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学习智慧: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用知识坚固脊梁(2)

所以说,身为父母的你们不可忽视“亲子共读”的行为,要想让孩子对书本感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树立自信,增加父母与孩子间的感情,以英国的父母为榜样,没错的。

智慧锦囊

父母陪孩子一起阅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容小觑的一个必要环节。因为它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热爱读书的习惯,还会让其从中懂得很多人生哲理。当然,父母还需要提供适合自己孩子年龄段的课外读物。

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不妨给他们选择一些以鲜艳图画为主的书;而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给他们选择文字上有拼音的书。同时,给孩子选择书籍的时候,要结合他们的知识积累程度。孩子的年龄越大,可以给他选择文字越多、思想越丰富的书,这样他不仅能够学习到社会知识,还能了解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会形成更深的、更广阔的思维方式。

3.努力就好,不要苛求第一

李先生是一位年轻的成功企业家,不管做什么事他都充满自信,但是一谈到教育孩子的问题,他就垂头丧气,如同一只斗败了的公鸡。李先生坦言,从儿子出生后,他就下定决心将其培养成比自己还优秀的人才。所以,他从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其独立和自理能力。儿子刚断了奶,李先生就要求他用勺子吃东西;儿子刚会走路时摔倒后,李先生会任凭他在地上大声哭,哪怕是手脚摔出了血,也不会扶起他,因为他想让儿子自己爬起来;儿子刚学会说话,李先生就一遍遍地教他诗词歌赋,因为他想让儿子早点起步,从而赢在起跑线上。儿子上学后,李先生更是要求儿子每次考试都要得第一,哪怕是儿子已经很努力地考了个第二名,也会遭来父亲的一顿训斥……

最后,让李先生伤心的是,儿子不但没有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反而输了,而且输得还很惨。现在,儿子每次遇到新鲜事物的时候,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恐惧感,不敢接近和尝试。有时候还会自己一个人缩在角落里,看着其他小朋友嬉戏打闹,自己却一言不发,表现得很内向,甚至有些自闭。

毋庸置疑,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优秀,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但是你不能忽视了孩子的成长规律,不能对孩子太过苛刻。孩子刚断奶,就让他用勺子吃饭,孩子刚学说话,就让他背诗词歌赋,孩子上学后,不管他是否努力了,都要求他每次必须考第一……这无疑是在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要知道,成长时期的孩子都喜欢接触新事物,但又非常害怕失败。如果对一个刚上学的孩子,要求每次考试都得拿第一的话,孩子的内心就会留下“只许成功,不需失败”的暗示,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越来越怕失败,这种暗示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从而形成很沉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开始封闭自己,不敢尝试新事物,在学习中也会变得被动、消极。李先生的儿子就是父母重压下的“牺牲品”。

而英国父母在这个问题上却采取着截然相反的态度,他们从不看重名次和成绩,而是更注重过程,不管做什么事,尤其是在学习上,他们只要求孩子尽自己所能就可以了。

杰克很小的时候就从英国的一个小镇,随着父母来到中国生活。因为他的妈妈虽然是英国人,但是爸爸是中国人,由于工作原因,他们决定在中国定居。

杰克虽然在中国长大,但却接受着与中国孩子完全不一样的家庭教育。他现在已经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了,这么多年来,父母从来没有给他请过一次家教,也不逼着他参加这样那样的辅导,更不会苛求他的学习成绩永得第一。

杰克的父母对孩子有一个原则:希望孩子身体健康,做任何事都积极努力。长大后可以自食其力,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好,没有必要处处争第一,做强者,只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足矣。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们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杰克所在的小学也不例外。由于英式家庭教育的关系,小杰克对自己在班里成绩的排名和个人得失,真的都“无所谓”。班里很多成绩好的同学大多都在外面参加奥数、英语等多项课外补习,而小小年纪的杰克对这些却能坦然面对,他还会开玩笑地说:“我与这些中国学生在进行一场不公平的竞争呢!”

