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正确处理五个关系本文系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 美国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成果。基地负责人:杜德斌教授;编辑: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冰、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虹。

当前,上海正肩负着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科技创新中心”)的国家战略使命,这必然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关系、逐步发展、阶段演进的复杂过程。2015年5月,中共上海市委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明确了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奋斗目标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到2020年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第二步是到2030年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下一步,上海要立足于国家发展全局,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重点关注并正确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一、“科技创新中心”与“四个中心”

从战略意义来看,“科技创新中心”与“四个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是服务不同时期的国家战略需求。作为中国经济建设的先锋,上海同时承担着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四个中心”的历史使命,这不仅是上海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全球城市的内在要求,也是上海在中国和平崛起大背景下和全球地缘经济新格局中、在不同历史时期承接国家使命的战略选择。如果说“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顺应了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经济全球化和国家对外开放的历史要求,那么“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则契合了新世纪以来知识经济全球勃兴、创新驱动在国内深入推进的时代条件,并因此成为上海顺应新的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民族复兴的重大抉择。

从相互关系来看,“科技创新中心”与“四个中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具体来说,“四个中心”将为科技创新创造巨大需求、为“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提供广阔舞台;与此同时,“科技创新中心”将极大丰富和提升上海城市的金融、经济、贸易、航运功能。未来“科技创新中心”将成为上海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核心功能,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和“牛鼻子”,对“四个中心”和整个城市发展具有支撑和引领的双重意义。因此,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既要立足于“四个中心”发展的巨大成效和坚实基础,也要着眼于进一步提升“四个中心”的能级,用科技创新的持续繁荣提升国际经济中心的质量、拓展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增强国际贸易中心的能级、巩固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从而实现“科技创新中心”与“四个中心”的良性互动。

二、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从相互关系来看,产业是创新繁荣的基础支撑,创新则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强大的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体系既是科技创新发展的根基,也是科技创新发展的最终目的。从国际上看,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之所以能产生源源不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企业和新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雄厚的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基础;反之,源源不断的创新又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持续动力。例如,硅谷的创新繁荣与其早期雄厚的国防工业基础息息相关。一方面,国防工业为硅谷的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最初的资金支持和条件保障;另一方面,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推动了硅谷地区的主导产业不断向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升级,逐步实现从国防工业到半导体产业、再到个人电脑和互联网产业的演进。

从上海现状分析,急需加强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协同。长期以来,由于过于强调“退二进三”的产业政策导向,导致上海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不断弱化,这也是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瓶颈问题。今后,上海必须紧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实体经济为依托推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持续繁荣和强大。一方面,聚焦产业前沿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基于上海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着眼于建立健全产业自主创新技术体系,聚焦产业技术创新重点领域与前沿核心技术突破,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业,着力培育研发服务业等新兴服务型制造业态。另一方面,加快先进技术应用,复兴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推广“互联网+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加强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积极培育开发并推广应用虚拟、智能制造技术,带动一批传统产业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三、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上海要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这两个环节缺一不可,都需要予以高度重视,但又要区别对待、差别管理。一方面,科学研究需要“养”。科学研究旨在探寻和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以及创造和发现之前不存在的新技术,是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源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研是将金钱转换为知识的过程”,科研活动的属性决定了其要依赖于政府的稳定投入,“科研是养出来的”。因此,上海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研发投入,着力培育一批创新型、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加快建设一批世界级的大科学设施群。同时,需要按照科研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科研人员的根本需求来管理科研活动,积极改革科研评价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和工资薪酬制度,为科研人员创造“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环境和生活条件,让广大科研人员专心科研、潜心科研、醉心科研。

另一方面,技术创新需要“放”。技术创新是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价值市场化、商业化,以获取经济回报的过程。与科学研究相反,“技术创新则是将知识转换为金钱的过程”,技术创新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创新是放出来的”。作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企业和市场是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决定力量。对企业而言,创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无论什么技术,能赚钱的技术就是好技术。当前,政府要转变观念与职能,要遵循市场规律,强化市场导向,尊重企业的市场行为。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鼓励和支持要从“管理”转向“服务”,从“抓”转为“放”,从“给资金”转向“造环境”,积极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和创业文化,健全多元化的创新投入体系,鼓励各类风险投资尤其是天使投资等创新创业资本聚集,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四、“引擎”企业与小微企业

从国际经验来看,创新“引擎”企业对于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必不可少。纵观全球典型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发展历程,一批具有全球有影响力和行业控制力的创新“引擎”企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例如,苹果、谷歌、惠普、英特尔占据硅谷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旗舰地位。2013年苹果和谷歌两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占硅谷排名前150名企业的总销售收入比例接近40%,利润占比则高达48%;四家公司PCT专利申请量占硅谷排名前13家企业PCT申请总量的77%,为硅谷科技创新中心的崛起和壮大提供了动力源泉。然而,对照全球典型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甚至与国内的深圳、北京等相比,上海缺乏创新“引擎”企业,已成为制约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最大短板。目前,深圳拥有华为、中兴、腾讯,北京拥有联想、小米,杭州拥有阿里巴巴等国内外知名创新型企业,而上海则尚未形成行业性创新龙头企业。

从上海现状分析,培育中小微企业是当务之急。众所周知,创新“引擎”企业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从中小微企业逐步成长,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孵化、培育和发展过程。因此,上海必须摆脱依靠“借鸡下蛋”或“收割”别人成果来实现创新的惯性思维,从中小微企业抓起,着力培育本土创新“引擎”企业。具体而言,要给予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倡导“专利不等于创新”的观念,引导企业更多地从开拓市场需求出发,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自然生长、残酷竞争、优胜劣汰的筛选机制,最终孵育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经营能力的本土创新型龙头企业。

五、精英创新与草根创新

从现状趋势来看,大众创新与草根创新正成为创新活动的重要力量。新世纪特别是近年来,科技创新的复杂性和模块化不断发展,传统的创新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互联网思维、开放式创新理念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接受,开源创新、科技众筹、研发众包等新的创新范式层出不穷。在这样一个时代,创新不再是“高大上”,而是草根;创新不只在“庙堂之上”,更在“江湖之远”;创新不再是少数知识精英的“特权”和“专利”,而是千百万民众所共同从事的事业。“高手在民间”的理念正在被人们所认同,激励大众创新、草根创新正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社会基础性工程。

从未来发展来看,上海要兼顾精英创新和草根创新,营造包容创新的文化氛围。上海的城市文化偏爱舶来的“高大上”文化和“精明规范”的白领文化,还缺乏包容草根、激励大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当下的上海迫切需要改变这种不够包容和宽容的城市文化,要兼顾好精英创新和草根创新。既要重视发挥科学家、企业家等高端精英的作用,更要激发全社会各个阶层的创新活力;既要瞄准科技制高点、追求创新“高大上”,更要重视民生关注点,推动科技“接地气”。

此外,要着力在创新政策的普惠性和创新环境的包容性两方面下功夫。例如在创新人才政策方面,更多地覆盖全部人才群体,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公平竞争的普适性条件;在主流价值塑造方面,更加注重包容开放,积极倡导“失败是创新创业正常态”的理念。