩后都表现得十分热情,可是经过数日之后,都全部将他婉言拒绝了。这样的转变让他感到百思不得其解。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遭受这样的待遇,终于有一次,就言辞恳切地写了一封电子邮件,发给了再次拒绝他的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请他告知自己不予录用的理由。当天晚上,他果然收到了该公司的回信,信上是这样回复他的:

“先生,我们十分欣赏您的才华和能力,但当我们调阅了您的信用记录后,非常遗憾地发现,在您的记录中,有两次乘车逃票而被罚的记载。虽然只有两次,可是根据逃票受罚的概率,您很有可能有成百上千次逃票,只是没有被发现而已。我们认为这样的行为至少可以证明两点:第一,您不遵守规则;第二,您不值得信任。而我们相信所有的公司都是非常看重这两点的。因此,很遗憾,我们将不会冒昧地录用您,请见谅。”

直到此时,他才如梦方醒,悔不当初。而之后,无论他怎样努力,也始终找不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每次他被拒绝的原因都是一样的:那两次逃票被罚的信用记录。多少年后,他已经成为国内一名小有名气的教授了,但是,他总是毫不避讳地向自己的学生坦言这段不光彩的经历,并告诫每一个学生千万不要犯和他一样的错误。

在故事主人公的眼里,逃票虽然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但影响很小,所以他说服了自己去做这件事情。而我们相信,在很多人眼里,这也是一种可以接受的行为。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强调诚信的我国,很多人仍然会以自己“生活不容易”为由,允许自己去做一些不符合道德和规定的事情。

贪小便宜的心人人都有,但是社会文明和正义感的来源就在于自觉和道德意识。我们在享受社会权利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自己身上也背负着对应的社会责任。公共的东西是每个人都可以享有的,但却不是个人可以独占的,没有集体就没有个人的发展。在一个注重文明和道德的社会中,如上面提到的故事一样,不文明和不道德的行为终究会回过头来影响自身。

欲望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后果严重与否,都应该引起每一个人的警惕和克制。也许有的人很穷,可是他们问心无愧,活得很潇洒快活;但即使一个人的钱再多、地位再高,倘若不能遏制自己心中的欲望,那么欲望就会像一只饥渴的野兽一样,终究会吞噬掉一个人的一切。克制不住欲望的人,注定要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中,快乐和幸福也将与这种人永远绝缘。

人虽然难免有欲望,可是却要控制住欲望的泛滥而不是被欲望控制住。故事中的小伙子虽然仅仅是贪图了一点小便宜,却因为这样而失去了所有公司对他的信任,也失去自己的机会,可以说是得不偿失。人性与天道都是人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必要因素,但是倘若人性的欲望将人的是非观、道德观压制了下去,那么就会形成难以弥补的缺憾;只有让自己的理性永远将欲望的泛滥克制住,才能成为一个无愧于天地的人,并永远享受太平和安乐的心境。

阳明心学点睛之言

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但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所以,人们总是将有着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人奉为圣人。而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只要我们能淡化欲望,时刻以正义、天理束缚自己、警醒自己,就能像圣人一样,有着纯洁、自在的心灵,快乐也就随之而来了。

5.没乐心,哪来乐“态”

近代医学等事业的发展,揭开了人的主观意识、情绪等精神活动与人的身体之间的神秘面纱。实验和事实都表明,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情绪对一个人的身体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很多人会问:“为什么现代人会得那么多奇怪的病呢?”数据表明,许多疾病就是由人们经常的紧张、压力、焦虑和悲观等各种不良情绪所引起的,精神和心理因素在致病的各种起因中占着接近一半的比例,反而比气候、环境污染等客观因素要发展得更迅猛,速度也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