其实,这位英国妈妈还是有自己教育之道的,比如,他会鼓励杰克去竞选班长的职位,鼓励他用自己的压岁钱为贫困的或身患顽疾的同学捐款,积极主动地尽自己所能为班里同学服务,这些都是杰克妈妈非常看重的事情。杰克要想当一名好班长、好干部,自然会努力让自己各方面都优秀起来,当然也包括学习成绩。

有一次,杰克放学回来,就对妈妈大声喊道:“妈妈,妈妈,你猜我这次考了第几名?”这位英国母亲笑着问道:“第几名啊?”“第三名!”杰克自豪地回答,“我这次数学虽然只考了81分,但在班级里已经是很不错的了,还有好多同学都没及格呢!因为这次数学的卷子很难,老师都这么说的。”

“是吗,我儿子真的很棒,妈妈也觉得你考得很不错,因为妈妈看见你是用功学习的,连你们的班主任都是这么认为的。孩子你要记住,其实考第几名都不重要,关键是你学习的态度,只要努力就好。”

听完妈妈的话,杰克更加有信心了,在下一次的期末考中,居然取得了个全班第一的好成绩。这与英国妈妈的教育方式是息息相关的。

成绩固然重要,但是英国父母更看重的是孩子做事的态度和身心的健康。杰克的父母从来不苛求孩子完美地做事,哪怕是学习上也不要求他拔尖,但是小杰克的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就是因为父母给了他足够的信心,相信他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每个人都会经历大大小小的失败,只有经历失败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孩子亦是如此。孩子也应该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需要独立地处理一些事情,作为家长不应该干涉孩子的正当行为和思想。

他们有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并为之不懈地努力,不管结果怎样,这都是成功的表现。而每一次的失败都是成功路上的一次难得的经验,是一种检验孩子的测量方式——虽然这也并非孩子所希望使用的“尺子”。

英国心理学家认为,也许孩子在努力向目标奔跑的过程中,会遭遇到绊脚石,会受到猝不及防的打击,这时候父母不要责怪,更不能打击,而是要让他知道,这些都是他行程中最微不足道的小挫折,前面还会有更多的险滩和荆棘,挡在通向成功的路途上。只要孩子努力想办法清除这些障碍,勇往直前,就是最棒的。

因此说,中国的父母要记住,努力就是孩子通往成功的基石,就是他逐渐长大、成熟的标志,是实现理想最扎实的脚步,家长应该为此感到欣慰和骄傲。

智慧锦囊

从前,有一个国王让一位神箭手射面前的靶子,国王对他说:“我给你三次机会,如果你每次都能射中十环,我就赏你万两黄金,如果你有一次没有射中十环,哪怕是射中了一个九环,你就得死。”于是这位神箭手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射中了两个十环。可是当他射出第三支箭的时候,由于内心压力太大,发挥失常,与中心有所偏离,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神箭手丧了命,国王也失去了一个重要的部下。

苛求孩子得第一的父母就像故事中的国王一样,是愚蠢的,因为期望值越高,孩子的压力越大,原本是最好的结果也可能越糟糕。其实,失败未必不是好事,因为孩子的每一次失败过后便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也许孩子努力后的收获很小,但是,即便再小也是有成果的,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涓涓细流也会汇成江河。

所以说,肯定孩子的努力要比苛求第一重要得多。

4.制定学习任务,走“自主”路线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学习好的孩子大多都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反之,没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孩子成绩会比较差。这就像我们大人一样,由于生活中有95%以上的人都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所以真正的成功者就只剩下那不足5%的人。

由此可见,制定学习计划对孩子学习态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制定学习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英国人认为,引导孩子制定明确、可行的学习计划,对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大有裨益。所以,他们会在每学期前帮孩子制定一份详尽的学习计划,从而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爱丽丝——这个毕业于剑桥大学的英国妈妈就深知制定学习任务的重要性,所以她也开始将这个好习惯传承到宝贝女儿身上。

“宝贝,这个学期,你是怎么打算的?”每当新学期一开始,爱丽丝就会这样问女儿。

“我的数学成绩还不错,会保持下去,语文差了点,会继续努力的。”女儿信心满满地说。

“那你觉得怎样才能提高语文成绩呢?”

“努力学。”

“光是努力还不够吧,关键要掌握好学习方法。”

“……”女儿懵懂地抬起头看着爱丽丝。

“妈妈这里有个小建议,可以供你参考:四个字的要诀,就是‘多读多练’。‘多读’就是尽可能多的朗读课文,‘多练’就是多练习写作文,这些方法都有利于你语文成绩的提高,你觉得怎么样?”

“是啊,我这次作文才得了20分,满分是30分呢!”女儿怯怯地说道。

“嗯,那在平时就要多练习,你觉得应该怎样练习呢?”爱丽丝继续问道。

“多写作文吧。”

“对,多写作文没错,但光这样还是不够的,写日记会不会有锦上添花的效果呢?”爱丽丝接着说,“把你每天遭遇的事情写出来,如果遇到了困难,就写出解决的心得体会。过一段时间再看,就能从中得到很多经验和教训。比如,以后你长大了,看看小时候还因为妈妈没有买的某件玩具而哭鼻子,是不是很有趣?”

“哦,我明白了,写日记。”女儿兴奋地说。

“当然,其他课程也不能放松。你再好好想想,把这学期的学习任务详细地列出来,然后贴在墙上。每天按着这个任务来学习,看下次考试有没有进步,好吗?”爱丽丝温柔地看着自己的女儿说。

“好的,我亲爱的妈妈。”女儿顽皮地回答。

于是,第二天爱丽丝就看见女儿的书桌前多了一份这学期的计划书:

1.这学期的目标是争取挤进全班的前三名。

2.数学成绩争取维持在满分的行列,并在妈妈的指导下,开始四年级下学期课程的预习。

3.语文成绩争取达到90分以上。每天提前半个小时起床,阅读课文。晚上做完作业后,把当天有意义的事情记录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4.历史课、美术课、音乐课和体育课的成绩也不能落下,争取保持在95分以上。

5.每天晚饭后,做完功课,并预习完第二天的课程后再去玩或看电视。

6.每个周末,都要温习一下这周所学的内容。

7.每天早睡早起。

8.希望爸爸妈妈给予监督。

从此以后,女儿基本都会很自觉地按照这个“学习任务表”进行。当然,有时候由于年龄所限,女儿自制力不够,也可能会禁不住“诱惑”将计划抛到脑后。每当碰到了这种情况,爱丽丝都会给予督促,也会偶尔有些小通融,只要不过分,爱丽丝都是允许的。

比如女儿在看动画片,可是睡觉的时间已经到了,但是女儿还不准备上床,爱丽丝就会允许她看完正在看的那集。如果这集过后,女儿还想看下一集的时候,爱丽丝就会故意用激将法说:“宝贝,我想你给自己制定的这个目标太高了,恐怕完不成吧?”

“才不会呢!”女儿的自尊心因此受到了一点打击,“我现在就上床睡觉。”

在爱丽丝的悉心指导下,女儿逐渐养成了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自己给自己制定学习任务,并且会按照任务进行学习。效果也非常明显:成绩不断得到提高。

其实,每个学期结束,过后,爱丽丝都会和女儿仔细分析上学期的成绩,找出长处和问题所在。长处会继续保持,对于存在的问题,她们会一起商量、分析,并最终将其解决。下个学期一开始,爱丽丝都会“建议”女儿制定学习计划,并针对之前出现的问题给出适当的建议,让女儿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计划。

而有了具体的学习任务后,爱丽丝的女儿就知道了自己在这个学期应该做什么,应该加强哪方面的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学习自然就有了动力。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也就慢慢地学会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当然,中国的父母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一回家,就开始复习功课。但是,他们往往是一会儿拿起数学书做两道题,如果遇上了不会的难题,就拿起英语书背两个单词,如果碰到不会读的单词,又会拿起语文书看……一个晚上下来,看起来很用功、很忙碌,但是学习成绩却一直在下滑。

而中国的父母每每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或举步不前,就会对孩子大声斥责,或是困惑不已,甚至变本加厉地增加孩子学习的时间,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而没能真正地看到孩子学习成绩退步的症结。这在中国是很普遍的现象。

试想,没有目标的学习,如同在黑暗中向前摸索,没有方向和终点,又怎么能够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促使孩子为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而努力呢?

英国教育学家认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否则,他的学习和成长便会停滞不前。可见,培养孩子制定学习任务是多么重要。

当然,一些中国父母也会帮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和任务,但是他们往往只是按照自己的要求,给孩子制定过高的学习任务,以至于孩子每次都不能完成。小明就是这样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